1. 國外的文化習俗
1、切手指文化
對於印度達尼部落的女性而言,家庭成員的死亡不僅意味著心靈上的痛苦,同時也是身體之苦。當親人死去時,達尼的女人會被迫切掉一截手指。這種儀式是為了祭奉祖先之靈。
2、自殘文化
什葉派穆斯林的苦行非常有名,阿舒拉節更是如此。阿舒拉節是穆斯林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對於什葉派而言,該節主要是為了紀念17世紀死於卡爾巴拉戰役的穆罕默德之孫 Imam Hussein。
3、愛斯基摩的「葬禮」
愛斯基摩人會將瀕死或是垂暮的老者置於浮冰之上讓他們飄走。愛斯基摩人相信來生,他們覺得這種做法一方面可以確保老者不成為活人的負擔,另一方面也可以讓他們保住最後的尊嚴和優雅。
4、熊祭
阿伊努人居住在日本和俄羅斯部分地區,該族有祭熊的習俗。該族相信萬物有靈,他們認為熊是活在人世的神,熊祭可以保佑人靈。
阿伊努人會殺死洞穴中的熊媽媽,然後將熊仔帶走,用人乳喂養。兩年後,將其殺死。然後飲其血,生食熊肉。最後將熊的頭骨放在長矛頂上,披上熊皮,進行祭拜。
5、與死人一起生活
印度托拉加族的某些族群有一種奇怪的習俗,他們會在埋葬死去的愛人之前,與其一起生活數個月。在屍體適合火化之前,他們會為其穿上特殊的服飾,安放在家中某個房間里。
2. 歐洲文化的特徵是什麼
歐洲歷史文化的特徵:
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徵的形成,主要是開放的海洋性地理環境,奴隸主民主政治,以及奴隸制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人類的古代社會大多以農業為主,古希臘、羅馬社會,商品生產較發達,這在整個古代世界史上是絕無僅有的。這與其特定的海洋地理環境有關。
商品經濟的發達,造就出了一個強有力的工商業階層,他們推翻了氏族貴族的統治,建立了民主政治。這一傳統的建立,使歷史的發展一開始就有著較強的運轉機制,使國家機體充滿活力。商品經濟發達,使生產力得到迅速發展。這樣,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念易於形成。
社會生活的內容也就豐富多彩,這又促使人們開闊視野,向外探求,把發現世界和改造世界作為人生的最高價值和獲取自由的主要途徑。生產力的發展也要求與之相適應的科學文化等上層建築的繁榮,於是,西方人渴求知識,把知識作為人類文化的最高價值范疇,從而不固步自封。
(2)外國是什麼樣子的文化擴展閱讀:
西方有句老話,「如果你能從最壞的事情中學到最好的東西,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這在西方是一種常見的文化心理。這種開放和吸收的特點也與西方的地理環境、歷史特點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密不可分。
希臘半島海岸線長,島嶼眾多,航運業和商業貿易發展迅速。商貿促進了文化交流,文化繁榮發展。歐洲國家的特殊歷史也導致了西方文化的開放吸收精神。歐洲各國,在古老的發展歷史上,由於國界的變化,民族的頻繁遷徙,使他們對外來文化的接納和吸收成為家常便飯。
歐洲國家的面積也相對較小。與幅員遼闊的中國不同,歐洲自給自足,閉關鎖國。所以這是不可避免的,他們會相互接觸,和隨著社會的進步,他們會更頻繁地接觸。另一個原因是西方資本主義的快速發展。資本主義本身充滿了頻繁的商品交換、資本輸出和原材料投入。
3. 外國文化是什麼
這個范圍太廣了
只要不是中國的,那都是外國的
文化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給它下一個嚴格和精確的定義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就詞釋意來說,文就是「記錄,表達和評述」,化就是」分析、理解和包容「。文化一定有一個特點,有歷史,有內容,有故事。不少哲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和語言學家一直努力,試圖從各自學科的角度來界定文化的概念。
4. 歐美文化
我眼中的歐美文化
各國有各國的燦爛文化,每個國家文化都是其自各歷代下來的價值觀,人生觀,飲食,服裝,傳統節慶,娛樂等形成的。也許我未必能理解其中某些文化的最深內涵,但它們都是絢麗多彩的,都有它們瑰麗眩目的一面,甚至外國文化的許多精神是非常可貴,值得我們借鑒學習的。我們應該以包容的心態去欣賞別國文化。隨著世界溝通越來越方便和密切,各國文化之間出現不同程度的融合和交錯。單單從我國近年盛行的「韓風」現象就足以窺見一斑。
在此學生想簡單就對歐美文化發表一下自己的想法。
首先,在花錢問題上,與大部分中國人不同,歐美人錢的概念是相對比較模糊的。她們傾向於賺錢花錢的消費理念,認為工作賺錢是為了消費,讓自己現在的生活過得舒適,甚至負債在他們看來也並不是什麼大事情。而在很多中國人看來負債是羞恥的,負債說明自己沒有賺錢能力。而辛苦工作賺得的錢全用於消費也會被封上奢侈浪費的標簽。中國人在花錢上更需要一種安全感,積蓄不夠充盈就不能給自己生活帶來保障,因此很多中國人是賺錢存錢的保守主義者。然而,也可以看到,隨著中外文化交際的發展,中國超前消費理念越漸加強,特別是80後的新一代年輕人尤其突出。因此也出現諸如「月光族」等新新族群。
第二,學生還發現歐美人與中國人對美的理解是不太一樣的。中國人認為女孩櫻桃小嘴才叫漂亮,而歐美人覺得大嘴巴笑得才燦爛,好菜塢女星大嘴美人朱利婭.羅伯茨就是很好的例子。另外,中國女生追求白晳肌膚,出門永遠打傘,美白產品品種繁多,且相當暢銷。相反,歐美人喜歡享受陽光浴,覺得白肌膚不是美麗,而是蒼白,是亞健康。曬成褐色的皮膚才是他們嚮往的,甚至那是一種身份的象徵。黝黑的肌膚彷彿在告訴別人自己有錢並且有時間來享受陽光,而不是成天呆在辦公室工作的普通職工。
第三,在宗教上,坦然中國不算是一個有宗教的國家,或許有人會說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但道教對我國人民日常生活的影響絕對遠遠低於基督教、天主教對歐美人民的影響。由於宗教的廣泛盛行,歐美很多人民有做禮拜,禱告的習慣。他們的婚禮是在教堂里舉行,由牧師主持見證和祝福新人,新娘的禮服一般為白色,表示純潔。歐美式的婚禮從開始到結束都是浪漫美麗的。與歐美式的婚禮不同,中國人認為白色是用於奔喪的,是不吉利的象徵,中國新娘著穿大紅旗袍,表示喜慶。中國的婚禮屬於喜氣洋洋型的。同時歐美新婚佳人更喜歡蜜月旅行慶祝,而中國新人更多的是設宴款客,拜天地,拜高堂。鬧洞房則是婚禮的重頭戲。
第四,在表達愛的問題上,中國人多是比較內斂的,所謂「愛在心口難開」。朋友之間,就算親人之間,夫妾間都不會輕言說愛,才會把愛藏在心裡。歐美人更樂於把愛表達出來,這並不是說他們對愛不莊重,太隨意說愛。而是他們認為把愛說出來是人與人溝通的需要。把愛表達出來,能使彼此之間更親近。這種對愛的表達精神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勇於說愛,敢於愛。
另外,學生覺得歐美人與中國人在待客方式上是有所不同的。中國人款待貴客更喜歡上餐館,用豐盛佳餚來禮遇客人。相反,歐美人與一般客人或者朋友見面是上餐館的,因為他們非常注重隱私,而家是最隱私的地方,他們不會隨便帶別人回自家裡做客。只有真正的貴客,知心朋友才會帶回家裡款待。歐美人認為,在自家裡請客表達的是他們對客人最真致的熱情,表示他們向該客人、朋友敞開心扉,親同手足的願望。
中國文化與歐美文化是互相影響著,中國功夫,唐裝,中國飲食在歐美日漸盛行。歐美街頭文化,搖滾嘻哈影響中國年輕的一代,西餐早已成為中國大眾食品。不同文化之間互相融合,互相發展、借鑒學習,世界文化將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問網路禁止的不能問的問題
5. 外國傳統文化有哪些
1、復活節
復活節(主復活日)是一個西方的重要節日,在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第一個星期日。基督徒認為,復活節象徵著重生與希望,為紀念耶穌基督於公元30到33年之間被釘死在十字架之後第三天復活的日子。
由於每年的春分日都不固定,所以每年的復活節的具體日期也是不確定的。但節期大致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
2、感恩節
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西方傳統節日,是美國人民獨創的一個節日,也是美國人合家歡聚的節日。 初時感恩節沒有固定日期,由美國各州臨時決定。
直到美國獨立後的1863年,林肯總統宣布感恩節為全國性節日 。1941年,美國國會正式將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定為「感恩節」。感恩節假期一般會從星期四持續到星期天。
3、愚人節
愚人節(April Fool's Day或All Fools' Day)也稱萬愚節、幽默節,愚人節。節期為公歷4月1日,是從19世紀開始在西方興起流行的民間節日,並未被任何國家認定為法定節日。在這一天人們以各種方式互相欺騙和捉弄,往往在玩笑的最後才揭穿並宣告捉弄對象為「愚人」。
4、狂歡節
狂歡節,通常是基督教四旬齋前飲宴和狂歡的節日,原由主節一直延長到四旬節前一天,如今通常只限四旬節前幾天。盛行於歐美地區。
許多國家都有一個傳統的狂歡節節日,化妝舞會、彩車遊行、假面具和宴會是狂歡節的幾大特色,它起源於非基督徒的節日慶典,如希臘酒神節、古羅馬農神節和牧神節以及凱爾特人的宗教儀式等。一般在2、3月份舉行。
5、萬聖節
萬聖節又叫諸聖節,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而萬聖節前夜的10月31日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在中文裡,常常把萬聖節前夜(Halloween)訛譯為萬聖節(All Saints' Day)。
慶祝萬聖節的來臨,小孩會裝扮成各種可愛的鬼怪向逐家逐戶地敲門,要求獲得糖果,否則就會搗蛋。而同時傳說這一晚,各種鬼怪也會裝扮成小孩混入群眾之中一起慶祝萬聖節的來臨,而人類為了讓鬼怪更融洽才裝扮成各種鬼怪。
6. 外國的哪些文化讓人大吃一驚
在我們了解自己國家的文化和習俗時,我們也要了解外國的文化以及習俗。以後去外國旅遊時,一定要提前做好攻略。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說說美國的一些文化風俗吧!
美國素有"民族熔爐"之美稱,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居民各自保留自己的傳統,又完全按照典型的美國方式生活著,使美國的人文景觀呈現豐富多彩的特徵。美國人大都開朗大方,易於接近,喜交談,不善隱瞞觀點。經常看到幾個美國人在一起侃侃而談,其實,他們很多是才剛剛認識的。
美國人還熱衷於過節,尤其是重大的節日:新年,總統節,勞工節,退伍軍人節,感恩節,聖誕節,選舉日......
7. 你了解哪些國外文化
對法國的巴黎聖母院有些了解,它始建於1163年, 歷時182年建成,巴黎聖母院坐落在巴黎發祥地西岱島, 它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之一, 在歐洲建築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
8. 外國文化有什麼
外來文化是指正在進入一個民族內部,並與其社會發生作用的別族文化。外來文化與本地文化相對,外來文化作用於本地文化的過程既是文化入侵的過程,同時也是同化和改造的過程。
9. 外國的文化特色有哪些
英國
1。英國是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曾經用功各種方法打敗了其他殖民國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強權。它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抄襲了荷蘭的金融政策以獲得戰爭經費,打敗了法國,掠奪了印度,利用「政府的中介」——東印度公司進行殖民擴張
2。英國是老牌的工業國家,以蒸汽機為代表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
3。英國人的母語英語是世界通用語言
4。英國信基督新教,坎特伯雷大主教是基督新教的首腦
5。英國有一隻強大的軍隊,經常配合美國在世界各地進行軍事行動
6。英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保留了女王和國王,可是沒有實權
7。英國有很多名車:蓮花、阿斯頓馬丁、麥克拉倫、勞斯萊斯等等
8。英國盛產羊毛,總共有超過3000萬頭綿羊
9。英國的民房被公認為世界上最舒適的
10。英國的足球
11。英國有很多中世紀城堡和大教堂
法國
1注重服飾的華麗和式樣的更新。婦女視化妝和美容為生活之必需。時間觀念強,工作計劃性強,奉行「女士第一
2大多信仰天主教。忌「13」和「星期五」。忌黃色和墨綠色。忌孔雀和仙鶴。視菊花、杜鵑花與核桃等為不祥之物。喜愛藝術和娛樂活動。一」的原則。
3法國人會吃,也講究吃。法國菜風靡世界。法國人喜歡吃蝸牛和青蛙腿,最名貴的菜是鵝肝。喜歡喝酒。法國菜的特點是鮮嫩。法國人也非常喜歡中國菜。
4法國時裝在世界上享有盛譽,選料豐富、優異,設計大膽,製作技術高超,使法國時裝一直引導世界時裝潮流。
德國
1德國的音樂 音樂是德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德國造就了各個不同時期的音樂大師如貝多芬、巴赫、門德爾松、瓦格納等。柏林愛樂樂團更是享譽世界。
2.德國的文學 受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影響德國的18世紀文學走向頂峰。歌德、海涅、席勒、萊辛和格林兄弟都是傑出的代表。20世紀最著名的作家有托馬斯·曼、海因利希·曼和貝托爾特·布萊希特。作家海因里希·伯爾和貢特·格拉斯分別於1972年和199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3.德國人的時間觀念 與德國人打交道。守時絕對重要。遲到是 無法讓人接受的除非真有特殊情況。但提前則被認為是侵犯了對方的時間。
4.德國人的語言特點 准確是德語的特點之一。德語結構嚴謹有很多規定句子結構的語法規則這很自然在德語的表達模式上反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