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茂名的文化
在茂名,可能常常遇到一些「掌握」著幾種語言的人:普通話、白話不在話下,雷話、客家話甚至「舊時正」操起來說不定讓你聽得「目瞪口呆」。這就是茂名的一大「地方特色」。
茂名市的方言主要有茂名白話(屬粵語)、涯話(屬客家語)、雷話(又稱黎話,屬閩南語)、海話(屬閩南語),還有少數地方說「舊時正話」(當地謔稱「狗屎正」,歸屬不明)、思賀話和容縣話。這些方言的分布,與自然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白話主要分布在鑒江及其支流羅江、陵江、曹江流域,涯分布在東部、西部和東北部的邊境山區,雷話和海話分布在南部沿海,黃華江流域為白話和涯話的混合區,袂花江流域為雷話和涯話混合區。
茂名白話分布面積約佔全市總面積的70%,白話可在全市范圍通行。茂名市城區1958年初建時,幹部職工來自全國各地,交際語言主要是普通話,其次是白話。60年代初,壓縮建設規模,兩萬多名(占城區人口的40%)來自外省的職工遷出,說普通話的人口大大減少,白話成了主要交際語言。70年代後,城市規模逐漸擴大,人口劇增,但新增人口大部分來自本省的粵方言、客家方言和閩方言區,所以日常交際主要還是用白話。人們所說的白話都帶有各自母語的方言色彩,城區的白話並未形成統一的模式。但在市民中,新坡鎮居民佔了相當大比重,且居住在城區的心臟地帶,他們所說的白話基本上可以代表城區乃至茂名市區白話的主流。 正窮節吃艾籺
農歷正月最後一天為「正窮節」,即正月結束的意思。茂名地區「正窮節」還有另一層含義,因本地「正」與「蒸」同音,「正窮」即「蒸窮」,是將窮苦病患從人世間「蒸發掉」之意。這天,鄉間戶戶飲艾茶、插艾花、吃艾籺。人們都到田野里採摘艾菜,拿回家中洗凈、曬干,搓成茸狀,放進鍋中煮熟,搓干水,伴以米粉、紅糖搓勻,做成艾籺。因艾有去塵排積、鎮災驅邪的作用;故艾籺也稱「正窮,吃了「正窮」,可使身體健康,無病少痛,人們非常喜歡吃。
年廿六、七做籺吃
每年到了農歷十二月二十六或二十七,茂名市民間都有做吃的習慣。
除夕張貼春聯守歲分壓歲錢
農歷十二月最後一天是除夕,茂名地區稱年晚或年三十晚。這一天,農村的生產活動基本停止,家家戶戶開始貼春聯、門神,門額上貼上利是,灶頭、水缸、豬欄、牛欄、谷桶等也要開始貼上一張小紅紙,以示吉利。還搞一些祭祀活動,備辦雞、豬肉、魚等酒菜,燒紙燒香祭祠堂、廟宇、社稷、祖宗、灶君等。
年廿三送灶君掃灰塵
農歷十二月二十三,茂名地區俗稱「小年晚」,也稱「祭灶節」,家家戶戶備辦茶酒、素菜、果品、甜品,在廚房中燒紙敬祭灶君,送其升天,然後從里到外清潔衛生、打掃灰塵。
做年例睇大戲
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茂名市俗稱「年例」。但茂名地區的年例日卻各地有所不同,大體上是從正月初二起至正月底止,也有些地方是在農歷二月份的,其餘一些「翻秋」年例則每個月都有,年例節一般一個村莊為同一天,少數兩天。也有附近數條村莊的年例節都是在同一日的。農村年例大多以土地廟為中心,周圍幾個村子一起的。年例節多集中在元宵節前後。
春節派利是拜年舞獅子
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是新一年的開始,也叫「新年」,是最隆重的節日。自古以來,茂名人過春節,一般由年初一延續到初五、六。初一這天凌晨,各地燃放炮竹慶賀。早上起來,孩子首先給長輩拜年,長輩則給孩子派「利是錢」,以示吉利。人們則互相拜年,見面互道「恭喜發財」、「添福添壽」等吉利話,預祝新年萬事如意,順順利利。 春節
除夕這天,各戶貼門聯,合家吃團年飯。年初一,男女老少穿新衣,長輩給小孩發紅包,俗稱「利市」,人們見面拱手作揖,說吉利話,親友互相拜訪,稱為「拜年」。這天不殺牲,喜食甜品。城鄉各處多舞獅、放鞭炮等活動。初二開年,可以殺牲吃葷。初三為窮日,亦叫「赤口日」,早晨掃地並把箕帚棄之門外,叫「送窮」,是日不出門探親互訪。現代移風易俗,已不講究。
七菜開
茂名農村民間有「開年」的說法,正月初七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至少吃上七種菜,以祈求新的一年有良好的開端,萬事順利,豐衣足食。「七菜開」這一天,通常是最寬容的一天,各家菜地里的菜可以任意採摘,主人沒有半點怨氣,因為每家都不會種有七種菜。人們都會熱情地邀請到自己的菜地摘菜。然後把菜提回家裡,把菜洗干凈,放進油浸浸的「肥肉煲」里,這樣一煲飄著各色菜香的「七菜煲」便可上台了。如今這種習俗已漸淡。
元宵節
正月十五晚上通宵掛燈籠,這天民間習慣吃元宵、年糕、煎堆、粉糖等,以表家人團聚。晚上,除張燈外,還有猜燈謎、滾獅子、看戲、游燈娛神、青年男子夜裡踏青、采青等活動。
年例
光緒《茂名縣志·風俗》載:「自十二月到是月(農歷二月)鄉人儺,沿門逐鬼,唱土歌,謂之年例。」城鄉各居民以社為單位,按各自原定的襯日集資舉行祭社盛典,以祈風調雨順,年豐人壽,俗稱「做年例」或叫「祭社」,時間一般頭尾三天。每到年例期,村鎮街道張燈結綵,各戶盛筵宴請親朋,來客越多,主人就越高興,故有「年例」大過年「之說,活動內容有舞獅、舞龍、飄色、八音、武術表演、演大戲(粵劇)、木偶戲、燃放煙花炮竹等。鬧至通宵達旦。有的地方還有游神送鬼的陋習。
花朝節
民間習俗稱二月初二為「花朝節」。清代,則稱為「龍抬頭」,官府衙門於這天辦「耕耤節」。民間有挑菜、迎富、踏青、採花等活動。民國年間,鄉民還有上工、試犁、放牛出欄、開耕、炒豆、敲梁辟鼠、貼符驅蠍等活動。現已淡化。
三月三
又稱三月會,鄉間有些地方在這天晚上有對歌、跳禾樓、看大戲等活動。現已不普遍。
清明節
農歷四月初五左右,為掃墓之期,民間有掃墓、植樹,青年學生是日遠足郊遊,謂之「踏青」。
端午節
茂名民間習慣從五月初一開始,各戶懸掛葯艾、草蒲於門上,以示驅邪,飲荔枝酒或艾茅根酒,以祈保健益。女們選擇顏色鮮艷的邊角布料縫制各式精美的小布包,並以艾葉、茴香、桂枝等藏於包內,謂之香囊(香包),並給孩兒佩帶,亦祈保健避邪,初五日吃糯米粽子,進行龍舟競渡、游泳活動。
祭荔枝神
這個習俗是在每年荔枝收獲完畢,一般時間在農歷五月初五後不久進行。祭荔枝神先定吉日,有單戶,也有集體。單戶的各自在自家做籺,加菜並邀親戚朋友飲自家釀的荔枝酒,飲罷,帶祭品特別是要有荔枝酒去自種的荔枝樹下拜祭。拜祭完畢,燃鞭炮,鑼鼓喧天,跳儺舞。集體的,人們揀一條豐產,「功勞」最大的荔枝樹下作祭壇,八仙桌上擺上從各家各戶送來的三牲祭品和荔枝酒,請道公喃齋。晚上在荔枝園附近做木偶戲。此俗最早出現在根子,後傳至分界、泗水等地。
乞巧節
農歷七月初七,牛女節,也叫乞巧節。夜裡閑望織女星,有對星針乞巧、乞雙七水、聽私語、接牛女淚、水上浮針等乞求巧智活動。
鬼節
農歷七月十四,又稱盂蘭盆節。這天,家家戶戶做簸箕籺、殺鴨(因為鴨是陰性動物)、備酒菜、辦紙鞋、紙衣於堂前祭祖,於天底下祭孤魂、荒鬼。晚上臨河放燈,有的鄉間請道公於野坡或河濱設壇「打醮」,施幽,小的一天收場,大的做三五七天。解放後已基本絕跡。
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較普遍的是做糕、做團芋、買月餅、備橘柚水果,一家團聚,夜裡拜月、賞月、對歌、看戲。
重陽節
茂名的高州北部等山區普遍進行掃墓活動(清明節不掃墓)。這天人們喜愛登山旅遊。
冬至節
茂名民間有「冬至大過年」的做法。冬至這天過得十分隆重。家家戶戶做「冬至籺」,殺雞殺鴨捉塘魚大操大辦。親友之間互相探訪,在大吃大喝後,還帶回應時果籺。
冼太夫人誕
農歷十一月二十四日,茂名的高州等地城鄉凡有冼太廟處,均於正日前後數日,演戲祭奠,高州市的良德、長坡、東岸等馮冼氏聚居地尤盛。冼姓聚居的長坡雷垌村,稱冼夫人為「姑太」,過去每逢冼太誕,村民總是備辦牲醴,敲鑼打鼓,到良德(馮寶的故鄉)迎接「姑太」回娘家歡慶佳節。而長坡舊城為馮寶後裔聚居地,那裡的冼太廟則去數十里外的雷垌村把「冼太」迎接回到舊城的冼太廟來。而毗鄰的化州,解放前,在冼太誕前幾天,便到高州城迎接冼太到化州,一路上各村莊都有「搶拜」的習慣,搶拜完畢,當晚還演戲遊行。
祭灶節
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備以果品、甜品,祭祀灶君,送其升天,之後大搞衛生。
㈡ 廣東茂名年例的風俗是什麼
茂名年例,以嶺南祭祀文化為核心,在粵西茂名市及附近湛江吳川市、廉江市及廣西北流市等地區,以冼夫人文化為主體,以宗親文化為維系,受高涼文化、潘茂名文化、諸神信仰、祖宗崇拜的影響,由歷史上多次南遷帶來多元文化與土著文化交融補充,不斷發展演化,經過沉澱、傳承、繁衍而來的一種嶺南文化。
茂名及其所轄縣(市、區)城鄉、村落,大都盛行做年例,各地年例日期多承襲舊例,集中於每年農歷正月起至二月底。年例一般分為「起年例」、「正年例」和「年例尾」三個階段,歷時一天或三天不等,其活動豐富多彩,各地略有不同。
年例的公共費用一般由宗族或村中德高望重的長者出面邀各家各戶出錢資,而游神隊伍則是年例之前由村民通過抽簽等方式組成的,有的負責擔彩旗,有的負責抬鼓、敲鑼,還有村中孩子拿著自製的火炬跟隨隊伍,其中以抬菩薩的村民被認為是幸運兒,來年將得到菩薩的保佑。
(2)茂名有什麼文化特色擴展閱讀:
年例最初是祭祀儀式,是擴大的元宵節、春節、廟會,包括祖先遷移落腳紀念日等在內的綜合節日。年例有一套完整的程序,重視祭祀儀式。部分保留明清時期祭社風俗,匯融中原元宵節的娛樂喜慶色彩。
在祭祀活動中巫術被反復運用,使年例帶上神秘的巫覡色彩。年例活動仍保留巫覡色彩,證明年例是一種古文化孑遺。年例的祭祀都由道士來主持,摻入了潘茂名文化。
在經年累月發展中,年例融入中原文化、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等元素,發展成為粵西最隆重的民俗活動。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年例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好心文化」精神,弘揚國家統一、和諧團結的主旋律。
㈢ 廣東茂名年例的風俗有哪些
廣東茂名年例的風俗有游神、游燈、點燈、打醮、舞獅、舞龍、飄色、八音、武術表演、做大戲粵劇、木偶戲、燃放煙花炮竹等,一直鬧至通宵達旦,自正月初七至二月十八,這段時間是廣東茂名地區的年例期,茂名年例已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廣東茂名年例特徵
茂名人素有年例大過年的說法,出門在外的人,春節可以不回家,但年例是一定要趕回來的,年例的種種活動,表達以平民百姓為主體的社會各階層廣大人群祈福禳災,祈求平安吉祥的心願,粵劇已經成為年例重要的一種文化節日。
年例聯絡親友感情,親戚朋友之間,常年沒事一般不相往來,但自家年例那天,無論貧富,均擺酒宴請親朋好友,朋友間也成群結伴到各家去串門,吃年例,新年氣氛倍覺濃郁。
年例帶動了茂名經濟發展,年例不僅具有精神文化方面的特徵,而且具有物質文化方面的特徵,茂名很多商家看好年例經濟,紛紛開設年例購物一條街,菜市場、道路兩旁到處都是年例商品,水果、糖果、餅干、酒水銷售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