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興寧客家文化有什麼寓意

興寧客家文化有什麼寓意

發布時間:2023-02-04 02:27:03

Ⅰ 客家人的文化

客家,是一個具有顯著特徵的漢族民系,也是漢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圍最廣闊、影響最深遠的民系之一。聚居在廣東梅州、河源、惠陽等縣,江西、四川、廣西、湖南、台灣、海南、福建,香港部分地區,分布約120餘縣。先世居黃河流域,西晉末年(4世紀初)、唐代後期(9世紀末)因戰亂大批南下。1270年代南宋滅亡後又遷至贛、閩、粵等地。自稱「客家」或「來人」,以區別於本地人。客家話是漢語方言之一,保留較多古漢語音韻。山歌別具風格。客家人在聚居地區保持自己習俗傳統,婦女均天足,參加勞動生產,不受封建陋習約束,勇於進取。近代,太平天國之亂失敗後,不少客家人被迫分散在更廣闊的地區,有的轉徙僑居南洋一帶。 ? 客家的起源存在多種說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說和客家混血說。客家中原說認為客家主體構成為來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土著說則認為「客家共同體,是南遷漢人與閩粵贛三角地區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後產生的共同體,其主體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人民,而不是少數流落於這一地區的中原人」。從兩宋開始,中原漢民大舉南遷,經贛南、閩西到達梅州,最終形成相對成熟的、具有很強穩定性的客家民系。此後,客家人又以梅州為基地,大量外遷到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客家三州」為嘉應州、贛州、汀州。 (二)客家魂 客家精神是來自五千年歷史文化的沉積,來自萬里遷徙的磨練,來自偏僻山區惡劣環境的鍛冶,來自祖輩一代一代的言傳身教,來自客屬先賢「源於斯,高於斯」的添薪曾彩。史學界為"客家精神"作了以下的小結:愛國愛民,反壓迫反侵略:勤勞刻苦,努力開拓;勇敢無畏,富革命精神:摯誠團結,敬祖睦宗;不亢不卑,平等待人。所有這些優點也涵蓋在中華民族之中,所謂"客家精神",其實是"中華精神"演繹。 刻苦勤儉。這是客家人最突出的特色。在這方面,廣大山區的客家婦女表現得特別突出。她們艱苦卓絕、吃苦耐勞、勤儉持家的精神,歷來為中外人士所贊揚。她們有力地促進了客家精神的形成和發展。 開拓進取。客家男人,不論出外謀生、立業,或從政、從軍、從商,都敢做敢為,富有拼搏進取的精神。從古到今,散布在世界各國各地的客家人,各行各業都不斷涌現出具有開拓進取精神的傑出人物;有些人甚至成為當地開埠的奠基人。 重教崇文。客家人繼承中原優良傳統,歷來十分重視學習文化。為了謀求生路,為了經商、做官,都必須學習文化知識,所以,客家地區向來文教事業比較發達。近二十年來,客家地區的小學、中學蓬勃發展,大學和專科學院也接二連三建立起來。 念祖思親。歷史上客家先人是被迫南遷的,他們懷念故土深沉濃烈。他們的後裔承傳了這種帶有儒家觀念的傳統,色彩更為濃烈。不論遷移到何處以及海外異國他鄉,客家人都不會忘記他們的祖輩來自何處。大陸各地,客家各姓宗親,每年春秋祭祀祖宗,僑鄉更為隆重。海外也興祭祖。有的客家老年華僑、華裔,十幾二十次返回祖國尋根問祖,深情感人。 愛國愛鄉。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來,眾多的客家後裔和港澳台客屬同胞,紛紛在故鄉投資建廠,為振興故鄉的經濟建設,做出了貢獻。經常慷慨出資贊助家鄉的社會公益和福利事業,體現出遊子的愛鄉情懷。 客家精神是革命的精神,客家精神也是一種激勵人向上的精神,客家精神還是和睦親鄰、繁榮社會的精神。發揚客家精神,於社會進步,於民族發展,於家庭和睦,於個人上進都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三)客家的千年遷徙 中原人民第一次大遷移,是由五胡亂華侵擾割據所引起.為避難,自晉代永嘉以後,中原漢族開始南遷,當時被稱為「流人」。逐漸形成了三大支流,最後,遠的到達了江西中部南部、福建等地,近的,則仍徘徊於潁水淮水汝水漢水一帶。 ? 第二次南遷,由唐末黃巢起義引起。十幾年動亂,中國各地人民都分頭遷徙。這次遷徙,遠者,少數已達惠、嘉、韶等地,而多數則留居閩汀州,還有贛州東部各地。 ? 宋時,由於金人元人的入侵,客家人之一部分,再度遷徙。這次由於文天祥等組織人馬在閩粵贛山區力抗入侵外族,三省交界處成為雙方攻守的重地。於是,先至閩贛的中原氏族再分遷至粵東粵北。而與此同時,流入汀州者也為數日多。 ? 明末清初,一方面客家內部人口已不斷膨脹,另一方面,滿洲部族入主中國。在抵抗清的入駐無力之後,民眾再次分頭遷徙,被迫散居各地。相當一部分人,遷入四川等遭兵火毀滅之地,重新開辟墾殖。是即第四次遷徙,「移湖廣,填四川」。 ? 第五次遷徙,當在清後期。這可以說是一次世界范圍的遷徙。人口日多,山區條件差,不足養口。於是,客家人分遷往南至雷州、欽州廣州潮汕等地,渡海則出至香港澳門台灣南洋群島,甚至遠至歐美等地。 ? 經過多次的輾轉遷徙,客家人始得在各地安身立命,世代繁殖,終至今日成為中華民族一支重要的特殊的民系。 (四)客家形成地域與過程

Ⅱ 客家是指什麼人 客家文化內涵是什麼

客家人是一個具有華夏古漢人特徵的漢族分支,是唯一一個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是以客家方言為母語的一個漢族民系,是中國南方廣東、福建、江西、台灣等省的本地人之一。
客家的源流始於秦征嶺南融百越時期,歷魏、晉、南北朝、唐、宋等發展,最遲在南宋已形成相對穩定的族群——客家人 。到目前為止,學術界對於客家的稱呼是怎麼來的,可以說是眾說紛紜,尚無定論。客家人的首要交流語言是客家話。客家文化完好繼承了古代漢文化,是古漢族文化的活化石°
全球約有八千多萬客家人。其中約七千萬分布在中國南方19個省的 180多個市縣,廣東省本地客家人數達到2500萬左右,佔到廣東本地族群的三分之一。約600萬人分布在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約1500萬人分布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越南、美國、秘魯、模里西斯等80餘個國家和地區。

Ⅲ 客家文化內涵是什麼

經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基本上弄清了客家界定、客家源流、客家精神等客家學研究的基本問題,其標志著作是羅香林的《客家研究導論》和《客家源流考》,以及陳運棟的《客家人》。特別是中國大陸實行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大陸各地以及香港、台灣的客家學研討會不斷召開,逐步在世界范圍內形成了一股客家熱。目前這股熱還方興未艾。因此,深化客家學研究的條件已經成熟。但是,從我所能讀到的有關客家研究著作來看,似乎這些研究都還在羅香林大師研究成果上兜圈子,鮮有突破,鮮有創新。 那麼,客家學研究如何才能向縱深發展呢?哪裡是它的突破口呢?我認為這突破口應放在客家文化研究上。為什麼?因為民系指的就是在共同的環境、共同的經濟生活中形成的共同語言與共同心理素質的共同體。共同語言與共同心理素質即文化。所以,區別民系最重要的標志是文化。作為南遷漢民族的客家民系、廣州民系、潮州民系等等都是炎黃子孫,在血緣上是沒有區別的,只能從語言上、風俗習慣上、認同感加上區別。因此,客家文化研究是客家學研究的中心與重點。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在許多矛盾中其中必有一個主要矛盾,抓住這個起決定性作用的主要矛盾,其它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客家文化研究如果能得到深化,客家其它問題的研究也就容易帶動起來。 二 目前客家文化研究究竟達到了什麼水平?我隨手從幾本有關論著中摘錄如下: 講求實際,刻苦勤儉,艱苦奮斗的美德;堅貞、剛強,不屈不撓,富於反抗的精神;念祖恩,愛國愛鄉的美德;團結奮斗的精神。 崇文尚武的精神,樂善好施的風尚,艱苦卓絕,開拓進取,勇於冒險,團結奮進,獨立自強的精神。 開拓,崇文,愛國,刻苦務實;自立更生,艱苦創業;尊師重教,熱愛知識;勤勞實干,開拓進取;重視家庭,夫婦互助,弟兄和睦;愛國愛鄉,不忘祖宗。 堅忍卓絕,刻苦耐勞,冒險犯難,團結奮進;崇尚忠義,反抗壓迫,義不帝秦,同仇敵愾,愛國愛鄉,注重武術;講禮節,重倫理,好學問,尚教育,敦親族,敬祖先,隆師道。 從上面摘錄中可以看出,這些論著對客家文化內涵的闡述,存在一個通病,就是共性闡述多,個性闡述少。因為這些內涵是和客家文化一樣以中原文化為主 體的其它南遷民系文化所共有的,是南遷漢族各民族的共性。世間萬物之所以有千差萬別,就在於它們的個性各自不同。個性是具體的,最豐富多彩的。一個民系文化的個性是這個民系文化最突出的特點。研究這個民系文化的個性,不僅是把握這個民系特色的需求,而且更是發揚這個民系優秀文化的需要。不善於區別客家文化的個性,客家文化研究只能停留在一般化水平上。 三 有許多民系文化或地域文化研究成果,可供客家文化研究借鑒。 作為漢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地域文化——巴蜀文化,因為巴蜀山川奇絕秀麗的環境,造就了它的獨具異彩。《華陽國志·蜀志》,對蜀人特徵作了精彩的概括: 一,多斑采文章;二,尚滋味;三,好辛香;四,君子精敏,小人鬼黠;五,多悍勇。這就是巴蜀文化的特質,是巴蜀文化區別於其它地域文化或民系文化最突出的個性。 至於燕趙文化,送別荊軻的一曲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可以概括為燕趙文化的個性。「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燕趙之士那種不畏強暴、重信義與氣節的燕趙之風,乃燕趙文化最鮮明的特色。它是中華民族愛國主義、英雄主義精神的生動體現。 再說與客家比鄰的潮州文化,潮人研究學者是怎樣概括其內涵的呢?他們認為:潮州文化的主體是中原文化,但又不是一般的中原文化,它是作為移民文化進入潮汕地區的。而在漢人入主之前,潮汕地區早就存在了一個百越文化。入主潮汕的漢人,面對陌生的環境,不能不產生一種入鄉隨俗的心理。百越文化由於長期處於自治與半自治的狀態,有較強的「山高皇帝遠」的邊陲意識。這邊陲意識在被漢化之後,轉移到潮人身上,就成了潮州文化的一個內核,因此,賦予了潮人對正統中心保持某種較自由的心態和獨立取向,即使是讀書人,雖然也有凡事講究正宗,以遵古法制為榮者,但也未成為潮人普遍心理。 客家文化研究鮮見如此鮮明的個性概括! 四 客家文化內涵的研究停留在一般化的原因是什麼?我想恐怕是研究者沒有從羅香林大師因歷史局限而產生的對客家研究欠缺中走出來。 羅香林等大師當時為了批駁對客家民系的污衊,在正本清源上下了很大功夫,並取得了豐碩成果。但是,真理往往往前一步就成了謬誤。由於過於追求正本清源,力圖求證客家人是純粹的漢民族、客家文化是純粹的中原文化,這就自覺不自覺忽略客家先民在遷移過程中,觀念與習慣不得不受到新環境的挑戰,因而不得不有許多變通與修改。特別是客家先民在長江流域停留了幾百年時間,楚文化、江淮文化不可能不影響到客家人的觀念和習慣。因此,入主閩粵贛三角地區之前的客家先民已經不是中州本土的漢人,以中原文化為主體的客家先民文化也不是中州本土的原生文化了。由於過於追求正本清源,力圖求證客家人是純粹的漢民族,客家文化是純粹的中原文化,這就自覺不自覺地忽略了當客家先民進入閩粵贛三角地區後與早已存在於這個地區的百越文化的融合。融合後的客家人已大大不同於中原本土的漢人了,融合後的客家文化已大大不同於中州本土的原生文化了。 這種忽略而造成的欠缺,影響了後來許多客家學研究者,使他們在研究客家文化中也自覺不自覺地搞「直接瞄準」,把客家文化與中原文化直接對應,把論證客家文化就是中原文化作為研究的出發點與歸宿點,甚至於把客家文化與中原文化完全等同起來。中原文化是南遷各民系的母體文化,中原文化的特點自然就成為各民系文化的共同屬性。共性存在於個性之中,沒有個性就沒有共性。因此,要善於從共性把握中去把握個性,也要善於從個性把握中去把握共性。 怎樣把握客家文化的個性呢?我認為,一是要從源上去研究,即從作為客家文化的母體——中原文化上去研究,看看客家文化中那些是仍保留著中原文化基因的,哪些是這些基因的變異與發展,這些經過歷史考驗仍保留在客家文化中的中原文化,就是客家文化的個性。二是從流上去研究,即從客家遷移過程中的當地文化中去研究,看看客家文化中哪些是從異質文化中吸收過來的,哪些是與異質文化混合而派生的,這些吸收與混合的東西,往往就是客家文化的個性。三是與兄弟民系進行比較。有比較才有鑒別。比較中容易找出不同點,這不同點就是客家文化的個性。 五 客家文化的個性是什麼?這是當前深化客家文化研究迫切需要解答的問題。我是客家學研究的門外漢,只因這幾年來擔任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常務副理事長的職務後,才有機會接觸客家文化研究的一些問題,我這里把自己感覺到的問題提出來,無非是拋磚引玉,希望能引起有關學者的進一步研究與思考。記得在南洋生活期間,常常聽到這么一句諺語:「客家人開埠,廣州人旺埠,潮州人占埠」。這諺語不一定科學,但多少區別出了這三個民系文化的個性。個性的分析與概括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下苦功夫。我願廣大的客家學研究者都來做個性文章,把客家文化研究、客家學研究推向新的階段。

Ⅳ 興寧賞燈的習俗是怎麼來的,習俗的意義以又是什麼

興寧賞燈的習俗緣自明朝的元宵花燈(南京夫子廟花燈節),客家人保留了傳統的上燈暖燈等,其中上燈在客家地區都是基本風俗,但興寧的上燈(初九到十五)最為熱鬧,初七就有接花燈的了,興寧龍田暖燈有到二十外的,整個燈節有半個月久。

升燈的時候是最為熱鬧,鑼鼓喧天,舞龍舞獅,煙花爆竹齊鳴。到了晚上放孔明燈猜馬喝老酒放煙花爆竹。

其中河源連平和興寧的花燈最為漂亮。簡單點來說就是明朝要求百姓正月十五前把燈升上,十五過後把燈放下來,這就是上燈和暖燈,上燈興寧最熱鬧,暖燈要數連平熱鬧。

興寧人習慣上稱元宵節為「賞燈」,其日期一般是正月初九到十六,各村各屋自定,以十一、十二最為集中。興寧對「賞燈」的重視程度更甚於「過年」,可以說是「賞燈」大「過年」。

客家人初次遷來興寧時,人數很少,勢單力薄,因而產生了多生男丁的心理。丁與燈同音,生了男丁的人家,便在元宵賞燈時,舉辦筵席,邀請親友前來慶祝。

因此賞燈就有了雙重意義,一是觀賞燈色,一是慶祝添丁。若干年後,人口多了,難免有好幾家人都添了男丁,如果都正月十五這一天賞燈(丁),則彼此都走不開去對方家裡慶賀,這就有了矛盾。為了解決這個矛盾,便把賞燈節日分開了。

(4)興寧客家文化有什麼寓意擴展閱讀:

興寧的元宵賞燈習俗歷史久遠。長期來,以落基祖定居興寧始,便以姓氏人口繁衍流布別地,而同時把元宵賞燈之俗帶進了當地,形成代代承襲相傳、永不溟滅的興寧客家重要傳統節日之一。

元宵賞燈,從每年的農歷正月初八日一直延續至十五日,加上"暖燈",共歷時9天。在這段時間里,天天都有賞燈活動,而初十至十四日為最盛,異彩紛呈、高潮迭起。

南宋末(1127-1279)興建,遠近聞名的興寧寧新鎮東風村九廳十八井羅氏大圍屋,現有80多戶,250多人(不包括外遷戶),年均添新丁(男孩)2-3個,最多時13個(建國前)。以羅氏祖小九公娶9妻,生18子得名九廳十八井。

堂號"宗睦堂"。以其祖公靈驗,主世代繁榮昌盛,道德風范好,沒有發生過刑事犯罪案件,而得到世代子孫之敬仰和社會之好評。每年農歷正月十三日的傳統元宵節,親朋盈門,大操大辦,影響波及四鄰。

為使活動行之有序,善始善終,世代堅持以當年生第一個男孩的新丁戶為丁首,在屋長監督下(清光緒年間長者羅玉堂熱心聖事,樂此不疲,得屋中伯叔稱贊和懷念,是其一)領銜組織眾新丁戶發動全屋群眾;

在節前做好公共和家庭清潔衛生工作,布置廳堂,定燈請燈及節間應酬龍獅隊,購買和燃放煙花爆竹,製作與升放孔明燈,安排猜拳猜碼手,配足老酒瓶果招待他們,以及做好暖燈日對花燈的處理等等。其活動費由新丁戶平攤。

如遇丁少或丁戶經濟困難時,則發動全屋群眾捐助解決。雖費神勞碌花錢,仍在所不辭,一律承受。解放後,一改舊規,以賞燈委員會代替丁首行事。在每年的除夕,屋長主持召開戶主會,民選公正厚道的長者和熱心公益的中青年7人,組成賞燈委員會。

主任羅佛清、副主任羅俊欽主持工作全過程。其職能與丁首制時基本相同,相異處是籌資方式改為多向本屋富有人家捐助,不足部份,適當向新丁戶和群眾領取,這樣,大大地減輕了新丁戶的經濟壓力。在財務收支安排上,做到民主理財,當年收入當年開銷,不留余額,節後公布,取信於民。

Ⅳ 客家添丁起燈風俗

客家添丁起燈風俗

客家添丁起燈風俗,其實在不同的地區是存在一定的文化差異的,有的風俗習慣已經存在幾千年的歷史,也是一種傳統的文化傳承,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說法,以下了解客家添丁起燈風俗。

客家添丁起燈風俗1

「丁」在《辭海》里的釋義是:人口,男稱丁女稱口。在客家人的口音里,燈與丁諧音。所以在我們梅州客家地區"添丁、響丁、賞丁",其實就是"添燈、響燈、賞燈",而且雖講法不同,其節日活動的意義卻是大同小異。

源於中原的花燈,在我們客家人慶賀新生兒誕生中,被賦予了更豐富的內涵:

一是代表光明的發揚;

二是燈火蘊涵生生不息、薪火相傳之意;

三是燈成了人丁的象徵物。

賞丁又叫「上燈」,是一種鮮為人知的客家民俗。客家上燈習俗流傳的族群、區域很廣,它以「添丁」為中心,以「燈」的形式而展開的祭祖、慰祖活動。上燈就明顯帶有上丁、添丁的意思。

因而在客家宗族社會里,凡是男孩出生都要舉行上燈儀式,也即上丁、添丁,祭祀祖先並報告祖先族中又添新丁了,祈求列祖列宗保佑孩子健康成長。

「上燈」(「上」讀爽、賞,是「掛起」之意),因客家方言「上」同「喪」,所以客家人為避諱,「上燈」又稱「添燈、升燈、吊燈」,是客家民間風俗。

每年,凡本姓本族有「添丁」(即生有男孩)者,必須在祖祠上廳掛上一盞新燈籠(諧「新丁」)。「上燈」的日期最早為正月初七,最遲為正月二十一,但多為正月十五前後一兩天。

「添燈」意為向祖宗匯報,某家添了新丁。「上燈」時要辦「三牲」、酒果敬祖公及天地神明,講究的還「辦上燈酒」請親友團聚、祝賀。

在客家宗族社會,凡是男孩都要舉行「上燈」儀式,一生只有一次。「上燈」者年齡不分大小,剛誕下不久的男孩當年升丁叫「添新丁」,年齡比較大的,因多種原因沒有舉行此種儀式的,來年再升丁的叫「頓丁」、「添老丁」。因此,「上燈」實是各姓各族為當年新添男孩而舉行的慶祝活動。

在梅州地區,各地的上燈形式又有所不同:

興 寧響 丁 節

其中以興寧的正月半響丁節活動較為隆重熱烈和持久,時間從正月初七至廿一;興寧響丁節,內容較為豐富,比春節還要熱鬧。

節前當地族人須定做「花燈」,然後派人到縣城或圩鎮去請「花燈」,敲鑼打鼓把「花燈」抬回來,懸吊在祖屋上廳棟梁下面。賞燈節全屋張燈結綵,家家戶戶都有親朋好友到來,敲鑼打鼓、大辦筵席、舞龍舞獅,燃放煙花炮竹,有的「燒煙火」、放「孔明燈」,舉行火炬流行(又稱「火把節」)。添了新丁的人家,則在祖屋廳堂擺酒猜碼(猜拳),猜碼的人起句須要先念「添丁呀發財」的吉祥話,使參加燈會的人盡興而歸。

響丁節過後,即正月十五以後,族人還有一次「暖燈」活動,即將花燈用火燒去,清除祖堂中的擺設。人們不喜歡用不吉利的「火燒」字眼,稱其為暖化了的「暖燈」。

這次比較簡單,主持人燒過香燭冥帛,謝過列祖列宗及各路神仙後,把懸掛在中堂的花燈放下,把花燈上好看的剪紙「人公袛」取下,送給新丁戶的新丁們作玩具留念。剩下的花燈上的竹框竹架抬到祖屋門口的禾坪上用火暖化了,人們稱其為「暖燈」。暖燈後,表示春節過完了。

豐 順 燒 火 龍

其次是梅州豐順燒火龍:

每年的正月十五這一天,豐順埔寨都會上演一場隆重又火熱的祈福活動,那就是「燒火龍」。

埔寨火龍從清朝1740沿襲至今已有276年之久,為中國特具一格的客家民間藝術之花。只要你親臨過現場就會知道,屆時整個廣場火雨紛紛,星落遍地;一條長龍在火雨中逡巡遊走,那精彩場面令人嘆為觀止。

五華下壩迎燈節

三是五華下壩正月半的迎燈節:

五華縣河東鎮下壩元宵迎燈節,作為當地最熱鬧、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動之一,經過500多年的傳承和發展,下壩迎燈愈來愈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下壩迎燈鬧元宵規模宏大,每年吸引了縣城和周邊鄉鎮各地群眾前來觀看,還引來世界各國的部分僑胞前來尋根祭祖

客家添丁起燈風俗2

客家「上燈」風俗,你知道嗎?

客家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奪目。有一種鮮為人知的客家民俗——「上燈」。客家上燈習俗流傳的族群、區域很廣,它以「添丁」為中心,以「燈」的形式而展開的祭祖、慰祖活動。又稱「賞燈」「升燈」。

「上燈」的由來

在客家,「燈」是方言「丁」的諧音,又是光明、希望、燈火燎原、生生不息的象徵。客家人從中原祖地一路披荊斬棘,最後落戶在現閩粵贛三地交匯地區,其獨特的生活經歷,使客家人形成了族群團結,共同御敵的生存需要,由此產生的客家人尊祖念恩的傳統,借「燈」慶祝「添丁」。

"上燈「即添丁

在客家宗族社會,凡是男孩都要舉行「上燈」儀式,一生只有一次。「上燈」者年齡不分大小,剛誕下不久的男孩叫「升新丁」,年齡比較大的,因多種原因沒有舉行此種儀式的叫「升老丁」。因此,「上燈」實是各姓各族為當年新添男孩而舉行的慶祝活動。

"上燈」的時間

每年,凡本姓本族有「添丁」(即生有男孩)者,必須在祖祠上廳掛上一盞新燈籠(諧「新丁」)。「上燈」的日期最早為正月初九,最遲為正月十九,但多為正月十五前後一兩天。「上燈」意為向祖宗匯報,某家添了新丁。

"上燈"的形式

「上燈」時要辦「三牲」,酒果敬祖公及天地神明,講究的還辦「上燈酒」請親友團聚、祝賀。此俗在客家聚集地區,其禮節更繁,而且有所演變,他們在「上燈」後,中間還要「暖燈」(是「上燈」過程中的一項活動,不能說是「暖燈節」)。最後才「敬祖謝天地」,非常隆重熱烈,有「一家添丁,全村慶賀」之氣氛。

「上燈」習俗的改變

生了兒子的客家人在來年的元宵節這天就要在自家祠堂里上燈,即掛上一盞精美的燈籠,然後請村裡有尊嚴的老人,抱一下男孩,並把他的名字正式寫進族譜里,男孩就正式成為了這個家族的一員,之後擺下酒席,宴請全村的男丁前來喝酒。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現在很多生女兒的也鬧燈,女兒也進入族譜。

客家上燈習俗歷史悠久,有的幾百年,有的上千年,這種習俗現在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深刻地體現了客家人的優秀文化繼承意識。

客家添丁起燈風俗3

客家人的「上燈」習俗,和宗族一起分享人丁興旺的歡喜

正月十四,元宵節前,又到了家鄉一年一度的「上燈」時節。「上燈」是客家文化中非常特別的一道風景線,今天看來,依然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傳統民俗。我的家鄉在梅州平遠,上燈時間在每年正月十四上午。本文結合新鮮出爐的照片和視頻,講講這個風俗。

1、何為「上燈」

「燈」者,「丁」也,兩者在客家話中諧音相通。在我國古代男尊女卑的社會里,生男子為添"丁",生女兒只是添"人口",因此傳統的「上燈」是為了表達慶祝家族新添男丁、念祖恩謝天地、祈福新丁光宗耀祖等情感,也表達了希望宗族人丁興旺、薪火相傳之意。

梅州興寧的上燈儀式

上燈的時候要把花燈掛上家族祖屋和自家房屋上堂的房樑上,以慶祝添丁,所以顧名思義曰「上燈」,也可叫「升燈」。上燈之後,新丁的名字就可以正式載入家族族譜了。

不同地區上燈時間略有不同,有的為正月初六至初十(如廣東鶴山),有的為正月初九至十九(如廣東梅州),有的為正月初十至十六(如廣西岑溪),多數為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

有些人容易混淆上燈節日與元宵節。其實元宵節始於漢朝,漢文帝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由此而來。自古以來元宵節並無慶祝添丁這個內容。上燈與元宵節在主題、內涵、程序等方面都不同,不能混為一談。也有學者推測上燈是元宵節的派生物,實情如何則見仁見智了。

現在,上燈風俗主要流行於我國廣東、廣西、江西、福建等地區,特別是客家人聚居地大本營或一些純漢族地區如廣東的`梅州、興寧、河源、鶴山及廣西的岑溪、藤縣、容縣、富川、桂平等地區。不過,上燈風俗並非客家獨有,廣東潮汕、湛江等非客家漢族群體也有上燈風俗。客家與非客家的上燈風俗活動形式、程序上大同小異,其主題、內涵、意義本質上沒什麼差別。

2、怎樣 「上燈」?

上燈過程大概有如下步驟。一是前期准備工作。村裡的議事小組商討上燈的議程、做好分工,選好主持司儀等各個環節的負責人員,村裡的鑼鼓獅舞隊要提前排練

二是祭祖升燈。當日一早全村上一年添了新丁的家庭全部在祖公屋集中,供奉三牲酒水禮品。由家族長者主持,一起燒香燃燭祭祖,將花燈升上祖公屋上堂的「丁子梁」上。新丁們則由長輩抱著向祖宗牌位鞠躬作揖敬香;期間伴以鑼鼓獅舞,鞭炮齊鳴,熱鬧非凡;祖屋上燈完畢後,回到自家房屋也要祭祖宗升花燈,也有的地區只上一個花燈。升燈過程有時候持續到當天下午。

三是慶賀活動。當天晚上,各個上燈人家擺下宴席,一家添丁,四面八方的親朋好友都前來賀喜,共濟一堂,向添丁家庭表達美好的祝福。席間還會有猜拳、煙花、獅舞等節目。

各地的上燈過程在細節上略有不同,有的上燈之後,還要擇日再下燈,把花燈從祖屋請回家裡;有的還有「暖燈」、「游燈」等程序;也有的地區更加隆重,程序更復雜一些,但大體上就是如此了。

3、為何「上燈」?

上燈風俗最早起源於何時已很難考證,有學者認為始於客家人史上第一次南遷之時(秦始皇時期),也有學者認為始於漢朝,然而無論是始於秦亦或漢,「上燈」這盞「燈」均已迄今一、兩千年。世間萬事萬物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道理,何況存在了千年。

有人認為客家上燈風俗體現了一種重男輕女的落後思想,其實今天的人們不妨以更加客觀的心態來看待這個問題。我們翻開人類漫長的歷史畫卷,可以發現自古以來邦國之間的戰爭殺戮、你搶我奪以及黎明百姓顛沛流離、輾轉逃難的歷史幾乎沒有停歇。客家人來源於我國古代中原漢族,史上眾所周知客家民系兩千多年來的六次大遷移,是一部躲避戰亂、避免亡國滅族滅種的逃難史。長年漂泊,日久客鄉為家鄉,何其凄苦艱辛!

在使用大刀長矛弓箭的冷兵器時代,生產力落後,七尺男兒的優勢自然遠遠大於纖纖弱女。女子能成為花木蘭將軍的畢竟是少之又少,即使是徵兵打仗,朝廷也是只抓男丁,不會來抓女子。如此看來,在古代落後社會條件下,只有男丁興旺才能宗族興旺、國家興旺,重男輕女現象事實上成為了古代社會客觀的、無可奈何的選擇。可以說,上燈風俗是古代漢族人們崇尚男丁意識的自然覺醒。

還有人認為上燈風俗有點像羊群效應,或者說從眾效應。仔細推敲一番則不然,上燈風俗其實有著獨特的內在動因。每一次的「上燈」,都等於給人們上了一堂深刻的添丁思想教育課。

上了燈的人們自然歡天喜地,受到添丁的精神激勵之後在潛意識中就有了「再接再厲」的慾望。尚未上燈的人們則會有一種深深的渴望,期待著哪一年我家也要上燈

特別是對於深受傳統文化教育、尊崇孝道、敬祖念祖的漢族人們,上燈簡直就是祖宗下達的一道任務令。這樣就形成了「上燈」源源不絕的原動力,也正因為有了這種原動力的驅使,才讓古代漢族人們得到更好的繁衍生息、血脈流傳。

由此可見,上燈風俗是人類繁衍歷史上充滿了智慧的一個民俗設計,我們不得不感恩佩服發明創造了上燈風俗的祖先們!聯想到當今,我國逐漸顯現計劃生育政策之痛,出現了人口出生率下降、老齡化、失獨、育齡青年生育意願不足等一系列嚴峻問題。上燈,或許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有著更加積極的現實意義。

5「上燈」新義

今天,不少客家地區的上燈風俗都已經向文化部門申報並獲批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例如廣東的梅州、鶴山、惠州等地。既然客家上燈被評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是說明其古老,才能稱之為「遺產」;二是說明其屬於一種文化現象,具有文化傳承價值;三是說明其需要進一步繼承和發展,不能墨守成規,一成不變。

新時期的「上燈」風俗也應與時俱進。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發展,文明程度的不斷提升,世界絕大多數地區早就實現了男女平等。女子在國家、社會、家庭中發揮著完全不亞於甚至超越男子的重要作用,因此重男輕女、男尊女卑的思想早就丟進了歷史的故紙堆。

今時今日,男兒是丁,女兒也是丁;男女均為己出,理應一視同仁。因此上燈風俗也應相應調整,不應再落入男女性別窠臼。男女平等上燈只是一種形式上的平等,真正的平等更應該從生育觀念上就開始堅持男女平等,繼而在培養、教育等方面都能平等對待。生育觀念的平等也有助於改善或消除社會上片面追求生男丁所帶來的一些不良社會現象。

據悉現在部分客家地區已實現男女平等上燈,女兒名字也能記載入族譜,這應該是社會文明進步的一個好現象。

Ⅵ 客家是指什麼人 客家文化內涵是什麼

客家人是以客家方言為母語的一個漢族民系,是中國南方廣東、福建、江西、台灣等省的本地人之一。[1]
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共同創造的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總和,包括客家方言、客家民俗、客家民居、客家山歌、客家藝術、客家人物、客家山水、客家詩文、客家歷史、客家飲食、海內外客家分布等多方面[1]。
客家文化主要流行於廣東的深圳、惠州、河源、梅州、韶關 ,江西的贛州,福建的龍岩、三明,廣西的賀州、玉林、 防城港 ,台灣新竹、苗栗 、桃園等地及國內外其他客家人聚居地。[2][3][4][5][6]范圍主要包括贛江、 汀江、梅江、東江和北江流域的贛南、閩西、粵東、粵北和珠江口東岸的客家大本營,還有遍布於湘滇陝黔浙瓊等省的散點客家居住地。[7][8][9][10][11][12]客家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也是當地土著畲族被同化的過程,並形成客家文化。[13][14]
客家文化有古漢文化活化石之譽,客家學是當今世界的一門顯學,耕讀傳家是客家文化的特點,客家文化的基本特質是儒家文化;移民文化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特質,客家人的祖先崇拜、重教觀念、尋根意識、開拓精神、以及奇特而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等,在很大程度上是這三種文化特質的外化;不同支系的客家人,在文化特徵上也有所不同。
客家人遍布中國的廣東、福建、江西、廣西、四川、台灣等省份,甚至遠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寮國、柬埔寨、加拿大、美國、日本、澳洲、新加坡、泰國等地,分布廣泛,影響深遠。至2017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批准設立的國家級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已有3個[15]。
中文名稱
客家文化
文化特色
麒麟舞、客家涼帽、龍崗舞龍
本質
儒家文化
分布
廣東、福建、江西、廣西等
音樂
龍崗皆歌、永湖皆歌、鹽田山歌

Ⅶ 客家人的文化,習俗,生活習慣 注意要簡短

客家人在不斷遷徙過程中,常受他人干擾歧視,他們深深懂得,得到一個地方安居,就必須十分注重和當地搞好鄰里關系,和睦相處。客家人採用一種和藹仁愛的金子般的心,廣結善緣,在友好的氣氛中,和睦相處。
過門當客送冰心。客家人以一片傾心善待客人,不論是本村鄰居,還是外村人,過往的挑擔夫,買糖客、閹雞、理發者,甚至走江湖賣膏葯的人,只要進了家門,一律當作自家人,送上一杯茶水,兜一張椅子讓其暫歇。
有病有痛送愛心。鄰里之間噓寒問暖,遇到困難,積極與之排憂解難,如有病有痛,三長兩短,第一時間去探望、慰問、共度難關。
修橋修路送善心。村中別村的道路橋梁不通或壞了,路中的茶亭受捐,本著修橋鋪路有公德的觀念出發,做到有錢出錢無錢出力,同心協力共同修築平安路、避雨亭。
回鄉探親送歡心。外出南洋或再遠地工作數年回鄉後,左鄰右舍紛紛到其家中敘舊,外出回鄉人員也要到各家各戶中去拜訪,送上紅包、番餅、衣物等。
結婚辦喜事送甜心。村中的人結婚辦喜事,必請親朋好友、四鄰五居,對來看新娘的人、新郎新娘必須用四隻手送一隻糖果,一支香煙,並敬上一杯好茶,喝完喜酒後,送上一包精美的喜糖帶回家,讓眾人共祝這個甜蜜的婚姻。
坐月煮雞送喜心。生了小孩不論生男生女,頭朝要宰大雞公加娘酒煮熟敬天神,隨後,給親戚鄰居送上一碗雞酒,告知家中得一貴子女,向親鄰報喜。
蒸酒煮糯米飯送香心。坐月子、冬至、過年每家每戶都要蒸娘酒,然後趁熱用碗裝好送到各家各戶,,讓這香噴噴的糯米飯干,香宰每一家人的心裡。
宰豬分豬紅豬肉鬆祿心。舊時一家人,一年到頭才養上一兩頭大豬,宰後把豬紅搭配豬大腸,豬肉等一起煮好後,給近鄰親朋送上一大碗,對長輩老人,加送豬肝瘦肉,一家宰豬,鄰里有祿。
摘水果送仁心。三月枇杷、六月番石榴、八月龍眼、冬至柑柚,收成時帶給鄰里親朋,接這些果地仁,表達友愛的情感。
打旱塘送關心。客家人祖堂門前一般有口魚塘養魚,逢年過節會放干塘里的水,打起塘中放養的魚,塘主挑出最大的魚送給鄰居長輩老人,並送上一句年年有餘。同時還把塘中的各種雜小的魚,讓四鄰去捉,讓戶戶有餘。
此外,平時做豆腐、踏板等,大家每做一件事,不論大小,有什麼好吃的鄰里都有一份。

Ⅷ 客家人有什麼奇怪的風俗

客家風俗
1、對歌
以前客家人主要的娛樂生活就是唱山歌,客家山歌用有幾種基本因定的內典調腔版,但內容極豐富,有敘事或對話式,更多的是情歌對唱,當然也有俏皮逗樂,男女刁搔的歌,任由發揮,即興而創,因此,客家山歌一般都是在山間勞作時,為放鬆情緒、排除疲勞時才唱的,故稱山歌。在莽莽的大山中,常常是不見人影,但聞歌聲,男腔女調,盡情放歌,山風飄送,山高水遠,無邊無際,十分引人。
2、撿等路
客家人走親訪友、特別婦女回娘家,都會准備些禮物,一般都自產的瓜果或自製米粄、發糕、雞蛋之類的東西,方言稱「等路」,誰家有人客來,左鄰右舍,特別是孩子,都會跑過撿「等路」,那熱鬧的場面洋溢著暖暖的情意。
3、慈母點燈
「瘦地種松柏,家貧子讀書」,客家人歷來尚讀,認為讀書是最好的出路,就是再窮再苦,都要繳(供)女子讀書,父母心意,如燈盞之輝,盡管微暗、也要照亮孩子的前程。

4、土地•母親
「娶妻當娶客家女」質朴善良,勤勞儉節的客家婦女,具有泥土一般柔韌的性格和溫暖的母性,象土地一樣孕育萬千生命的逢勃。千百年來,她們辛勤的耕耘著每一寸希望,為客家族群和客家文化的興起發展真正起到了半邊天的作用。
5、戽水
客家人也敬神,還奉起了「田頭伯公」(客家崇信伯公神靈),但天不下雨,求也沒用,河水也不會自己上岸,她們最相信的還是自己的雙手。
6、月光光
「月光光、秀才郎,騎白馬,過蓮塘……」「月光光、照四方,船來等、轎來扛……」千百年來,一首首膾炙人口的客家童謠,在皓白的月光下傳唱,歌聲像故鄉流淌的溪水,浸潤了多少童年的心。
7、講古
阿公的「講古」里,總是有說不完的故事,講祖上遷徙的傳說,祠堂前豎立的功名,也講才子宋湘、李文古和三斤狗的故事,更講勸人向上,為人處事的道理。
8、端豬紅
客家人有很多習俗都能體現「和親睦鄰」的觀念,端豬紅便是一例。不管誰家殺豬(是件大好事),主家都會把一碗碗香噴噴的豬紅分送給同屋的左鄰右舍,然後請各家的長者前來吃頓飯,於是大家都能分享到哪種快樂,十分愜意。
9、燕子入屋家有福
老古言語道:「燕子入屋家有福,捅燕窩、傷燕子會遭衰運」不管這話是否迷信,反正歷來都很管用。可見生態保護是客家人古來有之的觀念。
10、償酒
聞名瑕珎的客家娘酒,其製作工藝也很特別,其中最後一道叫「熾酒」,將娘酒原瓮置於露天空地上,在其周圍點燃谷糠、鋸末等燃料,用這種文火烤熾的酒既可去除濕氣,又可使娘酒更加香醇,酒熾好後,主家都要當場開瓮打酒,請左鄰右舍,尤其特別是有經驗的長者過來「償酒」,希望在大家的品評中學到更多。
11、補鍋頭
客家人節儉,鍋破了,補補再用,於是就有了「補鍋頭」的行業。補鍋人很辛苦,風風雨雨,走村串戶,起爐火,推風箱,滿面汗水,鍋底煤灰一抹黑,好在大家都熱情,倒茶水、送米菜,連小仔子(小孩)都搬椅搬凳,補鍋師傅也「會出門」千恩萬謝,伯姆長、大嫂短,嘴巴甜,手藝更好,補的鍋平又滑,炒起菜來唔(不)擋鏟(鍋鏟)。

12、放車筒
圍龍老屋門口有一個水塘,細仔子(孩子)們常往水塘「放車筒」,截一段麻竹來,捅穿竹節,唯留一底,往裡放些蚯蚓,然後沉進塘底用石頭壓住,幾天後再撈起來往簸箕里嘩啦啦一倒,哇,什麼滑哥(塘虱)、蝦公老蟹、黃鱔鯽魚等活蹦亂跳,十分喜人。
13、礱谷
要將穀子變成米,就要去礱谷。礱是客家一種傳統的糧食脫殼工具,由竹絲編形、內填紅土夯實,上面旋轉的為盤,固定的為座,交接處多有竹齒,用以碎谷脫殼,使用時以長木勾推轉可省力,速度宜快勿慢,可使谷殼分離勻稱、米粒不碎,故有快礱之說。
14、放米
要使谷糠與米粒分離出來,就要放米,「放米」的工具叫風車,純木質結構,利用手搖風力原理去除塵土和谷糠的糧食凈化工具,風車的前斗出精谷(或米)、二斗出癟谷(或糠)、尾口出塵土雜碎之物,分類有序。
15、磨豆腐
客家人逢年過節都要蒸粄磨豆腐,這些都離不開石磨,石磨是用麻石刻置而成的糧食碾磨工具,外形原理與礱相似,主要用於磨漿,著名的客家豆腐和發粄、味窖粄就是這樣磨出來的。與礱一樣,使用時配用木勾可省力,而速度則宜慢勿快,磨出的豆漿或米漿才細嫩滑膩。
16、踏粄
碓是客家傳統的一種舂米工具,木質結架,末端有一石臼,裝盛糧食,碓頭包鐵,另一端是踏板,上有扶架,使用時可扶手,配合腳用力踩踏,就這樣利用杠桿原理舂米成粉,客家人過年必備的甜粄(年糕)就是這樣打置出來的。
客家地區還存在二次葬的風俗,客家人重視風水,風水師在客家地區也非常吃香,客家人認為人死後應該選一個風水寶地,對於死者是出於敬意,還能給子孫們帶來好運。因此死者死後的紀幾年時間,家裡人便會請風水先生找到寶地,再實行第二次葬。還有一種說法,客家人並非本地人,死後不願葬於他鄉,於是便將骨灰拿回當地進行二次葬。也有寫客家地區沒有二次葬的風俗。

Ⅸ 客家文化介紹

客家文化是什麼

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共同創造的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總和,包括客家方言、客家民俗、客家民居、客家山歌、客家藝術、客家人物、客家山水、客家詩文、客家歷史、客家飲食、海內外客家分布等多方面。

二、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源於古代中原,是中華民族音樂百花園的一朵奇葩,伴隨著客家先民的遷徙落戶廣東,是中原文化與廣東本土文化融合的結晶,歷經千年傳承、興盛不衰。客家山歌是客家人抒發情懷的特有表現形式,蘊含中華民族優秀民歌精髓和獨特藝術風格與魅力,被譽為有《詩經》遺風的天籟之音。客家山歌賦、比、興表現手法,四言七句格式和音韻,五句板彈唱、猜調、尾駁尾斗歌,耍歌、罵歌,雙關、歇後、拆字、疊字等唱腔,從不同側面反映了客家人不同時期的生活方式、民俗風情、歷史足跡。

三、客家服飾

客家服飾講究樸素實用,寬敞簡便。普遍喜穿素色,尤以藍、黑、白色最為流行。

Ⅹ 客家文化的含義。

客家,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員,具有顯著特性的漢族民系,是漢民族中的一個地緣性群體。而客家文化是這個群體在其形成與發展過程中,為適應和改造生存條件而創造出來的全部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總和。一旦這種文化產生,它就成了該群體的識別標志及維系該群體生存與發展的最核心的力量。換句話說,沒有客家群體,就不會有客家文化;但如果沒有客家文化長期穩定的發展,客家群體也是不可能具有那麼強在的生命力,以至於經過數百上千年之久,還能維繫到現在。

閱讀全文

與興寧客家文化有什麼寓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7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7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5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1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5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0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5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6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6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