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美國有多少戰略文化

美國有多少戰略文化

發布時間:2022-04-23 08:45:31

A. 美國的國家戰略是什麼

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第三次世界大戰其實就已經在我們不知不覺中悄然展開了,只不過這次世界大戰是以冷戰的方式開始和結束,並以美國「一國獨大」的先發制人戰略而延續至今的。世界懷著擔心的心理「期待」的第三次世界大戰似乎並沒有如約而至,而美國卻在看不見太多硝煙的戰場上風卷殘雲般地「收拾」了一個又一個與其抗衡的所謂「邪惡、危險」的「流氓」國家(單單是小布希就在上任兩年多的時間里輕而易舉地「幹掉」了兩個國家——阿富汗和伊拉克)。 美國的國家戰略似乎並沒有因為黨派的輪替和總統的更換而踟躕不前,相反,這個戰略卻隨著美國的日漸強大而得以貫徹始終,並取得了令人咋舌和嘆為觀止的成功。只要人們冷靜地分析一下,就可以發現這么一個常常被人忽略了的事實,即真正被美國以武力「征服」或推翻的國家其實並不多,而更多的倒是被美國以「不戰而屈人之兵」戰略「顛覆」的國家。這些國家幾乎遍布各大洲,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以前蘇聯為首的華沙締約國的土崩瓦解。在常人的眼裡,人們似乎只看到了拿破崙和希特勒以武力和鐵血為手段的東征西討,卻很少有人意識到當今的美國(包括其西方盟友)在不動聲色中其實已經順理成章地「征服」了大半個世界。征服未必一定是派軍佔領,有時候征服泛指被「征服」國甘於「臣服」的心態,即對美國的某種向心力。 那麼,究竟是什麼使得美國取得了如此「驕人」的成功呢,它的國家戰略又是什麼呢?個人認為,美國的國家戰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從經濟戰略上來看,美國推行的是全球經濟一體化,並以此滲透到「被征服國」的各個領域。全球經濟一體化可謂美國國家戰略的基石,這個戰略充分抓住了各國希望經濟全面發展並以此促進綜合國力全面提升的心理。對於這個戰略的運用,美國其實無須動用太多的國家力量,而只需其跨國公司完全按照市場經濟法則去做就行了。以美國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嫻熟的市場技巧,任何與之打交道的國家都不能不被其牽著鼻子走,從而最終會對其產生極強的依賴性。這對於許多相對保守的發展中國家來說的確是個令它們頭疼的問題——你若不設法融入全球經濟,就不能發展本國經濟,就有可能被淘汰。你若融入這個經濟「怪圈」,就有可能被美國這個強大的經濟對手給拉下水去,從而失去「自我」。美國對具有不同政治體制的國家所採取的經濟策略幾乎都是相同的,這其中就包括阿拉伯國家和非洲國家,也包括中國和俄羅斯。二、從文化戰略上來看,美國政府採取的是好萊塢式的文化滲透策略,藉以張揚美國式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其中也不乏頹廢、沒落以及消抵過度宗教狂熱和意識形態理念的消極文化摻雜其中。這種策略的運用尤其對於年輕一代來說是極具誘惑力的。三、從政治戰略上來看,美國採取的是高舉民主、自由和人權大旗的策略,並以此推行其西方式的民主政治理念。在此過程中,美國的政治宣傳策略是盡可能淡化國家「主權」意識,強化「人權無國界」的全球意識。二戰之後,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自由世界在推行民主、自由價值理念方面,應該說是取得了相當成功的。而當美國等西方國家在極力推行其民主自由理念的時候,當時的社會主義國家卻在向外大力輸送「革命」,結果卻是「革命」的理念最終「輸」給了民主自由理念。美國在處理國際事物時,始終以民主自由做為推行其政治戰略的響亮口號,並會永遠高舉人權這竿大旗。四、從軍事戰略上來看,美國採取的是「打楔子」策略,即在關鍵國家和關鍵地區之間打進一個又一個「楔子」,並以此來牽制、震懾、分化、瓦解乃至征服「楔子」周圍的國家和地區。比如在波黑打進的楔子為的是巴爾干半島乃至整個歐洲;在伊拉克打進的「楔子」為的是中東乃至整個阿拉伯世界;在日本打進的「楔子」為的是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曾經想在北朝鮮和越南打進「楔子」為的是牽制前蘇聯和包圍中國,進而控制遠東和整個東南亞。事實上,像這樣的「楔子」,美國在世界各地都打了進去,其遍布全球各個角落的軍事基地都可視為這樣的「楔子」。所有這些「楔子」都可以在未來的某個時期發揮其獨特的作用。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美國在事實上(尤其在精神和心理上)已經「征服」了世界,然而這卻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武力征服。 當今世界,可以說美國無所不在,這的確是個十分奇特的現象,這個現象難道不值得我們去探討、去深思嗎?值得慶幸的是,像美國這樣「武裝到牙齒」的國家,不是一個類似於「第三帝國」式的邪惡國家,也非以神權基礎和極端教義以及極端意識形態為特徵的恐怖、流氓國家。無論你願意不願意,無論你承認不承認,美國都是一個令人嚮往的民主自由國家。對付美國這樣的國家,只能誘發他經濟中的不穩定因素,美國人民是過不了苦日子的,多少一點經濟上的不如意,就會讓他的國民不滿意,就會對執政的不滿。不像中國人民習慣了苦日子過來的,承受力較強。這算不上是優勢,但也是真正能打擊美國的一個有效途徑。

B. 美國戰略文化歷史淵源對中國的影響

國際文化交流既是促進世界各國相互聯系、共同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各國實現本國外交策略的重要工具。美國政府充分利用國際文化交流的這種功能,進行文化擴張和滲透。美國文化隨著經濟全球化形成了一股強大的美國式力量,向世界各國輻射,對地球上幾乎所有國家進行著價值觀念與生活方式的單方面輸出,並施加影響。

21世紀的突出標志之一就是文化的多元性,而這些多元文化中對人們生活沖擊最大的就是外來文化,它以不可阻擋的態勢影響著各民族的本土文化和所有的人。改革開放使得中國從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中走出來,而且這種開放的步子越來越快,各種文化思潮也隨之而來,由此帶來了文化和價值取向的多元化。

在世界多級化、經濟全球化和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背景下,面對各種文化互相交織、相互激盪的局面,作為新時期的大學生我們應該怎麼去看待美國文化的沖擊和影響呢。

美國文化,現在已經影響了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飲食、影視、服飾、價值觀和婚姻等。例如街頭,隨處可見身穿歐美、日韓嘻哈風格服飾,耳朵上戴著超大式的耳塞,邊走邊哼;或頂著爆炸頭,戴滿金屬飾品的年青人;肯德基、麥當勞、尊寶批薩等食品吸引了大量的顧客;音像店裡,搖滾、嘻哈等流行音樂被放在最顯眼的架子上,我們的傳統民族音樂被遺忘在了不起眼的地方;電影院里好萊塢大片風頭最勁,其驚險的鏡頭和特技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票房一路飆升;如今的節日更是多得數不勝數,情人節、愚人節、聖誕節的隆重程度已經趕上了春節。

C. 美國的全球戰略是什麼

冷戰後美國全球戰略的演變

美國全球戰略從開始醞釀到正式形成,經過了一個從無到有、從支離破碎到系統完整、從軍事戰略到全球戰略的發展過程,大體上可分為醞釀、初步形成、正式形成以及冷戰後時期四個階段。這種階段性劃分的依據,是國際戰略力量對比消長變化的結果,更反映出美國在國內政治經濟形勢的驅使下從本土擴張到海外擴張、從海外擴張到全球擴張的歷史進程。本文採用歷史分析法,深入探討了美國全球戰略的形成和演變過程,對比研究了冷戰後美國全球戰略從「冷戰型」逐漸轉向「冷戰後型」的軌跡。
全球戰略是指大國調動和運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多種手段,參與國際斗爭,維護和增強本國利益,實現國家根本政治目的的方略。在一定意義上講,只有全球性大國才可能形成全球戰略。美國全球戰略大體上可分為醞釀(1783年到1898年)、初步形成(1898年至1945年)、正式形成(1945年到1990年)和冷戰後期(從冷戰結束迄今)四個階段。
一、美國全球戰略的源起和初步形成
美國是一個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在戰略研究方面是西方國家中起步很晚的。由於東西瀕臨兩洋,南北相接弱國,美國從獨立到19世紀末,安全上從未遇到過嚴重的威脅,也未出現過迫切需要到海外作戰的情況。美國長期奉行孤立主義,保持「超然地位」,不捲入歐洲舊大陸的紛爭;在發展商業關系的同時,美國盡可能避免同外國發生政治聯系、避免同任何外國訂立永久性同盟,以維護美國自身的獨立、領土完整和選擇自由。因而,從1783年獨立戰爭勝利到19世紀末這一百多年中,美國奉行的政策實際上是一種大戰略,即:「西半球防禦」,其根本目標就是防止東半球再入侵西半球,獲得對北美的支配地位和對西半球的霸權。
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美國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其全球戰略也進入初步形成階段。在商業利益的驅使下,美國開始將注意力轉向外部世界,決定到更大的國際舞台去擴大自己的影響。形勢發展推動著美國「有特定目標的干涉主義」形成,它從大陸擴張轉為海外擴張。彼得·特魯博威茲曾指出:「美國在19世紀創建了一個大陸帝國,遂把目光投向更遙遠的邊界」。美國全球戰略初步形成的動因和依據是:
第一,美國經濟實力迅速增長,為實行海外擴張政策奠定了物質基礎。內戰中北方工業資產階級的勝利,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道路。到19世紀90年代,美國工業生產總值超過了英國,躍居世界首位,接近於英、法、德三大強國的總和。強大的經濟實力為美國重新瓜分世界的要求提供了物質保障,此時美國的領土向西擴張到太平洋岸邊。同時,由於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德國、日本和俄國等國崛起於世界舞台,英國開始走下坡路,按照新的力量對比重新瓜分世界和劃分勢力范圍已成為形勢發展的必然。
第二,美國擁有進行海外擴張的理論依據。在列強的力量對比發生變化、國際競爭愈演愈烈的同時,歐洲正在形成兩大軍事集團,准備用武力來打破原有的均勢。在此背景下,美國逐漸出現了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公眾輿論。1896年布魯克斯·亞當斯發表《文明與衰落的規律》一書,論證了美國從孤立主義走向國際主義的合理性與必然性,要求美國放棄孤立主義,趕快走上國際舞台,擊敗主要競爭者,建立由美國領導的國際新秩序。年輕的海軍軍官、歷史學家馬漢研究了世界海洋史特別是英國在全球的擴張之後,於1890年出版了《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一書,明確提出著名的「海權論」。馬漢還撰寫了一篇篇論文,用海權論解釋新的國際秩序的藍圖。他認為,一個國家若想在世界事務中起重要作用,就一定要掌握海權;控制海洋是海權的軍事因素,利用海洋是海權的經濟因素;美國要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建立強大的海軍,以實現自己的戰略目的。亞當斯與馬漢從不同的角度對未來的國際新秩序與美國的地位加以論證,代表了美國的國家利益,成為公眾輿論的主旋律,對眾多美國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尤其是先擔任助理海軍部長、後出任總統的西奧多·羅斯福產生了較大影響。因此,「海權論」適應了美國渴望重新瓜分世界的政治需要,是美國對外戰略發生轉折的重要徵兆。
第三,美國的軍事戰略已初露端倪。美西戰爭是美國獨立戰爭以後准備最充分的一次戰爭,「予有準備」被認為是這次戰爭中採用的軍事戰略的最大特點。早在19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就著手制定對西班牙的作戰計劃。1896年海軍軍官威廉·金布爾在《與西班牙的戰爭》的戰略報告中指出:美國對西班牙的戰爭目標應是使古巴獲得獨立,奪取菲律賓和波多黎各,主攻方向應是古巴和菲律賓;戰爭的關鍵是奪取制海權,控制大西洋和太平洋;主要戰爭樣式是海戰,海軍的行動將決定戰爭的進程。戰爭開始後,美國政府基本是按照這一戰略設想來指導戰爭的。美國不以攻擊西班牙本土為目標,而是以攻擊西班牙幾處海外殖民地為目標,作戰方向和地區處於西班牙帝國勢力范圍的邊緣。因此,美國在美西戰爭中的戰略被稱為「外圍戰略」,即直接攻擊西班牙帝國脆弱外圍的戰略
第四,美國開始突破門羅主義的限制,將注意力從美洲轉向其他大陸,走上海外擴張的道路。1823年美國提出了指導在西半球進行擴張的「門羅主義」。1898年4月,美國發動美西戰爭,奪取古巴、波多黎各、菲律賓和關島等地,將觸角伸進了太平洋地區。1899年,美國務卿海約翰又兩次提出「門戶開放」政策,要求與其他西方列強共享侵略中國的權利。以美西戰爭和「門戶開放」政策為標志,美國的對外政策進入了海外擴張的地區主義階段。
二、美國全球戰略的正式形成和發展
一戰前夕,著名英國地緣政治學家麥金德將目光投向遼闊的歐亞大陸,第一個區分了陸權與海權的觀念。他問道:從地理關系的某種一貫性看,世界政治的中樞地區難道不是歐亞之間那塊廣闊地區嗎?於是,歷史上就有了著名的麥氏三段論式的政治咒語:「誰統治了東歐,誰就能控制大陸心臟地帶;誰控制大陸心臟地帶,誰就能控制世界島(歐亞大陸);誰控制了世界島,誰就能控制整個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整個國際關系史和美國戰略史上的一個轉折點。近300年來,特別是19世紀以來,歐洲曾長期位於世界政治的中心,維持以歐洲均勢為中心的傳統國際關系格局。二戰打破了這個格局,英國和法國淪為二等強國,西德和義大利處於戰敗國地位,歐洲在國際事務中居於支配地位的時代已成為歷史。美國不僅走上了世界戰略的大舞台,而且在戰爭中大大增強了自己的經濟、軍事和政治實力。美國憑借遠遠超過其他任何國家的實力,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崛起為國際關系的力量中心。於是,它徹底拋棄孤立主義政策,從國際關系的邊緣走向中心,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擴張,已成為形勢發展的必然。早在大戰期間,羅斯福等人就設計了一套建立戰後世界秩序、實現「美國世紀」的辦法,通過主導成立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簽定「關稅和貿易總協定」等,為戰後整個世界格局的確立奠定了基石。美國和蘇聯意識形態和國家利益的對立以及1945年4月杜魯門接任總統,又加速了美國奉行全球主義、與蘇聯對抗的過程。蘇聯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也是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為取得二戰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國際地位。在蘇聯的影響下,社會主義陣營越出一國的范圍,影響不斷擴大。蘇聯也不再囿於地理的限制,將影響擴展至歐洲。在此情勢下,美蘇爭奪迅速在全球范圍內展開,使美國「對國家安全、戰爭以及和平的傳統看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不得不尋求新的途徑來保障國家的安全」。
為全面實施「遏制戰略」,美國在歐洲推出「馬歇爾計劃」,建立北約,並重新武裝西德。在亞洲,美國先後與菲律賓、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韓國等國簽署了雙邊和多邊條約,並在這些條約的基礎上於1954年9月與相關國家簽署了《東南亞集體防務條約》,在東亞和東南亞形成了針對中國的戰略包圍圈;在中東,則推動英國主持建立了中央條約組織,艾森豪威爾政府時期又推出了「艾森豪威爾主義」。斯皮克曼認為,美國這種對蘇聯(以及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遏制戰略」,實質是在歐亞大陸的邊緣地帶保持美國的軍事優勢,以壓制蘇聯向邊緣地帶突破,進而向西方海上力量挑戰。
「遏制戰略」的提出,標志著美國戰略質的轉變和飛躍。這種轉變主要體現在:(1)從戰時與蘇聯結盟共同抗擊德日意等法西斯國家,過渡到以蘇聯為主要對手和作戰對象,遏制蘇聯和「共產主義的擴張」成為戰後40多年美國貫徹始終的戰略目標。(2)從以美國本土為中心的美洲堡壘戰略向真正的全球戰略過渡,突破了長期以來一直以關注美國本土安全為主,對歐洲事務較少介入的「孤立主義」戰略思潮,轉而強調美國利益和美國安全的全球性,首次制定了積極干預世界事務、爭奪世界主導權的較完整的全球戰略。從這一戰略開始,美國戰後至今各個時期的軍事戰略均具有明顯的全球性和進攻性。(3)從傳統的常規戰略開始向核條件下的現代戰略體系轉變。雖然提出和實施「遏制戰略」的初期,美國還沒有形成系統的核戰略,但是隨著1945年8月原子彈在廣島和長崎的實戰運用,美國已經開始研究運用核武器的理論,核戰略的雛形正在形成。(4)從步西歐後塵到走在世界前列。二戰以前,美國的軍事戰略思想基本上是對英、法等西歐國家傳統軍事理論的摹仿,國家政策中政治和軍事兩個方面一直存在脫節現象,從未出現過將政治目標和軍事目標結合在一起的戰略理論。從「遏制戰略」開始,美國一掃以往由於戰略傳統缺乏而呈現的戰略思維貧乏,迅速掀起「戰略熱」,開創了美國現代戰略研究的新局面,創立了具有美國特點的獨立的戰略體系,對世界各國特別是西方各大國戰略思想的發展均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遏制戰略」既是杜魯門政府的軍事戰略,同時也是其國家戰略——「杜魯門主義」的核心,奠定了戰後美全球戰略的基礎。這種軍事戰略和國家戰略合二為一的情況,表明戰後初期美國尚未形成完整的、多層次的戰略體系。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是,當時美國尚未建立統一的國際機構去規劃和運籌統一的軍事戰略,國家戰略和軍事戰略均由總統提出和制定。在艾森豪威爾政府時期,美國的軍事戰略和國家戰略開始區別開來。「新面貌」政策和「新新面貌」政策是美國的國家戰略,「大規模報復」是軍事戰略。但由於這一時期美軍事戰略的制定基本上是由國防部以外的官員提出和制定的,從戰略決策程序來看,軍事戰略和國家戰略的「分家」尚未完成。到肯尼迪—約翰遜政府時期,美國進一步理順了軍事戰略和國家戰略的關系,不但將「和平戰略」作為國家戰略,而且還一改過去由國務院官員提出和制定軍事戰略的先例,由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泰勒提出了名為「靈活反應」的軍事戰略。美軍事戰略的內容也愈加充實,層次日漸明晰,軍事戰略之下開始明確區分出核戰略和常規戰略。從1969年到1982年的12年間,美國經歷了尼克松、福特、卡特三屆政府的變遷,發生了由共和黨政府向民主黨政府的更迭。這個時期,由於美國深受「越戰綜合症」困擾,蘇聯乘機步步緊逼,美蘇日歐中五大力量中心正在形成,美國不得不推行重視夥伴關系、實力和談判三原則的「尼克松主義」,謹慎地走一條介乎世界警察和孤立主義兩種極端政策之間的中間路線。與國家戰略相一致,美提出了「現實威懾」軍事戰略。「尼克松主義」和「現實威懾戰略」的內涵基本一致,核心都是推行「當地人打當地人」的方針,力避美軍再次捲入越戰式的局部戰爭。1981年裡根政府上台後,在國家戰略上提出了「里根主義」,表示美國要在任何出現蘇聯侵略或蘇聯支持的侵略行動的地方進行抵制,力圖將蘇聯的影響推回到蘇聯的國土范圍之內。作為「里根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里根政府在軍事上提出了「新靈活反應戰略」。「里根主義」和「新靈活反應戰略」的提出和發展,標志著美全球戰略跨越了戰後對蘇聯單純遏制的范疇,進入了一個主動進攻、靈活反擊的新階段。
三、冷戰後美國全球戰略的調整與趨向
(一)布希政府時期
80年代後期,國際形勢開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後,執意倡導和推行「新思維」,全面自我否定,走全盤西化之路,結果非但未能扭轉蘇美爭奪中的不利態勢,反而導致政局動盪,經濟形勢惡化,民族矛盾尖銳。蘇聯的「徹底改革之風」波及中、東歐國家,中、東歐國家開始脫離蘇聯的軌道,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和對外政策。受自身政治、經濟和民族危機的影響,蘇聯被迫大幅度削減軍費開支,實行收縮性的軍事政策,在軍備競賽和地區爭奪上已明顯不是美國的對手。蘇聯綜合國力急劇衰落,國際影響日漸跌落。
面對迅猛變化的國際形勢,美不能不對戰後持續40多年的全球戰略進行全面的根本性的調整,以尋找新的範式替代反共產主義的「遏制戰略」。 1990年3月,布希向國會提交了他上台後的第一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該報告提出,美國對蘇聯不能只是簡單地進行遏制,而是要大膽地「超越」戰後長期奉行的「遏制戰略」。他試圖以比所有前任更大的抱負和雄心,通過綜合運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多種手段,「將蘇聯作為一個有益的夥伴納入國際體系中」,從而「開創一個超越遏制的新時代」。
世界局勢的巨大變化,還使美國感到在戰略上需要確立一種由它領導和支配下的世界秩序,以最大限度地維護和擴展其在全球的利益。1990年9月,在海灣危機爆發不久,布希即正式提出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戰略構想。之後,布希又多次對他的「世界新秩序」構想進行補充和進一步闡釋。「世界新秩序」的主要內容有:(1)強調在美國的領導下,實現一個「和平和安全、自由和法治」的世界;(2)在國際事務中更加強調「多邊」合作,而不是「單邊」行動,注重發揮盟國和聯合國的作用;(3)按照美國的價值觀和理想,建立新的國際體系,在世界上鞏固和推進所謂「自由」與「民主」事業;(4)實施地區防務戰略,重點防止和應對威脅美國利益的地區沖突。布希的「世界新秩序」構想,是冷戰結束之初美國在對外關系方面的一個綱領,其基本目標是維護冷戰後世界的安全與穩定,應付美國面臨的各種新的挑戰,在世界上推進「民主」事業,從而維護美國的全球利益。
布希政府時期美國全球戰略雖仍帶有過渡色彩,未完全拋棄冷戰期間的戰略觀念,但它第一次確定了冷戰後美國的國家利益和全球戰略總目標,勾畫出美國新全球戰略的一個粗略的輪廓,成為布希政府對美全球戰略實施調整的總方針。
1993年1月13日,國務卿克里斯托弗在參議院對外關系委員會提名聽證會上提出,冷戰後美國「需要設計一項新的戰略」來保護美國利益:第一必須促進美國的經濟安全,第二必須保持強大的防務力量,第三鼓勵正在發生的全球民主化革命,並強調對國外民主和人權的支持能夠而且應該是改善美國安全的一項中心戰略原則。1月18日,柯林頓發表演講時再次強調,世界已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美國外交政策必須適應這種變化來達到自己的目標,再次強調美國對外政策將建立在上述三個支柱的基礎上
1994年7月,柯林頓政府發表上任後的第一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將「擴展戰略」發展為「參與和擴展戰略」,在「擴展」美國的利益、價值觀和政經模式的同時,更加突出美國對國際事務的介入和參與,反擊退回「美國堡壘」的主張,堅稱只有「參與」才能「擴展」。(註:The White House,A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Engagement and Enlargement,July 1994.)「參與和擴展戰略」的提出,表明冷戰後美全球戰略的理論框架最終確定,標志著美國全球戰略基本完成了從「冷戰型」向「冷戰後型」的轉軌。「參與和擴展戰略」可概括為:利用冷戰後對美總體有利的國際形勢,加強介入和參與國際和地區事務的力度,「擴展自由世界」的疆界,實現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這幾年中,美國在推行「參與和擴展戰略」方面主要採取了以下步驟:
第一,積極構築美國主導、西方占優勢的大國協調關系。柯林頓稱:「美國及其盟友從冷戰時代繼承下來的安全關系對推進冷戰後的議程是個關鍵」,「頭等大事必須是加強和適應美國的夥伴關系來應付冷戰後的挑戰」。但同時強調,「美國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國家。有時候,美國,也只有美國,能在戰爭與和平、自由與壓迫、希望與恐懼之間起決定作用」。
第二,強調經濟優先,突出經濟安全。冷戰結束後,經濟因素在國際關系中的地位上升,各國都較前更為重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綜合國力競爭。柯林頓政府明確提出將「經濟安全」作為美國家安全戰略的三大支柱之一。為此,美國不但從戰略高度重視對外出口,專門成立了「提倡出口辦公室」,提出「新興大市場」戰略,推行咄咄逼人的對外經濟政策,而且還積極推動地區貿易和投資自由化,大力支持全球性自由貿易體系的建立。
第三,維護軍事安全,確保安全利益。美1994年度《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明確提出,在美國對外政策的三項原則中,安全是第一位的,從而改變了柯林頓政府在執政的頭一年把經濟問題置於對外政策首位的做法。
第四,注意循序漸進地推進「全球民主化」。柯林頓政府上台之時,恰逢冷戰結束、「歷史終結論」躬逢其盛之時,於是正好繼承老民主黨人的衣缽,明確地將「全球民主化」作為美國全球戰略的三大支柱之一。這表明美國決心以更大的力度和規模在全世界輸出美國的價值觀念和政經模式。
在第一任期內,柯林頓政府雖然提出了「參與和擴展戰略」,但其對外政策在國內外仍然受到了廣泛的批評。很多人認為,美國對外政策缺乏戰略意識,左右搖擺,前後不一,過份重視近期利益,美國成了對敵對友都既不可靠又難以預測的國家。蘭德公司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由於缺少一個得到廣泛同意的大戰略,許多方面遇到困難。美國的主動性受到削弱,經常處於被動應付的狀態。在眾多的威脅和挑戰面前,更加難於分清輕重緩急並形成前後一貫的對策;許多問題上的方針往往自相矛盾、動搖不定或不能持久」。
(三)柯林頓政府第二任期
這一階段,美國開始對它在中、近期所處的國際環境和世界主要力量的走向進行評估,並著眼於21世紀的大國競爭,制定了美國面向21世紀的全球戰略。這充分表現在美國先後發表的一系列重要文件當中。如:1997年5月發表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與前幾年的報告相比,未使用「參與和擴展戰略」名稱,而代之以《面向新世紀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

再次,首次明確提出2015年之後俄羅斯和中國可能成為美國的全球性競爭對手,表明美國對保持獨超地位的中長期前景有所擔心。
最後,首次提出美國面臨著嚴重的「不對稱威脅」的直接挑戰。所謂「不對稱威脅」,是指那些絕對軍事實力與美國極不相稱的敵對國家或敵對勢力利用非常規手段給美國帶來巨大危險的種種威脅,諸如恐怖主義、核武器和生化武器、信息戰和環境破壞等。
新的形勢下,美國全球戰略的動向主要有:
1.提出「塑造—反應—准備」(shape-respond-pre-pare)三位一體新戰略構想,強調維護當前利益與應付未來挑戰相結合。1997年5月,美國發表了《面向新世紀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在「參與和擴展戰略」的基礎上,提出了「塑造—反應—准備」三位一體的全球戰略新構想。「塑造」意味著不是要消極地適應國際環境的變化,而應更積極主動地去改造國際環境,使之不斷朝對美有利的方向發展;「反應」是指按照對美國利益威脅的性質和程度,對世界上各種各樣的危機作出迅速有效的反應;「准備」是指立即著手為不確定的未來作準備,以確保21世紀成為一個比任何時候都更為強大的美國世紀。(註:Samuel R.Berger,「A Foreign Policy Agenda for the Second Term,」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Washington,D.C.March7,1997.)「塑造—反應—准備」戰略構想的提出,是冷戰後美國全球戰略調整過程中推出的一個重大舉措,它既是對「參與和擴展戰略」的有力補充,更意味著美國全球戰略已完成了「冷戰後」這一特定歷史階段的轉型,將著眼於21世紀,以更加靈活多樣和富於進攻性的手法參與國際斗爭。
2.加強對各地區事務的參與,進一步擴展美全球戰略優勢。在歐亞大陸西端,加緊改造和更新北約,大力推動北約東擴,著力推動建立一個「統一、民主,並且在維護和平與繁榮方面與美合作的歐洲」。世紀之交,美國在各主要地區的重大步驟,有著深遠的戰略考慮,就是要通過推行從東西兩翼齊頭並進的兩洋戰略,控制歐亞;通過加強在歐亞邊緣地帶的存在,掌握中東的石油資源,策應其兩洋戰略,對歐洲和俄羅斯等形成戰略箝制和掣肘。「東擴」、「西進」和「北拓」遙相呼應,是美國在歐亞大陸強化其優勢地位的重要戰略步驟。此外,美還不斷加強在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影響。近年來,美國一改冷戰結束之初對這兩個地區有所忽略的傾向,明顯加大了對拉美和非洲的外交力度,柯林頓在第二任期曾幾次前往訪問。
3.積極運籌大國關系,加強對「潛在對手」的防範和牽制。面對世界多極化的加速發展,美為保持主導地位,更加註意運籌大國關系。針對歐盟自身實力的增強、積極謀求成為世界獨立的一極的情況,美國有意在一些問題上作出一定讓步,使美歐聯盟關系得以維系。美國也注意多方緩解美日矛盾,加強與日本的安保合作。1998年9月,「美日防衛合作指導方針」的制定,標志著兩國軍事合作進入一個新階段。美國還首次提出,在2015年前後俄羅斯和中國可能成為美國的全球性對手。這表明,美國對俄、中兩國的判斷逐步趨於嚴峻,對兩國的防範和牽制力度明顯加大。
4.積極推行新干涉主義和「炮艦政策」。冷戰時期,美國以反共主義作為安全戰略的理論基礎和對外干涉的理由。近年來,美國又極力鼓吹「人道主義災難」、「人權高於主權」和「國家主權有限」等謬論,不斷為新干涉主義尋求法理基礎。美國為推行新干涉主義,還更加倚重軍事力量。國防部長科恩表示:美國的「國家安全政策不只是為了對正在變化中的環境作出反應,而且還為了以符合我們利益的方式塑造這個環境」。(註:《科恩稱美安全政策重點將從應付冷戰結束轉向塑造新時代》,新華社華盛頓1997年1月22日英文電。)據美方統計,從1990年至1997年,美軍對外用兵共42次,年均用兵頻率較冷戰時期高出一倍。1998年以後,美國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接連3次對外直接使用武力。
5.更加輕視聯合國的作用。聯合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政府間組織,在維持世界和平和促進經濟發展方面具有普遍的權威性。冷戰結束初期,美國曾較為注意借重聯合國的作用,但近年來繞開聯合國加緊推進西方價值觀念的霸氣明顯上升。1998年12月美國繞開聯合國,聯合英國對伊拉克進行打擊,試圖弱化聯合國在解決地區危機中的作用。特別是1999年3月推動北約對南聯盟進行空襲,是美國安全繞開安理會,操縱北約自行其是,而且把手伸進了另一常任理事國的傳統勢力范圍。美國甚至聲稱要重新考慮聯合國安理會的作用、運作和決策程序。美國對聯合國用則取、不用則棄的實用主義態度,嚴重削弱了聯合國的權威,在國際社會創下了非常惡劣的先例。
在美國歷史上,隨著國際戰略格局的大變動而對全球戰略進行較大調整多是在戰爭結束後進行的,冷戰後始於布希政府而由柯林頓政府加速進行的全球戰略調整則是在和平環境下進行的,新舊國際戰略格局過渡期將經歷較長的時間,中間具有很多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布希政府和柯林頓政府所提出的戰略目標、指導原則及政策構想也不斷發生變化。總的來看,這次調整,涉及面廣、幅度大、影響深遠,是一次全面的、整體性的調整,在戰後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布希政府時期是從冷戰轉向冷戰後的大轉變階段,國際局勢風雲際會,各種矛盾錯綜復雜,新舊格局激烈沖撞,雖然提出了「超越遏制戰略」,但該戰略仍帶有過渡色彩,未完全拋棄冷戰期間的戰略觀念。柯林頓政府執政期間,多極化趨勢加速發展,大國關系深入調整,國際戰略格局輪廓初現,美國全球戰略逐步完成了從「冷戰型」向「冷戰後型」的轉軌,並確立了面向新世紀的全球戰略的基本架構。這個轉變基本上是以1993年的「擴展戰略」和1994年的「參與和擴展戰略」為起點,結束於1997年的「塑造—反應—准備」三位一體新戰略構想。面向新世紀的美國全球戰略,成為柯林頓政府留給小布希政府的最大的外交遺產,小布希政府的全球戰略將在這項遺產的基礎上發展下去。

D. 戰後美國全球戰略是怎樣演變的及其本質特徵是什麼謝

美國全球戰略的特點

戰後美國全球戰略的內在連續性十分突出,那就是稱霸世界的戰略目標從未改變。霸權戰略並非為美國所獨有,但戰後美國的霸權戰略與歷史上列強爭奪或征服世界的模式相比,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和美國特色。

(1)聯盟戰略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中處於關鍵地位。聯盟內部權力關系的本質是霸權而不是平等。不過美國建立和維持聯盟體系的方式仍具有較為靈活的特點。

(2)美國竭力賦予其霸權以某種道義的或國際法意義上的合法性,同時注意將霸權目標與國家的實力統一起來。美國的道義外交是實用主義的;同時,美國霸權戰略的一個關鍵性課題仍是實現其野心勃勃的全球「義務」與有限能力之間的平衡。

(3)文化戰略是美國霸權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的文化戰略攻勢以及挾經濟科技優勢而形成的文化強勢,使得美國霸權也表現在文化領域,形成所謂「文化帝國主義」與「文化霸權」。

美國霸權戰略內容和形式上的特點,既使我們看到美國霸權得以建立和保持的原因,同時也讓我們看到美國霸權所蘊涵的內在矛盾。不管霸權的樣式多麼文明、巧妙,它所蘊涵的統治與控制的根本內核都是無法長久和不可接受的。

E. 戰後美國全球戰略是怎樣演變的及其本質特徵是什麼

美國全球戰略的首要目標是稱霸全世界:
美國全球擴張時期的"遏制"戰略和"和平"戰略
從 戰後初期到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的經濟、軍事力量稱霸於整個世界,其全球戰略具有鮮明的擴展性、進攻性、侵略性。杜魯門政府制定了以反蘇、反共為中心 的"遏制"戰略;艾森豪威爾政府力圖用戰爭以外的一切手段對付社會主義國家,提出了"解放戰略"、"和平取勝"戰略,在軍事上提出了"大規模報復戰略"和 "戰爭邊緣政策",針對東南亞和中東局勢,先後提出了多米諾骨牌理論和艾森豪威爾主義;肯尼迪政府確立了"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欖枝"的"和平"戰略,把對 抗和緩和兩手結合起來,在軍事上,以"靈活反應戰略"取代"大規模報復戰略",並針對蘇聯和中國提出了"兩個半戰爭戰略",對亞非拉國家,一方面通過帶有 附加條件的援助進行控制,另一方面,又對古巴大搞武裝顛覆,在巴拿馬、多米尼加進行軍事干涉,在越南發動了"特種戰爭";約翰遜政府進一步擴大了越南戰 爭,把"特種戰爭"發展為"局部戰爭"。
美國全球戰略調整時期的尼克松主義
20世紀70年代,美國政府對全球戰略作出重大調整,突出 表現為尼克松主義的出台。1970年2月,尼克松在向國會提出的長篇咨文中,提出以"夥伴關系"為核心、以實力為後盾、以談判為手段,作為美國全球外交三 原則,從而形成了"尼克松主義";福特政府基本延續了尼克松的對外政策;卡特時期,美國試圖通過宣揚人權、自由等觀念,恢復美國對第三世界的政治號召力, 以便改善美國的處境。但1979年發生的一系列事件,美國認為蘇聯嚴重地損害了其戰略利益,以致卡特政府的對蘇政策趨於強硬。1980年1月23日"卡特 主義"出台,起要點是建立地區性安全結構,把西歐、中東和遠東三個戰略地區聯結起來,抵禦蘇聯在波斯灣、西南亞的擴張,同時還對蘇聯實行嚴厲的經濟制裁。
美國對蘇"轉守為攻"時期的"以實力求和平"戰略和"超越遏制"戰略
里 根政府以增強實力為核心,企圖壓倒蘇聯。打出"擴軍抗蘇,重振國威"的旗號。1985年裡根再次當選總統,提出了雄心勃勃的"總統戰略防禦計劃"即"星球 大戰計劃"。1986年,"里根主義"出台,其核心是綜合運用軍事、外交、經濟和宣傳等手段,把蘇聯在第三世界戰略地區取得的政治、軍事進展"推回去"; 布希政府針對蘇東劇變和兩極格局瓦解的形勢,提出"超越遏制:戰略,即在不放棄遏制蘇聯的同時,抓住蘇聯、東歐改革時機,採取多種手段,尤其以經濟援助為 誘餌,促使這些國家演變,並進一步融入西方政治、經濟體系。"新大西洋主義"即在北約、歐共體、歐安會等現有體制基礎上,對這些組織分別賦予新的內容和新 得職能,建立適應歐洲新形式的政治軍事結構,以便保證東歐轉軌順利發展,並確保美國在歐洲的領導地位和利益不受影響。對中國,在不嚴重破壞中美關系基本框 架的同時誘壓中國進行"和平變革"。對第三世界,根據美國戰略需要,採取了更加靈活務實的做法,加強防範地區危機和地區強國的崛起。
冷戰後美國的"參與和擴張"戰略與"先發制人"戰略
1994 年7月,柯林頓政府正式提出"國家參與和擴展安全戰略"。構建"美國主導下的大國合作"的世界秩序,調整地區戰略部署,不惜使用武力來維護美國的戰略利 益,提升經濟安全的戰略地位,甚至一度將其置於全球戰略的首尾,在政治上以擴大西方民主、普及西方價值觀作為重要的戰略出發點,並突出美國外交中的"軟因 素",在軍事上提出"塑造"、"反應"和"准備"三位一體的軍事安全戰略,即"幫助塑造有利於美國利益的國際安全環境、隨時對危機作出反應和為應付未來挑 戰做好准備";布希政府推出"先發制人"戰略,將維護美國的軍事安全置於對外戰略的首位,將恐怖主義作為首要威脅,確定所謂"邪惡軸心",追求軍事絕對有 時和國家絕對安全。採取"點菜式的多邊主義",一方面利用多邊主義達到目的,另一方面堅決擺脫多邊機制與多邊合作對其權勢與行動的限制,經常一意孤行地采 取單變主義政策。調整全球地緣戰略,構建國際安全新框架。
戰後美國的全球戰略思想與決策不斷進行著調整,但是在發展變化的同時,其內在連續性十分 突出,那就是稱霸世界的戰略目標從未改變,謀求主導性優勢的戰略一以貫之。而且冷戰後,美國的霸權野心不斷膨脹,從遏制共產主義發展到在全球范圍內大力擴 展民主與自由市場,從充當西方世界的盟主發展到確立"領導"世界的全球戰略目標,並不時大肆動用武力和採取單邊主義行動以貫徹自己的戰略意志。
本質特徵:
聯盟戰略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中處於關鍵地位。
美國竭力賦予其霸權以某種道義的或國際法意義上的合法性,同時注意將霸權目標與國家的實力統一起來。
文化戰略是美國霸權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F. 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美國的卡特政府就提出什麼的文化戰略

早在20世紀70年代,卡特政府就提出了人權外交的文化戰略。這一戰略不但使美國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還造成了後來蘇聯的解體和華約集團的崩潰。蘇聯建立的政權其實是一個非常矛盾的政權,它一方面把自己宣傳得儼然人間天堂,無處不公平,無處不幸福,是一個完美的國家,並且號召全世界人民都向蘇聯學習,行動起來,反抗階級和壓迫。然而在實際上蘇聯國內卻到處都體現著非常懸殊的等級差別,人民被分為很多個等級,每一個等級都存在森嚴的階級,享受什麼待遇,住多大的房子,配什麼傢具,開什麼車子,吃什麼食物……一邊號召人民追求公正的人權,一邊製造著最大的不公正,這就是蘇聯最大的死穴,也是當時所有相似整體共同的毛病。這種情況下,卡特政府提出的人權口號就很容易得到全世界的認同和擁護,後來的顏色革命根源就是在這里。

G. 美國三大戰略除了美元,石油還有什麼

就你的話題,還有就是軍事力量。
1、正常美國的戰略是指:軍事、經濟、文化三大戰略。也是二戰後美國的戰略。

2、還有美國其它的三大戰略:強化地區同盟、幫助提升地區夥伴的軍力、強化美軍在亞太地區的實力。這是亞太三大戰略。

H. 從戰後美國全球戰略的演變試分析美國對外戰略的戰略特點

一、聯盟戰略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中處於關鍵地位。
聯盟既是美國謀求世界霸權的力量支撐點,也是美國霸權覆蓋的核心區域,同時美國維持聯盟體系與在勢力范圍內施展霸權的方式別具特色,帶有濃厚的自由主義色彩。歷史上的大國霸權往往直接採取武力征服領土、奴役人民、強占資源的形式,美國霸權則更多地採取「借力」的方式,通過各種軍事集團、條約組織構建其聯盟體系和勢力范圍,形成一個包圍對手的網路。
二、美國竭力賦予其霸權以某種道義的或國際法意義上的合法性,同時注意將霸權目標與國家的實力統一起來。
為自己的霸權擴張披上道義合法的外衣是幾乎所有霸權國家所通用的手法,而美國在這方面更勝一籌。維護所謂的自由和民主成為其動員國內社會力量支持政府對外政策的有效工具以及號令西方世界的大旗,而且憑借各項實力的巨大優勢,以及在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面臨問題挫折的反襯之下,美國所極力推廣的價值原則大有席捲全球之勢,並通過一系列國際機構與制度成為規范國際社會的原則框架。尤其在冷戰結束以後,道義的旗號與標准從具有防範意味的反蘇反共轉變為更加自信、自傲和更具進攻性的在全世界推廣所謂民主、人權和市場經濟,甚至不惜動用武力為其所謂的價值標准開道。
同時,美國霸權戰略的道義目標與道學面具絕非不計工本,現實利益與實力的算計始終是美國霸權戰略中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把「促進民主」作為旗幟的同時,美國並不放棄現實主義外交,在處理重大國際問題時仍以國家的現實利益為主要出發點,並將「雙重標准」作為調和道義目標與現實利益之間矛盾沖突的手段。在冷戰期間,遏制蘇聯的霸權戰略基本上反映了理想與現實的共同要求。冷戰後,如何實現「促進民主」和守護現實國家利益的統一,再次引起美國國內的廣泛爭論。在二戰後美國全球戰略的目標是謀求「世界領導地位」和「按照美國的構想塑造世界」。蘇聯、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被認為是阻礙美國實現這兩大目標的主要因素。因此,戰後美國對外戰略主要圍繞反共和爭霸展開。但受制於國際形勢變化和自身實力消長,美國的全球戰略在不同時期呈現出不同特點。
三、文化戰略是美國霸權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美國的經濟、軍事強勢不僅將其消費文化、娛樂文化與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的價值觀念傳播到世界各地,而且美國政府將對外文化宣傳置於全球戰略的高度,其「與眾不同之處在於這項工作之規模宏大、歷史悠久以及在朝野受到的重視都遠遠超過其他國家。」這既是冷戰中為兩種制度、兩種意識形態斗爭服務的需要以及和平演變戰略的重要內容,也是出於美國人根深蒂固的美國優越論以及美國應該拯救世界的救世主義傳統。1948年,美國國會專門通過「史密斯──蒙特法案」,強調通過新聞媒介加強對外宣傳,並授權美國政府指導國際「情報、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動」。1950年,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通過的作為冷戰綱領的著名的NSC68號文件把宣傳工作與軍事、經濟、資源並列為國家安全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冷戰期間,美國歷屆政府都重視利用國際廣播對社會主義國家展開心理戰,強調美國需要一個「更響亮的聲音」,但它「不能吵鬧、刺耳」,必須「保持富有人情、手法靈巧」的特點。同時,美國各大基金會、各種民間學術機構和高等學府的對外交流活動一直是美國政府文化戰略的得力助手。

I. 二戰以後,美國全球戰略的演變歷史

二戰後,隨著軸心國的戰敗、英法實力的衰退,美國和蘇聯成為了超級大國,世界被分成了東西方兩大陣營。美蘇及其各自陣營分別在軍事、政治、經濟、宣傳各方面全面對抗,一如戰時,史稱「冷戰」。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美軍參戰並與剛剛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志願軍進行了交戰,戰爭雙方以三八線為界簽署停戰協議告終。戰後,冷戰逐步升級。

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使冷戰帶來的恐慌達到最高峰。1969年,阿波羅11號首次將人類送上了月球,美國在太空競賽中逐漸超越了蘇聯。

(9)美國有多少戰略文化擴展閱讀:

20世紀60年代中期,越南戰爭爆發,許多美國人開始不滿政府的對外政策,反戰遊行伴隨著各種民權運動風起雲涌。

此外,由於工業的發展與人口的集中,60年代後期,生態環境的污染廣受注意。70年代初期,因能源危機而導致的經濟蕭條是歷來最嚴重的一次。70年代中期,美國經濟一度復甦,但70年代末期又出現了通貨膨脹。

1976年,美國建國200周年,全國舉行各項慶祝活動。由於擁有全球政治、軍事、經濟、高度發達的科學技術等方面的全面優勢,美國在冷戰中最終拖垮蘇聯,1991年蘇聯解體,美國贏得了冷戰的最終勝利,兩極格局逐漸被一超多強的國際新形勢替代,美國成為超級大國。

J. 美國國際戰略思想

美國的國際戰略思想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會有不同,可分為幾個階段。
20世紀以前,美國的國際戰略思想主要是在美洲大陸進行擴張,確立美國對拉丁美洲的主導地位,整個拉丁美洲逐漸成了美國的半殖民地。其典型的事件為《門羅宣言》、門羅主義。美國人聲稱「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反對歐洲各國干涉美洲事務,實際上是美國人想自己單獨主宰美洲。美國在此時對亞洲、非洲、太平洋等地域也有過擴張,但規模、影響、作用比較有限。
伴隨著美國實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停地上升,美國人的野心也不斷地膨脹。
進入20世紀以後,美國的國際戰略思想中心是奪取世界霸權,在各個不同領域主導全世界。美國政府相繼提出的「門戶開放」政策、「十四點原則」以及召開華盛頓會議等舉動就是其國際戰略思想的集中體現。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美國成為了超級大國,就更加積極地爭奪世界霸權。
冷戰結束後,蘇聯崩潰。美國成為了世界上惟一的超級大國,美國的國際戰略思想的中心又變為建立和鞏固由它主導的「單級世界」,維護其世紀霸權的地位。同時,在全世界范圍內最大限度地獲取利益。維持並擴大自己在經濟、軍事、科教、文化等方面的領先優勢。同時,確保美國對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主導權,保持對各種資源的的控制權。加強對別國的滲透、影響、控制。直到現在,美國的一切對外所作所為都是圍繞這中心思想進行的。

閱讀全文

與美國有多少戰略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