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石器文化包括哪些
新石器文化是考古學上的一個文化分期,指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開始於約七八千年前。它的文化特點是廣泛使用經磨製加工的石器,並能制陶和紡織;人類已經定居生活。中國重要的新石器文化有磁山文化、大地灣文化、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龍山文化等 。
磁山文化,是指分布於中國華北地區的一種新石器時代文化,因首在河北省邯鄲市武安磁山發現而得名。磁山文化是仰韶文化的源頭之一,也就是華夏族的源頭之一。磁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是陶盂及陶支架、石磨盤及磨棒。
據碳14法測定年代,距今約8000年至7600年前,與1977年在河南省新鄭裴李崗村發現的裴李崗文化的年代大體相當。
磁山被譽為是世界上糧食粟、家雞和中原核桃最早發現地。粟、家雞和核桃三大發現。磁山文化改寫了世界粟作農業、家雞馴養和核桃產地的歷史。考古認為,磁山文化是粟文化的代表之一。
Ⅱ 比較典型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有哪些
從比較具有地域特徵、遺跡內容也比較多的地方來說,多為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歸納起來,比較典型的,大體有下列幾處:河姆渡文化,位於浙江餘姚,距今大約七千年;仰韶文化,位於豫西澠池,距今大約六千年;紅山文化,位於內蒙古赤峰,距今大約六千年;馬家窯文化,位於甘肅臨洮,距今大約五千年;良渚文化,位於浙江杭州,距今大約五千年;龍山文化,位於山東章丘,距今大約四千五百年;齊家文化,位於甘肅廣河,距今大約四千年。這些地方的文化遺址,充分反映了我國遠古時代的豐富多彩的文化形態。
Ⅲ 新石器時代,甘肅境內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
甘肅境內蘊藏的新石器時代的遺址有數百處,文化內涵極其豐富。從文化類型來看,主要包括齊家文化、火燒溝文化、辛店文化、寺窪文化和沙井文化。其中,以渭河流域和隴東高原文化分布最密、積層最深。
齊家文化
齊家文化遺址位於廣河縣齊家坪,距今4000餘年,它是原始社會與奴隸社會相交之際的文化遺存。其文化形態具有原始社會農牧文化與奴隸社會青銅文化兼容的特徵。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的用青銅或紅銅製造的農業及生活用具,說明當時的冶煉技術已具有較高的水平。齊家文化對研究從無階級社會邁向階級社會的規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火燒溝文化
火燒溝文化,分布在甘肅河西走廊的山丹、酒泉、玉門一帶,其年代大致與夏同代。考古學家認為,墓葬中的出土文物及墓葬的形態已明顯地帶有奴隸制時代的痕跡。如陪葬銅器及各種替代貨幣的珠、蚌之類,都是當時殉葬制度的重要標志。值得一提的是,墓葬中已出現用人殉葬和以牲殉葬的習俗。此外,遺址中還出土20多個大小不等、形態各異的古陶塤,上有1個吹孔,3個音孔。據吳月主編的《甘肅風物志》所載:那些陶塤可以演奏《在北京的金山上》樂曲的第一句。這種樂器是研究中國古代音階發展史的最可靠的珍貴依據。
辛店文化、寺窪文化、沙井文化
辛店文化、寺窪文化與沙井文化的年代,從其性質上講,屬於青銅器時代的文化。據考古學家分析,古羌文化屬於商、周青銅器文化中的寺窪文化和火燒溝文化。今天的洮河流域、山丹、酒泉等地區是古羌族主要分布地,它與西北的鬼方和夏族交錯而居,在文化上相互融合。這一歷史充分說明了中原商族文化與夏文化一脈相承,同處一個文化共同體中。
Ⅳ 列舉新石器時期的四個代表性文化
綜述新石器時代的代表性文化有: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河姆渡文化,青蓮崗文化,大汶口文化等。新石器時代是原始社會的繁榮時期並正向有階級社會過渡。人類文化有較快的發展,早期的石器工具大多為部分磨光(刃部),後期即為通體磨光石器,尤其以陶器的出現為其特徵。新石器時代是原始社會的繁榮時期並正向有階級社會過渡。
新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是考古學家設定的一個時間區段,大約從一萬多年前開始,結束時間從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新石器時代指在考古學上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以使用磨製石器為標志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新石器時代這一名稱是英國考古學家盧伯克於1865年首先提出的,這個時代在地質年代上已進入全新世,繼舊石器時代之後,或經過中石器時代的過渡而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