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7年以來《國家寶藏》《見字如面》等文化類綜藝節目為什麼會紛紛走紅
因為央視出品所以算得上是精品,形式比較獨特,內容比較走心。讓人們真正懂得,文化不是簡簡單單地存在於書本里,文藝節目一種全新的形式,帶我們回到過去,在讀懂歷史、讀懂人物、讀懂情懷,感受來自文化海洋里的浩瀚激盪。
《國家寶藏》在題材選擇、節目模式和內容表現等方面都跟《朗讀者》等節目大有不同。可以說,《國家寶藏》找到了文化類綜藝的全新打開方式,給觀眾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感覺——以往的文化類節目,多數都以演播室錄制的形式為主,節目形式比較單一,因而很容易讓觀眾失去新鮮感。《國家寶藏》在節目形式上有明顯的創新,既有在演播室錄制的環節,有拍攝的文物紀錄片,還有演員們演繹的小劇場,多維度地講述每件國寶背後的故事。
『貳』 從「娛樂至上」到「文化至上」—— 傳統文化節目熱潮的基因解碼
在娛樂明星、流量小生大行其道的綜藝領域,各大衛視推出的娛樂綜藝、明星真人秀節目如《奔跑吧》《極限挑戰》《中國好聲音》《乘風破浪的姐姐》等接連火爆熒屏,獲得收視和口碑後,又爭相推出了第N季,彼此競爭激烈。
而看過春節期間河南衛視的出圈節目《唐宮夜宴》,觀眾無不為其中的古典韻味而感到震撼。在播放平台B站上有彈幕評論:「你看,根本就不用刻意煽情,精華的文化本身就會讓人感動。」這條評論道出了萬千網友的觀後體驗,獲贊無數。
「娛樂至上」已經不足為奇,我們正迎來一個傳統文化強勢復興的時代。
靜水深流 各美其美
近年來,電視工作者在文化選題上的創新探索,讓傳統文化類綜藝節目翻開了新的局面,成為電視節目中的一股清流。《見字如面》《國家寶藏》《中國詩詞大會》等一系列頗具人文情懷與藝術效果的文化類節目開播一個、走紅一個,掀起了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潮。
文化類節目的崛起,正說明了觀眾對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偏好正在改變,不再局限於明星、搞笑、選秀等類型的娛樂節目。回歸傳統文化價值的節目正好滿足了觀眾的需求和期待。
雖然文化類節目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知識性,容易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距離感,但現在藉助娛樂元素,大膽創新,積極尋求突破,以新穎的節目編排形式、既富有文化底蘊又與現代流行元素結合的節目內容,在探尋中國歷史與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方面校準了定位,大大激活了節目文化內涵。
從歷年白玉蘭獎的入圍名單來看,文化類綜藝節目占據了綜藝節目入圍名單的大部分席位。《典籍里的中國》《故事裡的中國》《上新了·故宮》《國家寶藏》《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接連獲得了近幾年的白玉蘭獎「最佳電視綜藝節目」,一改娛樂綜藝節目霸屏的局面。
業內人士表示,文化類節目的持續火爆並不令人意外,「這是時代必然,也是價值回歸。文化類節目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向觀眾展示中國的文化基因密碼,讓人們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與文化的深度。」在中華上下五千年浩瀚的文化藝術寶庫中,成語、詩詞、戲曲、文物、漢字、風俗……是文化類節目取之不盡的創意來源。
薪火相傳 燭照萬年
一書一畫一石刻,一鼎一燈一珠花,創新的節目形式為觀眾實現了古今對話,在有效輸出知識性內容的同時,又將節目做得妙趣橫生,觀眾眼含熱淚感慨「此生無悔入華夏」。
「過去我們面對文物,滿懷敬畏、頂禮膜拜。今天我們用《國家寶藏》探索了一種對文化的新意表達,用『文博+ 文化+ 文藝』的表現手法,讓沉睡已久的文物與鮮活的人物故事結合,展現文物在國家民族命運交匯處的歷史光芒,從而煥發出一個節目的全新面貌。」《國家寶藏》總製片人呂逸濤表示。
《國家寶藏》已經成功熱播了三季,是中央電視台與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國家級重點博物館以及西安碑林、莫高窟等中華文明歷史文化遺產攜手製作的文博探索節目,每期邀請一位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作為「國寶守護人」,由他們為觀眾講述國寶級文物的前世今生。借力自帶流量的明星解說陣容,增進節目的話題性和關注度。創新通過小劇場的表演形式,將文物的歷史重現,並運用全新的舞美設計以及虛擬視覺技術呈現視覺效果,通過藝術化的歷史演繹、跨學科的立體解讀,把遙遠又抽象的文物故事通過親切具象的大眾化方式呈現出來,讓觀眾深入感受一眼萬年的文化傳奇。
業內人士認為:「文化類節目將高雅的傳統文化以一種通俗的、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是高雅文化、傳統文化深入人心,同時證明,高雅文化也能吸引大眾,實現社會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
在文化類節目成功走紅的影響下,很多電視從業者已經意識到,優秀文化類節目的影響力遠比娛樂綜藝節目更廣泛持久,但在創作上也需要更深的功底,極具挑戰性。
用創新賡續傳統,不同形式的文化內涵為創作提供了支撐。節目形式上,有文化益智類、文化知識類、文化真人秀、文化紀錄片等多種藝術形態。《見字如面》通過名人朗讀書信的形式,打開歷史,帶領觀眾走進那些鮮活的時代場景和人生故事,感受人物情感和社會風物;《典籍里的中國》聚焦優秀中華文化典籍,通過時空對話的形式,以「戲劇+ 影視化」的表現方法,講述典籍在五千年歷史長河中源起、流轉的閃亮故事;《中國味道》通過尋找記憶中的味道,談中國情,品中國味,探尋美食背後蘊含的歷史和情懷;《如果國寶會說話》跳脫出常規紀錄片「文物展示+ 旁白解說」的模式,賦予文物生命,讓文物自己「開口」講述自己的精彩故事;《我在故宮修文物》通過記錄故宮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復過程和修復者的生活故事,展現文物修復技藝的薪火相傳;《中國詩詞大會》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宗旨,通過比賽的形式重溫經典詩詞,帶動全民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
中華文化延綿不息,歷久彌新。文化類節目的興起,不僅弘揚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更激發了大眾對傳統文化的自豪感與歸屬感。如何堅守文化內核、堅持守正創新,以文化的方式傳播文化,繼續創作有思考、有深度、有溫暖的高品質節目,是我們一直在探索的課題。在上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燦爛銀河中,還有無數的星辰等待著我們一一點亮。
『叄』 如何看待當下文化綜藝越來越多的現象
文化類綜藝節目越來越多,但節目模式化、同質化也在消耗著觀眾的興趣。文化類綜藝要想創新突圍,不僅需要在形式上適應大眾口味,滿足不同文化層次觀眾的審美需求,更要在節目素材挖掘上下功夫。近兩年掀起的文化類節目熱潮,改變了現象級節目的驅動形式。以往的現象級節目往往誕生於激烈的市場競爭。為了爭奪收視率、獲得更多的收視人群進而挖掘更大的廣告潛力是曾經以「好聲音」、「跑男」為代表的「現象級綜藝」得以發揚光大的內在驅動力,可稱之為市場驅動。而當下文化類節目則是政策驅動,在「命題作文」的形式下,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節目創新的養分,進而改變綜藝節目領域過度娛樂化、低俗化的現狀。「現象級綜藝」不再以單個節目的形式出現,而是共同構成了一個「現象級節目集群」。雖然在這場潮流中也有諸如《朗讀者》《國家寶藏》這樣的領頭羊,但總得來說,沒有什麼節目能夠一枝獨秀或是達到家喻戶曉的地步,綜藝節目領域的文化轉向依賴眾多文化類節目的密集問世,而非單一節目的力量。
『肆』 文化類綜藝節目將統治熒屏
今年春節檔,董卿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火爆熒屏,成為文化類節目中的一個爆款。《朗讀者》隨後跟進,這是否意味著文化類節目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呢?董卿回答道,「其實文化類的節目真的很難做,我並不認為因為是《中國詩詞大會》或者《朗讀者》得到了大家的關注就標志著今天中國文化類的節目就開始大火或者說真的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但是起碼它是個風向標。但是文化類的節目真的是不好做,它需要更精心的設計。」
『伍』 為何河南衛視文化節目頻頻出圈,背後原因是什麼
河南衛視的文化節目頻頻出圈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的原因總的來說包括: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人們對精神世界的追求變得更高、現在人民國家對於我國的古代傳統文化越來越重視以及幕前幕後的人員的共同努力。
『陸』 文化綜藝的春天到底何時來
綜藝節目是一種娛樂性的節目形式,通常包含了許多性質的演出,例如音樂、舞蹈、雜技與搞笑等類型,而且通常只在電視上播出。大部分的綜藝節目會邀請現場觀眾參加錄影,但也有現場實況播出的節目。
中國內地的綜藝節目起步較晚,20世紀80年代初才初現端倪,當年最有名的節目就是《正大綜藝》和《綜藝大觀》。2004年10月8日,《綜藝大觀》成為央視綜藝頻道正式改版播出後首批被淘汰的欄目之一,擁有14年歷史的《綜藝大觀》被淘汰,改版為《歡樂中國行》,成為中國電視娛樂節目發展史上的一個標志性事件。
1997年,湖南電視台模仿港台節目製作了《快樂大本營》和《玫瑰之約》。此後,中國內地以「歡樂」、「快樂」和「速配」為主題的節目掀起國內電視娛樂節目的第二次浪潮。此後,湖南衛視一直是大家心目中公認的綜藝大哥大,其《快樂大本營》和《天天向上》在綜藝節目還沒有完全遍地開花的年代可謂是紅極一時,用現在的「霸屏」一詞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了。
『柒』 文化類綜藝的創新及火爆原因是什麼
這個論題要從兩個方面來論:
從根本上講,娛樂的火爆只是有利於文化傳播,但這種傳播並不一定意味著發展。甚至有可能是文化倒退、坍塌的主要原因。這種娛樂文化是不經過沉澱的、沒有主體價值的,就像是一堆炫彩斑斕的泡沫一樣,看著光彩奪目,實則乏漏可陳。 這一點重要在一個「理」字,娛樂文化缺少社會主體文化中的這個「理」。
從現象上講,娛樂節目的現狀糜爛不堪,各種低級趣味與浮躁、迷亂摻雜在一起,雖然容易讓受眾產生共鳴的狀態,但同樣也容易讓受眾變得充滿低級趣味和浮躁。 這一點主要就是一個「人」字,「人」才是文化的基石。
『捌』 90年代的電視劇文化,是如何發展的
90年代的電視劇文化的發展,這種再現機制因中國社會的獨特結構而始終呈現出相當的保守性和妥協性,天然帶有強調個人審美經驗而非總體性權力斗爭的"後女性主義"色彩,甚至被一些激進的評論者稱為"女性重新擁有自身的性別神話","與中國婦女的實際生存狀況無關","有可能掩蓋或忽略婦女的實際生存狀況",但與《北京人在紐約》所引發的學術討論同理,理論上的闡釋不能取代我們在具體的歷史語境下對歷史事實本身做出的價值判定,通過逆來順受並不斷以無原則犧牲來賺取觀眾同情之淚的劉慧芳所代表的所謂"傳統女性"沒有成為20世紀90年代女性熒屏形象的主流。
恐怕是90年代電視劇文化領域一種十分積極的現象,勢必為女性觀眾重新認識自身在各種社會關系中的位置提供更為豐富的文化資源。改編自文學名著的電視劇在20世紀90年代依然十分引人注目,且每一部作品的問世都無一例外地引發已是老生常談的"尊重原著與否"的討論,但討論的熱度顯然已無法與精英話語盛行的80年代相比。"四大名著"中的兩部——《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分別於1994年和1998年被搬上熒屏,總體而言前者比後者口碑和反響均要好得多。
但實際上,就如同80年代的《紅樓夢》與《西遊記》一樣,文學名著的電視改編不能被視為一個單純的電視傳播現象,其採用高度"反電視"的表現形式卻在電視熒屏上擁有頑強的生命力,其實折射出主流的文化觀念對於電視所代表和倡導的通俗文化始終存有戒備之心。對於改編劇應當充分尊重原著的強調在90年代仍乏善可陳地進行著,王扶林擔任總導演的84集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甚至將原著中大量半文半白的人物語言照搬至對白中,但觀眾們對此欣然接受。
實際上,從20世紀60年代初期以來,在體制上高度一元化的中國電視業即已呈現出地域性文化差異的端倪,作為政治中心的北京、發達工業城市的上海以及毗鄰港澳的廣東成為各具特色的三種電視文化的代表。在完全實現"上星"之前,各省級台製作的節目除選送中央電視台和作為外宣之用外,主要面向本地觀眾播出,因而勢必要在文化上盡可能追求本土特徵。
如果說京、滬、粵三地電視業的風格差異在80年代仍體現得較為含混的話,那麼90年代所確立的更為靈活的電視體制和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日趨成熟的電視產業則為上述風格差異提供了更為豐沃的土壤。電視劇是藝術創作色彩最為鮮明的一類電視節目,因而必然成為電視文化地域差異的直接承載物。對於各地製作的電視劇而言,本地觀眾是收視率的主要貢獻者,本地工商企業則為最主要的投資方和贊助者,因此電視劇的製作必然要迎合本地文化獨有的審美需求。
一項調查顯示,早在1990年各地方電視台製作電視劇所需的資金便已高度依賴本地企業的支持,用財政撥款拍攝電視劇的數量僅占總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左右。例如,安徽電視台1990年獲撥款30萬元用於拍攝電視劇,實際開支則為100萬元,所缺70萬元經費通過"贊助""合拍"等經營方式從當地企業獲得。
山東電影電視劇製作中心每年獲撥款35萬元用於電視劇拍攝,實際開支則超過135萬元,需要從社會上籌集100多萬元。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社會資本得以更為廣泛而深入地參與電視劇的生產,進而對電視劇所呈現出的文化氣質產生顯著的影響。因此,在90年代末省級台"上星"完成之前,除中央電視台外,全國各電視台播出的節目均有十分濃郁的地域色彩。
『玖』 運用價值觀,說明文化類節目火爆的原因
近段時間,兩檔以傳統文化為載體的電視節目《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和《見字如面》先後播出,引發社會熱議。這兩檔節目不僅收獲了不錯的收視率和口碑,還喚起了大眾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值得一提的是,節目被賦予的價值意義還走出熒屏,延伸至現實生活中。
誠然,上述兩檔節目能成功做到文化推廣並廣為大眾接受,難能可貴,值得贊許。然而,人們對於文化類節目的期待顯然並不止於此:除了書信、古詩詞之外,更多廣泛而具有深意的傳統文化價值觀如何借電視傳播在更大范圍內深入人心,又如何在節目播出之後,不僅僅停留於「火一陣子」,而是持續引領傳統文化熱,這或許是文化類節目在創作之初以及走紅之後,需要考慮的又一個問題。
其實,從早年間的《百家講壇》,到近幾年熱播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謎語大會》,以及如今的《中國詩詞大會》,央視近年來推出的一系列節目,成功做到了將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冷知識轉化成公眾關注、參與的熱話題。與此同時,地方衛視也曾創作過諸如《漢字英雄》之類的優質文化節目,在收視和社會影響力方面實現雙豐收。此類節目的成功固然值得業界對其創新之處、傳播之道等進行研究,不過在筆者看來,文化類節目的成功案例不應只是區別於眾多娛樂節目的偶然現象,而要成為電視節目產出的常態。換句話說,傳統文化類節目的供給應該持續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