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前景分析
[摘 要] 產業可持續是旅遊管理領域內人們關注的中心議題之一。本文在發展觀的指導下,文化在旅遊產 業可持續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更新認識,深度發掘旅遊文化內涵,提升旅遊產業素質,從而構築旅遊產業發展 的新優勢,實現旅遊產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科學發展觀;旅遊文化;可持續旅遊發展
近20多年,我國旅遊產業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得到了迅猛的發展,經過對傳統發展觀的反思,人們意識到增長只是手段,經濟發展才是目的,旅遊產業可持續發展成為普遍關注的中心議題。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科學發展觀,為旅遊業的未來發展指出了一條光明之路。旅遊產業落實科學發展觀,就必須深度發掘旅遊文化內涵,從而構築旅遊業發展的新優勢,實現旅遊產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一、文化內涵的闡釋
旅遊是在人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後,主動追求更高質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現的一種綜合性大眾活動,文化要素對旅遊活動很大。
文化的內涵,一直是一個眾說紛紜的。筆者結合眾多學者的觀點和理解,總體上對文化的內涵得出以下認識:
1.文化的廣泛性。文化是一個大的范疇,包括人類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人們對文化多角度、多側面的也正說明文化豐富,外延寬廣。從不同視角可以把文化進行細分,旅遊文化是其中的一個分支。
畢業論文 http://www.bylw8.com
2.文化的層次性。文化具備特有的層次結構,包括表層的物質文化、核心層的精神文化、中間層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層的文化。所以「物態文化和心態文化互為表裡地對立統一於整個旅遊活動中。而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則是由物態到心態的中間性過渡環節,具有承上啟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證服務質量,提高旅遊層次,促進旅遊業健康發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證方向和指南的意義」。因此,深度發掘旅遊文化內涵應當多方位、多層次思考。
3.文化的模糊性。由於文化涵蓋面廣泛,有學者提出文化天然就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其內容既具體又抽象,「模糊的文化和文化的模糊,使得我們在理解、研究文化時,有時不得不不求甚解」。理解和掌握旅遊文化內涵必須分門別類,層層遞進。
4.文化的差異性和發展性。文化是歷史發展中各地區各民族實踐中創造的產物,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下,文化作為一個不斷進行物質和信息交換的動態開放系統,在穩定與發展的對立中不斷實現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文化與時俱進的發展進程中,人居於中心地位。要以人為本,客觀地看待由旅遊人群流動帶來的文化交流,旅遊客源地與目的地的文化差異並不能說明兩地文化孰優孰劣。
結合旅遊產業理解文化,旅遊文化不是旅遊與文化的簡單疊加,它不僅僅局限在民族傳統文化的領域,也不是僅僅關注文化旅遊這類文化表徵比較明顯的旅遊形式,而是要將旅遊作為一種文化現象,進一步揭示其內在的固有,以利於其可持續發展。旅遊文化和一般文化形式相同,也包括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層次結構體系,「既涉及歷史、地理、民族宗教、飲食服務、園林建築、民俗娛樂與景觀等旅遊客體文化領域;又涉及旅遊者自身文化素質、興趣愛好、行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體領域;更涉及旅遊業的服務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導游文化、政策法規等旅遊介體文化」。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旅遊的文化內涵,將使旅遊文化建設更具目的性、針對性和實際可操作性。 畢業論文 http://www.bylw8.com
二、文化在旅遊產業可持續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先進的旅遊文化引領旅遊產業發展的方向。旅遊是文化性很強的經濟產業,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的文化本質特徵必然要求在發展旅遊業的過程中優先發展旅遊文化,用先進文化引領旅遊可持續發展。現代旅遊是旅遊者為了滿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實施的一種高級消費,旅遊者最大的收獲就是精神的愉悅和一段回味無窮的美好記憶,所以沒有文化就沒有旅遊,旅遊產品和旅遊產業的經濟性、文化性是統一的。只有充分重視旅遊產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內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遊者,才能帶來旅遊業的蓬勃發展。
2.文化是旅遊經濟競爭的核心。旅遊業的競爭本質上是文化的競爭,文化因素成為旅遊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在旅遊活動中,旅遊者物質方面的需求是較低級的需求,易於滿足;但是其最終目標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屬於高級而復雜的需求,較難於滿足。由於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異性往往為一個地域、一個民族所獨有,很難模仿和復制,可比性較低,易於創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發展旅遊強有力的競爭能力,文化中所帶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獨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遊文化特色形成區域間文化特質,是培植旅遊經濟核心競爭力的關鍵。隨著旅遊開發逐漸向深度發展,文化象一隻無形的手支配著旅遊經濟活動,只有通過文化創新才能保持旅遊經濟基業長青。 畢業論文 http://www.bylw8.com
3.文化是旅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驅動力。知識經濟,文化經濟一體化是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重視文化因素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現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一份報告中強調:實現發展的動力實際上存在於文化之中,文化是發展的搖籃。國際旅遊發展的經驗顯示,旅遊業的收益越來越不依靠人數的增加,而來自於多元文化含量的旅遊產品和特色旅遊服務,旅遊與文化交流結合程度愈高、旅遊文化因素越多,旅遊經濟越發達。以北京大觀園為例,從160萬元《紅樓夢》電視連續劇的制景費起家,不斷發掘紅樓文化,按《紅樓夢》小說中的菜譜開發紅樓宴、紅樓宴舞,靠挖掘文化內涵使得發展成為國內旅遊企業的知名品牌。在旅遊資源走過普遍開發階段之後,文化成為將旅遊業發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驅動力。
4.文化旅遊是旅遊產業的發展方向。我國旅遊業在近年的迅猛發展,很大程度得益於我國悠久深厚的文化資源。2002年,海外遊客對最感興趣的旅遊資源調查中,五種遊客最感興趣的旅遊資源,文化類型就佔了四種,其中對華僑的調查,文物古跡名列第一位。這體現了旅遊對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屬性,中國獨有的歷史文化延續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繁多的文化資源種類,有利於開發結構完善、選擇適應面廣的旅遊產品,形成優質品牌。,文化旅遊市場開發方興未艾,大力發展旅遊文化、開發以文化為特色的旅遊景點和旅遊活動內容,可以滿足遊客的高層次文化需求,是中國旅遊面向國際市場和競爭的必然選擇,推進文化旅遊的發展,才能使我國由旅遊大國成為旅遊強國。 畢業論文 http://www.bylw8.com
5.旅遊與文化相互作用。旅遊者通過旅行活動,了解到旅遊目的地的文化,同時也將自己本地區的文化帶給了旅遊目的地的居民,傳播和交流了兩地的文化。同時,為了吸引旅遊者,旅遊目的地也日益重視文化資源的開發和保護,這對於文化的發展無疑有著積極的作用。但是眾多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的有關研究結果表明,這種旅遊者大規模持續來訪,對旅遊目的地文化影響更多的是消極部分,最明顯的是使當地文化不正常的商品化,這類變化對於那些原本以獨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會風情民俗為基本的旅遊資源吸引旅遊者來訪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將使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吸引力,失去旅遊產業持續發展乃至維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礎。
三、旅遊文化內涵建設促進旅遊可持續發展
實現旅遊產業利益最大化和不斷發展,關鍵在於開發利用各種文化資源,滿足人們對旅遊產品和服務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遊文化內涵的過程中,建立產業良性的內部運行機制和外部發展關系,從而提升產業素質,獲得可持續發展。
1.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轉變旅遊發展觀念。我國旅遊業起步較晚,在特定歷史條件下,提出「以旅遊養旅遊」、「五個一齊上」等發展思路,曾經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使人們對旅遊從外事接待到事業再到產業的認識逐漸明晰,一些項目在一定時期內也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但是這種外延式擴張的粗放型發展,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對於旅遊目的地的自然資源和社會文化資源造成的破壞難以用經濟數字來計量。科學發展觀提出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求旅遊產業發展從數量型轉向質量型和效益型,通過挖掘旅遊文化內涵、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向深度發展。
2.堅持政府主導全面發揮產業功能。我國現階段的生產力和旅遊產業發展水平條件下,形成了政府主導型旅遊發展模式,並由此形成的政府主導、市場主體、運作、全民參與的產業發展態勢,在旅遊目的地,旅遊投資經營者、遊客、當地居民三者之間的利益交織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協調好他們之間的現實矛盾,追求並達到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統一,因此,政府管理部門要提高管理的專業化、化水平,摒棄短期行為,做先進文化的代表,引導當地旅遊產業健康持續發展,並由此全面發揮旅遊產業功能。
3.構建旅遊企業文化營造和諧旅遊環境。隨著我國旅遊法制建設的逐步健全,促進了旅遊市場環境的規范,但是旅遊行業惡性競爭、虛假廣告、合同欺詐等各種短期行為仍然在侵蝕著旅遊經濟本不健壯的肌體,嚴重威脅著旅遊產業的長遠發展。營造誠信公平的經營環境,改善旅遊行業形象,是旅遊經營企業必須面對和思考的。依法治旅完善旅遊法規建設,可以一定程度地規范市場秩序,更重要的是依靠旅遊經營企業的自律,通過構建旅遊經營企業的企業文化倡導誠信守法經營。
4.深度開發旅遊資源以品牌促發展。旅遊資源開發中的文化內涵開發是差異化競爭的重要手段。旅遊文化資源開發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創意,在地方文脈的基礎上確定文化的開發方向和主題格調,明確定位圍繞主題進行組織,進而通過旅遊產品加以體現,並不斷豐富文化內涵,進行創造性的升級改造。其中,對旅遊資源文化主題的感知和把握並經由旅遊產品外顯是關鍵,其本質在於對旅遊文化資源進行概括、發掘、升華最終凝聚區域特色的個性化精神,然後通過物化、創新,實現更深層次的整合,將文化內涵滲透、表現在旅遊產品的各個層面,形成特色品牌,強化旅遊吸引力。 畢業論文 http://www.bylw8.com
5.重視旅遊對社會文化的做好前瞻性。我國旅遊產業起步較晚,旅遊經濟基礎比較薄弱,缺乏市場的縱深拓展能力;另一方面,羽翼尚未豐滿,恰逢加入WTO的巨大變革,剛剛蹣跚學步就面臨著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挑戰,客觀上使得中國旅遊產業不可能亦步亦趨照搬照抄西方發達國家的發展模式。同時,正是由於我國旅遊產業發展的很短,旅遊產業發展的焦點集中在經濟領域,加上旅遊對社會文化的影響不如它對經濟和環境的影響那麼直接和易於察覺,往往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其結果才逐漸顯現出來,可一旦結果顯現,其後果也就無可挽回,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研究遠遠落後於旅遊對經濟和環境影響的問題研究。我們必須重視這個現象並做好前瞻性研究,現階段研究的內容主要包括旅遊接待地區社會文化商品化問題、傳統文化衰退問題、民族文化異化問題以及遊客帶來的文化示範對旅遊接待地的文化影響問題等等,從事這些研究的不僅包括旅遊工作者,還包括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所以還應當重視做好成果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實踐中的推廣。
6.加快人才培養夯實旅遊產業發展基礎。旅遊產業鏈較長,屬於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實現旅遊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快人才培養,提高勞動者素質,充分發揮我國人力資源豐富的優勢。長期以來,我國旅遊專業是置於經濟學范疇內的,旅遊文化還不是一個獨立的學科,對旅遊人才文化素質的提高重視不夠。而實際上旅遊產品設計、資源開發和規劃、旅遊服務都是基於文化基礎上的,但旅遊從業人員文化層次偏低,對文化的認知度不夠,旅遊文化內涵的「白化」環節缺失,無法做到幫助不同文化背景旅遊者感悟旅遊產品的文化內涵,旅遊活動只能停留觀光的淺顯層面,不能適應旅遊的發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遊人才培養,逐步從單純的生產性投資轉向人力資本投資,提高旅遊從業人員業務素質,提高他們對所處環境的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務員,又要做好講解員,通過每一位旅遊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給與遊客全方位的物質和精神的雙重享受,提升旅遊文化品位。 畢業論文 http://www.bylw8.com
旅遊產業是兼有經濟、文化、社會和環境四大功能的產業,但是一味追求經濟效益忽視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現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遊資源的適度開發和永續利用要求提升產業素質,整合文化要素,進行品牌運作。要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研究精神文化,開發物質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進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與旅遊產業有關各方參與,深度發掘旅遊文化內涵,積極實踐,促使旅遊產業走向成熟,持續健康發展。
:
[1]謝春山.旅遊文化——中國旅遊業參與國際競爭成敗的關鍵[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1,(3).
[2]安宇,沈山.和諧社會的區域文化戰略:江蘇建設文化大省與發展文化產業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3]林永匡.弘揚優秀文化,強化陣地意識[N].中國旅遊報,2000-01-17.
[4]李天元.中國旅遊可持續發展研究[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
B. 如何理解文化的本質和核心是「人化」,舉例說明
《 文化的本質是「人化」和「化人」》
作者:李德順
一、文化的本質是「人化」和「化人」
「文化」主要是個動詞。梁漱溟說,文化歸根到底也就是「人的生活樣式」。要聯系人的活動方式和過程,注重人的「生活樣式」來理解文化。總之理解文化就是理解人。
1、什麼是文化?「文化」這個詞,一向有從小到大、從狹到廣的多種涵義。
在中國民間,曾把「識文斷字」,即上過學,受過教育,有知識,就叫做「有文化」。這大概是最狹義的文化概念了;
在學術上給文化作界定,又往往把它說成是「人類創造的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總和」,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在內,成了一個幾乎無所不包的廣義概念;
而我們現實中所強調的文化,則是特指「觀念形態的文化」,即由思想理論、宣傳教育、新聞出版、文藝演出和文物管理等構成的領域。這是介於最「小」和最「大」之間的「中」義文化,實即「精神文化」。而這些都僅僅是從概念的外延方面來說的。
2、從內涵的方面理解什麼是文化,歷來也表現出很大的模糊性和隨意性。據考證,世界上給文化下定義的權威說法有二百多種。沒有一個公認的精確定義,多是因為下定義的學科本身角度和層次不同;而「文化」又正是一個能夠覆蓋多數學科的視野。
3、關於文化的本質,在肖前教授等主編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一書中,曾給出了一個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風格的簡要表述:「文化即人化」。這個表述,可以說是總結了歷史上中西文化觀中最重要的核心和實質內容。
4、從辭源上看,早在《周易》里,中國古人就有「觀其天文,以察時變;觀其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說法。據此產生的「人文化成」應該是漢語言中「文化」一詞最早的形態。古語「文」字原指「色彩」、「紋理」,引申為事物的「道理」(結構、秩序等);「化」就是「變、改變」,「使……(完全地)變成……」。這樣「人文化成」就可以解釋為:用人文的道理來造就人的世界;「文化」則表示用人的標准和尺度去改變對象的行為過程及其結果。
5、在英語等外文中,「文化」(Culture)一詞來自拉丁文,它的原始含義是「耕作」。後來用於指稱人工的、技藝的活動及其成果,還擴展及風俗習慣、文明制度等。英
國學者泰勒在《原始文化》一書中較早說明,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復雜整體」;
後來美國克魯克洪和克虜伯概括為:「文化是歷史上所創造的生存式樣的系統」;
巴格比將文化定義為「社會成員的內在和外在的行為規則」,但強調其中不包括來自遺傳性的那些規則;
德國李凱爾特說得更明白:「文化」是一個用來區別於「自然」的概念,「自然產物是自然而然地從土地里生長出來的東西。文化產物是人們播種之後從土地里生長出來的。」
總之,盡管有許多不同說法,卻可以看出其中共同的基本意思:文化就是按照「人」的方式和標准,去改變環境和人自己的。
中西辭源顯現了共同的內涵。說到底,文化就是「人化」和「化人」。「人化」是按人的方式改變、改造世界,使任何事物都帶上人文的性質;「化人」是反過來,再用這些改造世界的成果來培養人、裝備人、提高人,使人的發展更全面、更自由。「化人」是「人化」的一個環節和成果、層次和境界。
「文化」這個詞,無非是用一個整體性的抽象概念,給人類生存發展的這種根本方式、基本過程、基本狀態和總體成果本身,作出了一個概括性的描述。所以恩格斯說,對人類而言,「文化上的每一個進步,都是邁向自由的一步」。
這樣理解文化的本質,要注意兩點:
(一)文化是一個最體現「以人為本」的概念。文化並不在人之外而獨立存在,它不是一個「筐」,倒像是「顏色」(任何物體都有顏色)。文化是任何人的活動都具有的「色彩」的,也就是人的思想、感情、活動及其結果中所包含並表現出來的特徵和意義;
(二)「文化」主要是個動詞。梁漱溟說,文化歸根到底也就是「人的生活樣式」。不要把它只當做一個名詞,企圖尋找某個現成的「東西」來代表文化,而要聯系人的活動方式和過程,注重人的「生活樣式」來理解文化。總之理解文化就是理解人。
附帶談談「文化」(Cultura)與「文明」(Civilization)的關系。國內常有人問這個問題,其實是由語境差別所帶來的困惑。在國外很多論述中,這兩個詞並沒有統一明確的分工。有的喜歡用Cultura,有的喜歡用Civilization,也有的兩者並用,但不強調其間的差別,但各種表述的意思大體相同。把不同文本譯成中文後,卻顯得有點亂了。因為在漢語中對這兩個詞歷來是有斟酌的。特別是當我們有了「兩個文明建設」的提法以後,更賦予它們一種當代中國式的分工和界定:嚴格說來,「文化」是相對於「自然、天然、本能」狀態而言的,屬於描述性、中性的概念;「文明」是相對於「蒙昧、野蠻、落後」等狀態而言的,是一個評價性、褒義的概念。也就是說,在當代中國的語境中,「文明」被用來表示文化中積極、有效、肯定性的成果和形態,它與「文化」之間是一種蘊涵關系。我們這樣去約定和使用兩個概念,就不會猶豫含混了。
二、文化是「體」與「魂」的統一
借用黑格爾的一個比喻來說:文化像洋蔥頭,它的皮就是肉,肉也是皮;如果把皮一層層剝掉,也就沒有肉了。
作為人的「生活樣式」,文化總是有很多顯形的「體」,每一種「體」的形式下都負載著隱形的「魂」。要觀察和理解文化,不僅要見其有形之體,更要識其無形之魂。體載魂、魂附體,魂體統一構成了生機勃勃的文化體系。古往今來,世界上各地區、各民族乃至各行業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體系,每一文化體系都是它自己的「魂體統一」。
廣義文化之「體」,簡單說就是人的社會生活本身。構成文化之體的形式,如同生活本身一樣極其繁復。經過抽象概括,我們可以把它扼要表述為:以主體為「原點」,由「四個層面」構成,按「兩大環節」運行的系統。
四個層面。指一個文化體系的靜態構成,通常包含四個基本的層面。按照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由顯到隱的順序來說,這四個層面大體是:
(1)社會風俗、行為習慣、實踐風格層面,即通過人們的共同行為表現出來具體面貌,包括在器物、飲食、服飾、宗教、藝術等日常生活習俗方面表現出來的具體樣式和特徵。這是每一個文化體系自身歷史地形成的實際形象;
(2)規則規范體系層面,即在人們的思想感情和行為中被認同和遵循的導向、分寸和界限,如道德規范、法律體系、經濟和政治方面的政策措施等。它通過要求和引導人在任何事情上「怎樣去做,不怎樣去做」,來顯現和保持一種文化體系的性質和特徵;
(3)社會(共同體)的組織制度和運行機制層面,即人們怎樣組織起來,怎樣分擔生活的權利與責任,如何行使並監督權力的整套方式和程序。這實際是人們的社會地位、利益關系的結構和秩序的體現,主要表現於經濟和政治的基本制度、體制層面;
(4)核心價值或基本理念層面,主要是指一個文化體系最終「為了誰、為了什麼」的定位與導向。它處於文化體系最深層內核的位置,向外展現為制度和規范體系的制定,並經過長期反復的實踐,最終落實為一定的風俗習慣。
兩大環節,是指文化的「生產」與「消費」。這是一切文化體系必有的動態結構。馬克思說,人類每天都在重新生產自己的生活。這里不僅指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也包括精神生活的生產和人本身的生產。生產出來的東西最終供人來消費,消費也是一定意義的生產。文化生產和消費的循環前進,必然推動上述四個層面不斷地更新。所以,文化從來不會停止不動,而是總在不斷地發展更新。
從這個角度理解文化建設,要特別注意文化生產與消費的互動關系。對於所謂「高雅文化、精英文化」與「通俗文化、大眾文化」,要把它們看做是同一文化體系自身生產與消費過程的必要形式和環節,並努力通過它們之間良性的互動和循環,來實現文化的發展繁榮。決不應將它們割裂開來,人為地加劇人與人之間社會地位、精神權益的分化對立。
一個原點,即主體的自我認同和定位。一種文化體系的主體是什麼人,作為主體的人們怎樣認同自己的社會地位、權利、責任和使命,以及自己與其他主體的關系,等等,這是最深層的、根本的定位。主體定位,就像坐標系的原點決定著整個坐標系一樣,決定著整個文化體系的社會性質和歷史命運。只有站在這個立場上看待中華文化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才能正確總結歷史的經驗和教訓,認清當下的形勢和任務,明確自己的權利與責任,從而作出振興中華文化的正確選擇。反之,如果在主體意識方面不清醒,或有意無意地將中華民族主體分解、虛化,就會導致整個價值體系錯位,陷入文化迷失狀態。
總之,每一個文化體系都是以其主體的存在為基礎,以主體定位和定向為核心,通過主體思想和行為在若干基本層面的動態表現所構成的。要想文化之體更健,就要使上述要素都得到充分、和諧的發展,包括人們的文化生活充實,服務於它的文化產品豐富,文化體制和規范健全,也包括文化的主體精神鮮明,文化之魂「正」。
魂在體之內,不在體之外。「魂」是指人在文化活動中所追求、所把握的方向和尺度,其核心是價值和價值觀念體系。例如對於一個精神文化體系來說,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教育、傳播、文博、旅遊、休閑娛樂等精神活動的領域和形式,是體;而其中所遵循和追求的「精神」,即理論觀念、思想方法、價值導向、趣味境界等,則是魂。一般來說,我們要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面對什麼樣的人、物和環境,處理什麼問題,動用什麼資源等,屬於「體」的問題;而「為誰做」、「為何做」、「怎樣做」等等,即做事的目的、原則、方式等可統稱之為「做法」的精神,則是它的「魂」。
魂具有「潛在性」或「隱形性」。猶如戲劇表演中的「潛台詞」決定台詞的表達一樣,文化之魂決定著文化之體的形態和走向。我們生活中的「潛台詞」,聯系著人的思維方式、生活模式、情感取向等,決定著人們具體行為的「做法」和效果。從大的方面可以說,有史以來人類所做的「有形之事」都大體相同,無非是生產生活、社會交往、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但是,正由於「做法」不同,才造就了各種不同的文化樣態和傳統。可見「做法」比「做什麼」更能代表靈魂,「做法」造就文化的特質和面貌。
談文化時,牢記「魂在體之內,不在體之外」是非常重要的。借用黑格爾的一個比喻來說:文化像洋蔥頭,它的皮就是肉,肉也是皮;如果把皮一層層剝掉,也就沒有肉了。這個特點,告訴我們要善於從每一層具體的事物和形式入手,去體會和把握「魂」之所在,通過自覺的實踐去尋求「魂正,體諧」。也就是說,無論做什麼事情,越是懂得從端正「潛台詞」入手,把功夫下到「隱形」的層面,校正路徑,講究做法,才越是有利於增強自覺,提升素質,走向高境界。
但在現實中卻有一種偏向,就是往往更在意文化的「體」,只急於找到能夠看得見、摸得著、抓得住的東西,以為有了「抓手」就一定能有所作為;卻不注意它的「魂」是什麼,為了體現這個魂,更應該注意什麼,怎樣做。在這種情況下,往往越是「重視」文化,就越是容易導致文化浮躁、形式主義和急功近利。浮躁本身是一種魂不到位或「魂不守舍」的文化,它往往越是想在文化上做出成績,就越是顯得「沒有文化」。這是因為,體和魂並不是固定不變的,二者之間更不是自然地一一對應的。一體多魂、一魂多體的現象很常見。
例如,近年來關於是否要重建某些古跡文物(如圓明園)的爭論,就很能夠顯示體與魂關系的現實性、復雜性和深刻性。有些人熱心在遺址上大搞重建,其想法,或者是要通過「重現昔日的輝煌」來「弘揚傳統文化」,或者是利用文化資源來「發展旅遊(文化)產業」,拉動經濟。有些人則表示反對,他們或者認為,與其耗費大量資源去重建已經消失的東西,不如保護好現有的遺址,保護文物和弘揚傳統文化,可以有其他更合理有效的載體和形式,不宜大搞形象工程;或者認為,輝煌並不在於奢華,應將資源更多投入民生;更有文化學者指出,時下對某些古跡的直接重建,往往忽略了中間一段世事滄桑,並不是尊重真實的歷史。為了眼前功利而割斷或掩飾歷史,這種膚淺和草率,恰恰顯得更「沒有文化」,等等。
這種爭論表明,同樣的體可以載不同的魂,一樣的魂也可以附多樣的體,「閃光的不都是金子」。問題在於,我們究竟要以什麼樣的魂去附什麼樣的體?在這個關乎文化層次和境界的問題上,特別需要保持清醒的自覺、明確的方向和不渝的執著。
三、文化建設貴在固「本」強「基」
在每一種文化形式、每一個文化環節、每一項文化工作中,都有一個是否敢於和善於以人的生存發展尺度去衡量和選擇的問題。
要使國家成為「文化強國」,使人民「更有文化」,就要理解文化的本性和規律,自覺地、嚴格地遵循它的本性和規律去「強魂,健體」,使之「根深葉茂,本固枝榮」。
根據文化的本質,可以說人本性和主體性、實踐性和歷史性是文化的主要特性。理解和把握這些特性,可以成為我們文化自覺的起點,並為文化建設提供必要的原則和尺度。
人本性和主體性是文化的根本特性。「人本性」是說,文化從根本上就是屬人的,談文化就意味著,在世界萬物中,我們永遠要以人為本,面向人,理解人,為了人,而不是以人之外或之上的什麼「神」、「物」、「原則」、「絕對觀念」等等為本。人本性的進一步現實表現是「主體性」。主體性是說,現實中不同的人群(民族、國家、階層、行業等)有不同的文化,每一文化都呈現其主體的生活樣式,關系著主體的權利和責任。主體定位,既是文化體系的「原點」,又是其「魂中之魂」。
按照文化的人本性和主體性,我們一方面必須理解尊重世界上多元主體的文化權利和責任;另一方面必須增強自己的主體意識,自覺地擔當起對自己文化的權利和責任。
實踐性和歷史性是文化建設的切實根基。「實踐性」是說,文化是由人「活」出來的,靠人「做」出來的,不是單憑「想」和「說」就能造就的。任何文化體系的形成和改變,都以其主體的生存發展實踐為根基,貴在心口如一、言行一致的堅守、探索和創造。「歷史性」是說,一種文化的形成和演變,歸根到底是其主體實踐過程不斷自我凝聚、升華、積累的產物。社會發展史上的遺傳和變異、繼承和改造、經驗和教訓,多以「凝聚態」或「沉澱物」的方式保存於它的文化之中。所以「傳統」往往最能顯示文化的連續性與變動性。
人本性、主體性、實踐性、歷史性等是構成文化之「魂」的主要因素和特徵。看一種文化的強弱興衰,或考察一個文化體系的生命力,首先要看它這些「魂」的要素是否端正、充實、到位。例如:它是否真正保持了以人為本?以什麼人為本,這些人是否是實踐的主體,是否屬於人民大眾?它是否深深地紮根於主體的歷史和實踐,從而有足夠的資源和底蘊?這種文化在「顯」的和「潛」的層面之間,是否保持一以貫之、相得益彰?等等。如果這些是肯定的,那麼這種文化就一定興盛而堅強;反之則必然羸弱衰敗,經不起別種文化的沖擊。
文化之強源於魂強,而文化之魂欲強,則貴在自覺、齊心。那麼,怎樣才能讓人齊心呢?這里不妨舉一個「節日文化」的例子來分析:近些年來,我國一些傳統節日有被淡化的跡象,而某些「洋節」卻自發地紅火起來。不少人對此甚表憂慮。政府和民間想了許多辦法,也有一些實效,但仍難解除「春節年味兒越來越少」,傳統節日越來越「有名無實」的感嘆。顯然,這里有一個問題須待解決:形成於農業和鄉土生活方式的傳統習俗,如何貼近現代化的城市生活?解決這個問題,也許正是振興傳統(節日)文化的關鍵。
一般說來,傳統節日的價值和魅力,大多在於讓那些平時以個體方式分散活動的人們,以一定的理由和形式聚會起來,以表達和享受相互間的情誼與關愛。這正是文化中的「節日之魂」。而如今生活在現代城市中的人們,平時飽嘗忙碌和擁擠,更在意節日的是「放假」,以享用平時難得的個人休整、娛樂和交往自由。要知道,自2011年起,我國城市人口總數第一次超過了農村,城市生活將越來越成為主流。在這種情況下,要讓人們樂於聚會,就不能僅僅沿襲舊的理由和形式,而需要重新挖掘「節日之魂」,提供新的具有普遍性的理由和形式,使人們樂於和易於參與。比如,我曾對春節與西方聖誕節加以觀察比較,發現在滿足人們「回家團聚,享受親情」這一點上,二者是一樣的;而出現一個聖誕老人,用來表達對孩子們的特殊關愛,從而帶動了節日氛圍,這是「聖誕節」的顯著亮點,卻為我國春節所缺少。當然,我國春節本有「生肖年」之說,即相當於有12個中國式的「聖誕老人」。可惜的是,我們歷來「龍年說龍,虎年說虎」,總不與人相關。我想,為什麼不能藉此來說說「人」?如果每逢春節,大家都來給進入「本命年」的人一份特殊關愛,使每個人、社會各界都有機會參與,從而創新過年的形式,逐漸形成新的風俗。如果這樣,春節還會淡化嗎?
從「節日文化」這個側面可以看出,在文化上「以人為本」絕不是一個簡單的結論,更不是一個空洞口號,它總是可以並應該「於細微處見精神」的。實際上,事無巨細,唯有以人為本方得人心,同甘共苦方能齊心。這是文化建設的「訣竅」。從大的方面說,一種文化形式的強弱興衰,根本在於它與主體人的生存發展的聯系。一種傳統文化的命運,取決於它對人的發展的意義:它是否能夠反映社會發展要求和人民的利益?是否能為主體的生存發展提供最大的資源,包括精神資源(如道義資源、智力資源等)和制度資源(如體制空間、機制活力等)?如果能夠,它就仍然是先進的、有強大生命力的文化;反之,它就成為落後的甚至反動的文化,必然衰落。從細的方面說,在每一種文化形式、每一個文化環節、每一項文化工作中,都有一個是否敢於和善於以人的生存發展尺度去衡量和選擇的問題。只有處處做到尊重和理解人的權利與責任,充分信任並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和智慧,我們的文化建設才能固本強基,獲得不盡的資源,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四、挺起中華文化的脊樑
我們中華民族正在迎來自己命運的一次重大轉折。昔日的苦難和輝煌,今日的挑戰和未來的風險,都只能由我們自己承擔。所以,在新的時代、新的挑戰面前,我們最需要的是一種文化自覺和文化擔當。
源遠流長、博大深邃的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千萬年生命歷程的凝聚;生長建設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當代中華文化的先進形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先進性,來源於它既體現「社會主義」的一般本質和特徵,從而具有世界歷史性和時代性內涵;也體現「當代中國人」的實踐方式和成長歷程,從而顯示中華文化特有的底蘊和力量。
社會主義的本質就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靈魂。鄧小平說:「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可以說,通過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在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的各個領域消除剝削、兩極分化等不公平現象,最終實現全體人民在物質和精神上「共同富裕」這種前所未有的社會公平和公正,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原則和核心價值,也是社會主義文化所特有的精神實質和歷史承諾。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全部任務,都是要圍繞這一核心展開,意在使這一靈魂顯現於文化生活的各個層面、各個環節。在中國、由中國人來建設社會主義,當然就要由中國人擔當起權利和責任,從中國的實際出發,作出無愧於歷史的抉擇和努力,走出中國自己的成功道路。而中國人血管里流淌著的,正是中華文化的血液。我們的一切取捨判斷、言行效果,都離不開中華文化的土壤,也無不在驗證著傳統文化的強弱得失。我們中華民族正在迎來自己命運的一次重大轉折。昔日的苦難和輝煌,今日的挑戰和未來的風險,都只能由我們自己承擔。所以,在新的時代、新的挑戰面前,我們最需要的是一種文化自覺和文化擔當。
文化自覺,本質上是一種主體意識的清醒和執著。而「主體性的迷失」,即忘記整個中華民族是一個完整的、連續的主體,通過無視或割斷我們自己的歷史,把現實的主體加以孤立和虛化,則必然會導致文化上的「不自覺」。例如歷史虛無主義的態度,就是無視或迴避中華民族重新崛起的現實,認為我們自己的歷史已經完結,今後應以別人的文化作為我們的圭臬;而文化復古主義的態度,則是把今天的自己與昨天前天的自己割裂開來,認為今天並不是對傳統的某種繼承和發展,而是「斷裂」,出路則在於回到昨天甚至前天。虛無主義和復古主義的共同點,是實際上拒絕了要以今天為立足點的文化自覺和擔當。
文化擔當意味著,我們要更加清醒地反省自己、定位自己、把握自己,並通過科學的發展來全面地實現自己的民族復興。最重要的是,投身於民族振興的事業,在實踐中去觀察、思考和檢驗我們的文化,同時保持對自己理想與目標的把握和執著,不泥古,不崇洋,不迷權,不媚俗,不畏強,不凌弱,不怕像誰,也不怕不像誰,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在新的高度上實現新的文化自立自強。
隨著國家興旺和國力日益強盛,中國人的文化擔當也越來越被國外的人們所重視。在其他國家和民族那裡,對中國人文化擔當的重視,雖然含有各種不同的復雜意味,但其主流還是期待著,重新崛起的中國國家和中華民族,能夠自覺地以自己的文明風范,給這個動盪不寧的世界帶來更多的進步、光明與和諧。所以,我們的文化擔當既是我們自己的事,也是世界和人類的希望。中國人一定要挺直自己的文化脊樑!
C. 為什麼會出現傳統文化虛無化,文化西方化
一是因為現在西方強大。經濟繁榮文化也輸出的厲害,說白了就是文化入侵。你看現在哪個國家不是這樣,要麼拒絕與國際接軌,要麼就在文化上被西方同化。現在西方強大,各國都過聖誕節信基督,如果中國也足夠強大的話,那麼春節也會成為國際性節日(現在就有這種趨勢)。
二是我們自身對傳統文化不注重保護和傳承。解放後,我們拆了北京城(雖說誇張點也但差不多);20世紀,我們一直在「反封建」「破四舊」(為什麼帶引號自己想);新世紀,又有「韓流」「和風」吹過來,帶走了無數年輕人的心。當然現在政府對文化也開始重視起來,但是捫心自問,我們的傳統文化,被糟蹋的糟蹋,被遺忘的遺忘,除了那句「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空話,我們還剩下了什麼?相比之下,島國日本在接受西方文化入侵的同時,一直對自己的傳統文化留有敬畏,我們呢?
現在,我們傳給別人的文化變得不是自己的,而是他人的。韓國一部分古裝劇公然用漢服做戲服(韓服雖然學的漢服,但是兩者區別還是很大),然後國人看了反過來噴漢服抄襲韓服;現在明明是滿滿中國風的圖案(比如鶴、雲、煙),卻被印在本子和飾物上冠以「和風」的名字。。。出現這種窘態,我們能怨誰?誰也不怨,就怨自己。
D. 文化沖突的原因以及如何解決
文化是由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結合的綜合體。文化雖然有共性, 但文化所秉持的價值觀念體系由於地理, 歷史, 文化, 風俗等方面的原因, 使得中西方在文化方面有著較大的差異, 從而在交際中容易產生沖突, 甚至成為群體相互排斥的一個原因。、
「人類學家認為, 價值觀念是文化的核心。」 不同民族, 社區和集團的文化, 有不同的價值目標和價值取向。基本價值觀的不同是產生文化沖突的重要原因。一個人的行為方式或文化內涵是通過他的基本信仰, 行為以及所屬的特定群體的價值觀表現出來的。只有了解了這種特定的文化, 特別是它的基本價值觀, 才有助於理解文化沖突。
端正態度對待文化沖突
不同民族的文化, 都有不同的價值目標和價值取向。每個民族都有其優秀文化傳統。要學會欣賞對方的文化, 合理地看待外來文化, 從而「去其糟粕, 取其精華」。
了解文化沖突的原因
因不了解當地的文化習俗, 而使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感到不愉快。
文化沖突發生時, 我們首先應該熟悉外來朋友所在國的文化基本價值觀, 然後盡力克服由文化沖突引起的不愉快。另外, 還要積極學習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因為只有通過交流, 才能了解異國文化。
E. 如何做好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
(一)
我認為,最終能救中國的,一定是我們自己的文化。在辛亥革命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我們對文化的傷害只是一段,並不是全部,前後都有:第一次傷害是太平天國運動,第二次傷害就是辛亥革命,第三次傷害,也是終點,是文化大革命,前後長達110年。
這一個多世紀,是長時期的,有強度地對我們自己的文化進行一種絞殺式的破壞。但是絞殺不掉,怎麼弄也沒把這文化消滅。反而是引進的東西到中國一定是不倫不類。
(二)
文化是第一創造力,是第一生產力。簡單地說,你溝通了所有的系統都是文化造成的。中國人是用中國話溝通的,怎麼可能依賴於別人生成的文化,這太不適應國情了。
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傳統文化中也有糟粕。那我們就利用精華,擯棄糟粕。現代科學中也有很多糟粕的東西。科學發明了原子彈,它是不是一種糟粕?
(三)
我們是各種文化交替執政的歷史,所以中華民族對文化的存在天生有一種破壞感。過去我們說分為陸地文化和海洋文化,其實陸地文化本身又分為農耕文化和游牧文化,游牧文化又分為游牧和漁獵文化。
文化之間都是有差異的,就是它基於什麼生存是不同的。比如農耕文化基於種和養而生存,得把糧食種在地里,養雞養豬,所以有了小農意識。要儲備,萬一不下雨,不長糧食,我要儲備一些。而游牧民族就沒有儲備的意識。所以文化的形成都基於他們最初的生存狀態。
而中國的傳統文化在經過了這么多次的破壞後還能延續到現在,就因為我們的文化基因特別強大,這個基因就是文字。中國人創造的文字,5000年來幾乎沒有更改太多,甲骨文中的很多字我們都認得,延續性特別好。而很多古老的文字,如古埃及的楔形文字早就斷掉了。
(四)
我們的文字是一種模糊性的文化。我們的文化在語言表達上是非常模糊的,是多義性的。比如「行」這個字,我們現在一般說行,很多情況下是「可以」的意思,但是「行」的本意是走路的意思。「走」則是跑的意思。這種文字的多義性再加上中華文化表達的模糊性,正是我們文化的長處,也是我們的短處。
你看,科學學科達到一個極限的時候都是模糊的,比如數學達到極限的時候就是模糊數學,但是數學的要求是不模糊的。我們的文化在很多時候不強調表達非常清晰,不用法治的語言去表達。
所以你看,什麼話最嚴謹?拉丁文最嚴謹,醫學開葯方,全世界通行的語言是拉丁文,植物學的名稱全是拉丁文,漢語是有歧義的。我們的文字有多義性,有時候一個字有70多種含義。再加上我們常年的文化積累,有文字的歷史有5000年了,這5000年來有很多東西都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