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陝西都有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或者民俗文化
陝西有八大怪,大多都是陝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別是:面條寬得像褲帶、鍋盔大得賽鍋蓋、油潑辣子一道菜、老碗似盆分不開、家家房子半邊蓋、有凳不坐蹲起來、婦女手帕頭上戴、秦腔大戲吼起來。
② 傳統文化,陝西有哪些
歷史世界歷史名城,華夏精神故鄉—西安。西安,古稱「長安」、「京兆」。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多、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文化的代表,有著「天然歷史博物館」的美譽。西安,在《史記》中被譽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是中華民族的發祥之地,由周文王營建,建成於公元前12世紀,先後有21個王朝和政權建都於此,是13朝古都,中國歷史上的四個最鼎盛的朝代周、秦、漢、唐均建都西安。西安高陵楊官寨遺址發現,將中國城市歷史推進到了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同時確定了西安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座城市。民族:漢族占總人口的98.8%,西安市擁有中國56個民族中的50個,少數民族以回族人口最多標志性建築:大雁塔、鍾樓、鼓樓、明城牆、大明宮、大唐芙蓉園、小雁塔等西安是歷史悠久的世界歷史文化名城。西安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國古都之首,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文化的代表。遠古時代,「藍田猿人」就在這里繁衍生息;新石器「半坡先民」在此建立部落,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文王在灃河兩岸建立豐鎬二京,從此揭開了西安千年帝都的輝煌史,有著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多年的建都史,先後有周、秦、漢、唐等13個王朝在這里建都,有「秦中自古帝王州」的美譽。西安曾經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最早對外開放的城市,著名的絲綢之路以西安為起點;「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則展示了這座城市雄渾、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淀使西安享有「天然歷史博物館」之譽。文物古跡種類之多,數量之大,價值之高,在全國首屈一指,許多是國內僅有、世界罕見的稀世珍寶。歷代名稱「西安城」:灃京(周)-鎬京(周)-咸陽(秦)-長安(漢)-常安(新)-常安(南北朝)-大興(隋)-長安(唐)-長安(後梁)-長安(後唐)-長安(宋:注「永興」)-長安(元)-長安(明)-長安(清)-長安(中華民國)-西京(中華民國)-西安市(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安」:宗周(周)-內史(秦)-京兆(漢)-京兆(新)-京兆(南北朝)-京兆(隋)-京兆(唐)-大安(後梁)-京兆(後唐)-京兆(宋)-奉元(元)-西安(明)-西安(中華民國)-西安(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安一名的由來自公元前約11世紀至公元9世紀末,西安曾長期是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並歷來為地方行政機關——州、郡、府、路、省和長安、咸寧兩縣的治所。在多數朝代,西安屬於郡、府級建制。1928年,在西安首次設市,1948年由省轄市改為國民政府行政院轄市。198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西安確定為世界歷史名城。長安古名的廢止西漢高祖5年(前202年),置長安縣,在長安縣屬地修築新城立名「長安城」,民國初年,長安屬關中道,歸省政府直轄,1928年,民國政府決定成立西安市,分長安縣所屬城內及四關劃歸西安市,1930年11又撤銷西安市政府,原劃長安城地面仍歸長安管轄,成立長安縣城關區管理西安城關行政。1942年,重新成立西安市政處,次年再次成立西安市,再次劃撥「長安城」城關及城周四鄉面積230平方公里劃歸西安市。自此「長安」古名壽終正寢西安兵馬俑石榴節p;西安臨潼既是兵馬俑的故鄉,又是享譽全國的石榴產地。每到秋高氣爽之時,亦正值旅遊旺季,火紅的石榴在陽光下分外引人注目,更為驪山增輝添色,令海外遊客贊嘆不已,駐足不前。西安兵馬俑石榴節把這兩項內容巧妙地結合起來,可使旅遊客同時滿足精神和物質上的享受。在1991年舉的首屆兵馬俑石榴節中,身著石榴裙的16位石榴仙子給客人敬奉石榴的場面,曾傾倒萬人。五毒圖案五毒圖案是西安關中地區民間流傳的一種辟邪圖案。關中人認為,蠍子、蛇、蛤蟆、壁虎、蜘蛛等五種動物是最毒的動物,俗稱"五毒"。人們在小孩的兜、背心、鞋帽等衣服上綉制五毒圖,是按照"以毒攻毒,厭(古時厭字與壓字形相近,意相通)而勝之"的原則,對傷害孩童的邪毒之物以制約。經過長期的女工實踐,關中婦女對五毒造型進行了修飾美化,逐漸失去了當初凶御凶的本意。80年代以來,隨著西安旅遊業的迅速發展,婦女們將五毒圖案精心綉制於馬夾背心,受到海內外旅遊者青睞,成為獨具地方特色的旅遊紀念。西安四色禮四色禮也稱四樣禮,是西安地區比較講究的一種晚輩對長輩所行之禮。四色即四季,表示一年,含有自始至終,完美、美滿等意蘊,是後輩對長輩的祝福。譬如男女定親以後,男方第一次到女方家,必帶四種禮品:煙、酒、肉、罐頭或水果及其它東西,女方家也必湊成四禮品回送,如鞋、襪、鋼筆、筆記本等,讓男方捎回。以後每逢時令節氣,岳父母生日,男方去女方家也常備四樣禮品,但女方就不必回送。若女方家到男方家通常則不拘泥於四樣禮。隨著人們收入增多和生活水平提高,禮品檔次也在提高和翻新。西安特色小吃走遍天下的同時也吃遍天下,這是不少吃貨們的理想。西安作為中國歷史古都,除了豐富的旅遊資源,還有大街小巷裡各種讓人眼花繚亂的美食。下面小編就為各位整理一些西安的特色小吃,吃貨們若到了西安不妨照單全吃一遍。特色小吃有:1、牛羊肉泡饃;2、葫蘆頭泡饃;3、粉湯羊血;4、辣子蒜羊血;5、水盆羊肉;6、羊雜碎;7、臘汁肉夾饃;8、臘羊肉;9、籠籠肉;10、粉蒸肉;11、粉蒸羊肉;12、酸湯水餃;13、寶釧薺菜餃;14、太後火鍋餃;15、餛飩;16、辣子疙瘩;17、秦鎮米皮;18、漢中麵皮;19、麻醬涼皮;20、岐山擀麵皮;21、biangbiang面;22、油潑箸頭面;23、岐山臊子面;24、翡翠;25、擺湯面;26、漿水面;27、乾州酸湯掛面;28、蕎剁面;29、蕎面碗坨;30、蕎面餄餎;31、麻食;32、老鴰撒(月天韭);33、攪團;34、涼粉;35、漿水魚魚;36、煎餅;37、麥飯;38、肉丸糊辣湯;39、乾州豆腐腦;40、鳳翔豆花;41、菜豆腐;42、「西安餃子宴」;43、千層油酥餅;44、鍋盔;45、楊凌蘸水面(又稱玉帶面);46、賈三灌湯包(提起來象燈籠,放下似菊花,是陝西一絕)
③ 陝西的傳統文化有哪些
關中皮影
關中皮影源於漢代,最初用紙板製作,宋代以後開始用牛、羊、驢皮製作。
根據戲文設計形象,精選上好驢、牛、羊皮經刮、刻、染、罩、熨、綴六道工序而成。關中皮影既繼承了漢畫像石刻的傳統,又發揮了宋院體繪畫之長,運用洗煉的輪廊造型、誇張的裝飾紋樣、疏密虛實相間的處理手法、縝密精細的雕鏤功夫,表達劇中人物的相貌、身份、衣著和性格,達到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
漢調二簧
漢調二簧又稱陝二簧、山二簧,是陝西第二大劇種,流行於陝西的安康、漢中、商雒、西安及四川、甘肅、湖北的部分地區。它源自陝南漢江流域的山歌、牧歌、民歌,清代初葉受秦腔影響,並吸收崑曲、吹腔、高撥子等曲調,糅合當地方言,形成了獨立的聲腔劇種,原來用雙笛伴奏,笛以竹作「簧」,故稱「二簧」。為與「京二簧」區別,又稱「土二簧」。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陝西省的漢族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進行,磅礴的氣勢,精湛的表現力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一鼓。
陝北民歌
陝北民歌是陝北地區的傳統民歌,分為勞動號子、信天游、小調三類。勞動號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採石歌、吆牛歌、打場歌。
④ 陝西的傳統文化有哪些
十大陝西風俗習慣
面條像腰帶、鍋盔像鍋蓋、辣子是道菜、泡饃大碗賣、碗盆難分開、帕帕頭上戴、房子半邊蓋、姑娘不對外、不坐蹲起來、唱戲吼起來。陝西十大怪其實是一種獨特的生活。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在陝西這塊黃土地上,由於氣候、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陝西人(關中人)在衣、食、住、行、東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方式。外地人對此十分好奇,經過匯集稱之為「陝西十大怪」(即「關中十大怪」):面條像腰帶、鍋盔像鍋益、辣子是道菜、泡饃大碗賣、碗盆難分開、帕帕頭上戴、房子半邊蓋、姑娘不對外、不坐蹲起來、唱戲吼起來等。
一、面條像腰帶
「扯麵寬得像褲帶」。扯麵也叫冰冰(讀biang--biang,現代漢語字典上沒有這個字)面,正宗的關中人所做的冰冰面和通常城裡人所吃的扯麵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正宗的冰冰面,一根面條寬度可達二三寸,長度則在1米上下,厚度厚時與硬幣差不多,薄時卻如同蟬翼。一根面條足夠一頓飯,而對大飯量的關中人來說,一頓吃8 兩、1斤也是輕輕鬆鬆的。
關中人吃面,喜歡將面和硬揉軟、擀厚、切寬。這種面煮熟以後,撈在碗里,無論是澆臊子,還是潑油辣子,吃起來都很光滑、柔軟、熱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飢。人們脖子一伸一縮,呼嚕嚕吞進肚裡,吃飽吃脹,飽嗝一打,頓時渾身上下都是力氣,拉架子車、上山扛石頭,五六個小時不吃不喝也不覺得餓。
二、鍋盔像鍋蓋
相傳在唐代修乾陵時,因服役的軍人工匠人數過多,往往為吃飯而耽誤施工進度,受到懲罰。於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團放進頭盔里,把頭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餅。現在算起來鍋盔在陝西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做鍋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動,要借用木杠來壓揉,然後放在直徑2尺以上的大鍋中慢慢烤制而成。這樣,烙成的鍋盔外脆晨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會變味。鍋盔要數「乾州(今乾縣)鍋盔」好。
三、辣子是道菜
至於說辣子,一般人都以為是湖南人、四川人能吃辣椒。其實四川人只是把辣子當成一種調料,而在陝西「沒潑辣子」卻是一道正經八百的菜餚。就連西安城裡家家戶戶前也是掛滿一串串喜人的紅辣椒。
「油潑辣子」看著紅、聞著香、吃著辣,既能用來調面,又能夾饃吃。人們常說「油潑辣子冰冰面吃著燎(好)乍咧!」
四、泡饃大碗賣
「牛羊肉泡饃大碗賣」可稱上是「陝西第一泡」、「西安第一碗」。到西安不吃牛羊肉泡饃似乎是白來一趟。而牛羊肉泡饃要數回民食品了。
關中人吃飯講究實惠,肉是大塊的肉,饃是硬梆梆的死面托托饃,碗是能盛6兩8兩的大老碗。剛端上來的羊肉泡饃很燙,呼呼地直冒熱氣,吃時用筷子從貼碗的四周往嘴邊撥,邊撥邊吃。
羊肉泡的作法主要分煮肉、烙饃、熬湯、掰饃和煮饃。肉要煮得又酥又爛。饃要烙得又硬又黃,還要遇水不化、百煮不爛。湯用牛羊肉骨髓熬成。饃要掰得越碎越勻越好,然後將饃、肉、粉絲、蔥、鹽、味精等調料加入,在炒瓢內旺火爆煮。
由於烹煮的方法不同,羊肉泡饃為煮饃和小炒。加湯的多少不同,分為干泡(湯少)和水圍城(湯多),吃得自有分寸。這種泡饃有干有湯,又熱又香,很叫人開胃口。所以泡饃館,便選用一種耀州(耀縣)產的大瓷碗來裝盛泡饃。
五、碗盆難分開
陝西人(老陝)吃飯,喜歡用一種耀州產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當地人稱為「老碗」。這種老碗甚至比小盆還大,所以往往碗盆難分。
在關中農村,每到吃飯時,村頭、庄前、樹下,男人們就端著大老碗(一碗湯飯外加兩塊饃足有六七兩),蹲在一起,津津有味地邊吃飯邊啦著話,這就是有名的「老碗會」。
在農村,人們勞動強度大,幹活出力多,吃飯也多,所以出門用老碗盛一下就夠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飯,省了不少麻煩。
六、帕帕頭上戴
以前在反映陝西人生活的「西部片」中,經常看到戴羊肚毛巾、身穿對襟夾襖的老漢及老年婦女頭上都戴著(頂著)一塊黑色或白色的帕帕(手帕)。你如有幸到關中農村,這里的形,和你在電影里看到的一模一樣的。
原來陝西地區盛產棉花,當地人習慣把用棉花織成的手帕戴在頭上,它既可防塵防雨防曬,還可以擦汁擦手和用來包東西,真可謂既經濟又實惠方便。
七、房子半邊蓋
無論是在西安城還是陝西農村,都隨處可見「一邊蓋」的房子。何為一邊蓋?一般的房子房頂為人字形,可是陝西的房子卻是人字的一撇。據說因為陝西干早少雨,所以這一邊蓋的房子能讓珍跺的雨水全部流到自家的田地里,正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
又因,在近百年來陝西農業發展緩慢,人口卻迅猛增加。農村中原來聚居生活的家庭,因土地面積有限,而人口眾多,住宅緊張,於是便形成了房子「半邊蓋」的歷史。
八、姑娘不對外
據說關中地區土地肥沃,所以極少有人為生存而奔波於他鄉異地。因而有「老不出關(潼關),少不下川(四川)」的諺語,久而久之,不僅男人們不外出遠行,就連姑娘們也不遠嫁他鄉。
九、不坐蹲起來
由於關中的男子們一日三餐都要蹲要一起開「老碗會」,賄一蹲就是一個多小時加之人們冬天喜歡蹲在背風向陽的地方「曬暖暖」或者「丟方」、下棋。於是,關中人就養成了「蹲」的習慣。外地人說這是「板凳不坐蹲起來」。實際上是人們勞累後歇息的一種習慣。
十、唱戲吼起來
唱戲,指秦腔。其特點是高昂激越、強烈急促。尤其是花臉的演唱,更是扯開嗓子大聲吼,當地人稱之為「掙破頭」,外地人開玩笑:「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結實,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員身體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觀眾膽子要大,以免嚇壞了」。
吼戲者,臉紅脖子粗,吼得「走火入魔」,但只要觀眾叫聲「好」,這吼戲者的高興程度不亞於獲得什麼大獎,人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秦腔,聽起來「過癮」、「解饞」、「燎得太(好極了)」。
⑤ 西安有哪些著名的文化遺產
1、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前259—前210年)的陵寢,中國第一批世界文化遺產、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5千米處的驪山北麓。
秦始皇陵建於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有內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徵著帝都咸陽的皇城和宮城。
陵冢位於內城南部,呈覆斗形,現高51米,底邊周長1700餘米。據史料記載,秦陵中還建有各式宮殿,陳列著許多奇異珍寶。秦陵四周分布著大量形制不同、內涵各異的陪葬坑和墓葬,現已探明的有400多個,其中包括舉世聞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跡」兵馬俑坑。
2、大雁塔
大雁塔位於唐長安城晉昌坊(今陝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為保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層,後加蓋至九層,再後層數和高度又有數次變更,最後固定為今天所看到的七層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層邊長25.5米。
大雁塔作為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是佛塔這種古印度佛寺的建築形式隨佛教傳入中原地區,並融入華夏文化的典型物證,是凝聚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標志性建築。
3、大明宮
大明宮,大唐帝國的大朝正殿,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徵,位於唐京師長安(今西安)北側的龍首原。始建於唐太宗貞觀八年(634年),原名永安宮,是唐長安城三座主要宮殿「三大內」(大明宮、太極宮、興慶宮)中規模最大的一座,稱為「東內」。自唐高宗起,先後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處理朝政,歷時達200餘年。
4、半坡遺址
半坡遺址,有6000-6700多年歷史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聚落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滻河東岸,佔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 。
半坡遺址於1953年被發現。1954年-1957年,由考古學家石興邦先生主持,先後對半坡遺址進行了5次較大規模發掘,總計發掘面積1萬平方米,發現有房屋遺跡45座,圈欄2座、窖穴200多個,陶窖遺址6座,墓葬250多座以及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約1萬件 。
2002年-2005年,配合半坡遺址保護大廳改造工程建設的隨工清理中,發現了祭祀等重要遺跡和石硯等重要遺物,這對半坡遺址的聚落形態、文化內涵和社會性質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
5、大唐芙蓉園
大唐芙蓉園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城南的曲江開發區,大雁塔東南側,它是在原唐代芙蓉園遺址以北,仿照唐代皇家園林式樣重新建造的,是中國第一個全方位展示盛唐風貌的大型皇家園林式文化主題公園,佔地面積一千畝,其中水域面積三百畝。
園內建有紫雲樓、仕女館、御宴宮、杏園、芳林苑、鳳鳴九天劇院、唐市等許多仿古建築,是中國最大的仿唐皇家建築群,景區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錦秋擔綱總體規劃和建築設計。
⑥ 陝西渭南特色傳統文化
陝西渭南特色傳統文化
陝西渭南特色傳統文化,渭南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渭南市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傳承,很多人對其的傳統特色都是非常好奇的,下面為大家分享陝西渭南特色傳統文化。
渭南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中華民族的又稱「華夏」即源於渭南:「華」即華山,「夏」指「夏陽」特指橫亘於這區間的狹長地域。由這里產生的文明即就是「華夏文明」,因此渭南也有「華夏之根」的稱謂。
因其卓著,故延伸為後世中華民族之典。距今約80萬年前的「藍田猿人」,曾在市域內繁衍生息;「大荔人」頭骨化石,是 距今約20萬年前的原始人類化石;「禹門口洞穴堆積」是舊石器時代遺址;沙苑文化、龍山文化遺址亦影響深遠。
秦腔、老腔、同州梆子、碗碗腔、迷糊戲、阿宮腔等多種戲曲劇種蘊積深厚,是中國北方梆子劇聲腔的發源地;石雕、木雕、面花、皮影等民間藝術獨具匠心。現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華陰老腔等12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潼關萬盛園醬菜製作技藝等84項,名列陝西乃至中國前列。
沙苑文化,龍山文化,西嶽廟,太史祠,倉頡廟等,如絕本的經典,記載著華夏文明悠久的歷史;蒲城橋陵等數十座唐帝王陵墓,如遙遠的星座,閃爍著神奇的亮光。盛唐的古韻,盛世帝國雄風,迷人的大唐歷史文化風采。
《詩經》開篇之作《關關雎鳩》即產生在這里。這里亦是「鄭」姓、「楊」姓之祖籍。
婚育類
換餛飩與吃餛飩。前者所稱「餛飩」並非通用意義,而是澄城縣一帶對造型饃的別稱。新婚之日,男女雙方互換,成為結婚儀式的一部分。通常男方送給女方的是雞形饃,喻意為雞鳴即起,勤於耕織:而女方送給男方的是虎形饃,希望丈夫虎虎有生氣。
後者所稱餛飩才是真正的餛飩。在渭北地帶,凡男子到女家相親時,必吃一頓餛飩,故在有的地方把「吃了餛飩沒有」作為是否訂婚的代用語。
色囚子。這是舊時對婦女極度鄙視的劣俗,流行於韓城、澄城一帶。囚子,指媳婦,舊時視媳婦為囚犯,入門之後不得隨意外出,即是娘家送親離別時,新娘送別亦不得越過水眼(即滴檐處)。因此稱訂婚為訂囚子,娶婦為色囚子。「色」本字為「尋」,受尖團聲變和 、ei韻變影響,由 過渡為sei(色),華陰、白水一帶取其本義用「索」字,至今仍稱索媳婦。
燎媳婦。舊時流行於富平、潼關、蒲城一帶。新婚前夜,先由新郎同輩男青年在新房中嘻鬧一夜,名曰烘房。次日新娘花轎到娘家時,又用火把在轎內外烘烤一遍。新娘坐轎到婆家時,先用石灰撒轎一周,繼以火把、燒紅的鐵鏵、鞭炮繞轎一周,而後在大門內置一火堆,由新娘從火上跳過方可入洞房。此習為歧視婦女陋俗,但也包含有驅除病邪的'願望。
拉花童。舊時婚事儀式中的一種職事,由新郎之弟或親戚中的男童擔任。其職責是手持系有12條紅布綹的荊棘,於花轎進村前出村迎候並將其導引入新郎家門。流行於韓城、合陽一帶。
戴頭條。頭條為鑲嵌有九隻銀雞或銅雞的條形頭飾,成親時佩戴於新娘頭上,以求吉利。舊時流行於澄城一帶。
拍掃帚。以紅頭繩將兩只石榴系於一把新笤帚上,於新婚之夜由男儐相面對坐在洞房炕上的新郎新娘,邊拍掃帚邊念誦兒歌,大意為:「拍拍拍,撣撣撣,鄉親聽我把歌念。紅頭繩,綠手帕,明年生個胖娃娃。扎扎角,紅頭繩,滿院跑得噔噔噔。拍一拍,生一百;撣一撣,生一萬。不拍咧,不撣咧,生了兩個就算咧。」此俗至今仍流行於澄城一帶。
送角子。「角子」是一種帶餡的饃,為「腳止」的諧音。婦女臨產前20日,由其母自娘家送去角子數十個,為勸止女兒走動,以保產前安全之意。此習流行於韓城、合陽一帶。
轉場。祝賀新生兒滿月的一項喜慶活動,流行於華陰、潼關等地。於嬰兒滿月後次日,由祖父母抱往麥場轉一圈,而後去學校轉一圈再回家,意為帶其見世面,長見識,以祈長大後事業有成。
扎牙饃。新生兒轉場後被母親抱回娘家小住,返回時由外婆縛一串扎牙饃掛在嬰兒脖上,祝願他早長牙齒。此種扎牙饃由動植物造型的小饃串成,下墜長命鎖。
飲食類
大刀面。渭南地區食品以麵食為主,故重視面條製作,不惜費時費力。大刀面系指將揉好的硬面擀成薄片後,用重達10公斤的大刀切成面條,故名。流行於華陰、潼關一帶。
椽頭饃。蒲城一帶的傳統食品,一說因揉製成形前須用椽(杠子)擠壓八次故稱椽頭饃;一說因形狀似椽頭得名。
喝湯與喝的饃。渭南地區不少地方將喝湯作為每日飲食的重要內容,故將喝湯作為吃早飯(韓城)、吃晚飯(全地區)的代稱。而華縣則將早點時吃的饃泡在粥中,稱為喝的饃;潼關則稱早點為泡饃。
吃湯水。蒲城農村「吃席」的代稱。舊時當地舉辦宴會時,菜餚以湯為主,且用碗盛,故稱席面為湯水,現已逐步改為以炒菜為主,但稱呼仍沿用舊習。
老碗會。舊時因農民生活水平低,飲食少菜,每日三餐均將飯碗端至門外,冬曬太陽夏乘涼,眾戶聚食閑聊,故名老碗會。農民生活水平提高後,漸廢此習,改為圍桌吃飯。
其它
烘莊子。莊子即住宅。新居落成後,主人必設宴慶賀,並燃放鞭炮,謂之烘莊子。流行於渭南市一帶。
會和集。古代渭南地區有集市專門從事貿易。明清時,廟會漸次演變為商業性集會,並由寺廟移至村鎮。此後會與集並存:前者每年舉行一次,規模大,交易物品多,是當代物資交流會的前身。後者規模小,專門從事經營,如糧食集、牲口集等,各鎮每月固定數日為集。各地現通常將集、會混同,多數地方稱趕集為上會,澄城稱跟會,富平則稱趕廟。
渭南的特產
1、蔥興香椿是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夫水鎮蔥興村的特產。蔥興香椿屬於紅椿,由於生長的自然條件、氣候、土質是最適地區,因而香椿品質十分好,枝桿壯實,色澤鮮紅,氣味芳香,鮮嫩可口。
2、華陰水晶餅是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的特產。華陰水晶餅因其餡芯透明發亮,猶如水晶而得名。早在宋代,它就享有很高的聲譽。曾與燕窩、銀耳甚至金華火腿齊名。截止到2022年3月,仍為陝西省的著名特產。
3、華陰大刀面是陝西省渭南市華山的特色麵食,名字和華山一樣有氣魄。顧名思義,大刀切的面叫大刀面。澆上事先調好油炸面醬、豆腐、粉條臊子,調入醋、鹽、辣子油,即可食用。特點:面條泛黃,湯紅里透黑,酸辣可口。
4、老城油糕是渭南地區特色小吃之一,是使用油炸的一種糕點,呈橢圓形狀,餡一般是紅糖或者白糖,吃起來既甜又軟綿。老城油糕色澤金黃,細膩柔軟,經久而不變色不變質,屬天然綠色食品,是油糕中的上品佳作。
5、麻食泡是陝西省渭南華陰地區特有的風味小吃,可與西安的羊肉泡發媲美。麻食做工精細,色味俱全,碗面漂一層油潑辣子和飄香的大油珠子,似雲版上的明星,又若錦緞上的寶石。透過油層,碧玉般的豆腐塊、黃金般的粉條、銀白色的蔥節、火黃色的蒜沫若隱若現,切成塊的鍋盔饃埋在下邊,手一端碗,香氣撲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