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下洋有什麼特色文化

下洋有什麼特色文化

發布時間:2023-02-06 09:35:40

⑴ 下洋鎮的歷史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地理位置 下洋鎮位於縣境東部,東臨南海,西鄰曲界鎮,南接前山鎮,北連外羅、 錦和鎮。鎮政府駐地下洋圩,地處東經110°30′,北緯20°30′,距縣城49公里。全鎮面 積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5607畝。
下洋鎮地處南海之濱,地勢自北向南傾斜,地形為緩坡台地,土類沿海為 沙攘土,內陸為磚紅壤土。年均氣溫23℃,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港北溪、姑村溪、尖嶺溪 從境內自西向東流入大海。有12公里長的海灘塗,沙灘地帶蘊藏有豐富的鈦、鋯英礦土。大 陸架擁有20多公里長、10多公里寬的珊瑚石。水產資源豐富,海區盛產馬鮫、白鯧、黃花魚 等。
1995年,下洋鎮總人口26345人,其中農業人口25081人,占總人口98%; 非農業人口1264人,占總人口2%。漢族26340人,苗族1人,壯族4人。
市政建設 該鎮轄下洋、姑村、下港、海星、雙溝、墩尾、尖嶺、龍江塘、小蘇、後 村、地塘、邊坡等12個村民管理區和下洋圩1個居民管理區,共90條自然村。鎮人民政府駐 下洋圩 。圩區與各管區及自然村,都有公路通達。圩區面積2.9平方公里;街道為井字形,全長1 .8公里。圩區有自來水廠1座,年供水量4.5萬噸。圩區人均住房面積9平方米。有1座容量 為800門的自動電話大樓。
下洋鎮東臨南海,海岸線11.27公里。水路交通方便,有南門溝港、北石 港、淹下港、陳公港等港灣可通航,北上可達湛江、香港等港口,南下可到海南和東南亞諸 國。陸路交通線有仙(安)——下(洋)、前(山)——下(洋)、錦(和)——下(洋)、下(洋)—— 外(羅)等公路,四通八達,特別是仙(安)——下(洋)線,可直達縣城與207國道匯合,通往 全國各地。現擁有客貨車輛242輛,每天開往徐城客運車輛20班(次)。
經濟狀況 1995年,下洋鎮工農業總產值5241萬元(按1990年不變價,下同),其中工 業總 產值896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17%;農業總產值4345萬元,占工農業總 產值的83%。全鎮 有工業企業128家,其中國營3家,集體47家,個體78家。在工業方面,有礦選、農副產品加 工、傢具製作和汽車、摩托車修理等行業。在農業方面,已形成水果、蔬菜、「三鳥」、水 產品等商業生產基地。1992年,農產品與鮮活水產品年產值共2540萬元。1995年,在農業總 產值中,種植業2411萬元,佔52%;林業39萬元,佔0.9%;畜牧業411萬元,佔9%;副業751 萬元,佔17%;漁業733萬元,佔17%,其他佔4.1%。
下洋鎮集貿市場2個,商業戶383戶,其中國營12戶,集體87戶,個體284戶。1992年,集貿 市場成交額589.5萬元,社會商品零售總額454.5萬元。
下洋鎮現有初級中學1所,小學12所,在校學生4519人,適齡兒童入學率 達99.2% 。全鎮文化娛樂場所28處,其中影劇院1座,露天歌劇場14座,電影定期放映點4個,錄像室 (場)2個,文化室5間,老人活動室3間。群眾文化生活有文學創作、雷歌演唱、文藝會演、 攝影、跳舞、猜燈謎、舞獅、八音吹彈、弈棋、習書、繪畫等等。醫療保健設施有衛生院1 所,各管理區分別有保健站。

⑵ 泉州市永春縣的民俗文化

泉州市永春縣歷史/民俗文化
永春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福建省第二大山脈——戴雲山脈自德化南伸本縣,綿延全境。境內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以蓬壺馬跳為界,大致可分為兩部份。西北群山疊嶂,幽壑高岩,泉清樹綠;東南丘陵起伏,盆地相間,猶如珠串散布。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曾經數游永春,不禁贊道「千潯瀑布如飛練,一簇人煙似畫圖」。 東關橋
永春民風淳樸,勞動力充足,素質良好。全縣勞動力20.6萬人,占總人口的39.2%。每十萬人口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者達586人,其比例居泉州市第二位。全縣有普通師范學校、技工學校、成人中專學校各1所、職業中學4所、普通中學36所。1995年開始全縣實施九年義務教育。
永春縣是福建省著名僑鄉和港澳台胞的主要祖籍地,華僑歷史源遠流長。早在明德宣五年(公元1430年)就有人旅居南洋群島。在東南亞至今仍有「無永不開市」之說。目前旅居海外的華僑、華裔以及港澳台同胞達103萬人,足跡遍布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他們在僑居地與當地人民一道披荊斬棘,艱苦創業,創造了輝煌的成就;他們熱愛祖國,關心家鄉建設,為永春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1993年11月成立的「世界永春社團聯誼會」(簡稱「世永聯」),不僅對加強海外鄉親的橫向聯系,敦睦鄉誼,合作交流,而且對該縣開展海外僑務工作,加快永春社會經濟發展,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等方面,都起了很大作用。近年來,永春發揮僑鄉優勢,積極發展外向型經濟。項目規模日趨擴大,投資領域不斷拓寬。

永春白鶴拳
拳術,又稱國術,閩南人亦叫「打拳頭」也稱功夫武術。在福建閩南一帶以及星馬、印尼等地華僑中,一談起打拳頭,常要繪聲繪色稱道:「永春白鶴拳,無燒也拉侖。」「無燒也拉侖」系閩南方言,即水不燙,也有微熱的意思。這里是用來形容永春白鶴拳的厲害。
永春白鶴拳作為南少林一達尊、二太祖、三行者(猴拳)、四羅漢、五白鶴、五大拳種中最年輕的拳種,之所以能夠蓬勃發展,歷久不衰,是有它的歷史淵源,健身作用和技擊價值的,它以悠久的歷史,獨特風格,朴實又豐富的內涵,辯證而富哲理的技法而盛行於世.,永春白鶴拳是一個具有多項內容的優秀拳種。永春白鶴學以鶴為形、以形為拳、取象於名、冠於雅稱、寓意其中、便於記誦、易於領悟、利於習練。
它的套路動靜有法、虛實分明、快慢相間、起伏有序、脈絡貫通、神氣流暢、似剛非剛、似柔非柔,形神兼備,輕盈靈巧、瀟灑飄逸、彈抖勁力足、技手變化多。
它講究「內外合一」,意與氣合、氣與力合、意守丹田、以意引氣、意到氣到、氣到勁到、以氣催力、吐氣生威、攻防並重、運手務柔、著手須剛、講究「子午虛實、吞吐浮沉、剛柔緩急、後發先至」,拳法結構嚴謹清晰,攻防意識鮮明,手法短橋多變,步法走閃靈活,勁力飽滿剛脆。
永春白鶴拳自創始形成、傳播發展、衍化變革,以至形成完整技術理論體系,迄今已三百餘春秋,雖幾經滄桑,亦創造輝煌。現支分派衍,花繁葉茂,雖各自開宗垂統,然情結祖庭。改革開放二十年來,海內外鶴友,或組團或個人,紛紛到永春尋根訪祖,交流技藝。作為中華武術瑰寶的永春白鶴拳,繼承發展,我儕責無旁貸,任重而道遠。但我們堅信,有著三百多年光輝歷程的永春白鶴拳,得天之時、得地之利、得人之和,必將更加發揚光大
白鶴拳與太祖、羅漢、達尊、行者諸拳一並稱為少林五祖拳。它是福建南拳中較年輕的拳派,是祖國南拳百花圃中一朵鮮艷明媚的奇葩。這一拳派,最早在福建省著名僑鄉永春縣流行,而後傳到德化、大田、永安、福州、福清、泉州、同安、廈門、漳州直至台灣等地,故又稱「永春白鶴拳」。近來在福建南安又有發展成為自成體系的[鶴拳道]。
美妙的傳說
白鶴拳顧名思義,當與白鶴有關。在永春民間,至今仍流傳著一個白鶴仙教拳法的故事。清朝康熙年問(1662——1722年),福建省福寧州(今福安、寧德一帶;另一說為浙江省處州府麗水縣)北門外,有個名叫方種公的,妻室早亡,唯一女兒,玻名七娘。方七娘自幼聰明過人,好學武藝,俏麗多姿。方種公年上花甲,方七娘正滿十六妙齡。遠近各方青年紛紛登門,向七娘求婚。七娘為贍養老父,發誓不嫁。不料,有豪門望殷子弟,競竄入方家,妄想調戲七娘。
一天,七娘正埋頭飛梭織布。突然,一隻白鶴翩翩飛來,佇克機旁,許久不肯走。七娘順手抓起梭盒擲去。但見白鶴輕輕展翅,把梭盒彈了回來。七娘又舉一竹枝,向白鶴打去。白鶴一腳輕輕抖動,竹授反而被彈到廳堂外去。這一切,使方七娘倍覺棹奇。入夜,白鶴不走棲息梁間。七娘睡中夢見,有一老人走來,對她說: 「我是白鶴仙人,看你將遭人塗炭,特米相助。我有娘家正法,似剛非剛,似柔非柔,名為鶴拳。你若願意,我當全都傳授給你。」七娘喜出望外,連忙下跪,拜鶴佃為師。從此,白鶴仙日夜不停,教方七娘拳技。幾個月後,方七娘成了遠近聞名、獨具一格的拳師。那些對她存有痴心妄念的公子哥兒,個個聞風喪膽。有一天,白鶴仙人對七娘說:「你藝學已成,今只一事相告。某月某日午時,如有陌生人前來你家避雨,當要留他。這人就是你的結發郎君了。」方七娘朝等暮盼。幾個月又過去了,她又添一歲,可連個人影也沒見到。女大當婚,方種公心也急了。他叫來七娘說:「還是在鄉里挑個滿意的吧!」七娘說什麼也不肯。父女倆無言對坐。就在這時,天上黑雲滾滾,屋外狂風呼嘯,霎時,暴雨傾盆。不久,傳來陣陣敲門聲。七娘又驚又喜地開門。但見一青年,肩扛木棒,一頭吊著個布袋。那青年靦腆地說:「雨太大,借個落腳地,避一避就走。」七娘讓他進門,方種公看他眉目清秀、舉止端莊,高興地問他何方而來。青年彬彬有禮答說:「我姓曾,名阿四,永春人。只因家境貧困,才到貴地打拳棒賣膏葯,藉以糊口。」方種公按白鶴仙人所囑,便留下曾阿四。夜間,在方種公一再催促之下,阿四無奈掄棒行拳。不料被方七娘用指輕輕一掃,便棒飛人倒。曾阿四立即跪拜七娘為師。自此,曾阿四成了方家女婿。七娘把白鶴拳所有技法、套路都傳授給池。夫妻倆恩恩愛愛。光倒荏苒,一幌幾年過去。他倆有了兩個男孩,方種公卻不幸去世。
有一天,知州派出爪牙,走村串戶,橫征暴斂。看到方七娘姿色超凡,吏爪便生邪念,上前要戲弄七娘。七娘踏個偏步,雙手揮劈。其中一個吏爪便腦漿橫飛。知州當即派人揖拿七娘治罪。那知當夜曾阿四已攜七娘母子潛逃。幾往周折,他們回到永春縣。而後,在永春五里街金峰山麓的觀音亭一帶,向鄭、王、吳、林、李、蔡、顏、樂等姓的二十八英俊傳授白鶴拳技,白鶴拳就這樣,在永春山區紮根繁衍開始結果,成為鄉人普遍喜愛好學的武藝。
獨特的風格
永春白鶴拳內容豐富多彩,有徒手拳法,有操持器械各法,又有點穴技法。徒手拳法有雙手、兩腿、頭部「五技」,有108個技法和兒十個套路。每個動作,均有名稱,如鶴冠、鶴嘴、鶴翅、鶴腳、弓、箭等。各技法,也有如「白鶴獨立」、「白鶴展翅」、「白鶴踏雪」等名稱。套路也各有獨特的命名。初學者,要先練「三線」、「搖技」、「運氣」、「搖節」等。器械包括刀、槍、劍、戟等十八般武藝,亦各有其技法、套路。永春白鶴拳還有按經絡、穴位、時辰不同,用「鶴技」點斷筋脈的技法。此外,它還包括一套推拿、按摩、接骨、治防的方法、葯方以及製作丹膏葯散的知識。因而,白鶴拳名師又是骨傷科名醫。
民間常言「遇鶴如能電,敗勢摔三丈」。其技擊必發聲,一指一節,一招一式,有如風馳電掣,銳不可當。然而.白鶴拳動作又形似鶴姿,剛柔相濟,靈巧時朗,優美多姿,其起勢均系「白鶴寄腳」,以作標志。白鶴拳善用掌與腿法。拳法以節力、指力為主,防則多用節力,攻則多用指力。手臂至掌,要做到上節吞肩、中節吞墜尾節如猛虎擒豬之勢。從內到外,則需做到內節如鐵、外節如綿,尾節手指如泥。技擊時,應手似輪車、肘如輔轉、動手如牛舌、運手如馬腳,後發而佔先。其腿法,站立之狀,應是「不丁不八」,兩腿用力按「前三後七」分。左右兩腳,視情況,以一腳為主,靈活旋轉。腳腿站法分平馬、勒馬,連同身姿,又分上中下三盤。腿的技法主要有踢,掃、鉤等永春白鶴拳講究以靜待動、以氣推力。勘應從沉腰束腳,落大椎,起單田,提腸縮氣,夾尾推而來。因此,必須苦練氣功、基本功,達到內外功兼修。只有這樣,才能「吞吐浮沉,子午分明。脈能貫通,神氣流暢。意形相隨.內外合一。剛柔相濟,順逆相生。」
廣泛的流傳
永春地處閩南山區。在漫長的暇社會中,虎狼出沒,兵匪窩亂,豪紳勒索,官吏壓迫,鄉村百姓,掙扎於水深火熱之中。這一切,逼使許多人都要有「二譜功夫」。那些離鄉背井、遠渡重洋謀生的,對拳術更要有「二步七」。因此,當七娘、阿四把白鶴拳帶到永春山區後,從縣城州內、五里街、達埔、蓬壺到岵山、太平、湖洋等地,到處設有拳館,男女爭相學技。《永春縣志》載:「鄭禮,和風里大羽人,善拳術。康熙間,……禮父明,嘗與七娘角,不敵,病將死,遺言命禮師七娘。」「禮與林椎、姚虎等與七娘習白鶴拳,禮精勤不懈,遂以技名。」其時,鄭禮技藝最高。名揚閩南各地後,他遠游福建、江西.與各地拳師較量,並從中取人之長。從而,使永春白鶴拳得到發展。他的徒弟,遍於八閩大地。此後的二百多年,正如《永春縣志》所雲:「永地以拳名者,大率禮之徒所授也。」與此同時,永春白鶴拳也隨著出洋謀生的人,傳播到東南亞各地。特別是索稱「無永不開阜」的馬來亞,幾乎各主要市鎮,都有永春拳師在開館授拳。
歷史上,永春白鶴拳在抵禦深山獸害、反對封建壓迫、抗擊土匪強盜中,曾起過很大作用。有一年,返永春探親的幾位海外華僑,因害怕路過南安一山嶺被土匪搶劫,滯留泉州許久。名拳師鄭禮在泉州比武聞訊,忙找上僑親說:「跟我回去,包保無事」。來到山嶺,果有幾個強盜從叢林跳出,殺氣騰騰。持刀搶劫。鄭禮佯裝眾人代表,上前欲交出財寶,便用「單枝」朝一歹徒點穴,又賣個空,奪下歹徒大刀,殺了過去。眾匪只好下跪告饒。僑親於是安抵故里。清咸豐三年(1853年),應太平天國起義、威震八閩的永春林俊義軍,武藝高強,翹勇善戰,所向披靡,先後攻克永春、德化、大田、永安、尤溪、仙游等十八個州縣。首領林俊,就是名赫一時的白鶴拳名師。
由於白鶴拳在少林五祖拳中是最年輕的拳種,它善於吸收其他拳種之長,發展自己,加上永春民間廣泛傳播,因而,使永春白鶴拳一度蜚聲中外。1928年8月,偽國民政府在南京舉辦全國首屆國術考該、比賽。永春選十人參加,個個均合標准。其中一人參加比武,曾獲金牌嘉獎。載譽歸來,又應南洋僑領陳嘉庚等邀請,於1 929年8月,由李萬悅率領,前往星馬等地演,歷時八個多月,深得僑胞和當地人民的歡迎。陳嘉庚還多次接見永春白鶴拳師,並予資助。由於華僑要求迫切,永春白鶴拳師多人,還留下來在東南亞各埠設館傳藝。1930年冬,,永春縣又在五里街「翁公祠」開辦國術館,先後由林寶山,潘世諷、潘孝德等任館長,系統地傳授白鶴拳。
解放後,在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重視下,永春白鶴拳得到進一步發展。對流傳於民間的白鶴拳套路、技藝進行發掘,搜集、整理。多次推選代表,參加各級舉辦的武術表演、比賽。其中,鄭禮拳師後裔、省武術協會會員、曾兩次榮獲全省武術表演、比賽一等獎的鄭文存 ,整理了「永春白鶴拳》手稿,對其來歷、特點、技法,拳套等作了較完整的總結。文存拳師年已八十,仍精神矍鑠,於閩南各地繼續傳授白鶴拳。在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等地,還出版了《干德原白鶴拳譜》、李載鸞著的《白鶴拳秘要》等書籍。不久前,國家體委,省體工隊曾派人到永春,尋訪白鶴拳名師,發掘整理永春白鶴拳。永春縣的這一風格獨特的拳術,必將得到進一步提高和發展。這一拳圃中的鮮花,必將在祖國的大好春光中,開放得更加爛漫。

永春特產
永春岵山的荔枝、達浦的甘蔗、下洋的煤礦、玉斗坑子口的香茶、湖洋的蘆柑、縣城的紙織畫、農家的榜舍龜;下洋的牛姆林、蓬壺的百丈岩、一都的岱山岩、石鼓的魁星岩、五里街的萬春寨、岵山的北溪村、錦斗的烏髻岩等都是永春人民的驕傲。
「永春佛手,清香可口!」
「永春佛手香又甜,暢銷全國賺大錢!」
永春的佛手三次去全國參加比賽,次次都得了一個冠軍,所以又有了一句話 :「永春佛手,全國第一!」
永春縣五里街鎮的逢源飲料廠、下洋鎮的紅獅水泥都暢銷全國,價格便宜,質量上等。
永春老醋是中國四大名醋之一,聞名全國。
http://ke..com/view/282246.htm

⑶ 如東縣特色文化

如東縣特色文化有跳馬夫、鍾馗戲蝠、滸澪花鼓等。
1、跳馬夫:身掛用於馬具上的馬鈴,把自己比作是供神使役的馬,行進中進兩腳不停地跳動,馬鈴聲鏗鏘作響,以此虔誠的心理求神保佑。
2、鍾馗戲蝠:整個舞蹈融燈彩、舞蹈、木偶於一體,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表現手法的運用上都有獨到之處,達到很高的水平。
3、滸澪花鼓:相傳在十九世紀五十年代,一批安徽移民隨太平軍沿長江東下來到江蘇沿海的西下洋地區(今如東滸澪),他們帶來了安徽的民間花鼓藝術,當地的民間藝人把安徽花鼓和當地的民間小調結合起來,形成了滸澪花鼓。

⑷ 下洋鎮的歷史文化

前山村位於徐聞縣城東約46公里處,村中原有 「何氏宗祠」,現址為前山村小學(飛雄小學),是著名的革命思想教育基地——「革命搖籃」。
林飛雄1919年出生於鄉村教師家庭,8歲隨父在下港小學讀書。一天,當他父親和2位群眾無辜被上岸抓人的法國士兵捆綁在大樹上時,他機智地冒著危險,用小刀割斷麻繩,救出他們,受到人們的稱贊。1935年考進雷州師范學校就讀,「七七」事變後,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並合股開辦「雷州圖書雜志社」,銷售抗日進步書刊,傳播抗日愛國思想。1938年在遂溪參加「青年抗敵同志會」。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2月受中共遂溪中心縣委的派遣,回到徐聞縣領導開展抗日救亡運動。同年4月,受黨的指示,到湛江、海康、遂溪等地,通過黨組織介紹帶來一批共產黨員到徐聞,以教書作掩護,開展革命工作。1942年6月,打入國民黨徐聞縣政府當事務員,與各階層人士廣泛聯系,開展統戰工作。並安排了一批共產黨員和進步青年到徐聞國民黨政府部門工作以及發展黨組織。1943年初,經黨組織的同意,辭去縣府事務員職,到前山小學任校長,將學校教師全部換上中共黨員和革命青年,使前山村小學成了徐聞地下黨活動基地,開展革命工作。1944年5月,國民黨反動縣長以「莫須有」的罪名,撤銷了他的校長職,同時把外地教師解聘,驅逐出縣境。在反動派的威脅和特務的監視下,不顧個人的安危,繼續堅持革命斗爭,積極籌集經費,購買槍彈,組建徐聞人民抗日游擊隊,開辟抗日根據地。1945年初領導徐聞抗日游擊隊,配合南下部隊在下洋邊坡舉行武裝起義。起義受挫後,隨部隊轉移到遂溪,後任中共溪南區委書記兼區長,在全區建立了鄉村黨支部和人民政權以及人民武裝。在他帶領下,武裝部隊粉碎了國民黨反動軍隊對解放區多次進攻,鞏固了革命根據地。1948年5月11日,率部在湛江東海民安海面對敵作戰犧牲。
除了林飛雄外,前山村小學還有兩位著名的革命英烈,那就是先後擔任前山村小學教導主任的方堃和楊奕生。方堃1920年出生於徐聞三河村,從徐聞簡易師范畢業後,在三河小學任校長,林飛雄在前山村小學建立革命據點後,方堃被黨組織安排在前山村小學任該校教導主任,秘密從事革命斗爭。1944年方堃隨南路人民抗日解放軍第一團(即老一團)西進十萬大山。1947年,黨組織派他回徐聞進行革命活動,他帶領秘密活動,他帶領秘密游擊小組在徐聞收繳槍支和籌集經費,以供革命之用,並建立秘密交通站。,1948年5月16日,因叛徒出賣而壯烈犧牲,時年28歲。
楊奕生出生於前山一個農民家庭。自小聰明好學,思想進步。1942年,林飛雄以前山中心小學校長作掩護,在前山開展革命活動時,楊奕生便參加了革命。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5月,徐聞縣反動縣長以「莫須有」的罪名,下令撤銷林飛雄前山村小學的校長職務,解聘外地教師,並驅逐出境。楊奕生當時受黨組織分配留下前山村小學繼續斗爭。1947年3月,與共產黨員陳德盈等人積極發動群眾,擴大革命武裝力量,開展「抗三征」運動,給前山反動勢力嚴厲打擊。敵人對革命非常仇恨,於6月3日在徐聞東區製造28人被捕的流血事件,他在突圍中受傷,不幸被捕。敵人對他誘降,他嚴詞痛斥;對他施以酷刑審訊,他堅貞不屈,於1947年6月4日,被敵人殺害而英勇就義。

⑸ 日本特色文化是什麼

日本有著名的「三道」,即日本民間的茶道、花道、書道,還有相撲,和服等文化。


日本文化譜系中的中國影子隨處可見。日文、醫葯、茶道、飲食、弓道、服飾、禮儀以及對日本影響深遠的「彌生文化」,無一不是受中國的影響。尤其古代中國的《禮記》傳入日本,才不斷發展成就了所謂的「大和文明」。

日本原來是沒有文字的,所以一直使用中國的漢字,日本語言口音中80%左右是漢語的變音,日本的語言語音主要來源於商周時期到清朝的多時間段多層次的中國漢語方言口音及中南半島的印支人口音等融合而來, 因此日本文化受到了中國的深刻影響。日本吸收中國文化是多方面的、長期的幾千年的歷史過程。

⑹ 客家文化的代表作永定土樓在哪個省

客家文化代表性建築永定土樓在福建省龍岩市永定區。

永定土樓千姿百態,種類繁多,每一座土樓都各自獨特的審美和藝術魅力。永定土樓主要集中在湖坑和下洋兩鎮,比較有代表性的土樓景點有:洪坑土樓群、初溪土樓群、高北土樓群、南溪土樓群、中川古村落等。奇特的土樓,秀麗的風光,古樸的民俗風情,吸引海內外遊客打卡觀光。

永定土樓是功能齊全的小社會

無論什麼形狀的土樓,一樓通常都是廚房,二樓是糧倉,這兩層都沒有窗戶,牆的厚度都超過一米,進出只有一個門,一般都會用鐵或銅加固,門上還有滅火的水槽,可以有效地防範野獸及入侵者的攻擊。三層以上是卧室,想知道土樓有幾層,只需看看有幾層窗戶,再加上兩層就可以了。

土樓里幾乎就是一個小社會,各種設施一應俱全。在永定土樓內,還保持著客家人聚族同樓而居的生活模式,反映了客家文化中傳統的宗族血緣倫理觀念。樓內外以耕讀傳家、忠孝仁義為主題的楹聯、題刻,體現了客家人對儒家文化的傳承。同時土樓附設的學堂,是客家人崇文重教最有力的歷史見證。

在永定這片土地上,分布著2萬多座土樓,其中有三層以上的大型土樓有五千座,圓樓有三百多座,其中清代以前的約佔三分之一,具有代表性的土樓有三千多座。永定土樓分五鳳樓、方樓和圓樓三大種類,建築工藝和風格源於古代中原民居建築。

圓樓是土樓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築,一般以一個圓心出發,依不同的半徑,一層層向外展開,環環相套。樓中心處為家族祠堂,向外依次為祖堂,圍廊,最外一環住人。整個土樓房間大小一致,這種格局體現了人人平等,也體現了客家人世代相傳的團結友愛傳統。福建土樓源於客家,根在永定,土樓被譽為沒有大門的中國客家博物館。

⑺ 誰有永定客家土樓攻略

一、民俗文化記憶——洪坑土樓群
洪坑土樓群位於永定縣湖坑鎮洪坑村,形成於宋代末至現代,現存圓樓、方樓、宮殿式土樓、五鳳式土樓、府第式土樓等30多種百餘座客家土樓,是建築種類、風格最多的土樓群,被譽為「一座濃縮的福建土樓博物館」。
振成樓是最富麗堂皇、最具代表性的土樓,被稱為「土樓王子」。它建於1912年,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古樸典雅,按《易經》八卦原理設計,開創了將西洋建築文化融入客家土樓建築的先河。樓內有眾多名流名家楹聯及民國大總統黎元洪的題字。
福裕樓是府第式土樓的傑出代表。由洪坑林氏20世林德山、林仲山、林仁山3兄弟經營條絲煙刀加工作坊而成為富甲一方的大財主之後,買田置地,大興土木,由林仲山牽頭合建該樓。福裕樓的結構高低有序,主次分明,與樓後的山坡走勢渾然一體,更顯恢宏威嚴。整個屋脊成彩色,雕刻著孔雀、鳳凰等瑞獸祥鳥和花草圖案,仰望屋脊,像一隻展翅欲飛的鳳凰。
奎聚樓,始建於清朝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洪坑村第十八世祖奎揚公所修建,坐北朝南,佔地約6000平方米。因地制宜,依山就勢,形成前低後高,中廳高兩廂低,高低起伏,錯落有致的格局。該樓是永定縣乃至客家地區現存的唯一一座宮殿式方樓,又被稱為「西藏布達拉宮式」建築。
如升樓是永定客家土樓中最小的圓樓之一,其規模形狀如同舊時民間計量大米、穀子的竹製器皿,故又被稱為「米升樓」。此樓坐東朝西,單環,土木結構,高3層,直徑23米。每層16開間,內通廊式平面。底層微廚房、餐廳、不開窗;二層不開窗,設糧倉,三層為卧室。全樓只設一門,樓門、門廳與後廳(祖堂)同在中軸線上。樓內天井中有一口水井。
二、土樓王的榮耀——高北土樓群
高北土樓群坐落在永定縣高頭鄉高北村,由建於明代至現代的承啟樓、世澤樓、僑福樓、五雲樓組成,均坐北朝南、依山傍水,樓與樓之間有青石板小道相通。
承啟樓為圓形土樓,江氏民居,被稱為「土樓王」,始建於明朝,按《易經》八卦原理設計,直徑73米,高四層,里外四圈,400個房間,鼎盛時期住過800多人。
世澤樓是一座方形土樓,佔地面積約5100平方米,始建於清嘉慶年間(公元1796—1820年),到現在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了。世澤樓高4層,4道樓梯分布在4個角。樓內左右相對稱的一層房間是當時的會客室。這座樓的木結構沒有用一枚鐵釘,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樓內東西兩側各有一口水井,東邊的稱為陽井,西邊的稱為陰井。樓內採用三進堂布局,前低後高,一進比一進高,形成樓內錯落有致的格局。祖堂設在最後一進,像太師椅那樣四平八穩。民國十八年(1929年)這座土樓的中廳和部分木結構毀於戰火,後來中廳沒再修復。
五雲樓,建於明隆慶年間(1567一1572),該樓為方形土樓,坐北朝南,高4層,無石砌牆基。該樓從外大門起,經內大門、南儀門、北儀門到後廳(祖堂),共有5進。外門樓屬文曲水星,內大門屬貪狼木星,北儀門屬巨門土星,祖堂屬武曲金星,正好按五行相生規律,即按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的規律布局,層層生進。中廳為口字形,中為天井,南、北面各開一個儀門,東、西面各開一個旁門,4個門各通磚牆巷道,把樓內分隔成4個小院落,自成單元,寓意春夏秋冬四季。4條巷道各在中間相對開兩個門,分別與各院落的曲徑相通,寓意「八節」。8個巷門象徵金鎖迷宮陣圖中的8門。兩口水井象徵日月陰陽。總起來寓意「動宅五進,日月照臨;四時八節,人財興盛」。像五雲樓建築中蘊含這種中華傳統文化的現象,在永定客家土樓中非常普遍。

三、無限風光撲面來——初溪土樓群
初溪土樓群位於永定縣下洋鎮初溪村海撥400-500米大山深處的山腰上,形成於明代初(公元13世紀初)至現代,建築布局至今保留著古代的傳統格局,包括5座圓樓在內的近百座土樓依山就勢、錯落有致、氣勢磅礴、背靠千畝梯田。一條小溪自東而西從土樓群前橫穿而過,溪水潺潺,景色迷人。初溪土樓群是人與自然完美結合、和諧相處的典範,被稱為最令人震撼的土樓群。
集慶樓,建於明朝永樂年間,已有600年歷史。該樓為圓形土樓,以年代久遠、結構特殊著稱,底層內通廊式,全樓用72道樓梯分割成72個單元,木結構均靠榫頭銜接,不用一枚鐵釘,被稱為「樓梯最多、最奇特的土樓」。
余慶樓,建於清雍正七年,也就是公元1729年,已有將近300年的歷史。坐南朝北,佔地約2100平方米。單環,直徑41.6米,主樓高3層,每層34開間,設一個大門、4道樓梯,一、二層不開窗,中為天井,內通廊式平面。祖堂設於內院中間,為單層磚木結構方形建築。懸山頂,穿斗、抬梁混合式構架。
四、震撼•土樓長城——南溪土樓群
南溪土樓群位於永定縣湖坑鎮,形成於宋代(公元12世紀)至現代。數百座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土樓,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依山傍水或依山就勢分布在南溪河兩岸,蜿蜒十幾公里,錯落有致,氣勢恢宏,蔚為壯觀,令世人嘆為觀止,被稱為最壯觀的土樓群。如果說在空中鳥瞰南溪土樓群,可以毫無遮攔地感受永定土樓最具震撼的一面,那麼行走在南溪土樓的村落之間,體味到的則是恬靜悠哉的客家鄉間生活。
環極樓,圓形土樓,2環,高4層。坐落在湖坑鎮南中村,建於清康熙32年(1693),被稱為「大地音響」和 「抗震巨堡」。站在該樓中間天井中心喊話,即產生擴音器的效果,其緣故至今是個謎。1918年農歷正月初三永定發生強烈地震,該樓外牆被震開一條一尺多寬的裂縫,而後又慢慢癒合。該樓被稱為最富傳奇色彩的土樓。
振福樓,圓形土樓,建於1913年。它依山傍水、典雅精緻,是最秀麗的土樓,被稱為「土樓公主」。它不僅按傳統的《易經》八卦原理布局,石刻楹聯眾多,而且受近代西方建築風格的影響,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是生土建築藝術達到前所未有高峰的典範。振福樓是最秀麗的土樓,遠處青山綽綽,近處溪水潺潺,老樹、拱橋、土樓、稻田融為一體,相得益彰,構築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畫卷。
衍香樓,坐落在永定縣湖坑鎮新南村,建於清道光22年(1842),外圓內方,按《易經》八卦原理構建。內廳仿府第式建築,廳內及樓外圍牆、左右小門等雕刻精巧,牆壁上書畫精美,龍飛鳳舞。整體布局協調、統一、美觀而實用。歷代以詩書傳家,人才輩出,是典型的書香門第,被稱為最具書香氣的土樓。
五、僑鄉印象•萬金油帝國——中川古村落
中川古村落位於永定縣南部的下洋鎮中川村,形成於明代早期(公元15世紀20年代)至現代。百餘座造型、規模各異的土樓依山傍水,建築風格別具一格,充分體現了中西文化的交融,是最具僑鄉特色的土樓村落。
中川是著名愛國華僑胡文虎的故鄉,始建於民國36年(公元1947年)的虎豹別墅(現為胡文虎紀念館),即坐落在村北。虎豹別墅系土木結構,部分用磚、鋼筋,三層,揉合中西方建築特色,氣勢雄偉。半弧形磚牆襯托土牆高樓,新穎別致,凌空欲飛。屋檐有古曲藝術雕飾,頗富閩西僑鄉特色。
胡文虎胡文豹兩兄弟聲名顯赫,在海外華人商圈也可以說是無人不知。這兩兄弟發家致富的因由卻是一盒小小中成葯,當年父親病逝家境敗落,母親將父親留下的一個中葯秘方交與兄弟兩個,囑咐說這是救命的稻草,成敗就看兩兄弟自己的造化了。經過幾年的艱苦奮斗,兩兄弟終於以一種專治蚊蟲叮咬,暈船嘔吐,頭疼胃痛的神奇葯膏發了家,這就是體積小名聲大的「萬金油」。
六、舌尖上的客家味道
聰明睿智的客家人和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經過千百年的沉澱和積累,不僅建造了神奇的永定客家土樓,也創造了令人嚮往的客家飲食文化。到客家故里品嘗最正宗的客家菜餚和特色的風味小吃,不僅是口腹的滿足和味覺的享受,也是一次客家文化和飲食的切身體驗。
下洋牛肉丸——聞名遐邇的下洋牛肉丸以柔韌、松爽、味香的獨特風味躋身於客家美食之林,可謂「閩西一絕」!
永定芋子包——俗稱「牛泳浴」,是永定人過九月重陽節必吃的食品。重陽節時,正是芋子豐收的季節,量多質優,做成芋子肉丸,松軟味美,香甜可口,食之令人回味無窮。
梅菜扣肉——北宋年間,蘇東坡以「譏刺先朝」罪名,貶為惠州安置,在惠州期間,蘇東坡命人仿杭州西湖的「東坡扣肉」,用梅菜製成「梅菜扣肉」。傳承至今,梅菜扣肉成為傳統客家宴席上一道必不可少的佳餚。
下洋泡鴨爪是永定一道獨具特色的休閑小吃,該產品香味獨特,口感酸、辣、脆、爽。吃一個,保證你還想再吃一個,是一道令人念念不忘的美食!

⑻ 下洋鎮的文教事業

下洋鎮現有初級中學1所,小學12所,在校學生 4767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5%。群眾文化生活有文學創作、雷歌演唱、文藝會演、攝影、跳舞、舞獅、八音吹彈、弈棋、習書、繪畫等等。醫療保健設施有衛生院1所,各村委會分別有保健站。

⑼ 碧水清風景方好 紅磚粉牆訴古今

初心廣場。

下洋東征革命史館。

綠野之中火炬塔照亮紅色精神。

群雕講述革命往事。

東征支隊誓師首發地遺址見證 歷史 變遷。

霞光中的東征橋。

紅色核心環外,樹木林立,風光大好。

五月伊始,日暖風恬。沿著鄉間小道,可見一條藏於綠野之間的紅色鄉村——下洋村。沿路下行,小橋流水,崢嶸木亭,可約三五知己到公園里燒烤取樂,也可親子共探互動種植區,抑或騎著自行車沿綠道而行欣賞自然風光。

下洋村原名「霞洋村」,位於遂城之北約13公里處,村前三條自然河交匯,隨處可見古木參天,耕地面積達120多公頃。在遂溪縣「紅情綠意,藍韻古色」八大美景評選活動,下洋東徵文化村景區成功入圍。踏著紅磚,一路觀賞繽紛壁畫,山清水秀,幕幕紅色往事撲面而來,書寫著 歷史 的厚重與磅礴。

下洋村 歷史 悠久,全村清一色為李姓。下洋李氏的 歷史 可追溯至公元1784年,自乾隆年間國子監太學生朝東公遷居此地,繁衍生息。

清末民初,盜賊四起。下洋村組建了一支青壯年打賊隊,保衛本村與周邊各村的平安。抗日戰爭時期,下洋村的抗日聯防隊,便是在此打賊隊的基礎上建立起來。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共產黨員李繼松與鄉長李繼琬等人共同創辦了「北安鄉第二小學」,後改為「霞洋中心小學」,並把學校辦成革命人才的搖籃,培養出多名共產黨員,以教師和學生的身份為掩護,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作出貢獻。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者佔領遂溪,進入下洋村掃盪,所到之處,燒毀房屋,屠殺村民。下洋村內組織起抗日游擊小隊,與周邊地區形成以下洋村為中心的游擊區。

解放戰爭全面爆發後,國民黨反動派對南路進行「重點圍剿」,下洋村群眾配合反擊「圍剿」。此外,下洋村還建立了以本地為中心的大片革命根據地,村民積極為部隊捐糧捐款,做好補給,把村中的10支長槍及600多發子彈捐給部隊。

1948年4月4日至5日,粵桂邊區人民解放軍東征支隊各部共約800人在下洋村集結。5日晚上,支隊全體指戰員集中在下洋村朝東公祠前誓師出發。如今村中還保留著東征支隊誓師地遺址。

如今再入下洋村,只見東徵文化廣場上矗立著一座座嶄新的紅色風格建築,該村花木錯落、村道整潔、環境優美,一派美麗、清新的新農村自然風光,遊客慕名而來,古村煥發著新生機。

近年來,依託「基層黨建+紅色文化+鄉村 旅遊 」的下洋模式,下洋村將鄉村振興戰略與地方紅色資源相結合,提出「黨建引領、振興鄉村、紅色鄉村旅行」三位一體發展思路。

在遂溪縣委、縣政府和遂城鎮委、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下洋村利用粵桂邊區人民解放軍東征支隊誓師首發地的 歷史 ,採取「市場運作+政府投資」模式,以紅色之路為宣講教育起點,串聯紅旗廣場、初心廣場、東征支隊指揮部遺址、朝東公祠、東征支隊誓師地遺址等紅色教育點,還在霞洋中心小學原址建立了東征革命史館。

下洋東徵文化村如今被評為湛江市中共黨員黨史教育基地、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中共遂城鎮委黨校現場教學點、遂溪縣老幹部教學教育基地等。還與企業合作建設了國防教育基地,既可坐坦克,也可玩真人CS,寓教於樂。

紅色發展核心環外,河水穿流而過,步上拱橋,右手一池荷花,左手潺潺流水,再往前便是田園風光體驗區,現已引入香蜜百香果、麻美果、嘉寶果、釋迦、櫻桃等果樹。待果樹結果,親子可共觀此地,也可自行種菜、施肥、摘果,體驗動手的樂趣。另一側樹苗整齊排布在特色生態種植園中,建有黃晶果項目基地,等果實成熟,其售價可達近百元一斤,映「紅」村民致富路。

文字:林日清 攝影:郭龍碧

⑽ 尋訪下洋四座圍龍屋

                              □胡賽標

       你從哪裡來?會到哪裡去?眺望你古老陌生的身影,讓人陷入了渺遠而幽深的迷茫.....

       但是,隨著城鎮化的進程,鄉村古建築的凋落,圍龍屋的命運岌岌可危,如再不保護,終將消失於我們的視線……這種具有歷史與文化價值的特殊建築形態,促使我提筆記錄下它的初始影像。

         一、狹義圍龍屋的特徵

圍龍屋一般背靠山坡而建,其結構以中間的正堂為基準。正堂一般是二進、三進,呈方形結構,分為上堂、中堂和下堂(三進)。正堂左右有同樣是方正結構的橫屋。自正堂向外以同心半圓形的房屋結構一層層擴張,每一層稱為一圍龍。圍龍的層數和橫屋的排數一般是相等的。普通的圍龍屋有「兩堂兩橫一圍龍」「三堂二橫一圍龍」「四橫雙圍龍」等等,最多可以達到「十橫五圍龍」。圍龍屋前一般會有一個半圓形的水塘,使得總體看來如同一個太極圖案:陸上屋為陽,屋前水為陰。這也是客家文化中的風水理論的體現。

     據筆者考證,在風水學上,它取「形似游龍,圍住山形龍脈龍氣」之義,故名「圍龍屋」。

      二、尋訪下洋的四座圍龍屋

1、 大瑞村的圍龍屋「田心堂」: 2016年8月15日上午,筆者與胡初炳先生騎著摩托,一同前往大瑞村,考察圍龍屋「田心堂」。與我幾年前來此相較,發現變化不大,基本保留完整,原來還有不少居民住此。只見此樓屹立於青山翠竹之麓、田園菜地之畔。

全樓前低後高,正堂大門石門黑瓦,有門當無戶對,門楣上貼有紅紙黑字「田心堂」,兩側對聯為:「田間讓畔,心地光明」。 「田間讓畔」,典出《史記》卷四《周本紀》:西伯(後指周文王)陰行善,諸侯皆來決平(裁決)。於是虞、芮之人有獄不能決,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讓畔,民俗皆讓長。虞、芮之人未見西伯,皆慚,相謂曰:「吾所爭,周人所恥,何往為,祇取辱耳。」遂還,俱讓而去。諸侯聞之,曰「西伯蓋受命之君」。

故事概括起來就是:虞國人和芮國人發生田地爭執,一塊到周國來,請德高望重的西伯裁決爭端。他們進入周國後,發現周國人受西伯影響,種田的人都互讓田界,民風都謙讓長輩。他們還沒見到西伯,都覺得慚愧了,於是各自返回,都謙讓田地離去。諸侯聽說了這件事,都說:「西伯恐怕就是那承受天命的君王啊!」

「心地光明」出自《菜根譚》,它是元末明初道人洪應明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世集。原文為:「心體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頭暗昧,白日下有厲鬼。」所以,這副對聯是勸導鄉民處世要互相謙讓、為人要光明磊落的。

大門兩邊是石腳土牆的圍牆。大門前面是一片谷坪,大門右側設有一個土木結構的小門。進入大門,左右兩邊是一層的廂房,木牆黑瓦,中間天井用鵝卵石鋪出銅錢圖案。拾級而上,是中廳,兩側有廂房,廂房前走廊左右設廊門。門廳、圍牆、廂房、天井與中廳構成口字型,是圍龍屋的「正堂」。 正堂左右外,隔一條通道,對稱分布土木結構的橫屋,各有三間。

正堂後面是鋪設鵝卵石的「斜山坡」,風水學上叫「化胎」。我認為這是圍龍屋區別於一般客家土樓、江西圍樓的最重要特徵。它寓有龍氣不會閉塞而化為胎息之意,是全屋的風水寶地,也象徵婦女懷胎,寓意子孫繁衍、人丁興旺的深刻文化內涵。

化胎後是一條半橢圓形圍龍,它以最高處的「龍廳」為中點,左右依次降級建築而成,錯落有致排列。這條圍龍是二層建築,共有19間,底層是廚房、飯廳,樓上是通廊式寢室。樓上樓下由一個樓梯連接。後來,因為底層房間較小,住戶又在圍龍中間部分、勾欄外面蓋瓦搭建15間當作廚房使用。1953年,樓主又在「圍龍」後加建一排二層土樓,但沒有「化胎」。嚴格說,田心堂屬於「二堂四橫一圍龍」的圍龍屋。

樓主黃禎祥老師介紹說:田心堂樓內無水井,用水要到一、二十米遠的路口水井去挑。 詢問何人所建?樓主黃加華老人說是十二世深廷公所建;而黃加其老人卻說是十二世軒因公所建。林愛娣老人補充道:此樓是「蜂巢形」,寓意多子多孫。

回到下洋,我查閱《永定黃氏族譜》,或許是族譜修編較為簡單,我與黃仁洲先生查閱許久,均未查到深廷公、軒因公信息,惆悵失落。所以,田心堂從建成到今天,約經歷了多少年風雨,無法據代推斷。

問此樓為何取名「田心堂」?答道:建於田丘中心吧。筆者思之,似乎不妥。一者此樓矗立山麓,化胎就是山坡,並非稻田中心地帶;二者它的對聯「田間讓畔」有歷史典故,已透露了隱匿的歷史信息;三者命樓名者在古代是有文化修養的讀書人,不太可能如此俚俗。因此,竊以為此樓命名「田心堂」,應是取意於典故名言,樓名含義是:處世要謙讓不爭,為人要光明磊落。

2、 溪頭村的圍龍屋「允中堂」: 8月16日上午,筆者第三次前往三聯村溪頭自然村,考察圍龍屋「允中堂」。

走過溪頭大橋,往西拾級而上,只見允中堂坐落於幽靜的溪頭村中部山麓,坐西朝東,樓下不遠一條小溪潺潺淌過……溪頭村形如一隻帆船,是黃氏二世祖肇基公於明嘉靖年間(1522—1566)從太平寨遷此開基的,至今近500年歷史,繁衍23代裔孫600多人。

「允中堂」是「三堂二橫一圍龍」的圍龍屋。第一道外門偏向東北,是土牆木框黑瓦的結構,牆皮斑駁脫落,門坪荒草萋萋,門楣上題「永安居」,對聯曰:「永久常如天不變,安貞吉應地無疆」。語本《易•坤》:「安貞,吉……《彖》曰:安貞之吉,應地無疆。」聯語化用《易經》語義,意思是:永遠長久的法則如上天不變,安靜純正的美德合大地無窮。

進入外門天井,雖蓬草叢叢,但非常開闊,矮牆外是一列土樓。 第二道中廳門黑瓦磚牆、石門石墩,兩邊是低矮的鵝卵石圍牆。中門門楣雕刻「榮封第」三字,對聯曰:「榮華富貴集千祥,封侯晉爵納萬福」。可見,此樓出過官宦。據黃氏族譜載:清代咸豐年間,涌現過直隸州司馬黃孚先、按察司照磨黃志揚等。

進入中門是天井,左右廂房各有二間,一高一低錯落有致。拾級而上是後廳堂,兩側各配有三個房間,亦有走廊通左右廊門,它們構成正堂。 後廳堂上懸掛一匾「允中堂」,據樓主人黃定派先生介紹說,這匾額是15世黃永賢題寫的。因此匾已被盜賊偷走,具體信息無處解讀。樓主還說,此樓是13世黃保華、黃保龍兄弟所建。

查族譜果有此二個先祖,但信息太簡省,沒有官職、生卒年等,難以知道建築此樓具體年代。黃定派是18代,今年68歲,由此上溯至13世,建樓時間約在清代道光年間,允中堂的歷史近二百年。

為何取名「允中堂」?「允中」是「用中守正」之義。命名體現出建樓主人黃保華兄弟精深的文化修養與襟懷境界:處靜順法、用中守正,恰是道儒哲學之道。

廳堂後是二級台階的「化胎」,青黛色鵝卵石鋪開。然後是一圈半橢圓形「圍龍」,共有23間房間。每個間房呈扇形,前寬2.35米,後寬3.35米,深3.9米,高2.7米。「圍龍」前砌有一條較平坦的石路,供住家行走。遺憾的是:以前有16家住戶,居住60多人。現在,絕大部分住家已搬走,漏雨失修,允中堂部分房間已坍塌,一條圍龍亦坍圮一半,令人噓唏。

「允中堂」與「田心堂」不同的是:在它的正堂左側化胎下,砌有一口圓形矮井,井水是石縫處湧出的山泉水。泉水清洌,據說別樓人都爭相來挑飲用。

3、 霞村的圍龍屋「五峰第」: 8月14日下午,冒著蒙蒙細雨,我們在胡芳仁老師引領下,在果樹叢藤中,找到霞村的圍龍屋「五峰第」。

它坐落於高蘭竹下的一個小土坡上,坐西向東。 回想2011年3月29日,我帶著遷居四川285年的胡證川宗親尋根,來到祖居「五峰第」的情景。那時,此樓雖然已經殘破不堪,有的部分已被改建為鋼筋混凝土新房,但總體面貌猶存。它是「三堂二橫二圍龍」的建築。曾經游歷過全世界40多個國家的證川宗親,雖然看到祖居殘垣斷壁感慨萬千,但總還有舊址供他紓解鄉愁,亦覺慰藉。現在已經面目全非了。

據樓主胡炎興醫生介紹,此樓由霞村6世祖金公所建。《永定胡氏族譜》1185頁載:「金公,志遠長子,葬草鞋跡石碑馬髯形,在霞村高蘭竹下建立祠宇;原配謝氏,葬樟湖科牛眠形;繼配李氏;再配曾氏,葬石壁碑側天穹灌水形;生一子:世明。」從金公後裔13世胡廷亮生於康熙丙辰年(1676年)往上推斷,「五峰第」約建於明朝嘉靖年間(約1536年),距今約有480年的歷史。

傳說,金公面朝東方,見五座山峰並峙,形似筆架,寓意吉祥,故取樓名為「五峰第」。一直到改革開放前,五峰第仍有許多人居住。經芳仁老師計算,全樓內圍有10個房間;外圍有21個房間,每個房間約三米寬,大門1個,小門5個。二環「化胎」皆由溪石鋪陳。

樓主胡炎興說,以前樓前有一個水塘,樓內無水井,居民用水是喝溪水的。但現在水塘消失無存。因此樓形狀獨特,又被人戲稱為「畚箕樓」。

離開五峰第,回望樓左側毀圮的懷棠公祠,池塘瀲灧,煢煢孑立的唯一石筆頂上石虎孤獨地注視著,而石柱上雕刻的石猴在時空中靜默無言,漫漶的石刻字跡隱約可見「雍正……恩進士胡朗端立」。

4、 吉里村的圍龍屋「進化居」: 8月18日下午,為了了解更多圍龍屋進化居的細節,我在樓主胡長遠先生陪同下,又一次前往吉里村考察。

記不清第幾次來了,但這座保存最完整、設計最完美的「進化居」,還是讓我驚嘆祖先的聰明才智與浪漫想像:這是一座「三堂二廂一橫屋二圍龍」的建築精品。精巧嚴謹的布局,參差錯落的結構,柔美黛青的曲線,含蓄蘊藉的文化,在我的心湖漾起陣陣漣漪……如果不能將它保存下來,讓它在風雨滄桑中傾圮,我們將愧對先人,也愧疚後代。

進化居坐東向朝西北,登上五級台階,抬頭是進化居大門,石檻木門,飛檐翹角,戶對凸出,上刻祥雲圖案。門楣上書紅底黑字「進化居」,聯曰:「進修唯德業,化育贊乾坤」。語出《中庸》,意思是:想著修美德進功業,幫助天地化育萬物。

走進大門,只見一條長長的青石甬道延伸而去。甬道右邊是一列四間橫屋成為圍牆,圍牆外附有三個小房間;甬道左邊設中門、矮牆。穿過中門,青石天井鋪出巨大的梅花圖形,左右各有二間廂房。前面是正廳,供樓人議事、辦事之所。正廳神龕里供奉著觀音塑像,二側各有三個房間。它們構成正堂。

正廳後面是寬闊的「化胎」,黛青溪石蜿蜒鋪去,似乎浮著幽藍的光。化胎後面是26間的「內圍龍」,如彩虹般圍攏著正堂;然後又環著一圈化胎,大大小小的溪石,清泠泠的,石縫間長出細細碎碎的草,花胎中點鋪著一枚銅錢圖案;最後又拱著一層「外圍龍」,31間房層層錯落下去,如游龍簇擁在正堂的最外圍……空中的圍屋,地下的化胎,珠聯璧合,相互映襯,如湖中的漣漪擴展,像優美的旋律唱響,似建築的花朵綻放。

全樓設有一個大門,三個「圍龍」小門,門閂巧設暗落,大小門關閉,則安全舒適。這就是「圍龍屋」結構精巧、造型美觀的藝術魅力。方正的「正堂」與圓柔的「圍龍」結合,體現客家人外圓內方的性格。 據胡長遠先生介紹,「進化居」它佔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樓內無井,以前在內圍後建有木豬欄,已經拆除。在樓前大坪右邊的菜園下建有一排廁所。

「進化居」的房間面積較大,經樓主胡銳發先生實測,內圍廚房前寬2.1米,後寬3.1米,深3.1米,高3.5米,廚房內設有欞條木窗、灶台、壁櫥,可放小飯桌,還設有半棚子。外圍的半棚子,還能歇息、睡覺。樓中曾居住15戶80多人,至今已傳11代,大部分遷居新加坡。進化居人才輩出,清代出過不少貢生、秀才,當代有博士胡長江、企業家胡精發、新加坡永定會館會長胡晉發、副會長胡義發等。

      三、對下洋圍龍屋的幾點思考

1、下洋圍龍屋的起源:下洋圍龍屋的興建,是否起源於廣東梅州?是先有下洋圍龍屋,還是先有梅州圍龍屋?我電話采訪梅縣博物館朱迪光館長,他認為:這目前尚難定論。客家民系先遷閩西,再遷粵東,當然也有迴流的……從我搜集的資料來看,梅州圍龍屋不僅數量多,規模大,而且歷史長:宋明清三代都有建造,最早的蔡蒙吉故居有800多年,最近的張弼士故居只有108年。下洋年代最早的「五峰第」建於明代嘉靖年間,約480年;最近的「允中堂」建於清代光緒年間,近200年。

另外,從圍龍屋的樓名來看:下洋圍龍屋四座中有二座樓名帶有「居」字,這明顯受到廣東大埔客家樓名命名喜用「居」字的影響。據我對中川村、思賢村、東聯村的調查,靠近廣東的村落,樓名喜用「居」字。一般來說,樓的命名有個歷史痕跡:由最早的口字形「樓」,發展到三堂屋結構的「堂」,再到有官職的「第」,最後到「居」。(當然現在沒這么講究了,「樓、苑、居、屋、大廈、公寓」混用亂用)所以,我認為下洋的圍龍屋受梅州的影響而興建,可能性較大。

3、下洋圍龍屋的現狀:目前,下洋四座圍龍屋的現狀堪憂。霞村的五峰第、溪頭的允中堂已部分坍塌,雜草叢生,斷壁殘垣;大瑞村的田心堂、吉里村的進化居保存較好,尤其是「進化居」結構精巧、設計獨特、錯落有致、雄渾壯觀、自然柔曲、內涵豐富,令人賞心悅目,美不勝收,但是一些房間也出現屋瓦破漏、透光淋雨、泥牆剝落、椽條損毀等情況,如不防微杜漸,將會牆崩屋塌,毀於一旦……    

(附記:本文史稿在采寫過程中,得到胡初炳、胡芳仁、胡炎興、黃定派、黃仁洲、胡長遠、吳均賢、李松齡、朱迪光等親友的幫助,特此致謝!)

閱讀全文

與下洋有什麼特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7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7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5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1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5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0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5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6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6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