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如何在中小學課堂中融入鄉土文化

如何在中小學課堂中融入鄉土文化

發布時間:2023-02-06 17:19:56

㈠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融入農村資源

陳鶴琴先生曾指出:「大自然、大社會是知識的源泉。」作為農村幼兒園,我們最優越的環境就是大自然;因此,如何因地制宜,發揮農村特色,充分利用農村自然環境的優勢引導幼兒學習的興趣,培養幼兒的探索能力便成了我們關注的焦點。 一、在大自然中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 農村的孩子如今雖生在農村,但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們農忙時下田幹活從不把自己的小孩子帶到田裡,生怕小孩曬黑,或者怕他們玩泥巴。因此,他們連田裡生長的稻子、麥子、油菜都分不清。 針對這種現象,我每學期組織幼兒郊遊兩次,帶幼兒觀察田間的農作物。每次當幼兒來到田邊看到田間的水稻、棉花,他們都想去摸摸、看看,自由探索著,以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大自然中處處充滿著神奇,在我們農村,有著極為豐富的自然資源,如樹木、莊稼、沙石等,自然界的一切都可以作為我們良好的教育資源。我們把幼兒從「課堂中學習」引領到「自然情景中學習」,給幼兒充分的自由想像、探索活動的空間。春天,草色青青,野花飄香,一片生機盎然,我們帶領孩子們走進田野,親近大自然:放風箏、植樹、采野花、挖野菜、捉蝴蝶、飼養小蝌蚪;到竹林中寫生;參觀蔬菜大棚。秋天,田野一片金黃,帶孩子們到農田裡拾稻穗,拾落葉,挖山芋。孩子們在與各種自然物親近過程中,自主活動,自發探究。在動手動腦中,他們認識和了解自然物的生長規律,了解人與自然的依存關系,同時又能讓孩子們對大自然保持著永久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總之,農村的自然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這些資源都是孩子們最喜歡、最感興趣的素材,隨著四季的交替,自然界會無私的向孩子們奉獻特有的禮物,我們要運用自己的智慧,讓農村資源融入幼兒課堂教學。 二、利用活物對幼兒進行美術教育 美術活動在幼兒的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特別是美工活動很受幼兒的喜愛。因為它可以發展幼兒的創造力、表現力。可是老師有時卻要為美工活動的開展准備很多操作材料,費時又費力。但在我們農村幼兒園只要你做一個有心的教師,就會發現許多取之不盡的美工材料,如野花、野草、樹葉、稻麥草、種子等。教師通過引導幼兒收集運用這些材料進行加工拼貼,就能創造出一幅一幅美麗的美工作品來。如:在各種野花競相開放的春天,把幼兒帶到幼兒園周邊的田野中、馬路旁,採摘野花野草,回來經過擦洗、壓平、修剪、拼貼後一幅一幅的「花草名信片」就呈現在我們的面前了。讓幼兒准備各種不同種類的種子如菜子、豆類、瓜果的種子,巧妙的運用不同種子的形狀、顏色、大少的不同,粘貼到在卡紙上畫出的各種物體的輪廓上,這樣一幅一幅的種子貼畫就做出來了。用稻草編草繩、蛇,扎小人、動物等。看著這些運用農村常見的自然材料創造出來的作品,你會情不自禁的為幼兒在操作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想像力、創造力、表現力而感到驚嘆! 三、在田地間對幼兒進行語言教育 將幼兒帶到田間進行語言教育,可以更好地發揮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增強幼兒的學習興趣。記得有一次,我園一名教師開語言教研活動,《春天的朋友》,她把幼兒帶到了田間去。當時我們覺得這樣做可能效果不一定很好,幼兒難組織,也許會出亂。結果在這次活動中,幼兒的學習興趣濃,他們很快就學會了《春天的朋友》這首較長的詩歌,而且都能進行簡單的創編。如有的幼兒看到蝴蝶、池塘中的小蝌蚪,他們這樣仿編:「花蝴蝶飛來了,和小蝌蚪握握手,它對小蝌蚪說,咱倆是朋友。」這樣幼兒看到田間的許多昆蟲(螞蟻、瓢蟲、青蟲),他們都能仿編到詩歌里去,幼兒很容易就學會了創編詩歌。通過這次活動,我園教師都深知:組織教學,要從幼兒生活經驗入手,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生活即教育」 四、利用現有物品對幼兒進行體育游戲 農村的田野坑坑窪窪,小溝、土坡、石頭、竹子不計其數,幼兒郊遊時總愛摸摸、玩玩,發現它們的特性。教師直接利用這種自然物開展多種游戲活動,增強他們的體能,發展他們的智力。利用田間的優勢,當看到土坡時,我讓幼兒手、腳屈膝爬上去,練習幼兒爬的動作;看到石頭,練習幼兒的投擲動作,提醒幼兒游戲時注意安全;看到竹子,讓幼兒練習跑的動作,這樣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已掌握了體育游戲的動作技能,使幼兒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五、利用種植園培養幼兒勞動能力 農村幼兒園有一個優勢就是空地比較多,我們就利用這個有利條件開辟了一塊種植園地,讓孩子們走進屬於自己的小菜地去學習播種、澆水、鋤草、採摘等勞動技能。 在播種季節帶領幼兒在種植園地里開展了「種瓜點豆」的活動,種下了黃豆、刀豆、玉米、花生等各種種子;栽下了西紅柿、辣椒、茄子、黃瓜、絲瓜等各種秧苗。在這個勞動的過程中孩子們掌握了使用鏟子技能,知道點豆子時要先挖一個坑,然後要在每個坑裡撒下三至五粒種子,栽秧苗時要及時的澆水等一些種植方法。 種子播下後,帶領孩子們時常來照料它們,在照料的過程中孩子們學會了區分雜草與玉米;學會了如何澆水;知道了要及時的為蔬菜鋤草、澆水;澆水時要適量。 在收獲的季節里,帶領孩子們來到種植園地,讓孩子們親手把自己種出來的蠶豆、西紅柿採摘回來,親手剝開豆莢,取出豆粒,請廚房奶奶做可口的菜餚,品嘗勞動成果,享受勞動的快樂。在收獲的過程中孩子們學會了如何採摘豆莢,如何剝蠶豆等勞動技能,知道了生熟西紅柿的區別。 六、利用周邊環境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水污染、空氣污染日趨嚴重,已經影響到我們的生活質量了。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該在幼兒時期就幫他們樹立環境意識,讓他們從小就了解到水、空氣和人們生活的關系。 在夏收的季節里農田裡到處都在燃燒麥草給空氣造成了嚴重的污染。 對於這件發生在幼兒身邊的環境事件,我及時的抓住時機組織幼兒討論麥草燃燒後給環境造成了什麼破壞?給身體造成哪些傷害?麥草該不該燃燒?你覺得應該如何處理麥草?通過集體討論幼兒明白了燃燒麥草會給空氣造成污染,讓人們得呼吸道疾病,農民不應該在田裡燃燒麥草等一些道理,紛紛表示要回家勸阻爺爺奶奶不在田裡燃燒麥草 。 七、利用自然角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 我們的自然角生機盎然,花盆裡種著各種蔬菜花草,瓶瓶罐罐里養著各種小動物。這些動植物都是孩子們從家裡帶來的,農村幾乎每家都有一個小菜園,門前屋後都有小河。幼兒在家長的協助下挖來各種蔬菜的小苗,捉來小魚小蝦把它們帶到自然角來。孩子們都喜歡動植物,自由活動時他們會三五成群的圍在那裡觀察著議論著。在這里孩子們可以觀察到小蝌蚪怎樣變成青蛙,烏龜怎樣進食,小魚怎樣游泳,田螺怎樣伸出觸角。在這里孩子們可以觀察到種子怎樣發芽、開花、結果,知道誰是土壤的好朋友,知道了不同種子長出來的植物各不相同,知道了植物生長所需的必要條件。 農村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只要我們教師做一個有心人,樹立起鄉土觀、整合觀,大膽的帶領孩子們走進大自然這個迷人的世界去擴大視野,去自由的感受,就一定能夠促進幼兒綜合能力的發展,利用較小的教育投資讓幼兒獲得較大的發展,並為其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㈡ 小學語文教學如何挖掘民俗文化資源

《小學語文》網路網盤免費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碼:1234

一、識字與寫字

二、閱讀

三、寫話

四、口語交際

五、綜合性學習

㈢ 老師應該如何在教學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

我國有非常悠久的歷史,而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到現在為止,很多傳統文化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常見,而且新生代的人們也沒有辦法理解這些傳統文化的真正意義,對於一個國家的傳承來說,這是萬萬不好的,所以現在國家在各方面的提倡老師在教學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那麼作為一個使用高科技教學的老師來說,如何教學才能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呢?

再者,現在的小學都比較注重課外實踐,老師可以經常性地組織自己班裡的學生去一些經典的地方做紀念,尤其是春遊秋遊的時候,可以組織同學們去博物館,或者是有意識意義的傳統文化宣傳的地方,也可以組織學生寫對聯,練毛筆字,這些方式都能很有效地促進學生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同樣這樣也可以促進學生在語文上的進步,讓學生對於語文產生了一個非常濃厚的興趣。

㈣ 如何讓當地學生接受鄉土文化教育

鄉土教育是對本鄉本土的文化教育,讓孩子們能夠近距離感受到身邊的自然地理、人文歷史。鄉土之愛是自我與家庭、親友、鄰里之愛的延伸,也是社會、國家、世界和人類之愛的基礎。從人生起點開始進行文化遺產的多樣性保護,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中,融入鄉土文化知識,融入鄉土之愛,是一種文化自覺和自識,它對於推進素質教育有著深遠意義。
一、幼兒園鄉土文化教育的時代背景
1、人口大流動造成了鄉土文化的失傳 當代中國的人口特色是獨子化、少子化、大流動遷徙。中西部青壯年大量流入東部沿海城市務工,農村青壯年人口大量進城。教育公平化制度大力推行,學前教育不受戶籍制度限制,越來越多農村孩子進入城市接受教育。據2010年人口普查,在浙江省溫州市912萬人常住人口中,來自市外的流入人口284萬人,其中省外流入272萬人,以江西、貴州、安徽、湖北、四川為多。省外戶籍的學前兒童佔全市學前兒童的四分之一。全市少數民族種類51個、人數30萬人,比10年前增加了19萬人,土家族、苗族取代畲族、回族,成為全市兩大少數民族。
2、崇洋媚外思潮沖擊著本土文化 全球化和開放意識已經深刻地影響了人們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國際文化的學習交流正在加速前進。一方面是人們感嘆小孩子都不會說方言了,另一方面是英語教育如火如荼,以國際品牌加盟的英語早教班每小時收費150-300元,洋節、洋快餐遍地開花,與孩子們頻頻親密接觸,這些導致了部分家長不知不覺地將鄉土文化丟棄了。
3、農業及農耕文明的衰落 傳統鄉土文化基於對土地的熱愛,人們謳歌著「大地是哺育人類成長的母親」。而現代化、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使得農民種地不掙錢,種地臟、累、窮,社會缺乏對農民這個傳統職業的尊重,五穀不分、四體不勤不僅是兒童的問題,很多家長、教師也是如此。生態惡化趨勢加劇,環境保護任務艱巨。現代城市生活快節奏、高壓力,家長忙於工作、事業,棲息大自然的詩意浪漫的文化生活氛圍不濃,城市一些居住小區缺乏地域環境特色,缺乏社區群體生活及精神文化層面的凝聚力。
二、幼兒園鄉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古今中外,諸多教育學家都提倡鄉土教育。鄉土教育最初源於19世紀德國教育家費希特對民族主義教育的覺醒與倡導。早期鄉土教育受自然主義的影響,主要是以兒童生活的直觀對象——家鄉故土為空間認識出發點,引導兒童了解生存的周邊自然環境與社會人文。20世紀以來,隨著鄉土意義的深化與擴展,鄉土教育延為民族整體性文化教育。美國教育家村威認為,要建立兒童在學習知識上的興趣,必須消除他們的實際生活與課程之間的脫節。義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在《有吸引力的心靈》一書寫道,人類在出生後,有人類特有的「精神胚胎」期。「對於兒童來說,他們對生養自己的土地非常喜愛,不管那裡的生活有多麼艱難,他們也會感覺到從其他地方無法找到快樂。」「心理的這種吸引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它促成了一個人的成長,並且讓他適應了當地社會秩序、氣候等條件。」「今天,我們必須把兒童看作聯系不同歷史時代和不同文明水平的紐帶。嬰兒時期是一個重要的時期,因為如果我們想引入新的思想,改善人們的風俗習慣和在自然特徵中注入新的活力,我們就必須以兒童作為工具,成年人則無法完成這一任務。如果我們真的想廣泛傳播文明的火炬,就必須藉助兒童來完成這一使命。」
新文化運動以來,陳獨秀、費孝通、徐特立等教育家都十分重視鄉土教育和強調鄉土教材的重要性。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會即課程」、「活的鄉村教育要用活的環境」,陳鶴琴的「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等都是鄉土教育思想的光輝展現。潘光旦先生看來,造成國人自我迷失的精神危機,其根源在於「根」的教育缺失。愛國之道,始於一鄉;學必始於鄉土,而後可通天下。正視幼兒園鄉土教育面臨的諸多問題,我們需要辨析鄉土教育的概念和內涵,繼往開來、傳承發揚前輩教育學家的理論思想,積極探索實踐「土得掉渣」的新課程。
三、幼兒園鄉土文化教育的實踐
鄉土教育從娃娃抓起,必須是一種包含自然性、趣味性、知識性、情感性、實用性的教育模式,除了培養鄉土意識之外,生活教育、人格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也潛移默化地滲透其中。以下整理幾點筆者在幼兒園一線教學中的心得體會,以期拋磚引玉。
1、有序組織系統化的鄉土教育 幼兒園可以按照傳統農歷二十四節氣、傳統節日(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冬至、臘八)的時序,結合地方傳統美食、節日活動,構建有韻律節奏的鄉土文化教育。溫州童謠《十二月令》(正月燈,二月鳶;三月麥稈作吹簫;四月四,做做戲;五月五,過重五;六月六,洗垢蹉;七月七,巧食喜鵲啄;八月八,月餅餡芝麻;九月九,登高送娘舅;十月末,水冰骨;十一月,吃湯圓;十二月,糖糕印狀元。)提供了很多很好的素材。春季開園時,家長與幼兒一起動手設計製作元宵花燈,裝飾教學樓。清明節時,讓孩子們搗綿菜,動手做
清明餅。端午節,學唱《龍舟競渡》的歌曲,學習敲鼓打鑼等民間樂器,用五色線編織彩蛋袋子、粽子狀的香囊。除了講解傳統節日的來歷故事,還可以教一些應時的古代詩詞或者方言童謠、民歌,如樂清民歌《對鳥》、溫州童謠《叮叮當》。

閱讀全文

與如何在中小學課堂中融入鄉土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7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7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5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1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5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0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5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6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6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