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喪文化 喪文化是如何產生的
從社會心理學角度看, 學者杜駿飛認為, 喪文化是青年人的一種習得性無助與自我反諷;另有研究者提出, 對喪文化的非主流標簽化, 激發了青年群體集體意識從無到有的再次轉變。此外, 還有從語言模因論和市場營銷等角度對喪文化進行的分析。然而, 作為一種網路文化傳播現象,「喪」文化有獨特的呈現方式和載體, 從文化生產的媒介技術角度分析喪文化生成與傳播應成為重點。鑒於此, 理解新媒體環境下的新文化現象還需要技術、人文、社會等多維視角的關照。(董子銘.情緒釋放與技術催生:新媒介環境下的「喪」文化解讀[J].新聞界,2017(11):45-51.)
目前有關我國網路青年「喪文化」產生原因的分析, 學者們主要側重於社會心理學、新聞傳播學、語言學、青年亞文化等角度, 具體情況如下:
基於語言學對「喪文化」的流行原因進行解讀的學者主要包括周培樹 (2017) 、戚毅 (2018) 等。其中, 周培樹 (2017) 認為可以使用語言模因論對「葛優躺」等「喪文化」的流行加以解釋, 她強調當網路流行語一旦被模仿、復制並得以廣泛傳播之時就可以被稱為模因, 她通過對有關「喪文化」的新聞報道進行梳理後認為, 由於「葛優躺」具有便於記憶、朗朗上口等特點, 容易被模仿和復制, 而且語言使用者可以根據不同語境進行動態搭配, 進而促使「葛優躺」等「喪文化」名詞具有較強的生命力。這樣一些新詞語也符合網路青年求新求異的心理訴求, 因此, 得到了大量網路青年的追捧。戚毅 (2018) 認為, 作為流行語的「喪文化」中的「喪」一詞, 在語法和用法上都有所創新, 並隨著語言環境的變化, 呈現出完全不同的語義色彩, 具體而言, 流行語中的「喪」, 與現代漢語中「失去、丟掉」的意義逐漸分離, 僅沿襲了「情緒低落、失意」的語義。
基於社會心理學視角對「喪文化」產生和流行的原因進行解讀的作者主要有蕭子揚 (2017) 、杜駿飛 (2017) 、董扣艷 (2017) 、馮銘鈺 (2018) 等人。蕭子揚 (2017) 認為, 「喪文化」是一種新興的青年亞文化, 它的產生和流行是由互聯網時代青年群體普遍存在的焦慮狀態所致, 因此, 「喪文化」反映了新時期青年的社會心態和社會心理。結合社會心理學的相關理論, 提出了「喪文化」產生和流行的原因主要有四點:一是互聯網技術對現實的「擬構」;二是青年的「自我污名」;三是集體無意識的作用;四是互聯網時代的情緒感染效應。杜駿飛 (2017) 主要借用習得性無助和迴音室效應等社會心理學概念對「喪文化」現象加以了解讀, 他認為「喪文化」是在習得性無助心理的作用下形成的, 而且由於迴音室效應的存在, 導致「喪文化」現象在青年群體的互動過程當中不斷重復出現, 使得人們存在某種幻覺 (錯覺) ——「喪文化」就是主流文化。董扣艷 (2017) 認為, 「喪文化」的產生和流行反映了我國90後青年群體在高速轉型時期的生存和發展現狀, 也呈現出了該群體復雜多樣的社會心態。因此, 她運用社會焦慮、相對剝奪感、發展效能感等視角對「喪文化」背景下青年群體的社會心態進行了探討, 並認為是由風險社會的高度不確定性、市場經濟的過度消費等原因導致的。
基於新聞傳播學視角對「喪文化」的產生和流行的原因進行分析的學者主要包括於風 (2016) 、魏韜 (2017) 、董子銘 (2017) 、馬睿 (2018) 、施思嘉 (2018) 等人。於風 (2016) 利用網路指數等大數據分析平台對「喪文化」的形成過程和階段進行了詳細分析, 並進一步提出, 新媒體是導致「喪文化」得以廣泛傳播的主要原因, 由於新媒體具有高效、便捷等特點, 促使帶有頹廢色彩的文字、圖片等內容可以快速傳播, 並獲得網路青年群體的認可, 從而導致部分青年價值觀發生了重要嬗變。[17]魏韜 (2017) 認為, 互聯網新媒體的發展導致青年亞文化研究更加復雜。一方面, 他強調互聯網技術對於「喪文化」的發展、演變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 他認為由於網路空間中青年的行為具有表演成分, 因此僅僅通過網路青年「喪文化」的線上流行是很難說清楚該群體的線下狀態的, 即需要從線上、線下兩個視角對「喪文化」進行一個比較研究。[18]董子銘 (2017) 比較了社會心理學視角和傳播學視角在分析「喪文化」時的差異, 他認為, 對於「喪文化」的產生主要可以運用社會心理學視角, 而對於「喪文化」的流行和廣泛傳播重點需要運用傳播學視角加以剖析。而且, 從現代傳播技術視角來看, 「喪文化」得以長期流行和快速傳播的原因有四點:第一, 互聯網時代的「碎片化」特徵;第二, 表情包的批量化和文化狂歡的來臨;第三, 技術與資本的聯姻導致「喪文化」營銷加劇;第四, 社交媒體的「部落化」傾向, 導致「喪文化」形成特定文化圈。[9]此外, 馬睿 (2018) 、施思嘉 (2018) 等人均認為, 新媒體平台的高速發展是我國網路青年「喪文化」傳播和流行的重要社會背景, 可以認為, 「喪文化」是新媒體背景下外來文化和青年亞文化的交融與本土化發展的產物。
基於青年亞文化視角對「喪文化」的產生和流行的原因進行分析的學者主要包括施蕾 (2017) 、蔣建國 (2018) 、劉雅靜 (2018) 、李佳昕 (2018) 、朱思良 (2018) 等人。其中, 施蕾 (2017) 認為, 作為網路青年亞文化的一種代表, 「喪文化」是社會心理、現實背景、媒介傳播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6]蔣建國、李穎欣 (2018) 認為網路亞文化側重於強調「我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這一觀點, 認為網路青年亞文化流行的原因在於獲取社會的普遍關注和表達個人價值觀, 而且這樣一種訴求並非是個人主義的結果, 而是集體性的共同追求。因此, 當前我國網路青年「喪文化」流行具有深刻的社會背景和現實指向。比如, 階層固化、現實生活的不如意、孤獨感和無助感的加劇等。[22]劉雅靜 (2018) 提到, 和以往的青年亞文化進行比較, 盡管當前的網路青年「喪文化」呈現出新的特質, 如表達方式和傳播途徑等不同, 但是究其本質仍然沒有脫離青年亞文化的核心范疇, 並沒有因此對青年亞文化賦予新的文化意涵。因此, 她強調分析「喪文化」的過程實質上就是去理解和研究青年亞文化的過程。同時, 她進一步認為, 相對於傳統青年亞文化在表達方式方面的「遮遮掩掩」, 新時期的「喪文化」的呈現更多是一種主動的過程。[23]李佳昕 (2018) 通過對伯明翰學派理論的闡述認為, 可以嘗試以「結構模式」和「世代模式」為主要研究視角, 借鑒和使用「拼貼」、「同構」、「表意實踐」等概念, 以此來分析和介紹以「喪文化」為代表的青年亞文化的風格、特點。同時, 她強調, 階層固化和上升渠道的緊縮、對主流文化的溫和抵抗等是促使我國網路青年「喪文化」得以流行的主要原因。[24]
當然, 除了社會心理學、新聞傳播學、語言學、青年亞文化等視角外, 還有部分學者嘗試從身體認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學等視角對「喪文化」進行討論。其中, 馬文漪 (2018) 認為「喪文化」的流行對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一定挑戰, 存在諸多負面影響。覃春 (2017) 分析了藝術類大學生英語課堂中存在的「喪文化」現象, 並在剖析原因的基礎之上, 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進行了思考。劉政、唐珍 (2018) 結合身體認同視角認為, 「自我降格」概念可以用來解釋當前我國網路青年「喪文化」的形成, 二者認為人們之所以熱衷於「喪文化」目的在於人為地降低所要表述的事物的精神層次, 「變崇高為低俗, 變庄嚴為幽默, 從而達到釋放自我內心被壓抑的情緒」。因此, 二者進一步強調「喪文化」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為青年群體提供了減壓渠道。(蕭子揚,葉錦濤,馬恩澤.我國網路青年「喪文化」的研究進展:一個文獻綜述[J].北京青年研究,2019,28(01):53-60.)
② 如何看待喪文化
消極喪是一種沉浸在消極、絕望、焦慮、陰郁等負面情緒中無法自拔的狀態。喪的另一個積極意義是,它能夠幫助年輕人對抗焦慮、完成自我的接納。
年輕人通過表達喪,來宣洩情緒、釋放壓力。藉由喪的狀態,讓自己暫停高壓節奏,從而能夠休養生息、自我復原。
情緒心理學告訴我們,適當的負面情緒也有其作用,比如低落能讓人節約能量、自我關照;悲傷能讓人深沉思考、收獲智慧。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積極喪其實是年輕人自我調節的方式。
喪的另一個積極意義是,它能夠幫助年輕人對抗焦慮、完成自我的接納。為了消解成功學價值觀對自尊的威脅,年輕人用喪文化來自我調侃、抵禦焦慮。
年輕人會成為「喪一代」的原因:
首先是現實原因。很多年輕人表示,喪是因為如今生活壓力大。諸多現實問題,讓一些年輕人感到就算再努力,好像也很難改變什麼,於是心態從「雞血奮斗」變成了「就地躺平」,由此獲得內心的平和。
其次是心理原因。年輕人普遍具有的心理特點是:充滿希望與幻想,內心有許多抱負,相信年輕一切皆有可能,而殘酷的現實卻讓這種全能自戀感一點點幻滅。經過現實捶打,年輕人開始意識到:有些事情不是努力就能改變的,有些夢想註定是不能實現的。這種幻滅感,讓年輕人感到很沮喪。
③ 如何看待喪文化現象
來源丨喜馬拉雅APP陳昌凱的精品課《陳昌凱的心理學課》
編輯丨金條
最近,喪文化很流行。被定義為「喪」的一種人生態度,簡單來說,就是這樣一種心態和生活方式:不想工作,漫無目的,情緒低迷,慾望低下,只想變得麻木不仁、如同行屍走肉一樣地活下去。
盡管這些語言聽上去很消極,但「喪」作為一種人生觀,確實在一些青年人當中頗為流行。在當下的社會里,青年人努力追求成功,卻總是難以實現,長期的挫敗感讓他們開始變得消極被動,甚至從根本上喪失了追求的慾望。
什麼是習得性無助?
這種絕望的感覺,就是「習得性無助」。本來可以採取行動避免不好的結果,卻選擇相信痛苦一定會到來,放棄任何反抗的行為,稱之為「習得性無助」。
我們要特別注意這個所謂的「習得性」,它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後面不斷的努力、失敗、再努力、再失敗,這樣的反復失敗中慢慢學習到一個事實。原來你的努力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它根本不會改變什麼。這就叫「習得性」的無助!
回過頭來看「喪」這個人生態度,假如你無論如何努力,結果都以失敗而告終。可一個顏值比你高的人,或是一個比你有錢的人,很輕松就做成了。
這時你發現,原來能不能成功,與你的努力基本沒什麼關系。只是和你的顏值,或者是可以投入資本的多少有關,那你怎麼可能還願望去發奮努力呢?反正顏值和爹,兩樣都拚不過別人,還那麼認真幹嘛?這也是習得性的無助。
習得性無助的三個基本表現
現在我們來簡單地概括一下,習得性無助的三個基本的表現。
相信個人的行為和最終的結果之間,是沒有關聯的;
第二,傾向於相信「自己所希望的結果不會發生」,而「不希望的結果必然會發生」;
第三,面對外界的困難或挑戰時,態度消極,不願意做出可能改變現狀的行為。
習得性無助的歸因風格
習得性的無助的歸因風格通常有三個重要特徵:內在性、普遍性、和永久性。
第一,內在性(personal),就是把問題歸咎於自己。比如因為自己長得不夠好看,所以才成功不了。或者因為自己比上司年輕、漂亮,才得不到上司賞識之類。
第二,普遍性(pervasive),就是指並不認為只是某一個具體事件的問題,而是把問題擴大到生活中的每個方面。比如只是英語六級考試付出了努力,卻沒有得到回報,但卻將這個問題推論到所有考試上。
第三,所謂「永久性」(permanent),就是指習得性無助的人,傾向於認為問題是不可能發生改變的。比如認為自己天生不是學英語的料,或者長相一般,所以永遠不會被人注意,也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
因此,習得性無助本質上就是一種永久性、普遍性和內在化的悲觀歸因方式。當遭遇到消極或失敗經驗時,我們會傾向於認為自己沒有改變的能力,形成的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悲觀的認知模式。
如何擺脫習得性無助?
既然習得性無助是我們生活的「喪」氣之源,那麼我們如何擺脫悲觀、絕望的情緒,逃出習得性無助的怪圈呢?
第一,一定要有信心,要堅定信念。既然悲觀絕望的無助是習得而來的,那麼積極樂觀,自然也是可以習得的。
第二,要檢查自己的歸因模式,學會用不同的歸因解釋對抗原有的想法。同時,也可以尋找自己身上的閃光點。這其實就是把習得性無助慣用的內在、普遍和永久性的歸因,轉變為外在、具體和可變的歸因。
第三,讓你無助的往往是無助本身,是那一種抽象的悲觀感覺。當你陷入「我完蛋了」、「我真沒用,什麼也改變不了」的絕望情緒中時,不妨將問題具體化,想想「我究竟遇到的是什麼困難」,然後再冷靜地想一想,「怎麼樣能解決?」
第四,從小事做起,哪怕只是一點點小小的進步,也要給予關注和強化。一切大變都是從小變開始的。當你把問題縮小到一個可以完成的任務時,小小的成功不僅會給你帶來驚喜,還能由此激發你繼續努力的動力。
當然,如今青年們的「喪」文化,並不是真的只有消極頹廢,其中也包含了很積極的抗爭元素。但如果你不希望自己喪氣太重,怨氣太濃的話,不妨開始從身邊的一些小事開始,讓自己真實地行動起來哦!
關於主播:
社會心理學博士,南京大學社會學院心理學系副教授,心理學男神陳昌凱老師,將多年來心理學界的研究成果,用最生動的語言講給你聽,為你打開了一扇重新認識自己和他人的窗。從我們的日常生活現象入手,用心理學實驗解釋很多我們司空見慣,而又迷惑不解的現象,聽起來妙趣橫生!
關於喜馬拉雅:
中國第一音頻平台。隨時隨地,聽我想聽!4.8億用戶的共同選擇,聽段子聽小說聽新聞聽音樂,就用喜馬拉雅!
④ 喪文化大行其道,孩子學習積極性不高,家長該如何正確引導
要讓學生明白學習的重要性,學習在很多的教育家眼裡是跟吃飯和睡覺一樣普通的事情。前蘇聯有非常多的教育家,將我們平時的生活跟學習結合,比如說馬卡連柯經常強調學習應該跟勞動掛鉤。學習從淺層次說是可以讓自己以後的物質生活有所保障,讓自己有一份可以做一輩子的工作,往深層次說,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我們可以依靠學習去實現自身去探索自我價值等等。要讓孩子們明白接受教育,實現自我是他們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多陪孩子看一下紀錄片,多參與到孩子的生活,在孩子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地疏導在孩子的情緒,遇到障礙的時候,及時地鼓勵孩子,家長實際上在孩子慢慢成長的過程中,不僅僅是家長,也應該是老師的身份,也同時是他的朋友。
⑤ 如何看待喪文化觀點
喪文化是中國禮教文化的一種分支。喪文化的歷史幾乎伴隨人類歷史一起成長。可以說,自從有人類社會,就同時有了喪文化。
傳統意義上的喪文化是指喪禮文化,它不是我們日常所見的"人死後,通告親朋好友的悼別儀式和簡單的安葬,更不是現代青年認識的倉桑感的低沉文化"。
說到"喪禮""安葬",可能很多人會認為,不就埋個人嗎?我見的多了,有什麼文化內含?值得來探討嗎?其實不然!
說喪文化,先不得不說到孝道,在國家來說,福利院,敬老院,它的作用是安定社會和諧,使無人善養的老人,兒童,能安度晚年或順利成長。在家裡,孝敬老人,絕不是單指報答父母恩情,它還是做給自己的後孫看的,在自己成為老人後也能得到後孫的敬養,也是做給外人看的,它能帶動社會人群"敬老愛幼"。
孔子,被我們稱為"孔聖人",他的很多思想學說都被稱為"經典名言,據說,孔子死前,叫他的弟子說,自己死後,把雙手放在棺槨的外面,不準放隨葬品,他要讓後人看到,自己光滑滑的來到這個世界,光滑滑的離開這個世界。財寶這個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古代喪文化多具有濃厚的政治色彩。例如,吳將呂蒙殺害關羽後,割其人頭,經特殊處理後送給了曹操,曹操感其忠義,給關羽配以木身後厚葬。東吳的目的是嫁禍曹操,意思是關羽之死是受曹操的命令,而曹操呢,又利用厚葬敵將來收買人心,同時也是告訴劉備,關羽的死不是我曹操所為,我對關羽是很好的。
在岳飛故事中,我們知道,岳飛被秦檜所害於「風波庭"。一代英雄含恨而死,宋朝滅後,明朝的皇帝為岳飛修墓立碑,並立奸臣跪像於墓前,讓後人唾罵,教育後人要忠義,愛國。
喪文化包括喪葬儀式,培葬禮品,選地,造墓,守孝,立碑,立傳。本文對儀式,葬品,選地,等作省略,只爭對立碑立傳等具有文化教育意義部分作簡單介紹。
民謠說,"萬里長城今尚在,世間不見秦始皇",在沒有發現"兵馬俑的歲月里,中國人只要見到了萬里長城,就知道它是秦始皇所建。當秦俑出現在世人面前時,振驚世人眼球,思想道德,侈華殘酷的封建統治,使我們了解歷史真象的見證的正是始皇喪文化的造墓。民間唱了無數代的《孟姜女》相比秦陵來說不值一提,這就是造墓文化的魁力,造墓文化,即建築文化。
如果說古代的男性帝王之墓還不足以說明具有建築文化基礎,那麼,對於名家女性的喪禮"貞潔牌坊"建築構造,也足以證明喪文明的高文化內函。凡女性,在世孝訓父母,相夫教子,忠夫不再嫁,其子成名後,感其母教子有方,促以成為世人的女性代表,官府鼓勵為其立牌建坊。貞潔牌是家族貞女標志,是地方貞女性標志,也是本王朝貞女性標志。
立碑,撰刻碑文是對死者功德的總結,從碑款處,會看到其後人的興衰發達,從中更能發現其家族傳承,家族史指家譜,功德碑是做給別的家族看的,是炫耀的標志。
喪文化中的立傳,主要指帝王之家的個人功德歷史,社會賢達名人的個人成就貢獻,它是喪文化的重要部分,我們現在的民間故事多出之之喪文化的立傳。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為紀念為革命犧牲的先烈,人民英雄紀念碑,提前建成,英雄們走了,英雄的功德永垂下不朽。喪葬文化是社會歷史的一部分,"萬里長城今尚在,世間不見秦始皇"。
贊同56
1條評論
⑥ 如何看待青少年中流行的「喪」文化
其實所謂的「喪」不過是個新名詞,其表達的「頹廢、絕望、悲觀」等情緒在古今中外的年輕人中都曾普遍流行,絕不新鮮。
比如,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從年齡上看,也就是現在「喪」文化主體-90後的年紀。無論是阮籍的「青白眼」,還是他們聚集林下,喝酒、縱歌,在今人看來都足夠頹廢和消極。
再比如,歌德中篇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中的少年維特。
維特出身於富裕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能詩善畫,多情善感。他愛上了一個叫綠蒂的姑娘,姑娘卻另有所愛。愛而不得讓維特痛不欲生,加之感覺自身與社會格格不入,前途無望,最後開槍自殺。
《少年維特之煩惱》出版於1774年,據說一經面世,即成為暢銷書,是歌德作品中被同時代人閱讀得最多的一本。可見歌德切切實實刺中了當時社會的「痛點」。
而從書中情節,我們可以分析出維特的煩惱有三:愛情求而不得、社會適應不良和前途黯淡無光。
那麼今天的年輕人呢?我們看看他們的「喪」言語吧:
對比中,我們可以發現,年輕人們的「痛點」沒有發生變化,仍是愛情、環境與前途。變化的只是表達方式。
沒有孩子是不背負著期望長大的,所以,每一代年輕人都有著來自社會和父輩的壓力。今天的年輕人,得益於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在其成長過程中,物質並不缺乏,「沒有吃什麼苦」。
然而,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趨於穩定,「逆襲」、「出人頭地」等超越階層的行為依然不容易實現。尤其對於剛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
此時,自嘲、自我矮化以降低社會、家庭和自我的期望值,以彌補心理落差和遺憾就成為了很多年輕人的不得已選擇。
相比於少年維特的「自殺」,相比於魏晉時竹林七賢的放浪形骸、反抗禮俗,當代年輕人的「喪」反應,在「自我保護」與「反抗世俗」方面實在是過於「溫和」了。
今天,我們不僅能接受加班、苦讀、上進,也開始正視、擁抱生活的更多方面。輝煌成就固然令人贊嘆,但平淡如水的普通生活也可以是一種主動人生選擇。
就像電影《瀨戶內海》中高中生瀨戶所言:「青春為什麼一定要跑步流汗,為什麼不能就在河邊虛度呢?」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舊熱愛生活。」
相信年輕人在逐漸成熟、適應了社會之後,一定能走出自己的「英雄主義」之路,一如他們世世代代的前輩們。
「又喪又積極」的年輕人們已然出現了,不是嗎?
⑦ 喪文化的人怎麼安慰
慰問逝者家屬。
表達追憶哀思。
回顧逝者功績。
提醒節哀保重。
關心家屬身體。
送些有用禮品。
說出願意幫助。
⑧ 「喪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有哪些如何提高青少年的積極性
文化是一種新生的青年亞文化,流行於青年群體當中,通常用來表示青年人在應對社會生活中讓自己不舒服的事情時所表現的消極抵抗態度。而這種文化也勢必會影響當代大學生,從而使得如何提高青少年積極性成為了一個重要問題。
喪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擺爛之風盛行。在面對學業或者事業上的挫折時,大學生第一反應不是積極應對,也不是想著提高自我而去進行抗爭,而是有了擺爛的心思,就是讓事情維持現狀或者變得更糟糕,表現出自己的不滿情緒,同時不思進取,讓自己囿於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當中。這使得大學生群體對自我的認知度下降,情緒增長而使得積極向上的思想減弱,反內卷盛行,不利於大學生長久發展。
青少年們在接觸網路過程當中也會逐漸受到這種文化的感染,所以對於網路作品也要有相應的監管措施,進行提前篩選,打擊不良媒體,幫助青少年們擁有健康的文化環境。
⑨ 「網抑雲」成為新潮流,如何正確對待喪文化
當人們苦“網抑雲”久矣,在網上群起而攻之之時,當“網抑雲”成為了網民新一輪的攻訐道具,表現出肆意的嘲弄之時,是不是又陷入了“人人都是孫笑川”的境地,陷入極端的批判與嘲諷只會導致網路狂歡的興起,而在著巨大的狂歡之下,又有多少人被淹沒在洪流之中,被人們所忽視,或是成為戲謔的對象。“喪”不應該成為一種文化,但每一個人都應該有表達“喪”的權利。一、“喪”不應該成為一種文化
“網抑雲”中那些“喪”評論,最令人厭惡的,應該是那種無病呻吟,矯揉造作之徒,這也應該是對“網抑雲”批判的肇始。他們“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他們“人間不值得”,頗有一種“為賦新詞強說愁”之感,他們為的是博取關注,他們為的是獲取利益。
我之所以反對“網抑雲”的過激批判,是害怕當有一個人需要情緒上的釋放,在社交平台發布一條略帶“喪”意的文字時,就有人在下面評論說“網抑雲警告”;是害怕當真的有抑鬱症患者需要他人的溫暖、他人的幫助時,因為這種批判反而成為了人們嘲弄的對象。在網路上,我們需要的是包容和理性。
⑩ 該怎麼面對喪文化呢
喪文化不是喪葬文化,也就是目前年輕人多講的躺平:躺平,網路流行詞。
指無論對方做出什麼反應,你內心都毫無波瀾,對此不會有任何反應或者反抗,表示順從心理。另外在部分語境中表示為:癱倒在地,不再雞血沸騰、渴求成功了。
躺平看似是妥協、放棄,但其實是「向下突破天花板」,選擇最無所作為的方式反叛裹挾。年輕人選擇躺平,就是選擇走向邊緣,超脫於加班、升職、掙錢、買房的主流路徑之外,用自己的方式消解外在環境對個體的規訓。
躺平是一種無奈之舉,偶爾表現為比較「喪」。對於這一舉動,我們應抱有寬容的態度,但不能一直頹廢下去。人生於天地間,不能建功立業,也要努力求發展,無愧於心。
生命一半苦痛一半幸福,如果你一直喪下去,又怎麼能感受到它的美好呢。來此一遭,不能盡興,何苦來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