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什麼具有海派文化

什麼具有海派文化

發布時間:2023-02-07 12:03:32

① 海派文化的特點是什麼

海派文化的特點是:具有開放性,創造性,揚棄性和多元性。

1、開放性:表現在海納百川,熔鑄中西,為我所用,化腐朽為神奇,創風氣之先。還表現在不閉關自守,不固步自封,不拒絕先進,不排斥時尚。

2、創造性:吸納不等於照搬照抄,也不是重復和模仿,而是富有創新精神,洋溢著創造的活力。

3、揚棄性:百川歸海,難免泥沙俱下,魚龍混雜,這時特別需要清醒地辨別,有選擇地有區別地對待,避免盲目和盲從。

4、多元性:海派文化和其它事物一樣,是復雜的共同體,不應該要求它純之又純,單一就不成其海派文化了。

(1)什麼具有海派文化擴展閱讀

海派文學主要有以下三個的意識:

1、都市文化意識.

(1)、書寫與都市對話中的焦慮的情緒體驗、憂郁感。

上海都市生活方式相對於傳統生活方式來說,是座精神孤島;同時都市機械文明使人有被生活拋入急駛的軌道,隨時要倒下來的感覺。

(2)、漂泊感。

切斷了舊有聯系的新型都市人物,沒有找到新的可供插足的根基,於是成了無根的不安寧的遊魂,漂盪在十里洋場。海派文學里傳達的漂泊情緒反應出他們與革命主潮、傳統文明脫節,找不到自己生存位置,在夾縫中艱難求生的境況。

2、市民文化意識。

(1)、題材主旨的反崇高性和非重大性。

(2)、價值取向:享樂式個人主義價值觀與市民意識相契合。

(3)、思維方式上強調實用理性。

3、文人文化意識。

兩個主要特點為非純粹性、差異性大。差異性可分為三種:閑適型、批判型、哲理型。海派文人在大時代的變革中發現自己是小人物並且認同這一身分,同時又不能找到人生的理想支點,重獲文化英雄身份,所以他們在商業社會面前呈現話語失落。

② 海派文化是什麼意思,它的由來,特徵,表現形式是什麼

一般指的是發生於十九世紀中葉(1843年),至廿世紀初期(1927年)時,一群畫家活躍於上海地區,並從事繪畫創作的結果與風尚。

海派文化的基本特徵是具有開放性,創造性,揚棄性和多元性

③ 海派文化的介紹

上海的文化被稱為「海派文化」。海派文化是在中國江南傳統文化(吳越文化)的基礎上,融合開埠後傳入的對上海影響深遠的源於歐美的近現代工業文明而逐步形成的上海特有的文化現象。海派文化既有江南文化(吳越文化)的古典與雅緻,又有國際大都市的現代與時尚。區別於中國其他文化,具有開放而又自成一體的獨特風格。

④ 什麼能代表海派文化

主要是東西合壁~中外交融~土洋對話

第一,海派建築的特徵是什麼?
上海的建築突出表現了兼容並蓄的海派精神,各種建築流派在這里碰撞,國外先進建築理念與中國本土居住文化融匯,從而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海派建築藝術。

從傳統意義上講,海派建築可分為五種類別:
商務樓:以外灘建築群為代表,包括匯豐銀行、上海大廈、和平飯店、海關大樓、橫濱巨金銀行、英國總會、怡和洋行等。其特徵為:氣勢恢宏、大氣精美,整體與細節兼顧,多為古典主義風格和文藝復興風格。

花園洋房:現存約2500座,包括白公館(法國新古典主義)、王伯群公館(英國哥特式)、張學良公館(西班牙風格)、劉吉生私宅(希臘風格)、馬勒別墅(北歐風情)、沙遜別墅(英國鄉村式)、丁香花園(中西合璧)等。多元化呈現出的美。

石庫門里弄:分為廣式房屋、新式石庫門、新式里弄、花園里弄、公寓里弄。著名的有提籃橋的舟山路東大名路域(猶太人聚居區)、威海路石門一路區域、鳳陽路區域、陝西南路陝南村等。其特徵為西方排屋與中國四合院、三合院的結合。建築風格仍不失精緻典雅,門飾宏闊、氣派大方、黑白的傳統色調和凸凹花飾,厚實、靈便、富足、安全。

教堂: 徐家匯天主教堂(高直式)、董家渡天主堂(巴洛克式)、沐恩堂(美國式)、新樂路東正教堂(俄羅斯式)、國際禮拜堂(英國式)、聖三一堂(西歐高直式)等。建築特徵:宏偉莊重,精美無比。

廠房倉庫:楊樹浦自來水廠、東海船廠、求新造船廠、東區西區污水廠、江南彈葯廠、蘇州河沿岸的倉庫(現在成為SOHO一族的創意樂園)、楊樹浦路上的諸多廠房。即使地位低微的工業用房,一樣透著精緻、實用和大氣。

第二,海派建築的精髓是什麼?
整體而言,海派建築幾囊括了從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世界上所有的建築流派與風格。因此,你可以說它是一個建築大拼盤,但你不能說它是大雜燴。因為,這些風情各異的建築,在不同的建築表象下面,隱藏著共同的建築價值:那就是精細入微、藝術氣息和以人為本。

羅素曾說過:參差多態,是幸福之源。但很多時候,多元也會變成「烏合之眾」。那麼,什麼原因促使多元建築文化在上海能和諧相處並融合成新的建築流派?這還要從上海這座城市找。

上海的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對外面向太平洋,對內通過長江連接腹地,天生具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從對外歷史上講,多個發達國家的並存,必然會導致各國優秀文化的宣揚,這是相互競爭的需要,比如鄔達克、烏月山僧等許多在世界上都有名氣的建築師都曾被聘請設計建築。更為重要的是,長期的對外開放,和大批的富人集聚,使上海有實力有理想,在建築上追求卓越。

海派建築的精髓可概括為:融匯中西、精細入微、藝術氣息

第三,從建築上怎麼體現海派風情?
文化層面上:以新海派主義建築文化的宣傳,人為賦予項目以文化內涵。
精神層面上:以海派精益求精和兼容並蓄精神,規劃設計建築。
實物層面上:以精緻的細節、海派建築的元素(雕花、門廊、窗框、小飾件等)美化建築。

⑤ 什麼叫海派呢

海納百川,兼容並蓄」的上海海派文化,體現在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上海的建築文化,正是在「海納百川,兼容並蓄」中造就了中西並存、中外合璧、藝術交融、風格獨特的「世界建築博覽會」;上海的舞台文化,正是在「海納百川,兼容並蓄」中形成了本鄉本土的「申曲」(滬劇)與國劇京戲、越劇、淮劇等地方戲,以及來自域外的話劇、芭蕾舞等百花爭妍的「大聯袂」;上海的音樂文化,正是在「海納百川,兼容並蓄」中由鄉土氣息濃烈的「紫竹調」、「梅花三弄」,吹來了喜氣洋洋的「廣東音樂」、喧騰激越的「歡慶鑼鼓」、回腸盪氣的「二泉映月」,以及來自歐美的交響樂、銅管樂、管弦樂;上海的書畫文化,正是在「海納百川,兼容並蓄」中不但傳承、光大了傳統中國書畫的風骨,出現了被稱為「海派」的「海上畫派」,而且使發源於古希臘的雕塑藝術和來自文藝復興發祥地佛羅倫薩的油畫藝術在這里留下了「神秘的微笑」;上海的飲食文化,正是在「海納百川,兼容並蓄」中不但薈萃了展示域內川、粵、京、魯、江浙、淮揚等地特色菜系、傳統名點和茶酒文化的館堂樓肆,而且匯聚起散發著歐美情調、各國風味的西餐館、咖啡廳;上海的民俗文化,正是在「海納百川,兼容並蓄」中不僅保存並革新著傳統節慶、吉凶禮俗、民間藝技、武術健身、收藏集古等彰顯中華特色的文化,而且吸納並發展著隨歐風而來的交際禮儀、歌舞娛樂、體育競技、服飾飲食、婚喪嫁娶等異域風情……海派文化是在一種獨特的氛圍中逐漸形成的,一種是西化,一種商業化,在這兩種氛圍中形成了海派文化無比的包容,以實用和功利為准則,拿來就用,不怕「西化」,這使得只有在上海才可以看到中西、新舊、上下、雅俗之間混雜與兼容。在海派文化的形成中,有兩個地方具有特殊的意義,一是號稱「十里洋場」的外灘;一是曾寄居眾多對現代文化產生深遠影響重量級文人的虹口,魯迅、茅盾、郭沫若、馮雪峰等曾在此居住和工作,一大批標志性的中國現代文學就誕生在這里,如果說外灘代表海派文化的商業文化,那虹口就醞釀著海派文化的生活與思想。海派文化林林總總,但海派的建築是所有文化中最為流傳和親近民眾的,看十里洋場的「萬國建築博覽群」,隱約可見昔日的商貿氣象;多侖路上的舊居名宅,見證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文化鉤沉;山陰路上秋色梧桐掩映下的石庫門風情,映襯著中西合璧的新式里弄、文化別墅,顯得分外滄桑;溧陽路上的老洋房群,隱約中透析舊日名流往來紛至的景象,有衡山路的寧謐,而少了些燈紅酒綠的紛擾。得天獨厚的長三角位置、精英匯聚的互通有無、商業發達的經濟重心、較早開埠的歷史淵源,這一切都成為上海這座城市得以廣納、寬涵海內外一切文化,並融合、改造成為體現這座城市品格的標志性特色文化。 上海的「海派文化」,不僅使它能對世界各國的時尚文化作出「第一」反應,而且能快速發現世界學術文化、創意文化的前沿。同時順勢借勢,進一步放開眼界,著眼於世界先進文化的前沿,大膽吸收外來的優秀文化,形成一種兼容各種優秀文化和學術派別的文化格局。相信上海迷離的風情,上海異為豐富的建築天際線便是海派文化最為精湛的存在。海派文化肇始於中國畫,亦起源於京劇,作為藝術流派濫觴後,漫開至電影、小說、美術教育等領域和社會生活諸多方面,便形成了海派文化這個核心基礎概念。海派文化,植根於中華傳統文化基礎而融匯吳越(江浙)文化的地域文化精華,吸納消化一些西方的文化因素,創立了新的富有自己獨特個性的海派文化,其特點:吸納百川、精於求變。海派文化一直在一段時間內是帶有一種所謂資產階級性的消遣情調的意味的,改革開放後,許多小資情調其實派生於此。不可否認,隨著商業的復甦,以應酬為核心要義的海派文化重新占據了一個高度(這里的應酬既無「京派官酬」的貶義也沒有「海派商酬」的貶義),它只是一個相對文藝喜好者的中性詞,每個人可以因為自己的角度與立場不同給出許多不同的解。90年代末2000年初曾從事房地產策劃業,公館一名詞的濫殤,沉渣浮泛,語言只是時代的外衣,窮根究己,本身就有其海派文化根結的追溯。這種糾結,實在是一種文化的潛伏。而表象是咖啡、音符、紅酒、藝術諸種名詞碎片和優雅、悠閑、經典、懷舊諸如此類的形容詞意象,個人淺以為:海派文化緣起及發展:1843年五口通商以後開埠,上海在西方文化的沖擊下,結合老上海的本土文化,慢慢形成獨特的文化流派,為了與「京派」、「杭派」、「港派」相區分,名曰:海派,這種提法普遍出現於上世紀20年代。這種城市精神上的自我認同,是在全球化的過程中確立的,也正是這種自我認同成就了獨特的海派文化。1843年之後,開始形成;20世紀三十年代,隨著 「東方巴黎」地位的確立,上海成為中國最時尚、最具魅力的大都會,海派文化也隨之達到了一個高峰;解放後至1980年代,上海做為工業中心和經濟中心稱雄國內;20世紀90年代後,上海再度復興,作為城市精神的海派文化再度煥發出炫目的光彩。海派文化的經典元素:海派建築:中西融合的石庫門建築、老式新式里弄、西方別墅與東方園林融合的花園洋房、外灘萬國博覽會等。海派藝術:張愛玲的小說,海派書法(以昌碩大師為代表),爵士樂(中國第一個爵士樂隊傑米·金),海派油畫(中國油畫發源地)。海派服裝:旗袍,中西服飾的完美結合。海派生活:到百樂門舞台廳跳交誼舞,住在花園洋房和古庫門,聽留聲機里傳出的周璇的歌聲,去大光明電影院里的好萊塢最新電影,喝可口可樂和法國白蘭地。海派商業:南京路,中華商業第一街,以前稱為「十里洋場」,中國商業朝聖地,淮海路的高檔品牌商店。海派公園:靜安公園的江南山水與西式園林的結合,復興公園法式風情與娛樂文化的結合,世紀公園的現代城市意象。海派文化的核心價值海納百川,兼容並蓄:面海臨江的優越地理位置,決定了上海的胸襟寬廣,而國外列強主導時期,客觀上更加強了這種開放性,並作為傳統植入城市神經。所以,上海比中國任何一座城市,更加容易接受外來文化,不分省區,更不分國別,滬劇、越劇、昆劇、京劇、話劇、歌劇、音樂劇、情景劇、黃梅戲、爵士樂、拉丁舞、HIG-HOP,各有各的市場。同時,上海是座標准移民城市,寧波人、廣東人、江蘇人、江西人、山東人、安徽人等雲集,英國人、日本人、法國人、美國人、白俄人、猶太人,各種膚色雜處。過去如此,現在更如此,400萬外地外國人聚居於此。多元化——正是海派的最大特徵。接軌國際,時尚洋氣:目前中國最國際化的城市,有兩個,一是北京,一是上海。北京的國際化更大因素來自首都的政治意義,因為北京同時也是最富中國傳統色彩的城市。而上海,天然就是國際化都市,不僅是現在,100年前亦如此,因此,國際性的思維、視野、習慣已深入城市肌體。所以,一直以來,海派文化是離中國傳統距離最遠的一種文化,在某種意義上講,上海跟國外比跟國內的距離更近。在上海的馬路上,看到老頭吃冰激淋千萬別大驚小怪,因為他從小就這么吃大的,老克勒們的品位,讓人欽佩。如果說北京是東方皇室,那麼上海更像西方貴族。1930年代,好萊塢的最新電影只需一周就會出現在上海的電影院里,連日本人都要趕過來先睹為快。這種與國際時尚同步的能力一貫如此。同樣的衣服,上海的女孩子穿上就是洋氣,而在其它城市的人的身上就沒那種味兒,這是長期環境熏陶的結果。上海,這座東方巴黎一直都是中國的時尚之都。變革創新,敢為人先:自從海派文化形成之後,可以說,上海一直保持著中國經濟、金融、貿易中心的地位。這是因為海派文化具有不斷從外部汲取養分,並不斷根據處自己的需要進行融匯、變革和創新,從而具備了自我調節功能,總能夠與時代最先進的文化同步。比如,萬灘是那個時代世界范圍內少見的優秀建築群,現在的小陸家嘴同樣是當今全球最漂亮的建築群之一。爵士樂、交誼舞、摩天大樓、磁懸浮,太多的創新讓中國其它城市只有艷羨的份。因此,無論是20世紀三十年代,還是現在,上海都是中國最具活力、最具國際性的大都會。精緻唯美,注重細節:有人說上海人「精明不高明」,雖然不完全對,但也說明了上海人在「精」上的執著:精打細算、精明能幹、精益求精。長期的商業化、持續的經濟繁榮、規范的社會秩序,使城市像一座精密的鍾表一樣,絲絲入扣。海派文化很講究細節,石庫門的建築飾件、干凈平整的衣角褲線、一段籬笆編的圍牆、一絲不亂的發型、上海牌手錶等,都體現了上海人精益求精的生活態度。在財力許可的范圍,內凡事追求完美。上海是一座盛產白領和小資的城市,他們的生活觀也正是這座城市的性格。

⑥ 海派文化的內容

「海納百川,兼容並蓄」的海派文化,體現在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海派文化就是尊重多元化、個性,兼顧個人和社會利益,以契約精神為主導的理性的、隨和的、較成熟的商業文化。
首先是尊重多元。在上海,你會體會到人和人之間的多元化。比如一個團體內有很多爭鋒相對觀點都能夠和諧相處。因為人本來就是多元化的。這使得個人在不同的方面發展,組成一個更強大的社會。一個人只要不影響他人,就可以干自己喜歡的事情。不能因為別人與自己不同,而去排斥。因為,君子和而不同。
其次是入鄉隨俗。上海人到了隨便那個地方,都會尊重當地文化。比如上海人以前三線建設,現在外省上學就業都會主動去了解當地文化,至少做到不排斥。而留在家鄉的,很多外地的文化也能被當地人吸納。比如我們認可普通話,並把普通話學的很標准。
第三是個人。上海非常尊重個人。個人的言行舉止,只要不影響他人,都是能夠得到理解和尊重的。雖然很多做法我不理解不同意,但是我能夠尊重。每個人都能夠向著自己喜歡的方向去發展,而不受到干涉。
第四是人生觀。上海人多數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方式。金錢非常重要,但是人生也有更多的精神領域。在精神領域找到自己的空間,然後朝著自己喜歡的事業去奮斗。因為,精神領域比物質領域廣闊的多。比如有人喜歡研究天文,有人喜歡鋼琴。會享受人生。
第五是社會道德。上海人比較遵守社會規則和社會道德。坐地鐵不能吃東西就不吃,國家倡導少生孩子就少生,學普通話就學。中國絕大多數規則都是合理的,所以我們更多的是應該遵守。
第六是社會責任感。上海人有社會責任感。比如地鐵中的一些老人,有時候看不慣不文明行為會管一管。再比如上海人自發組成了家鄉文化保護的團隊,吳語保護的團隊。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在一個和諧的環境中,這是我的家鄉,我的祖國,我要好好愛護。看到上海的臟亂差,也有很多市民在網路上批評,並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影響社會。江南人的責任感是有歷史傳統的。明末蘇州在沒有災荒,溫飽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市民居然也能參與政治,反對魏忠賢,不惜犧牲自己生命。
第七是理性。上海人的理性體現在對事情的判斷力和洞察力。我們更喜歡這個現象到底是什麼,至於結論到底符不符合所謂的「譜」沒有關系。比如愛國,我們做不到去砸日本車,燒日本店。我們不會隨外界忽悠,隨大流。比如一個小區缺網吧我們就開網吧,缺水果店我們就開水果店。大家和諧相處。
第八是成熟。成熟是人由於理性,對事物有了正確的判斷推理,有一定經驗,包括對歷史有一定了解之後,由內而外的成熟。成熟也是自我的發現,獨特個性的形成。為人處事講理、不暴躁。因為和氣生福,沒有必要沖動。
第九就是求真不講面子。上海人不喜歡虛假的一套,也不屑去裝。很多時候毫不避諱地說明,某某我吃虧了。出現利益沖突,大家都擺在檯面上談,不是去迴避、撒謊。包括地域沖突,也是在網上大量指出問題的所在。因為真實的反應真相才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我們喜歡赤裸裸的真實,不喜歡美麗的謊言。明明不是這樣的,卻這么說糊弄過去,很讓人反感。
第十是利益分配合理。上海人不喜歡占別人的便宜,當然也不喜歡別人占自己的便宜。利益大家互不侵犯。親兄弟明算賬。這樣實際上反而能夠促進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上海人明白的講利益,因為人本來就是趨利的動物。
十一是契約精神。上海人普遍講契約。契約不單單是個人誠信,而且是人和人之間的自由、平等。一切都是利益交換,交換使得各自的利益得到無形中增長。契約精神又促進了社會的平等。大家在平等的社會中用自己的能力來獲得財富。
十二是商業文化。商業社會最大的特點就是遵守法律,公平競爭,優勝劣汰。江南商業社會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成熟的文化。人際交往、利益分配、人與社會、個性發展都有了自己一套的行事風格。
十三是隨和。上海人有句話叫做,和氣生財。隨和的性格,包容一切,找到各種合理的因素以吸納,完善自己。只要不侵害自己的核心利益,上海人不樂意和別人發生沖突。因為沖突都會損失。人和人之間很多沖突都是傲慢與偏見造成的。
十四是妥協。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妥協,比如利益。退一步海闊天空。因為社會有無數個人組成。你的利益需要尊重,別人也需要尊重。然後大家找一個平衡點。當然這里邊也需要對方的妥協。
十五是審美觀。上海人的審美觀就是清靜淡雅,不喜歡大紅大綠大吵大鬧等重口味。上海人的服飾的清新,飯菜的香甜清淡,建築粉牆黛瓦。說話細聲細氣,不喜歡打擾他人。
十六是形象。上海人多數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服飾得體、談吐得體。符合現代禮儀。 在許多人眼中,上海是一個海納百川的城市,它不斷吸納著來自全球最新最時尚的元素,充實著自己中西合璧的文化,偶爾,這一大熔爐會被認為缺失自己的傳統。事實上,上海的居家文化是傳遞上海特色最有利的見證。史龍天以一名新上海人的身份與我們分享了他在上海的居住心得:「在上海,我和中國同事一起過春節,或是去他們家做客,看到過許多上海的居家文化,80、90後對居家有許多新的概念和理解,現在,這些概念還在不斷變化。和外國人一樣,他們喜歡有自己的想法,主張自己的經驗,這讓上海的居家文化越來越多元化,混合化。」正如史龍天所說,上海的傳統文化是從各種外來文化中精煉出最值得借鑒的那部分,揉和傳承下來,便成了今天上海人引以為豪的海派文化。
對於一名老外來說,上海的居家文化即時尚又環保,有著和全球接軌的先進居住科技,同時又融合了與自然親近的習俗。「在美國的時候,我們習慣用烘乾機,在上海,我已經習慣了衣服在自然的狀態下曬干,這是一種非常環保的習慣。我的美國朋友很驚訝我的做法,但我認為,這是一種好習慣。」史說。
伴隨著海派居家文化的發展,衣食住行都深受影響,為滿足愛家愛生活、中高端消費族群的健康家庭休閑需求,代表新商業文明時代海派生活方式的居家休閑服飾也應運而生,而開創這一居家文化的服飾領導品牌「居風服飾」更是颳起了一陣猛烈的海派居家文化風潮。和傳統的居家文化相比,它不僅僅局限於睡衣、內衣等品類,而是把休閑、運動等類型服飾納入到居家生活中,更能體現海派文化的海納百川,滿足更多人群的需求。
在全球文化打通互溶的今天,居家文化也日趨一體化。通過上海海派文化將新鮮的居家理念帶入中國,中國當代的居家文化必將向著更深厚、豐富的方向發展。 都市文化意識
1.書寫與都市對話中的焦慮的情緒體驗、憂郁感。
上海都市生活方式相對於傳統生活方式來說,是座精神孤島;
同時都市機械文明使人有被生活拋入急駛的軌道,隨時要倒下來的感覺。
2.漂泊感
切斷了舊有聯系的新型都市人物,沒有找到新的可供插足的根基,於是成了無根的不安寧的遊魂,漂盪在十里洋場。海派小說里傳達的漂泊情緒反應出他們與革命主潮、傳統文明脫節,找不到自己生存位置,在夾縫中艱難求生的境況。
市民文化意識
1.題材主旨的反崇高性和非重大性。
2.價值取向:享樂式個人主義價值觀與市民意識相契合。
3.思維方式上強調實用理性。
文人文化意識
1.兩個主要特點為非純粹性、差異性大。
2.差異性可分為三種:閑適型、批判型、哲理型。
海派文人在大時代的變革中發現自己是小人物並且認同這一身分,同時又不能找到人生的理想支點,重獲文化英雄身份,所以他們在商業社會面前呈現話語失落。
發展歷程
五四新文學
五四新文學發動以來,海派小說的傳統一度受到打擊,新文學發起者對上海作家竭盡嘲諷之能事。如郭沫若等創造社發跡於上海,劉半農教授就嘲笑他為「上海灘的詩人」;到了魯迅來概括上海文人時就乾脆用「才子加流氓」一錘而定音。其實在北京的文人中,劉半農和魯迅都是來自南方,更像是「海派」一些。
就在陣陣討伐聲中,一種新的海派小說出現了,那就是創作社的主將郁達夫的小說。郁在日本留學時期開始創作,他的憂郁、孤獨、自戕都染上世紀末的國際症侯,與本土文化沒有直接的影響。郁達夫對上海沒有好感,對上海的文化基本持批判的態度,但這種批判精神使他寫出一篇與上海有密切關系的小說《春風沉醉的晚上》。這部作品依然未脫舊傳統才子佳人模式,但身份又有了變化,男的成為一個流浪型的現代知識分子,女的則是一個上海香煙廠的女工,也許是從農村來城市打工的外來妹。
郁達夫筆下的流浪知識分子還不具備自覺的革命意識,他與女工對社會的仇恨都是停留在樸素的正義與反抗的立場上。但是隨著20年代大革命風起雲涌,革命意識越來越成為市民們所關心的主題,不但許多激進的知識分子被卷進去,而且還成為民眾意識中的英雄。尤其在上海那樣一座有著龐大工人隊伍的城市裡,革命風雲不可避免地從此而起。在新文學發展到「革命文學」階段里,上海的作家們沿著郁達夫的浪漫抒情道路創作了一大批流行文學,主人公是清一色的革命知識分子,他們在這個城市裡浪漫成性,不斷吸引著摩登熱情的都市女郎,不倦地演出一幕幕「革命加愛情」的活報劇。依然是糾纏不清的多角戀愛的幻想,依然是才子佳人現代版的情慾尖叫,丁玲、蔣光慈、巴金、潘漢年、葉靈鳳等時髦的作家無不以上海為題材,創造了新的革命的海派文學。
30年代海派文學
30年代的文學史是兩種海派文學傳統同時得到充分發展的年代,前者的代表作品有劉吶鷗、穆時英、施蟄存等「新感覺派」作家的作品;後者的代表作品有茅盾的《子夜》。但需要強調的是,兩者雖然代表了海派文學的不同傾向,但在許多方面都不是截然分開的。比如關於現代性的刻畫也是《子夜》的藝術特色之一,現代性使小說充滿動感,封建僵屍似的吳老太爺剛到上海就被「現代性」刺激而死,本身就是極具象徵性的細節。同樣,在新感覺派作品裡,階級意識有時與上海都市文化中的「惡之花」結合為一體,如穆時英的《上海的狐步舞》、《夜總會里的五個人》等許多小說里關於貧富對照的細節描寫就是明顯的例子。
現代海派文學
茅盾的《子夜》:《子夜》描寫的上海的民族資本家與外國財團利益的斗爭細節及其場所(如喪事與跳舞、交際花的間諜戰、太太客廳的隱私、交易所里的戰爭、賓館的豪華包房、麗娃河上的狂歡以及種種情色描寫),體現的是典型的繁華與靡爛同體模式結構。茅盾以留學德國的資本家來代替流浪知識分子,以周旋於闊人之間的交際花代替舊式妓女,其間展開的情色故事從心理到場面都要遠遠高於一般的海派小說。只是作家為了突出左翼的批判立場,才不顧自己對工人生活的不熟悉,特意安排了工人罷工斗爭和共產黨內兩條路線斗爭的章節,但這方面他寫得並不成功。所以,從本質上說《子夜》只是一部站在左翼立場上揭示現代都市文化的海派小說。
劉吶鷗的《都市風景線》:其生活觀照態度歸結為單純和全然,又將這種單純和全然的風格與現代都市的人為造作文化聯系起來,構成半殖民地上海的獨特的風景線,可以說是對劉吶鷗為代表的海派文學最傳神的寫照。
張愛玲的《傾城之戀》:如果說30年代是新感覺派與左翼文化把海派文學的兩個傳統推向頂峰的年代,那麼,40年代的海派小說在忍辱負重中達到了成熟與完美。由於上海是一個中西文化不斷沖撞的開放型的城市,也由於五四以來的新文學基本上是一個歐化的傳統,所以海派小說的主人公主要是與「西方」密切相關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及其消費圈子,而普通市民在海派小說里只是作為消極的市儈形象而出現。在40年代大紫大紅的張愛玲,是一個深受五四新文學教育長大的女作家,但她一開始創作就有意識地擺脫新文學的西化腔,自覺在傳統民間文學里尋找自己的發展可能。上海這樣一種移民城市,它的許多文化現象都是隨著移民文化逐漸形成的,它本身沒有現成的文化傳統,只能是綜合了各種破碎的本土的民間文化。與農村民間文化相比,它不是以完整形態出現的,只是深藏於各類都市居民的記憶當中,形成一種虛擬性的文化記憶,因而都市民間必然是個人性的、破碎不全的。張愛玲對都市現代性的靡爛性既不迷醉也不批判,她用市民精神超越並消解了兩種海派的傳統,獨創了以都市民間文化為主體的海派小說的美學。
當代海派文學
余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
他憑借自己豐厚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明長河之中。 首部散文集《文化苦旅》依仗著作者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三盅:作品多為現實題材小說。
反映社會與家庭倫理,深刻演繹新時代、新的政治與經濟環境下正發生著微妙轉變的社會關系與社會變遷,具有厚重的人文思想,重視傳統,尊重人性,體現人文關懷,敬畏義理之天,極力宣揚信仰對構建良性社會秩序的靈魂作用。 長篇都市小說多為描寫金融危機背景下,中產階層的脆弱與失落,新貴階層的誕生與崛起,及在普遍社會投機心理的驅使下,小人物的人生悲喜劇。

⑦ 上海文化為什麼被稱為「海派文化」

先網路介紹啥叫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是植根於中華傳統文化基礎上,融匯吳越文化等中國其它地域文化的精華,吸納消化一些外國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因素的地域文化。「克勒」是英語「Colour」的音譯,也有經典(Classical)的衍生義。最先吸收結合中西方文化的「老克勒」土洋結合,形成了早期的「海派文化」。21世紀,年輕「小克勒」繼承了海派文化的精髓。


⑧ 海派文化的特性

海派文化,是植根於中華傳統文化基礎上,融匯吳越文化等中國其它地域文化的精華,吸納消化一些外國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因素,創立了新的富有自己獨特個性的海派文化,其特點是:吸納百川,善於揚棄,追求卓越,勇於創新。海派文化的基本特徵是具有開放性,創造性,揚棄性和多元性。 1976年粉碎四人幫,結束文化大革命長達十年的浩劫,開始拔亂反正,在全中國范圍對「文革」進行反思,進行平反冤假錯案,逐步恢復正常的文化活動。
上海以話劇《於無聲處》和小說《傷痕》為起點,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指引下,海派文化開始新的繁榮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上海再次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海派文化重新煥發了青春,充滿了活力,健康地發展,在新的基礎上正在走向成熟。

⑨ 海派文化的形成過程

海派文化的形成過程
從上海的成陸和崛起,伴隨著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回顧海派文化演進的過程,可以看到,在植根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吸納了吳越文化的和其它地域文化,受到了世界文化主要西方的影響,逐漸形成了富有上海地方特色的海派文化。這使我們了解到海派文化是歷史的產物,是客觀存在。
上海土地面積只佔全國的三千分之一左右,人口只佔一百分之一左右,但卻是中國第一大都市,地位相當重要,色彩異常斑斕,內涵非常豐厚……它在短時期內為什麼會迅速發展的呢?當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文化的因素卻不應該低估!文化正是城市發展的活力和動力,也可以說文化是城市持久的生產力、競爭力!
報載,解放初期,毛澤東視察上海在和上海市主要負責人談到上海港起源時,曾經問到,既然叫上海,那麼一定就有「下海」了,「下海」又在哪裡呢?當然,我們生活工作在上海的同志需要問明白的內容就更多了。
據研究,在距今一億八千萬年前,上海與蘇南地區為古老的陸地,後經地質升沉、變遷,在距今二萬多年前,上海岡身外緣,即今北起婁塘、嘉定,經南翔、馬橋,南至拓林一線以東一帶,悉為海水浸沒,以西一帶則逐漸淤積成陸。近年考古發現,青浦崧澤遺址、金山查山遺址、上海馬橋遺址等,表明六千多年前,先民們已在這一帶勞動、生息。所以有學者概言:「上海歷史六千年」。當然,今天上海市的大部分地區,尤其是市區,在六千年前尚是汪洋一片。隨著時間推移,先民們的活動也不斷順勢東移。
起初,這里只有幾戶人家靠打魚為生,直到十一世紀才形成村藩,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在今小東門十六鋪岸邊成鎮,因地處上海浦西,故稱上海鎮。上海浦是吳淞江的一條支流,在明代永樂年間被黃浦江浸沒。與其相對的有一條下海浦,在近代租界辟設以後被填沒。今楊樹浦地區有下海廟遺址,不久前,在原址重建了下海廟。
至元十四年(1277年)朝廷在上海設立市舶司,為當時全國七大市舶司之一,負責管理中外商船,對貨物征稅(在今光啟路上)。此後十五年,元二十九年(1292年)經松江知府奏准,正式設置上海縣。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9月動工築城,當年11月就完工,築成一座周圍9里、高2丈4尺的城牆,城牆外還有護城河。1914年冬拆城牆,填護城河,修築了環城圓路,也就是現在的中華路、人民路。
1949年5月27臼上海解放,掀開了上海歷史新的一頁。
上海是一座典型的近代崛起的城市,而不是在傳統城市基礎上自然形成的;同時,上海是典型的移民城市:1950年的上海人口,本地的只佔15%,非本地的高達85%,國內移民大都來自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廣東……。國際移民來自英、法、美、日、德、俄……近40個國家,最多時高達15萬人。在一個多世紀中,大規模的國內移民潮有:太平天國期間,從1855年到1865年,上海人口一下子凈增了11萬人。抗日戰爭初期,主要是孤島時期,僅4年時間,上海人口凈增了78萬人。解放戰爭期間,三年左右,上海人口凈增了208萬人,勢頭之猛世界罕見。上海也是中國最大港口經濟發達的城市。是受西方影響最大的城市,這里最早開辦西人工廠和學校,最多引進西式建築、市政管理,等等。上海人的行為方式、婚喪嫁娶禮儀,也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變化,就連編門牌號碼、人車分道等等,也都是學自西方。
上海開埠以後,西學東漸,海派崛起,雲蒸霞蔚,日趨突出,到上世紀30年代達到極盛。上海成為文化中心是多層次的。它既是進步文化中心,如《新青年》在上海創刊、左聯在上海成立,魯迅先生在上海生活和創作……與此同時,上海的一般文化也相應地活躍起來;而反動文化也相當猖獗。還有像《嫖界指南》這樣的妓院文學、色情文化也泛濫成災。五花八門的小報,是上海的又一道「風景」。可以說,當年的上海文化是多方面、多層次、綜合性的復雜的共同體。這也許就是海派文化的一個鮮明的特徵吧?
海派文化肇始於中國畫,亦起源於京劇,作為藝術流派濫觴後,很快漫開至電影、小說、美術教育等領域,乃至社會生活諸多方面,便形成了海派文化這個概念,可見這是客觀歷史的必然產物。
上個世紀30年代初期,文壇有過一次關於京派文化與海派文化的爭論,對海派文化褒貶不一,這里不及細述。魯迅先生於1934年2月3日的《申報自由談》發表儼京派」與「海派」》一文,他指出:「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國之租界,帝都多官,租界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沒海者近商,近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獲利,而自己也賴以糊口。要而言之,不過『京派』是官的幫閑,『海派』則是商的幫忙而已。……而官之鄙商,固亦中國舊習,就更使『海派』在『京派』眼中跌落了。」我們應該從魯迅先生這一深刻的分析中得到教益,客觀全面地分析認識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的分期問題,我認為是否可以分為:
萌芽時期,1843年上海開埠以前,中華傳統文化特別是吳越文化,就為海派文化提供了基礎,開始孕育了海派文化。
成長時期:1843-1949年期間,特別是19世紀30、40年代,上海「八面來風」似的移民,哺育了海派文化的成長。
轉折時期:這又可以分為兩段:1949-1965年間,建國以後,定都北京,商務印書館等文化單位遷往北京,以郭沫若、茅盾、葉聖陶、夏衍、曹禺為代表的上海文壇驍將率隊陸續\遷居北京,上海在電影等方面不再是中國的文化中心,這是很正常的轉移,上海雖然不再是中國的文化中心了,但文化基礎很好,依然作用不小,有些方面如電影、小說在全國的影響還是很大的。這也給海派文化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整個中國文化,包括海派文化,遭受了毀滅性的破壞,罄竹難書。 •
成熟時期:1976年粉碎四人幫,結束文化大革命長達十年的浩劫,開始拔亂反正,在全中國范圍對「文革」進行反思,進行平反冤假錯案,逐步恢復正常的文化活動。上海以話劇《於無聲處》和小說《傷痕》為起點,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指引下,海派文化開始新的繁榮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上海再次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海派文化重新煥發了青春,充滿了活力,健康地發展,在新的基礎上正在走向成熟。
當然,海派文化在新的歷史時期,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存在這樣那樣前進和發展過程中難以避免的問題,這是不難解決的。
海派文化基本特點
同國內其它地域文化,如吳越文化、巴蜀文化、客家文化……比較,海派文化有哪些獨特之處?我認為,首先必須明確,海派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這棵大樹上的一叢樹枝,同中華傳統文化是一脈相承的。與此同時,我們必須知道,海派文化是受西方文化影響較早、較多的一個復雜的地域文化,需要實事求是地分析和全面地認識,給予正確的評價,以便清醒地加以揚棄,積極而又慎重地看待。
什麼是海派文化?它的定義應該怎樣表述?我們不妨先看一看:上海灘通向五湖四海,上海人宋之四面八方,上海人講話多有南腔北調,上海戲劇舞台上常年百花爭艷,上海的菜餚兼有多種口味,上海的建築物堪稱萬國建築博覽會……真是五色斑斕,異彩紛呈,充滿競爭,洋溢活力……
要對海派文化下一個定義,首先,要對什麼是文化有個一致的定義,因為全世界對文化的定義多達260餘種。我傾向於中國《辭海》給「文化」的定義:「廣義指人類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所獲得的物質、精神的生產能力和創造的物質、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指精神生產能力和精神產品,包括一切社會意識形式: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社會意識形態。有時又專指教育、科學、文藝、衛生、體育等方面的知識與設施。」但對此還需要概括得簡明扼要,是否可以說:文化,是人類文明的總和?那麼,我們再來對海派文化下定義,是否可以說:「海派文化,是上海城市文明的總和」?顯然這過於簡括了。
我個人意見:海派文化,是植根於中華傳統文化基礎上,融匯吳越文化等中國其它地域文化的精華,吸納消化一些外國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因素,創立•了新的富有自己獨特個性的海派文化,其特點是:吸納百川、善於揚棄、追求卓越、勇於創新。
海派文化的基本特徵,我以為可以說是具有開放性、創造性、揚棄性和多元性。
一是開放性,海派文化姓海,海納百川、熔鑄中西,為我所用,化腐朽為神奇,創風氣之先。還表現在不閉關自守,不固步自封,不拒絕先進,不排斥時尚。
二是創造性,吸納不等於照搬照抄,也不是重復和模仿人家,而是富有創新精神,洋溢著創造的活力。當年的海派京劇開創了連台本戲、機關布景是創新,如今的《曹操與楊修》也是創新,金茂大廈是在建築文化方面的創新。
三是揚棄性,百川歸海,難免泥沙俱下,魚龍混雜,尤其在被動開放時期,在租界里,以及主動開放初期,百廢待興的形勢之下,有些飢不擇食,來者不拒,這是可以理解的。我們及時地提出這時特別需要清醒地辨別,有選擇地有區別地對待,避免盲目和盲從。
四是多元性,海派文化和其它事物一樣,是復雜的共同體,不應該要求它純之又純,單一就不成其海派文化了。雅與俗,洋與土,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以致先進與落後,甚至低級、庸俗、黃色、反動文化也有可能混雜其間,特別需要清醒地區別對待。

⑩ 海派是什麼意思

上海的文化被稱為「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的主體,根植於江南地區傳統的吳越文化,並且融入了開埠以後來自西方歐美地區的各國文化,而逐步形成的一種不同於中國其他地區的,屬於上海的獨特文化。海派文化對於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1949年以前,上海甚至是遠東地區的文化藝術中心。1949年以後,由於諸多原因,上海的文藝時尚中心地位有所下降,但依然是中國大陸地區的文藝中心。如今,作為中國大陸的時尚前沿,上海市政府每年都會舉辦繁多的文化、藝術活動。

同時,民間的文化交流也不斷地興隆,國際、國內的交流、訪問演出不斷,是許多國際、國內知名演出團體和文化機構登陸中國的首選地點。

(10)什麼具有海派文化擴展閱讀

出處——

「海派」一詞之出典依然待考,一般認為清末民初的「海上畫派」有關。海上畫派的前源是以董其昌為代表的松江畫派。後隨著上海商業的繁榮,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以賣畫為生。因從正統文化來看,上海的繁華只是離經叛道,左宗棠便稱「海上」為「江浙無賴文人之末路」。

海上畫派之名因此得來。其名聲最卓著者為「四任」,以善花鳥、人物、肖像、山水的任熊為首,包括任薰、任伯年、任預。此外還有趙之謙、吳昌碩、虛谷等知名畫家。隨後又有海派京劇的崛起。海上文壇的興起又將海派文化推上新高峰。

據統計,從1902年到1916年的十五年中,中國新創文學期刊達57種;其中29種以小說命名,上海獨占其中22種。而當時的北京一家小說雜志都沒有。

閱讀全文

與什麼具有海派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7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7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5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1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5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0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5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6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6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