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什麼引導當今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

什麼引導當今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

發布時間:2023-02-07 19:27:19

㈠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必須以什麼為指導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

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以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為中心環節,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1)什麼引導當今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擴展閱讀: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內涵:

1、對文化建設的戰略地位認識的新跨越新自覺

們的國家是一個舉世公認的文明古國和文化大國,但還不是文化強國。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革命文化光輝燦爛,現代文化活力四射,但存在的問題是:

核心價值觀引領多元文化能力不強,實現人民基本文化權益意識較弱,文化產業發展緩慢,文化產品市場傳播能力較差,國際輿論格局中西強我弱,文化法制建設期相對滯後,國家文化軟實力亟待增強。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文化興國的靈魂

十七屆六中全會精闢地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方向。」

文化包括理想信念、制度法紀、體制機制、方針政策、管理模式、精神道德、科教文衛、生活方式、社風民俗等諸多層面,不光是文藝作品、文化活動。在文化這個大范疇里,世界觀、價值觀和倫理觀處於核心和主導地位。

3、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推進先進文化建設

全會《決定》為我們指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可以概括為:

高舉一面旗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旗幟,堅持一個方向——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把握一個主題——科學發展,圍繞一個任務——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一個出發點和落腳點——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依靠一種動力——改革創新。

4、圍繞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權為民用,情為民系,利為民謀這是我們黨的宗旨和理念。進行文化體制改革,發展文化產業,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全部目的只有一個,這就是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讓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嚴。

㈡ 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由什麼決定


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由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決定的。
所謂先進文化,就是符合人類社會發展方向,體現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代表社會成員最根本利益,反映時代發展潮流的文化。當代中國先進文化,是指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公民為目標的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健康積極向上的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和文明。

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歸根結底就是要堅持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地位,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具體說來,要從八個方面做好工作:
認清形勢、統一思想,增強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文化建設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文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必須全面准確地把握文化建設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和人民群眾的新要求、新期待,進一步增強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文化建設、加快文化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樹立和落實新的文化發展理念。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思想觀念是個總開關,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文化建設,必須堅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牢固樹立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新的文化發展理念,以改革創新精神推動文化建設。
堅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個根本,牢牢把握文化建設的正確方向,不斷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在准確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深刻內涵的基礎上,把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主線,貫穿到文化建設的各個方面,引領社會思潮的有效途徑,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用社會主義文化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力量、形成共識。
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文化發展的突出問題,加快文化發展步伐。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文化建設,最根本的是緊緊抓住文化發展這個主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破解文化發展難題,轉變文化發展方式,推進文化創新,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通過加快文化自身發展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堅持以人為本,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文化建設以人為本,就是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以服務人民為根本宗旨,以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根本目的,以人民群眾為根本依靠力量,讓文化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妥善處理文化發展中的重大關系,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又好又快發展。文化建設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就要理順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加強文化建設各個方面、各個環節之間的相互協調和配合,使文化發展的結構和布局更加全面均衡,發展的速度與質量效益更加協調統一,文化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堅持統籌兼顧,不斷增強文化發展的均衡性,形成文化建設整體推進的良好局面。文化建設涉及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兩個領域,涉及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文化建設,必須堅持統籌兼顧,使文化建設各方面相互促進、良性互動。
堅持加強和改善黨對文化工作的領導,為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供堅強保證。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落實到文化建設的各個方面,關鍵在黨的領導。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文化建設,必須切實加強和改善黨對文化工作的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使之更好地擔負起領導和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歷史重任。

㈢ 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的指導方針是什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方針

第一,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

第二,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第三,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不斷推進文化創新。

第四,堅持立足當代又繼承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立足本國又充分吸收世界優秀文化成果。

第五,堅持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

概括起來就是「二堅持」、「三貼近」、「兩立足」、「兩手抓」。

㈣ 中國共產黨怎麼樣領導人民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倡導社會主義榮辱觀,增強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強精神,抵禦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腐朽思想的侵蝕,掃除各種社會丑惡現象,努力使我國人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民。對黨員還要進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教育。大力發展教育、科學、文化事業,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化。
所謂先進文化,就是符合人類社會發展方向,體現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代表社會成員最根本利益,反映時代發展潮流的文化。當代中國先進文化,是指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公民為目標的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健康積極向上的具有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和文明。
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緊緊圍繞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樹立新的文化發展觀,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凡是能成為一種先進文化者,都必然在先進的理論或思想作為指導和支持下不斷發展和完善。其價值取向是有利於個人、家庭、國家、全人類的和諧與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使人們在心靈自由、身體健康、財富自由等方面獲得最大滿足,全球一體,最終實現多民族、多文化相互尊重競和並存而共榮,統一在唯一宇宙之下的共產主義。
國家發展、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不僅需要雄厚的經濟實力,而且需要先進思想文化的引領,需要強大的思想文化力量。大力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思想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
縱觀人類發展史,世界各個國家和民族因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具有不同的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也就擁有不同性質、不同形態的思想文化。同時,由於社會歷史文化條件的復雜性,性質和形態各異的思想文化也會在同一國家、同一民族並存共處,呈現出多元、多樣、多變的狀態。先進思想文化順應歷史潮流,反映時代精神,代表國家和民族的發展方向,體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當今中國,作為思想文化的主體和主流,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居於核心地位,代表和引領著中國先進文化的發展,具有其他思想文化無可比擬的先進性。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具有鮮明的科學性。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堅持為最廣大人民服務,具有鮮明的人民性。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堅持繼承與創新統一,具有鮮明的開放性。
世界文化是豐富多彩的。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優勢和長處,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學習和借鑒是文化發展的必要條件。世界各國、各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都是全人類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要堅持用科學的態度對待外來文化,使中華文化不僅植根於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沃土,而且站在世界文化發展進步的潮頭。要從我國文化發展的現實需要出發,對外來文化進行具體分析,立足國情、以我為主、為我所用,既大膽吸收借鑒世界一切優秀文化成果,又有效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蝕,切實維護國家文化安全。
在全球信息流動中,90%以上的媒體資訊是由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控制的。在全球互聯網伺服器的存儲中,美國提供的一般信息佔80%,服務信息佔95%。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西方思想文化藉助經濟、科技和傳播上的優勢迅速擴張。作為當代西方思想文化重要形式的西方社會思潮對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產生了廣泛影響。西方思想文化來源於地中海沿岸的希臘文化、羅馬文化和希伯來文化。當代西方思想文化的主體是資本主義思想文化。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文化集中表現為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西方思想文化是一個復雜的思想文化體系,其中既有精華,又含糟粕。吸收借鑒西方思想文化的有益成果,要進行科學辨析。對於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文化,要充分認識它的危害性,予以堅決抵制和嚴密防範。在當代中國,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思想文化,最根本的是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要十分珍惜和愛護中華民族歷史上形成的優秀傳統文化,繼承發揚五四運動以來特別是黨領導人民在長期革命斗爭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鋒精神、鐵人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震救災精神、北京奧運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同時,要繼往開來、與時俱進,適應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深刻變化,結合新的實踐和時代要求,汲取借鑒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優秀文化成果,積極進行文化創新,不斷充實、豐富和發展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內涵。
愛國主義
愛國主義是指個人或集體對「祖國」的一種積極和支持的態度。這里的「祖國」可以是一個區域或者城市,但是愛國主義一般用於某個國家或者聯邦歷史地形成的忠誠和熱愛自己祖國的思想和感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之一。集中表現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為保衛祖國和爭取祖國的獨立富強而獻身的奮斗精神。不僅體現在政治、法律、道德、藝術、宗教等各種意識形態和整個上層建築之中,而且滲透到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成為影響民族和國家命運的重要因素。隨著社會經濟生活條件的發展和變化,在不同歷史時期和不同的階級有著不同的具體內容。剝削階級的愛國主義,是狹隘的愛國主義,有階級的局限性。無產階級的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相統一,是從本國人民和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出發的。它對個人同國家和民族的關系起調節作用。愛國主義是共產主義道德重要規范之一。它要求人們把對祖國的熱愛變成自己的行動,努力為祖國和人民的利益而工作;堅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反對民族自卑感和盲目的民族優越感;同國際主義相聯系,既是一個愛國主義者,又是一個堅定的國際主義者;要求熱愛社會主義制度,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和崇高美德,也是中國各民族大團結的政治基礎和道德基礎。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這是我們民族賴以存在、發展的情感紐帶與精神支柱。堅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之一。在現階段,愛國主義最基本、最本質、最重要的表現,就在於不遺餘力地鞏固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為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作出自己的貢獻。
愛國主義表達,比如展示國旗,唱國歌,參加群眾集會,或者其他各種對國家表達忠心的方式。戰爭時期的愛國主義形式則是為了提高士氣,並使士兵因此奮戰。和平時期的愛國主義,則較難以通過對國家的貢獻來衡量其愛國程度,但愛國者並不因此認為它就不重要了。個人愛國主義是一種自願的情緒。愛國者忠於愛國主義的某一價值,比如對國旗的尊重。
1997年7月,中宣部向社會公布了首批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雲南省 「一二·一」四烈士墓及「一二·一」紀念館。昆明「一二·一」四烈士及運動紀念館坐落在雲南師范大學校園(即西南聯合大學原址)內,館內的烈士陵園安葬著1945年在「一二·一」慘案犧牲的於再等四位烈士。紀念館內設有「一二·一」運動展室和西南聯大校史展室。「一二·一」運動展室陳列著有關「一二·一」運動的文字資料、圖片、圖表和實物,以及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題詞;展覽共分「運動的歷史背景」、「一二·一運動」和「運動的深遠影響」三個部分。此外還有1946年被國民黨特務暗殺的李公朴、聞一多兩先生的衣冠冢及生平事跡展覽。
2001年6月11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公布了以反映黨的光輝歷史為主要內容的第二批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雲南省 扎西會議紀念館。扎西會議紀念館位於雲南威信縣仔細鎮北,由扎西會議會址、陳列館、紅軍烈士紀念碑三個部分組成,佔地3824平方米。是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中共中央書記胡耀邦視察昭通時題寫「扎西會議會址」。威信是紅軍長征經過的地方,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1935年2月,中央紅軍長徵集結威信並在此召開了著名的「扎西會議」(扎西系威信原名)。以洛甫(張聞天)代替博古(秦邦憲)在黨中央負總的責任,保證了毛澤東同志的軍事指揮,實際上確立了毛澤東在全黨、全軍的領導地位,通過了《遵義會議決議》即《中共中央關於反對敵人五次「圍剿」的總結決議》,整編部隊、擴大紅軍,作出了回師東進的戰略決策,並建立了中共川南特委和紅軍川南遊擊縱隊,為紅軍完成戰略轉移奠定了基礎。縱隊所屬的雲南支隊,在主力紅軍走後一直堅持斗爭10餘年,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2005年11月20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公布了第三批66個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雲南省 彝良羅炳輝陳列館、滇西抗戰紀念館(騰沖國殤墓園)、雲南陸軍講武堂舊址。彝良羅炳輝陳列館,羅炳輝:中國工農紅軍和新四軍高級指揮員,軍事家。原名羅德富。1897年12月22日出生在雲南省彝良縣阿都鄉偏坡寨一個彝族農民家裡。17歲離開家鄉,到昆明參加了滇軍,作戰勇敢從士兵升至營長,曾參加過討袁護國戰爭和北伐戰爭。1928年到江西吉安縣任靖衛大隊長。1929年7月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1月率領吉安、吉水、泰和等8縣靖衛隊1000餘人舉行了著名的吉安起義。上海電影製片廠又將轉戰南北、戎馬生涯的羅炳輝將軍的事跡拍成了電影《從奴隸到將軍》面搬上銀幕。滇西抗戰紀念館(騰沖國殤墓園)。騰沖為雲南省西部重鎮,1942年被日本侵略軍佔領,1944年5月,為了完成打通中緬公路的戰略計劃,策應密支那駐印軍作戰,中國遠征軍第二十集團軍以六個師的兵力向占據騰沖達兩年之久的侵華日軍發起反攻,經歷大小戰斗80餘次,於9月14日收復騰沖城,全殲守城日軍6千餘人,我軍亦陣亡少將團長李頤、覃子斌等將士8000餘人,地方武裝陣亡官兵1000餘人,盟軍(美)陣亡將士19名。為紀念捐軀英烈騰沖人民在騰沖古城郊外一座圓形小山修建了「國殤墓園」。雲南陸軍講武堂舊址。雲南陸軍講武堂是我國較早的軍事院校之一,原系清朝培訓新式陸軍軍官的學校,從1909年開辦,至1928年結束,共招收學生19批,分步、騎、炮、工四科,第15期還有歸國華僑和朝鮮、越南的留學生,歷屆畢業生中,有些後來成為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將領,如第3期特別班的朱行,第15期的葉劍英等。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之際,中宣部公布第四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87個),旨在進一步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更好地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更加深入地開展群眾性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激發愛國熱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雲南省1、昆明市聶耳紀念館 2、紅軍長征過麗江紀念館 3、西雙版納花卉園周總理視察熱作所紀念碑。
改革創新
改革創新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之一,也是實現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動力。胡錦濤在2003年12月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 要宣傳和弘揚解放思想、銳意改革、艱苦創業、開拓創新的精神,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創造力。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首次把改革創新作為時代精神的核心。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弘揚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在2006年召開的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上,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與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一起被確立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中華民族開拓進取的思想品格與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相結合的偉大成果,已經深深融入我國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的各個方面,成為振興中華的力量源泉。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它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四個方面。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求我們必須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的時代精神鼓舞鬥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2007年底黨的「十七大」,首次將「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納入報告中。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堅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和道德基礎的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礎,是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賴以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前提。沒有共同的思想基礎,黨就要瓦解、國家就要分裂、民族就要解體。我們黨歷來重視共同思想基礎的建設。江澤民同志指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於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這強調的是共同思想基礎建設。胡錦濤同志多次指出:要增強「民族精神」,鞏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信念」。這強調的還是共同思想基礎。建設社會核心價值體系,抓住了和諧文化建設的根本。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和主要任務之一,也是實現社會和諧的精神動力,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無論是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還是人與人的團結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諧,都離不開和諧文化的支撐。核心價值體系是防止西化、分化重要的思想武器。必須清醒認識到全球化條件下西方敵對勢力的「西化」、「分化」圖謀對我國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領域造成的影響。國家之間的競爭,既表現為經濟、科技、軍事等硬實力的競爭,又越來越反映在軟實力之間的較量。在軟實力中,最關鍵的就是核心價值體系,它直接反映著民族的凝聚力和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國外西方發達國家憑借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傳播媒介優勢,竭力推銷資本主義的思想文化、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而且手段越來越多、方式越來越隱蔽。我們如果對資本主義的文化滲透喪失警惕,缺乏強有力的應對措施,勢必落入「西化」、「分化」的陷阱,使民族、國家的主流文化失落,精神支柱崩塌。只有建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內核的先進意識形態,才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築起堅不可摧的文化長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國家競爭力的迫切需要
社會主義榮辱觀
2006年3月4日,胡錦濤總書記在參加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民盟、民進界委員聯組討論時提出,要引導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樹立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概括精闢,內涵深邃,具有很強的民族性、時代性和實踐性,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時代精神的有機結合,體現了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和社會風尚的本質要求,體現了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鮮明導向,對推動形成良好社會風氣,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以「八榮八恥」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對中華民族歷久彌新的民族精神和傳統美德的提煉和升華,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和針對性。只有知榮辱,才能明是非、辨美醜。一旦榮辱不分,勢必混淆是非、善惡、美醜的界限,不僅道德倫理大廈根基動搖,就連整個社會風氣也會受到嚴重影響。
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提出,有著深刻的社會背景。首先,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基於當前社會道德建設中存在的緊迫問題而提出的。近年來,隨著社會的深刻變革和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特別是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和網路社會的崛起,社會意識形態領域呈現出各種思想大量涌現,不同思想文化相互交錯、相互激盪的復雜局面,對人們的思想觀念、道德意識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一方面,熱愛祖國、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科學文明、團結互助的良好風尚已成為社會精神風貌的主流。另一方面,一些人的價值觀念發生混亂,榮辱不辨、善惡不明、美醜不分,甚至顛倒黑白;一些個人主義、功利主義、實用主義道德觀念侵蝕人的心靈,金錢、權力、地位成為一些人追逐的目標。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優秀的傳統價值觀念被模糊或消解,社會主義價值觀和道德觀受到嚴重沖擊。因此,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明確多元時代的社會價值導向,確立正確的社會道德標准,就成為當代中國道德建設的當務之急。
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過程,既是一個提高認識的過程,更是一個自覺實踐的過程。認識來源於實踐,並指導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對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它只有與生產實踐、社會實踐緊密結合,才能成為堅持真善美、抵制假惡丑、營造良好社會風尚的強大力量。生產實踐是人類基本的物質生產活動,也是形成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物質基礎;社會實踐是人們所從事的各種社會活動,也是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主要途徑。因此,應堅持知行統一、言行一致,鼓勵人們從自己做起、從身邊事情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體現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要求;把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基本要求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讓人們在實踐中領悟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精神實質,更好地為家庭謀幸福、為他人送溫暖、為國家和社會作貢獻。同時,從提高人的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著眼,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推動文明道德新風尚的形成
「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是對我國愛國主義傳統與民族精神的本質概括
「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是社會主義道德核心——為人民服務思想的精闢概括
「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反映的是對待科學問題的榮辱觀要求
「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揭示了社會主義勞動觀的核心精神和根本要求
「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是對集體主義思想的揭示,也是對人道主義人際關系的概括
「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是對職業道德主體內容和基本原則的概括和發揮
「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是對社會公民的法制觀念和守法意識的強調和要求
「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概括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的精髓,是艱苦奮斗精神的發揚和光大。

㈤ 什麼是先進文化發展先進文化最重要的是什麼

先進文化就是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發展先進文化最重要的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文化,是一定社會的經濟和政治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積淀和產物,它既是一種社會生活方式,又是一種精神價值體系。先進文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結晶,是能夠順應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揭示人類社會未來發展方向,為人類社會文明進步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的文化。江澤民同志明確提出,「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先進文化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緊緊圍繞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樹立新的文化發展觀,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凡是能成為一種先進文化者,都必然在先進的理論或思想作為指導和支持下不斷發展和完善。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鄧小平同志認真總結了中國社會主義道路探索中的問題,結合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偉大理論,是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的國情相結合的偉大產物,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外部條件、政治保證、戰略步驟、黨的領導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問題,指導制定了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貫通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領域,涵蓋經濟、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軍事、外交、統一戰線、黨建等方面的完備的科學體系,是符合中國國情的先進文化,代表了黨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中國先進文化的核心和根本內涵,即是以馬克思主義和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核心,結合中國國情,進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可以稱之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文化具有多樣性和歷史性。在當代社會,有先進的文化,有落後的的文化,也有腐朽反動的文化。反映和適應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文化,才是先進文化。

㈥ 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的指導思想是什麼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把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促進人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努力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文化利益,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創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㈦ 在當代,中國共產黨引領中國文化前進方向的旗幟是什麼如何在這一旗幟的領導下發展先進文化

旗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2011年10月份,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在這個決定中,中央提出了「文化強國」的戰略思路,把我國的建設社會主義文化上升到國家戰略的層面。
如何發展先進文化主要從以下九個方面著手:
一、充分認識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三、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
四、全面貫徹「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糧
五、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
六、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七、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構建有利於文化繁榮發展的體制機制
八、建設宏大文化人才隊伍,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九、加強和改進黨對文化工作的領導,提高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科學化水平
Ps:推薦具體參考十七屆六中全會的《決定》

㈧ 如何才能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必須堅持和鞏固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是當代最科學、最先進、最革命的理論,它既以先進文化為基礎,又是一切先進文化的旗幟。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指導思想,也是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的寶貴結晶和偉大代表。

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當前最根本的就是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文化建設。「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同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和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統一起來,進一步明確了先進文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為文化發展開拓了廣闊天地。只有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才能有效抵制和消除各種落後的、腐朽的思想文化的影響,保證文化建設沿著正確方向健康發展;才能創造性地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無論推進文化建設,還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無論發展文化事業,還是發展文化產業,都要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制定和實施符合發展先進文化要求的方針政策。

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文化發展方針。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手段,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堅持用科學態度對待民族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既繼承發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又充分體現時代精神,既立足本國又大膽吸收世界一切優秀文化成果,反對民族虛無主義和全盤西化。堅持重在建設,正確處理文化領域的矛盾和問題,保護和發揮廣大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創造性。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把文化發展的著力點放在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堅持抓好隊伍建設,引導文化工作者深入實際、深入生活、深入群眾,為人民奉獻更多無愧於時代的精神文化產品。

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必須在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的同時,努力改造落後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要通過完善政策和制度,加強教育和管理,努力改造落後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對人們的侵蝕,逐步縮小和剔除它們藉以滋生的土壤。

閱讀全文

與什麼引導當今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7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7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5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1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5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0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5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6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6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