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上海市歷史遺跡可參觀的有哪些
1、豫園位於上海市老城廂的東北部,北靠福佑路,東臨安仁街,西南與上海老城隍廟毗鄰,是江南古典園林,始建於明代嘉靖、萬曆年間,佔地三十餘畝。
園內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稱的玉玲瓏、1853年小刀會起義的指揮所點春堂,園側有城隍廟及商店街等遊客景點。 豫園在1961年開始對公眾開放,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崧澤古文化遺址
位於上海市青浦區崧澤村,被命名為崧澤文化,是新石器時代遺址,按地層可分為上、中、下三層。20世紀60年代以來,崧澤遺址被發現。
1961年至1976年,3次發掘共揭露面積 703 平方米,發現幾何印紋陶遺存和新石器時代的居址遺跡,清理墓葬 100 座,出土有石器、玉器、骨器、陶器、牙器等621件文物。1959年崧澤村古文化遺址列為青浦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龍華塔
又稱「報恩塔」,始建於三國吳赤烏十年(247年),位於上海市徐匯區龍華路2853號。龍華塔系磚木樓閣式塔,八面七層,總高41.03米(自底層圍廊地坪面算至塔尖)。龍華塔底層塔心室地面與底層圍廊地坪面高差0.44米。
每層伸出平座圍以木欄,以斗拱向外挑出飛檐,出檐甚寬,檐角懸鐵馬(俗稱銅鈴)。龍華塔在自身纖細、輕靈、飄逸的基礎上,融入了吳越文化,是中外建築文化合璧的產物。2006年5月25日,龍華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玉佛寺
位於上海市普陀區安遠路170號,因寺內主要供奉玉佛而得名,因其屬於禪宗臨濟法系,修習禪法,故又名玉佛禪寺。玉佛寺作為上海旅遊的十大景點之一,它雖地處繁華的市區,卻又鬧中取靜,被喻為鬧市中的一片凈土。
玉佛寺創建人和首任住持是慧根法師。玉佛寺1983年被國務院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1994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建築保護單位。
5、靜安寺
又稱靜安古寺,位於上海市靜安區,其歷史相傳最早可追溯至三國孫吳赤烏十年(247年),初名滬瀆重玄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更名靜安寺。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寺從吳淞江畔遷入境內蘆浦沸井浜邊(今南京西路),早於上海建城。
靜安寺總建築面積達2.2萬平方米,整個廟宇形成前寺後塔的格局,由大雄寶殿、天王殿、三聖殿三座主要建築構成,是上海最古老的佛寺。
② 崧澤古文化遺址的歷史沿革
崧澤村原是一個古老的集鎮,早在明朝初年,憑借著這里水陸交通的便利,即由一個自然村落,逐漸形成為江南集鎮,聚集了人氣。相傳晉代吳郡太守袁崧曾在此居住,築滬瀆壘,死後葬在崧澤村北的土山上。後來,他的裔孫也陸續移民於此,故稱「崧宅」,又因它處於水鄉澤國富庶之地,得名於「崧澤」。
20世紀60年代以來,崧澤遺址被發現了,「崧澤文化」作為一個考古學的年代命名,載入了中華文明的史冊,那籠罩在崧澤「土山」上的神秘面紗,被當地農民和考古工作者一一揭開。那掩隱於崧澤厚厚泥土下的「文化」,被挖掘了出來。
人們驚訝地發現,六千年前的上海先民,已經用樹干、蘆葦、茅草等材料,構建起自己的「別墅」,並在房柱的底下,使用方塊墊板,防止地面下陷。室外挖有飲煮用的灶坑,進行生活居住功能的區別。那時,他們的環保意識已相當強烈。在崧澤遺址上,還擁有了全國年代最早的「馬家浜文化」的水井。井口近圓形,挖掘得相當科學,對於生活的飲水,已經不必依賴河流和泥潭中的濁水,而在住地近旁,掘地取水,享受上了純凈的「自來水」,這樣,既提高了取水的時效,又堅持了人類健康繁衍生存的可持續發展。
崧澤文化是以青浦區城東四公里處崧澤古文化遺址的中層文化為代表的一類新石器時代古文化。崧澤文化距今約4900-5800年,分布范圍大致在長江以南、錢塘江以北、太湖以東地區。
1961年開始至1974年的兩次有計劃發掘,共發現了崧澤文化時期墓葬 100 座,共出土了大量玉器、陶器,還發現許多居住遺跡、製作石器場地遺跡,還發現6000多年前的水稻種子粳稻穀和秈稻穀,家畜豬、犬的 的骨骼。
1982年全國考古學家在杭州舉行的中國考古學年會上,認定崧澤文化是前承馬家浜文化,後接餘杭良渚文化的一種太湖地區新石器時代具有一定典型性代表的文化。青浦境內重固福泉山古文化遺址、大盈寺前村古文化遺址、蒸淀金山墳古文化遺址都發現有崧澤文化時期的文物。崧澤文化的發現對研究中國長江下遊人類發展史,特別是太湖地區的原始文化和上海的古文化史,提供了重要資料。
1957 年,上海市考古工作者在青浦進行考古調查時,在假山墩上採集到數片新石器代的夾砂紅陶和泥質灰陶片,引起考古學家的注意。
1958年,上海市出版局飼養場的同志在村北農田發現了鹿角、陶片以及一些石器,從而,考古工作者確定在那裡存在著一個古文化遺址。
1960年,考古學者對遺址進行了試掘,發現了豐富的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其中包括一個灰坑和一座墓葬以及大量夾砂紅陶、泥質紅陶和灰、黑陶片,根據發掘的情況,從而確定了崧澤遺址的主要范圍在現在 318 國道(當時稱滬青平公路)和崧澤塘的交叉點為中心的東西約 500 米 、南北約300米的范圍。
1961年5月21日至6月18日進行了第一次有計劃的發掘,在假山墩上發掘 5×5米探方18個,後又增開2×2.5米和1×2米的兩個小探坑,揭露面積共457平方米。除在地層上了解道 新石器時代遺存可分為上下兩層外,重點清理了新石器時代墓葬 50 座。
1974—1976年又一次進行有計劃的發掘,開探方6個,揭露面積202平方米,清理了新石器時代墓葬 46 座。前後3次發掘共揭露面積 703 平方米,發現部分幾何印紋陶遺存和新石器時代的居址遺跡,清理了墓葬 100 座,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有石器、玉器、骨器、陶器、牙器等貴重物品621件。
2004 年 2 月底,上海博物館考古研究部因為遺址區內將建造遺址博物館而進行搶救性發掘,發掘工作從 2 月至 4 月底結束,獲得了許多新的重要考古成果。
一是發現距今六千多年以前馬家浜文化時期人工堆築的祭壇。由人工堆築成土台作祭壇,並在祭壇上舉行祭奠祖先或神靈等禮儀活動,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良渚文化中極其盛行。這次發現的馬家浜時期祭壇將人工堆築祭壇的歷史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二是發現馬家浜文化時期的建築遺跡——房址。房址坐落在祭壇北面原生土上。形制完整的有 1 座,平面呈圓形,外圈柱洞 15 個。房內地面硬實,面積約 5.5 平方米 。
③ 崧澤文化的簡介
崧澤文化距今約6000-5300 年,屬新石器時期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階段,以首次在上海市青浦區崧澤村發現而命名。
崧澤文化上承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是長江下游太湖流域的重要的文化階段。青浦區發現崧澤文化遺址 4 處(崧澤遺址、福泉山遺址、金山墳遺址、寺前村遺址),出土各類文物 800 餘件
根據考古,青浦區境於7000年前已經成陸,現代的崧澤村當時瀕臨東海,是一片沼澤之地,海拔甚低,地下水位很高,西、南等處有山陵、土墩、林木,水草茂盛,是適於遠古人類生息的地區之一。
崧澤於1958 年由農民挖塘時發現古物,然後於1961年和1974年兩次有計劃地發掘,挖出古墓100 座,還有大量的石器、玉器、骨器、陶器和獸骨、稻種等遺物,證明崧澤距今6000年前就有人類居住活動,崧澤人是上海最早的祖先。
崧澤遺址於1962年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在中國考古年會上認定此處遺址介於以嘉興為中心的馬家浜文化和以餘杭為中心的良渚文化之間,命名為崧澤文化。
④ 崧澤古文化遺址的文物遺存
崧澤古文化遺址位於上海市青浦區崧澤村,被命名為崧澤文化,是新石器時代遺址,按地層可分為上、中、下三層。
20世紀60年代以來,崧澤遺址被發現了,「崧澤文化」作為一個考古學的年代命名,載入了中華文明的史冊,那籠罩在崧澤「土山」上的神秘面紗,被當地農民和考古工作者一一揭開。那掩隱於崧澤厚厚泥土下的「文化」,被挖掘了出來。
1961年至1976年,3次發掘共揭露面積 703 平方米,發現幾何印紋陶遺存和新石器時代的居址遺跡,清理墓葬 100 座,出土有石器、玉器、骨器、陶器、牙器等621件文物。
1959年崧澤村古文化遺址列為青浦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崧澤文化在哪裡擴展閱讀:
彩繪陶豆:口徑17.4厘米,高11厘米,崧澤遺址出土。食品器皿。盤壁上有紅褐色和淡黃色彩繪的弧線圖案,圈足上飾紅褐色寬頻紋彩繪。整器色彩斑斕,雍容華貴,為陶豆器皿中的珍品。
釜形紅陶鼎:通高32.6厘米,口徑17.7厘米,崧澤遺址出土。炊器。夾砂紅褐陶,整器古樸雅緻,構思簡潔,是商周時期青銅器藝術造型的雛形。
灰陶瓦楞紋刻劃符號壺:口徑7.6厘米,高19.2厘米,崧澤遺址出土。食物器皿。侈口,壺頸呈喇叭形,壺腹為球形,平底,矮圈足。壺身自肩至底滿飾瓦楞紋,底部刻劃一象形符號,可能是先民用來表達自己某種意圖的符號。陶器上的刻劃紋對研究中國文字起源有很高價值。
三口陶器:高14.6厘米,崧澤遺址出土。盛放液體器皿。泥質灰陶,上部有三個瓶口,相連呈"品"字形;腹部微弧,也成三角形,底略平,附三個扁足。這件陶器可能是盛放美酒的器具,上部的三個瓶口,可同時供三人吸吮美酒。類似這樣的陶器,上海地區出土器物中很少見,非常難得。
黑陶刻紋蓋罐:此罐泥質灰陶,器身施黑陶衣。圓口,直頸,鼓腹,圈足。肩部附一周直棱,上穿十二個小孔,以三個為一組,對稱排列。 腹上部飾壓印的鉤連紋,腹中部飾鋸齒形堆紋; 器口有蓋,倒置呈覆盤形。整個造型美觀大方。 l974年上海青浦崧澤遺址墓葬出土。
灰陶人頭瓶 :它有21厘米高,整體看去是一件陶瓶,瓶體為葫蘆形,有三節圓渾的葫蘆肚;令人驚異的是,瓶子頂端赫然長出一個長脖子的小人頭,像是泥巴柔軟時揪出來的;眼睛和嘴是戳出的孔洞,還捏出鼻子、耳朵和腦後的發髻;瓶口開在人物胸前,黑洞洞的。
⑤ 崧澤文化的經濟狀況
新石器時代晚期,長江下游太湖流域繼馬家浜文化之後發展起來的,是崧澤文化。
崧澤遺址位於上海市西部青浦區城東約 4 公里處,地處太湖東岸。以該遺址命名的崧澤文化,碳 14 測定年代在公元前 3900 至前 3300 年之間,大約經歷了 600 年的發展階段。典型遺址除崧澤外,還有江蘇吳縣草鞋山和張陵山,常州圩墩、浙江吳興邱城、海寧墳橋港等。
從各遺址發現的生產工具和陶器的羼和料有較多稻殼可知,崧澤文化的先民主要從事稻作農業生產。石器磨製得都很精細,有寬面穿孔石鏟、長方形穿孔石斧、扁平和長條形石錛、小石鑿等,此外還有陶紡輪、陶網墜,很少發現骨角器。在幾個典型遺址中都出土較多漁獵工具,說明狩獵和捕撈水生動物在經濟生活中仍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就考古發掘資料看,崧澤文化居民的活動地域和所處的時間都比較有限,經濟生產狀況還不十分清晰。
手工業生產較之馬家浜文化時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尤其在制陶業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多數陶器繼續用泥條盤築法手制,但已普遍採用了慢輪修整技術,有些器物看來是輪制的。陶器的器型規整,種類較多。一般以夾砂紅褐陶和泥質灰陶為主,還有少量泥質紅陶和泥質黑皮陶。泥質灰陶質地細膩,火候較高,在馬家浜文化階段極少發現,這時已躍居主要地位。泥質紅陶有的顏色桔紅,有的塗以紅陶衣,內外壁和器表,胎質的色澤基本一致,也區別於馬家浜文化時期外紅內黑的陶器。各種陶器仍以素麵為主,紋飾有堆紋、弦紋、壓劃紋、鏤孔和彩繪等。其中壓劃的絞絲紋以及由圓孔、弧邊三角孔組成的帶狀鏤孔圖案十分美觀,特徵鮮明。灰色和黑色陶器有較大比重,是用還原焰燒制的方法產生的,火候在 760℃—810℃之間。常見的陶器中豆、鼎和壺在早、中、晚各階段變化多樣,表現出制陶工藝的發展過程。許多陶器有花瓣式的圈足,有的壺、罐腹壁連續折成瓦楞狀,都是崧澤文化陶器的鮮明特色。在崧澤文化的遺存中,已不見馬家浜文化盛行的腰沿釜、牛鼻耳罐等。上述制陶業中發生的種種變化,其中經歷了較長的發展過程。
從長江下游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薛家崗文化、北陰陽營文化和崧澤文化反映的面貌,可以看出公元前 3000 多年的時候,長江下游各部落集團都在從事以稻作為主的農業生產,採集和漁獵經濟仍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手工業的發展更多地從制陶技術的進步方面得到體現,而骨角器、玉石器的製作加工技術進展比較緩慢。
從薛家崗遺址各個發展階段的文化遺存分析,這個部落可能是從蘇北地區淮河流域的新石器時代中期一些氏族南下而來,在巢湖周圍定居並發展到潛水流域的,後來又受到北陰陽營文化的較大影響,形成了一種獨具特色的地方性文化。相對來說,北陰陽營文化比西部的薛家崗文化和東部的崧澤文化都要早一些,但後來以崧澤文化為主體發展起來的良渚文化發展迅速,使薛家崗文化和北陰陽營文化各部落的後裔都變成了良渚文化的附庸,終於融匯於青銅時代的「百越」之中了。
⑥ 崧澤遺址和嵩澤遺址區別
崧澤遺址和嵩澤遺址區別,崧澤遺址分為上、中、下三層,其中下層發現有當時儲藏食物的窖穴、生產工具,以及人工培植的稻粒,中層昰原始社會公共墓地,依據埋葬特點推斷出這屬於母系社會,上層為西周晚期和春秋時期遺存,出土物為陶器、瓷器、石器和少量青銅器。崧澤遺址簡介崧澤遺址發現於1957年的的青浦區趙巷鎮崧澤村,這昰一處新石器時代至春秋時期的遺址,昰上海最早有人類活動的地方。崧澤遺址分為上、中、下三層,下層發現有當時儲藏食物的窖穴、生產工具,以及人工培植的稻粒,中層昰原始社會公共墓地,依據埋葬特點推斷出這屬於母系社會,上層為西周晚期和春秋時期遺存,出土物為陶器、瓷器、石器和少量青銅器。崧澤文化存在的時間距今約5900-5200年,昰第一個以上海地名為命名的遺址,被列為全囯文物重點愛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