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文化小康突出哪些字

文化小康突出哪些字

發布時間:2022-04-23 14:22:06

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特徵有哪些

全面小康,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全面進步,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很關鍵。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要求。不能一邊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邊生態環境質量仍然不佳,這樣人民不會認可,也經不起歷史檢驗。藍天碧水凈土帶給人們的幸福感、獲得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加分項。

生態環境仍然是制約全面小康的突出短板。以前,我們的生態環境問題比較突出,曾被視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提高,對優美生態環境的訴求更加迫切、更加強烈。

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和生態環境建設的不平衡不充分已經成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重要方面,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影響百姓幸福感和獲得感的重要因素。盡管生態環境有了很大改善,但與經濟社會等其他領域相比,生態環境仍然是制約全面小康的突出短板。

(1)文化小康突出哪些字擴展閱讀

一、是把生態環保提升到政治高度、作為中心工作來抓。通過巡查、約談、督察、問責等強化舉措,制度化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形成了合力攻堅的生態環保大格局,顯著增強了全社會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二、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強化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的工作方針。實施好差兩頭的質量目標管理,改革監測管理體制,確保質量監測數據「真、准、全」,以控制單元為抓手做到了分區分類精準施策。

三、是堅持全過程綜合施策的推進實施機制。3個「十條」和攻堅戰方案站位高、頂層設計完備、任務要求具體、責任部門明確、考核約束嚴格,同時調度、評估、考核環環相扣,配套專項行動和各部門支持政策相繼出台,

年度方案與秋冬季強化措施壓茬推進,徹底改變了過去「目標任務預期型規劃」有時存在的「規劃規劃、牆上掛掛、落實難」的問題。

四、是堅持積極探索平衡環境與經濟的關系。生態環保部門一手注重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空間布局等優化調整,一手著力抓幫扶支持、培育新動能,從源頭推進綠色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多贏。

五、是堅持問題導向。善於發現地方問題,敢於曝光典型問題,勇於狠抓問題整改,聽其言更觀其行、考其績,做到求真務實一抓到底,形成了問題全過程跟蹤管理與解決機制,實現了宏觀與微觀兩手抓。

六、是堅持改革創新,充分發揮制度和政策的改革創新紅利。強化政策的激勵與約束作用,強化科技和產業支撐,強化基礎能力支撐,實現政府市場雙向發力。

㈡ 小康水平的標準是什麼

小康的標准和我國現階段小康水平:1991年國家統計與計劃、財政、衛生、教育等12個部門的研究人員組成了課題組,按照中央、國務院提出的小康社會的內涵確定了16個基本檢測和臨測值。這十六個指標把小康的基本標准設定為:

1、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500元(按1980年的價格和匯率計算,2500元相當於900美元)。

2、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

3、農民人均純收入1200元。

4、城鎮人均住房面積12平方米。

5、農村鋼木結構住房人均使用面積15平方米。

6、人均蛋白質攝入量75克。

7、城市每人擁有鋪路面積8平方米。

8、農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

9、恩格爾系數50%。

10、成人識字率85%。

11、人均預期壽命70歲。

12、嬰兒死亡率31‰。

13、教育娛樂支出比重11%。

14、電視機普及率100%。

15、森林覆蓋率15%。

16、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基本合格縣比重100%。

(2)文化小康突出哪些字擴展閱讀: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更重要、更難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講的是發展水平,「全面」講的是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如果到2020年我們在總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標,但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更加嚴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實現了目標。

全面小康,覆蓋的領域要全面,是「五位一體」全面進步的小康。「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全面小康社會要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這是一個整體性目標要求,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促進、不可分割。任何一個方面發展滯後,都會影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協調發展。

全面小康,覆蓋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體人民的小康。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小康才能真正造福全體人民。沒有全民小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共同富裕的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

不能一邊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另一邊還有幾千萬人口的生活水平處在扶貧標准線以下,這既影響人民群眾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滿意度,也影響國際社會對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認可度。

當前,影響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突出因素主要集中在民生領域,發展不全面的問題很大程度上也表現在不同社會群體的民生保障方面。要持續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注重機會公平,保障基本民生,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現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㈢ 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新要求,包括哪五個方面的目標體系( ) ①經濟 ②政治 ③文化 ④社會

C

1、經濟建設

增強發展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轉變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

2、政治建設

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公民政治參與有序擴大。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深入落實,全社會法制觀念進一步增強,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新成效。基層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3、文化建設

加強文化建設,明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風尚進一步弘揚。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立,文化產業占國民經濟比重明顯提高、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適應人民需要的文化產品更加豐富。

4、社會建設

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現代國民教育體系更加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創新人才培養水平明顯提高。社會就業更加充分。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5、生態文明建設

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

(3)文化小康突出哪些字擴展閱讀

提高生活水平要做到:

第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總體實現,這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普遍提高的重要標志;

第二、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創新人才培育水平明顯提高,進入人才強國和人力資源強國行列,教育現代化基本實現,這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基礎;

第三、就業更加充分,這是民生之本得到保障的具體體現;

第四、收入分配差距縮小,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扶貧對象大幅減少,這是發展改革成果惠及全體人民的重要體現;

第五、社會保障全民覆蓋,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住房保障體系基本形成,這是實現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病有所醫的必然要求;

第六、社會和諧穩定,這是人民安居樂業的必要前提。

㈣ 怎樣實現農民「文化小康」

靠什麼實現農民的「文化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解決好「三農」問題、使廣大農民群眾實現致富奔小康既是重點,更是難點。同時,在實現全面小康道路上,農民文化小康更是難上加難。
近年來,我們在基層文化建設上發力巨大,尤其是文化小康示範工程建設的強力推進,更是極大地改善了廣大農村地區的文化生活狀況。
但是,基層公共文化發展還存在需要打通的「最後一公里」,與農民的文化小康還有一定的距離。
那麼,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大前提下,我們靠什麼實現農民的文化小康?
保康文化小康示範工程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三類建設標准已經明確,當前,最為重要的就是,各級各部門要圍繞各自的職責任務,按照三類標准,對號入座,立即行動。
首先,要明確建什麼。文化小康示範單位、示範鄉鎮、示範村的建設標准都是10項內容,是全縣一把管總的尺子。我們要突出三大示範區建設主題,重點圍繞三個核心抓落實。一要圍繞核心指標抓落實。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占鄉鎮和村經濟總收入比重超過5%;進一步加大對公共文化事業的投入,鄉鎮和村(社區)年人均公共文化支出要高於150元;積極推進廣播電視「戶戶通」工程、農村智能廣播網工程和有線電視覆蓋工程,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要達到100%;積極培育農村文化消費市場,引導健康消費需求,村民、居民文化娛樂服務支出占家庭消費支出比重要高於4.2%。二要圍繞核心工程抓落實。文化小康示範鄉鎮重點要抓好廣播電視「戶戶通」工程、農村智能廣播網工程和有線電視覆蓋工程;文化小康示範村(社區)必須突出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七個一」建設、十星級系列文明創建和「寬頻鄉村」建設三大工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七個一」是中央定的統一標准,前期工程進展順利,其他村(社區)也要對標建設,迎頭趕上。三要圍繞核心軟體抓落實。要重點突出組建理論宣講和百姓宣講團,廣泛開展 「荊山楷模」、「身邊好人」創評活動,組織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文化小康示範村(社區)還要重點抓好村規民約的制定,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保康的文化小康建設工作要在全省、全市樹標桿、做示範、探經驗,所以我們每個鄉鎮、所有縣直單位和規模以上企業都是示範單位,都要圍繞今天下發的文化小康示範單位建設標准逐條落實,有獨立辦公場所的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規模以上企業以及11個鄉鎮要軟硬體一起上,沒有獨立辦公場所的必須把軟體全部建設到位。
其次,要明確怎麼建。推進三大示範區建設是一個品牌工程,也是一項「一把手」工程。要科學規劃,堅持問題導向,抓薄弱補短板,對標查找差距,圍繞重點難點工作項目,集中力量重點謀劃、重點推進、重點攻關;要整體推進,各鄉鎮和縣直各部門都要帶頭示範,對照剛才宣讀的三類示範標准,立即行動起來,縱到底、橫到邊,一項項抓落實,在全縣上下掀起精神扶貧和文化小康建設工作的高潮;要大員上陣,各級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是文化小康示範建設的第一責任人,要把文化小康示範建設工作牢牢抓在手中,既要負總責、還要親自抓,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同步推進。
第三,要形成合力。建設三大示範區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方用力、統籌推進。各鄉鎮精準扶貧牽頭單位要組織包保單位對示範村建設給予扶持,特別是15個文化小康示範村的精準扶貧包保單位要克服困難,拿出實際措施,真心幫扶,幫出實效;各鄉鎮在帶頭抓好文化小康示範鄉鎮建設的同時,也要對示範村建設配套相應建設資金。村(社區)要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積極搶抓機遇,不等不靠,與相關縣直部門、精準扶貧包保單位及黨委、政府搞好溝通對接,爭取多方支持,積極投身文化小康建設。

㈤ 小康水平的標準是什麼

小康水平是指人們物質和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得到較好滿足的程度。

其主要標志是:

1.按人口平均的國民收入達到世界中等水平。

2.人們的基本生活資料在數量上已經得到滿足,生活比較舒適和安逸。

3.消費結構有了顯著的改善,發展資料和享受資料在消費資料中佔有一定的比重。

4.消費形式多樣,消費質量提高,物質文化生活豐富多采,人的素質有了顯著提高。

(5)文化小康突出哪些字擴展閱讀:

一.1979年12月6日,鄧小平同志在會見來訪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提出,中國現代化所要達到的是「小康社會」目標。

他曾經說:「翻兩番,國民生產總值人均達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紀末在中國建立一個小康社會。這個小康社會,叫做中國式的現代化。」

「翻兩番、小康社會、中國式的現代化,這些都是我們的新概念。」這一構想是以當年我國國民生產總值人均253美元為基數,到世紀末翻兩番即1000美元左右,以10億人口計算總額為一萬億美元(後來考慮到世紀末人口將達到12億,則人均為800美元)。

這就是最初的小康社會標準的提法。以後,有的專家學者認為,小康是介於溫飽和富裕之間的一個生活發展階段。不僅要從生活水平的角度來理解,還應把小康社會作為一個更加具有理論內涵的新概念,是一個體現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的新概念。

其發展目標包括人民生活目標、經濟發展目標、政治發展目標和社會發展目標等方面的內容。所以,小康社會是一個經濟發展、政治民主、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環境優美、生活殷實、人民安居樂業和綜合國力強盛的經濟、政治、文化全面協調發展的社會,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社會發展階段。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小康標准:

一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3000美元。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標志。

二是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萬元。

三是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8000元。

四是恩格爾系數低於40%。

五是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0平方米。

六是城鎮化率達到50%。

七是居民家庭計算機普及率20%。

八是大學入學率20%。

九是每千人醫生數2.8人。

十是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小康水平

網路-小康標准

網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㈥ 小康這個詞的來歷是什麼

小康是一個充滿傳統文化色彩的概念。據考證,小康一詞最早出自《詩經》,其中有「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說,人們有勞有逸,日子就能好過。後來儒家把比大同社會較低級的一種社會稱之為小康。按《禮記》的描述,所謂大同社會就是「天下為公」,「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理想社會。而所謂小康社會則是「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人們能維持中等生活水準的社會。對歷朝歷代廣大貧苦農民來說,「大同」只是美好而無法實現的夢想,過上小康日子,才是他們現實可行的奮斗目標。

㈦ 黨的十八大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黨的十八大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黨的十八大報告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既與時俱進、鼓舞人心,又立足現實、切實可行,對於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滿懷信心地為到2020年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而奮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充分認識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新要求的時代背景
在不同歷史時期,根據人民意願和事業發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奮斗目標,並團結帶領人民為之奮斗,是我們黨領導人民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成功經驗。進入新世紀,黨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紀頭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黨的十七大根據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在黨的十六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基礎上提出了新要求。黨的十八大認真總結了黨的十六大以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考慮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深刻分析了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認為有必要從新的實際出發,在黨的十六大、十七大確立的目標基礎上對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出與時俱進的新要求。
(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取得重大進展
黨的十六大以來的10年,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抓住機遇、應對挑戰,頑強拼搏、開拓進取,朝著黨確定的目標邁出了堅實步伐,取得一系列新的歷史性成就,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從2002年到2011年,我國經濟總量從世界第六位躍升到第二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1000多美元增加到5400多美元,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從世界第五位躍居第二位,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高。結構調整取得重要進展,糧食連續9年增產,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傳統產業不斷改造升級,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基礎設施得到很大完善。區域發展協調性明顯增強,城鎮化進程加快,城鎮人口超過農村人口。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高,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載人深潛、超級計算機實現重大突破,創新性國家建設成效顯著。公民政治參與有序擴大,人民合法權益得到保障。文化建設邁上新台階,文化體制改革全面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文化產業快速發展,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成效顯著,農業稅全面取消,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7703元增加到2181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從2476元增加到6977元;城鄉就業持續擴大;教育事業迅速發展,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現;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形成;全民醫保基本建立,城鄉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顯提高,居民家庭財產普遍增加,消費結構快速升級,衣食住行用條件顯著改善,城鄉低收入群體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社會保持和諧穩定。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總的看,這10年,我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社會生產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邁上一個大台階,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會保障水平邁上一個大台階,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國際影響力邁上一個大台階,國家面貌發生新的歷史性變化。這10年,是我國經濟持續發展、民主不斷健全、文化日益繁榮、社會保持穩定的時期,是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實惠更多的時期。對照黨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奮斗目標和各項要求,預計一些目標可以提前或如期實現,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城鎮人口比重明顯增加,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醫療服務,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就業更加充分,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顯著增強,文化產業占國民經濟比重明顯提高,國民教育體系更加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創新人才培養水平明顯提高等。
(二)我國發展一系列階段性特徵的集中體現
進入新世紀,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新的階段性特徵逐步顯現。從根本上說,這些階段性特徵都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的具體體現。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已經達到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了5000美元,一些地區超過了10000美元,這使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更加明顯。我們清醒地看到,盡管我們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生活也有很大改善,但同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相比還有不少差距,前進的道路上還有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業基礎依然薄弱,資源環境約束加劇,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較多,深化改革開放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任務艱巨;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社會矛盾明顯增多,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住房、生態環境、食品葯品安全、安全生產、社會治安、執法司法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較多,部分群眾生活比較困難;一些領域道德失范、誠信缺失;一些幹部領導科學發展能力不強,一些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少數黨員幹部理想信念動搖、宗旨意識淡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突出,奢侈浪費現象嚴重;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象易發多發,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以上這些問題表明,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情況是復雜的,短期矛盾和長期矛盾疊加,結構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並存,各種潛在的挑戰和風險凸顯。這些困難和問題,是我國發展新的階段性特徵的集中體現,是經濟社會發展到這個階段躲不開繞不過去的挑戰。對此,我們必須要充分認識,高度重視,有效應對。如果應對得當,把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勢頭保持住,我們就能跨上更高的發展平台。如果應對不當,我們就可能面臨更大困難,甚至造成經濟徘徊不前和社會動盪不安。這就要求我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必須更加註重推動科學發展,更加註重促進社會和諧,更加註重用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
(三)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繼續推進,各國相互依存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整體實力增強,國際力量對比朝著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方向發展。同時,世界格局進入深度調整期,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發生深刻變革,國際力量對比發生新的分化組合,新舊矛盾相互疊加,新舊力量相互博弈,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世界政治、經濟、社會等領域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特別是導致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矛盾尚未消除,主要經濟體增長乏力,歐債危機持續發作,全球總需求低迷,國際貿易增速明顯回落,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抬頭,大宗商品價格在高位波動,新的風險在形成和集聚。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顯著提高,抵禦外部風險能力明顯增強。這些情況表明,國際金融危機正在和必將帶來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的大調整大變革,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內涵和條件正在發生變化,要求我們必須增強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能力,維護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善於從國內國際因素的相互轉化中把握和創造發展條件,積極應對和管控風險與挑戰,確保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
深刻領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新要求的豐富內涵
黨的十八大報告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在黨的十六大、十七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更具明確政策導向、更加針對發展難題、更好順應人民意願的新要求,以確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會,是發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小康社會,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全面發展的小康社會,是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宏偉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堅實基礎的小康社會。根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報告從以下5方面充實和完善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一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實質就是堅持科學發展,只有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才能築牢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的物質基礎。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要求體現在6方面:第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第二,在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基礎上,實現兩個「倍增」,即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第三,通過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使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上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第四,通過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使工業化基本實現,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鎮化質量明顯提高,農業現代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第五,通過繼續實施區域總體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區域協調發展機制基本形成;第六,通過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使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高,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
二是人民民主不斷擴大。人民民主是我們黨始終高揚的旗幟。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總結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正反兩方面經驗,強調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始終把政治體制改革擺在改革發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堅定不移加以推進,取得了重大進展,成功開辟和堅持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為實現最廣泛的人民民主確立了正確方向,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政治保障。同時,我國政治體制也還有一些需要完善和發展的環節,在擴大人民民主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加強政治建設,總的就是要在黨的領導下,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使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豐富,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進一步發揮;更加註重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權威,實現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斷提高,人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
三是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文化實力和競爭力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標志。我們要全面建成的小康社會、建設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發展的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無論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還是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都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黨的十八大報告從以下方面提出了增強文化軟實力的目標要求:第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必須使之深入人心;第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任務,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使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高;第三,讓人民享有健康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必須實現文化產品更加豐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第四,文化越來越成為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元素,要不斷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必須要使中華文化走出去邁出更大步伐。總之,要使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基礎更加堅實。
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在經濟發展基礎上使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目的,是擴大消費、促進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保持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保證,體現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第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總體實現,這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普遍提高的重要標志。第二,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創新人才培育水平明顯提高,進入人才強國和人力資源強國行列,教育現代化基本實現,這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基礎;第三,就業更加充分,這是民生之本得到保障的具體體現;第四,收入分配差距縮小,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扶貧對象大幅減少,這是發展改革成果惠及全體人民的重要體現;第五,社會保障全民覆蓋,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住房保障體系基本形成,這是實現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病有所醫的必然要求;第六,社會和諧穩定,這是人民安居樂業的必要前提。
五是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高人民生活質量、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必然要求。針對發展面臨的越來越突出的資源環境制約,適應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越來越迫切的要求,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在以下4方面取得明顯成效:一要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使主體功能區布局基本形成;二要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初步建立資源循環利用體系;三要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四要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實現森林覆蓋率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增強,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黨的十八大報告在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提出新要求的同時,還明確了深化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制度改革的目標。
以上這些目標要求,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發展的內在要求,符合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攻堅時期的實踐需要,既與黨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目標相銜接,又更加切合我國新的發展實際。
准確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新要求的鮮明特點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新要求,具有以下5個鮮明特點:
一是以黨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目標為基礎,保持目標的連續性。發展目標是長期性與階段性的統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一個長期性的總體目標,黨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描繪了到2020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宏偉藍圖。黨的十六大以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證明,這些目標符合我國的基本國情,符合科學發展觀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是完全正確的,我們必須繼續為實現這些目標努力奮斗。黨的十八大根據新的情況新的條件變化對一些具體指標進行調整和深化,提出發展改革的新要求,是在堅持已經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基礎上提出的,而不是另起爐灶提出一套新的目標。
二是集中精力著重解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使目標更具有針對性。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是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因此在目標要求的導向上,要把解決「三不」問題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主要著力點。黨的十八大報告根據這些問題和矛盾有針對性地修訂或增加一些定性和定量指標,以強化提高發展的質量、效益、全面性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導向,而不是面面俱到地進行修訂。
三是增加深化改革開放的要求,突出改革開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重要戰略地位。21世紀第二個10年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具有關鍵意義的歷史階段,這期間我們不僅要著力解決好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更要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邁出實質性步伐,以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同時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動力和制度保障。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並明確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各領域深化改革開放的重點和突破口。
四是把生態文明建設和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的目標一起提出,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要求。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經過多年的實踐,各方面普遍認為,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進一步強調生態文明建設的地位和作用。黨的十八大報告根據這個要求,不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新要求中明確提出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而且第一次明確提出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的改革目標要求,使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一道,在奮斗目標上完整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要求。
五是提出了兩個「翻一番」的新要求,既鼓舞人心又切實可行。黨的十八大報告在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目標要求中,提出「在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基礎上,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國內生產總值或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從總體上反映經濟發展程度的核心指標。黨的十六大提出「在優化結構和提高效益的基礎上,國內生產總值到二〇二〇年力爭比二〇〇〇年翻兩番」。黨的十七大根據當時經濟發展實際情況,將這一指標修改為「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二〇二〇年比二〇〇〇年翻兩番」。從發展情況看,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9.3%,今後9年只要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4.5%即可實現黨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標,這個速度顯然偏低。報告提出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比2010年再翻一番,今後9年年均增長7%就可實現,比較符合實際,增速也與「十二五」規劃綱要一致。報告提出的另一個「翻一番」,是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要求,這個目標體現了民生優先、惠民富民的政策取向,也順應了廣大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10年翻一番年均需增長7.2%,考慮到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實際增長8.4%,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11.4%,今後9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實際增長7%,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6.7%,就可以實現這個目標。從近幾年發展實際看,實現這個目標是有把握的。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向人民作出的庄嚴承諾,承載著全國人民對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們要按照黨的十八大描繪的宏偉藍圖,埋頭苦幹,扎實工作,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本文選自人民出版社已出版的十八大報告輔導讀本)

㈧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涉及方方面面,為什麼突出強

第一個就是老百姓的口袋,這個口袋鼓起來了,小康才有說服力。當然,除了居民收入,良好的基本公共服務、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也是富民的重要內涵。
基於以上這兩個方面的考慮,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目標下,明確提出聚力創新、聚焦富民,抓住了工作的關鍵點、著力點。其他方面的工作也都重要,但這兩個方面最為關鍵。全省上下要集中力量、集中資源、集中政策,在「兩聚」上求大突破、見大成效,打開發展新天地,展示決勝全面小康的過硬成果。關於具體的舉措,省黨代會報告從七個方面作了全面闡述,即「七個著力」:著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著力提高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著力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著力提升文化軟實力,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著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每個「著力」,都提出了重點任務、主攻方向和目標要求。

㈨ 構建小康社會的意義1500字

構建小康社會的意義
黨的十八大的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
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歷史性成就,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經濟總量從世界第六位躍升到第二位,社會生產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邁上一個大台階,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會保障水平邁上一個大台階,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國際影響力邁上一個大台階。
「建設」到「建成」,意義深遠。由「建設」到「建成」,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做出的庄嚴承諾。建成小康社會,不只是經濟上的小康,還要保證民主法治、精神文明等也要進入一個「小康」狀態。從十七大的「四位一體」,都十八大的「五位一體」,小康社會不僅是涉及經濟方面的小康社會,還應該是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共同進步的、全面的小康社會。從「建設」到「建成」,一字之差意義非凡,下一個五年,將是我們見證這一過程的五年,也該是是我們共同奮斗的五年,期待2020年,中國的小康社會帶給人民無限的陽光!
由「建設」到「建成」,是形成解決現、實經濟社會矛盾的倒逼機制。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還是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要求我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不斷地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新的目標,更加註重推動科學發展,更加註重用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建成小康社會,還要保證發展成果為人民所共享,這就需要切實縮小貧富差距。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富先富帶後,這曾是我們的發展策略,就中國目前的情況,確實有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只是這先富帶後福的力度和效果並不是很明顯,在未來五年,這或許是我們共同努力的方向。
從「解決溫飽」到「小康水平」,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步推進的建設目標透出的是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和決心,是我們黨「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執政理念的具體體現。

閱讀全文

與文化小康突出哪些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2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8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9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