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紫金礦業如何起家的
陳景河和紫金礦業的故事完全可以濃縮為一句話:「不可思議」——作為國內最大的黃金生產商,紫金礦業在過去的15年中幾乎每一年都實現利潤翻番。從1993年公司創建到2007年,它的銷售收入從592萬元猛增到140億元,增長2362倍;凈利潤從55.4萬元猛增到38億元,增長6859倍。
不過,對於陳景河如何做到這一點,人們存在尖銳分歧。他是趁人之危的資產掠奪者,還是他發現了採金業的煉丹術,能變廢為寶,把國有的垃圾變成大把的現金?
從廈門搭乘長途巴士,沿武夷山脈向西賓士,在崇山迤邐的高速公路上行駛3個小時,你就會遇到一個名叫紫金山的金礦,站在已經風化的礦坑邊緣向下望去,映入眼簾的是一個一層層「梯田」組成的露天大坑,這個深兩百多米的大坑有 1公里寬、1.5公里長。數十台鏟車像甲殼蟲一樣在斜坡上環繞著爬上爬下,在爆破之後,機械鏟把含有金子的石塊運送到一輛輛巨型裝卸車中。通過這種規模宏大的露天開采,紫金山1138米的海拔已經降低了300多米。當地一位政府官員自豪地說,假以時日,「移山填海」的神話或能實現。
作為國內目前最大的單體露天金礦,紫金山金礦今年上半年產金8.1噸,預計全年產金超過17噸。在紫金礦業,它的地位顯赫無比——它大概每年為該公司貢獻將近三分之一的黃金產量。
然而,十多年前,紫金山金礦在當時只被評價為一個中小型礦床。從1984-1995年,國家地質部對紫金山金銅礦進行歷時11年的地質勘查後,國家經貿委黃金管理局批准紫金山金礦的表內工業儲量僅為5.45噸,平均品位是3.24克/噸。作為一個開采價值並不高的貧礦,紫金山金礦幾乎被國家地質部、中國黃金協會判了死刑。
然而,技術出身的陳景河對這個官方數據顯然不太相信。憑著多年來在紫金山從事礦床勘查積累的豐富經驗,陳景河運用新的工藝路線和評價技術進行了大量的補勘增儲,他隨之斷定在現有市場價格和礦山技術條件下,紫金山金礦可利用的金礦儲量達200噸以上,達到超大型規模。另外,根據他此前提出的「上金下銅」的大膽推斷,這里還發現了儲量超過250萬噸的銅礦。
這次重新發現讓紫金礦業開始了飛躍式的發展歷程,價值上百億元的金和銅源源不斷被開采出來。據中國黃金協會資料顯示,2005年全國礦產金總量為178.556噸,其中紫金礦業就佔去了8.55%,位居全國第一;全國黃金企業實現利潤總額為40.362億元,其中紫金礦業就佔去了22.39%。
紫金礦業之所以能在業內做到效益第一的原因正是處處從細節著手,精打細算以降低成本。目前,紫金山第1、2、3礦區采選礦石品位平均在0.6g/噸、0.5g/噸、0.3g/噸左右,如此低的品位,一般黃金公司視為雞肋,但在陳景河眼裡,卻是座不折不扣的「富礦」。
陳景河從低品位金礦「淘金」的本錢是他的超常規開采技術。在國內,金礦常規的開采流程是,購買大型的研磨機器,把礦石磨成粉末,逐步分離出汞金和金精粉,再進行冶煉。但陳景河在反復考量之後,選擇了在南方並不常用的堆浸工藝:把大量經過研磨的礦石堆攏在一起,用化學溶液把礦石中的金子稀釋出來。
紫金山金礦的技術秘訣被源源不絕地應用到陳景河後來收購其他金礦的開采當中。目前,國內黃金企業綜合成本在80元/g以上,紫金礦業的黃金綜合成本一直控制在60元/g以下——成本如此低廉,是紫金礦業高利潤的法寶之一。
高速擴張
1982年,陳景河還是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當年,福州大學地質系畢業的他被分配到上杭縣一家礦業公司。上杭縣是一個距廈門200公里的閩西小縣。1993年,當地政府獲准開發紫金山金礦,陳景河被邀請來擔任新組建的上杭縣礦產公司總經理。這家當時僅靠300萬元起家的縣級國有小企業就是後來紫金礦業的雛形。當時中國的礦業企業普遍規模小、技術落後,被看作「夕陽產業」。
紫金礦業副董事長藍福生說,陳景河當時之所以敢於接手,是因為他能找到低成本開發的手段,而且,他堅信,紫金山金礦真實儲量被嚴重低估了。
當時,國際黃金價格跌到了每盎司300美元的低谷,但按照陳景河的觀點,黃金的大規模復甦不僅無法阻擋,而且風頭正勁。紫金礦業日後的發展證明他的這種觀點是正確的。
在塔吉克一處廢舊的金冶煉基地,高爐旁是一副轉型時期前蘇聯的舊工廠景象。礦區隨處可見被遺棄的軌道車廂,銹跡斑斑的輪子的一半被埋沒在灰塵之中,洞口的通風設備已經損壞。這就是塔吉克最大黃金生產企業——澤拉夫尚金礦核心生產區域的破敗景象。
不過,陳景河的出現,給這個深陷破產泥沼的老型礦山帶來了希望。2007年10月,紫金礦業獲得了獨家購買澤拉夫尚金礦的大部分股份的權利。今年1月,陳景河完成了這筆交易,以支付8000萬美元並承擔債務為代價,獲得了該工廠100%的控制權。
北京博泰國際能源公司總經理盛錦曾去過塔吉克的那個金礦,在她的印象里,當地氣候惡劣,夏天的氣溫通常熱浪炙人,草地上沙塵飛揚,「我們派了7個專家在澤拉夫尚金礦考察了三個月,遲遲不敢拍板,可紫金過來之後很快就簽訂了合同。」盛錦說。
專業出身的陳景河收購項目的速度之快令人驚訝。他通曉自己的金礦能把多少礦石轉變為成品金,並對此感到自豪。目前,經過一系列技術和管理改造之後,澤拉夫尚金礦這家已經瀕臨倒閉的國有礦山迅速盈利,估計2008年利潤超過了1億元。
熟悉紫金礦業的中國礦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劉益康說,陳景河經營方式的關鍵是獨特的評價眼光。「他擅長收購那些低品位的礦山,而且運用經濟地質理論評估礦山,往往能發現常人難以看到的開采價值。」
不斷的收購,使得紫金礦業到2007年年底,成為一個年產礦產金60噸、儲量 618億噸的龐然大物,產量比排名第二的中國黃金高出17噸,成為不折不扣的「中國黃金第一股」,目前,紫金礦業來自金礦業務的銷售收入和凈利潤均佔到六成以上。除黃金外,紫金礦業還拓展了銅、鋅等其他有色金屬領域,是國內第五大銅精礦生產商及七大鋅生產商之一。
可是,要約訪陳景河是件非常艱難的事情,在礦業資本異常活躍的福建,這個生於福建南部山區的客家人知名度並不高,但他可能是某類稀有品種的最後一個存活者,他幾乎具備所有作為一個黃金採掘業狩獵者的優點——低調、性格強悍,擅長進攻,而且手段高明。
自去年以來,陳景河高調出席了一系列國際簽約儀式,目的是完成紫金礦業從模糊的第三世界礦業集團向羽翼豐滿的國際礦業公司的轉型。去年7月,他與俄羅斯簽訂了一個合同,收購該國一家大型鉛鋅礦業公司的股份;幾個月後,他還與蒙古國一個礦業公司達成協議,收購該公司位於中央省一個大型金礦70%的股權。總部位於香港的道亨證券分析師袁詠怡說,在眾多的收購中,光消化最近在中亞和蒙古國的金礦項目,將使紫金每年增加10億元利潤,並且助推它的股票價格不斷上漲。
目前,紫金礦業的戰略版圖已突破亞歐,擴展到了南美洲和非洲。在陳景河位於廈門的辦公室里,懸掛著一張全新的非洲地質礦產分布圖。在國內和中亞擁有二十幾處大型金礦之後,他將目光投向了那裡。
能走多遠?
長期以來,紫金礦業一直是上市公司和家族企業的奇妙混合體。它擁有一個大型礦業公司所必須的專業團隊——董事長陳景河、副董事長羅映南、劉曉初和藍福生4名執行董事,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均來自福州大學,其中,劉曉初是資本運作高手,羅映南擅長管理,藍福生則擅長礦產。
但真正控制紫金礦業的人並不是他們,以陳發樹、柯希平和胡月生三個家族為代表的福建上杭縣本地民營資本如果聯起手來,將擁有這家公司的絕對控股權。目前,他們三個家族一共持有紫金礦業36.1%的股份,這個比例超過紫金礦業目前的第一大股東——閩西興杭國有資產管理公司。盡管這幾個家族的聯系極其緊密,但他們是如何通過資本紐帶控制這家聲名顯赫的礦業公司的,一直鮮為人知。
也許正因為如此,作為職業經理人的陳景河顯得小心謹慎,以至於他甚至不告訴你下一站他將飛向哪裡——對於陳景河而言,眼前的任務可稱得上是一個艱難的平衡,時至今日,他的許多購買行為被同行稱為惡意收購,並夾雜著許多不太光彩的行為,比如對雲南麻栗坡鎢礦的收購,因為涉及受賄和當地群眾械鬥,至今仍被資本市場質疑。
但陳景河卻並不為此感到內疚。他在業績發布會上對投資者代表說,他只關注股東價值和利潤。事實上,盡管紫金礦業成為社會上和資本市場的矛頭指向,但陳景河完全有本錢在行業中擺出與眾不同甚至是超然非凡的姿態,因為,正是憑借著大膽的並購、嫻熟的管理、圓滑的公關,他將紫金礦業置於國內黃金採掘業令人艷羨的地位。
最近一段時間,每當陳景河向境外投資者吹噓紫金近些年來的業績,總會提到公司的一個新目標——到2020年,使紫金礦業的銷售收入達到1000億元,從而躋身於全球礦業頂級玩家之列。
要實現這一目標,這就向這個已經擁有618噸可采儲量的黃金生產企業提出了一個難題:到哪兒去找足夠多的可開采儲量?
目前,包括中國黃金集團在內的中國四大黃金生產企業一直在瘋狂找礦,並已經展開了對儲量僅為數噸左右的地方小金礦的收購。要知道,前些年金價低迷的時候這類礦山很不被看好。
而放眼國外,在金價達到歷史高位後,全球最大的三家黃金開采商——位於加拿大的巴力克(Barrick Gold)、南非的安格魯阿山帝(AngloGold Ashanti)、美國的紐蒙特(Newmont Mining)——正在加大力度搜尋有生產價值的礦土。
礦業巨頭的大肆擴張,讓許多金礦的收購代價越來越大。劉益康說,紫金礦業今後幾年的增長可能會放緩,其依據是黃金價格中長期來看不容樂觀,而紫金礦業國際化在短期內也難以取得巨大突破。
目前,紫金礦業在伊朗SariGunay金礦、菲律賓Lepanto項目、巴布亞紐幾內亞神秘谷金銀礦和瓦菲戈爾普金銅礦項目均是已經終止或者前景不明朗,這均降低了資本市場對公司未來的預期。
而在7月底,紫金礦業在對亞洲最大金礦——甘肅文縣陽山金礦采礦權的爭奪中,也遭遇出局,原來呼聲不高的中國黃金集團出人意料地勝出。目前,在國內黃金企業的儲量排行榜上,擁有660 噸儲量的中國黃金(600489.SH)暫時性領先,這種結果,也許讓冒著酷暑奔波數千里參與競標的陳景河感到失落無比。
2.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考察報告
2007年4月,我考察了福建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其發展從一個點上反映了我國在經濟體制轉型過程中礦業企業的發展歷程,提供了體制創新推動礦業發展的經驗。
(一)基本情況
福建紫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上杭縣礦產公司,成立於1986年6月。歷經一系列變更,2004年5月,經公司2003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更名為「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金礦業)是從事黃金及有色金屬和其他礦產資源的勘探、采礦、選礦、冶煉及礦產品銷售,並以黃金生產為主的大型綜合性礦業集團,擁有正在開採的國內采礦規模最大、單礦產金量最大的紫金山金礦,並在新疆、貴州、西藏、吉林、內蒙古、青海、黑龍江、河南等共20多個省(自治區),以及海外7個國家投資組建90多家下屬公司。2001~2006年的主要生產經營成果見表4-7。
表4-7 紫金礦業主要生產經營成果
從表4-7可以看出,紫金礦業七年銷售收入增加35倍、利潤總額增加34倍。這兩個大幅度增加固然有礦產品漲價的因素,但黃金產量增加1倍、年平均以70%的速度增長是不爭的事實,而這個事實是中外礦業發展中所少見的,可稱之為奇跡。
那麼,它的奇跡是怎樣產生的?它的主要經驗又是什麼呢?下面根據調查與研究,試圖作出一些回答。
(二)體制創新是公司發展的強大推動力
該公司是由一家小型礦山起步的。1985年,由福建省閩西南地質大隊在上杭縣紫金山發現的銅金礦床,並提交了詳查報告;1993年,由上杭縣財政局投資524萬元進行開發,成立了福建紫金礦業總公司;1994年更名為福建省閩西紫金礦業集團有限公司。但是真正的企業改制是在1998年以後,總共走了三大步:
第一步,1998年,在原有的有限公司的基礎上增加了職工持股,成立了國家控股的閩西紫金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第二步,2000年,通過進一步改制,由8家法人單位共同發起,成立福建紫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吸收了民營股東。
第三步,2003年,在香港H股上市,發行40054.40萬股H股,正式成為上市公司。
2006年的股權結構見表4-8。
表4-8 紫金礦業股權結構
這個體制之所以被稱為創新,是針對原有體制而言,它之所以在紫金礦業發展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是因為它不僅有股份之名,也確有股份之實。其突出特點是:
(1)它真正擺脫了政企不分、多方干擾的處境。董事會在依法經營的前提下,真正可以完全按市場規律辦事,以創造社會財富和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的,活躍在市場競爭領域。紫金實行股份制,雖然上杭縣政府處於相對控股的地位,但是五任縣領導班子從沒有進行直接的行政干預;同時,即使想干預,在真正獨立運作的董事會面前也難以實現。這就是體制的作用。
(2)它真正形成了精英治企。集團公司和所屬的全資企業及控股企業的兩級領導團隊,都是由既懂經濟又懂技術既懂生產又懂經營,並通曉國內外同業情況的精英組成。這個團隊的精明突出表現在重大經營決策和用人上。他們由紫金銅金礦起家,在不到十年的時間,先後掌控國內88家企業、國外7家公司;他們通過實施「全國性的人才戰略」,吸納了一大批精英,為紫金礦業的發展提供了必備的人才;他們深謀遠慮,提出「三先」(即國內黃金行業領先、國內礦業領先和進入國際礦業先進行業的三步戰略)的發展戰略,體現了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3)它的企業治理結構真正起到了相互制衡的作用。特別是公司的監事會,形成了完整的監督體系,對公司的決策層、執行層實行全面監督。董事會、經理層也主動接受監督。這就保證了公司的重大決策及重要事項的實施很少出現失誤;即使出現失誤,也會很快得到糾正。
(4)它的股權結構具有激勵經營者積極性的機制。在紫金礦業的股份中,除了國家所有、法人所有和公眾所有的「三分天下」外,還有不到1%的董事長個人持有。這個經營者所有部分,雖然比例不大,但資產和利潤的絕對額很大,其收益的得與失遠遠超過其年薪,因此對經營者關系重大。正是這種重大利潤機制,把經營者個人利益與紫金礦業整體利益融合在一起。
(三)管理創新形成高效率、低成本的運行機制
多年來,紫金礦業盡可能實現市場化運作,不搞「大而全、小而全」,公司形成了以財務管理為中心的管理體系。通過科技進步,把入選礦石的品位降下來,一方面增加了黃金儲量,另一方面增加了礦石量。面對礦量大增,如果沒有規模經營,必然造成開發成本增高,反過來又會導致入選礦石品位的降低,削弱科技進步起到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通過管理創新獲取規模效益,即對礦山基建、采礦工程全部對外發包,並引進競爭機制,實行招標、優選施工單位。這一措施不僅大大節省了礦山建設和采礦的資本投入,大大降低了開礦和運礦成本,又減輕了企業包袱負擔。在勞動用工方面,實行全員聘任制,引進競爭和淘汰機制,員工從「主人」轉變為「打工者」,減少了公司直接管理的員工,擺脫了許多後顧之憂。
(四)科技進步作出重要的貢獻
紫金礦業每年用於科技投入的資金超過銷售收入的5%,從而為企業發展提供了用之不竭的動力。這種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進步針對性非常強,都是在關鍵環節上求得突破。以紫金山銅金礦為例,在選礦方式上創造性地研究開發出「重選+堆浸+炭漿」聯合工藝,在中國南方潮濕多雨的環境下開創了堆浸提金的典範,其主要經濟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使金礦的平均入選品位由1995年的3克/噸降到2006年的0.679克/噸。僅此一項科技成果,就使該礦的金礦儲量由原來的5.45噸增加到200噸,並一舉創造了5項全國第一:選礦規模最大;入選品位最低;單位基建投資最省;噸礦石成本最少;經濟效果最好。
他們還利用這套技術,使加拿大礦業公司投入200萬美元而棄之不要的貴州水銀洞金礦起死回生。該礦是典型的微細浸染型難選冶礦床。公司採用自行研製的加溫常壓化學預氧化技術,對其實現了成功的開發,投入資本3000萬元,已經實現利潤2億元。
(五)發展的前提是雄厚的礦產資源基礎
礦業有一個突出特點,即它的勞動對象(礦產資源相當於加工業的原料)是一次供給,多年受用。這個特點一方面說明礦產資源(儲量)對礦業生產的極端重要性,另一方面說明企業一旦得到礦產資源,在相當的時期內,對後續資源的需求就不那麼緊迫了。而紫金礦業並非如此。該企業一開始就高度重視礦產資源的權益,視其為公司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該企業提出把礦產資源越做越大,把企業越做越強,把股東和員工越做越富,而在這「大、強、富」三者關系中,礦產資源是強和富的根基。因此,紫金礦業通過兩大途徑,不斷增加礦產資源的佔有量。一是通過內涵式擴大,即提高已有礦權的資源利用率,變中小礦為大礦,變大礦為特大礦,大量增加了可采資源量;二是通過外延式擴大,即運用買斷礦業權、收購礦企股份、兼並礦企、合作勘探和合作開發、競標獲取礦業權、申請登記礦業權、多個礦權業在一起合作勘探等形式增加資源佔有量。截至2006年,紫金礦業擁有探礦權179個、采礦權27個。佔有的主要礦資源量如下:黃金455噸;鉑、鈀151噸;銅670萬噸;鋅238萬噸;鎳54萬噸;鉛40萬噸;鉬26萬噸;錫10萬噸;鐵礦石1.8億噸;煤3億噸。
為了佔有資源量,他們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地質勘探,從面積普查到礦點檢查,敢於承擔找礦風險。其中僅2006年就投入地勘費1.18億元,實施勘查項目107個,完成鑽探8.7萬米、坑探1.3萬米。
(六)企業文化是礦業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精神動力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運行中自己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風、價值觀念和行為准則。它也是一種具有企業個性的信念和行為。紫金礦業的企業文化在處理與社會相關的問題時表現卓越:
(1)在處理與當地居民和政府的關繫上,該企業堅持扶持的做法,開礦一處,造福一方,讓利於民、方便於民,從來沒有因為開礦、修路、走路等與當地發生沖突,所以他們所到之處很受歡迎,總是有一個良好的礦產開發環境。
(2)在保證安全生產上,堅持速度、規模、效果與安全生產相統一,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因此,多年來在安全生產上一直保持良好的記錄,其中紫金山銅金礦安全生產工作通過省級評估,被評為A類礦山。
(七)啟示和建議
通過對紫金礦業集團公司調查,感觸很多,印象很深。對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礦業體制建設,從政府對礦產勘查和開發管理的角度給我們以啟示。
1.大力發展股份制礦業集團,是強化礦政管理的根基
礦業企業的管理體制,對保護和合理利用我國礦產資源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從某種程度說,有什麼樣的礦業企業體制,就有什麼的資源觀。紫金礦業的股份制在佔有和利用礦產資源上已經創造了輝煌的業績:把5.5噸的黃金儲量增加到305噸;把難選、難冶的廢棄金礦變成可開發的礦、可賺錢的礦。而所有這一切都是在政府沒有任何干預的情況下由企業自身機制完成的。它說明正確選擇礦業企業體制對政府有效管礦的重要性。紫金礦業體制所以有如此的作用,主要是它有如下特點:
(1)它的股權結構合理,可以形成相互制約和相互激勵的機制,可以有效抵制外部的干涉;
(2)它的內部治理結構真正做到相互制衡,可以有效避免重大失誤;
(3)它的規模大、實力強,可以全面協調勘查、生產和科研,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
(4)它的企業目標深謀遠慮,用長遠戰略指導企業經營,並有自己的企業文化,可以有效避免急功近利。
2.礦業企業是礦產勘查主體,是礦業新體制的必然要求
不論從生產流程看,還是從成本補償看,礦產勘查從來都是礦業的一部分,我國固體礦產勘查和開發長期分離是計劃經濟體制的產物。計劃經濟時期是事業單位勘查、企業開礦,而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勘查、開發是有機結合的。目前的趨勢有向地方政府初查、企業詳查和開發轉變,與市場經濟運行背道,很值得關注。而紫金礦業的經驗是礦產勘查從找礦開始,就應當由企業進行。這些企業可以同開采企業互不隸屬,通過市場連接就足夠了。這就是說,礦產勘查的市場主體必須是企業,這也正是加強地質工作決定所要求的。這里所說的企業,既包括勘查企業,也包括開采企業,統稱為礦業企業。但是,無論是勘查還是開采,他們的投入最終都要從礦產品銷售收入中補償。所以,礦產勘查投入要形成長效機制,就必須把它還給企業,讓他們自己實行良性循環。紫金礦業把礦產資源認定為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而整個紫金猶如一座大廈,建築越高,要求它的基礎越牢。正是這種關系,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把礦產勘查交還給礦業企業是萬無一失的。至於它是購買礦業權,還是自己勘查,無關緊要。
3.必須構建公平、公正的礦業權市場
礦業權市場是礦業產業的要素市場,是整個礦業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礦業市場已比較發育,絕大多數礦產品是由市場配置的,但是國內固體礦產的礦業權市場發育程度遠沒有到位,主要是缺乏公平和公正的環境。以探礦權市場為例,有的省(自治區)規定,凡是要進入這個市場的,一律要通過「招拍掛」,用價款購買礦業權(勘查區塊)。而政府用地質勘查基金投資礦產勘查,卻無須先購買礦業權。在這個市場上,一開始,政府作為投資主體就佔了便宜,與社會資金投資主體比較,無需用資本購買探礦權,形成了不公平的競爭。這樣的市場發展下去,不僅會把社會資金用於風險普查的投入全部擠走,還會影響市場對礦產資源配置的基礎作用的發揮。因為政府基金的選項最終是政府決策,不可能完全反映市場需求。而礦產資源的市場配置是要從礦產普查開始。一旦普查項目不能適應市場需要,必然影響整個礦業。同時,基金從事礦產普查,由於沒有一整套企業機制約束,也必然造成效益低下。所以必須培養和發展公平、公正的礦業權市場。在公平競爭的市場條件下,地方政府如果認為地質找礦風險收益大於風險損失,有利可得,完全可以把基金變成股本,通過企業去運作。
4.對礦產資源利用的優劣必須有政策去體現
保護和合理利用礦產資源是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主要職責,這條職能遠遠比管理地質找礦重要。但是,在現實礦政管理中,把兩者顛倒起來了,對地質找礦管得很細,而對保護和合理利用礦產資源,只有要求,缺少具體的政策激勵。一方面,對采富棄貧、損失浪費資源的沒有嚴厲的懲罰措施;另一方面,對超工業指標利用礦產資源的現象又沒有有效的激勵辦法,甚至「鞭打快牛」。比如,現行的礦業稅費都是按礦產品銷售從價計征,資源利用得越好,繳納的稅費越多。紫金山銅金礦按原國家核定儲量只能繳5噸的黃金資源稅費,可是現在要繳百噸以上的資源稅費。這種情況顯然不利於資源的合理利用。政府必須研究如何把超指標利用資源與減免稅費掛起鉤來,用政策去激勵礦產資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護。
5.關於維護礦產資源國家所有權的建議
可將礦產資源國家所有權的權益轉換為股份制礦業企業中國家的股權投入。從紫金礦業所獲得高額利潤看,固然是他們出色經營的成果,但礦產品漲價而形成收益也是不爭的事實。比如,7年間,黃金由每克70元漲到150元,銅由每噸15000元漲到600元。可是,面臨礦產的大幅漲價所形成的超額利潤,作為礦產資源所有者的國家沒分得應有的份額。對現行的礦業企業股份制進行改造,將代表礦產資源所有權權益的資源補償費改成股權投入,與礦業企業共擔風險,共享收益。這樣做完全符合礦業產業所固有的特點,即礦業在橫向上不同礦區、縱向上不同開發階段都有較大級差收益的產業,礦產資源所有權權益通過股權實現,可以有效地、公平合理地維護這種權益。
3. 貴州紫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情況
水銀洞金礦是貴州紫金成立後第一個開發項目,該項目總投資3.9億,擬分三期建成年生產黃金3.5——4噸的采、選、冶生產系統。在該項目上,貴州紫金始終在礦山生產建設和帶動地方發展上不懈努力。具體情況如下:
1、礦山建設按計劃順利進展。一、二期工程均建成並投產,各項指標達到設計要求,日處理礦石量達到600t以上,年產金量達2500—3000 kg 。三期工程主要針對礦區東礦段存在的低品位難選冶金資源而設計,建設工作已於05年12月全面展開,2008年9月完成。
2、地質勘查成效顯著。經補充地質勘查, 04年公司提交了貴州省近10年來第一個特大型金礦勘探報告,水銀洞金礦區獲國土資源部認定資源/儲量54.62噸,05年再次獲得資源/儲量15噸,06年水銀洞金礦區東礦段又獲得資源/儲量25噸。此外,在外圍地質堪查項目上,初步查明具有良好開發前景的礦點有2個。
3、選冶工藝不斷優化,國際領先。公司自行研製的加溫常壓化學預氧化技術在國內國際均屬首例,它成功解決了「卡林型」金礦選冶這一國際難題,填補了我國原生礦開采技術上的空白。實踐證明,該技術不僅具有回收率高的優點,且極有利於環保,已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大量存在的原生礦的開發利用,公司取得了技術專利。
4、經濟效益得到社會各界廣泛認可。水銀洞金礦2003年8—12月生產黃金562kg,產值5300多萬元;04年生產黃金1450 kg,產值1.5餘億元;05年生產黃金2500kg,產值近3億元。06年生產黃金3131kg,產值4.9億元,公司近五年的經營業績顯示了強勁的生產能力和後繼潛力,已成為貴州省乃至西南地區目前經濟效益最好、規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黃金生產企業。 貴州網路——全球貴州人共同書寫的網路網路全書
5、形成了系統的企業文化和結構合理的員工隊伍。公司積極倡導「企業、員工、社會協調發展」的經營價值觀,「以人為本、追求卓越」的經營理念,「艱苦創業、開拓創新」的企業精神,05年獲得貴州省企業文化建設榮譽成就獎,。與此同時,大批才智之士被吸引到企業中來,在公司現有近700名員工中,其有各級職稱200多人;大中專以上學歷人員占員工總數的60%,其本科學歷100多人。
6、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礦業可持續發展戰略。貴州紫金始終依託各級政府領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開發與節約並舉,把節約放在首位」和「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方針,按照「有序有償、供需平衡、結構優化、集約高效」的要求,遵循礦業發展的客觀規律和經濟規律,統籌安排礦區內資源開發,確保可持續發展。在資源節約上,公司制定了嚴格的「三率」控制標准,使采礦貧化率、損失率均保持在5%以下,選礦綜合回收率保持在90%以上。在環境保護上,構建了技術保證、資金投入和設施建設三位一體的保障體系。截止目前,公司在環保上共投入2000餘萬元,按相關標准建成了規范的尾礦庫,實現了工業水閉路循環零排放。現公司正努力向全省乃至全國安全、環保模範礦山邁進。在開發思路上,公司堅持以規模效益和自主科技創新為依託,積極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集約型現代礦業發展之路。
7、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努力營造和諧社會。良好的社會環境是企業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作為社會「公民」,貴州紫金自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關注地方發展。到目前為止,公司共為當地提供就業機會170餘個,年工資收入200多萬元,共投資500餘萬元用於當地交通建設,投資90餘萬元完成了村民人畜飲水工程建設,現正進行投資1200萬元的生態移民村建設。此外,公司每年贊助村委20萬元作為村集體發展基金,支付當地居民勞務費100餘萬元。為教育、體育、慈善事業等捐款超過300萬元。
8、企業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高。基於優異的經營業績和良好的發展前景,水銀洞金礦於2002、2003、2004連續三年被列為黔西南州 「十項重點項目」之一,並列為2003、2006、2007年貴州省重點項目之一。公司被省經貿委確認為「國家鼓勵類產業企業」,2003、2004、2005年連續三年被貞豐縣、黔西南州政府評為文明單位,2004、2005、2006年連續三年被黔西南州黃金局評為黃金工作先進單位和黃金地質勘探先進單位,05年獲黔西南州政府授予的「科技興金先進單位」榮譽稱號,06年5月被全國中華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07年4月獲促進就業「先進單位」。6月獲黔西南州、貞豐縣「五好」基層黨組織稱號。
4. 山西紫金礦業有限公司怎麼樣
山西紫金礦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09月26日,法定代表人:孫鵬,注冊資本:15,910.0元,地址位於(一照多址)山西省繁峙縣砂河鎮義興寨。
公司經營狀況:
山西紫金礦業有限公司目前處於開業狀態,公司擁有15項知識產權,招投標項目2項。
建議重點關註:
愛企查數據顯示,截止2022年11月26日,該公司存在:「自身風險」信息380條,涉及「裁判文書」等。
以上信息來源於「愛企查APP」,想查看該企業的詳細信息,了解其最新情況,可以直接【打開愛企查APP】
5. 紫金礦業是一家怎麼樣的公司東方財富網股吧論壇紫金礦業2021年紫金礦業分紅配股
隨著有效控制疫情,交通運輸業和製造業也慢慢恢復,以及基礎設施升級將推動原油、金屬礦石等大宗礦產需求回升。今天就來和大家認真談談一個行業的優質企業--紫金礦業。
在開始分析紫金礦業前,我整理好的稀有採掘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採掘行業龍頭股名單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紫金礦業主要從事金、銅、鋅等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也有擴展到冶煉加工及貿易金融業務等。紫金礦業是上榜《福布斯》2021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第398位的企業,全球金屬企業第9位、全球黃金企業第3位,是國內擁有金、銅、鋅資源儲量最多的企業之一。
簡單介紹了紫金礦業的公司情況後,再來詳細研究一下公司的優勢有哪些?
優勢一、國內規模最大的礦業企業之一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金銅等金屬礦產資源勘查和開發為主的大型跨國礦業集團。紫金礦業的資產規模、營業收入和累計利稅均不小於1300 億元,是國內礦業企業中金屬礦產資源控制量最多、經濟效益最高、競爭力最強的大型礦業企業之一。
優勢二、礦產品儲量位於國內前列
國內有許多公司生產金、銅、鋅資源,但紫金礦業的源儲量和礦產品產量處於前茅,國內14個省區和海外12個國家都有公司設置的重要礦業投資項,其中卡莫阿銅礦銅金屬資源儲量高達4369萬噸,是非洲第一大、全球第四大銅礦。在海外,公司的金、銅、鋅資源和礦產品的儲量和產量接近或不少於50%的集團總量,利潤貢獻率在集團佔比高於三分之一,也同時屬於中國在海外掌握黃金和有色金屬資源量、礦產品產量最多的企業之一。
優勢三、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競爭力,堅持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紫金礦業在地質勘查、濕法冶金、低品位難處理資源綜合回收利用、大規模工程化開發等方面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行業領先的技術優勢,"礦石流五環歸一"工程管理模式都是獨立創建的,而且,也是全球並不多的設定有系統自主技術與工程管理能力的跨國礦業企業。
紫金礦業將安全環保意識稱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全面實行綠色礦山和生態文明建設,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和能耗指標居行業領先地位。
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紫金礦業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紫金礦業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正是因為通過包括有效的防疫措施、積極的財政刺激和寬松的貨幣政策在內的一系列措施,全球關鍵經濟體的GDP增速進一步回轉,疊加需求保持持續緊張,基本金屬價格均不斷提升。以銅為例,也是因為,全球主要經濟體恢復帶動基本金屬需求增加,不過銅金屬的主要產地還受到了疫情的干擾,造成礦山原料供不應求的境況出現,因此價格不斷上漲。
總的來說,紫金礦業公司在採掘行業居於領先地位,藉助行業穩定增長的紅利,有機會可以快速發展。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紫金礦業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紫金礦業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紫金礦業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1-05,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6. 紫金礦業中南礦業區別
紫金礦業
中國控制金屬礦產資源最多的企業、中國最大黃金生產企業、中國第二大礦產銅生產企業、中國六大鋅生產企業之一。2019年礦產銅產量和資源量全球分別13 位、7 位。2013年底黃金保有資源儲量1200噸,銅1362萬噸,銀1413噸,擁有鉬、鋅、鉛、鎢、錫合計1202萬噸,擁有鐵2億噸,煤大約5億噸。當前五千多萬噸的權益銅資源量,2020年礦產銅 456004 萬噸,同比增長23.29%,2021 年、2022 年公司礦產銅產量分別約為54-58 萬噸、80-85 萬噸,預計至2025 年公司礦產銅產品產量達到100-110 萬噸,據此測算,公司於2025 年有望達到全球第5 位銅礦企業產量規模。公司計劃到2030 年全面建成高技術特大國際礦業集團,控制資源儲量、主要產品產量、利潤等爭取進入全球前3-5 名。
7. 山西繁峙縣紫金礦業怎麼樣
山西繁峙縣紫金礦業不錯,是正規的,山西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紫金礦業)以黃金及基本金屬礦產資源勘查和開發為主的礦業集團,中國500強企業。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2月成功登陸香港股票市場,2008年4月回歸A股,成為A股市場首家以0.1元面值發行股票的企業。紫金礦業是以黃金及基本金屬礦產資源勘查和開發為主的高技術效益型國際礦業集團,中國500強企業。2008年3月,集團公司的核心企業--紫金山金銅礦憑借其國內黃金單體礦山儲量最大、采選規模最大、產量最大、礦石入選品位最低、單位礦石處理成本最低、經濟效益最好六大優勢,被中國黃金協會評為"中國第一大金礦"。紫金山的"低成本、高效益"經營模式,正成為紫金礦業做大做強過程中可以借鑒、移植的寶貴經驗。 志存高遠,行者無疆。紫金礦業不管是從基本面還是技術上來說未來都有很大的上漲空間!這支股歷史最高價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