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西北喪葬是哪個朝代文化

西北喪葬是哪個朝代文化

發布時間:2023-02-10 15:12:22

『壹』 中國的殯葬文化是什麼,是怎麼產生的。

中國喪葬文化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階段。死亡,可算是人生的最後歷程,但這並不是一切的終結,因為之後還有後人對其屍體的處理--殯葬。殯葬這一行業源遠流長。從考古資料來看、歐州舊石器時代中期距今大約10-4萬年前莫斯特文化的創造者尼安德人已有了安葬死者的習俗,並且有一定的埋葬方式。大約1800年前我國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北京山頂洞人已有了喪葬習俗,山頂洞人洞穴的一側有一塊墓地,發現了三具人骨架,死者身上有一些石珠,鑽孔骨達,骨墜裝飾品,另有燧石石器。山頂洞人遺賅周圍撒有含赤鐵礦的紅色粉末。 遠古時期,葬地的形成或選擇往往與人們的生活環境關系密切。實行樹葬或者風葬的,多為生活於樹林中的民族;如我國古契丹人,將屍體懸持樹上,三年後焚燒屍骨;水居民族,如獨龍族村非正常死亡者,扔屍體於江河,任其飄流;中國西北的氏恙民族,因生活在高寒地區,火對於生活的重要性特別特出,影響到喪葬也盛行火葬。
以上文字謹作為緒論。以下將分為葬法篇禮裕篇,分別對中國的喪葬業加以簡述。
一、葬法篇
1.土葬
除漢族外,古代匈奴,突厥也多以土葬為主,土葬通常用棺木。漢族貴族的棺木有數重,外層叫「槨」,內層叫「棺」,製作很講究。有錢人家會在棺蓋雕刻精美的動物圖形。一般百姓的墳墓是很簡便的,他們選擇一塊「吉地」之後,就在那裡挖墓穴,埋葬死者,然後在上邊堆成圓錐或土堆兒。同一家族的人,埋在一個地區,形成一個墳區,俗稱祖墳地。每座墳頭都按家族輩份的大小,前後依次排序,以便後世能辨別清楚,哪個墳屬於哪一輩。人們把死後能埋入祖墳,看作一種禮遇,是做人的起碼條件之一。因為許多人不能入祖墳,如優伶、娼妓、暴病、凶死之人,有痼疾的人,未婚早矢者,漢族死在外鄉的人,一般也不能回鄉安葬,即使千里迢迢運回屍體,也只能在村外直接埋葬,所謂「野鬼不能見家神」。
漢代崇尚黃色,歷代帝皇都以黃色為顯貴之色,黃色實為土色。在陰陽五行中,土又居五行之中位,是一個最穩定、最可靠的基礎,因此,人死後葬於土中,被認為是使靈魂得到安息最好辦法。土葬符合漢族人民的生活習俗,以及「有地則生,無地則死」的傳統觀念,所以土葬千百年來一直是漢族人民的主要葬法。
2.火葬
火葬是我國最古老,並對現今社會影響最大的喪葬習俗,早在新石器時代,我國就出現了火葬,火葬開始之時,首先在部分游牧民族中盛行,這在先秦之時就有記載。《墨子·節葬下》雲:「秦之西有儀渠國,其親戚死,聚薪柴則焚之, 上,謂之登遐,然後成為孝子。」《列子·楊朱》也曾記載曼平仲的話:「既死,豈其我哉,焚之亦可」,到了東漢後期,佛教也傳入我國,佛教徒實行火葬,漢族一般百姓實行火葬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五代宋元時期。《宋史·禮志二十二》說:今民人俗有所謂火化者,……河東地狹人眾,雖至親之喪悉皆焚棄。許多地方建有「化人亭」,《大元聖政國相典章》記有:北京路百姓父母身亡,往往置於柴薪之上,以火焚之,這一時期的火葬,往往與家境貧窮,無錢或無地埋葬有關。有的屬客死異鄉,路途遙遠,難以扶屍回鄉而火化;個別情況屬戰死沙場,軍情緊急,火焚了事。在民間,對部分傳染病死者,也採取火化方式,這時間,漢族火葬也曾受儒學干擾,宋大祖趙匡胤、南宋高宗趙構,都曾下詔禁止火葬。
3.崖葬
崖葬又名懸棺葬,是我國古代廣居南方的濮越民族的一種特殊葬俗,被認為是世界大化史上的一大奇跡。其葬法是利用天然岩縫或人工木樁把棺木懸置在嘴壁之上,或者將棺木放在天然或人工鑿成的岩洞之中,懸棺葬的葬地都是選在面臨江河的絕壁高岩上,其葬具多為船棺,長2-3米,寬約半米多,形體似一隻船,分為頭、尾和侖三部分,頭尾翹起,倉為棺樞,安放屍體。
廣義的懸葬又指在石崖上穿鑿洞穴作為墓室的一種具地方特色的墓葬結構形式。在四川三峽崖洞中,曾發現戰國時代此類崖墓,這一階段的崖墓室,距地面高一些,低者二三米,高者一二十米,有的業於緩坡崖上,有的開於懸崖峭壁之中。墓分為單室墓,夫妻合葬有雙室墓,家族合葬的多室墓三種,通常在墓室內外崖避上雕刻有各種圖案,有的還銘刻有銘文,死者姓氏及一些吉祥語。
4.天葬
天葬是我國青藏高原藏族人民採用的一種很特殊的埋葬方式。天葬有專門的場地,那裡地勢平垣、開闊,中心點上得有一塊平坦的石頭。送葬的家屬把死者抬到這里,就遠遠地避開。天葬場有專門的師傅。他先將屍體用繩索捆綁在石頭上,然後舉起鋒利無比的刀子,將屍體剖開,皮肉、內臟。骨骼各自分為一堆,一般分八大塊。骨骼(包括頭骨)必須用石頭,細細砸碎,拌上一些酥油糌粑。這些工作做完後,天葬師圍繞著那石頭,點燃一堆堆柴禾,並在火上灑上酥油。這時,整個天葬場煙霧滾滾,酥油的氣味四下飄,不一會兒,大批的禿鷲就從四面八方飛來。性急的擁在火堆旁邊,性悠的展開巨大的雙翅在空中盤旋。當天葬師估計這些天葬使者足以一次解決問題後,便揚起雙臂,向天空「嗚嘎!嗚嘎!」地呼喚。還不等天葬師退離葬場,成百隻鷲鳥就從天上、地下一齊撲上屍堆。整個葬場你爭我奪,殘煙繚繞。一片啄食吞咽的聲浪令人驚心動魄。再過半小時,天葬場留下幾絲血污,使四野空空了。藏族人認為屍體不被吃凈,死者不會升天,是不吉利的,因此總是等禿鷹餓時才舉行。 送葬的人在遠處目睹這個場景,心裡是平靜安寧的。他們認為死者已被鷲鳥帶上藍天,他的靈魂安然無恙地回到佛祖身邊去了。他們心安理得地返回家園,路上沒有一個人抽泣和號哭(外族人及藏族女性禁示參加天葬)。
5.二次葬
二次葬是在採取埋葬、火葬、風葬等等方式後,對屍體作二次或以上的處理。我國南方地區台灣、福建、廣東和廣西的漢族和壯藏,自古以來比較流行二次葬。人死後即棺殮土埋葬。待三五年後屍體腐爛後再擇吉日,發 開棺,檢取骨殖,將骨頭擦洗干凈、晾乾。再按照次序分頭、頸、胸腰、下肢裝入特製的陶瓮。俗稱「金塔」。這種二次葬又稱二次洗骨葬或二次撿骨葬,至今在福建、廣東、廣西的女村地區還保留此種葬俗。 6.現代葬俗
解放以後,國家為了節約土地,杜絕疾病蔓延,規定除部分少數民族外,其餘一律採用火葬。人死後,被送往殯儀館停放,屍體赤裸冰凍存放。為了延長保存時間,殯葬人員會在死者腳板底扎一個洞使死者的血全部放走。
屍體送到殯儀館後,一般三天內舉殯,舉殯分遺體告別儀式和追悼會兩部分。遺體告別儀式時設置「靈堂」,靈堂四周排滿花圈,花圈上掛滿親朋戚友的輓聯。告別儀式開始先播放一段哀樂,悼念者默哀三分鍾,之後向死者三鞠躬,最後繞遺體一周,瞻仰死者遺容。長子手捧死者遺照領悼念者去小禮堂開追悼會。追悼會主要是表彰死者生前功跡,因過於形式及勞民傷財,現已基本取消。遺照一般不用彩色,且用「炭燒瓷相」,以示永久存。
舉殯後「靈車」--現稱「專用車」把遺體送到火葬場--俗稱「大煙囪」,經大火焚燒後屍體化為灰。親人可根據情況把骨灰放入骨灰盒保留,也可把骨灰撒入大海、植樹等。
二、禮俗篇
漢族人喪葬禮俗繁復,此處僅舉幾例以饗讀者。
1.慎終追遠閏月年
在閏年、閏月「慎終追元」自古以來就被人們視為重要的事情。其主要做法是在閏年、閏月給老人做壽衣壽材,取閏余成歲,增福添壽之意。
關於壽衣(也稱殮衣、老衣),有許多風俗禁忌。做壽衣的料子,一般是棉的或綢子的。有洋字的不用。因為「洋」、「陽」同音,壽衣要穿到陰間去,所以不用。做壽衣一律不用緞子,因緞子與「斷子」同音,是忌諱斷子絕孫之意。壽衣也不能用皮、毛料製作,否則,死者來世會轉生為獸類。壽衣一般都不釘扣子,不論內衣還是外衣,一律釘原衣料縫成的帶子,據說是不要結仇疙瘩(古代衣服扣是用衣料或布頭兒打的算盤疙瘩),且有後繼有人之意。至於壽衣的數量,一般都是單數,三、五、七、九件不等,忌諱雙數,恐怕死亡的凶禍再次降臨。
關於壽材(棺材),棺材的用料有陶、木、石、金、銅等。春秋以後以木為主。漢族習尚以松柏製作,因為松柏象徵長壽。一般不用柳木,因為柳樹不結籽,唯恐有絕後之患。
2.停屍儀式
整個儀式包括為垂死之人沐浴,穿好壽衣,移上靈床、送終、買水、飯含等步驟。 所謂買水,是因為民間所取用的洗屍水往往都是買的,俗稱「買水」。「買水」是以投錢入水來加以體現的,即將「陽水」變成「陰水」。買水所用的錢主要是陰錢、燒香、化紙,即紙錢。
飯含指地死者口中放入米貝、玉貝及米飯之米,是指在死者嘴上放入珠玉等物。右人舉行「飯含」的含義是不讓死者張著空嘴,餓著肚子到陰間去受罪,成為餓死鬼。古代飯含作了嚴格的等級限制。明代規定五品以上飯稷含珠,九品以上飯梁含小珠,庶人飯梁含錢。
3.披麻戴孝
披麻戴孝,即穿孝服的俗稱,所謂「成服」就是指此而言。古時家裡有了喪事,所有家庭成員按照自身與死者的關系,遵舊禮成服。
一般說來,男女孝屬均身穿粗白布長袍,俗稱「孝袍子」。子女孝屬不縫底襟、腰間繫上麻繩或麻縷,謂之「披麻戴孝」。只有姑爺穿漂白布的孝袍子,不戴孝帽。漢人大都戴口袋頂的孝帽,上邊釘有小銅錢,還有棉球。長子釘一個,次子釘兩個,三子釘三個,其他類推。孫子輩的在孝帽上釘紅棉球,長孫釘一個,次孫釘兩個,余者類推。重孫輩的在孝帽上釘粉紅色棉球。無論男女,一律把青布鞋蒙上白布。如雙親均已去世,則可蒙嚴,若有一親健在,就不能蒙嚴,露著黑色後跟,孫子、孫女則蒙紅後跟。
4.起杠
起杠,就是將棺木栓好後往起。出堂時用小杠,抬到大街時換大杠和大罩。貧戶則一直是小杠到底。杠的種類,皇杠為120名杠夫,以下有64人大杠、48人大杠、32人大杠、24人、16人、8人、甚至4人、2人的穿心杠等。《道咸以來朝野雜記》里說,前清時,皇家、王爺、貝勒用80人大杠,一品大員用64人杠,次者48人,再次者32人……,可見用杠也是根據官品等級的。
富貴人家出殯,換最後一次大杠,大罩為正式起杠。貧戶不換杠、換罩。起杠時,富戶燒「陰宅」(紙制房屋),一般戶只燒一堆紙。多數人家在這時連靈花、剩餘的「亡人香」,也一並焚化。亡人生前用的枕頭要拆開,把裡面的蕎麥皮倒出,連同枕頭套一起,放在門外大街上,由留在家裡的人(未去送殯者)燒掉。
5.摔盆、打幡 與起杠同時,跪在棺前打幡的長子還要有摔盆之舉,這個盆是一個底下帶窟窿眼兒的瓦盆。摔的時候,父死用左手摔,母死用手摔,摔不碎者,忌摔二回。如果兒子太小,需大人幫助完成動作。
在漢族的許多地方,杠幡的孝子們還要拿著一根「哭喪棒」(南方有些地方稱「孝子棍」,有些地方叫「孝喪棒」),哭喪棒多為木條,裹上白紙即可。據說哭喪棒的來源是因為孝子一般都哀傷,有的更會因此身體不支,於是用拐杖助走動。後來大椴發現用拐杖足以表明哀傷之深,於是形成例規,凡孝子均需柱一根拐杖,就是哭喪棒。

『貳』 先秦時期秦人的葬俗

喪葬習俗是區別中國上古時期不同部落、不同民族的重要標志。在上古社會,同一時代同一個氏族成員,他們處理死者屍體的方式是一樣的。不同的喪葬習俗反映了其主人生前不同的社會地位及其所處的社會階層。同時,喪葬習俗作為精神層面的反映,它具有很大的保守性和延續性,一旦形成就會保持一定時期的穩定性。秦人早期喪葬習俗到底是什麼?是不是僅僅如徐吉軍先生所總結的那樣只有屈肢葬和獨特的墓葬形式這么簡單?通觀近年來秦早期考古材料後發現並非如此,其中還有秦人葬俗中的西首葬、屈肢葬與直肢葬並存以及殉人與腰坑關系密切等特徵。因此,文章將從秦人墓葬的西首向、屈肢葬與直肢葬、殉人與腰坑三個方面分析早期秦人的喪葬習俗。

一、秦人的西首葬習俗
從已經公布的秦人早期考古資料來看,西首葬是秦人早期最主要的喪葬習俗之一,這不僅可以從秦人早期的甘肅甘谷毛家坪遺址中找到例證,而且還可以在禮縣大堡子山遺址中找到答案。如毛家坪的秦墓葬俗為:

墓向西北,在270-315之間。……除M7為亂骨葬外,余均為屈肢葬式。屈肢葬有仰身(十九座)、側身(十座)和俯身(一座)三種,M11僅存下肢,上身不明。根據其踡曲程度可分二式:I式,二十五座,脛骨、腓骨與股骨相疊壓,踡曲特甚;II式,六座,脛骨、腓骨與股骨夾角大於60,踡曲較輕。雙手多交叉於胸前或順體下垂。

而甘肅禮縣大堡子山M2號大墓的葬俗為:

墓室內設二層台。其中東、北、南三面二層台上殉葬7人,均為直肢葬,都有葬具(有的還是漆棺),多隨身葬有小件玉飾。此外,西二層台上有痕跡表明,這里原來也置放有隨葬品。葬具為木槨和漆棺,均朽。棺周圍殘留有金箔片,說明漆棺上原來鑲有金箔棺飾。槨室內殘存罐、鬲等陶器碎片,以及銅泡、戈、刀等銅器殘片。墓主屍骸已朽,據朽痕可知,葬式為仰身直肢,頭向西。墓底部中央設腰坑,內置殉犬1隻、玉琮1件。

西墓道長38.2、寬4.5-5.5米,總體亦呈斜坡狀,但有8個溝槽狀的台階。在深1.25米的層面填土中埋葬12個殉人,均為屈肢葬,頭向有的朝東,有的朝西。分為生殉和殺殉兩種,前者作痛苦掙扎狀,後者有的頭部有洞,姿勢規整。多為青少年。有3個殉人各隨葬玉玦1件。填土中還有殉犬1隻。M3號大墓北側二層台已被盜擾。墓室內漆棺、木槨及墓主已朽。墓主仰身直肢,頭向西,胸、頸部位殘留有大量散亂的琥珀珠。腰坑內有殉犬1隻、玉琮1件。西墓道呈台階狀,長41.5、寬8.2米。填土中埋殉人7名。

除毛家坪遺址和大堡子山遺址外,在關中西部已經發掘的秦人早期墓葬中,西首葬成為主要葬俗。如寶雞市譚家村遺址發現的13座春秋秦墓中,除3座為南北向外,其餘10座「均東西向,方向在270」。據統計,在關中已經發現的秦墓中,西首葬約佔了80%以上,不僅中小型墓葬如此,大型墓葬也有這個特徵。可見西首葬是秦人早期最主要的喪葬習俗之一,在這種習俗背後,蘊藏著秦人早期的宗教觀念與文化背景。

西首葬在秦墓中之所以被廣泛使用,是因為這代表了秦人社會對生死方向的基本觀念。正如石興邦先生所言:

埋葬的方向,在原始人的意識里,有著一定的意義。半坡人埋葬的頭像,基本上是向西的,應該是在一定的信仰的支配下形成的。現在的後進部族在埋葬死人的方向問題上,基本上有三種不同的信仰:一種認為人死後,靈魂要回到原來的(或傳說中的)老家去,因此,頭就朝著老家的方向。……第二種信仰認為世界上有一個特殊的域界,人死後,就到那裡去生活,因此,埋葬死者時頭就朝著這另一世界所在的方向。……第三種信仰,例如尼爾蘭人,他們把人從生到死比如太陽東升西落一樣,人死後就隨著太陽落下,因此,在埋葬時,背朝東,面向西。

由於秦人是來自東方的民族,是隨著周文化的向外擴張到達西垂之地的,其文化內涵除具有周文化的一些特徵外,還具有濃厚的商文化特徵。而秦人最早的活動區域是在甘肅牛頭河流域的清水、渭河上游的甘谷和西漢水流域的西河、禮縣地區。這些地區的早期秦人墓向朝西,顯然不是指向其祖先起源地,而是因其宗教信仰所致。

秦人是東夷九族中的風夷、陽夷相結合的陽鳥圖騰部族,這個部族對陽鳥崇拜的實質就是部落群體對始祖神和保護神的敬畏,對始祖神、保護神降福賜佑的企盼,對農、牧業生產獲豐收的渴望。[8]嬴秦部族,源自於東夷族以鳥為圖騰的部族,後來西遷關隴。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陽鳥西遷故事,就是以中原為中心,以能到達的地域為四至。《尚書·爻典》中出現的「暘谷」、「明都」、「昧谷」和「幽都」就是立足於中原部落聯盟所在地而確定的四個祭日、測日點,也就是古籍中所稱的「四極」,其實也是那時華夏民族的勢力范圍所能達到的四至。由於暘谷的「暘,明也,日出於谷而天下明,故稱暘谷」,昧谷「昧,冥也,日入於谷而天下冥,故曰昧谷」卷一《堯典》。西方為昧谷,即日入之谷,日落之處,一個未知的西方世界。於是將其比作幽冥之地,是西方太陽神的歸宿之處。這與西部民族的太陽神話中將太陽西沉之處看成是靈魂歸宿地的原始信仰是一致的。居住在今天四川平武縣的白馬藏人,「人死後……用繩曲捆雙膝,並使頭屈至膝間成胎兒狀,置於左角之桌上,面朝西方」,其意義是:「日落歸西,人亦隨太陽走的」,「葬時……面西側卧,腿略屈,作睡覺狀。」關於白馬藏人的族屬問題,當地許多人認為自己不是藏族,而是氐族。近現代川西北的氐羌族追根溯源是與古代甘青地區的氐羌族有著淵源關系的,因此白馬藏人屈肢葬和面向西的葬俗以及對這種葬俗的解釋,對我們理解甘青地區古代文化乃至於秦文化的西向墓與屈肢葬有一定參考意義。正是因為西方是日落的地方,人也隨著太陽走,所以秦人在葬時需要面向西而葬。

秦墓西首葬的傳統被漢帝陵所繼承,因此《漢書·郊祀志》說:「或曰東北神明之舍,西方神明之墓也。」張晏注釋道:「神明,日也。日出東北,舍謂陽谷。日沒於西,故曰墓。墓,濛谷也。」顏師古注曰「此說非也。靈總言凡神明以東北為居,西方為冢墓之所,故立廟於渭陽也。」卷二十五《郊祀志》上就是說,由於秦漢人認為西方是太陽的墳墓,所以墳墓需要面朝西方,所以漢人在渭水北岸為祖先建立陵墓。可見秦人墓葬的西首葬習俗是與其太陽崇拜的宗教習俗密切相關的。自從非子為周王牧馬於西秦之後,隨著秦人在關隴地區的開拓,秦人也將東夷文化中的太陽崇拜帶入此地,因此秦人沿襲著「日落歸西,人亦隨著太陽走」的陽鳥崇拜的習俗,將西方作為自己死後的歸宿與嚮往之地,這是秦人普遍認同的一種關於生死的宗教信仰觀念。

閱讀全文

與西北喪葬是哪個朝代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7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7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5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1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5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0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5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6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6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