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肇慶導游詞
作為一位傑出的導游,常常要寫一份好的導游詞,導游詞具有注重口語化、精簡凝練、重點突出的特點。優秀的導游詞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我整理的肇慶導游詞,歡迎閱讀與收藏。
盤龍峽生態旅遊區位於廣東省德慶縣西北部,距縣城28公里,整個生態旅遊區佔地3萬畝。這里是一個原始自然生態旅遊區,景區內古木蔥蘢。
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植物活化石」黑桫欏遍布其間,是廣東省攝影家協會拍攝基地。峽谷空氣負離子含量達每立方米12.5億個,是南中國最大的天然大氧庫。
盤龍峽生態旅遊區以其得天獨厚的山、水、森林等自然生態資源稟賦,成功開發了勇士漂流、瀑布觀光、峽谷品氧、全國最大的水車群、全國最具風情的山頂木屋度假村、熏衣草木屋王國酒店、盤龍天堂度假酒店、高空滑索、森林水世界等等生態休閑型旅遊產品。自2001年開放以來,受到各地遊客的青睞,成為廣東省內游的必游精品景區。
在漂流的源頭,有102個水車,灌溉的、磨坊的、椿米的,還有頗為壯觀的奇趣水車群,讓人遙想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織的古代農耕場景;水車形態各異,古樸而錯落有致,帶動了潺潺水聲,沿著山中的棧道,一路走進山中,如童話般的水車王國引人入勝——這堪稱是「中國最大最奇趣的水車群」。水車產於三國時期,是光靠水車作為動力的原始生產工具,水車根據它的構造不同功能也不一樣,在這里可以讓您觀賞到以前的灌溉、樁米、磨豆腐的水車……在這里大大小小水車上百多台同時在這里運轉,將帶大家回遠古的時代,讓您親身體驗農村的農業風情。
小龍潭瀑布落差38米,周圍林木幽深,潭水清澈。相傳這小龍潭是悅城龍母為第六子盤龍准備孵化、生長的地方。由於青龍、斑龍送盤龍蛋到此誤了時辰,使得盤龍蛋化為一塊石頭,盤龍也永遠被困在了盤龍蛋中。據說,那化為石頭的盤龍蛋在吸取千年甘露後再在小龍潭中化出來,成為一條小龍,這個說法是否屬實呢?我們就讓漫長的歲月來證明,讓後人目睹吧!
煙雨瀑布落差76米,正如它的名字所形容的,煙雨妖嬈,如空谷來風,像是懸空的白練,水花隨風飄盪,上下浮游,如煙如雨,濕人衣衫。
騰龍瀑布落差86米,飛流直下,旋湍拍崖,飛珠濺玉,咆哮如雷,勢如萬馬奔騰,又如游龍在天,動人心魄。
聆天瀑布落差56米,飄逸秀美,如西施浣紗,更映出山色的青蔥綠碧。
廣東肇慶市的星湖風景名勝區,是中國南方著名的旅遊勝地。很多遊人對它評價很高,認為它兼有杭州西湖和廣西桂林的勝景。星湖位於肇慶市北郊4公里處,湖面約8000畝,大小和西湖相近。
整個湖面被蜿蜒交錯的湖堤劃分為五個湖:東湖、青蓮湖、中心湖、波海湖、里湖。湖堤總長20餘公里,堤上楊柳、鳳凰木成行,宛如幾條綠色帶子飄落在碧澄的水面上。
廣東肇慶市的星湖風景名勝區,包括七星岩和鼎湖山兩部分,是中國南方著名的旅遊勝地。很多遊人對它評價很高,認為它兼有杭州西湖和廣西桂林的勝景。星湖位於肇慶市北郊4公里處,湖面約8000畝,大小和西湖相近。整個湖面被蜿蜒交錯的湖堤劃分為五個湖:東湖、青蓮湖、肇慶星湖中心湖、波海湖、里湖。湖堤總長20餘公里,堤上楊柳、鳳凰木成行,宛如幾條綠色帶子飄落在碧澄的水面上。
七星岩景區由散布在廣闊湖區的七岩、八洞、五湖、六崗組成,以山奇水秀、湖水相映、洞穴幽奇見勝。景區內七座挺拔秀麗的石灰岩山峰布列如北斗七星,故名「七星岩」。其中石室岩是星湖瀏覽中心,名勝古跡集中之處。岩頂名「嵩台」,相傳是天帝宴請百神之所。岩下有一特大石室洞,洞口高僅二米余,洞內頂高達30米余,石乳、石柱、石幔遍布其間,泛舟洞中的地下河可瀏覽璇璣台、黑岩、鹿洞、光岩等景。洞內摩崖石刻林立,計有270多處,上自唐宋,下至明、清,多出自名家之手,素有「千年詩廊」之稱。石室洞右側有建於明朝的水月宮,與岩前五龍亭、飛龍橋遙相輝映。湖區北部的阿坡岩東麓下有雙源洞,長270米多,內有兩源合一的地下河,曲折幽深,瑰麗奇特。此外新建的星湖游樂園,佔地超過20萬米2,是現代游樂設施與中國園林融為一體的大型游樂園。
鼎湖山景區以亞熱帶森林、溪流飛瀑、深山古寺見長。林壑幽深,泉溪淙淙 ,飛瀑直瀉,自然風光迷人,包括鼎湖、三寶、鳳來等10多座山峰。原來山頂有湖,故名「頂湖山」。西南坡西龍泉坑有水簾洞天、白鵝潭、葫蘆潭等八處瀑布。山南麓有慶雲寺,西南隅有白雲寺,山腰建有日僧榮睿大師紀念碑等。
肇慶星湖風景名勝區的特產端硯、花席等久已馳名中外。
各位遊客,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肇慶旅遊,我是你們的導游**。
肇慶七星岩位於肇慶市區北約2公里處,景區由五湖、六崗、七岩、八洞組成,面積8.23平方公里,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景在城中不見城,美如人間仙境。七星岩以喀斯特溶岩地貌的岩峰、湖泊景觀為主要特色,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岩岩峰巧布在面積達6.3平方公里的湖面上,20餘公里長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風光旖旎。被譽為"人間仙境"、"嶺南第一奇觀"。國級文物保護單位七星岩摩崖石刻是南中國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所以取名為七星岩。
七星岩以喀斯特溶岩地貌的岩峰、湖泊景觀為主要特色,星湖、閬風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及北邊的阿坡岩。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岩岩峰巧布在面積達6.3平方公里的湖面上,所以叫七星岩[1]。20餘公里長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風光旖旎。被譽為"人間仙境"、"嶺南第一奇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七星岩摩崖石刻是南中國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李邕、李紳、包拯、周敦頤、俞大猷、陳恭尹、朱德、葉劍英等500餘壁唐、宋、元、明、清及當代的名人詩題為七星岩增輝添色。
星湖原是由西江古河道形成的瀝湖,20多公里長的林蔭湖堤,如綠色帶飄般把仙女湖、中心湖、波海湖、青蓮湖和里湖連結在一起,湖光山色,綽約多姿。
"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陽朔七堆山,堤邊添上絲絲柳,畫幅長留天地間。"葉劍英元帥的《游七星岩》詩勾勒出七星岩的秀麗景色。
景區介紹
七星岩牌坊位於景區中心湖南部,1959年落成,鋼筋混凝土仿古建築,高12米,寬17.5米,四柱三間,柱礎花籃形,四根大圓柱飾以朱紅,仿歇山頂,上蓋琉璃瓦,中門上方鑲嵌著朱德於1959年手書的"七星岩"三個大字,為肇慶的重要標志物。牌坊北側有廣場,面積2.83萬平方米,是集娛樂、休閑、觀賞、購物於一體的活動中心和大型公共活動場所。廣場有廣東最大的音樂噴泉,廣場文化在省內頗有名氣,周末遊客可在此免費觀賞文藝演出。
七星岩摩崖石刻位於景區中心,共有531題,其中石室洞有333題,是廣東省保存最多、最集中的石刻群,1957年就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東石刻以唐為貴,七星岩就有唐刻4題。石刻以漢字為主,還有藏文和西班牙文。漢字各種書體俱全,以楷書為最,行書次之,其中唐代李北海正楷《端州石室記》是七星岩摩崖石刻的珍品。石刻群文體有詩、詞、歌、賦、對聯、題記,其中詩有252首,陳毅元帥撰詩稱之為"千年詩廊"。
石室洞由龍岩洞、碧霞洞和蓮花洞組成,龍岩洞以小艇導游,後兩洞可步行參觀。龍岩洞是七星岩開辟最早、景物最多的溶洞。穹隆高大,千姿百態,如夢如幻的景觀,令歷代文人騷客陶醉,並留下贊美的詩篇。石室洞中存各種文體石刻333題,可見石室洞在七星岩風景區中是何等的注目。
石峒古廟位於七星岩東北部,仙女湖游覽區內。始建於唐初,明萬曆十三年(1585)重建,清嘉慶三年(1798)、道光二十二年(1842)重修,古廟置於岩洞中而得名。廟中供奉附近百姓的神,稱周氏神。因傳說廟中石鍾乳有一小洞曾流出白米,故有俗稱"出米洞"。
蓮湖泛舟
最佳觀賞點在紅蓮橋南風情碼頭處。廣東肇慶七星岩
七星岩歷史悠久,早在晉代已有文字記載。唐朝文章家、書法家李邕(北海)曾慕名來游,寫下了著名的《端州石室記》,鐫刻在石室洞口的石壁上。
七星岩景區還有廣東罕見的龐大石刻群,保存著唐代以來的石刻489題(七星岩摩崖石刻),具有重要藝術價值和科研價值。位於七星岩東面的仙女湖風景優美,每當太陽西下的時候可以觀賞到卧佛吞日的自然奇觀;七星湖與仙女岩之間的湖面上建有東方禪林,在這里遊客可以領略到禪趣。
七星岩在1982年成為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肇慶市委、市政府於一九九七年底先後投資1500萬元,在七星岩景區內的六個小島、七座山岩,八公里長的湖堤上安裝了環湖園林路燈560盞、1000瓦的射燈、彩色泛光燈250盞及3000米的彩虹管,運用先進的第三代光源的變化多姿。以不同的顏色交錯投射到景物上,勾畫出七星岩景區內神秘幽雅的堤岸、小橋,花木,岩山與湖水交相輝映,使夜幕下的七星岩更加絢麗多彩;同時開辟了星湖夜遊項目,為廣大市民和遊客在夜色中游湖觀光提供了一個美麗的環境 ,再造出"第二星湖"。
近幾年,增加了許多新的景點,如牌坊文化廣場,每當夜幕降臨,霓虹閃耀,遊人如鯽,全國目前最大的露天音樂噴泉啟動之時,七星岩牌坊廣場更顯得壯觀,每逢周末或節假日,這里還可以欣賞一台台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真是令人如醉如痴。位於星岩東面的仙女湖,每當太陽西下,還可以觀賞到天然奇觀--卧佛吞日。在仙女湖與星岩之間湖面上新建的佛教大觀園--東方禪林,也可以領略到禪的奧秘。後來新開挖了3公里長的"禾花水道",使星湖景區的游覽面積比原來增加了五倍,並使得陸上景點與水上景觀渾然一體。如果你坐在遊船上環湖游覽,你會有一種新的感受。
有「西江明珠」之稱的肇慶市位於廣東省的中西部,居西江中游,北回歸線橫貫其境。屬亞熱帶氣候。年均氣溫為215C。系著名的歷史文化、風景旅遊名城。
肇慶古稱端州,宋朝重和元年,改稱肇慶,意為「開始帶來吉祥喜慶」。唐代文學家李邕、日本入唐留學僧榮睿、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北宋名臣包拯、義大利傳教士利馬竇、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以及葉挺等眾多的歷史名人都在肇慶留下足跡。全市有歷史科學研究價值的文物景點300多處。
星湖風景區(七星岩和鼎湖山)風光自古聞名遐邇。星湖水面達530公頃,七座挺拔的岩峰,狀如天上北斗七星。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處處是景,景景皆奇。湖光山色,美不勝收,被譽為「嶺南第一奇觀」。以佛教文化為主線建成的大型「東方禪林」已對外開放,為七星岩增添了新的景區。鼎湖山雄居廣東四大名山之首,乃北回歸線上的明珠,「活的自然博物館」,集風景旅遊、科學研究、宗教朝聖於一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這里設有「人和生物圈」生態定點科研站。「嶺南四大名剎」之一的慶雲寺掩映於亞熱帶雨林之中,每年吸引大批遊客。
在端州城區,保存著以宋朝城牆、披雲樓、梅庵、閱江樓、崇禧塔、麗譙樓等為重點的文物古跡,使肇慶成為歷史悠久面充滿著濃厚文化氛圍的「歷史文化博物館」。以環市公路為連線,鼎湖硯洲的包公祠、四會的貞山、懷集的燕岩、封開的龍山景區、德慶的悅城龍母祖廟等景區組成一個旅遊網路,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優勢,推動第三產業發展。每年接待中外遊客超過500萬人次。
目前,以七星岩、鼎湖山為依託,集度假、療養、會議、購物、文化、娛樂、商務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大型旅遊基地——廣東七星岩旅遊度假區,已初具規模。新的星湖樂園正在加緊興建。
坐落在城區中心,背靠北嶺山脈。因七座奇峰列峙如北斗七星,故得名。七星岩的來歷傳說很多,有說七星岩的七座山峰是女媧補天時留下的七塊靈石;有說是天上七仙女羨慕人間、獨愛肇慶而下凡不歸等等。
七星岩的開辟,始於唐代初年,此後歷代皆有開發建設。新中國成立後,通過理山治水,園林綠化,修茸古跡,增添新景,建設旅遊設施,使七星岩更添迷人風韻。1982年成為國務院批準的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七星岩風景區由閬風、玉屏、石室、天柱、蟾蜍、仙掌、阿坡等七座奇峰以及東湖、青蓮湖、中心湖、波海湖、里湖等五個大湖組成。七星岩湖面壯闊,總面積達460萬平方米,其間七座岩峰布列。整個景區山環水繞,亭樓閣榭,波光岩影,渾為一體,自然風光絕佳, 向有「嶺南第一奇觀」、「人間仙景」、 「天然山水盤景」之美譽。千多年來不知傾倒了多少名人墨客,留下了不計其數的詩文。「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陽朔七堆山;堤邊添上絲絲柳,畫幅
長留天地間。」 葉劍英委員長的詩句高度概括了七星岩風景的詩情畫意。
七星岩景點繁多,其中大的景觀有牌坊攬勝,平湖幽堤,閬風夕照,玉屏疊翠,石林峭骨,虹橋雪浪,水月岩雲,崧台攬月,石室藏奇,千年詩廊,碧霞映玉,天柱摘星,蓮湖泛舟,阿坡湧泉,桂軒留醉,杯峰浮綠,敞天石洞,月魄松濤,仙掌秋風,波海朝暉等二十景。
星湖夕照
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領導下,增加了許多新的景點,如牌坊文化廣場,每當夜幕降臨,霓虹閃耀,遊人如鯽,全國目前最大的露天音樂噴泉啟動之時,七星岩牌坊廣場更顯得壯觀,每逢周末或節假日,這里還可以欣賞一台台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真是令人如醉如痴。位於星岩東面的仙女湖,每當太陽西下,還可以觀賞到天然奇觀--卧佛吞日。在仙女湖與星岩之間湖面上新建的佛教大觀園--東方禪林,也可以領略到禪的奧秘。最近,新開挖了3公里長的「禾花水道」,使星湖景區的游覽面積比原來增加了五倍,並使得陸上景點與水上景觀渾然一體。如果你坐在遊船上環湖游覽,你會有一種新的感受。
七星岩湖面壯闊,1979年國家體委在這里建立了國家劃船基地。之後,曾多次舉行過國際滑水賽、劃艇賽、亞洲龍舟錦標賽以及國內重大的劃艇比賽。
大家好!歡迎來到鼎湖山游覽。我是你們的導游黃羽,大家可以叫我小羽。
鼎湖山位於肇慶郊區,前面有雄偉的瀑布,後面有鬱郁蔥蔥的樹林。所以水比西湖美,山比張家界奇。綠樹中有紅花,美景在奇山。怎麼樣?朋友們,這里美嗎?看,我們前面就是鼎湖山著名旅遊景點——萬綠湖了。請大家跟著我一起游覽,記得不要隨便走出隊伍哦。萬綠湖原來是天上七仙女嬉戲游樂的天湖。有一天,仙女們請來父王——玉皇大帝來這里做客。他覺得天湖太美了,就給它起了個名字——鼎湖山。大家想想,萬綠湖美不美啊?好!我們向下一個景點出發。這是一個佛教聖地——慶雲寺,裡面有一百零八個羅漢像,請大家不要隨便亂塗亂畫哦。還有別的景點:大鼎,蝴蝶谷等等,你們可以自己去游覽。
大家今天玩得開心嗎?歡迎下次再來鼎湖山遊玩,我還會來當你們的導游哦!
各位客人,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肇慶市端硯文化村參觀。下面我將給大家來詳細地介紹一下肇慶端硯文化村的一些情況和景點。
首先,肇慶端硯文化村是在肇慶白石村裡。端硯,由來就是中國"文房四寶"中的極品。它的歷史悠久,石質優良,雕刻精美。上世紀80年代,日本及東南亞地區收藏者對端硯藝術價值的認可,使其收藏價值和投資價值進一步得到認可。近年來,隨著端硯文化節的舉辦,端硯市場不斷升溫,"文房四寶"界、收藏界、藝術界以及更多的愛好者越來越重視端硯,對端硯的工藝價值愈加青睞,使端硯的收藏與投資價值與日俱增。如1993年4月在香港舉辦的一場拍賣會上,一對清代長方帶眼松樹端硯(長34.1厘米)就被人以36.8萬港元高價買走。明朝的金家刻銘端硯和海水紋端硯,曾拍出22萬和10.58萬港元的高價,清代麒麟型端硯則以15.5萬元成交。近年來,端硯拍賣價格持續上升,如一方"端州八景"的老坑端硯賣出98萬元;在端硯文化節時,一方"中華九龍寶硯"則以200萬元天價成交。古端硯價值很高,但現在一擲千金而求一硯的買家畢竟少數,對於大多數收藏者和投資者來說,那些目前價格不太高、製作精良的現代端硯會成為首選。只要認真從石質石材、石品花紋和雕刻工藝方面研究,擇優購入,必將獲得較大的升值空間。
端硯之所以名貴,其一是因為材質優良。其坑種有老坑(也稱水岩)、坑仔岩、麻子坑、宋坑為端硯的四大名坑等幾十種之多。除了石質特別幼嫩、純凈、細膩、滋潤、堅實、嚴密,製成的端硯還具有呵氣可研墨,磨墨細無聲,貯水不損耗,發墨不傷毫,冬天不結冰的特點。唐劉禹錫《唐秀才贈端州紫石硯以詩答之》詩贊曰:"端州石硯人間重。"在文人墨客眼裡,端硯被視為珍寶。蘇東坡雲:"我生無田食破硯。"所ν"墨硯精良,人生一樂",說明人們對硯台的重視和珍愛。除了"終身以俱"以外,還把名硯作為珍藏和傳世之作。
其二是石品花紋豐富多姿。端石具有獨特、豐富的石品,端硯問世之初即以其硯石中天然生成的絢麗石品花紋傾倒了世人。唐代詩人李賀的《青花紫石硯歌》,其標題就點出了端硯的珍貴石品"青花"。端硯的珍罕石品大都集中於老坑、坑仔岩、麻子坑這三大名坑上。除青花之外,還有××眼、冰紋、魚腦凍、蕉葉白、天青、金銀線等。端石石品花紋的豐富,可ν"文斑絢麗、玉德金聲"。
其三是雕刻工藝精湛。古今端硯的藝術價值均體現在構圖設計與刀法琢工之上,制硯技術是我國民族雕刻中的一種獨特形式。硯的造型,體現著雕刻、繪畫、書法、篆刻以及文字等方面的修養。既要隨石賦形,因材施藝,又要兼顧實用,依據研磨和貯墨的需要進行設計。由於雕刻工藝的精湛,加上絢麗的紫色天然端石材,使得端硯奇巧而有靈氣。李賀詩曰:"端州硯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雲。"至於硯石的某種缺陷或石疵,能工巧匠會施以繁美華麗的'雕飾或獨特造型,取得掩瑕為瑜的效果,使古人視為石疵的硯石變為難得的端硯特有石品,反而增值。
好了,通過我的簡單介紹以及大家的邊聽邊參觀,我相信我們大家應該都對端硯文化村的具體情況有了一定的了解。最後,我們的時間也已經差不多了,如果大家還有什麼問題的話我們一會在車上聊。肇慶市端硯文化村的人民歡迎大家再次到來,謝謝大家!
各位團友,
大家好!歡迎大家參加我們青年旅行社的這次肇慶游兩天團。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參觀,我很高興,望各位能夠一起共度美好的時光。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這次行程的導游,我叫xxx,大家可以叫我明仔或朱仔就行了。下面,我就來講一講大家最關心的行程,看看我們都要去哪些好玩地方玩。我們這次是游覽肇慶,肇慶是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以七星岩、鼎湖山組成的星湖風景名勝區是國家首批重點風景名勝區,也是全國首批十大文明風景旅遊示範點之一。我們今天第一站首先要去的就是七星岩、七星岩,湖水面積達530公頃,七座挺拔的岩峰,狀如天上北斗七星。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被譽為「嶺南第一奇觀」。有「嶺南第一奇觀」美稱的七星岩位於肇慶市區北郊。七座形態各異的峻峭石灰岩屹立湖上,其布局形似天上北斗七星,故名「七星岩」。分別命名為閬風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阿坡岩。七星岩由五湖、六崗、七岩、八洞組成。列峙如北斗的七座岩峰鑲嵌在六點五平方公里碧波盪漾的湖面上,構成了如詩如畫般的景觀;東有仙女觀佛、千年古廟(出米洞);西有波海朝暉;南有牌坊夜色、亞洲第一音樂噴泉;北有阿波湧泉(雙源洞)、東方禪林(五百羅漢島);中有玉屏疊翠、狀元留芳、水月岩雲、石室藏奇、千年詩廊、天柱摘星、仙掌秋風等景點,讓人留連忘返。
七星岩以集「桂林之山,杭州之水」而聞名海內外。七星岩坐落在城區中心,背靠北嶺山脈。因七座奇峰列峙如北斗星,故得名。七星岩的來歷傳說很多,有說七星岩的七座山峰是女媧補天時留下的七塊靈石;有說是天上七仙女羨慕人間、獨愛肇慶而下凡不歸,等等。
七星岩的開辟,始於唐代初年,此後歷代皆有開發建設。新中國成立後,通過理山治水,園林綠化,修葺古跡,增添新景,建設旅遊設施,使七星岩更添迷人風韻。1982年成為國務院批準的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七星岩風景區由閬風、玉屏、石室、天柱、蟾蜍、仙掌、阿坡等七座奇峰以及東湖、青蓮湖、中心湖、波海湖、內湖等五個大湖組成。整個景區山環水繞,亭樓閣榭,波光岩影,渾為一體,自然風光,向有「嶺南第一奇觀」、「人間仙景」、「天然山水盆景」之美譽。千多年來不知傾倒了多少名人墨客,留下了不計其數的詩文。「借得西湖水一圈,更移陽朔七堆山;堤邊添上絲絲柳,畫幅長留天地間。」葉劍英委員長的詩句高度概括了七星岩風景的詩情畫意。七星岩景點繁多,其中大的景觀有牌坊攬勝、平湖幽堤、閬風夕照、玉屏疊翠、石林峭骨、虹橋雪浪、水月岩雲、崧台攬月、石室藏奇、千年詩廊、碧霞映玉、天柱摘星、蓮湖泛舟、阿坡湧泉、桂軒留醉、杯峰浮綠、敞天石洞、月魄松濤、仙掌秋風、波海朝暉等二十景。然後去宋城牆、梅庵、白沙龍母廟、最後仙草園。然後我們今晚就入住肇慶市國際酒店。晚飯後,我們晚上還有節目就是去肇慶牌坊廣場,看亞洲第一激光音樂音樂噴泉、和肇慶宋城文化展示———在肇慶牌坊廣場建模擬「宋城」,將肇慶千年宋文化,濃縮在一個約4500平方米的「宋城」內,廣大遊客可免費游覽三個月。激光音樂噴泉的造價是428萬母音樂噴泉,噴水池形狀為扇形,分上下兩個水池,上下池外弧長88米,內弧長78米,寬15米。沿上水池的南(正)面和兩側布置下水池,其寬3米,上水池的水以每小時1600噸的流量直瀉而下,形成跌水。噴泉池南(正)面為4萬多平方米的牌坊廣場,北(後)面是寬闊的星湖湖面,湖背景是的七星岩(山嶺)。
主要水型有整體80米長的交叉舞動搖擺二排四組、長82米的整體傾角大搖擺四對八排,80米長的整體橫向小搖擺20排。其他還有總長80米的激光水幕等水型。音樂噴泉在1994年11月6日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謝非剪綵,省長朱森林、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林若啟動噴泉按鈕。噴泉竣工以來,每天有數萬人遊客前往觀看。每年觀眾已超過1000萬人次。建成後,堅持每天都免費對外開放,從未間斷。噴泉規模之大和噴嘴數量之多,目前國內尚屬罕見。第二天早上吃完早餐、先去一下我們肇慶的特產果蒸城、名叫(肥仔偉果蒸粽)。可能是他吃了太多果蒸粽吧,就胖了,哈哈。然後我們去天然氧吧——鼎湖山風景區:鼎湖山是我國第一個國家自然保護區、嶺南第一名山,地處北緯23°10′,東經112°34′,因其完整地保存了具有400多年歷史的地帶性植被——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從而被中外科學家譽為「北回歸沙漠帶上的綠洲。」鼎湖山生長著2500多種高等植物,約占廣東省植物總數的四分之一。其中有被稱為「活化石」的,與恐龍同時代的子遺植物——楠葉木姜、毛石筆木、土沉香等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植物22種;楠葉木姜、毛石筆木、鼎湖釣樟等華南特有種和模式產地植物40多種;鼎湖山四季層巒疊翠、古木參天、飛瀑流泉、鳥語花香。走進這片原生林,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和溝穀雨林中的板根、藤本、絞殺、附生和莖花等現象無不給人以生命的啟示,而且每一種珍稀動植物都在向人們講述一段久遠而滄桑的生命歷程。
鼎湖山又是佛教聖地。早在唐高宗儀鳳三年(678年),禪宗六祖慧能高徒智常禪師在此創建龍興寺(宋改白雲寺),並建有招提三十六所。從此,前來朝拜和游覽的香客遊人日眾,不久便興旺起來,成為佛家聖地。明崇禎六年(1633年),當時有個名號叫憨山的和尚來到三寶峰,發覺這里眾山環抱,面臨谷地,峰戀起伏,狀若蓮花,「山靈之氣全聚於此」,便結草為庵,號稱蓮花庵。後來,在摻請棲壑和尚作住持,大興土木,重建山門,並按地勢倚山築殿,改蓮花庵為慶雲寺,幾百年來香火不斷,被譽為嶺南四大名剎之一。
鼎湖山是新中國成立後建立的第一個自然保護區,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這里設立「人與生物圈」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同年鼎湖山又正式加入世界自然保護區網,成為世界能的自然保護區,鼎湖山森林茂密,空氣的負離子含量頗高,處於對人類身體有益的數值范圍,鼎湖山成為一座天然的氧氣吧,遊人絡繹不絕,鼎湖山上的慶雲寺是嶺南「四大名剎」之一,香火鼎盛,鼎湖山是一個集風景旅遊、科學研究、宗教於一體的游覽勝地。
肇慶鼎湖山長著2500多種高等植物,走進這片森林,遠離塵世的繁喧仿如走進世外桃源。之後我們吃完午飯就結束了著兩天的旅程。我作為大家的導游,職責主要在於照顧大家這幾天的食、住、行、游、購,還有講解。解決旅途中遇到的麻煩,盡我的努力維護大家的利益,務求使大家在這一次的旅途中過得輕松愉快,我的任務就是要令大家玩得開心愉快,但同時我非常需要在座各位的合作和支持。俗話說:"百年修得同船渡",我覺得也可以說"百年修得同車行",現在我們大家一起坐在這里,一起度過這幾天的旅程,我覺得己經是很有緣份的了,所以我希望在這幾天的行程中,我們能夠相處得愉快,同時也祝願大家旅遊愉快,玩得開心!
2. 端硯石茶盤是哪裡生產的
端硯石茶盤產於現在的廣東省肇慶市東南爛柯山西麓端溪水一帶。肇慶古稱端州,此處石料製成的硯台稱為「端硯」。
端硯硯石是在唐代武德年間發現的,端硯石由於石質優良、細膩嫩爽、滋潤、具有發墨不傷毫和呵氣可研墨的特點。端石中的佳品長年浸於水中,溫潤如玉。《端溪硯史》稱之:「體重而輕,質剛而柔,摩之寂寂無纖響,按之如小兒肌膚,溫軟嫩而不滑」。
由於端硯石質與水相親,濕水後猶為晶瑩剔透、溫潤如玉、細膩而潤滑,因此製成茶盤,猶為合適。硯石茶盤全部採用名貴的端硯石為原料,採用中國傳統手工工藝處理,根據石頭的天然特性,由名師設計,精心雕琢而成,一石一作品,其獨特材質不但具有遇冷遇熱不幹裂不變形,不褪色,不生異味,不易沾茶垢,易清洗等優點,既具備實用價值,而外觀美觀大方,別致典雅高檔,也具備把玩、觀賞的雅趣,同時,還富有中國傳統文化內涵,體現中國茶文化之獨特,還具備珍藏價值,歷久經年,價值猶存,實為實用與珍藏的一大珍品。
3. 大家對廣東肇慶市的端硯文化村呢求一針見血!
3年打造四大基地 做大做強端硯產業 開辟端硯旅遊線路
四大名硯之首的端硯,在其1300多年開采歷史中積淀了厚重的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在中國歷史名城肇慶眾多享譽海內外的文化遺存中,端硯仍然是最亮麗的一張文化名片。為打好這張名片,貫徹落實廣東建設文化大省的戰略部署,推進該市的文化名市建設,肇慶市委、市政府將在3年內打造端硯的四大基地,做大做強端硯產業,開辟端硯旅遊線路,並繼續申報廣東省「省石」和「端硯原產地域產品保護」,力促肇慶成為中國硯研究、藝術創作、展銷、交流的中心,從而在全國乃至世界奠定「中國硯都」的地位。
四大基地勾勒端硯業未來
根據肇慶市端硯發展的規劃,到2006年,基本建成與端硯產業相配套的基礎設施,擁有一大批高素質的工藝美術人才,創作和生產一大批端硯文化精品,形成繁榮有序的端硯文化市場,形成獨具特色的端硯文化,形成四大基地:
——端硯文化的傳播基地。大力弘揚不畏艱險、精益求精的端硯人精神;大力推進雕刻、書法、繪畫、詩詞的融合,進一步提高端硯的文化品位。
——端硯產品生產銷售基地。整合全市端硯廠家的生產資源,盡可能形成規模效應。延伸端硯產品的產業鏈,最終形成文房四寶等系列的產業簇群。
——工藝美術人才薈萃基地。以全市眾多的端硯廠家為技術平台,造就一大批專業人才;創造條件,聘請國內外的工藝美術大師到肇慶切磋技藝、交流信息,使肇慶逐步成為海內外工藝製作者嚮往的藝術聖地。
——端硯科普教育、旅遊基地。加快端硯業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形成以端硯為主題的,集科普教育、旅遊、觀光、休閑購物於一體的科普教育、旅遊基地。
五大發展戰略做大做強端硯產業
為做大做強端硯產業,肇慶市還將實施五大端硯發展戰略:
——體制創新戰略。加強端硯業的管理,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端硯業管理制度,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市場調節有序、行業自律規范的管理體系;鼓勵、扶持端硯生產企業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經營管理模式,做大做強端硯產業。
——可持續發展戰略。政府有關部門盡快制訂並組織實施《肇慶市端硯石資源管理辦法》,加強對端硯石資源勘查、開採的管理,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硯石資源,實現端硯業的可持續發展。
——創新戰略。進一步改進、提高制硯工藝水平,多出精品、多出品牌;面向市場,適應消費者的需求,充分利用硯石的資源,開發獨特的工藝品、紀念品。
——文化經濟戰略。運用市場機制,有效地調節端硯產品的開發、營銷、管理;加強市場營銷工作,藉助現代網路、通信手段和技術,改造傳統的流通渠道和營銷體系;以端硯為載體發展、挖掘肇慶文化,將肇慶文化融入端硯之中,以端硯宣傳、提升肇慶文化;大力促進端硯業與旅遊的融合,發展以端硯為主題的文化旅遊,以端硯業推進旅遊業,以旅遊業帶旺端硯業。
——品牌保護戰略。與《WTO原產地規劃協議》接軌,爭取國家早日批准端硯為原產地域產品,提高端硯原產地域產品的知名度、質量信譽和無形資產價值;加強對端硯這一地方特色產品品牌的保護,通過申請注冊商標,打擊國內、國際市場上仿冒、偽冒端硯品牌產品行為,維護端硯的高品質形象。
硯石資源實行有計劃適度限量開采
端硯石資源屬國家所有,是肇慶獨有的珍稀礦種,肇慶將硯石的開發納入保護性開發范疇,要求從事硯石資源勘查、開採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具備國家和省規定的資質條件。勘查、開采硯石資源實行許可證制度和探礦權、采礦權有償取得制度。對硯石資源實行有計劃的適度限量開采,對老坑、坑仔岩、麻子坑三大名坑要由政府控制開發。嚴禁採用掠奪式爆破方法開采,不斷提高硯坯質量和硯石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減輕探礦、采礦活動對礦山地質環境的影響;加強硯石礦山地質環境保護,不得對老坑等具有歷史研究價值的地質遺跡和重要觀賞性地質地貌景觀造成破壞。
開辟端硯旅遊線路
打造端硯業的四大基地,必須要有與端硯業相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要體現端硯文化和旅遊功能的相互融合。
據介紹,肇慶將規劃建設端硯千年開采和地質科普文化旅遊基地。結合羚羊峽景點開發,在西江羚羊峽斧柯山一帶規劃建設以介紹硯石形成、開采以及相關的人文傳說為內容的端硯開采歷史博物館,運用高科技手段展示硯石的形成、開采、端硯的製造全過程;恢復太監廟,立張之洞塑像和「張之洞為開采硯石以備貢品事按」碑、名人贊端硯摩崖石刻;在老坑、麻子坑、坑仔岩三大名坑洞口,按照唐、宋、明等朝代建築風格建設監采硯石班房;開辟硯坑探秘旅遊等。
建設中端硯文化村,第一期工程力爭於本月底竣工,初步形成仿宋的端硯文化主體公園、文房四寶商業街、端硯展覽館、端硯故事雕塑、端硯文化廣場主體等,最終將建成集旅遊、購物、觀光、探究端硯文化於一體的旅遊景點。
端硯名列中國名硯之首
端硯名列中國名硯之首,這是歷史所賦予又為現實所認可的。
生產歷史悠久,至今已有1300多年。端硯是肇慶一張亮麗的「名片」,是中國文房四寶中的瑰寶,以其「叩之不響、磨之無聲、剛而不脆、柔而不滑、貯水不耗、發墨利筆」的特性,燦爛多姿的石品花紋,鬼斧神刀、巧奪天工的精雕細琢而聞名於世。
端硯文化內涵十分豐富。端硯自唐代被列為貢品以來,前後有60多位皇帝與之結緣,歷代達官貴人、文人雅士和勞動人民的使用、詠嘆、歌頌,又賦予其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充分展現了端硯文化藝術的無窮魅力。我國歷代知識分子賦予了端硯豐富的文化內涵,端硯與歷史名人結下不解之緣,歷代文人雅士都把端硯視為珍寶。柳公權、李賀、褚遂良、狄仁傑、劉禹錫,李白、杜甫、米芾、歐陽修、蘇軾、岳飛、文天祥、趙孟 、唐寅、祝允明、紀曉嵐、吳蘭修、張之洞等歷史名人都寫下了不朽的著作和贊美端硯的詩詞歌賦、硯銘與題跋。
具使用、收藏、藝術、文化、經濟等多種功能和價值。端硯在傳播中國歷史文化與現代藝術中功不可滅,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與推進社會文明進步中占據重要地位。
端硯能工巧匠輩出,「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雲」。在端硯業發展史中,產生了一代又一代的能工巧匠,出現了不少端硯名家,現代有黎鏗等一批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也有一批脫穎而出的後起之秀,端硯發展後繼有人,端硯生產前景廣闊。
端硯生產規模最大市場化程度高。肇慶現有66個端硯廠家、一萬多人從業人員,端硯生產正逐步走向產業化、規模化、集約化、市場化。
「中國硯都」, 肇慶當之無愧
中國文房四寶協會專家評端硯
郭海棠
中國文房四寶協會會長、申報「中國硯都」專家考評組組長
端硯生產已經形成獨特的地方風格與民族特色,端硯作為全國硯種之首,即古代四大名硯,也是當今十大名硯之首,通過這次考察,現在可以堅定不移地說,端硯是第一的。
端硯產值、產量、銷售、出口都占據全國同行業第一位的。在中國文房四寶行業中,具有突出的地位。肇慶市政府確保端硯業的持續發展,在端硯發展、規劃、人才培養、資源保護等方面,在全國硯行業中起到了推動和示範作用。希望肇慶市在得到「中國硯都」榮譽稱號之後,再接再厲,進一步對端硯的發展繼續給予更高更大的重視,支持與保護,進一步弘揚端硯文化,為中國端硯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姜書朴
山東魯硯制硯大師、山東臨沂工藝美術研究所研究員
肇慶市被授予「中國硯都」是當之無愧的。端硯的傳統與創新的問題,爭取有新的突破,對全國影響大些。
丁偉鳴
上海制硯大師
端硯是中國硯文化的代表。端硯將成為硯文化代名詞。端硯產於唐,沒有中斷,目前,國內還沒有象肇慶的規模。授予「中國硯都」是當之無愧的,不可競爭的。
楊文忠
中國文房四寶協會高級顧問、北京市政協委員、著名賞石家
端硯「歷史悠久,石質上乘。產量頗豐,特色濃郁。規模生產,品種繁多。人才濟濟,技藝精湛。與時俱進,前景可觀。」
歷代名人詠端硯
楊生青花紫石硯歌 唐·李賀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雲。佣 抱水含滿唇,暗灑萇弘冷血痕。紗帷晝暖墨花春,輕漚漂沫松麝薰。乾膩薄重立腳勻,數寸秋光無日昏。圓毫促點聲靜新,孔硯寬頑何足雲。
元珍以詩送綠石硯所謂玉堂新樣者宋·王安石
玉堂新樣世爭傳,況以蠻溪綠石鐫。嗟我長來無異物,愧君持贈有佳篇。久埋瘴霧看猶濕,一取春波洗更鮮。還與古人袍色似,論心於此亦同堅。
端石硯銘 宋·蘇軾
千夫挽綆,百夫運斤。篝火下縋,以出斯珍。一噓而泫,歲久愈新。誰其似之,我懷斯人。
端硯銘 宋·陸游
瘴雨蠻煙,紫雲摩天。金聲玉質,胎孕靈淵。石眼閱人,盲夫莫識。我貴知希,珍我此石。
題岳飛端硯銘 宋·文天祥
硯雖非鐵磨難穿,心雖非石如其堅,守之不失道自全。
綠玉硯銘 明·文徵明
端溪之英石之精,壽斯文房寶堅貞。
答鄒清士贈硯 清·屈大均
一片分蕉葉,真岩此不多。親從東洞割,自取細沙磨。玉氣雲常濕,花痕蠟未過。持歸與嬌女,小字寫曹娥。
端溪有眼硯銘 清·紀昀
金水兩星,恆附日行。天既成象,地亦成形。一融一結,妙合而凝。此石殆偶,聚其精英。
題贈梁啟超端硯 清·黃遵憲
殺汝亡璧,沉此片石。 石補天,後死之責。還君明珠,為汝淚滴。石到磨穿,花終得實。
題肇慶端溪硯 現代·趙朴初
端硯能專百代名,今朝益信石工神,不虛萬里風輪轉,來賞青花看紫雲。
端○硯○名○坑
端硯開采於唐初,至今已1300多年。歷史上共開采過70多個硯坑,又以開采於斧柯山端溪水一帶的硯石最佳,目前仍在開採的有10多個。
老坑(水岩)
老坑硯石產區位於肇慶市西江羚羊峽南岸斧柯山端溪水東邊,是端硯中石質最好,影響最大,價值最高的硯坑。開采於唐代,被譽為皇坑,今僅存大西洞與水歸洞兩個採石工作面。
老坑硯石外觀青灰色,微帶紫藍色,石紋細膩而幼滑、嬌嫩、緻密而堅實。老坑硯石擊之發出木聲,主要石品花紋有冰紋、金線、銀線、青花、玫瑰紫、火捺、天青、蕉葉白、魚腦凍、冰紋凍、天青凍以及名貴的石眼。
坑仔岩
坑仔岩又名康子岩,亦稱岩仔坑。宋代以來歷代均有開采。坑仔岩在停采近百年後,1978年底重新開坑採石,多年來已采出一批批優質的坑仔岩硯石。
坑仔岩石質優良,幼嫩、紋理細膩、堅實且滋潤石品花紋中有蕉葉白、魚腦凍、青花、火捺以及各種石眼,尤以石眼多而著稱。其石眼色翠綠(間有黃色)圓正,有的作七、八重暈,黑睛活現,形似鳥獸之眼。為端硯石中的高級硯材。
麻子坑
麻子坑硯石質地高潔,優質的麻子坑石可與老坑石媲美。一般來說它僅次於老坑,而與坑仔岩同級,如遇佳石則又勝於坑仔岩。硯石中同樣有魚腦凍、蕉葉白、青花、火捺、豬肝凍、金錢火捺、天青、天青凍以及石眼等石品花紋。石眼尤佳,多碧綠,有瞳子,間有鴝鵒眼、鸚哥眼等,眼中有暈,且作數層,可製成高檔硯。
宋坑
宋坑在宋代被發現並開坑採石,故名。但宋坑非指某一採石坑洞,而是擁有好幾處岩洞。如盤古坑、陳坑、伍坑、蕉園坑等,均位於肇慶市北郊七星岩後面的北嶺山一帶,西起三榕峽,東到鼎湖山。又因七星岩以北將軍嶺下有將軍坑,產硯石,前人也有稱宋坑為將軍坑。比較集中開采,硯石產量較大的是伍坑,其次是陳坑和蕉園坑(蕉園坑硯石紫色偏青黃,色澤不夠油潤,但多石眼,人們乾脆稱它為有眼宋坑);蕉園坑因在鼎湖風景區內,開采受到嚴格限制。
4. 我國四大名硯之冠——端硯產自哪裡
端硯產於廣東肇慶東郊的端溪,材料取於肇慶高要縣東南端溪爛河山(又稱斧柯山),具有「體重而輕,質剛而柔,摸之寂寞無纖響,按之如小兒肌膚,溫軟嫩而不滑」的特點,有「秀面多姿,呵氣研墨,發墨不損筆毫」,且宜發墨的長處。它紋理綺麗各具名目,自唐代以來頗受青睞,後來加工技藝逐漸紛繁,地位越來越高,以致升到我國石硯之首,世稱端硯為「群硯之首」,長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