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文化與下列哪些要素是對立的

文化與下列哪些要素是對立的

發布時間:2023-02-10 23:55:18

⑴ 什麼是文化沖突中西文化沖突有哪些具體表現如何處理中西文化沖突謝謝~~

文化沖突論者認為,在當今和未來世界,不同文化間、不同文明間的沖突會愈演愈烈,其前景是經濟一體化基礎上的文化與文明的一體化,是世界文化的統一。統一到哪兒呢?統一到西方文明,具體而言,就是統一到美國式文明。這成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他國實施軍事與政治干涉的理論依據,他們要以所謂的文明徵服野蠻,以西方文明徵服其他文明,實現西方文明在全球的大同。從人類文明的進程我們不難發現,這一理論的歷史與邏輯前提並不成立。

從人類文明的進程看,各文明體都走過了一條從封閉、碰撞到沖突的道路,又都在經歷著交流、融合與統一的進程。在文明的行進中,似乎一直存在著兩條並行的道路。一條道路是文明的沖突。在文明的初發階段,各文明體的形成與演進相對獨立,古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兩河文明、中國古文明等等,都是在相對隔離的狀態獨立形成的文明單元;此後不久,文明的碰撞也告產生,從希臘羅馬、印度半島到東亞地區出現了更大范圍的文明體;紀元以來,人類文明進入到定型與擴張階段,西歐文明、斯拉夫文明、阿拉伯文明、瑪雅文明都形成於這一時期,文明體的定型又與其擴張密不可分,無論是定型中的文明還是業已成型的文明,都伴隨著激烈的競爭與擴張。隨著資本主義時代的到來,各文明體的發展日益失衡,而資本主義的擴張性與掠奪性,直接造就了愈演愈烈的文明沖突,時至今日,文明的沖突依然如故,未來文明的前景似乎也應當是不斷的沖突與抗爭,這一現象是「文明沖突論」立論的基點。

另一條道路是文明的交流與匯融,自文明生成至今,各文明體之間的交流一直存在,而且,隨著沖突時代的到來,這種交流日益強化,迄今而言,文明的交流已覆蓋了所有文明體及其所有主體內容。無論是語言、文學、宗教信仰,還是民風民俗、藝術審美,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交流與融合。在這種交流與融合中,各文明體之間的差異不斷縮小,各自的特徵也不斷減弱,人類文明的同一性日漸彰顯。這一方面是由於文化兼並與文化殖民的作用,另一方面則是由於現存文明體的開放性、兼容性越來越強,對於自身以外的文化的吸收、容納已成為絕大部分文明體的共性。在這一過程中,人類文明的前景應當是一元同一,這是「文明沖突論」立論的另一基點。

對於「文明沖突」抑或「文明同一」,我們先不必評判其得失,因為他們所立論的基點都是文明進程中的客觀實在。我們需要看到的是,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就是最大限度地拉近不同文明之間、不同人群之間的距離,使之互相依賴、互相依存,使人們的生活方式與生產方式不斷趨同。在新的世紀或者更長一段時間內,全球經濟一體化與信息一體化必將實現,地域與民族的分野會不斷減弱。但我們還必須看到,文明的同一隻是人類文明進程的理論上的終極方向,在通往這個方向的路途中,不同文明體的多元共存與爭甚至沖突是維持人類文明行進的根本動力,從這個意義上講,文明的多元性對於人類文明的意義與生物的多樣性對生命世界的意義同等重要。我們還可以講,文化的一元同一隻是文明史進程和理論上的終極目標與必然方向,當人類文明完全同一之日,也就是其走上衰亡之時。因此,我們又可以說,在抵達這一終極目標之前,人類文明進程中文化的沖突與交流將會長期存在,不同的文明體也會長期共存,這是人類文明發展與進步的動力所在、源泉所在。

就文化沖突與交流而言,沖突是一種極端性或非常規的交流,不同文明體之間的沖突可以帶來某些文明的消亡,同時也可以激化一些文明的進步甚或促成新的文明體的形成。以希臘、羅馬文明為例,如果沒有希臘、羅馬在文明形成中與地中海地區其他文明的沖突,便不會有這兩大文明體的輝煌,西歐文明與伊斯蘭文明也是如此,如果沒有蠻族南下以及他們對羅馬文明的摧毀,便不會有西歐文明的形成,如果沒有十字軍東侵,伊斯蘭文明膨脹的活力也不會那麼強勁。文化交流的意義同樣重要,一個文明能否富有活力,不斷生長,其開放性以及與外部文明的交流程度是重要的制約因素。我們常引以為榮的漢唐盛世、漢唐文明,就是文化交流的結果。在春秋戰國至秦統一的數百年間,核心文化與周邊文化的交融、中土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交流都是前所未有的,烏孫、大月氏與斯基泰人都充當了中西交往的橋梁,通過他們,西部世界的文化、藝術以及青銅技術、農業產品大量湧入,為漢代文明的崛起提供了充分的前提。同樣,魏晉南北朝至唐數百年間,西北、東北游牧民族不斷南下,其文化也一再地影響中原;佛教東來,很快與中土本有的哲學與精神世界交流,這些都為唐文明的興起提供了保障。唐王朝建立後,又採取了開放恢宏的對外姿態,無論是中亞、西亞、歐洲文化,還是日本、朝鮮、南亞文化,都紛至沓來,不絕於縷,唐王朝成為開放的世界中心,長安城則是地道的國際化都
市,這都為唐文明的繁盛注入著源源不斷的活力。

就不同文明體的共存而言,我們首先要看到,不同的文明形態是不同地區的不同人群長期選擇與認同的產物,文明與文化是一種個性化的群體認知。「子非魚,安知魚之樂」,這是難以替代的,更不能越俎代庖。比如,對因紐特人而言,他們所能接受的就是傳承數千年的因紐特文化,這種文化對美國人來說或許就是苦難,但同樣,美國式文化對他們中的許多人而言也未必是幸福。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文化只有差異,沒有優劣。在當今世界方興未艾人權大潮中,文明權是否也應當引起足夠的尊重呢?應當尊重不同地區、不同人群的文明形態的選擇。我們還要看到,不同文明體的共存是文明沖突與交流的前提,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種單一文明,也就無所謂沖突與交流了。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個文明體不論規模大小、歷史長短,他們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即如零星散布、朝不保夕的野生稻,對於龐大的水稻家族而言,它的地位也同樣至關重要,如果沒有野生稻,水稻的退化與消亡也就指日可待了。

當然,我們還要認識到,不同文明體共存的歷史必然性與文明多樣性的長期性,只是對整個人類文明的進程而言,對具體的文明形態而言,生生死死也是一種必然面對的命運。在人類文明沖突與同一的矛盾運動中,任何一種文明都面臨著生死存亡的選擇,就四大古代文明而言,紀元前二千年左右,埃及文明便告衰歇;紀元之初,希臘文明消逝而去;此後不久,富特色的古印度文明也退出了歷史舞台。這些逝去的文明或沉澱為文化遺產,或同化入新的文明形態,逝者斯夫。歷經滄桑的中國文明在步入現代文明之林後,面臨著比以往任何一個時期都要嚴峻的競爭與沖突,沉舟側畔與枯木身邊的故事依然故我。中國文明究竟何去何從,是像古埃及與希臘文明那樣淪為文化遺產,還是繼續保持幾千年來生生不息的活力?我們的願望當然是後者。

既如此,如何構建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中國文明,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歷史責任。在新的中國文明的構建中,綿延幾千年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與民族意識是不可舍棄的堅固基石,只有植根於堅實的民族優秀文化傳承的沃壤,廣泛吸納世界各文明之精華,坦然面對文化的沖突,積極促進文化的交流,中國文明之幹才會枝繁葉茂、常青不衰。

⑵ 文化沖突的原因

文化沖突
基本含義
產生原因
造成的結果
一些案例
目錄
1摘要
2基本信息
3基本含義
4產生原因
5造成的結果
6一些案例
刮痧
種族歧視
文化沖突是指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觸所產生的競爭和對抗狀態。

文化沖突(Culture conflict)是指兩種組織文化在互動過程中由於某種抵觸或對立狀態所感受到的一種壓力或者沖突。在企業並購過程中文化沖突問題的研究中,多數學者探討的對象是指不同組織形態的公司文化之間相互排斥、對立的演變過程。它包括企業內部由於工種、背景不同引發的沖突,也包含企業在跨國經營過程中因社會觀念、民族區域的不同而產生的沖突。

組織行為學上的把沖突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包括積極、消極兩種沖突,狹義的沖突是指消極的沖突。大多數學者所探討的是狹義上的文化沖突,是指不同形態的企業文化或文化要素之間相互抵觸和相互排斥的過程,它集中表現在人們對問題的分析角度、思維模型和評判標準的差異上。企業文化沖突是內部機制與規章制度的沖突體現,也是組織內員工的一種心理沖突。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文化沖突
外文名
Culture conflict
定義
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觸所產生的競爭和對抗狀態
類型
產生的競爭和對抗狀態
沖突
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
展開全部
基本含義
不同民族、社區和集團的文化,有不同的價值目標和價值取向,並且常常各自以自己的文化為優越,視其他文化為危險物。當它們在傳播、接觸的時候,便產生了競爭、對抗甚至企圖消滅對方的狀況,此種沖突叫做文化沖突。

產生原因
文化的產生是以人的生命體驗和生存經驗為基礎的。不同生存環境的刺激和作用,造成了人們對自身及自身以外的世界的不同感受與看法,而處在相同生存環境里的人,又會形成許多共同的感受和經驗。在封閉的生存環境里,這些共同的東西是產生部落或者村落文化的基礎。隨著歷史的發展,部落或者村落之間人們的各種聯系不斷增多,封閉的狀態逐漸就會被打破。人們帶著自己所處的環境里所形成的感受、認識,習慣等互相交往,必然要產生沖突和磨擦。所以,文化的沖突是由文化的「先天性」或者文化的本性所決定的,是文化在不斷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種必然現象。

造成的結果
文化沖突的結果,或相互吸收或融化或替代對方,隨之會產生新的文化模式或類型。

一些案例
刮痧

電影《刮痧》講述了一個美籍華人在美生活中遇到的一個困擾。影片男主人公的兒子感冒,恰逢爺爺來美探望,於是爺爺使用了一種古老的治療方法--刮痧,來治療孫子的病。而這被美國人認為是不合兒童保護法的,於是福利院的人員將孩子強制抱走,剝奪了其父母的撫養權。其後又展開了一些情節。

種族歧視

不同人種之間由於文化觀念,意識形態,膚色等等上的不同,引起的敵對情緒。

免責聲明
頭條網路的詞條系由網友創建、編輯和維護,如您發現頭條網路詞條內容不準確或不完善,歡迎您前往詞條編輯頁共同參與該詞條內容的編輯和修正;如您發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及時處理。

未經許可,禁止商業網站等復制、抓取頭條網路內容;合理使用者,請註明來源於www.ke.com。
意見反饋
©2020 ke.com

⑶ 不屬於跨文化沖突的范疇有哪些

制定規則與發現例外。不屬於跨文化沖突的范疇有制定規則與發現例外(普遍主義/特殊主義)、文化集、分析結構與建構。跨文化沖突,是指不同形態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間相互對立、相互排斥的過程,它既指跨國企業在他國經營時與東道國的文化觀念不同而產生的沖突。

⑷ 什麼是家文化與之對立的是什麼文化

家文化,與之對立的是狼性文化,在我看來,一個企業應不應該採用家文化,應該是分階段來看的。

1、企業創業期

在高速發展的當下,創業環境雖然濃厚,很多地方也在支持創業。但實際上是,如今企業在創業的過程中,往往是九死一生,競爭的殘酷超出你的想像。

而在創業的初期,是不適合家文化的,舒適的工作環境並不利於企業熬過創業期。對於老闆來講,一個項目從立項到實現收支平衡的過程中,需要投入大把大把的真金白銀,滿腦子只會想著怎麼快速搶占市場,實現營利。因此在這個階段,適當採用狼性文化會更適合一點。

2、企業發展期

當企業熬過了創業期,項目實現了營利,需要高速的發展,讓企業規模更上一層樓,此時就需要通過各類福利待遇來吸引人才加入。而此時營造家文化,是利於企業發展的,員工能在企業找到歸屬感,像家人一樣,是留住和吸引人才的不二法寶。畢竟創業期劃下來的餅,總是要兌現的。

3、企業衰退(守成)期

企業的發展總是會遇到瓶頸及天花板,而想要讓企業長久的走下去,老闆必須想辦法開拓新的業務,此時與創業期一樣,不是生就是死。但畢竟家文化已經在公司堅持了這么久,突然的改變必然會流失很多人,因此在此時期,應該是家文化和狼性文化並存。而一直待在舒適區不願意出來的老員工,自然會被淘汰掉,企業需要新鮮的血液。
什麼文化適合一個企業,不可一概而論的。不同的企業適合不同的企業文化,甚至同一個企業的不同時期也需要不同的文化來適應。

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十幾年都沒變過,那這個企業很可能十幾年都沒怎麼成長

具體到家文化這個事,我覺得一個企業讓工作環境舒適及人文關懷本身是沒有問題的,這點是要點贊的。強調「家」這個字,可能是為了讓員工有歸屬感。歸屬感強忠誠度就高,這么考慮的話對企業也是有利的。至於行政成本的提升,就是企業自己需要平衡的事了。

⑸ 什麼叫做文化

文化的定義:文化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

文化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文化是由人所創造、為人所特有的。

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會現象與群族內在精神的既有,傳承,創造,發展的總和。

(5)文化與下列哪些要素是對立的擴展閱讀

文化的作用

(1)整合。文化的整合功能是指它對於協調群體成員的行動所發揮的作用。

社會群體中不同的成員都是獨特的行動者,他們基於自己的需要、根據對情景的判斷和理解採取行動。文化是他們之間溝通的中介,如果他們能夠共享文化,那麼他們就能夠有效地溝通,消除隔閡、促成合作。

(2)導向。文化的導向功能是指文化可以為人們的行動提供方向和可供選擇的方式。

通過共享文化,行動者可以知道自己的何種行為在對方看來是適宜的、可以引起積極回應的,並傾向於選擇有效的行動,這就是文化對行為的導向作用。

(3)維持秩序。文化是人們以往共同生活經驗的積累,是人們通過比較和選擇認為是合理並被普遍接受的東西。某種文化的形成和確立,就意味著某種價值觀和行為規范的被認可和被遵從,這也意味著某種秩序的形成。

(4)傳續。從世代的角度看,如果文化能向新的世代流傳,即下一代也認同、共享上一代的文化,那麼,文化就有了傳續功能。

⑹ 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

關於文化的定義,有許多不同的觀點,對其豐富的內容可以分成:
§物質文化
§非物質文化
前者是有形的,後者是無形的。

*物質文化

是指人們所創造出來所使用的器物,工藝產物。它包括:小如筷子、刀和叉,大至摩天大廈與橋梁等。

社會學家對物質文化較有興趣者為:設計創造該有形物的目的為何?為何大家競相購買該物。以汽車而言,它即不好也不壞,其好壞全依使用者的需求而言。又如:現時有些青少年穿鼻環耳環,是為了參與流行風尚的動機。

*非物質文化

是指導人們互動與解決困難的知識、信仰、價值和規范。例如:結婚戒指是一種物質文化,但是結婚戒指的意義遠遠超過其物質層面,它代表著一種信仰、承諾、誓言、非物質文化深深包涵在其中。

一百多年前,英國學者泰勒(Edwrd B.Taylor,1832——1917)曾經給文化下過這樣的定義:「文化是一個包括人在社會中所習得的知識、信仰、美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任何其他的能力與習慣的整體。」現在社會學家對於文化的界定大與此相似。

*文化的特性

認識文化所具有的特性,對於正碓認識文化和文析文化現象具有重要意義。文化具有如下特性:

1、象徵性
文化的象徵性員指一切具體文化現象都只不過是一定文化類型的反映或象徵。

比如,石斧反映了原始社會人類製造工具的能力和技術,因此,它是原始社會文化的象徵。又如,太極拳是中國文化的象徵,相撲是日本文化的象徵等。

2、復合性
文化的復合性是指文化現象有一系列內在聯系的文化現象的組合。
如:宗教活動,就包括了宗教教義、宗教儀式、宗教建築、宗教組織等宗教文化現象。

3、多樣性
文化的多樣性主要是指不同國家、民族、社會團體、社區都有其獨特的文化。
如民族文化有中國文化、美國文化等。

4、共享性
文化的共享性是指文化具有為一個群體,一個社會乃至全人類所共享的特性。
如文化具有了滲透性和擴散性、傳遞性和繼承性、習得性。正因為文化具有以上的特性,文化才能為他人,後人所共享。

*文化要素
文化
規范
認知
物質
民德
民俗
制裁
禁忌
法律
價值
語言
信仰
正式
非正式
認知文化
語言
語言是社會成員互動的基本工具,透過語言社會成員可以學習到某個社會獨特的歷史,文化與經驗.而社會成員也會透過語言來創造新的文化與想法,語言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

信仰
信仰可說是關於社會或自然界本質的一些信念,這些信念通常無法用科學的知識與技術證明.只要人們相信並且接受這些信念,那麼它們就是真實的.例如相信上帝的存在就是一套宗教信仰,而人們一旦接受某種信念就很難改變,因為信仰牽涉到個人對外在世界的基本看法.信仰的存在對於社會成員在精神生活上有著非常重要的貢獻,信仰提出對宇宙世界或未知環境的一些想法,讓人類對於許多未知的事物有主觀的了解.

規範文化
規範文化是指那些用來約束人們社會互動的規則標准.它告訴人們那些可以做,那些不可以做;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如違反社會上的規范將會受到處罰.規範文化包括規范(民俗,民德,法律與禁忌),制裁,價值觀.規范乃是社會成員共同對他人行為,思考與想法的期待.

民俗
民俗簡單的來說就是日常生活的習慣與禮節,如乘公共汽要禮讓老弱婦孺,或是握手時要用右手等.對不遵守民俗或會受到一些團體的壓力,但並不會引起社群成員正式的懲罰,因民俗是社會或團體流傳下來的風俗習慣.例如:年輕人不尊重年長者,社會上只批評他無禮,但不會給予重罰.

民德
民德乃較民俗更具約束力的行為標准,違反民德會受到社會的處罰,因為這些違反者影響到整個社會之文化的存在.例如,通姦,同性戀在傳統的社會里所不允許的.

法律
法律與民德的差別只是在於正式化程度的高而已;法律將民德的內容制度化與條文化,並且建立獨立的司法系統解釋,審制與懲罰的機構.使人與人,組織與組織的互動方式都依據客觀訂定的標准規范來進行.例如:人們駕駛車輛或步行,必須遵守道路法典,違反法典的規定,則會罰款或起訴.因此,對違反社會規范中的法律關系所受懲罰最重.

價值觀
價值觀與規范不同之處在於價值觀比較廣泛而抽象的.例如,死刑是對還是錯 同性戀是對還是錯 婚前性行為是對還是錯。這些問題都含有某些價值觀的色彩,也許有些人會主張有死刑是對的,因為死刑對於謀殺的罪犯是適合的懲罰.但也有人強烈反對這種主張,他們認為政府無權取走任何一個人的性命.價值觀代表基本的信念,這些信念是個人或整個社會所偏愛或反對的行為作風或結果.價值觀帶有道德的色彩,因為它包含著個體認為什麼是對的,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值得的等想法.

不同的社會皆有其構成的成員共同追求的價值目標,如自由,民主,平等,秩序,安全,和諧和快樂等.這些是大家所追求的,含有濃厚的感情與期望.價值觀是一套鬆散的體系,不同的價值觀彼此之間可能是互相沖突的,例如:將西方的價值觀融入中國價值體系中,沖突較為明顯.價值觀雖是大多社會成員所共享,但不一定代表所有成員都贊同的.主要的價值觀通常都是統治階級,既得利益團體的想法.

價值觀會影響人們的行為,但態度與行為並沒有必然的關系.例如:有些人認為「個人成就」是很重要的價值觀,他們通過良好的教育,辛勤的工作來達到目標.但也有人不願辛勤的工作,而靠著偷,搶,騙等不法行為來累積財富.

價值觀是行為追求的目標,規范是行為的准則.社會生活有賴人們共同遵守法規,風俗習慣及公共道德,其存在也以大家遵守與支持為其條件.

*文化多元性
文化的創造
累積與傳遞
文化的融合
文化的沖突
次文化
反文化
文化的自我中心

文化的創造
文化是社會成員彼此互動之後的產物,成員生活方式或觀點改變的時候,文化的內容自然也隨著改變.人類的創造力隨著語言知識系統與科學技術的快速進展得以更充分的發揮.

例如:建築技術的發展,使獨楝單層的家居變成多層多伙大廈;而這種居住方式限制了鄰居彼此的互動,使鄰里的關系變得冷漠,缺乏人情味與互相幫助.

文化物質的生成與創新比較容易觀察與了解,而文化的認知與規范的改變比較不容易察覺.因為規范,價值與信仰的改變常常對人們產生極大的沖擊.

例如:在美國墮胎合法化是女權運動者持續爭取的目標,而篤信天主教與強調胎兒生存權利的人卻極力反對墮胎合法.這兩派人們不斷透過傳媒,街頭示威與演講來傳遞他們各自的理念.以便取得大眾的支持而成為社會所接納的觀念與規范.直到70年代美國法院的判例才將墮胎合法化.這個例子足以說明社會的價值觀與規范不斷創新和改變.

文化的累積與傳遞
文化不斷創造生成時,並不是忽略文化具有持續性.如果每一代人都要拋棄原有的文化,一切從頭做起,並且自已也不把創造出來的文化積累和傳遞下去,那麼人類只會永遠停留在製造石斧的原始階段,不會有前途的.人類高於動物的地方,不僅在於她能創造文化,而且在於能將其創造的文化不斷地積累起來,並通過各種途徑一代一代地傳遞下去,由此不斷推進生產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

由於文化能夠不斷地積累和傳遞,因此它具有極強的歷史繼承性.文化的傳遞並不是任何時代對以前的文化遺產都不無條地原封動地兼容並畜,而一定依據社會發展的需要而對其進行加工改造,並有選擇地繼承與吸收.因此任何文化遺產都不會無條件地原封不動地傳遞下去.

文化的融和
文化的融合是指不同文化在相互接觸和相互接受影響以後所產生的一種文化現象.由於文化具有擴散,傳播和滲透的功能,故兩種文化在接觸過程中必然會互相影響和滲透.
在文化融合過程中有種「同化」現象.文化中的同化現象一般並不是指整個民族被同化,而是指某一個體或群體從一種文化融進另一種文化之中的變化過程.如中國人移民到美國,日本人侈民到巴西等.在文化之間的差異很大的情況下,同化就十分困難.移民本身一般不會被同化,通常只是她們的子女或再下一代子女才會被同化.許多文化差異大的移民群體都不會被完全被同化.如美國的大多數移民群體都保留她們原文化的基本的習俗和觀念.

文化的沖突
文化沖突是栺不同文化在相互接觸和影響過程中,原有文化和外來文化之間所發生的矛盾與對抗.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往往會在價值觀,行為規范,風俗習慣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別甚至對立.比如,當中國實行開放政策以後,西方文化大量湧入中國,西方文化中有不少東西與中國原有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別,例如,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金錢與道義,競爭與謙讓等.這些互相對立的觀念在接觸中必然會發生沖突,這種文化沖突在社會由封閉走向開放的過程中表現得最為明顯.

文化沖突的結果可以導致對外來文化的徹底拒絕或適應.例如,伊朗巴列維王朝推行全盤西化,遭到伊斯蘭教的強列反對,結果伊斯蘭教革命成功,西方文化被拒之門外.又如,中國實行開放政策以後,國營企業逐步走向股份制,集體企業走向個體企業,西方搖滾樂也由反對到接受的變化.

次文化
在同一社會裏不同的團體仍然有不同的規范,價值觀念與行為方式,那些與社會主流文化相異的文化稱為「次文化」.如美國社會裏,黑人無論在語言,詞句的運用,音樂嗜好,家庭組織等都與白人有所不同,所稱謂「黑人文化」.又如,澳門土生葡人,他們有自已的語言,風俗習俗與澳門中國人的文化有差異,「土生文化」也是次文化的一種.
次文化的范圍可廣泛的包括像青少年次文化,同性戀次文化,回教次文化等.就一個社會來說,社會各種團體愈多其次文化的類型就愈多,對於不同的次文化,社會成員亦應加以尊重和保存,而不應該過份強調某種文化的優越性,而刻意扭曲與破壞社會各種團體的次文化.

反文化
反文化是次文化的一種,它的價值觀,信仰或行為模式與主要文化是對立的,互相沖突的.例如美國60年代的青年運動,都是反抗現有文化規范或價值觀為目標的次文化.
在一個社會裏,並沒有一種文化永遠是錯的,都不被社會主要文化所接受,隨著社會不同群體思想模式與權力關系的改變,某些曾被視為反文化的現象轉而獲得接納,如同性戀次文化在一些西方社會受到承認就是一個例子.

文化的自我中心
在比較不同文化的過程中,區分文化的優劣往往極為自然的產生.尤其是某些在經濟或科技高度發展的國家常被其物質方面的成就所朦蔽而認為其他文化是低等的,未開化的.這種用自已文化為標准去評價其他文化,並堅決的認為其他文化是不好的,這種邪惡的態度稱為種族中心主義.狂妄自大的態度經常是造成人類社會重大災難的原因之一,例如德國的納粹主義,日本的軍國主義與白種人的沙文主義.文化自我中心缺乏對其化文化的認識,容忍與尊重有密切的關系.所以一種強調多元文化的教育方式和不同文化透過眾媒體,留學生或旅行的交流是必要的.盡量讓不同社會的成員認識文化是相對的,沒有一個文化是最好的,每個文化產生的條件各不相同,每個文化都有其對本土社會的貢獻與價值,並不因為生活方式想法與我們不同就是不好,我們都應有包容與尊重其他文化的涵養.

*文化理論的解釋
功能主義理論
沖突理論
生態學理論
物質條件生活論

功能主義理論
功能主義理論強調文化對社會秩序維系的重要性,文化所扮演的功能就是讓社會成員有共同遵守的行為准則,而不致於產生社會沖突與社會問題.

一種特定的文化之所以產生,是由於它發揮了重要的社會功能.如西方的聖誕節,復活節等在西方社會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又如:舊中國社會里,女人小腳的文化,小腳女人代表一種美,是出嫁標准之一.因小腳女人易束縛在家裏,養育孩子,服待公婆與丈夫.因此按照這一種觀念,一種文化的產生都是符合了社會某種需要的.

沖突理論
沖突理論將文化體系視為一個沖突與矛盾的集合,文化體系內部的和諧只是暫時的,當不同構成要素的矛盾無法掩飾或壓仰時, 社會的變遷隨之產生.

沖突論者又認為文化是優勢階級與既得利益群體鞏固其地位並控制大多數弱勢團體的工具.透過文化的傳遞將統治者的價值觀念,植根弱勢團體成員的想法.如美國社會強調個人主義,強調個人努力是成功的關鍵.一個家庭的貧窮是因為他們不夠勤奮,只要他們努力工作,將會變成富有的家庭.把一切的成敗都歸諸於個人,對社會結構所造成的各種歧視,教育機會的差別等都被忽略.這都是維護優勢利益團體為主要著眼點.又如:我國在「文革」期間所推行的一些文化特性與當時領導層所推行的思想,路線是分不開的.

生態學理論
生態學理論對文化的產生歸結於環境的影響.生態學者認為不同民族文化的特性是由其資源和周圍環境的特點及這些環境的變化而決定的.如在游牧狩獵的社,社會團體規模都很小,成員共同分享食物,社會成員的地位大多平等,僅有非正式的領導者.進入農業社會,由於食物,人口及財富的增加,社會的分工及社會階層化,就產生了統治階層和行為規范.

許多民族或地區所具有的文化特徵與她們所處的環境有密切關系.如日本人的優患意識,團結精神等民族性格的形成,其原因之一,是因日本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孤島.

生態學的論點的確提供對文化變遷與發展的一些解釋,可是其解釋的適用性與普遍性是有待商榷,因不是具有同樣生態環境社會都發展出同樣社會結構與文化.

物質條件生活論
物質生活條件論是馬克思為代表解釋文化現象,他們指出人們的觀念隨著人們的生活條件,人們社會關系,人們社會存在的改變而改變.他們的理論是分析不同民族,國家,地區文化特性形成的重要依據.如千百年來,中國人靠土地生存,靠小農生產方式維持自己的生計,如遇天災人禍,兵荒馬亂,便流離失所,民不聊生.因此,人們把社會的穩定,生活的安定看得比什麼都重要.

物質生活條件並不是決定文化特徵的唯一因素.因為政治,地理及生態環境的因素都會對文化特徵的形成產生影響.不同民族,國家,地區的文化特徵的形成,就是這些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中華文化的特質
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質,主要是在儒家思想中得到最集中的體現.具體地說,就是儒家的以「仁」為中心的道德體系和以「禮」為中心的教化體系.

一些學者指出,中國傳統文化強調的社會人格,它的主題是倫理道德.中國的人文思想是最富於人情的關系中,巧妙地取消人的獨立性,把人變為道德工具.中國人的價值判斷是與善連在一起,凡符合道德原則的就是好的,而西方民族的價值判斷是與真連在一起,只有符合真的原則才是好的.
學者梁漱溟指出,西方文化是向前看的,以個人為本位,追求物質利益,崇尚科學和民主.中國文化是注重現實的,注重社會問題,注重人與人之關系.

從中國的傳統文化來說,中國國民的基本面貌有下列的特徵:
1.因循守舊.
2.要面子,重形式.
3.倫理至上,恪守道德.
4.知足常樂,安於命運.
5.調和妥協,中庸之道.
6.重人情,講寬容.
7.重家庭關系.
8.崇拜權力,懼怕權威.

中國傳統文化有它的優缺點,但我們不可簡單取捨的.對待中國傳統文化,不可片面誇大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產生妄自尊大.盲目排外的傾向;片面誇大民族文化的消極面,則降低民族自信心,產生民族自卑感,這兩種傾向都不利於中國的現代化建設.

⑺ 請討論文化的形成及發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並簡述影響過程

1.社會制度更替: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決定著社會制度的變化,也決定著文化發展的方向。2.科學技術的進步:科學技術中每一項重大的發現和發明都推動了人類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當代信息技術的運用,使收集、選擇、傳遞、儲存文化資源的手段和方式發生了根本變化,極大地促進了文化傳播、繼承與發展。3.思想運動:催生著社會變革,促進文化的發展。4.大眾傳媒只是文化傳播的手段。

⑻ 影響文化發展最重要的因素

影響文化發展的因素可謂眾說紛紜,擇其大者,莫過於地域、政治、經濟、技術四者。從
地域來看,地域的差異性導致了文化的多樣性,但要注意的是,不同性質的文化仍具有某些同一性;
從政治來看,政治對文化的影響取決於文化之於政治是處於從屬地位抑或其他,文藝工具化往往是文藝從屬於政治這一思想的產物;從經濟來看,經濟之於文化的決定因素具有一定的道理,然而,無論是從時間軸向來看,還是從空間軸向來看,經濟與文化的發展往往是負相關的關系;從技術來看,技術會以兩種方式對A'fi'7世界觀和價值觀造成影響,這是技術決定論的立論之所在。
影響文化發展最重要的因素如下;
1社會制度更替: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決定著社會制度的變化,也決定著文化發展的方向。
2.科學技術的進步:科學技術中每一項重大的發現和發明都推動了人類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當代信息技術的運用,使收集、選擇、傳遞、儲存文化資源的手段和方式發生了根本變化,極大地促進了文化傳播、繼承與發展。
3.思想運動:催生著社會變革,促進文化的發展。
4.大眾傳媒只是文化傳播的手段.

⑼ 中西方文化交際的文化沖突


所謂文化沖突是指不同形態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間相互對立,相互排斥的過程。

中西文化沖突
.2時間觀方面的沖突
西方人的時間觀和金錢觀是聯系在一起的,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根深蒂固,所以它們非常珍惜時間,在生活中往往對時間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計劃,並養成了按時赴約的好習慣。在西方,要拜訪某人,必須事先通知或約定,並說明拜訪的目的、時間和地點,經商定後方可進行。而中國人則屬於多向時間習慣的國家,在時間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隨意性,一般不會像西方人那樣嚴格的按照計劃進行,西方人對此往往感到不適應。
1.3客套語方面的沖突
中國人注重謙虛,在與人交際時,講求「卑己尊人」,把這看作一種美德,這是一種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禮貌現象。在別人贊揚我們時,我們往往會自貶一番,以表謙虛有禮。西方國家卻沒有這樣的文化習慣,當他們受到贊揚時,總會很高興地說一聲「Thank you」表示接受。由於中西文化差異,我們認為西方人過於自信,毫不謙虛;而當西方人聽到中國人這樣否定別人對自己的贊揚或者聽到他們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貶得一文不值時,會感到非常驚訝,認為中國人不誠實。
1.4餐飲習俗方面的沖突
中華民族素有熱情好客的優良傳統。在交際場合和酒席上,熱情的中國人常常互相敬煙敬酒。中國人宴客,即使美味佳餚擺滿一桌,主人也總習慣講幾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話。主人有時會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夾菜,用各種辦法勸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國家,人們講求尊重個人權益和個人隱私,所以他們不會做強人所難的事。吃飯的時候,絕不會硬往你碗里夾菜,自己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他們也不會用各種辦法勸客人喝酒,不會非要你喝醉了為止。

社會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使全人類的命運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時代為具有應用性、藝術性和科學性等特徵的談判提供了更為廣

闊的天地。隨著我國加入WTO,國際貿易和對外交往將日益頻繁,各種類型、各種層次的外貿、外經、外交談判也越來越顯示其在社會、政

治、經濟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本文試圖從中西文化沖突的角度來研究我國國際商務談判的內在規律,尋求加入WTO後我國涉外商務談判的方

法和策略,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服務。

一、西方現代談判理論及其社會文化背景

在西方發達國家中,越來越多的人直接或間接地跨進了談判領域,英美等國僅商務談判人員就占人口的5%以上。談判學在西方現代管

理教育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美、英、德、法、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以及部分發展中國家的大學、企業和科研機構,都把談判學

作為培養現代政治、經濟、管理、外交、政法、教育等人才的重要課程,有的國家還成立了全國性的談判學會。在西方激烈的競爭和特定

的社會條件下產生的談判理論,其原則與方法日趨完善和系統化,日益顯示出其對談判實踐的指導作用。具有代表性的理論主要有尼爾倫

伯格的"談判需要理論"。在與科羅合著的《How to Read a Person Like a Book》和他自己所寫的《The Art of Negotiating》中系統地

提出了自己的理論;約翰·溫克勒的"談判實力理論"代表著作是《bargaining for Results》;費希爾、尤瑞、雷法等人共同提出的"原則

談判法"("Principled negotiation");卡洛斯的《The Negotiating Game》,從美國人的觀點出發,主要研究談判中策略的運用;等等

其中的"原則談判法"被譽為"西方談判理論的集大成者"。原則談判法的主要內容由四大部分構成:第一,始終強調在觸及實質問題時,人

與問題一定要分開分別處理;第二,主張談判的重點應放在利益上,而不是立場上,因此必須隨時把握住談判各方的利益,盡量克服立場

的爭執;第三,在決定如何實施方案前,先構思各種可能的選擇,談判者應該安排一段特定的時間,構思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案,創造性地

努力避免或削弱各方利益上的沖突,為對方談判者主動提供某些解決問題的建設性提案的機會;第四,堅持客觀的標准,談判者應設法引

入盡可能多的具有科學優點的客觀標准。客觀標准具有較高的權威性,不容易受到非難,而且以客觀標准而不是以主觀判斷來解決問題,

溝通和交際會更加順暢;通過對客觀標準的引入及其應用來逐步達成協議,有利於提高談判效率,減少無謂的爭執。縱觀西方談判學的研

究和實踐,除了對談判本身固有規律的研究外,還特別注重不同的社會制度、文化觀念、傳統與習慣對談判活動的影響,特別針對東方文

化提出了一系列的談判方略。這是值得我們認真研究和加以重視的。

二、中西方文化差異與文化沖突對談判活動的影響

涉外商務談判的已方優勢首先來自於對對手的了解,並且能在此基礎上發揮自己的長處,制約對手的長處。搞好談判,除了談判者的

個人氣質、談判心理因素外,在不同的文化觀念、國家制度等影響下形成的談判習慣及體現在這些習慣中的談判作風,對於談判活動的成

敗,甚至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往方式和交往關系,都將產生深刻的影響。因此,正確認識東西方文化的不同及其沖突,是十分必要的。

(一)中西方文化沖突在談判中的體現

不同的文化特性往往集中地體現在一個國家的國民性上。所謂國民性,是指一個國家和民族所共有的建立在共同的文化觀念、價值判

斷和行為方式上,有別於其它民族的特性。國民性形成的基礎就是其特有的文化根基。中西方由於文化傳統和文化觀念的不同,在談判過

程中對問題的看法往往容易產生對立或誤解。中國的國民性中有一個很突出的現象,那就是十分看?quot;而子"或者說"體面"。在談判桌上,如

果要在"體面"和"利益"這二者中作出選擇,中國人往往會選擇"體面";而西方人則不一樣,他們則看重利益,在"體面"和"面子"二者中會

毫不猶豫地選擇"利益"。中國人對於談判的結果是否能為自己臉上爭光,看得十分重要,以至有的西方談判家們在他們的著作中,告誡在

和中國談判時,一定要注意利用中國的這種國民性。很顯然,只有正確地認識並妥善地把握中西方存在的國民性的差異,才能有效地幫助

我們及時地糾正自己的缺點,強化自身的優勢,利用對方的缺點,瓦解對方的優勢。

在國際談判的領域,中西文化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認識客觀事物的思維差異。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常以自己的悠久歷史和文化而自豪,這種自豪感使中國人富有濃烈的民

族感情、宏放的氣魄和極強的愛國之心,這對於民族的進步和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然而,由於歷史悠久,文化昭昭,也往往容易產生一

種"自傲的偏見",形成一種"面子",使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甚至固步自封,這種"面子"心理甚至滲透到幾乎所有的領域。英國談判學家

比爾·斯科特在他的談判學著作中曾對此作過專門分析,他說:"中國人極重面子,在談判中,如果要迫使中國人做出讓步,則千萬注意,

不要使他在讓步中丟面子但又決不準別人當眾說出來給了他的"面子",否則,也會使他感到不自在。

美國人盧西思·W·派伊在他的《談判作風》一書中指出:"用幫助中國人得到面子的辦法可以得到很多東西。"任何時候,如果不給面子,

就可能造成損失。看來,西方人對我們的"面子"觀念還是看得比較透徹的。我們能否在談判領域乃至所有的領域克服自身的偏見,是我們

能否能迎頭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再次成為世界強國的一個重要問題。

⑽ 對文化的理解

文化概論

第一章 文化是什麼?

時下"文化"這個詞很流行。但說起它來,許多人的理解是很窄很淺的。比如一談到文化,人們想到的往往就是音像市場、書店書攤、游藝室、歌舞廳,就是讀讀報刊、看看電影電視、演演文藝節目,搞搞書畫之類。或者把它到處濫用,弄出一些類似"燈文化"?quot;鬼文化"、"廁所文化"之類的名堂來。當人們這樣看待文化時,心裡也許對"文化是什麼"有一些感覺,但是要認真地考究一下,卻又常常說不出來,或者說不清楚,說不完全。
這種朦朧的感覺,說明對文化的理解需要上升一個層次,提高到哲學上來把握。只有在哲學上,才能給這樣復雜而普遍的問題提供一套比較概括的說法。當然,哲學也是各種各樣的。我們依照馬克思的哲學,嘗試著給文化一個說法。
一、文化即"人化"
文化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說來很復雜。據說僅有據可查的定義,統計出來就超過了160多種,可見其復雜程度。但許多復雜的問題,其秘密往往隱藏在簡單的、基本的事實中,"文化"的秘密也是這樣。在我們看來,文化問題實際就是"人"的問題。文化的本質應該從"人之成為人"的事實中去尋找。
國際上使用的"文化"一詞,來源於拉丁文Cultura――"耕作、培養、教育、發展、尊重"等意思,就是說,它最初是指土地的開墾及植物栽培,以後指對人的身體、精神發育的培養,後來就進一步指人類社會在征服自然和自我發展中所創造的物質精神財富。
國外最先給"文化"下定義的是英國人類學家泰勒,他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書中說:"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來說,乃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復雜整體。" 後來美國學者克魯柯亨和凱利進一步指出:"文化是歷史上所創造的生存式樣的系統,既包含顯性式樣又包含隱性式樣,它具有為整個群體共享的傾向,或是在一定時期中為群體的特定部分所共享。" 盡管說法有許多種,但是看得出來其中有些基本的、共同的東西。
從哲學上說,文化即"人化",包括世界的"人化"和人的"人化"即"化人"。
所謂"文化即人化"的意思是:文化,是指人們按照一定尺度去改變環境、發展自己。這樣的活動及其成果就是文化。換句話說,文化是人的這樣一種存在方式、存在狀態:人追求和享有一定的價值成果,並通過實現這些價值來更新和發展自己。
為什麼這樣說呢?讓我們從文化與"非文化"或"無文化"的區別談起。
首先,"文化"是指與"自在的、混沌的、蒙昧的自然狀態"相反、相對的"人的狀態"、"社會的狀態"。與"文化"相對立的詞,主要是"自然"、"天然"、"本能"、"野蠻"等。 "文化"與"自然"相對而言,就是說,它不是天然的、自然而然的,而是人改變世界(包括人本身)的自然面貌造成的。自然界原本就存在,如果沒有人和人類改造世界的活動,它自然而然地存在下去,那就無所謂"文化"。人之外的自然存在是自在的,沒有自覺意識的支配。沒有人,天地自行運轉、江河自行奔流、草木自行榮枯,一切是純然的自然。它們沒有意志,沒有目的,沒有情感,沒有靈明之性,沒有刻意的追求和造作。自然界的東西,即使在人看來非常合乎規律、非常和諧和壯美,但也只是給人以那樣的體驗,並非是它們有意取悅於人。許多物種適應環境的本能巧妙得令人叫絕,似乎有某種絕頂聰明的智慧在支配,但那是自然本身相互調適、相互選擇的結果。我們不能說它們有嚴格意義上的目的和自覺意識。
人的出現,中斷了自然界的純自然性,使自然界分化出不同於天然世界的人為世界。文化是就人超越純自然狀態而言,就是指人非天然、非自在、非本能地(而是人工地、自覺自由地)生存、發展、演化這樣一種情形。文化是就人與純粹的自然狀態相對,而使自然狀態"人化"的特殊狀態。
撇開純生理現象不說(文化當然不是指純生理問題),人是唯一不同於自然狀態的存在物,是唯一具有獨特的情感、智慧、人格等品質的存在物。這種唯有人才有的獨特個性,乃是文化的。人以自己的自覺自由意識,以自己的靈明之性,以自己的實踐存在方式,從混沌的自然狀態中獨立出來,從渾渾噩噩的蒙昧狀態中醒來,開始了自己的創造性活動。人既按照自然的規律性,又按照自身的發展需要和審美理想進行設計、勞動、創造,使自然合乎目的地改變。於是,世界上就有了不同於純自然的、按照人的尺度改變了的東西。人開發江河,改良物種,探索宇宙,純自然的東西好像一下子蘇醒了,有了目的、意義等屬人的特性。從這個意義上說,原始森林是自然的,人培植、種植、保護甚至欣賞的樹林是文化的;天然的石頭是自然的,人打造、磨製和(為了欣賞而)移動過的石頭是文化的;野生動物是自然的,人培育的家畜家禽是文化的,沒有發現其審美價值的高山是自然的,發現其審美價值的風景是文化的;人不能解釋的宇宙之謎是自然的,人提出了的解釋(其真實性如何,另當別論)是文化的,如此等等。
"文化"一詞與"天然"或"自然"相對,意味著它是人超越純自然狀態、改變純自然狀態的活動及其成果,是自覺的、有目的的活動及其成果,是人工的、技藝的創造活動及其成果,是人克服自己的本能,依據理想和價值、創造理想和價值的活動及其成果,是人為揚棄天然的陌生、異己和黑暗感而對自然進行解釋、"包裝"的過程和成果,是人不滿足於天然的規定和限定,按照自己的需要和能力突破天然限制的活動及其成果,總之是人自覺地生存、發展這樣一種情形,是使"自然世界"成為"人的世界"的特殊存在狀態。這就是"人化"。"人化"向人而化",即人按照自己的標准、目的、理想和需要改變自然的世界,使世界打上人的印跡,從而更適合於人。
人將自然"人化"的表現,包括觀念和實際兩大方面:
(1)在觀念上,也就是在思想和精神活動中,人把整個世界和世界上的萬物,都變成了自己的對象——認識和改造的對象。這是第一層,也是最廣泛、最普遍、最徹底的"人化"方式。
"對象"這個詞本身,就有是誰的"行為目標"的意思。在哲學上把成為對象的東西叫做"客體",就是指它是主體(行為者)的對象。"對象"和"客體"都只能相對於主體而言。人類把世界變成對象,就是確定了自己的主體地位?quot;人類以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就是人類作為主體,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以自己的角度和方式,去觀察、描述、思考、想像和塑造世界。這樣所得到的,必定就是一個"屬人的"世界,即人類眼睛中的世界。
人類原本來自大自然。但是人類之為人類的一大特徵,就是他能夠從大自然中獨立出來,自立於天地之間,並把自己同其他一切自然物加以區分,甚至以自己的角度看待一切。於是,地球上天空、陸地和海洋的自然存在物,就有了"資源"和非資源的區分,有了"好天氣和壞天氣"、"優越環境和惡劣環境"、"肥沃土地和貧瘠土地"的區分,大自然中自在生存的動物,也有了"益蟲和害蟲"之類的區分……等等。自然界原本固有的、在沒有人的情況下一樣存在的東西,經人用自己的眼光這么一"看",就成了與人有關的、能夠或者不能夠為人所用的東西;甚至自然界原本沒有、或者無所謂有無的東西,比如想像、聯想、神話、虛構、推理、預測、方案中的許多東西,經人用自己的眼光這么一看、用腦子這么一想,就能夠在認識中和觀念中聯系起來、創造出來。比如自然界本來沒有語言文字,沒有思想,更沒有宗教、科學、哲學和藝術,但是在人生活和思想中,這一切都出現了,並且它們都從一定的方面反映著這個世界。
這種"人化"通常表現為人創造的一套符號系統、話語系統、解釋系統。用這套系統人可以首先從認識上、觀念上,在頭腦中整合純自然的、混沌的世界。
總之,人一旦把什麼東西當作了對象,也就是把它納入了自己的范圍,用自己的眼光加以反映、描述、判斷和選擇。在這一點上,可以說幾乎沒有例外。因此,"人類眼中的世界",就總是一個觀念上被"人化"了的世界。
這種"人類自我中心"的態度,暫不論其是非曲直如何,得失利弊如何,首先要肯定一點:它是一個事實,是人類迄今為止生存發展所特有的一個基本事實。如果不承認這一點,那麼就無法說明人類是怎樣生存和發展起來的。
(2)在實際上,即人類通過實踐同世界打交道的現實過程和結果,也是:人類不斷地把上述觀念上?quot;人化"變成行動,從而不僅以自己的方式改變著自然,甚至還創造出了原本沒有的"人工自然"。比如,自然給人提供的只是原始的森林、湖泊、草地和山洞,並沒有衣服、糧食、生產工具,也沒有房屋、道路和城市。人是在論據自然條件的基礎上,為自己創造出所需要的物質生活條件的。人按自身的需要、理想等價值目標改變自然,通過創造性的勞動物化出成果,包括器物的、制度的、精神的,這套成果作為客觀的東西,為人的生存發展服務。
人的實踐歸根結蒂就是自覺地改變自然,使自然適合於人。因此實踐愈是發達,人類的文明越是發展,這?quot;人造的世界"就越是廣泛和普遍,人類就愈是遠離自然狀態而進入人工環境。生活在現代都市裡的人都會感覺到:現在,要想讓自己的雙腳踏上一塊天然的土地已經相當不容易了。我們的腳下即使不是柏油、水泥和大理石等人工的地面,也是久已被翻耕、整理、修飾過的土地。如今,我們人類越來越生活在一個"自我對象化"——把自己的創造物當作對象——的世界裡:我們不是生活在自然的空氣中,而是生活在空調下;我們很少飲用自然的水,而是代之以各種飲料。我們的社會交往方式也越來越遠離自然,不是面對面地實際的交往,而是越來越依賴廣告、傳媒,越來越依賴電話、傳真、電子郵件(email),我們越來越依賴汽車、電力和其他人工製品……總之,我們越來越遠離自然的母土,生存在越來越人工化的世界中。
雖然"越來越遠離自然"並不是事情的全部(因為事情還有另一面,即:這種"遠離"也意味著更深地進入和依賴於自然。譬如對電力的依賴,實際上也就是對發電材料如煤、水力、石油、太陽能、核能等天然資源的依賴),不是唯一的趨勢,但它畢竟是一個基本的、越來越強有力的事實。在這個事實面前,現在人們已經開始覺察到了問題,產生了不小的疑問和顧慮:這樣越來越遠離自然究竟好不好?不論答案如何,有一點同樣是必須承認的,這就是:不論人類對自然越來越"遠離"還是越來越"依賴",都意味著要以人的尺度來改變自然,就像無論是破壞環境還是保護環境,都意味著要通過行動,使自然更適合於人、有利於人一樣。
無論在觀念中還是實際上將自然"人化",都意味著人在認識和掌握客觀規律的基礎上,賦予自然以屬人的品質,把自己的要求、理想、意向通過創造成為現實,這就是"文化"、"人化"或"客體的主體化"。更進一步說,"人化"意味著在人的作用和干預下,世界有了某種意義,有了一套價值坐標。"人化"的過程凝聚了人的需要、目的等價值內容。人要從中實現和體驗真、善、美、利益和幸福、和諧和自由、崇高和神聖等價值。這是人改變自然的動機和動力。因此從內容方面看來,我們有理由把"價值"看作是"人化"的精神實質,是文化的核心。
人類因為追求、創造和享有一定的價值系統顯示出文化,文化因為有價值滲透於其中而具有了人的特色和面目。
二、人的"向文而化"
"文化"既指自然的"人"化,也指人的人化即"文"化。人在使外部自然界"人化"的同時,也使自己的自然界"人化",即脫離獸性、原始蒙昧等狀態,從而"更加成為人","越來越象人"。這可以稱作人的"向文而化",簡稱"化人"。
由於人不同於動物及其它自然物,是非自然地、非本能地生存的。這就引出一系列問題:人和人的創造物是什麼和應該是什麼?人如何以及應該如何生存?人的生活應該體現一種什麼精神?人的生命和生活的意義何在?人的發展趨勢指向何處?等等。這些問題,往往是文化的核心問題。
"文化"與獸性、動物性、本能狀態等相對。它是人否定自身的原始本能、揚棄自身最粗俗物慾的活動方式和成果。就自然界的存在物來說,人離動物最近,人身上深深地保留著動物的痕跡。從純生理角度說,人也是動物,所以人與動物最容易混淆。孟子說:"人去禽獸者幾稀但人也最不願把自己混同於動物。要侮辱一個人,最嚴厲的恐怕就是罵他"畜牲",甚或"禽獸不如"。"文化"一詞恰恰就是從把人與動物區別開來的角度說人,恰恰就是說人的非動物性、非獸性。換句話,文化恰恰是從動物性出發而超越了動物性的表現。如果沒有文化,人和動物就沒有多大的區別了。說人"有幕?quot;,就是指通過教育、修養和鍛煉等,把人身上本屬於動物的、純生理的本性加以改造,使這些本性符合了社會的文明標准、人的標准,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人。
所以,一件事物、一種行為,若稱得上是文化的,它必須有�諶順�階約旱畝�鐨浴⑹扌裕�囟ㄓ懈叱鯰詼�鐨緣某煞鄭�谷說玫繳��⒏呱釁鵠礎@�縟死嗟男孕形�ü����園�櫚姆絞絞迪幀H綣�恢稚�睢⒁恢中形�皇腔狡鶉說腦�急灸堋⒙�閎說畝�鍤叫枰���寺�闋畲炙椎奈鎘�餉揮斜鸕募壑擔�敲湊庵稚�詈托形�兔揮形幕��蛘呤欠次幕�摹?br> "文化"和"文明"一道,與人類早期的野蠻狀態相對而言,指人從混沌蒙昧、原始野的不開化、不自由狀態發展起來,走向開化、文明、自覺和自由。人離開混沌的、動物式的狀態,是一個漸進的歷史過程。在亦猿亦人的遙遠古代,我們說人類始祖的生活還不是真正的文化。例如我們只說"藍田人"、"元謀人",而不說"藍田文化"、"元謀文化"。只有當人們開始有目的地改造世界,並且確有智慧有能力,去系統地創造人的生存狀態時,我們才說它是文化。例如"龍山文化"、"河姆渡文化"。
"化人"首先是人的物質生理狀態得到改造,開始走向"文化"。人是由猿進化而來的。生民之初,我們的遠古祖先相去動物並不遙遠。我們設想那元謀人、爪哇人、尼安德特人,赤身裸體,茹毛飲血、風餐露宿的情形,無疑會覺得他們實在不"文化"。但是,一旦人開始了實踐活動,一旦人的生存方式不同於動物,有了哪怕是最低等的自覺,那麼,人的活動及其成果反過來會改造人。比如當人用火取暖、烤肉、防禦猛獸的時候,火和用火的方式就會改變人:熟食改變人的飲食結構進而改變人的生理機能,用火使人懂得自然可以利用,火的威力使人浮想聯翩,這就促進了人的思維的發展,推進了大腦的發育。但是人用自己創造性的勞動改變自己,把自己從動物狀態中提升出來,使自己成為一種不同於自然物的類--人。
人的充分社會化,是人"向文而化"的主要表現形式。
文化的本質固然是人化,對於人自己來說,是更加成為"人",顯示人的本質和潛力,享有人的地位等等。但由此就會引出一個大問題:那麼說到底"人"又是什麼呢?世界上關於人的本質有各種說法,其中馬克思的觀點是最科學、最強有力、也最著名的:"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60頁)就是說,看人是什麼,不能只從每個人的身上單個地去看,一是不能停留在個體,只看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有什麼共同的、不變的東西,因為那樣看到的多半是一些生理的、動物性的特徵。這些特徵並不能真正說明人的現實。二是不能停留在表層,只看人們的動機、思想和言論,因為那樣看到的只是"第二性"的表現,還不是人的"第一性"的存在。馬克思指出要看人之為人的本質特徵,是在於人的社會存在,即人的社會性。現實的人是什麼樣、為什麼那樣,都只有在他的全部社會關系中才能深刻地、真實地加以理解和把握。
人之為人的標志,是人以社會的形式存在,用馬克思的話說,人是一個"類的存在物"。人在共同的勞動和交往中,產生共同的語言、生活方式、行為模式和心理習慣,人把社會價值內化,使自己被周圍的社會文化和環境所"化",成為該社會的一部分。孤零零的個體,沒有深刻聯系的個體(假如有這回事的話)只能像火花一樣,一閃即滅,沒有他人社會的存在,他的火花不可能保存,不會成為文化。人只有以群體的方式、社會的方式結合,互換勞動、思想、語言和能力,才成為現實的人,即確實存在著、有其表現和作用的人。而在群體、在社會中,每個人的智慧、力量、勞動經驗等等都無須從頭開始,而是直接從他人、社會的既有成就上開始;每個人的勞動和活動成果都不會隨自己的死亡而徹底消失,而是溶進了社會的整體中。這樣,人的經驗、智慧、思想、勞動成果等等,就只能採取社會性的方式保存和發展。這恰恰是文化形成和凝聚的過程。文化的最大特徵,也正在於它的這種社會歷史性。
顯然,人的"向文而化"意味著人充分的社會化,意味著個人通過介入社會、生存於社會,通過教化、教育,獲得社會認可的社會角色、知識系統、價值標准、行為模式等等,發展起自己的文化性格和價值系統,從而被"化"為現實的、完整意義上的人。如果離開社會,人就不可能被"文化",就像"狼孩"一樣。
人的充分社會化可以從社會和個人兩個角度看:
從社會的角度說,人的本質的形成,意味著人們之間形成一套復雜的社會關系。只有建立社會關系、進行社會交往,才有人的和發展,也才能創造文化。文化之為文化,就體現為人的社會系統--經濟關系、家庭關系、倫理關系、政治關系、法律關系等。這些社會關系既是客觀條件決定的,又是各個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具體創造,它體現著人們對"人",對"文",對人的存在和基本價值的理解,是人的現實和理想的結晶,是人木嚀宕嬖詵絞劍�蚨�褪俏幕�H魏紊緇峁叵刀忌�敢歡ǖ娜宋木�瘛I緇岬娜稅匆歡ǚ絞澆岷掀鵠矗�飧黿岷戲絞獎舊砭吞逑秩嗣嵌哉嬪潑饋⒗�胍濉⑷ㄓ朧頻燃壑檔睦斫夂妥非蟆R蛭��巍⒎�傘⒙桌淼賴碌壬緇嶠岷戲絞驕褪俏幕�模簧緇嶙苡幸歡ǖ囊饈緞翁��饈緞翁�舊砭褪俏幕�模�緔說鵲取U焦�逼謁枷爰臆髯釉緹塗吹攪蘇庖壞悖��運�擔�ㄈ耍?quot;力不若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義。" 人力不如牛,跑不如馬,但人能馴服牛馬為人效力,是什麼緣故?就是因為人能結群,能按照一定的原則和道理,彼此分工協作地生活。
從個人的角度說,人的本質是在社會關系中顯現的。個人溶入社會,成為關系中的一個要素,被他周圍復雜的社會關系交織著,他的人格、地位、身份、職業等等,完全服從這些關系所組成的整體網路。中國傳統文化對人進行"倫理教化",使"化外之民"成為"化內之民",就是通過社會關系網路以及意識形態去訓練特殊的人格。人有了這種關系,被溶進關系網路中,於是他有了身份、角色、位格、隸屬關系,也就是被社會化、被文化了。反過來說,要確定一個人的品質是什麼,就的從他所處的經濟關系、政治法律關系、倫理關系等等中考察他的地位、身份、人格和社會角色。從一定意義上說,文化標志著人成了社會的存在物,文化與社會化是同一層次的問題。
人是如何通過社會化而被"文化"的呢?一般的情況是:
人一出生,就處在一個實現確定好了的社會關系網中,是這個關系中的一份子,他(她)的人格、身份、地位、社會角色等事先就確定下來了。這種復雜的社會關系作為外部的文化世界,規范和約束著人們,就象一個預制的模子,把人置於其中,按照它來塑造自己的文化性格。我們是在社會交往中獲得自己的文化性格和價值認同的,我們是在與周圍的人、與家庭成員、與親屬、與社區的交往中,是通過被納入社會關系體系而獲得人之為人的性格的。
在一生中,人通過生活、"游戲"而繼續被社會所"文化"。人生活在社會關系和社會交往方式中,人的一舉一動,無論是穿衣吃飯、生產勞動、走親串友、參加或觀看各種儀式(例如婚喪嫁娶儀式)、欣賞文藝作品、接受傳播媒介、過節日,等等,都是在學習運用社會化的文化。我們處在社會生活中,也就是處在接受文化熏陶的天然課堂中,這種教育和接受方式,就是生活本身,就是使用文化規則、文化儀式和文化話語。人生的各種社會活動,哲學家維特根斯坦把它們比「游戲"。依據"游戲規則"使用社會的生活方式,是個人溶入社會的基本途徑和最佳方式。
人通過有目的的系統教育而被社會所"文化"。現代人一身要接受系統的和有目的的教育訓練: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大學教育,更有的要接受研究生階段的教育和各種職業培訓、終身教育。我們通過學校、老師、書本、課堂、實驗室、圖書館等等途徑和手段,得到知識、價值觀念、方法、技藝等等的訓練,接受社會取得的既有的成果,這就是在接受文化,被社會文化所"化"。 正因為如此,人們把讀書識字、學習知識叫做"有文化"。
在上述不斷"化人"的過程中,人不僅改變了自己的生理結構--大腦、四肢、整個軀體,而且按照一定的方式、形式和價值准則,把自己的本能需求(吃、喝、性等)加以"包裝"和"改裝";人創造出惟有人才有的精神世界:智慧、思想、情感、意志;人創造出人獨特的行為方式,人的一切行為都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有實施方案;人懂得試錯法,懂得檢討自己的行為;人有自己的人格結構,有自己的價值和尊嚴;人有各種社會的關系、社會的准則--道德、宗教、科學、審美等等。這些使人之為人的東西,有一個主導的進步取向,就是表現為人的需要、能力、生活境界的不斷升華,表現為人向理想的邁進。
人改變世界的同時,也必然要思考自己怎樣才發展得更好、更充分,對"人是怎樣的"這個問題有一定的思考和追求。當人們意識到"如此如此才是人的樣子",就意味著人有了一套標准,一種理想和一套辦法,去做"更好"、更文明、更健全高尚的人。人通過自我教化、修養和鍛煉,按人的標准做人,人也按照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賦予自己以嶄新的、自然狀態所沒有的品質,這也是"文化"的本義。文化是一個描述人的本質不斷豐富、人的內涵不斷深化、人的主體性不斷提高的動態范疇。
三、雙向生成的人生之旅
人和世界的"文化",包括自然的"向人而化"與人自己向文而化",都要由人來實現,總起來就是人"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時改造自身"、"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這意味著:文化是"人化"與"化人"相統一的一體化進程。
說到這里,人們常想到一個有趣的"難題":先有人還是先有文化?或者:是"人化"在先,還是"化人"在先?文化是如何開始的?這很像那個眾所周知的問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許多人把這類悖論當成是無法解決的問題。這反映出人的思維方式的一定的局限。但是如果跳出抽象概念的圈子,而從歷史和實踐上尋找出路,其實所有悖論都是能夠解決的。這需要歷史的和實踐的思想方法。
就「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來說,之所以繞不出惡性循環的圈子,問題往往出在概念的抽象化和凝固化上面:因為你說的"雞",只是指現在看到的這種由蛋孵化出來的雞;而你說的"蛋",也只是指現在由雞所生的這種蛋;既然已經如此,那麼要問二者之間孰先孰後,當然就無法回答了。然而只要再思考一個實際上的現象,就可發現毛病在哪裡:這個"無法回答的問題",只是存在於人的腦子里,只是一個語言和邏輯上的困難,並不是歷史和現實中真正存在的困難。因為事實上它並沒有導致雞和蛋的出現有什麼困難。那麼這個問題在歷史和現實中是怎樣解決的呢?這些固然可以請專家來做權威的具體解釋。但我們要從思想方法上有所提高,就要想到一個普遍的道理:原來,我們現在所說"雞"和"蛋",並不是從來如此、一成不變的。在生物進化的歷史上,它們是由別樣的形態、別樣的關系演化而來,形成了現在這種狀態和關系的。也就是說,事情可能是:最初非卵生、不下蛋的某種禽類,最後變成了現在的卵生雞種。
說到文化與人、人化與化人的關系,道理也是如此:這是一個歷史地發生的同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之間在雙向互動、交替上升中實現著。"人化"和"化人"的關系是一種雙向生成、雙向展開的辯證運動,它們實際上是同時的,是一回事。只是在我們的想像和敘述中,要做到把它們當"一回事""同時說出來"很困難,所以才不得不分開來說"一方面"、"另一方面"等等。意識到這一點,在我們的文化思考中很重要。因為下面也還有時要這么說。
人通過實踐改變自然界和自身,使自然和人自己走向"人化"的過程,是以人在自然界的產生開始的,而人的產生,則又以造就或形成了人所特有的生存發展形態——文化為標志。
"勞動創造了人"是我們大家都熟悉的一個科學結論。而勞動創造人的含義,顯然不能理解為先有一個東西叫"勞動",是他象上帝一樣創造了人。而是說,有一種自然界的高級動物——類人猿(還不是人),是他在某種情況下不得不改變自己的生存活動方式,通過改變自己的活動方式(最初還不是勞動)以適應環境,包括同時用這種新的活動方式(逐漸發展成為勞動)去改變環境,以使之適合於自己(這時也就逐漸使自己變成了人)。經過一個實際上非常漫長的演化過程,一部分類人猿變成了一種以勞動為自己生存活動方式的新型物種——人。
如果說,進化中的類人猿是人的最初形態,那麼勞動就是人類文化的最初表現形態,並且後來它也是人類文化最本質、最重要、最基本的表現形態。"從類人猿到人"與"從最初的勞動到發展起來的勞動"之間,就是人與文化之間?quot;人化"和"化人"之間關系的最好證明。這一雙向生成、雙向展開的辯證運動,就是如此開始、如此發生的。
"如何開始"的問題弄明白了,以後的情況就比較容易想像了。實際上,"人化"和"化人"之間始終是同

閱讀全文

與文化與下列哪些要素是對立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7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7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5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1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5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0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5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6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6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