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文化苦旅的好詞好句好段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好詞好句吧,記錄好詞好句可以鞏固你的知識,積累更多的詞彙。你還在找尋優秀經典的好詞好句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文化苦旅的好詞好句好段,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作品簡介:
《文化苦旅》是當代學者、作家余秋雨的一部散文集。於1992年首次出版,是余秋雨先生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在海內外講學和考察途中寫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書主要包括四部分,分別為如夢起點、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
全書憑借山水風物來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該書獲得了全國金鑰匙圖書二等獎,上海市優秀圖書一等獎,上海市第二屆文學藝術成果獎,台灣最佳讀書獎。
文化苦旅的好詞
1 . 稍縱即逝:縱:放;逝:消失。稍微一放鬆就消失了。形容時間或機會等很容易過去。
2 . 汗流浹背:浹:濕透。汗流得滿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懼或非常害怕。現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濕透了。
3 . 前赴後繼:前面的沖上去了,後面的緊跟上來。形容不斷投入戰斗,奮勇沖殺向前。
4 . 對牛彈琴:譏笑聽話的人不懂對方說得是什麼。用以譏笑說話的人不看對象。
5 . 晨鍾暮鼓:暮:傍晚。佛教規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鍾。比喻可以使人警覺醒悟的話。
6 . 事過境遷:境:境況;遷:改變。事情已經過去,情況也變了。
7 . 順理成章:順:依順;理:條理;章:章法。指寫文章或做事情順著條理就能做好。也比喻某種情況自然產生某種結果。
8 . 巧取豪奪:巧取:軟騙;豪奪:強搶。舊時形容達官富豪謀取他人財物的`手段。現指用各種方法謀取財物。
9 . 無濟於事:濟:補益,幫助。對事情沒有什麼幫助或益處。比喻不解決問題。
10 . 古色古香:形容器物書畫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
11 . 變幻莫測:變幻:變化不可測度。變化很多,不能預料。
12 . 鱗次櫛比:櫛:梳篦的總稱。像魚鱗和梳子齒那樣有次序地排列著。多用來形容房屋或船隻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齊。
13 . 雜亂無章:章:條理。亂七八糟,沒有條理。
文化苦旅的好句
1.正如家常飲食不宜於排場,可讓兒童偎依的奶媽不宜於盛妝,西湖排場太大,妝飾太精,難以叫人長久安駐。
2.它貯積了太多的朝代,於是變得沒有朝代。它匯聚了太多的方位,於是也就失去了方位。它走向抽象,走向虛幻,像一個收羅備至的博覽會,盛大到了縹緲。(西湖夢)
3.再小的個子,也能給沙漠留下長長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讓歷史吐出重重的嘆息。
4.書房的完滿構建總在學者的晚年,因此,書房的生命十分短暫。
5.完全可以把憤怒的洪水向他傾泄。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傾泄也只是對牛彈琴,換得一個漠然的表情。(道士塔)
6.夜航船,山村孩子心中的船,破殘的農村求援的船,青年冒險家下賭注的船,文化細流浚通的船。
7.我眯縫著眼睛向窗外看去,兜眼竟是一排銀亮的雪嶺,昨天晚上下了一夜大雪,下在我無夢的沉睡中,下在歲月的溝壑間,下得如此充分,如此透徹。
8.水,看似柔順無骨,卻能變得氣勢滾滾,波涌浪疊,無比強大;看似無色無味,卻能揮灑出茫茫綠野,累累碩果,萬紫千紅;看似自處低下,卻能蒸騰九霄,為雲為雨,為虹為霞……
9.我們不能因為古銅鼎綠銹斑剝,把日常器皿也都搞臟。
10.這是一截截生命的組接,當買書者的自然生命消逝之後,這些書就成了一種死灰般的存在,或者成了一群可憐的流浪漢。
11.孤獨不是一種脾性,而是一種無奈。
12.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
13.堂皇轉眼凋零,喧騰是短命的別名。在流光溢彩的日子裡,生命被鑄上妖冶的印記。
14.在夜雨中與家人圍爐閑談,幾乎都不會拌嘴;在夜雨中專心攻讀,身心會超常地熨貼;在夜雨中思念友人,會思念到立即尋筆寫信;在夜雨中挑燈作文,文字也會變得滋潤蘊藉
15.人類總是缺乏自信,進進退退,走走停停,不停的自我耗損,又不斷的為自我耗損而再耗損。
16.文明可能產生於野蠻,但絕不喜歡野蠻。我們能熬過苦難,卻絕不贊美苦難。我們不害怕迫害,卻絕不肯定迫害。
17.這里沒有重復,真正的歡樂從不重復。這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這里什麼也沒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騰。
18.以一種色調貫穿始終,比色彩斑斕的人生高尚的多.
19.它因深厚而沉默,也許,身後正是沉默的原由。
20.當峨冠博帶早已零落成泥之後,反而是一桿竹管筆偶爾塗劃的詩文,竟能鐫刻山河,雕鏤人心,永不漫遊。
❷ 關於旅遊文化的句子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作者:蘇軾)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作者:杜甫)
旅行的11個理由,1、遠方有故事,2、旅遊是為了看到不同的景物,激發自己的荷爾蒙,3、旅遊是為了能吃到不同的食物,4、旅遊是為了看不同的文化,5、旅遊能使人脫離凡俗,6、旅遊可以讓人從原來的窠臼中跳脫而出,7、旅遊是人在意志空間的行走,通過這樣的意志行走,擴大了自身掌控的范圍,最後擴大自己心理的能量,8、旅遊是為了心靈的釋放,9、旅遊是為了追尋某種在社會里已經遺失的東西,10、旅遊是為了忘掉自己是誰,11、為了跟三兩好友共同度過一段美麗的時光。(作者:畢淑敏)
更多關於關於旅遊文化的句子,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1a7bdd1615839095.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❸ 桂林陽朔文化之旅
這次一共去了三個寨子(侗族水鄉、馬鈴鼓鎮、世外桃源);
喝了三個寨子特產的米酒、紅米酒、糯米酒(最喜糯米酒);
兩個「阿嫂」的習俗介紹;
兩個導游的分享;
侗族「銀」文化、日常文化;
在桂林的第一個白天,坐上了旅行社的團游車,一看,原來是美女導游帶飛。
「在她老家,如何有向別人問路呢?」,
「男的就帥哥,女的叫美女。萬一一聲美女,一大堆女生回頭,豈不是很尷尬?」
「而我們當地,熟人之間都是互稱「狗肉」,就是夠友,因為發音的影響,和「狗肉」相近。
於是導游被稱為小李「狗肉」。
之後小李「狗肉」和我們說起劉三姐的故事,劉三姐人漂亮,長得山歌又動聽。後來,劉三姐被地主刁難,被困在閣樓裡面。通過山歌,她把自己被困的信息轉達給了阿牛哥,之後阿牛哥成功解救劉三姐。
說完劉三姐的故事之後,小李「狗肉」居然開始開口唱山歌了,拉長的歌聲余韻不絕,曼妙的歌聲讓我流連忘返。「在坐的阿哥,如果遇到阿妹,知道怎麼打招呼嗎?」
「肯定是唱山歌啦。」說完就示範給我們,
「A~~,阿牛哥你來自哪嘞?A嚕嘞嘞~~。」
「我來自~~。」
我們大家都開心愉快地笑起來了。
侗族是一個母系社會,什麼意思呢?就是女生當家作主,什麼都得由女人來決定。所以女生們都很信奉「幸福是由自己爭取的。」
所以,阿妹(沒有結婚的稱為阿妹,結婚的稱為阿嫂)遇到自己心上人,都會主動去「撩」阿哥。例如去輕踩阿哥的腳前跟,倘若阿哥也覺得可以互相了解, 那也會去踩阿妹的腳前跟。踩著踩著,互相交流,感情就出來了。如果,阿妹踩了阿哥後腳跟,就表明她願意和阿哥攜手共度人生。阿哥如果同樣這么做,就等於是確定了關系。需要很謹慎地考慮才能這樣弄。
而且,阿妹還特別「勇敢」,看到自己喜歡的阿哥,會主動張開兩米高的裙子直接往阿哥頭上套,來爭奪、搶自己的未來伴侶。而且阿母特別喜歡那些帶著眼鏡斯斯文文的男生,「你們幾個阿哥」就要特別注意了,我們三個男生面面相覷。如果你對她們笑,就表示你對她們有愛慕之意。之後,你們就跑不了的了。
L君可不想在這里「入贅」,苦笑著說,「今天一天都不敢笑了。」
侗族人民,一旦結婚就不會再離婚的。離婚在他們的文化里是不存在的。早上起來,夫妻兩都會互相幫對方梳理頭發,梳理的過程中,和和氣氣地一起商量說話,即使昨天還有不和的事情,早上一起交談就可以把問題解決。阿嫂就負責外出耕種,阿哥負責在家帶小孩、洗衣服、手工打造銀製品。
阿妹一般在15-16歲就結婚,寨子裡面35歲左右就當奶奶的了。而且這么鼓勵多生,最高記錄是生15個,至今無人能超越。不過他們對待婚姻還是很謹慎的,婚前會有試婚的習俗,不同地區會有區別。馬嶺古寨的阿哥會在阿妹家待一年,阿母則會跟在其屁股後面,看他是否能幹,生理能力是否正常,性格等。而在侗族水庄那邊則會試婚三年,期間阿妹阿哥不能住在一起的。
未結婚的阿哥會住在木屋子樓上的閣房裡,出嫁之後才有資格住第一層,所以出嫁也稱為「出閣」。
做客做客,坐下去才是客人。去到阿嫂家,阿嫂的木屋寬敞明亮,大廳里掛著幾串大蒜(可驅蚊蟲)。拿起瓷碗喝上特製的油茶,味道有點奇怪,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這種味道。
阿嫂向我們介紹她們的銀文化,阿哥出嫁的時候,必須親手打造出四件套,其中為銀梳子(和阿哥舒舒服服過一輩子)、銀手鐲(把阿嫂的心緊緊套住)、銀腰帶、銀碗。阿哥因為是出嫁,而且要帶嫁妝,所以被稱為「賠錢貨」。而阿嫂則相反,稱為「賺錢貨」。結婚後的阿嫂也會自嘲自己為「二手貨」。
因為桂林地區潮濕多雨,祛濕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飲食方面進行調養,如加羅漢果、吃辣,還有比較重要的方式是佩戴銀飾品。其中一個是銀梳子。
銀梳子的作用有很多,首先它是身份的象徵,帶了梳子的女人表示已經結婚。之後,日常的梳理頭發作用;再則通過銀梳子的梳理,把頭皮上的一些雜物清除,有養神健腦的作用。如果晚上睡不好,用銀梳子梳理「百會穴」,可以改善休眠,提高睡眠質量。明目提神、增強記憶力。
之後村寨里普遍都長壽健康,為什麼呢?除了周圍環境空氣很好,飲食健康之外,她們會有梳頭皮的習慣。而且即使年長70的阿母,頭發依然烏黑濃密,因為她們會用淘米水洗發,之後還會採摘馬齒莧加入輔助。
百歲老人112歲,之所以如此長壽,她如是說,「一要多幹活;二要心地善良哦;三要多生孩子哦;四要多喝長壽茶(羅漢果茶)」
多幹活,是指不能偷懶,不能因為年紀大了,就不下田躬耕,這樣整日無所事事,反而容易得病;心地善良是說什麼事情可以想得開、放得開,心情愉悅;多生孩子會長壽,這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而且外國是有專門的統計調查的。但在我看來,高齡孕婦能懷孕生娃已經說明該女性身體相比一般女性而言更加健康,所以相對來說,長壽的概率也會大點。
她們是繼承成「三光」政策,吃光用光花光,長輩不會故意攢錢留給晚輩,只會留下房子(木屋,價值不菲)、牛和一些傳家之寶。如果在聯姻的時候送錢給她們,她們倒覺得是被看不起了。而且吃是自己種的,穿是自己編織的,錢對她們來說用處不大(針對住在山邊的寨子,不包括被漢化的侗族人民)。
寨子里的老人是特別受到尊重和厚待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而,小孩子,就放養,白天讓他們自行在山上玩耍,餓了看到哪戶人有飯吃就去哪吃或者是吃大鍋飯。他們這樣的方式,也是希望自己年邁之後,得到自己子孫的孝敬和厚待。
小結:
盡管很多一部分少數民族會被漢化,但它們之前所處的文化氛圍和風俗習慣還是非常值得了解和關注甚至是學習的,特別尊老、夫妻和睦的這些比較重要的文化,我內心是非常認可而且會適當地學習。
當然去旅遊城市(桂林陽朔),當然少不了會被帶去帶有當地特色「購物中心」。所幸,並無強制消費,所需要做的是靜靜地看戲、看他們的套路、不影響遊玩的心情就好。
之後,當嘗試著放開自己的心態,發現能遇到更多有趣的人和事物,在遊玩的時候就認識好幾個一同遊玩的年青夥伴,在簡單交流和對話中各自都也是很有收獲。
在回程的路上,靜下心來,簡單地看著窗外的田園、村舍、山水,時不時會得到一些新的體會。
❹ 中國文化之旅的內容
孔子文化
中國2500年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世界文化史上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至今,他的學說還影響著世界上許多華人的思想和行為,西方學術界對於孔子思想的研究也從未停止。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論的著作《論語》被奉為儒家經典。
山東曲阜是孔子的家鄉,那裡的「三孔」——孔府、孔廟、孔林(孔子及其後裔的墓地),是探求孔子文化的旅遊勝地。中國國際旅行社常為西方國家的旅遊團在「三孔」現場舉辦孔子文化研習班,研習孔子倡導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學習中國的琴棋書畫、騎馬射箭。每逢農歷9月26日孔子的誕辰,山東曲阜都舉行孔子文化旅遊節。
京劇
京劇,是中國獨有的舞台藝術,表演上歌舞並重,並融合武術技巧,講究「唱、念、做、打」。令人稱絕的是別具一格的抽象表演手法;在空無一物的舞台上,通過演員的唱白與形體動作、表情眼神等,配以音樂,以虛代實,能讓觀眾真切領會開門關窗、騎馬坐轎等動作以至劇情的發展;甚至只有幾名演員的場面,便能營造出千軍萬馬的恢宏氣勢。
為外國旅遊者特設的京劇專場演出,盡量避開語言障礙,常挑選《三岔口》、《拾玉鐲》、《大鬧天宮》、《貴妃醉酒》等動作性強、唱白少的劇目,藉助舞蹈、形體等語言來表述劇情。絢麗多彩的戲裝、凈角丑角的奇特臉譜,以及琴笙鑼鼓等中國的民族樂器,常常引起外國遊客的極大興趣。
書法篆刻
東方一些國家用毛筆蘸墨汁書寫文字和繪畫,其源蓋出於中國。中國的書法有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多種字體。中國畫有水墨畫、帛畫、年畫等。既有潑墨寫意,又有工筆勾勒,表現人物、山水、花卉、瓜果、鳥獸、魚蟲等各種題材。
書法和繪畫所需的筆、硯、紙、墨四種用具,稱為「文房四寶」。最著名的是浙江湖州的「湖筆」,都是精選上等的山羊毛、兔毛、黃鼠狼毛製成的;廣東肇慶端溪的「端硯」,石料選自當地山石中的精品;還有安徽宣城的「宣紙」和徽州的「徽墨」,都具有獨特的工藝,歷史悠久。這些產地是外國旅遊者探究中國文化用品的旅遊點。他們在那裡觀賞和了解傳統的製作工藝,選購心儀已久的文房四寶。
與書畫相配的印章篆刻,也被外國旅遊者視作中國的一種獨特文化。他們去中國旅遊時,常常請當地的翻譯將自己的名字譯成中文,精選質地上乘的青田石或壽山石為材料,請當地的雕刻師將自己的中文名字刻成一枚印章,這是很有意思的旅遊紀念品。
絲綢
自從2000年前古羅馬人第一次看到凱撒大帝身上所穿的絲綢披袍,便知道了在遙遠的東方,有一個能生產如此美麗奇妙衣料的中國,他們稱之為「絲之國」。蘇州、杭州這些著名的絲綢生產地,是現代旅遊者探索絲綢奧秘的地方。
旅遊者在蘇州、杭州可以參觀絲綢博物館,了解絲綢的歷史和生產過程,可以訪問種桑養蠶的農村和絲綢工廠,以及在絲綢上刺綉的工藝研究所。遊客們既可參觀,又可參與摘桑、養蠶、繅絲、織絲、染絲、印綢等生產操作。他們在五彩繽紛的絲綢製品中,可以盡情選購。
武術功夫
被許多外國人稱之為「功夫」的中國傳統武術,亦引起遊客們的興趣。所以,河南登封的少林寺和小小的鄉村陳家溝,是愛好中國「功夫」的外國旅遊者追尋「少林拳」和太極拳發源地的旅遊目的地。在那裡,不僅可以觀摩正宗的「功夫」,而且可以在當地的武術學校或武術館當一名學員,學習和探求中國武術的真諦。武術中的太極,以及氣功和針灸,是中國傳統的保健、醫療方式。許多外國旅遊者曾聽說過它們神奇的強身、治病功能,專程到中國求教、求醫。
瓷器
瓷器最早產於中國。英文中的「瓷器」與「中國」是同一詞。世界將中國看作是「瓷之國」,中國著名的瓷都——江西景德鎮,便自然成為外國旅遊者的嚮往之地。
在景德鎮,外國遊客可以看到千百年前的瓷窯遺址,以及在那些遺址上出土的珍稀的古瓷器和碎片。他們還可以在當地工匠的指導下,按照中國古代的工藝,親手製作一隻瓷碗,並刻上自己的名字,送進爐里焙燒數小時,便成為一件極有意義的紀念品。雖然這只瓷碗或許很粗糙,但這很可能是自己生平第一次親手製作的瓷器,而且是在瓷之國——中國、瓷之都——景德鎮製作的,很值得在親友面前炫耀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