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企業文化建設在企業中屬於哪個部門
可以歸口於行政、人力、企業管理、經管部門。歸於哪一部門要根據公司的組織架構的實際決定。
建設方法
1、晨會、夕會、總結會
就是在每天的上班前和下班前用若干時間宣講公司的價值觀念。總結會是月度、季度、年度部門和全公司的例會,這些會議應該固定下來,成為公司的制度及公司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2、思想小結
思想小結就是定期讓員工按照企業文化的內容對照自己的行為,自我評判是否做到了企業要求,又如何改進。
3、張貼宣傳企業文化的標語
把企業文化的核心觀念寫成標語,張貼於企業顯要位置。
4、樹先進典型
給員工樹立了一種形象化的行為標准和觀念標志,通過典型員工可形象具體地明白「何為工作積極」、「何為工作主動」、「何為敬業精神」、「何為成本觀念」、「何為效率高」,從而提升員工的行為。上述的這些行為都是很難量化描述的,只有具體形象才可使員工充分理解。
5、網站建設
網站上進行及時的方針、思想、文化宣傳,企業網站建設專家米粒文化CEO指出,尋找專業的跟企業文化相關的網站建設公司進行,更符合、更貼近公司的企業文化。
6、權威宣講
引入外部的權威進行宣講是一種建設企業文化的好方法。
7、外出參觀學習
外出參觀學習也是建設企業文化的好方法,這無疑向廣大員工暗示:企業管理當局對員工所提出的要求是有道理的,因為別人已經做到這一點,而我們沒有做到這些是因為我們努力不夠,我們應該改進工作向別人學習。
8、故事
有關企業的故事在企業內部流傳,會起到企業文化建設的作用。
9、企業創業、發展史陳列室
陳列一切與企業發展相關的物品。
10、文體活動
文體活動指唱歌、跳舞、體育比賽、國慶晚會,元旦晚會等,在這些活動中可以把企業文化的價值觀貫穿進行。
11、引進新人,引進新文化
引進新的員工,必然會帶來些新的文化,新文化與舊文化融合就形成另一種新文化。
12、開展互評活動
互評活動是員工對照企業文化要求當眾評價同事工作狀態,也當眾評價自己做的如何,並由同事評價自己做得如何,通過互評運動,擺明矛盾,消除分歧,改正缺點,發揚優點,明辨是非,以達到工作狀態的優化。
13、領導人的榜樣作用
在企業文化形成的過程當中,領導人的榜樣作用有很大的影響。
14、創辦企業報刊
企業報刊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文化的重要載體。企業報刊更是向企業內部及外部所有與企業相關的公眾和顧客宣傳企業的窗口。
15、企業文化培訓
企業文化培訓是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通過培訓能幫助企業全員明確公司戰略、目標,更加系統有效的推行企業文化建設。
(1)愛責文化怎麼進去擴展閱讀
建設思路
第一單元
放下身段、放下經驗,空杯融入,用全新的經濟效益迎接企業變革。企業內少了證明問題,多了解決問題,員工間多些包容,少些爭執,多些接納,少些摩擦。走進系統,輕松成就事業。
第二單元
突破團隊心理誤區,適應變革環境,遵循規則、制度底線。不抱怨,不指責,目標一致,讓團隊去超越。目標清晰,文化統一。敢於承擔、付出,學會負責任。換位思考,使其更理解領導,更支持企業的發展。
第三單元
變革是一種常態,營造正面語言氛圍,敢於行動要結果,只有內心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落後總要挨打,強者總希望變革成長,課程幫助受訓員工認識責任的內涵和樹立自己的責任心,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從自身做起,更好的擔負起工作責任,建立團隊間承諾、責任和承擔心態;懂得上下級之間的換位思考,使其更理解領導,更懂得付出,更支持企業的變革發展。
第四單元
信息不對稱,導致決策偏差,企業內部執行不力,員工與管理者的溝通往往是讓受訓員工體會並建立要像愛自己的家一樣愛企業,像愛自己的親人一樣愛夥伴的思想理念,懂得從自己做起,讓企業充滿愛和溫暖。
第五單元
感謝來自心靈,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感恩企業的風雨同舟,感恩同事的攜手共進,感恩客戶的協同發展。愛是根源、愛是企業發展的源動力;體驗愛、責任、付出。做到不但有孝心,更有孝力。
第六單元
包容他人,以心胸寬闊、博愛對待團隊,世界是美好的,主動的接納是境界。主動敞開心扉就是給自己的舞台更寬廣。幫助受訓員工在對企業過去成長歷程的回顧中,認識企業的強大和團隊的力量,從而建立和增強對企業未來發展的信心和事業心。
B. 文明禮儀三字經
文明禮儀三字經分三部分:
1、講文明,學禮儀。
上尊老,下愛幼,尊師長,孝父母。
見師長,要行禮,用尊稱,勤問好。
父母言,要聽從,父母心,要體諒。
與鄰里,要和睦,多交往,常溝通。
同學間,多謙讓,有事情,互幫忙。
自己事,自己做,家務事,多幫忙。
公益事,搶在前,集體事,勇承擔。
2、懂禮儀,重儀表。
穿衣服,要整潔,勤刷牙,常洗澡。
頭常洗,發常理,手指甲,常修剪。
不打人,不罵人,同學間,相處好。
有痰液,不亂吐,廢棄物,不亂扔。
愛花草,不攀摘,愛公物,不塗刻。
立和行,要穩健,頭不搖,身不晃。
一舉手,要文雅,一投足,要適度。
3、知禮儀,善交際。
與人處,講信用,不欺小,不恃強。
與人語,要和氣,聽人講,莫插嘴。
有客來,起身迎,讓座畢,茶水上。
訪親友,輕敲門,人未請,莫自闖。
乘車船,不搶座,幫殘疾,讓老弱。
撿東西,要上交,借東西,按時還。
待人寬,律己嚴,禮儀經,記心間。
C. 有幸與你最愛的人前後桌怎麼回復
你可以這樣回復他,你的有幸,真是我最大的不幸。是我無法承受的。
。一陣醉人的快樂浸透了她的心!
2、 你在跟姐倆得瑟,你信不信我一屁崩死你?
3、 聽到這個好消息,姐妹倆手拉手跳著,笑著,花裙子迎風擺動,活像一對活潑、愉快的花蝴蝶。
4、有人說,要讓自己快樂,最好的方法是先令別人快樂。快樂有一點像感冒——傳染得很快。
5、我一接到錄取通知書,像莊稼人久旱逢雨,又像漁人霧海中望見燈塔,心裡那股子樂勁喲,真不知該怎麼形容了!
6、他心中,像放落一副千斤擔子般的輕快。
7、你的丑和你的臉沒有關系。你給我一滴眼淚,我就看到了你心中全部的海洋。你笑一次,我就可以高興好幾天;可看你哭一次,我就難過了好幾年。
8、想到今天就要和小柯一道劃著小船逛鱗魚湖,她內心深處有一種按捺不住的興奮和喜悅,一顆心不知是怎麼搞的,就像急驟的馬蹄般在不住地跳動。
9、功名利祿,只能帶給我們短暫的快樂;惟有平靜的心靈加上對工作的熱愛,才能帶給我們永恆的喜悅
10、「哈哈哈哈」你看吧!絕對是兔牙李登科一邊說著自己編的笑話,一邊樂著。不一會周圍的同學都被逗笑起來。我一走進教室,只見他用手捂著臉,不停的哈哈大笑,有時笑激動起來,還直拍桌子……
11、 我想早戀,可是已經晚了。
12、 有人嫩得一掐就出水,我卻慫得一掐就出鼻涕泡兒。
13、歌聲突然止了。接著就是一陣哄然的大笑聲。笑聲在空氣中互相撞擊,有碎了一絲絲的,再也聚不攏來,就讓新的起來,追著未碎的那一個,又馬上把它也撞碎了。樓房裡的人彷彿覺得笑聲在黑暗的空中撞擊,逃跑,追趕。
14、看著他眉開眼笑的神情,我猜肯定是工作問題落實了。
15、 他高興地笑了,露出了一排潔白整齊的牙齒。
16、 別人笑我太淫盪、我笑他們不開放。
17、她心裡喜滋滋的,臉上帶著動人的微笑,像只鴿子似的不住地點頭。
18、看到這情景,我樂得在地上翻了個跟頭,高聲地笑著、叫著,拍著手,跺著腳。
19、喜悅涌進了她的心中,心彷彿盪漾在春水裡。
20、他們到底在笑什麼呢?我想老人們出自笑聲的理由肯定是不一樣的。可能是兩個老人在一起下棋,下的不亦樂乎。可能是老人們在散步,呼吸著新鮮空氣,發出了自然的笑聲。可能是好幾個老人圍在一起打太極拳,臉上露出了微微的笑容。運動完後,大家都高興的笑出聲來,那聲音聽起來是多麼的慈祥。
21、 心裡噴射出燦爛而快樂的火花!
22、 水涼了還可以喝,心涼了連說快樂都顯得落寞。
23、他心裡像灌了一瓶蜜,眉角含笑,連那四方的紫膛臉上隱隱約約的麻瘢也泛著紅光。
24、眉開眼笑心花怒放興致勃勃興致盎然滿面春風亂蹦亂跳歡呼雀躍手舞足蹈興奮異常開懷大笑
25、喜得小強本來就細眯眯的眼睛,像是指甲掐出來的,成了兩條彎彎的細縫兒。
26、 人是鐵,飯是鋼,骨頭裡面沒有湯。
27、一轉眼我就要畢業了,大家都准備了節目,要在聯歡會上表演,果然,聯歡會上,大家八仙過海——各顯其能,使聯歡會熱鬧非凡,可我總覺得少了點什麼,這時,王老師站了起來,以一段單口相聲把大家的笑聲引到了聯歡會上,笑著,笑著,我突然哭了,因為我以後再也聽不到這幽默的口氣,這笑聲了。
28、如果快樂不能與人分享,這不算是真正的快樂了。快樂是一種心境,跟財富、年齡與環境無關。
29、花兒在燦爛地微笑,鳥兒在快樂地歡叫,我的心情啊,像吃了蜜一樣甜。
30、小麗抿著嘴,弓著腰,躡手躡腳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靠近了,靠近了,又見她悄悄地將右手伸向蝴蝶,張開的兩個手指一合,夾住了粉蝶的翅膀。小麗眉飛色舞,心花怒放,高興得又蹦又跳。
31、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賤則無敵
32、 一個從不回頭的人,未必是因為勇敢,也許是怕被識破臉上的淚痕。一個時刻微笑的人,未必是因為快樂,可能是怕被看穿心底的嘆息。真實,是件很難的事。人總怕被生活輕視,拚命活出一副堅硬的樣子。久了,就離自己越來越遠。要有多強大,才終於學會不掩飾。一生中最有分量的一個字,原來是——真
33、如果快樂可以用錢買到,大多數人都會因價格貴得離譜而不快樂。從來不懂得心存感激的人,絕對體驗不出快樂的真諦。
34、 你長的外形不準,比例沒打好。
35、刪除昨天的煩惱;確定今天的快樂;設置明天的幸福;存儲永遠的愛心;取消世間的仇恨;粘貼美麗的心情;復制醉人的風景;列印你迷人的笑容!
36、 以樂觀的心態看待世界,世間處處是快樂;以平靜的心態看待事物,你會看到事物的兩面,其實,時時刻刻我們都在分享快樂,有時,只是因為你沒有細心品味罷了。分享快樂很簡單,你一言我一語,處處是快樂,遍地是笑聲。
37、陽光在教室里灑下炫目的光輝,照亮著一張張快樂的、興奮的臉,每張臉都像一朵花。
38、我們曾經為歡樂而斗爭,我們將要為歡樂而死。因此,悲哀永遠不要同我們的名字連在一起。
39、「嘻嘻嘻」這就是幽默大王呂欣峰同學的笑。看上去是那麼惹人喜愛,眼睛咪的像彎彎的月兒。在老師批評他時,他不但沒有感到羞愧,還拘束的笑笑,弄得老師都不知如何是好。
40、 姐高傲?小心臟,?傷不起。
D. 作為一名校長如何引領教師愛學校愛學生
作為一名校長,我們人生最理想的境界是既幸福又優秀,既優秀又幸福。沒有幸福感、優秀感,對自己來說是痛苦的,對學校來說是悲哀的。作為一所學校的校長,只有每天都在提高自己的教學教育技巧,把學校工作最本質的東西—教學和教育擺在首要位置的時候,才能成為一個博學多識、有威信、時刻感受到職業幸福的校長。因此我今天想和各位校長交流的話題是:做一名引領學校幸福成長的校長。
一、做一名享受教育幸福的校長
1、幸福來源於厚重的責任。
責任教育的厚重感:責任教育,就是教人負責地去行動。責任教育在歷史上始終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孔子的「當仁不讓」,孟子的「舍我其誰」,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李大釗的「鐵肩擔道義」,無不顯示著對國事民瘼(mín mò關心群眾的疾苦)的崇高責任感。早在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會生存》這一報告中,就確定教育發展的方向之一是使每個人承擔起包括道德責任在內的一切責任。新世紀伊始,我們提出旨在教人「學會負責」的責任教育。
責任教育的緊迫感:責任的重要使責任教育成為永恆的主題,那麼,現實中的責任喪失則使責任教育變得刻不容緩。即使我們在責任教育上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必須看到:社會公德失落、職業道德下滑、家庭道德混亂、生態觀念淡漠是不爭的事實。面對血泊中的求救者有人竟然從容地討價還價,見義勇為者卻因救火毀容而遭受百般歧視;「跟著感覺走」造成離婚率居高不下,風燭殘年的老人和身患殘疾的幼童被遺棄街頭;濫砍濫伐、破壞植被導致土地嚴重沙化,沙塵暴肆虐……社會保證每個成員的選擇權利,但同時要求人們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以維護社會安定,保證人際和諧,保護生存環境,完善人的德性,責任教育已經刻不容緩。
責任教育的使命感:校長要俯下身子,首先把自己定位為「做一個有責任感的教師」。這樣就能從關注、尊重、善待每一個生命的意義開始,從成全每一個生命發展開始,思考每個人都是一個豐富的資源,相信每一個孩子都像一粒種子,有生長期長短的區別,有果實生長的差異,但都是向陽的種子,能生長的種子。你就會毫無保留地給予每一粒種子以陽光雨露促其成長,使其為春光增色。校長還有高端佔位,要把自己定位為「做一個有責任感的校長」。學校教育要「以人為本」,教育的真諦是發現每個學生的價值,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發展每個學生的個性。這樣心中就會釋放出濃濃的情懷,就會把學校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去對待,一樣去盡責,就不會忽視那些最需要我們注視、關愛與呵護的心靈。
我的案例:我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愛」和「責任」,因此提出了「責任勝於能力,責任心就是競爭力,責任感就是凝聚力」的「責任教育」文化理念。以「仁愛盡責,追求卓越」為校訓,創造人人能負責的「責任教育文化」。通過各種形式,在全校師生中倡導和實行「責任教育」,建立「開發區實驗初級中學中學教書育人問責制」,制定《領導幹部責任承諾書》《班主任責任承諾書》等系列責任管理制度。每一個實中師生都與學校和班級簽訂《個人責任承諾書》,定期在部門會議上「述責」。通過制度設計、主題活動的感染內化,使責任教育形成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人人能負責,有責必追究」的全員責任管理體系。我還堅持倡導 「將心比心」的管理理念,把「教育即服務,質量即生命,特色即品牌」的辦學理念體現在工作的方方面面,要求每一位教職工「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用仁愛盡責詮釋教育真諦」。從經驗管理到制度管理再到以「責任教育」為核心的責任文化管理,見證了實驗初中高端定位、蓬勃發展的管理歷程。實中人秉承「仁愛盡責 追求卓越」的校訓,自覺地把追求卓越是看成一種精神,一種價值,一種責任,一種創造。
我的感悟:責任是「神」,師愛是「魂」,引領是「燈」,我們要堅守「責任」這方高地,守望「仁愛」這片麥田,堅守「引領」這份永恆。因為肩上有了責任,心中就有了幸福,責任有多重,幸福就有多深。
2、幸福,來源於恆久的信念
每一個生命個體,不能停留在既有的生命狀態,而是應該在不斷地努力中實現自己生命的持續飛躍。做一個知識富有、身體健康、心靈自由、思想超脫、精神高貴的教育者,要在對理想的追尋與堅守中感悟幸福。
(1)有遠大的教育理想。有強烈的使命感,充分認識辦教育是為了國家的富強、民族的振興,而不是追逐個人名利。
我的教育案例:辦學思想:培育陽光生命 奠基智慧人生
培育陽光生命:「陽光」在人們的心目中,代表著光明、溫暖、多彩、和諧與生機,我們需要的正是陽光的這五種特徵:光明、溫暖、多彩、和諧、生機等等,學生就好像剛出土的幼苗,需要在教師的精心呵護下快樂學習、健康發展,追尋心目中的太陽;教師要像太陽普照大地一樣,奉獻自己的光和熱,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關注學生生命成長,塑造學生健全人格。因此,「培育陽光生命」 是指引導師生形成陽光向上的生活態度、促進師生身心健康和諧發展,提高師生的校園生活質量,實現學校精神靈魂的升華和品位的提升。
奠基智慧人生:一方面要求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啟迪學生的心思智慧,引領學生挖掘心靈深處的智慧源泉。一方面要求每位教師要不斷發展、完善自己,實現專業化成長和智慧成長。
培育陽光生命 奠基智慧人生:即「教師陽光,學生才陽光,校園才陽光」。「沒有一個不進步的學生,沒有一名不發展的教師」,它激勵師生不斷發展,共同創造燦爛的未來。
(2)有崇高的社會使命。不斷追求自己人生理想和辦學理念,充分理解自己承擔的社會使命是為社會為國家培養大量的人才,是讓每個學生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不是篩選和淘汰。
我的教學案例: 校訓:仁愛盡責,追求卓越
「仁愛」是一切品格的基礎,就是從心底去愛人,希望別人得到幸福,並不求任何回報。「仁愛」的最高境界是奉獻。要讓學生懂得愛,教師自己首先要率先垂範,陶行知曾提出「愛滿天下」,因此他才能為學生做到「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教師愛校如家、愛同行如手足、愛教如命、愛生如子,用愛去對待學生,用愛和學生溝通,關心學生的成長,學生才會愛祖國、愛學校、愛老師、愛同學、愛親人、愛社會、愛自然、愛事業、愛學習。
「盡責」就是師生人人都用盡全部智慧和力量,盡心盡力、盡善盡美地做好自己的分內事。
「仁愛盡責」: 教育是仁愛的事業,育人就是盡責於人。全校師生都有同情、愛護、幫助他人之心,而且事事、時時、處處用盡責的行動體現仁愛的情懷。
「追求」表現一種不斷進取,不斷超越,永不停息的精神。「卓越」指最完善、完美的「理想境界」。
「 追求卓越」 是一種不把事情做到極致不罷休的境界,昭示著我校永不止息、創新超越的「進取」心態,體現我校對完美教育境界孜孜以求的崇高精神.
(3)有明確的角色認知。充分了解校長的職責是讓每個學生都享受充分平等的教育,使每個學生都獲得成功,而不是造就一批成功者,拋棄一批失敗者。
(4)有強烈的職業進取心。充分明確教育是一項光榮的事業,有強烈的職業進取心、變革精神和對成功的追求,而不是因循守舊、明哲保身、小有成績就固步自封。
(5)有持之以恆的學習精神。毛澤東曾說「我們的隊伍里邊有一種恐慌,不是經濟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領恐慌。」 校長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思想從何而來?思想源於學習和實踐,學習不僅僅是讀書,但讀書是最重要的學習。校長要保證自己不出現「本領恐慌」,唯一的「法寶」就是要加強學習、學會學習和堅持學習,善於創新進取,求得不斷發展。校長的人格魅力來自對知識的渴求,校長的「生命之源」在於學習,校長應該是一個身藏錦綉的人。
我的教育案例: 努力做到讓學習成為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把自己打造成為一名文化型校長:學習教育教學基本原理;學習教育教學名人經典;學習教育教學方法技能,重歷史繼承;重談吐身心修煉;重內涵品味;重精神修養。
我的感悟:校長要親力親為,與師生一同發展,與學校一同發展,堅守自己的辦學信念,追求自己的教育理想,提升自己生命意義才幸福!
3、幸福,來源於超脫的淡然。
一個富有人格魅力、遠大理想的校長必須要讓受教育者意識到儒雅、寬容和關懷品質之可貴。教育不能過於短視,不能急功近利,教育需要的是寧靜及淡然,是洗凈鉛華之後的清醒和理智。
我的教育案例: 人文經典盡入懷。
孔子塑像:孔子被尊稱為聖人,對後世影響深遠。其政治、經濟、教育及美學思想在中國社會綿延千載,地位無可替代。可是說是中華文明的最傑出代表,中華教育的鼻祖。時至今日,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啟發式教育等仍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思想,「溫故知新」 「循循善誘」「不恥下問」「博文約禮」等教育思想和方法,仍有極強的現實意義,不斷指導著我們的教育教學。孔子對教育事業的終身熱愛,他那「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他那「不僅言教,更重身教」的思想值得老師們終生學習。
龍聖書苑:作為實驗初中中國古典文化研修室的「龍聖書苑」,是具有古文化風格的師生學習場所。在空間布局上給人以參差錯落、古代與現代交相輝映之感,是直露美和含蓄美的經典融合。室內東西牆壁中央分別懸掛著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群贈送給我校的「金絲彩貼-先師孔子綉像」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剪紙中華龍橫幅」,這兩件禮物蘊含著市委市政府尊師重教的傳統,和發展大教育的決心和希望,同時隱含著對傳承和發展中華文明的殷切希望。書苑內置古琴、設藤椅,擺書籍,掛字畫,播古樂,供師生們研修小憩宴學之用。「龍聖書苑」是我校一個小型的「中國教育文化博物館」,一頭挽起歷史,一頭通向明天。
我的感悟:追溯中國教育的源頭,是為了以更加開放的心態,為師生建立完整的歷史感,塑造文化性格,提供學習思考的觸發點和生動的環境。讓師生擁有從容與自由,感受偉大人物的脈博,傾聽時代車輪前進的轟響,錘煉師生意志品質,感受到時代所能給予的一切,這是十分幸福的事情。
4、幸福來源於開闊的視野。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老子說: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
「想得好是聰明,計劃得好更聰明,做得好是最聰明又是最好「—拿破崙
倫敦泰晤士河畔的威斯敏斯特教堂,矗立著一塊墓碑,上面刻著一段非常著名的話:當我年輕的時候,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當我成熟以後,我發現我不能夠改變這個世界,我將目光縮短了些,決定只改變我的國家;當我進入暮年以後,我發現我不能夠改變我們的國家,我的最後願望僅僅是改變一下我的家庭,但是,這也不可能。當我現在躺在床上,行將就木時,我突然意識到:如果一開始我僅僅去改變我自己,然後,我可能改變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幫助和鼓勵下,我可能為國家做一些事情;然後,誰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變這個世界。
「不謀長遠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天下者不足謀一域」,作為一校之長,必須謀劃學校長遠發展大事,著眼做好當前學校每一件小事,一個校長如果不想大問題,就猶如旋轉的陀螺,永不停歇但卻原地打轉。要成為一個有所作為的校長,就應該懷著對教育事業的一種理想與抱負積極去「想大問題」,要想成為一個有所作為的校長,還應該積極去「做小事情」。
我的教育案例:
「追求完美教育 奠基幸福人生」的大發展目標下的細節管理例舉:
扁平化管理:積極推進扁平化管理和項目負責制;實行日清雙軌制,做到當日事當日畢;建立起完善科學、規范的考核管理長效機制;「幹部走課」「日清」、「周結」、「月評」 「今日我當家」 「師師班主任」「生生班幹部」「天天都是家長開放日」等工作策略實現了管理的縱橫雙向無縫隙發展。
學生評價機制改革:採用532評價模式(即學業評價佔50%,平時課堂、作業、學習態度等過程評價佔30%,活動類課程評價佔20%)進行多元化學生評價。積極探索各種形式的評價方法(如:激勵卡、喜報、證書等),擴大表彰門類與數量,讓大多數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信息化數字校園:校園網路管理中心、校園電視台、學校教育教學資源整合平台、電子書包、「班班有空間、人人有博客」、青島市課題:數字化化智慧校園的建設等。
我的感悟:要想大問題 做小事情。「把簡單工作做好,就是不簡單;把常規工作做好,就是超常規」拿出100%的激情來對待1%的事情,臨近當下,做點實事,只有心存「致遠「,「追求」致遠,「臨近」致遠,才能體會的幸福的滋味。
二、做一名引領教師體味工作幸福的校長
1、尊重教師,創造幸福。
(1)樹立一種觀念——教師是學校最寶貴的財富
教師是學校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所以校長經營學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經營人心、經營師心。校長只有尊重教師、理解教師、信任教師,努力為教師營造一個有制度有溫情、有競爭有舒暢、有集中有民主的工作環境,使教師工作有勁頭、有甜頭、有輕松感、有滿意感、有成就感,這樣才能調動和發揮廣大教師的聰明才智,上下一心謀幸福。
(2)做到兩個「學會」
法國作家拉封丹寫過的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冽寒冷刺骨,結果行人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因為覺得春意上身,始而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
多點人情味,使下屬真正感覺到領導者給予的溫暖,從而去掉包袱,激發工作的積極性。
我的工作案例:
①學會微笑:微笑是一種陽光,一種原則,一種態度。微笑也是自信、寬容、尊重的代名詞、微笑的背後是人文的關懷,是開闊的視野,是寬廣的胸襟,是校長教育的激情和夢想。
當教師有過失的時候,校長的微笑敲打著他的良知,他感到痛,但不是恨;
當教師遇到困難的時候,校長的微笑是動力,激發起他的潛能,實現自我創造;當教師取得成績的時候,校長的微笑是贊許,也是期望,讓他看到更遠的地方。
一個校長擁有燦爛的微笑,就會發現工作如此幸福,就會不斷的傳播幸福,給老師們一個微笑,讓他們體會到你和他們風雨同舟。
②學會賞識:人性最深刻地需要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學校要發展,關鍵在教師。在學校管理過程中,賞識教師是促進學校發展的需要,更是學校人本管理的體現。感人心者,莫過於情,而情就在賞識中。賞識的核心就是人文、信任、尊重、理解、寬容與關注。
A、賞識教師,要充滿人文關懷:校長要以「真」、以「誠」、以「情」來賞識優秀教師,同時更要賞識那些「失敗者」、「自卑者」、「愛發牢騷者」,還有那些「幕後的辛勞者」。校長要看到教師勞動的意義與特別的艱辛,關注教師完成工作的過程,用自己的智慧、真誠、藝術的方法,有效的途徑讓教師釋放自己的才能與熱情,如《每周一星》的評選活動
B、賞識教師,要信任教師:校長要對教師充分的信任,不必事必躬親,該放手時就放手,以激發教師工作的主動性、創造性和積極性。學校管理要少一點強制、多一點尊重,少一點疑慮、多一點信任,為教師創造一個寬松、和諧、融洽、民主的工作空間。校長要學會用欣賞的眼光去看人,用積極的態度去對事。只要你給教師機會,他一定會還你一個驚喜。教師沒有了怨言,就沒有了不良的情緒,也就不會向學生傳遞負能量,師生幸福指數大大提高,從而營造了一個優質的教學場所。宣傳欄教研組承包制;「今日我當家」教師值班制度;讓教師事跡上報紙。
我的感受:賞識是一種智慧、一種包容、一種氣度、一種提高、一種促進、一種超越、一種藝術,作為校長,要賞識教師,讓賞識伴隨教師成長,當校長欣賞教師的時候,他們也會以同樣的眼光欣賞校長。
(3)處理好三種關系
①工作與學習的關系:教師要想有好的成績,就必須刻苦地學習,而校長要讓教師幸福地工作,首先要讓教師幸福地學習。我提倡休閑式的、愉悅化的學習。有了教師精神的解放,才能有教師生命質量的提升。而教師能與時俱進,把學習當做一種創造性的工作,把工作視為一種事業去追求,才能教得自然、幸福,教有所為,使教學進入一種和諧的境界,那他的一生將是幸福的。
我的工作案例:龍聖書苑的休閑式學習;魏書生、孫雲曉、陶繼新等名家講座;「我讀書 我成長 我負責」演講比賽;校園文化解讀活動等。
②工作與娛樂的關系:古人說「一張一弛,文武之道」。如果一根弦綳得太緊了,不但工作沒有效率,還會影響身心健康。
A、鼓勵教師多一些愛好,有一點「樂趣」:書法、繪畫、篆刻、彈琴、演講等業余愛好,必有其益:一是對教書求身有幫助,知識面寬的人,能「取之左右逢其源」,知識面窄的人,只能 「萬事萬物一線天」。二是對健康有幫助,視野開闊,有所追求便有所寄託,有追求有寄託,一個人就有了幸福,在幸福之中才能拼博工作。
我的工作案例:學校所開設的機器人、計算機與攝影攝像、詩詞鑒賞、中學小記者、演講主持、剪紙、書法、旅遊博覽、影視製作、國際交流與國際理解教育、生命與科學等特色課程絕大部分由有相關特長的教師擔任,特色課程讓教師充分享受個人愛好所帶來的幸福。
B、鼓勵教師參加體育鍛煉:散散步、打打球、談談最近的體育賽事,每天「陽光體育1小時」才能遠離亞健康,健康生活一輩子。校長要有意識地組織體育活動,並積極參與其中,既鍛煉了體魄,又接近了與教師的距離,還調節了緊張的工作氣氛,一舉數得,何樂而不為。
我的工作案例:下發運動服,游泳卡,鼓勵老師和學生一起鍛煉。
③工作與生活的關系:學校管理是「三分管理七分情」。作為校長,要經常採用換位思考的方法,設身處地的了解教師的需要、苦衷和感受。在要求教師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同時,要想方設法切實關注教師的生活問題,使他們感到溫暖。讓教師在享受生活的過程中心甘情願的為學校服務。
我的工作案例:教師午餐補貼與學校食堂的貼心服務;每年為教師免費查體等。
(4)落實四種措施
①一是為教師發展搭建平台,使教師有成長感。校長的「生命之根」在課堂,校長要熱愛課堂、潛心課堂、研究課堂 、紮根課堂,全心全意為教師發展服務,努力打造教學有方、業績突出、學生歡迎、工作幸福的教師群體。
我的工作案例:每天走課、經常聽課、參與研課;結合新建學校教師的發展特點,進行「問題導學」課堂教學改革;推進「七課制度」等。
構建高效和諧優質課堂。我校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探索出的「問題導學」課堂教學模式,切實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實踐能力,實現了「三個還給」的素質教育目標。各學科結合「問題導學」課題研究申報了21個子課題進行深入研究,形成了符合學科特點的教學模式。高效課堂小組的有秩序成立;小組高效合作模式的形成,「小組合作」有效評價體系的建立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自主意識、責任意識和創新精神起到了極大地促進作用。
推進多元有效創新 「七課」制度。以專家課為引領,構建「問題導學」課堂教學模式;以論壇課為推手,詮釋課改目標方向;以集研課為平台,解決教學模式操作不足;以走推課為常態,完善問題導學教學模式;以模版課為牽引,發揮骨幹教師示範作用;以優質課為載體,促進學校教師專業成長;以展示課為契機,推動名師工程有效展開。
一年多來,學校成功協辦的全國三大流派同課異構專場展示活動及全國第二屆和諧杯「我的模式我的課高效教學模式博覽會得到全國教育同行的廣泛贊許。
我校教師先後有68人次在全國教育論壇年會,全國高效課堂模式博覽會上展示並獲獎,9人參加全國說課標說教材活動全部獲獎,9位老師作為專家分別被邀請到濟南、鄭州培訓教師。
②深入實施愛心助教工程,使教師有溫暖感。
搞好睏難職工、教師生日的建檔工作;定期開展「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難、暖萬家心」為主要內容的送溫暖活動。維護教職工隊伍的穩定,提升教職工幸福感。
③全面實施民主治校,使教師有主人翁責任感。
充分利用教代會、校務會、民主生活會來管理學校。運用「校務公開欄」這一有效形式加強民主監督,確保校務公開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讓教師有「主人翁」意識,樂於做幸福的「當家人」。
④全方位評價教師成績,使教師有成就感。建立科學的教師評價機制,彰顯教師的優秀勞動成果,使教師在獲得成就感的同時獲得幸福。
一個男孩問迪士尼創辦人華特:「你畫米老鼠嗎?」
「不,我不畫。」華特說。
「那麼你負責想所有的笑話和點子嗎?」男孩接著問。
「不,我也不做這些。」華特回答。
男孩追問,「迪士尼先生,你到底都做些什麼啊?」華特笑了笑回答,「有時我把自己當作一隻小蜜蜂,從片廠一角飛到另一角,搜集花粉,給每個人打打氣,我猜,這就是我的工作。」
我的工作案例:
每學期開學典禮對教師進行各種類型的表彰--「感動校園十佳教師」、「年度考核優勝獎」、 「十佳班主任」、「教學優勝獎」頒獎詞、「教改明星獎」、「教壇新秀」、 「書香教師」、「優秀執勤監護獎」頒「優秀團隊獎」、「優秀教師團隊」、「書香教研組」等。
我的工作感悟:作為校長,建立科學的教師評價機制,彰顯教師的優秀勞動成果,使教師在獲得成就感的同時獲得幸福。
要用真摯豐富的情感去感化激勵教師,通過自己的情感與智慧作用於教師,營造出富有濃郁人情味和有利於保持教師工作積極性的外在環境,激發被管理者的潛能。讓教師不斷地進行自我調適,享受到來自工作的幸福。
2、張揚個性,發展幸福
學校應該本著「成就個性化教師」的目標,以教師發展為本,為教師盡善盡美地施展個人的能力和特長,創設需要的氛圍和一切可能的條件,讓教師想多遠,學校的平台就搭多遠,使每個教師成為獨具風格和特色的省、市、區名師。
我的工作案例:
(1)張揚個性「三步走」
①第一步,以課堂為中心,為教師們搭起科學施教的平台。提出「素質教育的關鍵在課堂,課堂的關鍵在教師,教師的關鍵在教法,教法必須貼向學法」的課堂教學改革目標,多層次、多角度、多要求地為教師搭建起適應新課程體系的「問題導學」課堂教學平台,讓每個教師都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自主探究和自我提升。制定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改原則,特別突出「導」字。學校要求教師的「導」必須要貼向學生的「學」,讓「教」為學生的「學」服務,並針對部分教師中存在的專業缺陷、能力缺陷、知識缺陷等問題,讓全校每個教師和每個學科都反復參與課上練「導」活動,使各學科課堂教學模式以及「兩案一單」始終定位在「導」的能力的實操演練平台上,不僅彌補了教師個人「導」的缺陷,而且提高了學科整體的施教能力和水平。
②第二步,以課程為中心,為教師搭起展現特長的平台。學校課程分為「學科課程」「活動課程」「環境課程」三大類,並建立了相對完整的學校課程體系。學校為全體教師構建了「上好一門學科課程,開設1門學校課程」的課程改革平台,不僅基本滿足了學生對「菜單式」課程和個性化自主選擇的需要,也促使教師們改變自己的知識體系和能力結構,成就了他們爭做個性化教師的追求。
③第三步,以校本培訓為中心,為教師們搭建學習發展的平台。為了成就教學相長、教無定法、因材施教的個性化教師,學校規定了教師專業發展細化為3個方面:科學的教育思想、深厚的學科專業功底以及成功的教學經驗,並以此開展教師培訓工作。學校成立了「教師發展服務中心」聘請兩位山東省特級教師作為學校特聘專家在學校辦公,經常組織教學方法、教學思想和教學風格的交流研討,要求每個教師在對每節課反思的基礎上,反復提煉出最能體現自己教學風格並且最有實效的教學方法。教師們由此步入了具有鮮明教學風格和特色的施教過程。
(2)人性管理「四落實」
①落實換位體驗理念。校長每處理一件事,都要想到教師需要什麼,有怎樣的心態,會有多大的壓力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樂之,再施於人。」為了讓教師扎扎實實地工作,一心一意謀發展,學校要精心謀劃,減輕教師不必要的負擔。
②落實傾聽交流行為。注重從與教師的交流中獲取有價值的信息,了解教師的需要,盡量為教師排憂解難。幫助教師解決工作中和生活中遇到的屏障。
③落實心理疏導的工作。當教師遇到不愉快的事情,產生苦悶與煩燥情緒,要細心去體察,盡力去撫平。工作中堅持六必訪制度,凡教師與領導發生矛盾必訪;教師傷病住院必訪;教師生活困難必訪;教師在工作中遇到挫折必訪;教師有不團結現象必訪;老教師逢年過節必訪。努力成為教師的知音、摯友,做教師心理的「按摩師」。
④落實「自主擇崗制度」。每學年下發「教師自主選擇工作崗位申請表」,盡量使工作適合教師,而不是讓教師適合工作。這樣,就幫助教師發揮了自己的優勢,實現了自己的生命價值,溫暖了全體職工的心。
我的感悟:以教師的發展為本,成就個性化教師,讓教師享受完整的職業幸福 是校長義不容辭的責任。
三、做一名引領學生感受學習幸福的校長
「幸福的校園應是真心為孩子們創設的充滿青春韻味的校園;是各種教育教學活動能深深吸引學生,並能給予學生知識和能力、有助於培養學生個性的校園;是一個可持續發展、學生都能按照素質教育理念共同發展的校園。」
E. 如何樹立並培養正確的大學戀愛觀
1、要正確對待戀愛。
正確處理好戀愛、學業、事業三者之間的關系。戀愛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並不是人生的全部。大學生應該以學業為重,因為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目的。事業高於愛情,主張事業為主,不宜過早地戀愛。但也不要認為愛情是事業的絆腳石,處理得好的話,愛情也能對事業起到催化作用。
2、要培養愛的能力。其愛的能力包括以下幾種:
(1)迎接愛的能力。如果一個人心中有了愛就要敢於用正確的方式表達;如果面對別人的示愛時要能夠取捨,並及時做出接受或拒絕的選擇。能夠承受求愛拒絕或拒絕求愛的心理困擾。
(2)拒絕愛的能力。對於自己不願意接受或認為不值得接受的愛情應有勇氣拒絕。拒絕時應注意兩點:一、如果不希望愛情到來,拒絕的語氣要果斷堅決,容不得半點優柔寡斷,否則對對方造成的將是更大的傷害。二、要掌握恰當的方式。要掌握說話的方式和度。雖然每個人都有拒絕愛的權力,但是也要做到對別人起碼的尊重。
3、要正確處理戀愛挫折。
(1)正視現實,失戀之苦在於一個「戀」字,愛情是雙向、相互的,以雙方的.愛情為基礎,失去任何一方,愛情就會失去了平衡,戀愛即告終止。這時失戀的一方無論對另一方愛得有多深,都是不現實的了,作為有理智的大學生應該正視這一現實。
(2)換位思考,要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著想。這樣作有助於你理解對方終止愛情的原因,有助於你接受失戀這一痛苦的現實並及早走出失戀的陰影。
(3)感情宣洩。不要過分地隱藏或壓抑失戀帶來的痛苦,要找適當的方式進行宣洩。通常宣洩的方法有:1)眼淚緩解法。在悲痛欲絕時大哭一場,可以使情緒平靜。專家認為,眼淚能把有機體在應激反應過程中產生的某種毒素排出去。2)運動緩解法。劇烈的體育運動有助於釋放激動情緒帶來的能量。3)轉移注意。心情不佳時,可以做些自己感興趣的事。4)文飾法。當得不到自己愛的人,失戀時,援引合理的理由和事實來解釋挫折,從而獲得精神上的安慰。5)傾訴。向可以信任的師長,同學,朋友,老師等訴說自己心中的煩惱,也可以寫日記或寫信。如果感覺心中的積郁實在太深,無法排解時,也可以找心理咨詢師進行心理咨詢。
(4)情境轉移。失戀後之所以難以擺脫戀情的困擾,就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與昔日的戀人有者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要想擺脫失戀的痛苦,就要換一個嶄新的環境,暫時離開曾經熟悉的環境。把自己置身於一個歡樂的環境中去。如多交一些朋友,多參加一些集體性的娛樂活動,或者可以找人去逛逛街,出去旅遊散散心等,這樣有助於心情的開闊。另一方面是由於失戀後有一種空虛感,暫時難以適應,所以可以用工作或其他什麼方法來充實自己,不讓在有空餘的實踐胡思亂想。
(5)升華。要盡快把失戀升華為一種奮發向上的動力,盡快投入到學習或者工作中去。切不可因為失戀而一蹶不振,認為生活、人生都失去了意義。要知道,戀愛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生活的全部。要正確的看待愛情,擺正愛情的位置,處理好愛情於學習,愛情於人生,愛情於婚姻的關系。
4、端正戀愛動機。
戀愛是未來尋找志同道合、白頭偕老的終身伴侶,而不是為了安慰解悶,尋找刺激,更不是單純為了性的滿足。戀愛對象的選擇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不能忽視了經濟、政治、文化、個性等因素,但是共同的理想的指向、共同的品德和情操是最根本的。戀愛動機的好壞,直接關系的戀愛的成功與否。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橋梁,其戀愛觀應該是理想、道德、事業和性愛的有機結合。
F. 愛源傳統文化有人了解嗎家人最近很痴迷
網上搜索了一下,知道愛源文化大講堂是由一群善良的人自發組織的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為目的的公益組織。
由於道德淪喪而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使相當多的人對中國人的前景感到憂慮,他們希望通過傳統教育提升國民的道德素質。所以,愛源文化傳播的動機是純正的。而傳統文化的內涵很深很廣,儒家文化以「仁義禮智信」等基本的道德倫理教育為核心,強調實踐,要求學者不僅要在理論上明白,更要在實踐中做到。你的家人,可以因為剛剛接觸,對這種注重倫理教育的文化很認同,並希望通過學習來改變自己,影響他人,從而改變現在的世風,所以顯得有點「痴迷」。因為當今的主流文化是「拜金主義」文化,人們唯利是圖,即使是學校教育,也是以功利來引導絕大部分學生,使他們沒有信仰,活得盲目,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很難像那些有志之士那樣以拯救天下為己任,所以,這種傳統文化教育就有它存在的價值。
其實,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包括儒家、道家和佛家的許多高深的理論。許多立志傳播傳統文化的人,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只是一知半解,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有點偏執,這是其不足的一面。其實,傳統文化強調的是智慧與道德的提升,學習者更應該在現實生活中去磨煉自己,影響他人,這樣才能走上古代的智者提升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標,如果靠這部分人神神秘秘地去參加學習班,就有可能被引到歧途。
G. 誰有廉政文化進校園的文章求助!
中華民族在自己的發展歷程中,形成的傳統美德深深熔鑄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之中。今天,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當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中華傳統美德具有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品質,是永不枯竭的道德教育資源。在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中國青少年身上,寄託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 [i] 建設廉政,要有制度上的保證,同時也要有文化上保證,講廉政必須講廉政文化。中國優秀文化傳統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彌足珍貴的思想寶庫,可以為中國廉政文化提供充分的思想資源支持。本文要討論的是如何吸取中國傳統精華推動中國廉政文化的建設,並認為中國優秀傳統中有關「立志」、「畏」、「知恥」的論述,對當下廉政文化建設具有直接的關系。
一、志在「立志」
樹立廉政之風,應該提倡「立志」,志即「意志」。我們不主張唯意志論,也不主張精神決定主義,然而人的行動總被意志決定。意志不會憑空產生,意志一旦樹立,就會變成行動的方向與動力。意志有高遠、平庸之分。有高遠的意志,就有明確的生活目標,遠離腐敗與墮落的陷阱。意志,也是一種「關心」將什麼放在心中,耿耿以懷,成為意志高潔低庸的分界。
毛澤東說:「我回憶起有一次在一位青年的家裡,這位青年談起要買肉的事,他在我面前把我的僕人叫來,同僕人討論了半天買肉的事,才叫他去買了一小片肉。我心裡非常不安,以後就不再和這位青年見面了。我和我的朋友們,只高興談論大事情——中國人類的本性和人類社會、世界、宇宙。」 [ii] 在毛澤東看來,關心「人類的本性和人類社會、世界、宇宙」,這樣的人,意志高遠,可與共大事,僅關心個人的物質生活,將其放在生活追求的第一位置,這樣的人連做朋友的資格都沒有。
不能說,毛澤東沒有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他自小讀孔夫子的書,崇拜過曾國藩。他相信過一種理論,即「意志本源論」,意志與精神之間是對立同一的關系,一方面物質決定精神,一方面精神一旦決定,又反過來推動事物的發展變化,影響著生活、工作與行動,成為力量之泉。離開意志,人成為軟骨動物,失去方向與動力。
孔子說:「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這是孔子對他學生曾參說的一番話。一個讀書人,應該將遵行發揚道義作為志向與目標,如果不是這樣,總以穿不上時髦光鮮的衣服,吃不到山珍海味而覺得羞恥,這個人就不值得與他討論問題,大概作朋友的資格也都沒有。將孔子的話與毛澤東的回憶聯系思考,是不是可以說:毛澤東在立志這個問題上確實受過孔子的影響呢?
《郭沫若傳記》有以下一段記載:一九四六年「皖南事變」中被非法逮捕的葉挺出獄,前後關押達五年零兩個月。當天晚上,沫若去紅岩村看望葉挺,兩人熱烈擁抱,淌著熱淚縱聲歡笑。葉挺第一句話就說:「沫若,記得,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這是葉挺最喜歡的兩句話,當他初任新四軍軍長的時候,郭沫若與他同住在漢口太和街,曾應他的索求,把這兩句話寫成一幅中堂。「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這句話正出自孔子的《論語》。
立志,需要「明志」。儒家之志乃「內聖外王」。中國自古以來沒有自己的主體宗教,然而儒家思想卻有類似宗教的意義。內聖,就是加強自我修養、樹立理想境界、磨礪堅強意志;外王,即是服務社會,管理國家、賓士社會。 [iii]中國傳統文化有「修齊治平」 的說法,即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國家公務員,不是聖人,總當潔身自好,服務國家。「法乎其上,得乎其中」,志向立得高遠,受腐敗誘惑的力度才有可能加強。即便沒有「聖人」之志,起碼的君子之道還要遵循。「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今天的情況是,不是等到「窮」了以後才獨善其身,而是在「達」的時候既不「兼善天下」,也不「獨善其身」。有道說:「晚景從良,一世之煙花無礙;白頭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一生即便有諸多不是,晚年改錯,總歸可取;有人到了老年失去應有的操守,半世辛勞付之東流。 [iv]傳統告訴我們,保護晚節,是基本的立志,節志晚全,是「底線」的要求。
怎樣才能做到立志呢?中國古代格言說:「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所謂淡泊,就是清簡素樸,少一點私慾。這樣,謀私的心不再像火焰一樣燃燒,浪花一樣翻滾,酒醉一樣躁熱,而像鏡子被擦拭乾凈,像池水被沉澱透明,這時候高遠純潔的志向也就自然浮現,主宰原本飄盪無主的心。方誌敏在《清貧》一文中寫道:「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今天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幹事業更需要耐得住清貧。方誌敏的一生是對中國優秀傳統的最好注腳。歷史告訴我們,無欲則剛,胡長清、成克傑作為典型的腐敗分子為的是貪得無厭,驕奢淫侈。他們以權力為工具,追求享樂、謀取私利,權錢交易、權色交易,以至國家財產嚴重損失。與胡長清「情如手足」的「大款」周雪華在交代他們的犯罪「心路」時說:「我是一個釣者,把有副省長之尊的胡長清釣住了。但有時又想,我也是一條貪吃的魚,這不正是因為他的權力,釣走了我的金錢嗎?」 [v][4]這段話值得我們反復吟味深思。
王陽明是將孔子思想作發揚光大的中國明代思想家,留給後人一本重要著作《傳習錄》。王陽明一生主張「良知、致良知、知行合一」。他說,人都有良知,這種良知與生俱來,愈是到了後來,被私慾蒙蔽,人心也就一天天壞下去。他主張在生活中,對後天所染的心靈垃圾作不斷的清除,通過知行合一的工夫至於「致良知」的境界——良知的恢復與重光。「至良知」是崇高的心境,高遠的志向,同時也是一個過程,是一個立志的思想里程。
王陽明說:立志就要「收放心」。一個人總要清心寡慾,持志不動,這是人心向上的最好狀態。然而很多時候,人心是浮盪與浮躁的,受聲色犬馬的誘惑,東追西逐,不知所至。人心不再是美好的「良知」,而變成發狂的「牲口」,放逐於名疆利場。所以,王陽明說:雞鴨放出去了還要收回來,更何況是自己的心!王陽明的思想對今天還是有用,因為我們的一部分官員的良知真的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就像放出去的雞鴨牛羊,收回來難,也不想收回來。
《論語·學而》載:「吾曰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是說一個人要養成「吾曰三省吾身」的習慣,日日反思行為,檢點作風,及時發現不足與錯處,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
總之,在立志這個問題上要討論的問題很多。什麼是志?怎樣立志?要回答這些問題,中國優秀文化傳統是一個可貴的資源寶庫。這個寶庫不用,那就是「資源浪費」了。
二、畏的哲學
行廉政,拒腐敗,心中應該有個「畏」字。下面我們來說「畏」的哲學。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反復提到的一個問題。我們本來受到的教育是「天不怕,地不怕」、「無所畏懼」、「人有多膽地有多少產」。總的說來是無畏。然而,我們生活在這個世上真可以「無所畏懼」嗎?也不是。
從宗教學的意義上說,世界上有三個宗教區,這就是基督教區、佛教區與伊斯蘭教區。立一個宗教,就是立一個可以值得畏懼的東西,叫你去怕,用這個來維系社會與人心的秩序。因此,西方人怕上帝,怕死了以後入地獄。信佛教的人就怕如來佛,怕一個生死報應。伊斯蘭教不像其他兩個教有偶像崇拜,廟宇中不設偶像,就是告訴你安拉無處不在,有個看不到的眼睛,看不到的手在主宰你的命運,讓你做什麼事情都有一個怕字。共產黨人不信神,革命時代講「無法無天」,說的是大無畏的精神。這是當時歷史條件所規定的。然而,馬上得天下,馬下治天下,當我們的黨已經成為一個執政黨的時候,就要在心中立個怕字,有個「天」字,這個天不是神,不是佛,不是安拉,是「民」!
陳毅有一首詩,大家都知道。這首詩有以下的句子:「手莫伸,汝言懼捉手不伸,伸手必被捉。黨與人民在監督,萬目睽睽難逃脫。汝言懼捉手不伸,人民咫尺手自縮。」其實這里就說到了一個怕字,一個畏字。人的慾望是無限的,但不敢伸手,怕的是「黨與人民在監督」,怕的是「萬目睽睽難逃脫」。
鄧小平在《共產黨員要接受監督》一文中說過:共產黨員,特別是黨員幹部謹小慎微不好,膽子太大也不好,做事要有所畏,有所怕,不能無所顧忌。小平的話是很有深刻的含義的,其中包含著深刻的辯證法。這就是共產黨一方面要不怕,一方面要有一個怕字放在心頭。說不怕是因為我們正處在改革的時代,許多事情我們是頭一回遇到,這就需要無所畏懼的精神,大膽實踐,勇往直前。說一個怕字,是自我修養而言,凡是遇到個人利益得失的時候,就要三思而行、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時刻記住,一失足將釀成千古之恨。根本的區別還是為公還是為私。為一個公字,要敢字在前,為一個私字要慎字當頭。有了這樣的自覺,就可以建立起來廉潔的黨風,就使我們的幹部走在河邊不濕鞋。孔子曰:「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個矩,在今天來說,就是黨紀國法,就是規范我們行動的規矩。有了這個規矩,對其有敬畏之心,時刻想到「不越矩」,得到的將是更大的精神自由。 [vi]
畏是一個哲學,這哲學是中國傳統提示我們的。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在此三畏之中,孔子強調的是畏天命。他在很多地方說到天命。他說:「五十知天命」(《論語》:《為政》)。他將命與「天」聯系起來,而強調天的可畏可敬:「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論語》:《憲問》)、「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天生德於予,桓其如予何?」(論語:《述而》)
在孔子看來是「天」是宇宙人間的絕對主宰,是人間倫理的終極根據。天將給予一切,也可以收取一切。天可以認可一切,也可否定一切。如果在人間之上還有一個客觀意志的存在,那麼這個絕對意志就是「天」,具體說來是「天意」,是「天命」,是不為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上蒼意志。
??? 「畏天命」,等於宗教信仰,中國古代沒有宗教的形態,而有宗教哲學。「一句非常簡單的話,越說越使人不懂,就是哲學。」這雖是笑話,也蠻有道理,由此可見哲學之難懂。中國的鄉下人往往是大哲學家,很懂得哲學,因為他相信命。至於命又是什麼?他不知道,反正事好事壞,都認為是命,這就是哲學,他的思想有一個中心。天命也是這樣,這「畏天命」三個字,包括了一切宗教信仰,信上帝、主宰、佛。這些都是「畏天命」。一個人有所怕才有所成,一個人到了無所怕,不會成功的。
上面這些話是台灣一個學者叫南懷瑾說的。有的說得不對,有的說得還有道理。其實我們不妨將天命理解為「規律」,自然的規律,社會的規律;理解為民意,人民的呼聲、人民的意志、輿論與心願;可以理解為全球化的世界的歷史進程與發展趨勢,即所謂的「歷史潮流滾滾向前,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這里,人民最重要。天命是人民的意願與「命令」。一個人在做腐敗的事情的時候就要有所畏懼,因為他已經在違背規律,違背人心,違背潮流。個人是這樣,政黨也是這樣,沒有一怕字在心裡放著,就會出大問題。孔子說:放於利而行,多怨。這個放,就是放任,就是無所顧忌。當一個人拿著人民給的權利,肆無忌憚地去做營私的買賣,必然召來人民的怨恨。唐代詩人白居易詩雲:「只見火光燒潤屋,不聞波浪覆虛舟。名為公器無多取,利是身災合少求。」一時來看,貪污腐敗可以得到滿足貪鄙的心理,然而等著他的是火光燒屋、波濤覆舟,引來滅頂之災。
古代有君權神授的說法,實際上現在是「政權民授」。我們手裡有了權,這權是誰給的?是人民給的。民如水,執政者駕著一條船,心裡哪一天,沒有了人民的「天」,水隨時都有「覆舟」的可能,這怕不怕呢?想通了這些,我們的幹部就保得住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抗得住各種誘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 [vii]
孔子又說到「畏大人」,這個大人並不是一定指官做得大。對父母、長輩、有道德學問的人有所怕,因為他們的人生中有許多經驗值得我們去吸取與參考。第三「畏聖人之言」,這是叫我們去讀書,因為許多總結歷史經驗的好書都是「聖人」,也就是歷史上的有知識有道德的人寫的,從書本上學習,並抱著敬畏之心,按照所說的去實踐。
有了這個三畏,孔子告訴我們還要有「三戒」。孔子說過:「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論語.季氏》)這就是說:有道德、有學問的君子,應該有三件事情時刻警惕和戒備:年輕人身心尚未完全成熟,不能貪圖女色;壯年體魄強壯,精力旺盛,不能一味地去爭勝奪強;老年疲憊衰弱,不可以貪得無厭。問題就出在到了老年的時候往往特別的貪財。這就是說愈是到了晚年,快到退休年齡的時候,也是最危險的時候,這時候就要特別做到如履薄冰,將一個畏字,一個戒字放在心上。
許多貪官落馬,走上不歸之路,就是心中少一個畏字。至少是這個畏字沒有對他產生最大的威懾力量。以下是關於成克傑走向死路的一個心理記錄:「在成克傑的大力支持下,有一塊地最終以低價改批給銀興公司。不久後的一天,當周坤將一提包錢遞到成克傑手裡時,打開拉鏈後成克傑著實嚇了一跳。他本能地把錢推了回去」,「那一晚,滿屋都是鈔票的墨香,成克傑和李平頭枕著錢,腳踏著錢,身子壓著錢,通晚睡在錢床上真可謂過足了『錢癮』,而錢帶來的不都是快樂,據李平後來交待:『那晚一上床就有種恐懼感』」。然而無論是成克傑的「嚇一跳」與他的情婦的「有種恐懼感」,都沒有讓他們在的道路上站住腳。對他們來說只是出現片刻的猶豫金錢的誘惑力還是把他們帶到了死亡的深淵。 [viii]
從一個畏字引出一個戒字還引出「慎獨」的概念。《禮記·中庸》雲:「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道義如同人們的性命是不可有一刻離開的。假如這「道義」是可以離開的,那也就不成其為道義了。所以君子找到自己信仰的真理,會將它如生命一樣珍視,每時每刻把它作為生活的指南,行動的准則,時時生怕違背了它,懷著戒慎與恐懼心情。這里又要知道「不睹」與「不聞」是什麼意思。這是說道義、真理作為一個意識思想有的時候看不到與聽不到,處在「隱」與「微」的狀態。然而就是這樣,君子對道義與真理要格外留意,不可以有絲毫的麻痹。用今天的話來說,人常處在兩種狀態之下。一種狀態是有人監督與提醒,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應該做什麼,什麼不應該做。這個時候保持頭腦清醒容易做到。然而也有這樣的時候,你是一人獨處,離開了受監督與提醒的環境,這時候應該怎麼辦呢?道義與真理不彰不顯,處於「隱微」的狀態,那就全靠你自己了,這就是慎獨。 [ix][8]
三、知恥與道德建設
新中國成立不久,毛澤東和他的一個親屬談話時說過:"治國就是治吏,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將不國。如果臣下一個個都寡廉鮮恥,貪污無度,胡作非為,而國家還沒有辦法治理他們,那麼天下一定大亂,老百姓一定要當李自成。國民黨是這樣,共產黨也會是這樣。殺張子善、劉青山時,我講過,殺了他們就是救了二百個,二千個,二萬個啊。我們共產黨不是明朝的崇禎,我們決不會腐敗到那種程度。誰要是搞腐敗那一套,我毛澤東就割誰的腦袋,我毛澤東若是腐敗,人民就割我毛澤東的腦袋"。重溫毛澤東的這句話,使我們明確廉政文化建設與知恥文化的建立有很大的關系。
美國有學者出了一本論述日本文化的書,書名叫《菊花與刀》。書中她定義西方文化是罪的文化,而日本文化是「恥」的文化。西方人那裡對罪有特別的敏感性,基督教文化教育他們,人天生有罪的,這就是原罪。此後的人生中又添加了新的罪。罪的積累將把人帶入地獄。然而在日本文化中,對恥的畏懼卻遠遠超過對罪的恐懼。恥辱作為一種精神緊張,嚴厲地約束著日本人一生的思考與行動。筆者在日本留學生活時也注意到,當一個日本人犯下罪行,他承重難當的不是罪惡引起的內責,而是罪行帶來的恥辱。可以看到,一個政府官吏發生重大錯失,恥辱會讓他走上自殺道路。警視廳將一個貪污犯押上刑車,都要在他的頭上蒙上黑套,並一定將他的領帶卸去,原因也是為防止他自殺免辱。
死是令人可怕的,而羞恥可足以讓人去死,可見恥給人帶來的壓力有多重,所產生的精神威懾力有多大。
這又使啟發,規范一個社會秩序的有兩個東西,其一是刑法,其二是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規范。恥是文化,不是刑律,但已經成為精神意義上的刑律。其與法律刑制一起擔當著社會秩序的管理工作。其所起到的社會約束作用,有時甚至超過刑律與法制。從社會學的意義上說,前者是物質法制,後者是精神法制。前者是表層法制,後者是深層法制。恥的文化與東方傳統中的倫理理念,就是這樣的精神法制與深層法制。
前面舉的多是日本的例子,其實關於恥的文化,是從中國傳播到日本的。關於恥的文化中國古代典籍中比比皆是。《論語》說:「行己有恥」。孔子這里說的是作為一個人都要有自尊、自愛之心,不要做出令自己感到羞恥的事情。喪失了恥辱心,一個人就到了葯石難救的地步。他還說:「知恥近乎勇」,是說知道什麼是恥辱,這樣的精神自覺會給人帶來勇氣。勝己者,勝人。人最大的勇氣是戰勝自己的勇氣,而這樣的勇氣孔子說是「知恥」的結果。人生道路上有許多陷阱,人們的性格上有許多弱點。中國佛教說:人身上都纏著三條毒蛇,這就是好女色——痴、想權位——嗔、愛金錢——貪。許多人被這三條毒蛇纏死的。怎樣才能從三條毒蛇的纏繞中解救出來呢?沒有其他方法,就是需要自己解救自己的勇氣,而這勇氣是從「知恥」的道理中來的。
孟子說,「人不可以無恥」,又說:「羞恥之心,義之端也」。歐陽修也講過,「廉恥,是立(做)人之大節」。這也就是說,自我修養,應該從知恥開始,一旦有了羞恥之心,社會上的道德建設也就開了一個頭。做人有小節大節之分,知道什麼的羞恥是做人的「大節」,萬不可輕視。康有為則講過,「人之有所不為,皆賴有恥心」,「風俗之美,在養民知恥」。這也是說糾正上的風俗,要從之恥做起,讓社會上每一個人都知道世界上原來還有一個羞恥之心,社會就會有希望,許多新事物、新風尚的推行就會變得容易得多。現在貪官犯贓,怕的是刑法,就是不怕羞恥兩字。法網恢恢總有漏洞,道德自省無處不在。只是依靠刑法而不教育幹部明德知恥,就不可能從思想根子上鏟除腐敗。
「教人,使人必先知恥;無恥,則無所不為。既知恥,又須養護其知恥之心,督責之使有所畏,榮耀之使有所慕。督責榮耀,皆非所以為教也。」這又告訴我們,必須在社會上培養知恥明德的風氣,重在教育與「督責」。要讓民眾,首先是幹部懂到什麼是可恥,什麼是光榮。要像做啟蒙工作一樣地去做知恥的教育工作。恥字從耳,「恥」字的原義是對可惡不倫之事的輿論鞭打與精神譴責,是罵聲不絕的斥責。社會輿論正在譴責腐敗,力度還要加大,要讓腐敗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一切與此有悖的思想論點都要掃除干凈,諸如「市場經濟必然產生腐敗」、「腐敗搞活經濟」等謬論都會使腐敗分子對自己的作為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讓這樣的歪理盛行其道,根治腐敗將只能是一個烏托邦理想。
??? 以上我們重點講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三個重要的思想,即「立志」、「畏」與「知恥」。不是說中國傳統文化優秀部分僅此而已,其如大海,選擇以上幾點開展討論,僅是瀚海拾貝。也不是說中國文化傳統對廉政文化建設起支持作用的只有以上諸思想,只是作者認為這三個思想與廉政文化建設具有比較直接的關系,以此舉一反三,直至對中國優秀傳統取得深切體認。近百年來中國傳統文化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將其作為封建餘孽,批判有餘,承傳不夠。我們要做的是披金淘沙,更新再造,使其中優秀成分復興光大,成為社會主義文明大廈的有益資材。假如我們對傳統文化有了這樣的新認識,假如我們真覺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果真對廉政文化建設有所助益,那麼相信中國廉政文化乃至中國新世紀新文化建設將開拓出一個新的局面。
H. 關於愛國的文字
1、「中國,是我們的家。愛她,崇敬她,是每個中國人的准則。是中國人,就要自強不息,為中國爭光。」是呀,作為一名中國人,愛國是我們的責任。詹天佑就是一個堅守著這樣一個責任的人。
2、愛國不分男女,愛國不分長幼,我們人人有責任。我們要從小確立遠大的志向,從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行為規范,熱愛自己的班級,熱愛自己的老師,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各種本領,長大了才能為建設美好的國家添磚加瓦。這是我們能夠做到的,這是我們必須做到的。
3、愛國就是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歷朝歷代,許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強烈的憂國憂民思想,以國事為己任,前仆後繼,臨難不屈,保衛祖國,關懷民生,這種可貴的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不衰。愛國的內容十分廣泛,熱愛祖國的山河,熱愛民族的歷史,關心祖國的命運,在危難之時英勇戰斗,為祖國捐軀,都是愛國主義的表現。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的民族精神。
4、愛國主義也和其他道德情感與信念一樣,使人趨於高尚,使人愈來愈能了解並愛好真正美麗的東西,從對於美麗東西的知覺中體驗到快樂,並且用盡一切方法使美麗的東西體現在行動中。
I. 愛責文化漢文化有app嗎
愛責文化漢文化有app的,可根據需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