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多元文化制約有哪些方面

多元文化制約有哪些方面

發布時間:2023-02-14 05:06:45

① 中華文化多元一體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多元一體」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格局和特徵。「多元」與「融合」的內在關系是分不開的。中國文化是多元一體的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兩者密不可分。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避免割裂「多元」與「融合」的關系。多元格局的形成是一個將分散的多元組合成一個整體的過程,其中必然有一個起凝聚作用的核心。漢族是多元基層的一員,但在多元一體中起著凝聚作用。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我也希望你能幫助我轉發,點贊,多多支持我,多多關注我。如果有什麼問題和請求您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會一一回復。

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標注來源的數據及相關資料均為引用。原創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作者。

② 談談美國的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一詞的出現始於八十年代的美國。1988年春斯坦福大學校園的一場課程改革成為了後來被學者們稱為「文化革命」的開端,[1] 這場改革迅速波及整個教育界繼而在其他社會領域也引發不同的影響,學術界對此現象進行探討和爭論。到九十年代,由於爭論的激烈程度,有人甚至把多元文化主義及相關的爭論稱為「文化戰爭」。在我國的美國史研究領域,從1992年《美國研究》第三期沈宗美的《對美國主流文化的挑戰》開始(在文章中沈將multiculturalism譯作「文化多元主義」)到2001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美國多元文化研究」,國內學術界也對多元文化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有關於「多元文化主義」的研究成為了1900年以後在中國美國文化研究的重鎮之一。研究的成果除了以上所提的論文,其中朱世達主編的《當代美國文化與社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11月版)一書中的文化部分也是重要的成果之一。學術界達成了一些共識,但仍有許多未解決的理論空白。

一 、多元文化主義的緣起

研究一個問題,首要的是要對所研究對象有明確的認識,即問題是什麼,接著才研究課題的意義、特徵及局限性等相關的問題。盡管多元文化主義一詞近年來已被頻頻地使用,但如同「文化」、「全球化」這些高度使用卻無公認的定義一樣,多元文化主義的內涵至今未有一個清楚明晰的界定。王希在《多元文化主義的起源、實踐與局限性》一文中將多元文化主義的內涵析化,多元文化主義因不同領域的不同用途有不同的內涵,它「既是一種教育思想、一種歷史觀、一種文藝批評理論,也是一種政治態度、一種意識形態的混合體」[2]。這種歸納法雖然全面,然而還是未能對多元文化下一個精確的定義,讓人對其內涵有個簡明扼要的把握。因此,在此基礎上,王希得出這些用途的共同點,即「1、美國是一個多元民族和族裔構成的國家,美國文化是一種多元的文化;2、不同民族、族裔、性別和文化傳統的美國人的美國經歷是不同的,美國傳統不能以某一個民族或群體的歷史經驗為准繩;3、群體認同和群體權利是多元文化主義重要內容,也是美國社會必須面臨的現實。」[3]顯然,多元文化主義已不是純粹的理論探討,它成了教育、文藝、政治訴求的出發點和依據,從這個依據出發,目標指向元與元的平等,即所謂的「群體認同和群體權利」。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國家,移民們創建並繁榮、發展、壯大著美國。美國從來就不是純粹的「單元」的國家。從殖民地時期開始,來自西班牙、法國的殖民者構成了最早的移民。緊接著,不甘落後的是荷蘭人、瑞典人和英國人。特別是從1620年英國清教徒創建馬薩諸塞海灣的殖民地開始,英國便開始了持續的移民潮,奠定了日後被稱為盎格魯——撒克遜文化的主體基調。非洲黑人的販運又擴大了移民群體的構成,但由於他們身份的特殊性(作為奴隸),非洲文化處於被壓制的、無足輕重的狀態。之後,另一支歐裔——日爾曼人也加入了北美大陸的移民群。這支非英語族族裔由於語言不通,經常相聚而居,自成一體,又由於耕作有方,小社會頗為繁榮,遭到了先來者的敵視,但並未發生更多的沖突。

這樣,在美國文明初步形成階段(一般認為是1607——1783年前後近兩個世紀)[4],盡管除土著印第安人外,還存在至少兩支以上的移民族裔,但這種多源移民結構的存在並無單元權利的呼聲的出現,融合是主流,由此形成了美利堅民族。這種現象的存在固然是多元的規模(族裔少、數量少)與日後的不可同日而語,也是與當時的歷史背景有密切的聯系。首先是區域分割使各個元呈各自獨立發展的狀態;其次各移民群體的共同任務是發展經濟,面臨最根本的任務與自然環境的生存斗爭。因此,各族裔差異和利益沖突被最小化,共同利益召喚著他們共同努力,從而創建了一個全新的美利堅民族。

到美國文化的成熟定型時期,即從建國至二戰這一漫長的一百多年的時間里,多元文化主義仍未被視為問題而提出。這一時期的移民依然從世界各地紛至沓來,移民構成和人口結構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中,包括1890年代邊疆封閉前來、主要是來自西歐和北歐的「老移民」和從邊疆關閉後至1930年來、主要是來自東歐和南歐的「新移民」。在此時期內,根據美國政府對各種族的態度又可分為獨立初期和限制移民時期。獨立初期,由於美國國內急需勞動力,對移民來者不拒,美國成了自由的化身,自由女神像就是證明。然而,隨著美國工業化的基本完成,基於新移民對老移民的工作機會的威脅,美國進入了限制移民時期。美國政府針對移民制定的各個時期不同的移民政策和移民法案就是表現之一,特別是針對某一特定種族制定的排斥法案(如中國人和日本人)和對東西半球的移民配給的總數的不同規定,顯示了美國主流社會對本已存在於本社會中亞文化的歧視並將之推廣到此文化的來源國。

相應地,在思想領域里,「熔爐論」在美國排外主義思潮盛行中出爐。「熔爐論」認為其他種族或民族都應認同盎格魯——撒克遜文化,歸化這一佔主導地位的文化宗主。不服從同化者理應受到驅逐。且不論這種觀點的缺陷以及真實意圖,應該承認的是「熔爐論」反映了早期英裔人在政治和經濟生活中佔有統治地位,他們都把盎格魯——撒克遜文化當作主導文化,要求其他民族予以認同,力圖在此基礎上建立社會統一的文化。

而無論是老移民還是新移民,在當時作為不同文化的攜帶者,他們之間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然而,此時處於亞文化地位的各元並未有太多的不同呼聲,多元文化主義仍未形成氣候。分析起來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因:1、美國剛剛成立,統一的政府與國家,一體化強化了盎格魯——撒克遜文化的主體地位;2、無論是老移民還是新移民同屬歐裔,文化上有較多的同源性,在種族、語言、文化和價值觀等方面和美國主流相距不大,同化不是太嚴重的問題;3、移民們到來後就投身西進運動和兩次工業革命中去,他們的個體利益附屬於整個社會的整體利益。

但是,很快地,「熔爐論」在一戰起就受到強有力的挑戰。一戰期間對德裔移民的不信任,「熔爐論」顯得蒼白無力。二戰期間,歷史又上演了相似的一幕。日本僑民和德裔美國人成了被孤立、排斥和打擊的對象。漸漸地,一種反對美國化、盎格魯服從以及民族熔爐理論的、宣揚文化多元的「文化多元主義」的觀點開始出現。但一開始並不受到重視。

這種狀況在二戰後特別是1965年新移民法的頒布後得到了實質性的改善,種族配給原則得到廢止,美國政府開始客觀、公正地對待各個種族。而在這次移民法頒布後,引發了又一次的移民潮。這次移民潮同以往有一個顯著的差別:西歐移民明顯減少,亞洲和拉美移民急劇上升,這又一次改變了原來的移民結構,社會摩擦隨之加大。戰後60年代,美國社會經歷了史無前例的大動盪,黑人民權運動、新左派運動、同性戀運動、女權運動、反文化運動等等此起彼伏,各種社會運動高潮迭起,各種騷亂事件層出不窮,種族間的暴力事件比比皆是,社會發生了大分裂。也正是從這時期開始,1924年德裔猶太人、青年哲學家霍勒斯·卡倫所首創的文化多元主義(cultural pluralism)思想又以新的面貌重新活躍起來,這又直接導致了多元文化主義隨之興起。

朱世達在其文《美國社會中的文化斷裂》中將此時的文化沖突歸納為以下幾個原因 :「1、二戰後,由於經濟繁榮,美國經歷了一個激烈的社會演變與過渡的時期。美國經濟由工業經濟而演變到信息經濟。大量的白領階層以知識、信息、思想經濟謀生。各種族大量中產階級的崛起;2、冷戰的結束使美國內的保守主義者有可能集中精力思考美國國內的文化戰爭問題;3、高等教育迅猛發展,更多的各種族的美國人接受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新思想、新觀念,改變了諸多人的世界觀;4、美國60年代的民權運動和社會變化提高了婦女的經濟地位與政治地位,使婦女成為一支獨立的政治社會力量。」[5]朱世達將目光投向美國國內,側重考察這一時期社會演變和移民的素質,與之相對應,有些學者還注意到國際的變化,認為也是文化沖突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原因,他們認為「國際政治朝著多極化的格局轉化,世界各民族裔人民的自我意識和民族主義思潮空前高漲,美國少數族裔人民的民族意識不斷被喚起,他們強烈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同實際社會地位低下之間反差,他們竭力為在美國爭得本民族的地位努力,宣傳多元文化主義就是一個重要方面的工作。」 [6]

二 、幾點結論

本文初略地回顧了美國的移民歷史以及在此背景下主流文化與亞文化之間的關系以求探索多元文化主義問題的產生,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1、從美國的移民歷史看,自民族形成之初始,一直存在多元和元與元的差異。最初階段,主流文化(盎格魯——撒克遜文化)占絕對優勢的存在,其他處於非優勢地位的各元文化與主流文化的關系主要以和平共處為主,隨著時代的變化,元與元的差異性突現,族裔要求權利的呼聲逐漸高漲,並最後以多元文化主義的形式體現。

2、多元文化主義是特定時代的產物,是與特定時代下社會的巨大變化,包括家庭、婚姻、宗教、教育和種族關系等領域的新變化甚至與國際大背景緊密相關。多元文化主義是對這些變化的理論回應,也是代表了當前國際學術界的文化研究傾向。

3、存在有一個核心的美國文化,但此文化的內涵也不斷地發生變化充實。這種移民文化的發展過程是一種動態的平衡,這也是多元與一元的關系。新移民的到來往往對原有存在的社會產生沖擊,導致社會發生一系列變化,原有的平衡被打破,經過長期的沖突和融合,新的一輪又形成,如此循環往復。
4、多元文化主義的提出無疑具有積極的、進步的意義。多元文化主義的爭論也顯示社會本身的進步,體現了各種族融合的成功。

③ 多元文化對教育的影響

多元文化是指在人類社會越來越復雜化,信息流通越來發達的情況下,文化的更新轉型也日益加快,各種文化的發展均面臨著不同的機遇和挑戰,新的文化也將層出不窮。下面就是我整理的多元文化對教育的影響,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教師的多元文化素養是實施多元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礎

教師,作為文化的傳播者,其多元文化的素養直接影響學生對多元文化的認知。英國在實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過程中,政府出台了相應文件,明確提出了教師職業標准,以促進教師職業化發展。如英國頒布的《2002年教育法》,對教師評價、工資和資格做出了新規定。其中明確規定了教師應當具備的相互交疊的專業知識,這一規定促進教師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開展多元文化課程。在我國,教師普遍缺乏對多元文化的認知,即缺少多元文化技能,包括多元文化課程設計能力、教學策略、評價能力、多元文化班級管理能力和與學校、家庭、社會的合作能力等。因此,加強教師多元文化素養,是今後一段時期民族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

(二)多元共生的課程內容開發是進行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和關鍵

在課程內容設置方面,英國多元文化課程必須堅持如下原則:一是與國際接軌,其內容涉及全球視野。二是教學內容應明確顯示多元文化社會及其價值標准。三是讓更多的學生了解少數民族,並逐漸消除歧視與偏見,形成團結與和諧的氛圍。四是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傳統,否認用主流文化的價值標准去判斷少數民族的文化傳統。另外,學生本身作為開發多元文化課程的資源之一,同時強調學生、社區、家長在多元文化課程拓展中的地位。少數民族地區的教師和學生在多元共生的課程開發中被賦予了主動參與的角色,而不是被動地學習本民族文化知識。

(三)多元文化教育教學策略的運用是實現多元文化教育的保證

多元文化教育強調滿足不同族群的特殊教育需求,將學生的文化差異視為一種資產,而非負擔或妨害,並試圖彌補由於文化背景不同所造成的學習障礙或學習成績差距,以實現教育權利和機會平等。教育平等的機會,不僅僅是入學的平等機會,也包括了獲得學業成功的`平等機會,基於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為了給予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平等的機會,英國的教學採用個別化教學方式。在課程設置上,學生擁有一定自由選擇學習任務的權利,並按照自己速度和方式進行學習,並沒有統一、同步的要求;課堂上,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受到尊重,學生的家庭、社會、民族背景得到充分的肯定和尊重,學生的個體需要也同時受到關注。

綜上,英國成功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是值得借鑒的,結合我國多民族構成以及豐富的多民族文化的特點,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多元文化教育策略,是當前及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應當重視的教育基本方略,它對於進一步傳承和發揚民族民間文化、促進各民族團結、和諧和共同繁榮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價值。

④ 文化多元性有什麼利弊

多元文化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重要資源,它可以造福於子孫後代。在世界范圍內,各民族各地區的傳統文化多姿多彩,構成了獨具魅力的人文風景。因此,文化多元化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給民族文化帶來一定沖擊,但總的來說,文化多元化有利於世界民族和文化的繁榮與發展。

⑤ 多元文化是什麼個概念多元文化包含什麼

多元文化主要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具有多種不同性質的文化。包括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民族文化和外來文化、高雅文化和低俗文化並存的局面。

⑥ 什麼叫多元文化主義

也許是由於該詞被用得太多、太泛、太隨意,直到目前為止它尚未有一個界定分明、一致公認的定義。可以這么說,「多元文化主義可以指任何東西,也可以什麼都不指」,它完全取決於使用該詞的人在談論什麼問題,以及在什麼語境下談論有關的問題。所以,使用該詞時人們必須說明該詞具體指涉什麼及它的相關含義。不然,不同的讀者對多元文化主義會有不同的理解,導致誤會。舉例來說,多元文化女性主義就是從其內容範疇來說的。

文化多元並不是現代社會才有的現象。早在古代埃及和羅馬,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就和睦地相處於一個社會。在前現代時期,一些社會甚至在法律上承認不同宗教的存在,並想方設法調和宗教派別之間的沖突。然而,文化多元並不等同於多元文化主義,前者主要是一種現象描述,後者則是一種政治理論、一種意識形態。如果說文化多元旨在指出不同文化的共存,多元文化則不僅指出不同文化的共存,而且還要求承認不同文化的差異並平等對待它們。可見,多元文化主要是一個相當激進的社會理論。

⑦ 多元文化指的是什麼

各種文化的發展均面臨著不同的機遇和挑戰,新的文化也將層出不窮。
多元文化是指在人類社會越來越復雜化,信息流通越來發達的情況下,文化的更新轉型也日益加快,各種文化的發展均面臨著不同的機遇和挑戰,新的文化也將層出不窮,我們在現代復雜的社會結構下,必然需求各種不同的文化服務於社會的發展,這些文化服務於社會的發展,就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復雜社會背景下的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主義一詞的出現始於八十年代的美國,1988年春斯坦福大學校園的一場課程改革成為了後來被學者們稱為文化革命的開端,這場改革迅速波及整個教育界繼而在其他社會領域也引發不同的影響,學術界對此現象進行探討和爭論,到九十年代,由於爭論的激烈程度,有人甚至把多元文化主義及相關的爭論稱為文化戰爭。

⑧ 電影的多元文化制約包括哪些方面

題干信息不足

⑨ 文化多元化對世界有哪些影響

多元文化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重要資源,它可以造福於子孫後代。在世界范圍內,各民族各地區的傳統文化多姿多彩,構成了獨具魅力的人文風景。因此,文化多元化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給民族文化帶來一定沖擊,但總的來說,文化多元化有利於世界民族和文化的繁榮與發展。

增強生命
事物相異相合、相輔相成,不同事物聚合在一起才能產生新事物,也就是說,多樣性有利於事物取長補短,創新發展;單一性使事物沒有活力,經常會導致生機窒息。文化多元化是文化創新和創造的源泉。文化創新或某種新文化的創造,在許多情況下是有賴於對不同文化元素的重新組合。一個社會已有的文化元素越多,文化多樣性就越豐富,人們的選擇就越多,就越能誘發人們的靈感和創造性,文化創新的可能性就越大,創造、發明就越是豐富,文化的生命力就越強。這完全適用於全人類文化發展的基本文化規律。中國文化也是在不斷吸收外來文化的過程中得到豐富和發展的,如印度佛教傳入中國,極大地促進了中國哲學、宗教、文學和藝術的發展,而印度佛教也在中國發揚光大。可以說,古今中外許多著名舞蹈、音樂、文學、繪畫、工藝等都是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華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沒有文化的多元化發展,就不可能成就今天多姿多彩的人類文化。

維護平衡
就像地球需要保持多種生物才能達到生物平衡一樣,人類文化的正常發展也需要多樣性的傳統與智慧。人類每一種文化都是經歷了幾千年甚至上萬年的積淀而發展起來的,它們的經驗和智慧、它們的信息庫藏都是其他的文化所無法替代的。每一種文化都是在與異質文化交流與接觸,並對異質文化作出選擇過程中發展的。在現代文明迅速席捲全球的今天,每時每刻都不知道有多少土生土長的傳統文化在消失。一種落後的地方傳統文化的消失,誰也不會注意,誰也不會感到惋惜,但當一批文化群落消失的時候,文化的生態平衡就會遭到破壞。我們面臨的是自然生態破壞、自然資源減少的問題。①因此,保持文化的多元化才能避免文化走入「特質化」道路,「保持其他族群的生活方式與文化特性,就如保護瀕臨絕滅的稀有種屬一樣,是為了人類全體文化的永續存在而保存」。②文化多樣性給文化進化提供了豐富的選擇和更大的可能,而保護文化多樣性是對文化差異性的尊重,是維護文化生態平衡的必要前提。

抗拒霸權
當今世界的文化霸權主義是指某些西方發達國家,主要是美國將本國文化強加於其他國家的一種做法,其實質就是維護文化一元化。美國著名學者塞繆爾·亨廷頓著文宣稱:「雖然美國的流行文化和消費品席捲全世界,滲透到最邊遠和最拒斥的社會……在經濟、意識形態、軍事技術和文化方面居於壓倒優勢」,但美國「要想重新喚起較強的國家優越感,還需要戰勝美國存在的崇尚多樣性及多元文化主義的思想」。③他得出結論說:「如果多元文化盛行,如果與開明的民主制度的共識發生分歧,那麼,美國就可能同蘇聯一道落入歷史的垃圾堆!」為了維系這種「共識」,「增強人民之間的凝聚力,就必須製造一個假想敵」。亨廷頓清醒地看到,非西方國家(比如中國和一些亞洲國家)在全球化進程中不斷加強自身的文化自覺意識,已日益成為西方文化之外的另一種強大力量。為此,他才提出要學會與不同於西方文化傳統的非西方民族和諧相處的文化對策,並主張要盡力去辨認西方文明和其他文明之間存在的共性因素。未來世界只能是不同民族共存的世界,時代要求每個民族不得不學會與其他民族和諧相處,否則就會喪失自己的利益,不利於自己的發展。

化解沖突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但當今世界並不安寧,民族沖突時有發生,如阿拉伯民族與西方民族的沖突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愈演愈烈。化解民族矛盾,處理好民族之間的關系是各個國家和民族和睦相處的重要條件,而民族平等是民族團結和共同繁榮的基礎。因為每一個民族,無論其大小,都是人類大家庭的一員,都為人類的發展作出過重要貢獻,都應該是平等的。而在每個民族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積淀而成的民族文化,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對異質文化乃至整個人類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而也應該得到尊重、理解和認同。
影響
當然,要實現這一過程,的確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因為「全球一體化」與「文化多元化」首先就是一個悖論。「文化多元化」還是一個前瞻性的遠景,還是一個僅局限在知識分子群體內談論的話題,而「全球一體化」則是一個既成事實。雖然後殖民主義文化理論,包括賽義德的「東方主義」理論,都在批評西方中心論,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東西方在全球化進程中的關系問題,但其理論術語、思維空間、批評指向等,仍然是在西方文化語境中進行的,仍然局限於西方知識體系之內。在賽義德那裡,東方主義是西方文化的產物,是西方人自我主觀性的投射、權力的反映,他對西方的解構與批判,仍然是西方話語,而並非是「有關東方的真正話語」。 因此,要真正實現「文化多元化」,或者更確切一點說,在何種意義上實現「文化多元」,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程要走,這要取決於全球化的實際進程以及發展方向。
全球化帶來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多方面的。美國學者J·希利斯·米勒在京所作的題為《論全球化對文學研究的影響》的學術報告中,曾談到其中的三個重要影響:第一個是「自18世紀以來作為政治與社會組織的統治形式的單一民族國家完整性與權力的下降。新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已經使得商業全球化,因此,作為傳統的經濟組織所在地的單一民族國家在逐漸失勢」;「全球化的第二個影響是它帶來了許多新型的、建設性的、具有潛在影響力的社會組織以及新的團體」;第三個影響是對人自身的影響,他援引W·本傑明的話說,「新的技術、新的生產方式與消費方式這些19世紀工業化帶來的變化,使人類產生了一種完全不同於過去的、全新的感性,隨之而來的是在世界范圍內的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如果用我們自己的話概括一點地講,這三個影響分別對應著政治、經濟和文化三個層次。全球化當然首先會對國家的政治權力產生制約,會實現「無限政府」向「有限政府」的過渡。隨之而來的則是政府讓渡出來的直接管理經濟的權力,將越來越被跨國性經濟組織所接替,例如在這次亞洲金融危機中,世界銀行、世界貨幣基金組織所發揮的作用及產生的影響,可以明顯地說明這一點。全球化對人自身的影響涉及到文化問題,因為無論什麼樣的文化,都無不以對人的關懷為自己的主要職責。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新的通訊交通工具、新的娛樂方式、特別是國際互聯網,對人的生活方式的改變將越來越明顯,對人的主觀感受也將會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總而言之,民族國家的衰落;新的電子通訊的發展、超空間的團體;可能產生的人類的新的感性、導致感性體驗變異、產生新型的超時空的人」, 這都是全球化所帶來的結果。
我們需要考察全球化帶給人自身的另外一個結果,即全球化帶給人們的認同危機。的確, 全球化不僅使人的感性體驗方式發生極大的變異,而且還隨之帶來了人的認同危機,這種認同危機曾發生在工業化之後,大工業化生產產生了人的異化,而信息時代所產生的人的孤獨感一點也不比過去減少,甚至有加大的趨勢。雖然人們可以通過打電話、看電視、在電腦互聯網上搜索來建立與他人更廣泛、更直接的聯系,但毫無疑問,靠這種方式所建立起來的聯系都無不帶有一種欺騙性、虛假性,人們得到的是一大堆言語的、聽覺的、視覺的現實幻影,而失去的則是作為感性與理性統一體的自我的真實體驗。缺失就是需要,在這種情況下,人們自然會嚮往一片純凈的私人空間,自然會追尋那個安適的精神家園。近代詩哲們追問的問題是「我們是誰?」而人們可能會對「我們屬於誰」這樣的問題更加敏感。因此,全球化不僅帶來了私人空間、精神家園的喪失,而且也產生了對私人空間、精神家園的迫切需要。這樣,人們對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的認同便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了。正像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所說的那樣:「文明是最大的『我們』,在其中我們在文化上感到安適,因為它使我們區別於所有在它之外的『各種他們』。」我認為,文化多元化的可能性與合理性,正是基於全球化所帶來的人的一種精神缺失以及由此產生的需要,正是根置於全球一體化這一現實土壤之中。

理解
文化多元化的含義也是多層次的。它不僅僅是指在全球范圍內不同民族文化的共存共榮,而且它也意味著在某一單一民族國家中的傳統文化對其他民族文化的寬容以及必要時的吸收,最重要的是,文化多元化還是一種新思維,它要求人們從傳統的一元式思想方法轉變到多元式思想方法,從絕對論轉變到相對論。
要談文化多元化,自然逃不過「文化是什麼」這個頭疼的老問題。迄今為止,有關文化的定義已經超過150種,在將來,數量肯定還會增加。之所以會產生這種情況,是與文化這個概念的多義性有關的;而文化概念的多義性又最有可能與文化本身的多層次性有關,人們很可能分別從不同的層面上來界說文化,這也是很正常的。我們不能接受的是那種無所不包、無限泛化的文化概念,因為這是沒有意義的。在這個前提下,我們認可文化整體性概念,即將文化看成是一個整體性結構,同時我們還要注意,在這個整體性結構中,一定存在著深層結構與表層結構的區別。構成文化核心的深層結構是那些在全球性范圍內將不同民族文化加以區別的文化的根本性特質,這就是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中所說的:「文化是通過某個民族的活動而表現出來的一種思維和行為模式,一種使該民族不同於其他民族的模式」 。如果是從這個方面來看待文化的根本性問題的話,那些諸如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居住文化等等自然會被排斥在文化核心之外。在我們看來,即使真有那麼一天,人們吃同樣的飯、穿同樣的衣服、住同樣的房子,也不會使文化導向單一的一種。正像一首被廣大華人所傳唱的歌所說的那樣:「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我們在這里所說的文化核心、文化的深層結構是流淌在每個民族的心靈中、體現著不同民族特徵的東西,它既是一種思維和行為模式,同時它還包括民族信仰和價值趨向等;而語言、藝術、宗教、哲學等則是它主要的客觀性載體。
作為深層結構的核心文化也不同於那種在政治、經濟基礎之上的、屬於上層建築的文化的概念。這種文化概念,其實質是一種意識形態,它必須與政治、經濟的發展相適應,並由此產生了不同時代的文化形態,諸如封建文化、資本主義文化、社會主義文化等。在我們看來,這些文化形態只是文化結構的表層,而在這背後,還隱藏著更深層的東西,它們是封建主義時代的文化、資本主義時代的文化、社會主義時代的文化。個人主義可能是資本主義文化,而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則是資本主義時代的文化。對於前者而言,它與政治、經濟體制密不可分,對於後者而言,它卻具有一種永恆的價值,這種價值並不會隨社會體制的改變而改變。賽義德認為,文化首先「意味著那些所有的慣例,諸如藝術的描寫、傳達和再現等,它相對獨立於經濟、社會和政治領域,常常存在於審美形式之中,其中一個原則性目標是追求快樂」⑹。 作為「相對獨立於政治、社會和政治領域」的文化,雖然也會受到意識形態的影響,但它同意識形態的關系絕不是線型決定論式的關系,它還具有著一些超意識形態的特質。一位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會致力於反對封建主義、資本主義制度,但這決不會妨礙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而對傳統文化的認同也決不意味著它對傳統的生產方式、社會制度的擁護。
假如我們將這兩種文化都看成是構成文化整體的東西,我們也應該看到二者在文化整體結構中的地位與作用也是不一樣的。與意識形態緊密相連的體制文化構成為文化結構的表層,而體現著民族特性的文化則居於文化結構的核心(深層)。當社會的政治經濟發生變革的時候,首當其沖的是引發文化表層結構的變化,並在核心周圍構成一道保護地帶,這個保護地帶起著將沖擊力引向自身的作用,保護著文化的價值核心不受到摧毀。只有在一個民族的價值信仰以及思維、行為模式徹底發生變異的情況下,也就是這個民族的文化價值核心也遭到破壞的時候,我們才可以說,這個民族的文化傳統徹底斷裂了,消亡了。
正是基於文化深層結構的穩定性,它才在全球性范圍內為文化的多元化提供了可能性。當然,在不同的時代,文化核心、文化的深層結構會面臨不同的挑戰以及作出對挑戰的積極回應,但所有這一切,都應該建立在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礎之上,在此基礎上,在保證本民族文化核心延續的前提下,可以無顧慮地吸收與融合來自異質文化的對本民族的整體性文化發展有益的東西,從而實現在單一民族國家中文化的多元化。或者還可以走得更遠些,在保證本民族文化主導性地位的前提下,對於異質文化、他者文化的核心價值在本民族國家的存在也保持一種寬容的態度,只要它不構成對本民族文化核心價值的侵害。而要做到所有這一切,顯然都有賴於一種多元化的思想方法。

應對
不可否認,中國自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的確開始被迫走上了西方化的進程。與此同時,許多有識之士也已認識到,中國要自強、自立,除了「師夷長技以制夷」之外,別無其他法門。梁啟超在《五十年中國進化概論》一文中說:「近五十年來,中國人漸漸知道自己的不足了。這點子覺悟,一面算是學問進步 的原因,一面也是學問進步的結果。第一期,先從器物上感覺不足。這種感覺,從片戰爭後漸漸發動,……覺得有舍己從人的必要,於是福建船政學堂、上海製造局等等漸次設立起來。……第二期,是從制度上感覺不足,……所以拿『變法唯新』做一面大旗,在社會上開始運動。……第三期,便是從文化根本上感覺不足。第二經歷的時間比較的很長,--從甲午戰役到民國六、七年間止。……這二十年間,都覺得把人家的組織形式,一件件搬進來,以為但能夠這樣,萬事都有辦法了。革命成功將近二十年,所希望的件件落空,漸漸有點廢然思返。覺得社會文化是整套的,要拿舊心理運用新制度,決計不可能,漸漸要求全人格的覺悟。……所以最近兩三年間,算是劃出一個新時期來了。」
梁啟超在此所說的中國在向西方學習的過程中經歷的三個階段:經濟、政治和文化,分別與中國近代以來的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包括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運動相對應。這形成為近代中國社會發展的一個循環圈。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五四新文化運動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的沖擊是巨大的,但也不能由此簡單地得出結論說,中國的傳統文化在五四已徹底斷裂了。林毓生在《五四式反傳統思想與中國意識的危機》一文中,曾就五四與傳統的辯證關系發表過很好的意見,他用思想「內容」和思想「模式」兩個不同的概念分別指稱五四對傳統的批判性和繼承性。也就是說,五四的反傳統是在「思想內容」這一層面上進行的,而在「思想模式」這一層面上,五四卻繼承了中國的傳統。這種在「思想模式」上的繼承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一是中國傳統中的「實踐理性」仍被五四代表人物所繼承。這種「實踐理性」也就是林毓生所說的「真實(reality)的超越性與內涵性具有有機的關連」,也就是說,中國傳統並不追求超越現象的本質真實,而是在現象中追求本質,在現實的人生中內涵著超越的意義,所以不關心身後之事。這也就是孔子所說的「未知生,焉知死」的深刻含義。二是五四精神中蘊涵著一種中國知識分子特有的入世使命感,這種使命感是直接上承儒家思想所呈現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與「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精神的,它與舊俄沙皇時代的讀書人與國家權威與制度發生深切「疏離感」,因而產生的知識分子激進精神,以及與西方社會以「政教分離」為背景而發展出來的近代知識分子的風格,是有本質區別的⑼。由此看來,向西方學習,並不一定會帶來中國文化傳統的斷裂,這是我們在考察了中國近代社會 發展在經歷了經濟、政治與文化的西方化循環之後得出的一個基本結論。
在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之後,我們也似乎正在重復著這個循環。不過順序有所變化,經濟體制的改革與接受西方文化幾乎是同步進行的,而政治層面的改革則顯得稍微滯後。我在此所說的政治層面的改革當然不是指政治制度的改變,而主要是指管理制度的改革。對於大多數中國老百姓來說,他們最關心的是如何擺脫貧窮的問題。所以,現代化將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是中國發展的目標。從現實的要求出發,經濟改革要進行得順利一些,管理體制改革已迫在眉睫。相應的,人們的一些法制觀念、公民意識、財產權、工作的敬業精神等具有現代性特徵的意識形態的東西也理應得到加強和改善。如果傳統文化沒有給我們提供這種東西,向西方學習便是必要的。這是否意味著我們要完全放棄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呢?決不是這個意思。我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放棄中國傳統文化中被視為核心價值的東西。這又回到了那個老問題,即我們如何看待文化的問題。如果我們能夠接受這樣一種關於文化的定義,即把文化看成是一種思維與行為模式,看成是一種信仰和價值趨向,那麼我們可能會對日益發展著的現代化的趨勢寬容一些,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消除我們對於自己文化傳統的焦慮。因為正像我們前面所說的,如果吸收和融合的是那些有利於我國經濟發展、政治改善的屬於西方體制文化層面的成分,這並不會導致我們自己的文化傳統中核心價值的改變。而且處理得當的話,反而會加強對核心文化傳統的認同。一個明顯的實事是,極力宣揚中國文化價值的人常常是那些經歷了西方文化熏陶的人,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生活的國外華人比我們這些生活在國內的人更容易體驗到對中國文化的需求。道理很簡單,一種對自身文化的信念只有靠在與文化「他者」的對比中才更容易確立起來。我們如何才能做到即使我們能夠充分享受現代化帶來的各種便利,又不致使我們喪失自己文化的認同,我想在這一問題上大家應該是有共識的。
所以,我們既沒有必要因擔心中國傳統的喪失而反對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及管理制度,也沒有必要因為要進行現代化建設而去反對和放棄我們的文化傳統。因為說到底,文化的根本問題與政治經濟問題是本質不同的兩種系統,兩者不能用誰決定誰的單向思維來看待。我們盡可以參入全球一體化的進程,沒有必要擔心這會妨礙我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
思想應該統一,但是,思想的統一隻是個方向,它和兩平行線相交於無限遠一樣,是在有限時間內無法實現的東西。思想是文化的重要范疇,是文化中最活躍的部分,思想的多元化是文化多元化的核心。思想的多元化有的來自世界的一體化,有的來自現實的思維。前者屬於歷史的積沉,後者來自社會的現實發展。
文化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的落後會制約文化的發展,同樣,文化的落後也會制約經濟的發展。但是,也不排除文化的發展在某一方面脫離經濟的制約超常發展的情況。如果這種超常的文化發展與具體的經濟發展不相適應,那麼,這種超常的文化發展同樣也會制約經濟的發展。所以,人類社會只有平衡發展才能持續穩定地發展。
文化的多元化表現在文化的各個方面,但是,不管是文化的整體還是在文化的哪一個具體方面都不能過快走向單一化,都必須與其它方面的多元化相適應,更應該與經濟的發展相適應。

方向
保留現有文化、吸取外來文化、傳承民族文化多元化就是不要把文化搞得單一枯燥。

動力
文化的基本原則就是表現,這種表現實際上是一種自我表現,是每個人內心的一種表現。因此,文化在本質上就是多元化的。這種多元性同現代社會在經濟上的利益分化、政治上的個體化密切聯系在一起。因此,政治民主化、經濟市場化都是文化多元化的動力。

⑩ 多元文化對當今大學生思想形成產生了哪些深刻影響

多元文化是多種文化進行融合與碰撞的結果,是當今社會的一種重要的文化形態,多元文化對中國社會文化的發展,尤其是大學生思想意識形態的形成產生深刻影響。因此,在多元文化視域下,正常引導大學生進一步對思想政治意識主流化及堅定化,是現階段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緊迫探討的問題,具有時代必要性及緊迫性。[1]大學生的價值觀極易受到不同文化的影響,在樹立正確價值觀的道路上可能會受到不同文化的影響而偏離軌道。因此在多元化視域的大背景下對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展開進一步的探索與研究,探索出具備實踐性的教育策略。

一、多元文化視域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面臨挑戰

社會思想領域逐漸呈現出道德標准多元化與利益主體多元化的趨勢,增大了在多元價值背景下個體價值取向的自主性。但是,一方面大學生的個體價值觀極易受到自身認知水平、社會閱歷及知識結構等因素的制約,自我控制能力、辨別是非能力及自主選擇能力較差,使其作為價值觀接受個體價值的自主性選擇過程中面臨困境。另一方面,多元文化價值觀沖擊。傳統的價值導向,使大學生對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自主認知產生動搖,大大增加了大學生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成自身內在行為准則與價值的難度。大學生存在思想政治層面上的各種困惑及偏差,根本原因是他們缺乏政治理論的支撐。[2]

1.價值多元化對思政教育主流意識帶來挑戰

在多元文化的沖擊下,思想政治教育也不斷向多元化價值觀逐漸轉變,特別是在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推動下,來自世界各國的不同文化已經逐漸融入到傳統的中國社會文化中去。價值觀多元發展對思政教育帶來挑戰,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應該與時俱進,需要在文化多元的大背景下進行適當調整以適應社會的發展。現階段的意識形態領域,一些西方國家的敵對勢力不斷運用意識形態的滲透對我黨的積極意義及成就進行抨擊,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造成較為明顯的負面影響。

2.當前文化傳播方式挑戰思政教育主動權

隨著多元文化的不斷發展,虛擬網路和新興媒體不斷涌現,為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血液、開辟新的渠道,也提供了新的手段與武器,與此同時,這些新興的文化也給大學生思想的形成、教育主流渠道的建立帶來了挑戰。虛擬網路並不是單純的網路虛擬空間,它是現實社會向虛擬空間發展延伸的結果,是社會關系、社會角色及社會利益在?擬世界的再現。虛擬網路的強勢來襲正迅速地改變現代大學青年的生活與交流方式,並以此形成特有的新興文化形態虛擬網路文化。[3]然而網路平台上充斥著大量良莠不齊的信息,對於社會經驗不足、甄別能力不強的大學生而言,他們的社會道德感知易陷入困惑、模糊或者迷茫中,不能將真實世界與虛擬世界完全區分開來,挑戰了思政教育的主動權。

3.網路信息豐富性和復雜性挑戰思政教育權威性

當前互聯網技術提供的文化傳播方式,對青年大學生的政治思想及意識形態都形成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推動下,中國青年大學生獲得訊息的渠道越來越廣,這樣很大程度上拓寬了大學生認知面。同時大學生通過這一渠道學習,也可能接觸到更為復雜的社會意識形態,一些不良信息通過互聯網渠道傳播給大學生,影響了大學生形成正確的社會思想政治意識形態。網路信息豐富性和復雜性挑戰了大學思政教育的權威性。

二、多元文化視域下大學思政教育創新路徑

1.提升思政教育自覺性

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元文化視域的社會背景下進行的調整,進一步帶動了大學生思想意識形態的健康和積極發展。但要實現大學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行為准則與價值觀,提升大學生思政教育自覺性,這就需要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從教育內容到教育方式上進行深入改革,推動大學思政教育與當代社會主流價值的發展趨勢相結合,進而帶動多元文化視域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發展。

2.將思政教育融入文化中開展德育工作

杜威指出「教育即生活」,人們所需的信仰不可靠生硬灌輸進去,所需的處事態度不可粘貼上去,但個人生存所在的特定生活條件將引導人們看到或者感覺到一種事物,而不是另一種事物所以他所在的生活條件在他的身上逐漸形成某種行為系統或者某種行為的方向。因此,要將思政教育融入文化中開展德育工作。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充分重視學生參與社會實踐這一環節,並根據實際教學需求,為學生選擇優良的社會實踐平台,建立推動德育工作的長效機制以提高大學生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的效率和時效性。促使大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比如游覽紅色文化基地、參與志願服務及生產勞動等活動,將思政教育融入生活,使學生在實踐中取得理想與信念的認同感,在實踐中不斷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及愛國意識。[4]使學生深入感受現實、體驗實際生活、了解社會動向,尋求個體價值觀和社會主流價值觀的高度融合。

3.將網路作為思政教育的載體

在調整教育方式方面,開展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應側重改革其傳播模式,運用互聯網強大的信息處理功能,將網路作為思政教育的載體,帶動大學思政教育的優化轉型。將網路作為思政教育的載體是在大學生對互聯網技術有著濃厚興趣的基礎上進行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利用大學生對互聯網的興趣可有效提高大學思政教育的效率,幫助大學生運用互聯網平台這一新途徑獲取更加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大學生的課程安排較為緊張,學習時間也相對緊湊,而傳統課堂教學方式花費的時間較多,知識內容也總結得不全面,在傳播知識的效果上難以達到理想的狀態,已經難以適應現階段多元文化的發展。因此,要對大學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深入改革,採用內容全面的互聯網技術平台作為思政教育的載體,才能使大學生更加快捷地獲取全面的思想政治知識。

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要結合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在多元文化價值觀的多元文化視域下對教學方法及教學觀念進行調整。大學生在開展思想政治形態學習時,學校需要結合時代發展運用互聯網平台等不同渠道,在多元化文化大背景下對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及內容進行深入調整,通過多種途徑實現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續發展,使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化、有序化,才能在真正意義上使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成為大學青年形成正確思想意識形態的指路燈。

閱讀全文

與多元文化制約有哪些方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9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2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