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華文化的精髓是什麼
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精髓。
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精髓是中華傳統美德,概括起來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十二個字,而其中「孝親尊師」則是中華文化的大根大本,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從根本救起。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肖群忠認為,本書強調「孝是中華文化的根,敬是中華文化的本」,提出弘揚中華美德要從孝親尊師做起,確實抓住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鍵之所在。
(1)什麼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擴展閱讀: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品格,使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的東方五千多年之久,仍然充滿生機。在當今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首先復興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要繼承和弘揚我國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培育和形成的傳統美德,堅持馬克思主義道德觀、堅持社會主義道德觀,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基礎上,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努力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引導人們嚮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❷ 中華文化的精髓是什麼
中華文化的精髓是中國傳統文化是多種哲學思想完美融合的文化,具有高度 的包容性。
而包容性就意味著這是一種有生命力和創造力的文化,中國文化有強 大的同化和改造外來文化的能力,將外來文化的精華,吸收為中國固有的文化。 這是中國文化的強大的再造改造和吸收的特點。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文化的綜合,是中國文化自信的源泉,是推進中華民族實現民族崛起和偉大復興的源頭活水,更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動力。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文化,一個不懂得珍惜愛護繼承發揚自己民族文化的民族是沒有未來的,所以,在這個時代,我們必須樹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樹立更大的文化擔當,去挖掘、繼承和發揚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
1.中國傳統文化是多種哲學思想完美融合的文化,具有高度的包容性,而包容性就意味著這是一種有生命力和創造力的文化,中國文化有強大的改造外來文化的能力,將外來文化的精華,吸收為中國固有的文化。這是中國文化的強大的再造改造和吸收的特點。中國傳統文化中,有道家的自然,有儒家的仁愛,有墨家的無私大愛,有法家的嚴謹,有佛家慈愛和奉獻等,這些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因子。
2.中國文化中有溫情脈脈的仁愛文化。這是以儒家學說為中心的仁者愛人的文化。儒家文化更注重集體與個人的關系,更注重人倫之間的關系,他所倡導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欲立而立人的忠恕之道,是中國人處理人際關系的金科玉律。在當前,仍然有用!
3.中國傳統文化是注重現實的、強調腳踏實地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更注重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相對於印度哲學的神學化,相對於西方的自然哲學,中國文化具有強調精神境界追求人的身心和諧的特徵。
4.中國傳統文化有以民為本的優秀傳統。在西周時期,以民為本的思想已經開始出現了萌芽,到了儒家學說的第二號人物,孟子那裡,以民為本的思想達到了頂峰。孟子的仁政和王道理想,就是建立在以民為本的思想上的。
❸ 中國文化的精髓是什麼
中國文化的精髓是以人為本,天人合一和人文思維,充滿了濃厚的人文精神。
中國文化浩如煙海,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從文化的外延來思考中華文化,不外乎思想文化,精神文化和行為文化。
從中國歷史發展的脈絡思考中國文化,就是中國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說到中國文化的精髓,我個人的看法是首先要回答中國文化的源頭是什麼的問題,即文化的主體是什麼的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文化的精髓是以人為本,天人合一和人文思維,充滿了濃厚的人文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有很大的隨機性、隨意性和模糊性,總是處在不斷變化當中。比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領導永遠是對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還有“大概”,“也許”,“差不多”,“有關部門”、“相關單位”等表述;再有,人家問怎麼辦?你答,“看著辦”,人家問你吃什麼?你答“隨便”,領導開口講話說只講“三句話”(無法確定到底要講幾句話),等等。
諸如之類的模糊思維方式案例還有很多。總之,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是以退為進,可攻可守,以和為貴,相得益彰。
❹ 中國文化的精髓是什麼
中華文化的精髓是道。
毛澤東正是中國近代史上曠世罕出、替天行道的民族英雄。
道者,變易、簡易、不易之道也。
道者,無名無不名、無為無不為之道也。
道者,容納百家、匯通中外之道也。
道者,除暴安良、濟世利民之道也。
道者,與時俱進、革故鼎新之道也。
道者,融合天人、中和萬物之道也。
道者,經天緯地、繼往開來之道也。
大道無言。
大道無則。
大道無窮。
大道無敵。
說道即道。
說道非道。
此或近乎說道焉。
❺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什麼
中華傳統美德。
優秀傳統文化的具體表現是多方面的,我們要積極傳承發展。如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理念,要使之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基礎和源泉。
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如仁義禮智信「五常」、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等,是中華民族在漫長發展歷程中生生不息的主要支撐,必須努力傳承和弘揚。
中華文化中還有許多思想理念對當代人類面臨的沖突解決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孔子在2500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態度與「和而不同」的精神,有利於處理人與人的矛盾沖突,有利於處理不同文明之間的關系,也深刻體現了中華文明處理人類難題的智慧,值得深入發掘和闡發。
(5)什麼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擴展閱讀: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最核心的就是其中的一套思想理念、價值觀和民族精神。主要包括:
(一)天人合一。
即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合一,注重人道和天道的一致,不是強調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不主張天和人的對立,而主張天和人的協調。
(二)以人為本。
主張「天地之性,人為貴」,「人者,天地之心」,肯定人是宇宙的中心。中國傳統主流文化不重視彼岸世界,始終關注的焦點是人類社會的有序和諧與人生理想的實現。
(三)崇德尚義。
重視人的德性品格,重視德性的培養和人格的提升,歷來高度推崇那些有高尚精神追求的人士。孔子說「殺身以成仁」,孟子說「捨生而取義」,都是認為道德信念的信守和道德理想的堅持可以不受物質條件影響,在一定的條件下比生命還重要。
❻ 中華文化的精髓是什麼
中華傳統美德。
優秀傳統文化的具體表現是多方面的,我們要積極傳承發展。如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理念,要使之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基礎和源泉。
中國傳統文化是多種哲學思想完美融合的文化,具有高度的包容性,而包容性就意味著這是一種有生命力和創造力的文化,中國文化有強大的同化和改造外來文化的能力,將外來文化的精華,吸收為中國固有的文化。這是中國文化的強大的再造改造和吸收的特點。
以人為本是中國文化的出發點。
中國人認為,人是萬物之靈,人是天地間最靈、最貴的。早在《尚書》中就有「唯天地萬物之母,唯人萬物之靈」的說法,後來荀子也有「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而草木水火禽獸都沒有,所以人「最為天下貴也」。
不僅如此,中國傳統文化認為人不僅最貴,而且最靈。「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化成」,人參與天地之造化,天地因為人的參與而變得有序,人的禮樂精神,人的禮義廉恥的自我約束,人的群居互助思想,使得天地萬物得以有序治理,這個有序治理的過程就是以人為本的過程。人類文明的進步是人類自身不斷繁衍生息,不斷豐富和發展人類文明素養的過程。
❼ 中華文化的精髓是什麼
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精髓。
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精髓是中華傳統美德,概括起來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十二個字,而其中「孝親尊師」則是中華文化的大根大本,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從根本救起。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肖群忠認為,本書強調「孝是中華文化的根,敬是中華文化的本」,提出弘揚中華美德要從孝親尊師做起,確實抓住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鍵之所在。
(7)什麼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擴展閱讀
習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品格,使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的東方五千多年之久,仍然充滿生機。在當今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首先復興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❽ 中華文化的精髓是什麼
學者認為,中國的民族精髓大致上可以概括為四個相互聯系的方面:
1、理性精髓
集中表現為:具有悠久的無神論傳統,充分肯定人與自然的統一和個體與社會的統一,主張個體的感情、慾望的滿足與社會的理性要求相一致。總的來看,否定對超自然的上帝、救世主的宗教崇拜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強烈主張人與自然、個體與社會的和諧統一,反對兩者的分裂對抗,這就是中國民族的理性精髓的根本。
2、自由精髓
這首先表現為人民反抗剝削階級統治的精髓。同時,在反對外來民族壓迫的斗爭中,統治階級中某些階層、集團和人物,也積極參加這種斗爭。說明在中國統治階級思想文化傳統中,同樣有著」酷愛自由」的積極方面。
3、求實精髓
先秦儒家主張」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人論世,反對生而知之;法家反對」前識」,注重」參驗」,強調實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張」知人」、」自知」、」析萬物之理」。這些都是求實精髓的表現。
4、應變精髓
八端是指這八端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使得德行的體現。
八法是指:中醫在辨證論治原則指導下的八種基本治療大法的總稱。它包括: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溫法、清法、消法、補法,是天人協調的體現。孔子之後,《中庸》作者從理論上進一步將智、仁、勇概括成」三達德」,是剛健有為的表現。
五常之德:仁、義、禮、智、信。是」和與中」的中庸道德體現。
中華文化的代表學派
一、儒家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論語》、《孟子》、《荀子》
儒家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其核心思想是發揚四端 、講究五典(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和仁(仁愛)、孝(孝順長輩)、忠(忠天下)、誠(公平和講求事實)、恕(具有同理心並推己及人,為歷代儒客和士大夫所尊崇。
它以春秋時孔子為師,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的一個學術派別,是一種人生哲學。
儒家強調教育的功能,認為重教化、輕刑罰是國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張「有教無類」,對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應該進行教育,使全國上下都成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還主張以禮治國,以德服人,呼籲恢復「周禮」,並認為「周禮」是實現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理想社會是大同社會。至戰國時,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兩派。
二、道家
代表人物:老子、莊子、楊朱。作品:《道德經》、《莊子》、《黃帝四經》等。
道家以「道」(」道「即是「炁「或者」無「)為核心理念而得名,最早見於西漢歷史學家司馬談的《論六家要旨》,當初也叫道德家。
從廣義上來說,主要分為老莊派、黃老派、楊朱派三派,其中老莊派以大道為根、以自然為伍、以天地為師、以天性為尊,以無為為本。
主張清虛自守、無為自化、萬物齊同、道法自然、遠離政治、逍遙自在、內聖外王(即提高自身的各種素質素養以安邦定國 ),政治理想是桃花源和至德之世,體現了「離用為體」的特點,因此成為了歷代文人雅士遠離殘酷現實的精神家園。其代表人物是老子、莊子、列子等。
三、法家
法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是一種政治哲學。因主張以法治國(即法制,亦即君主一人凌駕法律之上的法律制度),「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故稱之為法家。春秋時期,管仲、子產即是法家的先驅。戰國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開創了法家學派。
至戰國末期,韓非綜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勢」和申不害的「術」,以及法家思想學說之大成。當然,法家學派開創之初的法所治理的並非百姓,而是王公貴族,因此早期的變法觸怒了周公定下的封建制度下貴族的利益。
到了秦代,因秦始皇錯誤的將法家思想應用到治民上,導致秦朝二世而亡,也給法家思想帶來了危機。直到漢武帝實行了外儒內法的政策,法家思想才得以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