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年俗文化衰落的原因
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更關注新的事物,新的產品,新的文化。
2、外來文化的沖擊
3、中國有關文化傳承和創新方面制度缺失。
4、年俗文化失傳或面臨後無傳承的尷尬局面。
B. 傳統節日式微,為什麼我們的傳統節日越來越淡化了
曾幾何時我們苦苦期盼的過年過節,已經越來越淡化,越來越冷清,越來越多的人感覺不到過年過節的氣氛了,感覺過年過節就像是一個長假, 沒有了兒時的快樂和美好的感受。 特別是以前非常隆重的節日,像春節,就更加沒有那種興慶的氛圍,完全沒有了兒時那種興奮和儀式感。
最重要的一點是,環境意識越來越強,由於現代人環保意識的加強,那些傳統的被人們認為很有年味的習俗。比如,現在很多地方規定不讓放鞭炮,不讓放煙花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人們傳統印象中的年味。而科技的高速發展,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再遙遠,卻讓親情與傳統節日漸行漸遠。所以,我們覺得過年過節沒有以前有意思了,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但是作為年輕人如果關掉手機、 電腦、重拾起對中國傳統節日的尊重、陪伴在親人身邊,傳統節日還是有很多價值讓我們參與發揚的。
C. 傳統節日文化氣氛被破壞的主要原因嗎
「西化」思想的沖擊是導致傳統節日逐漸遭受冷落的一個重要原因。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西化」思想在我國越來越嚴重。比如說,一個影視演員在國內不管拿多少獎項,國人都不會覺得他有多優秀,但是如果有一天他忽然得到了國外某國頒發的一個獎項,那麼他轉眼間就會被國人稱為國際巨星、影帝之類的頭銜。其時他人還是原來那個人,水平還是原來的水平,只不過他不知何時拍的一部不算很爛的片子,不知何時被誰拿到了國外,最後被老外評了個獎,結果他就成了國人眼中的國際巨星。還有,在學術界,如果一個國內土生土長的學者,如果他想得到國內同行的普遍認同,他就必須做出非常非常好的學問,才能征服國內同行;但是如果是一個海外歸來的學者,他一般用不到多長時間就會在國內爆的大名。其時海歸學者不一定有本土學者學問做得好,但大家在潛意識中好像都感覺到海歸學者比本土學者水平要高,這就是西化思想對我們思想滲透的一種表現。還有,在語言學習上,我們只看到孩子們參加外語補習班,沒有聽說過誰家的孩子參加過漢語補習班;也只看到過有辦英語補習班的,還沒有見看到辦漢語補習班的;每所大學每個專業都開了英語課,可是大學里有一多半專業卻不開大學語文課;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時候英語是必考科目,可是漢語幾乎沒有幾個專業作為考試科目;但有一點我們必須提醒國人我們國家的名字叫中國,我們的國語是漢語。在「西化」思想在我國影響越來越深的情況下,作為本土產物的傳統節日被逐漸冷落自然是意料之中的事。很多人感覺到過傳統節日沒什麼意思,對於「洋節」卻情有獨鍾,認為過聖誕節比較有品位,過情人節比較浪漫;而對於我們最重要的節日——春節、我國的情人節——七夕節卻並不太熱心,感覺這種節日過不過都可以,因而導致了傳統節日的逐漸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