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如何保護黑石礁歷史文化街區

如何保護黑石礁歷史文化街區

發布時間:2023-02-15 19:32:09

『壹』 歷史文化街區保護作文素材

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翹街

1986年國務院公布第二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時,正式提出保護歷史街區的概念:「作為歷史文化名城,不僅要看城市的歷史及其保存的文物古跡,還要看其現狀格局和風貌是否保留著歷史特色,並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傳統風貌的街區。」這主要是針對當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中的不足和面對舊城改建新高潮而正式提出的。

筆者認為,目前,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體系存在幾個問題。一是歷史文化名城概念及其保護內容不清晰。歷史文化名城的概念是「保護文物特別豐富,具有重大歷史價值和革命意義的城市」,這個標准明顯的弊端就是重個體傳統遺產保護,輕城市整體文化環境保護;二是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范圍沒有明確的界定,造成保護規劃實施、管理和資金保障上諸多不便;三是保護與發展的矛盾並沒有得到解決。由於歷史文化街區的現狀條件與現代化生活的要求相差甚遠,面對大規模舊城改造的沖擊,名城保護工作更為艱難。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的許多名城整體保不住,常常只成為「名城」招牌,並且許多歷史文化街區被「建設性消失」,歷史風貌遭到嚴重破壞。

因此,要進一步完善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專項規劃,建立健全的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管理長效機制,把制定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發展規劃融入到全市(縣)新的發展戰略中,構建政府主導、專家參與、公眾支持、社會協同的歷史文化街區保護體系。

歷史文化街區是寶貴的不可再生資源,其承載的歷史信息和人文情感是不可重建的,應致力於完善其基礎設施,維持其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功能和經濟文化活力,在不損害歷史建築外部立面的基礎上對內部設施予以升級,並且,結合各市(縣)環境整治工程,推進歷史文化街區周邊環境優化,加強公共服務,使歷史文化街區成為文化底蘊深厚、居民安居樂業的文明街區。

要挖掘歷史文化價值和地方特色,推進歷史文化名城建設,將那些寶貴的不可復制的歷史資源,統一利用開辦博物館、展覽館、紀念館,增強廣大市民對家鄉歷史的了解。

同時,歷史文化街區的歷史建築大都具有美學價值,要將這些歷史文化街區建築融入到城市開發建設中,以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價值,實現文物保護與經濟發展有機統一,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大力發展歷史文化街區旅遊資源,打造歷史文化街區旅遊品牌;依託歷史文化街區大力開發各地區「民族風情游」「古建築風貌游」等旅遊項目,作為我國「民族旅遊」「生態旅遊」的'重要補充,進一步繁榮各地區旅遊市場。

另外,要培育專業化的修繕施工隊伍,建立健全各市(縣)文化街區專業修繕施工隊伍。歷史文化街區建築的維護和修繕工作,必須是由文物部門認定的、具備專業資質的建築單位實施。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的規劃設計、施工監理也應由具備專業能力和相關資質的單位進行。

北京首推舊城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實施評估

規劃方案完成之後,是否按照步驟在推進?舊城被保護時,老百姓是否重新找到了生活氛圍?記者昨日從市規劃委了解到,關於舊城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實施的評估工作將陸續開展,首批會在鮮魚口、大柵欄、什剎海和南鑼鼓巷四個街區開始試點。而這種在舊城歷史文化街區開展保護規劃實施評估工作,在國內尚屬首次。

據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02年本市批復《北京舊城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規劃》以來,北京一直在陸續編制、完善歷史街區保護規劃,這些都成為舊城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發展的基本依據和行動指南。

之所以選擇鮮魚口、大柵欄、什剎海和南鑼鼓巷作為試點,是因為這4片保護街區沿中軸線對稱分布,並均勻分布於東西二城。而且按照舊城劃分,什剎海和南鑼鼓巷位於內城,而鮮魚口、大柵欄則位於外城。

「我們讓原來4個街區的規劃師分別深入其他街區,交互檢查這些規劃的落地情況,並找到問題,查明原因,據此判斷是規劃需要修改,還是在執行力度、維護上需要加強。同時摸索出規劃評估工作的方法和標准,為今後全面開展歷史文化街區評估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相關負責人解釋稱。

據了解,本市33個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方案將陸續被「回頭看」,評審專家們會按照每年10個左右的速度,針對街區中新出現的情況做出新的指導方針和評估數據。

據了解,評估的內容中包括是否設立了專門保護管理機構,是否設立專項資金,是否有社會資本參與其中等問題,也包括核心保護區、建設控制地帶和環境協調區是否都已經劃定等方面。同時,評估內容要求中還提出了「政府和社會的監督機制如何」、「是否保存了完整的街巷肌理」等問題,甚至包括街區、胡同內的居民收入是否因此改觀,以及街區內的民俗活動是否延續等具體內容。

「當初做南鑼鼓巷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方案時,我們還不敢想玉河的蓋板能夠掀開,但現在已經掀開了,就要根據新情況對保護方案進行調整;最初做什剎海保護方案時,也沒有想到設計游覽三輪車的集結和集散區域。這些實際情況,都會促使保護方案進一步完善。」相關負責人說。

『貳』 歷史文化古街千千萬,如何活出自己的模樣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保護城市文化就是在為城市保留特色與發展的根基。美國社會哲學家劉易斯·芒福德在《城市文化》一書中提到:「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專門用來儲存並流傳人類文明的成果,儲存文化、流傳文化和創新文化,這大約就是城市的三個基本使命。」

歷史建築、歷史街區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對其進行有效保護越來越受到城市規劃管理者的重視。在以土地換取經濟發展、城市更新如火如荼的當下,對歷史街區、歷史文化環境的保護越來越成為歷史文化保護的重點,各地此類歷史文化名城和街區也因此逐步得到維護與修繕。

歷史文化街區的興盛來源於旅遊業與商業的跨界融合。將繁榮向上並具有體驗感的旅遊業和帶有生命力的商業跨界融合,歷史文化街區才能受本地市民擁躉、受業界頂禮朝拜。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歷史街區,但成功打造歷史文化街區卻少之又少,這是為什麼?成功打造歷史文化街區,需要什麼樣的基礎條件和操作模式?

1、歷史文化街區存在著問題與不足

隨著城市更新、產業轉型升級步伐的加快,歷史文化古街的保護與開發成為很多地方政府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對於一個城市來說,特別是擁有很多文化歷史建築的城市,大拆大建不僅不能代表城市建設的現代化,相反這是對城市歷史文化的無視和粗暴破壞。

當前我國歷史文化街區還面臨著一些問題,主要是拆真建假和大拆大建的問題。拆舊建新,復古造假問題屢禁不止。這些現象的出現,有的是認識問題,有的是方法問題。在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與更新過程中,應遵循保護街區的歷史真實性、風貌完整性和生活延續性的原則,切忌大拆大建。

2、如何成為有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

還原完整街區肌理,豐富場所空間體驗

不同的空間是能夠形成不同的行為模式,給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說白了,我們之所以想要延續城市肌理,不單單是因為它美麗有趣,更重要的是能夠從人的角度出發,仍然能夠保證使用的合理貼心舒服。歷史文化街區的古老肌理我們為什麼要延續,因為他是自然生長的,是伴隨著使用者的個體在歲月中逐漸形成的。因此,在人的尺度上,它是合理的,是貼近人的行為模式的。歷史街區中無論新建築、新格局的產生,還是傳統建築、群落的更新,都應被視為是有生命的生長繁殖的結果。每個地區有其自身的生態和文化結構,生長與繁殖都源自這個有機生命體自身的結構特徵,而這種特徵應該是可識別的。

活化歷史文化遺存,展示真實文化內涵

歷史文化街區的改造工作並不僅僅是保護,更重要的工作部分是活化。很多情況下,歷史文化街區的文物是點狀布局,而非整條街都是文物,此時更重要的工作就是縫合,即通過新建、活化的手段,把原有的文物資源進行一種縫合、織補,使其院落、肌理與新建庭院、民宿、酒店形成很好的融合。對於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要修舊如舊,通過修復和更新讓城市提檔升級,延續提升文化品位和旅遊文化價值。讓老街區既有城市歷史文化底蘊的沉澱,又能煥發現代城市魅力,成為吸引創新型人才回歸的磁場。

合理布局,保障多元產業

歷史文化街區要精選商業業態,積極引進知名品牌和本土特色品牌,努力創新運營模式,不斷提高街區品位。要統籌規劃布局,合理嵌入現代時尚元素,吸引年輕群體,更好地集聚人氣。根據業態布局,有序推進歷史建築保護修復、景觀提升,不斷提高街區建設管理水平,開發經營業態的復活經營,構建具有獨特吸引力和生命力的業態組合。如新加坡的克拉碼頭目前已經開發出最適合的經營業態組合,即餐飲45%、娛樂20%、酒吧20%、零售4%。

平衡開發力度,實現街區可持續發展

傳統街區發展一定要變,但在活化更新的過程中,政府如何處理與群眾的關系?傳統街區的管理一定要創新業態,讓這個地方的年輕人就地就業,在這塊土地的發展中得到有尊嚴的生活,讓這里有人文底氣又有未來。傳統街區不能靠老人守,年輕人能傳承,傳統街區就有希望。

『叄』 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措施

保護外貌、整修內部,歷史街區的歷史建築不必像文物那樣一切維持原狀,可以進行室內的更新改造,適應現代生活的需要。對歷史性建築要按原樣維修整飾,對那些改動不合理的地方,維修時可恢復其原貌或原來的風格,對有悖於歷史風貌的新建建築可以適當改造,恢復歷史原來的風格。積極改善基礎設施,提高居民生活質量。這個問題不解決,居民就很難在這里繼續生活,保護就成了一句空話。要逐步整治,反對大拆大建。之所以提倡逐步整治的方法,是為了精心設計與施工,保存更多的真實歷史遺存,也是為從容籌集資金,減輕政府壓力,更是為保存和延續社區文化,保護其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歷史文化街區是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點,它的保護不是簡單的規劃問題,而是一個綜合的社會實踐。要特別關注保護實施中的方法和政策問題,總結前一階段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實施。可以認為,凡是需要保護的地區,就不可能就地平衡資金,所以也不應該按房地產開發的方式進行運作。一些城市的歷史文化街區中制定了好的保護規劃,但由開發商來主導建設,為了平衡資金、追求利潤,只能是不斷修改規劃,其結果是達不到保護的目的。正確的做法是由政府主導,按著規劃的要求制定相關政策,保證按規劃實施。同時,要注意採取逐步整治的方式,尊重居民的意願,保護居民利益,調動居民的積極性,政府出資為主,居民出資為輔,要「政府主導,居民參與,逐步整治,漸進改善」,這樣才可以做好保護區的保護、整治工作。
有的地方全部遷出原住民,把房子重修再高價賣出,或變成有錢人居住的新社區、或變成高檔娛樂休閑地、或變成專供旅遊參觀的布景道具,這些都不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的方向。國外一些城市舊區的成片更新,往往針對的是已衰落的商業區、倉庫、碼頭等,很少有大量遷出原住人口的。從避免社會分隔出發,他們也不贊成「紳士化」的改造。

『肆』 讓歷史文化街區「活起來」

摘要:走進廣州永慶坊,一股傳統與時尚交織的氣息撲面而來。廣州永慶坊摒棄了「推倒重建」的模式,秉承「修舊如舊,新舊融合」的微改造理念,用「綉花」功夫,為這一歷史文化街區重新注入活力。(6月15日中新網)

古建築的歷史文化價值要更好活在當代,保護和傳承非常重要。但是由於一些歷史建築年代久遠,破損現象比較嚴重,要保護這些富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築,不能推倒重建,更不能大刀闊斧,唯有拿出「綉花」的功夫,才能讓那些亟需保護的古建築群、歷史街區等更好地「活起來」「火起來」。

讓歷史文化街區「活起來」不靠「刀」。就如廣州最為完整的騎樓建築群,這里有不少中西合璧風格的民國建築,歷史文化積淀厚重,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里也一度成為廣州市危舊房最集中的區轄之一。用什麼來改造?當地就是靠「綉花」功夫進行活化升級,堅持傳統與創新相結合,以歷史人文融合為抓手,支撐老建築修繕,還老建築原有的精神風貌。讓群眾感受到古色古香的文化厚重,又體驗到時尚在這些古建築里活力迸發。這樣的保護,將古建築融入日常生活的保護,既能為現代生活增色,又能為文化消費助力,增加了文化自信的厚重。

要讓古建築群「活起來」,在保護和傳承上只有在「微」上做文章。採用「綉花」功夫去復原它的「前世」,不能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如果一味地「大刀闊斧」,修改過後古色古香就會失真,因此傳承和發展中多尊重其本真,多用科學細致的方式來進行改善,這樣,即使保護工作辛苦點,時間稍長點,但歷史文化的內涵不會流失。

要讓古建築群「活起來」,保護當中更要普及各種法律知識。讓法律援助多和當地的古建築保護建立聯系,才能及時對民間保護古建築、傳統非遺等遇到問題時有法律支撐,增強全社會對古建築的保護意識,從而有效突破其難點,讓一些在非遺傳承上存在的爭議通過法律途徑得到解決,讓保護與區域、民族的地理聯系和文化血脈聯系更加清晰,減少傳承和發展所產生的不當變化,讓歷史文化街區更好地成為新時代的「文化地標」。

讓歷史文化街區「活起來」不靠「刀」,要靠責任、靠擔當、靠科學,這樣歷史街區才能更好傳承燦爛的中華文明,定格民族的文化記憶,綻放強大的生命力。

『伍』 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歷史文化名城、街區、名鎮、名村的保護與管理,繼承優秀歷史文化遺產,根據國務院《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歷史文化名城、街區、名鎮、名村的保護與管理,適用本條例。
本省行政區域內歷史建築的保護與管理,按照本條例有關規定執行。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歷史文化名城、街區、名鎮、名村的保護與監督管理工作,將歷史文化名城、街區、名鎮、名村的保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所需資金納入本級財政預算。第四條歷史文化名城所在地城市、縣人民政府應當成立保護委員會,歷史文化街區、名鎮、名村所在地城市、縣級人民政府可以成立保護委員會。
保護委員會由人民政府負責人、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有關專家和公眾代表組成,負責研究歷史文化名城、街區、名鎮、名村保護和管理中的重大問題,協調和監督保護規劃的實施等工作。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文物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歷史文化名城、街區、名鎮、名村的申報、保護規劃的編制與實施、監督檢查等具體工作。
其他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歷史文化名城、街區、名鎮、名村的保護與監督管理工作。
村(居)民委員會應當配合做好歷史文化名城、街區、名鎮、名村的保護工作。第六條省人民政府和歷史文化名城、街區、名鎮、名村所在地城市、縣級人民政府設立保護專項資金,用於保護規劃編制、基礎設施和居住環境改善以及歷史建築保護等工作。保護專項資金的來源包括:
(一)本級財政預算安排的資金;
(二)上級財政專項補助的資金;
(三)境內外單位和個人的捐贈;
(四)其他合法籌集的資金。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組織開展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宣傳教育活動,普及保護知識,增強全社會保護意識。第八條歷史文化街區、名鎮、名村的保護與監督管理,應當保證原住居民的參與,保障原住居民的合法權益。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鼓勵和支持單位和個人以捐贈、資助、提供技術服務等方式,參與歷史文化名城、街區、名鎮、名村的保護。第二章申報與確定第九條歷史文化名城包括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省歷史文化名城。
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申報、批准和直接確定的條件與程序,依照國務院《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的規定執行。第十條具備下列條件的城市,可以申報省歷史文化名城:
(一)保存文物特別豐富;
(二)歷史建築集中成片;
(三)保留著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
(四)歷史上曾經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或者軍事要地,或者發生過重要歷史事件,或者其傳統產業、歷史上建設的重大工程對本地區的發展產生過重要影響;
(五)在所申報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范圍內有兩個以上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歷史文化街區。第十一條具備下列條件的街區,可以申報歷史文化街區:
(一)保存文物特別豐富;
(二)歷史建築集中成片;
(三)較完整和真實地保留著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
(四)規模達到國家規定的標准。第十二條具備下列條件之一,未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或者文物保護點的建築物、構築物,可以確定為歷史建築:
(一)建築樣式、結構、材料、施工工藝或者工程技術具有歷史、科學、藝術價值的;
(二)反映當地歷史文化和民俗傳統,具有特定時代特徵和地域特色的;
(三)在當地產業發展史上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坊、商鋪、廠房和倉庫;
(四)與歷史事件、著名人物有關的近現代建築物、構築物;
(五)其他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物、構築物。第十三條申報省歷史文化名城或者歷史文化街區,應當提交說明下列情況的材料:
(一)歷史沿革、地方特色和歷史文化價值;
(二)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的現狀;
(三)保護范圍;
(四)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點、歷史建築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清單;
(五)保護工作情況、保護目標和保護要求。
申報省歷史文化名城,還應當提交歷史文化街區的清單和說明材料。

『陸』 大連歷史文化論文

歷史 文化 是城市的寶貴資源,是塑造大連城市形象的要素,大連古代歷史文化悠久、近代歷史文化更具特色。下文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大連歷史文化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大連歷史文化論文篇1
試談大連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摘要:近年來大連市發展建設加速,新區面積增加,建設質量不斷高,但能夠代表大連歷史的歷史文化街區建設質量升級卻遲遲未能推進,導致城市特色及風貌逐漸缺失。加強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工作,使歷史文脈、城市記憶在延續傳承的同時,街區本身也能夠適應環境的變化、自身得到發展;保證歷史文化街區得到整體保護,挖掘和強化歷史風貌特色,提升環境品質,完善區域功能。

關鍵詞:大連 歷史文化街區 保護 發展

一、現狀概括

新中國成立後到現在,大連城市經歷了翻天腹地的變化,城市規模進一步拓展,同時在城市規劃中也非常注重對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和利用。現狀保存較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主要有:勝利橋北歷史文化街區、南山歷史文化街區、黑石礁歷史文化街區和中山廣場歷史文化街區。

勝利橋北歷史文化街區是沙俄租借時期(1898-1904)形成的,是當時沙俄的行政區,沙俄的大連市政官衙公署等機構均集中於此,市政官吏、港口及城市建設工程技術人員以及東清鐵路公司辦事機構、俄籍鐵路員工宿舍、俱樂部、醫院、商會、公園也均設在這里。除行政辦公職能外,這里還是俄國人住宅區,住宅地塊以小路分割成均勻的,中間建有二至三層坡頂式的半木結構或全原木的花園式住宅。隨著年久失修,街區建築開始破敗,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大連市政府對團結街兩側進行了保護式改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俄羅斯風情一條街。目前,街區內建築許多均破敗不已,街區內居住人口多為無業流動人口。

中山廣場歷史文化街區形成於日俄佔領大連時期。俄國人佔領時期(1898-1904)把城市規劃為行政區、歐羅巴區、中國人區三個區。歐羅巴區即為現在的中山廣場歷史保護街區,該區是城市的中心地帶。規劃的莫斯科大街(今人民路及青泥窪橋以東的中山路)貫穿東西,規劃的碼頭、火車站均設在此,交通便利。市區的主軸線規劃是自港灣廣場通向中山廣場而直達西公園的莫斯科大街(中山路、人民路),它串聯著幾個廣場,聯系著碼頭、中心廣場再經歐洲市場到達中華劇場(群眾劇場)。在日本佔領大連時期(1905-1945)實施了俄國人的規劃,1909年規劃在廣場周圍安排了大連民政署廳舍(現大連工商銀行)等大型公共建築。在道路廣場及有軌電車方面,首先實施了沙俄的規劃,修建了直徑為213米的大廣場即現在的中山廣場。中山廣場歷史街區保護較好,廣場周圍歷史建築保護完好,街區功能仍為商業金融,但街區內部歷史建築存在一定程度的破壞。

黑石礁歷史文化街區始於俄國人佔領大連時期(1898-1904),是俄國高官富豪的高級住宅區。日本人佔領大連時期(1905-1945)為日本人的居住區。現在這一地區為部隊用地,用地功能仍為居住,但街區內歷史建築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

南山歷史文化街區是日本佔領時期日本人居住區,建築多以全木質結構建造,外形則融合了歐洲古典風格與日式風格,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由於南山地區風景優美,適宜居住 ,許多歷史人物曾居住於此,有張作霖、林彪、博愛醫院創始人孟天成、孫傳芳西班牙領事、德國領事等。近年來通過小規模改建、新建,仿照日式風格建設部分別墅,以步行街形式形成日式風格一條街,兩側分布日式酒館、飯店、會所,成為城市旅遊亮點之一。

這些歷史街區集中反映了大連市城市建設的發展歷史,是城市發展中凝固的記憶。每一個歷史街區都代表著不同的歷史特色,是大連僅存的歷史記憶,但由於年久失修和“改造性的破壞”,部分歷史街區正在喪失它原本的特色,並有遭到進一步破壞的危險,保護工作刻不容緩。

二、保護原則

1、堅持歷史保護與有機更新並重的原則

歷史街區存在大量的歷史遺跡,應做好對歷史街區整體空間格局及路網肌理的保護、文物古跡及歷史建築的修繕、測繪、存檔等工作,堅持歷史街區歷史保護的原則。防止大拆大建,實現逐步有機更新歷史街區面貌。

2、堅持新老城區統籌發展的原則

歷史街區部分職能可以疏散到周邊地塊或其他城區,促進歷史街區協調和整體統籌發展。

3、堅持功能提升與整體風貌保護統籌的原則

在充分尊重歷史環境、保護歷史文化的前提下,應對一些歷史街區進行合理的開發和利用,完善歷史街區功能。城市建設和發展要有歷史眼光,重點著眼於城市功能和城市風貌的歷史性演化,形成與城市自然格局、歷史格局相適應的物質形態。

4、堅持公眾參與、管理創新的原則

歷史街區保護不同於一般的城市建設,無論是文物古跡的修復和保護、歷史街區房屋修繕和基礎設施條件的改善,還是城市整體格局、水系的恢復與建設,都需要大量的投入,應喚起社會的共同關注,推動公眾對歷史保護工作的積極參與。同時,可以通過組建民間團體、基金會、非營利組織等形式,推動市民和社會各界人士對保護工作的直接參與,鼓勵制度創新,協助政府共同推進歷史街區保護和更新工作的開展。

三、保護與更新策略

1、歷史保護策略

關注原住民及原生文化。歷史街區文化遺產的傳承延續,需要一定的載體。街區中的文物古跡、歷史建築,是靜態無聲的載體;而街區中的原住民則是動態有聲的載體。保護歷史街區,應該留住原住民,保存其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這樣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保護。歷史街區功能的延續與產業發展都是基於當地無形文化的基礎展開,沒有用外來文化替代。此外,都試圖將無形文化“有形化”,通過賦予無形文化有形的場所與載體,創造“動態生活場景”來實現街區文化的傳承。

增加文物保護單位數量。目前的在冊文物單位大多是當年的公共建築,如學校、銀行等。應組織下一步的文物單位擴充工作,將反映出歷史居住形態的歷史建築添加到文物保護名錄里。

2、感知體驗策略

大連作為一個山海輝映的旅遊城市,應增強街區周邊山體、濱海的開放度,成就山體、濱海開放空間,將歷史遺產的保護與城市開放空間結合。為更好的感知體驗空間格局、特色開放空間,應設置景觀路、景觀視廊、標識系統等。預留近海通道、觀海視廊;預留進山通道並在山體上設計觀景平台;設置感知游覽城市歷史路線,並結合歷史價值片區設計駐留點、瀏覽線。

3、政策配套策略

在政策支持上,要考慮到對歷史街區內搬遷的工企業提供相對優惠的政策支持,比如給以土地政策的優惠。同時完善民間力量的參與機制,考慮要促進歷史街區無形文化保護的民間力量的發展,必須要把它設定在國家和社會互補的關系格局中,政府需要強有力的推動力,完善其參與歷史街區保護的機制。應以立法的手段將遺產保護的責任切實分散到社會各階層。在完善相關法律的基礎上,還應該為相關個人和團體建立對話、合作的平台,以協調不同利益團體間的沖突,保障參與合作機制的公平與公開。

參考文獻:

[1]尤坤,王華新.國內外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發展案例分析研究.城市,2012,(01)

[2]趙中樞,胡敏.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的再探索.現代城市研究,2012,(10)

[3]李晨.“歷史文化街區”相關概念的生成、解讀與辨析.規劃師,2011,(04)
大連歷史文化論文篇2
試談由移民歷史看大連 民俗文化

【摘 要】大連是由移民組成的城市,移民的歷史之長、規模之大都是在我國各地區的文化中獨具特色的。大連民俗文化是由山東民俗、旗人民俗、東北民俗等各種文化融合而成,具有鮮明的地方文化特點。

【關鍵詞】大連;移民;民俗

大連位於遼東半島的最南端,是溝通東北腹地白山黑水和中原大地的海上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研究大連的古代歷史,會發現一種現象: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大連地區屢遭“滅頂之災”,在歷次的戰亂中經常受到毀滅性的打擊。等到新政權建立以後,統治階級就會採取多種 措施 移民大連,生產力重新發展。然後再遭遇新的一輪戰亂,百姓又要流離失所,大連地區再被重新毀滅掉。然後再在新政權穩定後,重新移民,繼續發展。可以這樣說,大連地區移民的規模之大�p移民歷史之長,在中國各地區的文化中是獨具特色的。

一、山東移民及其民俗文化

老大連人的祖先基本都來自於山東,大連文化受山東文化影響明顯,尤其是魯東沿海文化對大連文化影響尤甚。目前大連地區山東移民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明末的戰亂是大連歷史上遭受到的又一輪毀滅性打擊,人口減額嚴重。後來隨著清朝統治的日趨穩定,大連地區的人口有所增加,其中大部分人是山東�p河北�p江浙一帶的移民,尤其以山東人居多。這就是所謂的“闖關東”現象。由海上進入遼東的人們首先經過的地域就是大連,所以大連成為了許多山東人的新家園。山東的風俗文化自然流傳到了大連地區。

其實對於山東本身來說,山東也存在著移民現象。如明初,朝廷推行“移民寬鄉”的政策,從明洪武二年到永樂年間大批移民由山西遷至山東濱州、德州、濟寧、聊城、菏澤、泰安一帶,其中一部分又先後東遷。所以山西移民幾乎遍布山東各地,山西風俗影響到整個山東。再如明初移民到山東的四川人,多集中在萊州地區,形成了萊州獨特的風俗。當然還有許多其他地區的人們移民山東,所以山東各地民俗也各不相同。

山東的移民們由於生活所迫,遠離祖輩生活的故土家園,來到人生地疏的大連。移民們以無比勇敢的豪氣,克服重重困難,在大連地區紮下了根。而隔海相望的家鄉又是每一個山東人難以忘記的心靈家園,所以一代又一代的山東移民及其他們的後裔便把膠東大地上的民風民俗頑強的保留了下來,以極其堅強的意志力代代相傳,把山東各地的民俗民風大量融入到了大連地區風俗文化之中。比如舊時在 春節 前,小年結束,祭完灶神,威海等地就會選一天蒸餑餑。餑餑分為插棗的“棗餑餑”和沒有插棗的“光頭餑餑”兩種。還有的人家要蒸一些“聖蟲”和“葫蘆”,分別放在麵缸和窗檯上,稱為“壓麵缸”、“壓窗檯”,待到農歷二月二“龍抬頭”的時候再拿出來吃。這種風俗在老大連人的家裡是一直保留的。再如山東、中原等地流行的祭灶神,也是大連百姓必做的節日風俗。還有山西人寒食節期間不生火做飯的民俗也早就由山西移民帶到了山東,而此遺風在大連地區也可見到。

二、旗人移民及其民俗文化

大連的移民當中還有一些人是旗人的後代。八旗文化是滿清統治時期所特有的一種文化。清政府派了大量的八旗將士駐扎於現在的遼寧地區,當然也包括大連。八旗兵有從北京來的,也有從黑龍江等地來的。駐扎在大連的“八旗”士兵分為滿八旗、蒙古巴爾虎旗和漢三旗總計十二旗的兵丁將士。金州以南地區主要由漢軍正黃�p鑲黃和正白三旗駐防。當時編入旗籍的人稱為“旗人”, 沒有編入旗籍的人稱為“民人”。 大連的老住戶中,有相當的一些人是清朝八旗的後人(准確的說,其中很多人應該屬於漢軍旗人),因此滿洲八旗的習俗文化也融入進了大連的本土文化當中。

大連地區文化自清以來就有明顯的滿漢文化共存的現象。如春節 除夕 夜,滿族人家院中常常要立有索羅桿子,高數丈,桿子頂部安裝一個淺方形的錫斗,錫斗內裝有豬的五臟供烏鴉、喜鵲去吃。相傳這是因為烏鴉、喜鵲曾救過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命,為報答烏鴉、喜鵲救命之恩,所以滿族就形成了這樣的習俗。

這一習俗在大連農村至今還能看到。再如滿族的住房習俗是以西房為尊貴,家中長輩一般是住在最西端的房間,以表示對長輩的尊重,這一點在大連農村部分地方至今保留。當然從這些文化習俗中也能看出明顯的滿漢文化融合痕跡。比如漢軍旗人及其後代,在住房的安排方面,西房為大的習俗就不是十分明顯,有時會保留漢族以東為大的習慣。而且在節日祭祖進行供奉的時候,滿族人一般要在西房和西牆供奉祖宗板,而漢軍旗人供奉的是具有鮮明漢族特點的家譜,地點也往往在中廳。這和滿族習俗都有所區別。

三、近代以來的移民及其民俗文化

清末洋務派開發旅順口,當時圍繞著大連地區的海防建設進行了一次移民,這是大連歷史上帶有選擇性的、素質較高的一次移民。當時清政府從山東和天津等地招募了一批能工巧匠,由政府發給工資,這些人可算是中國第一代的產業工人。後來在俄國和日本統治大連時期,殖民統治當局也從山東�p河北等地以及江浙一帶招募了大批的勞工。可以這樣說,大連的老住戶基本上都是祖上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移民到大連地區的。

大連位於東北三省的最南端,對於東北腹地和內蒙古地區的文化發展向來是有著重大影響的。同樣道理東北的黑土地文化也對大連文化產生了很大影響。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大連城市的發展,大連對於東北地區的整個發展起到了窗口示範作用和模範帶頭作用,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優秀人士聚集到了大連,其中尤其是以東北三省和內蒙古地區的人為多。新的城市移民,也為大連的文化建設帶來了新的移民文化。黑土地和內蒙古大草原的民俗文化逐漸影響到了濱城大連。走在大連的街頭巷尾,只要稍加註意就會看到富有東北地區飲食文化特點的東北菜館和具有內蒙古大草原飲食習慣的火鍋城。

大連是由移民組成的城市,移民文化鑄造了大連的本土文化,大連民俗文化是膠東文化、滿族文化、八旗文化、蒙古草原文化�p東北文化、海洋文化、農耕文化、商業文化、 傳統文化 、現代文化、東方文化、西方文化等融合在一起經過長期的磨合而最終形成的不同於其他任何文化的具有鮮明地方特點的文化體系。
歷史文化論文篇3
試談城市文化和城市歷史文化保護

摘要:本文從城市文化的角度探討了文化對城市發展的意義和保護城市文化的核心。提出保護城市歷史文化必須將形式與內涵統一起來,延續城市獨特的文化。

關鍵詞:城市;文化;歷史;保護

在為一個城市做規劃的時候,無論是發展戰略,或是總體規劃,再或是城市設計,我們總是以解讀一個城市為開始。這種解讀主要是兩方面:一方面是對城市物質環境的解讀,包括城市的地理條件、氣候條件、路網格局、城市形態等等;另一方面是對城市經濟環境的解讀,包括區域經濟地位、城市經濟水平等等。如果將這兩者喻為解讀城市的兩隻眼睛,那麼城市文化是解讀城市的第三隻眼睛。

一、文化的第三隻眼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產物和標志。而城市文化是一個特定的空間發展起來的歷史范疇。―個城市的文化是多樣性與同一性的統一。即使是兩個在建築風格上極為相似的城市,在本質上也會使在城市中活動的人產生完全不同的社會認知感。因而,除了從物質、經濟這兩隻眼睛來研究城市發展動因外,還必須用文化眼來研究城市發展的內在動因。

以文化眼解讀城市的另一個原因在全球化經濟影響下,中國本身的傳統文化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外來文化的沖擊。因此,以文化眼解讀城市的意義除了了解城市發展的內在動因外,也是提煉城市文化精髓,使城市在全球化過程中保持自身特質的重要手段。

二、保護城市歷史文化的重要性

基於以上兩點,以文化作為理解城市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規劃過程中的意義是必須注意保護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使城市文化具有一定程度的連續性。因此,保護城市歷史文化的重要意義在於:

1、保護城市的發展脈絡,使依附於城市物質實體上的城市文化能得以延續;

2、豐富城市的空間和文化,使各個發展階段上的城市文化得以互相交融,從而反作用於城市客體,豐富城市的空間和文化;

3、具有 教育 和回味的作用,使城市居民產生認同感。

三、保護城市歷史文化的原則

城市舊區作為城市歷史文化的物質載體之一是城市的組成部分,是具有生命力的有機體。要保持城市文化的魅力,使城市文化得以延續,就有必要保持城市舊區內建築的“原真性”,這是保護城市歷史文化的最根本的原則。

“原真性”是對舊區建築表現形式和文化意義內在統一程度的衡量。保持舊區建築原真性的意義在於一方面其本身具有重要的歷史、美學等有形的價值,另一方面在這些建築背後還隱藏著與之價值相關的意義,它是其精神意義的物質載體。因而,舊區建築等物質實體,如果離開了它所承載的文化意義的話,就喪失了它們的“原真性”,其本身只能是一堆毫無意義的構件。

四、關於保護城市歷史文化 方法 的觀點

城市向前發展的趨勢和要求是無法遏制的。城市在進行大規模更新時,對如何進行舊城改造,如何保存城市的歷史文化,陷入了困惑:一方面是舊城中不斷惡化的生活環境,另一方面是有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害怕投資之後得不到回報。

為了打破這樣的僵局,政府出台各種優惠政策,制定產業導向,極力推進舊城改造的速度。由於政府在舊城改造中為投資者樹立了信心,各大城市的舊城改造速度也超乎想像。然而伴隨這個過程的,是舊城中原本蘊涵著歷史文化意義的大批城市景觀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商業性開發和貴族化區域。尤其是大城市,商業化與貴族化趨勢尤為明顯。

因此,由於舊城改造,使得寶貴的城市歷史文化喪失了其原真性。產生這類現象的原因是城市舊區內歷史建築的保護與再利用是一種多元主體參與的方式,其結果難免不受到其中某幾個主體的主導和控制。在這些主體中,決策者是政府,利益相關者是直接參與的公眾、企業、業主等,參與者是社會團體、專家等幾類。

政府――政府是城市舊區改造和歷史建築保護最重要的主體,在歷史建築的保護和再利用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政府的責任是全面發展,不僅是歷史文化保護,還要兼顧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等其他問題。

公眾(社會團體)――作為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保護主體,實際是指生於此地、長於此地、並將子孫後代的發展希望寄託於此地的城市市民。

企業(業主)――市場經濟下,企業的本性就是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各種資本追求歷史文化所擁有的潛在經濟效益,但企業的價值取嚮往往以直接經濟利益為主。

專家――包括文物、建設、規劃等不同行業的專家學者,在價值取向上,能站在時代的前沿,把握方向。專家習慣於依據他們的知識和價值標准來判斷事情,成為一種“由少數專業人員表達他們的意志,並以此來規范城市各類群體和個人行為的手段”。

由於各主體的利益出發點不同,價值取向不同,致使利益指向多元化,使得它們在舊城改造過程中產生復雜的博弈行為。在這由多元主體結成的網路中,政府、專家與企業基本是整個保護與發展更新過程中的控制者、主導者和實施者。從根本上說,他們決定了舊城改造的實施方向。而公眾、社會團體僅僅處於監督、建議的地位,對整體的發展沒有實質性的把握。

五、政府在保護城市文化中的作用

我們把城市看成物質和精神的總和,認識到城市文化的存在能體現城市的個性和特徵,保持城市文化的延續性,保證社會各個層次的群體的利益是他們保護舊城、開發新城成功的關鍵。

政府作為調配社會公共資源的主要角色,其價值觀與工作方式對歷史文化保護有著重大的影響。因此,為了使我們的城市文化得以延續,政府有必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做出努力:

1、確立一種正確的保護觀念

從很大程度上來說,政府的價值傾向直接影響到社會公眾的利益。如果政府能始終將公眾利益放在首位,將城市建築與城市文化看作不可分割的統一體,那麼在舊城改造和歷史建築保護與再利用過程中,商業化與貴族化的傾向就難有滋生的土壤。

因此,政府有必要樹立一種正確的保護觀念,首先把舊區改造行為與歷史建築再利用行為放到“公眾利益”天平上考量,同時將歷史文化保護與歷史建築的保護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那樣城市的歷史文化才能得以延續,公眾的利益才能得以維護。

2、提供一種良好的保護機制

觀念轉變之後,必須有良好的機製作保障。而這個機制必然包括一份良好的保護規劃、一種有效的開發模式和一個嚴格的管理體制。

“一份良好的保護規劃”指在保護規劃中除了規劃中所必須考慮的物質因素外,還要考慮人文的、歷史的、社會的等等其他非物質因素。

“一種有效的開發模式”指為平衡改造成本,同時為保持歷史文化的原真性,所採取的突破一般開發方法的開發模式。

“一個嚴格的管理體制”指在改造的審批過程中,每一個建設改造環節、每一種再利用想法都要有嚴密的論證體系和嚴肅的評審過程,保證歷史文化的原真性。

而在整個改造和再利用過程中,公眾參與也必須作為一個法定程序貫徹整個過程始終。

六、結語

以文化眼來解讀城市、理解城市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把握城市發展的方向,發現城市的特質。而如何保護城市的歷史文化,還有相當多的難題需要攻克。這些難題不僅僅是規劃手法上的,還包括了管理模式上的、運作上的,甚至人們的價值觀念上的。

因此,尊重城市的歷史文化,必須把城市的實體與文化統一起來、保護起來,使城市在空間上與文化上都能得以延續,這才是一個城市長久的生命力所在。

參考文獻:

1、“文化遺產保護的原真性” 阮儀三林林 “理想空間”第四輯

2、“市場經濟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制度再認識――以曲阜為例” 劉海濤朱新社 “理想空間”第四輯

3、“城市歷史保護的生態觀”張松“城市規劃匯刊”1992年第四期

4、“歷史地段保護的價值觀:追求可持續的資源、環境與效益”趙志榮“城市規劃匯刊”1999年第一期

猜你喜歡:

1. 中國歷史文化論文範文

2. 歷史文化名城論文範文

3. 歷史文化論文範文

4. 中國古代文化歷史畢業論文

5. 歷史文化名城論文

『柒』 對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遵循哪些原則和方法

① 歷史文化名城應保護城市的文物古跡和歷史地段,保護和延續古城的風貌特點,繼承和發揚城市的傳統文化,保護規劃要根據城市的具體情況編制和落實。
② 編制保護規劃應當分析城市歷史演變及性質、規模、現狀特點,並根據歷史文化遺存的性質、形態分布等特點,因地制宜地確定保護原則和工作重點。

③ 保護規劃要從城市總體上採取規劃措施,為保護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創造有利條件,同時又要注意滿足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和工作環境的需要,使保護與建設協調發展。
④ 保護規劃應當注意對城市傳統文化內涵的發掘與繼承,促進城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

⑤ 保護規劃應當突出保護重點:保護文物古跡、風景名勝及其環境;對於具有傳統風貌的商業、手工業、居住以及其他性質的街區,需要保護整體環境的文物古跡、革命紀念建築集中連片的地區,或在城市發展史上有歷史、科學、藝術價值的近代建築群等,要劃定為「歷史文化保護區」予以重點保護;特別要注意對瀕臨破壞的歷史實物遺存的搶救和保護,不使繼續破壞;對已不存在的「文物古跡」一般不提倡重建。

『捌』 北海市重點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北海市重點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管理和利用,繼承和弘揚歷史文化,促進城市建設與歷史文化協調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北海市行政區域內重點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管理和利用,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指的重點歷史文化街區包括北海市珠海路一沙脊街一中山路、合浦縣廉州鎮中山路、合浦縣廉州鎮阜民路等三個街區。

重點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范圍內涉及文物保護的,適用文物保護法律、法規的規定。第三條重點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范圍包括核心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具體以經批准公布的保護規劃確定的范圍為准。第四條重點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遵循政府主導、公眾參與、保護優先、科學規劃、合理利用的原則。第五條市、縣人民政府應當依據北海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組織單獨編制重點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

重點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應當自本條例生效之日起1年內編制完成。第六條市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重點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和監督管理工作。

市人民政府設立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委員會,負責重點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工作的統籌、協調、監督、指導。

市城鄉規劃、文物、財政、公安、環境保護、住房和城鄉建設、市容環境衛生、文化、旅遊、民族、宗教等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重點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管理工作。

縣(區)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具體負責本轄區重點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和監督管理工作。第七條市人民政府設立重點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專家咨詢委員會,參與制定、審查涉及重點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相關的重大策略、規劃、項目等事項,針對保護與建設中的重大問題提供咨詢意見。第八條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對重點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工作給予資金保障,將保護資金列入本級財政預算。

保護資金管理使用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第九條鼓勵單位和個人通過捐贈、資助、投資、技術服務等方式,參與重點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工作。

鼓勵發展重點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公益性組織,為重點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提供志願服務。第十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依法保護重點歷史文化街區的義務,有權對破壞、損害重點歷史文化街區的行為進行勸阻、舉報。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設立舉報方式並向社會公布。第二章保護措施第十一條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在重點歷史文化街區核心保護范圍內的主要出入口設立保護標識、介紹牌。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設置、移動、塗改或者損毀保護標識、介紹牌。第十二條重點歷史文化街區應當整體保護,保持傳統格局、歷史風貌和空間尺度,不得改變與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觀和環境。第十三條在重點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范圍內從事建設活動,應當符合保護規劃的要求,不得損害歷史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不得對其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構成破壞性影響。第十四條在重點歷史文化街區核心保護范圍內,不得進行新建、擴建活動。但是,新建、擴建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除外。在重點歷史文化街區核心保護范圍內,新建、擴建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前,應當徵求同級文物主管部門的意見。

審批前款規定的建設活動,審批機關應當組織專家論證,並將審批事項予以公示,徵求公眾意見,告知利害關系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公示時間不得少於20日,利害關系人要求聽證的,應當在公示期間提出,審批機關應當在公示期滿後及時舉行聽證。第十五條重點歷史文化街區核心保護范圍內的歷史建築和傳統風貌建築應當保持原有的高度、體量、外觀形象及色彩等。建築物臨街立面的修繕應當遵循修舊如舊、以存其真、以復其貌的原則,保持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第十六條市、縣(區)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文物主管部門根據重點歷史文化街區的現狀和保護要求,組織編制本行政區域內重點歷史文化街區的年度保護修繕計劃,指導所有權人、管理人對重點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范圍內的歷史建築和傳統風貌建築進行保護修繕。

閱讀全文

與如何保護黑石礁歷史文化街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9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2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