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傢具的藝術文化~~~~~~~~~~
傢具與人們的生活起居密切相關,由於人的需要,誕生了傢具:傢具與人們的社會活動密切相關,為了迎合社會的需要,發展了傢具。傢具緊密伴隨人們從擺脫蠻荒走向文明的漫長歷史進程。
中國是世界上文化傳統最悠久的國家之一,中國的傳統傢具以其獨特的民族風格、鮮明的時代特徵、豐富的文化內涵、精良的製作工藝、高超的藝術成就,成為我國燦爛輝煌的文化藝術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中華民族值得驕傲並珍視的文化遺產之一。
探討研究中國傳統傢具的發展過程和藝術成就,有助於傳承,也有助於探索當代藝術傢具產業的發展方向。
中國的傳統傢具隨著各個朝代的演變、更替而發展,在每個特定環境里形成不同的使用功能,呈現出不同的藝術風格,其中與民族特性、社會制度、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審美情趣等因素的關系尤為密切。透過人類社會文明發展史來考察,當人們席地而坐時,床與榻是最主要的傢具,既是卧具又是坐具,陸續配以屏、幾、案等傢具,這一格局從商、周到漢、魏各時期,沒有太多變化,後期雖有凳、桌出現,但不是主流。從南北朝時期起,垂足座開始流行,專用坐具相繼出現,但一直到唐代仍然是兩種休憩形式並行,高的桌、椅、凳等已被不少人所使用,席地而坐仍然是很多人的日常習慣。這時期的傢具已無實物可考,但可從那時期的繪畫等載體上有個大致了解。當時的傢具簡單朴實,以實用功能為主,基本不加裝飾。不過唐代至五代卻是個例外,由於受西域文化的影響和相對繁榮的社會環境以及追求豪華奢侈的生活時尚,陡然出現大面積裝飾的傢具,且傢具的造型和紋飾也呈現明顯的西化傾向。到了宋代時,高座傢具已相當普遍,垂足座已成為固定的姿勢。伴隨著城鎮世俗生活的繁榮,高檔宅院、園林大量興建,打造傢具以布置房間成為必然,這給傢具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宋代以及稍後的遼、金歷時300餘年,傢具發展出現了一個高潮時期,傢具行業體系已經建立和完善,傢具品種豐富,式樣美觀,用途區分逐漸細化。宋代傢具在總體風格上呈現出挺拔、秀麗的特點,裝飾上追求樸素、雅緻,不做大面積的雕鏤裝飾,只做局部點綴以突出其畫龍點睛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從魏晉六朝至宋遼金元千餘年間,中國發生過兩次較大規模的民族融合,元代立國時間比較短,統治者雖非漢人,但在政治、經濟體制上沿襲宋制,傢具方面亦秉承宋制,工藝技術和造型設計上都沒有大的改變。明代社會生產力有了很大發展,特別是明前期和中期傢具製造業空前繁榮,大致上可歸於三方面原因:一是城市鄉鎮的商品經濟普遍發達起來,社會對時尚的追求也直接刺激了傢具的供需數量,使工匠們有了發揮才藝的空間,競相製造出在堅固程度和美觀實用等方面都超越了前代的傢具;二是隨著海禁的開放,優質木材大量湧入沿海地區,促成了蘇作傢具和廣作傢具的造型藝術高峰;三是明代社會文人士大夫階層在藝術審美上摒棄繁復、奢華,崇尚簡約、精緻、靈動,書畫、建築、雕刻等都以「簡」為美。文人的這種藝術品位很自然地影響到了傢具製作的風格,以簡潔流暢的結構線條為特徵的傢具成為明式傢具的標志。中國紅木傢具的高峰自明朝一直延續至清代初期。這種傢具產生於明代,時代特色鮮明,具有經久耐用的實用性和雋永高遠的審美趣味,呈現一種出類拔萃的藝術風貌,成為中國傳統傢具發展史中一顆藝術明珠。如果說明代和清初是傢具製造藝術價值的高峰,那麼清代的乾隆後期則是傢具工藝技術價值的高峰。滿、漢文化存在著巨大差異,統治者對待兩種文化在融合沖突時厚此薄彼的僵硬態度,導致人們對未來文化發展方向的茫然而不知所措,形成這個時期片面追求華麗的裝飾和精細的雕琢,以多求勝。物極必反,過多的奢華達到極至的現象下,已無更多具有藝術含量的標新立異。宮廷傢具如此,民間傢具亦多以仿宮廷風格為主,亦步亦趨,毫無創新可言。
中國的傳統傢具之所以被世界稱之為「東方瑰寶」,因其有三個特點:
一、文化的從一性——中國歷來是個多民族社會,民族文化豐富多彩,其中漢文化以無可比擬的悠久歷史和深厚積淀占據了主導地位。即使發生過多次較大規模的民族融合,即使到了清代強力推行「滿漢文化」,漢文化的主導作用也未被動搖。在漢文化的強勢作用下,中國的傳統傢具始終以漢文化為主線,貫穿於誕生、發展直至輝煌頂峰的整個過程。
二、樣式的民族性——中國的傳統傢具式樣繁多、種類各異,但自脫離單純實用功能、引入文化因素起,就表現出與眾不同的鮮明特色,不論出自哪個朝代或地域,不論出自皇宮或民間,也不論是它的整體或局部,無不強烈地表達出獨特的中國元素,附麗於紅木傢具的這種中國元素,顯示出與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傢具迥然有別的特色。正如魯迅先生所說:「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紅木傢具鮮明的民族特性,顯得獨樹一幟,在世界傢具藝術寶庫中具有獨特的價值。
三、風格的相對穩定性——每個朝代有不同的社會文化,不同地區存在著地域文化差異,這並不影響傳統傢具風格一貫的穩定性。傳統傢具在每一個歷史時期內,在每一個特定地域內,總是能形成一個完整的、別具特色的式樣風格,以至於多少年後的今天,我們依然能夠憑借傳統傢具穩定的式樣風格和形式推測產生這種樣式風格的文化背景,大致推斷它(們)產生於某個年代、某個地區或使用環境。
傢具與社會及社會主體是緊密相連的,我們可以從中解讀社會狀況、社會文化對傳統傢具的重大影響,不僅僅各歷史時期的傢具演變符合這個規律,對近期紅木傢具行業的種種現狀,也可借用這個規律加以分析和研究。例如,透過簡潔、流暢、典雅的明式傢具造型,我們彷彿看到當時的文化人對傢具製作過程精益求精、吹毛求疵、斤斤計較的較真場面和同行之間、工匠之間互不服輸的激烈競爭;也可通過繁瑣、寬大、不惜工本的清式宮廷傢具,揣測到統治者們窮奢極侈、講究排場,炫耀皇家氣派的心態,以及匠人們無所適從的無奈茫然。再例如,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國人看到了自己與外面世界的巨大差距,「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美好願望所產生的負面影響,使很多人產生急功近利、一夜暴富的浮躁心態,政治運動所造成的文化斷層導致從業者普遍的文化藝術修養方面的欠缺帶來的影響,以及市場秩序跟不上經濟結構改革大潮的商業環境等等因素,在蓬勃興起的紅木傢具市場中盡顯無遺。紅木傢具市場抄襲、高仿之風勁吹,千套一面,千家一款。本行的創造力一夜之間彷彿喪失殆盡。
當社會需求發生變化,社會主體對傢具文化有了追求,便會有優秀的從業者們脫穎而出,潛下心來,悉心研究傢具文化,一批批具有時代氣息、貼合時代文化的傢具精品也就應運而生了。
綜上所述,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傳統是我們的根基,不可割斷,但繼承的目的是為了創新,而不是為了復古。每當拿著筆畫設計稿,每當手握珍貴的紅木原材料開始製作時,冥冥之中,會感到無數古代能工巧匠用期待的目光在望著我們,彷彿在說:「我們已經盡力了,現在看你的了。」頓時,一種沉甸甸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Ⅱ 傢具文化有哪些特徵
①地域性特徵
不同地域地貌,不同的自然資源,不同的氣候條件,必然產生人的性格差異,並形成不同的傢具特性,就我國南、北方的差異而言,北方山雄地闊,北方人質朴粗獷,傢具則相應表現為大尺度,重實體,端莊穩定。南方山青水秀,南方人文靜細膩,傢具造型則表現為精緻柔和奇巧多變,關於傢具造型過去有「南方的腿北方的帽」之說法,也就是說北方的櫃講究大帽蓋,多顯沉重,而南方的傢具則追求腳型的變化,多顯秀雅。在傢具色彩方面,北方喜歡深沉凝重,南方則更喜歡淡雅清新。
②時代性特徵
和整個人類文化的發展過程一樣,傢具的發展也有其階段性,即不同歷史時期的傢具風格顯現出傢具文化不同的時代特徵。古代、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浪漫時間、現代和後現代均表現出各自不同的風格與個性。
在農業社會,傢具表現為手工製作,因而傢具的風格主要是古典式,或精雕細琢,或簡潔質朴,均留下了明顯的手工痕跡。在工業社會,傢具的生產方式為工業批量生產,產品的風格則表現為現代式,造型簡潔平直,幾乎沒有特別的裝飾,主要追求一種機械美、技術美。
在當代信息社會,傢具又轉而注重文脈和文化語義,因而傢具風格呈現了多元的發展趨勢,既要現代化,要反映當代人的生活方式,反映當代的技術、材料和經濟特點,又要在傢具藝術語言上與地域、民族、傳統、歷史等方面進行同構與兼容。從共性走向個性,從單一走向多樣,傢具均表現出強烈的個人色彩,正是當前傢具的時代性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