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北京石景山漢服文化節怎麼參加

北京石景山漢服文化節怎麼參加

發布時間:2023-02-17 03:17:46

㈠ 漢服、動漫最潮、最美,對此你怎麼看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大河中創造了燦爛的文明。 作為祖先創造的優秀文化,漢服不斷傳承下來。 中國政治史上一個獨特的現象是,無論朝代如何變化,文化都不會停止。 漢服一直是漢朝的法衣。 《漢書·禮月志》:據說「國王必須從前國王的禮貌中受益,並按時行事。這是人民的心。它略作一事,它是和平而有準備的。」 《論語》說:「因夏禮賢,得失可知。 周因尹禮,得失可知。 它或它的繼承者,雖然有一百代之久,卻是眾所周知的。」作為中國禮節的漢服作為重要組成部分,歷代王朝都遵循這一原則,雖然有得有失,但遵循了整體原則。 無論朝代如何變化,禮節都沒有改變,服務秩序也沒有變化。 王朝,不難看出必須通過與部長小組的多次討論來換衣服,不違反禮節制度。

在全球旅遊時代,文化將「詩與距離」解釋為靈魂。 今年的漢服動漫文化節將繼續打造文化知識產權品牌,使濃郁的懷川文化在新時代大放異彩。

我需要提醒您的是,出於疫情防控的需要,參加漢服動畫文化節時請注意保護自己,避免聚在一起,並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

㈡ 北京漢服文化節開幕,這對漢服文化宣傳有哪些幫助

北京漢服文化節的活動對宣傳漢服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許多原本對漢服並不了解的朋友,通過這個活動能夠對漢服更加的了解,同時也能夠對漢文化更加的了解。

為什麼大家越來越關注漢服了?

猶記得在幾年前穿漢服走在大街上,還會被大家當做穿著奇裝異服。嘴碎的年長人士甚至會對漢服同袍們指指點點,說他們是唱戲的。但現在接受漢服的人越來越多了,這是文化自信的結果,希望大家都能夠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㈢ 小雪是中國的漢服節,習俗是怎麼來的

每年的夏歷【小雪十月廿一日】,西歷#1123漢服節#,#1122漢服節#,也叫華服日,華服節,世界漢服節,世界漢服日。每年的廿四節氣之小雪是中國的漢服節,是世界的漢服文化節與漢民族紀念日,是漢民族與全世界的漢服出行日!每當這一天,所有的漢族人,全世界所有熱愛漢文化的華夏兒女,都應當穿上本民族的國服漢服。

西歷1991年的辛未春分,一位十六歲的白裳少年在秦嶺翠華山著雪白龍紋直裾漢服祭天,自此掀開了當代漢服漢文化漢民族文明復興序幕。史稱天始建制。

西歷1991年小雪11月23日,中國漢社在南京紫金山創立,代表了當代中國第一個漢服漢文化漢民族社團組織的創立。

西歷1993年小雪11月22日,漢服王子代表華夏組織在香爐峰著漢服祭祀虞國歷代先祖。

西歷1997年小雪11月22日,作為中華復興與漢族大學的早期機構,英皇文化藝術中心聯盟成立。

西歷1999年小雪11月23日,中華國家民族復興三大宣言完成,開創發起了中華文明復興工程。其中《世界漢民族宣言》包括中國漢服復興運動與漢民族文明拯救復興工程。

西歷2000年小雪11月22日,漢服王子陳朕冰漢服祭祀秦安大地灣女媧廟與天水伏羲廟。

西歷2003年小雪11月23日,漢服復興第一篇倡議書《漢服是未來世界永遠的第一國家民族正統服飾》發表。

西歷2004年小雪11月22日,陳朕冰發表《甲申三百六十年漢服復興宣言書》。漢民族旗幟門戶主站漢網大漢民族論壇創立。

西歷2005年小雪11月22日,上海漢社,南京天女,與中華文明復興工程英盟各部共同成立中華民族社稷宗廟聯盟,建立中華國家民族站,西都熱線,亞洲網,世界網。

西歷2011年小雪11月23日,紀念辛亥百年,第一屆全國漢服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與世界漢服協會,世界漢文化協會,世界漢民族組織,世界漢服漢文化漢民族國際合作

組織,與中華文明復興工程各部組織系統共同確定將舜帝太子姚君的太子節誕辰,也是中國漢社的創立紀念日,每年的夏歷小雪十月廿一日【西歷11.23或11.22】定為【漢服節】

與【世界漢服日】,第一次以法定形式要求在漢服節的一周內都必須穿漢服,漢服節當天必須穿漢服。

這些偉大的復興歷史時刻,有一個共同的時間叫《小雪》節氣。為了適應西化再來逆轉西化,我們臨時也採用1123這個西歷日期。1123也有取自中華文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意。後人網上也有以西歷2003年11月22日鄭州某位電力工人著漢服上街新聞為漢服復興起源之一,只是第一次漢服新聞而已,事前事後皆未聞其人,1122不知所雲。此亦西式作法,以此作節非我民族固有傳統,且有對我國服漢服漢文化漢民族的輕薄之嫌,看不見歷史的潮流方向,看不見在此前十多年間都有人一直在為漢服漢文化復興而努力。1122,1123,皆莫不如說是小雪漢服節的感召。漢服為漢民族中華民族極莊重之第一象徵,非承天賦使命何以擔之?漢服復興努力自剃發易服之日始從未停止,即便沒有網路與數碼相機,漢服也必定復興。在這前後,以中國漢社世界漢民族組織為代表的現代第一代漢服復興者前後在二十多省舉辦了上千場漢服漢文化活動喚醒了全世界漢民族的覺醒與奮起,才是漢服漢文化復興廿九年來的真正主架構與靈魂基石。漢服復興廿九年來內斗不斷,也有種種漢奸小人在網上百般造謠誣蔑企圖封殺漢服漢文化漢民族復興的真正開創發起與領軍人,然而無效。天命自有註定,真正的漢民族靈魂一直都在。真正的漢民族王者,漢服再破再舊再差也是王者。

真武祖師真身就是舜帝太子姚君,道教尊號紫微北極真武英皇,司掌水神,史稱商均,誕辰為每年的夏歷小雪十月廿一日。三月三日為王母娘娘誕辰,天下群仙俱為祝壽,後世多有誤會訛傳。端午五月五日為黃帝誕辰,小雪十月廿一日為真武誕辰。在此一並糾正。

#漢服漢文化漢民族復興開創發起者漢服王子陳朕冰#,是當代中國漢服復興第一人,被譽為漢服漢文化漢民族復興之父。自西歷1991年辛未春分在秦嶺翠華山終南之巔草甸漢

服祭天天始建制漢服復興,漢服復興漢文化復興距今已第29年。從當初一個人穿漢服,如今已遍地開花席捲世界。漢民族從一件漢服的復興,發展至整體漢民族文明的復興!

漢服復興經歷西歷1991-2001的萌芽孕育期,2001-2011的誕生啟蒙期,2011年後邁入成長發展期。在背後奠定貫穿整個歷史發展主線的靈魂架構,就是作為漢民族使命的承擔者漢民族組織中國漢社與中華文明復興工程總體架構系統。我們必須要有一個全民族漢服的節日,漢文化的節日,漢民族的節日,漢服節,就是對漢服漢文化漢民族復興的偉大紀念。

全世界的漢服漢文化漢民族復興皇漢同袍們為了紀念漢服復興這一天,在每年的夏歷小雪十月廿一日【西歷11.23或11.22】,都必須穿漢服。全世界數百座城市的漢家兒女們,從城市到山村,都紛紛穿上漢服走上街頭紀念偉大的漢服漢文化漢民族復興,這一天被世界漢民族組織各大組織與中華文明復興工程各部共同確定為「漢服出行日」「漢服節」

「華服日」「華服節」「漢服復興紀念日」「漢民族復興紀念日」。

黃帝時代統一制定漢服標准,多為上衣下裳形制。中華民族始祖之堯帝二女舜帝二妃春神愛神娥皇與花神美神女英也是漢服曲裾直裾多種款式的發明制定者,在舜帝太子姚君小雪十月廿一日誕生之時,正值唐虞盛世,上至堯帝王母,下至文武百官天下皆為太子贈送衣服授衣,稱為百家衣。後代演化為朝廷向百官授衣,民間象拜年一樣互相授衣。因此太子節也稱為授衣節。此為漢服節起源之一。

《詩經.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大唐玄宗天寶二年八月制曰:"禋祀者,所以展誠敬之心,薦新者,所以申霜露之思。 ……自今以後,每至九月一日,薦衣於寢陵,貽范千載,庶展孝思。」宋代十月習俗:授衣、祭祀和開爐。呂希哲《歲時雜記》載:"十月朔,京師將校禁衛以上,並賜錦袍。 皆服之以謝。 ……邊防大帥、都漕、正任侯,皆賜錦袍。 舊河北、陝西、河東轉運使副無此賜。 祖宗朝,有人自陳,乃賜衣襖。 諸軍將校皆賜錦袍。 "明代南京民諺說:"十月朝、穿棉襖,吃豆羹、禦寒冷。"是月也,天子始裘"(《禮記·月令》)。十月朔,秦歲首,送寒衣。上古以來,常以十月為歲首。古人們也在農歷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農歷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在中原到了農歷十月之後,天也就一天比一天寒冷了,為此,人們不僅要為亡人送寒衣過冬,就是生者也必須要進行一些象徵過冬的傳統授衣活動。歷代朝廷也在這個時候為文武百官配發新的漢服官袍。婦女們要在這個月將做好的新棉衣與新衣服拿出來,讓兒女丈夫親人們衣服換季。因此孟冬自古有授衣節。十一寒衣節不是漢服節,這一天也是滿清開國剃發易服的國殤族恥鬼節,記載著剃發易服漢服覆屍的漢民族亡國巨痛血淚史,而十月廿一日小雪時節更為符合。上旬之始十月初一寒衣節是為先祖神靈送寒衣,下旬之始十月廿一漢服節是為自己與家人換新衣,也象徵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孝道傳承。此為漢服節起源之二。

小雪作為最主要的廿四節氣之一,是冬季水德的象徵。每年11月22日23日,視太陽到達黃經240°時為小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10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這個時期天氣逐漸變冷,中原大地平均初雪期基本與小雪節令一致。雖然開始下雪,一般雪量較小,並且夜凍晝化。如果冷空氣勢力較強,暖濕氣流又比較活躍的話,也有可能下大雪。「小雪」時值陽歷11月下半月,農歷十月下半月。「小雪」是反映天氣現象的節令。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漢服王子曰:「小雪時節,孟冬新始。水德斂藏,正當授衣。小雪茫茫,宮城嵯峨,正顯華夏禮儀威嚴,天朝皇家壯麗。小雪霏霏,天地潔美,正彰華夏衣冠聖美,神洲仙境之國。」此為漢服節起源之三。

綜上所述,由當代各項重大漢民族復興歷史事件所決定,由數千年來漢民族歷史文化所形成的十月授衣傳統,制定每年的夏歷小雪十月廿一日為漢服節,上應天意,下符人心,實乃民心所盼,眾望所歸。

上溯明清易代剃發易服三百六十年前,有將近一半的漢族人為保衛漢服漢文化漢民族的血脈與傳統而犧牲殉難。漢服復興,代表了世界最大主體民族漢民族的重生與崛起復興,代表了明清易代之後的漢民族文明再次重生與崛起復興,也是在全世界面前第一次完整的漢服漢文化中華文明的展示。以漢服這一傳承八千年的漢民族最根本鮮明的民族認同標志來歡慶漢民族自己的節日,歷史意義極為重大!伴隨著中國漢社的的創立,漢服漢文化漢民族文明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主體架構與系統,我們必將以我們全新正統的漢民族文明體系扭轉五百年來的西化浪潮,以漢化全球化反制西化全球化,重新回歸正統中國與展示全新的漢家天下。

在《漢經》《中華國家民族歷法節慶制度》中已經頒布確定,每年的【夏歷小雪十月廿一日】是漢民族與中華民族永久的漢服節。就象中國的國服必然是漢服而不是西服,中國的國歷必然是夏歷而不是基督教儒略歷,使用西歷1123或1122都是臨時過渡的,漢民族必然回歸正統中國。漢服節作為漢文化復興的主要象徵,必須使用夏歷才是惟一符合民族道統法統正統的。

今年是夏歷女媧創世七九二八年黃帝開國四七一七年天始建制漢服復興廿九年己亥,紀念翠華山天始建制漢服復興中國漢社創立廿八周年!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漢服國運,漢道永昌!

夏歷七九零零年西歷1991年辛未春分秦嶺翠華山漢服祭天《天始建制圖》.西歷2010年敦煌傅香繪畫。

小雪

三候閉塞而成冬

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

一候虹藏不見

中國有句俗話說:「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我國地大物博,小雪節氣的飲食習慣在不同地區也有很大的區別。在我國北方,小雪時節要腌雪裡蕻,漬酸菜,過去受條件所限,冬天新鮮蔬菜很少,價格也貴,因此大家習慣於在小雪前後腌菜,冬天就靠著這些腌制食品下飯;而在南方,則有更多的飲食文化,首先就是腌臘肉,有句諺語說道:「冬臘風腌,蓄以御冬」,冬天的天氣乾燥氣溫低,是最適合加工臘肉、香腸等食物,這個時候做好了,等到歡度春節、團圓圍爐時正好可以拿出來全家人享用;在其他地方也有吃糍粑的習俗,古代糍粑作為傳統節氣的祭品,可以用來當成祭祀的供品,人們用煮熟的糯米搗爛製成的,裹上白糖花生粉,是南方地區流行的美食之一;少數民族土家族在小雪前後還有一年一度的「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他們選用上等新鮮豬肉,精心烹飪,這道美食被稱為「刨湯」。

生活起居

早睡晚起,人們要適當早睡,同時,早晨也不宜起得太早,保證充足的睡眠。注意衣著,太厚太薄都不好。建議外出時,體質弱的人最好穿高領而且護腰的服裝。

注意腳部的保暖,堅持用熱水泡腳、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以促進血液循環。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做好禦寒保暖,防止感冒的發生。

飲食養生

小雪節氣養生需知:

1、少吃辛辣食物。多飲湯、粥、水,清火溫補。

2、飲食切忌太過燥熱。煎炸、烘烤的食物,以及飯菜中加入太多的辣椒、胡椒等調味料,都會引起燥熱症狀,一定要控制用量。

小雪節氣的民間習俗

1、曬魚干

一般在小雪節氣的時候,台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就會開始曬魚干、儲存乾糧。烏魚群會在小雪前後來到台灣海峽,另外還有旗魚、沙魚等。台灣有諺語「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指的是在嘉義縣布袋鎮一帶,到了農歷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魚」。

2、吃刨湯

吃「刨湯」,是土家族的風俗習慣。小雪前後,土家族群眾會舉辦一年一度的「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給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熱烈的氣氛。在這個民俗活動中,用熱氣尚存的上等新鮮豬肉,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稱為「刨湯」。

3、腌臘肉

民間有腌臘肉的習俗:「冬臘風腌,蓄以御冬」。這是因為小雪節氣之後,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乾燥,這時候是加工臘肉的好時機。小雪節氣後,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把多餘的肉類用傳統方法儲備起來,等到春節時就可以享受到美味的臘肉啦!加工製作臘肉的傳統習慣不僅久遠,而且普遍。每逢冬臘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戶戶殺豬宰羊,除留夠過年用的鮮肉外,其餘鮮肉用食鹽,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等7—15天後,用棕葉繩索串掛起來,滴干水,進行加工製作。選用柏樹枝、甘蔗皮、椿樹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後掛起來用煙火慢慢熏干而成。或掛於燒柴火的灶頭頂上,或吊於燒柴火的烤火爐上空,利用煙火慢慢熏干。

4、吃糍粑

在南方一些地方,有農歷十月吃糍粑的習俗。古時,糍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相傳「十月朝,糍粑祿祿燒」,這是說祭祀的時候用糍粑來當供品。糍粑是由糯米蒸熟再通過特製石材凹槽沖打而成,手工打糍粑很費力,但是做出來的糍粑柔軟細膩,味道極佳。有純糯米做的,也有小米做的,也有糯米與小米拌和做的,還有玉米與糯米拌和打成的。此外,還用黏米與糯米磨成粉,倒在一種木雕模里做的。這種模內刻有圖案花紋,俗稱「脫粑」。糍粑的製作非常費人力,必須要幾個人一起才能製作完成。

上面提到的「十月朝,糍粑碌碌燒」里,「碌碌燒」是非常形象的客家語言。「碌」,是像車轆那樣滾動,意思指用筷子捲起糯米粉團,像車轆那樣前後上下左右,四周滾動粘上芝麻花生沙糖;「燒」,即是熱氣騰騰。吃糍粑一要熱,二要玩,三要斗(比較),才過癮,才能體味「十月朝,糍粑碌碌燒」的農家樂趣。

5、釀新酒

農歷十月上旬釀酒貯存,稱之為十月白,用純白面做酒麴,並用白米、泉水來釀酒的,叫作三白酒。到春月在其中加人少許桃花瓣,又稱之為桃花酒。江山一帶在冬季汲取井水釀酒,藏到來年春天桃花開放時飲,稱之為桃花酒。杭州冬月有民諺道:「遍地徽州,鑽天龍游,紹興人趕在前頭。」就是說徽州人做爆竹,龍遊人做紙馬,而紹興人則以釀酒聞名。孝豐在立冬釀酒,長興在小雪後釀酒,都稱為小雪酒,該酒儲存到第二年,色清味冽。這是因為小雪時,水極其清澈,足以與雪水相媲美。

另外,小雪已是初冬季節,天氣較為寒冷,穿衣保溫非常重要,以防受寒。「小雪」過後,更要注意禦寒養生,提高機體免疫力。專家提醒,初冬養生要外防濕冷,內防燥熱。此時,就應當積極著手預防凍瘡,注意全身及局部保暖,先從薄手套戴起,鞋襪要溫暖寬松。氣溫急劇變化更易帶來血壓波動,要留意心血管等疾病徵兆,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㈣ 如何加入北京漢服社團

途徑1:
可以到網路貼吧:漢服北京吧,會有帖子可以告訴你如何成為會員,加入各個主題興趣小組。
如果暫時不能成為會員,也可以看到各興趣小組的活動,跟著參與就可以了。
途徑2:
如果是在校大學生就更容易了,估計學校或者臨近的大學都可能會有漢服社團,去圍觀參加活動即可。
途徑3:嘗試搜一下漢服相關的QQ群,找到在北京的漢服群,參與群里的線下活動。漢服北京貼吧應該就有QQ群的~~~
其他,還沒想到,應該還有很多方式吧?比如豆瓣興趣小組什麼的

㈤ 首屆世界漢服文化藝術節什麼時間、在什麼地方舉辦

世界漢服文化周啟動羅...活動即將在九月份於浙江西塘正式展開...希望各地的漢服同袍一起共襄盛舉...一起熱血團結的讓漢服這項傳統文化不再寂寞不再被人誤解不再處於邊緣地帶... ------ 方文山官博

㈥ 漢服有哪些形制第七屆西塘漢服文化周活動內容介紹!

漢服有哪些形制?第七屆西塘漢服文化周活動內容介紹!我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熟悉西塘漢服文化周的人都知道,在每年的活動第一天,都會有不同的方陣表演,這些方陣按照不同時期的服飾,或者不同種類的服飾劃分,幾乎包含了漢服的各種形制,展現了古代不同時期的人的服飾文化,不過,如果不告訴你的話,你是否能單憑圖片就辨認出這些方陣的同袍們,穿的都是什麼時期,或者什麼形制的漢服呢?

今天的西塘古鎮景區,鑼鼓喧天、廣袖飄飄、衣袂搖搖。身著漢服的女子翩躚而過,身著漢服的小伙策馬馳騁,身著漢服的孩童歡快奔跑,好一幅古鎮秋景美圖。

10月26日,一年一度的漢服文化周盛事如期而至,全世界的中華傳統文化愛好者再一次共赴盛宴,相聚西塘。

朝代嘉年華大氣磅礴

二十幾年如一日的漢服愛好者希望女兒傳承

英俊威武的標兵是本次朝代嘉年華的先鋒精英,他們浩浩盪盪,威風凜凜。緊隨其後的,是整齊劃一的馬隊,氣貫長虹,大氣磅礴,瞬間將人們的思緒帶回金戈鐵馬的歷史長河中。本屆漢服文化周的首儀仗參考了著名的《出警入蹕圖》,彷彿能上九天攬月。

周方陣,有朋遠來,以禮相迎!第二個方針是周代方陣,展示的是中國歷史上春秋時期吳國的伍子胥。伍子胥開鑿西塘之水,奠基了古鎮之緣,堪為西塘古鎮的歷史名人之首。孔子的學童們緊隨其後,盡顯儒家風范。漢方陣,雲卷蒼穹,烈烈漢風,展示的是漢代著名的外交人物張騫。隨行展示的漢混服則帶大家領略了中國婚禮服飾的起始風范。

快看,身著晉、唐、宋、元、明、清各朝代傳統服飾的方陣也邁著整齊的步伐緩步而來,肅穆壯觀,汪洋自恣;各朝代歷史人物方陣也隨之一一展現,文人之儒雅、武將之雄風,都令人眼前一亮。

此外,鎧甲方陣、親子方陣,民眾方陣......各種新元素、新創想的朝代嘉年華活動,不僅僅為大家呈現出千年華夏傳統民族服飾之美,更令大家感受到錦綉中華禮儀之邦的獨特韻味。

三歲的陳思景第一次跟著媽媽來參加漢服文化周。思景的媽媽潘女士是福建人,目前在杭州工作。「我從高中開始就非常喜歡漢服,那時候沒有漢服社,沒有同袍,幾個興趣一致的朋友穿著漢服逛街;自從知道西塘有漢服節後,我連續來了好幾年,今年帶著孩子一起,就是希望她也可以像我一樣愛上西塘,愛上漢服文化。」

隨著對漢服的了解,潘女士已經從漢服愛好者「進化」到漢服生活者,正在慢慢努力成為漢服復興者。」

射禮是內核 漢服是動力,兩者缺一不可

創新讓傳統文化迸發出新活力

本端記者了解到,西塘漢服文化周自2013年成立起就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在歷屆活動內容上,力求突破與創新,堅持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融入當代流行時尚元素,讓傳統文化迸發出新活力。

本屆漢服文化周從10月26日持續到10月29日。現場不僅有「朝代嘉年華」、「漢服好聲音」、「小童星漢服 T 台秀」、「漢服文化周系列叢書簽售會」、「水上傳統婚禮」等活動,還有「漢服禮儀水上 T 台秀+河燈祈福」、「漢服相親大會」、「第三屆『西塘杯』古詩詞大賽」、「中國風漫畫展」等互動環節。

其中,第五屆西塘杯傳統射箭邀請賽以及射禮、草船借箭等項目中,匯聚了前來參加漢服文化節的四方射藝高手,在充滿英武之氣的隊列中,彷彿可以看到他們弓箭賽場上的出色表演。

「射禮和漢服的關系就是由表及裡,射禮是內核,漢服是動力,兩者缺一不可。」戲稱自己專業「陪跑」漢服周五年的傳統弓箭民間組織江東衛隊隊長周天宸今年已經是第六次參加漢服文化周活動。「傳統射箭一般慣用右手,通常右手拉弦,左手持弓,也就是左手前,右手後。自古以來射箭的時候,都講究『左袒』,脫下左邊的袖子,便於射箭時候的活動。漢服對人的要求,例如中正平和(漢服的中縫),應對自然(剪裁手法),和傳統射箭是相同的。以漢服、射禮為代表的禮樂衣冠,就是一代代射士所捍衛的華夏文化之精華。」

周天宸告訴本端記者,射禮自周代就有,是周禮樂體系的一部分。孔子雲「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我認為,射箭在古代是君子六藝,是重要的國防技能,是一個人身體素質、反應能力、學習能力的直觀體現;射禮是禮儀教化的體現,射禮中無論勝者敗者,乃至一箭一步,都必須按照周禮的流程來;射禮是射箭技術的傳承,射禮的射程有70–90米,這和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反曲弓的70米射程相差不遠,這種距離沒有相當的師承和長時間的練習根本做不到。」

由此可見,射箭(軍事)可以稱之為捍衛漢服文化的一種傳承模式。

除了射禮,無論是大氣華麗的朝代嘉年華、傳統婚禮、庄嚴肅穆的祭祀禮和拜師禮,還是文墨書香的國學四藝和君子六藝,都是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與獨特韻味的多元呈現,都全方面的展示著漢服的古典韻味以及傳統禮儀,給漢服同袍以及四方慕名而來的遊客一場關於漢服文化的饕餮盛宴。

傳承中華傳統「禮」與「藝」

讓漢服走進生活

方文山曾不止一次說過,漢服文化周慢慢發展至今,傳統文化的愛好者越來越多,隊伍越來越壯大,年齡結構越來越寬泛,活動形式越來越多樣。「我們希望更多人參與其中,感受漢服文化乃至傳統文化的美麗。相較於往年,第七屆西塘漢服文化周得到了更多傳統文化愛好者的支持和好評,活動人數又創歷史新高。為了在流行元素多元化的今天獨樹一幟,每一年都會做一些新的嘗試,讓文化周能夠吸引更多的人,讓更多人的認同並且喜愛漢服文化。」

可以看出,歷經七年,西塘漢服文化周活動越發多元化,漢服文化的傳播也從單一的服飾展示發展到今天多種方式的呈現。也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漢服同袍加入到這場文化盛宴中,自發地成為漢服文化宣傳的使者。

西塘旅遊休閑度假區管委會副主任陸豐告訴在接受本端記者采訪時表示:「西塘有著漢服文化展示、繼承和發揚廣大的土壤,有著原汁原味的中國傳統建築群;西塘有著詩情畫意的自然風光,又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淀。這些元素完全符合人們對於漢服文化的想像和期待,符合漢服同袍們在這個環境氛圍中進行文化禮儀的交流、傳授與教育等活動,這些活動與古鎮風景結合起來,又成為一幅美麗的新畫卷。」

正如陸主任所說,西塘舉辦漢服文化周,目的絕不僅僅是為了提高西塘古鎮作為景區的品牌影響力,而是要通過西塘漢服文化周的舉辦,助推海內外華人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回歸,喚迴文化靈魂和價值認同。

而今,漫步西塘古鎮,共襄西塘漢服文化周之盛舉,了解中華五千年的歷史底。穿在身上的「活文化」和那傳承在血脈中的精神和風骨,等你來見證!

㈦ 求漢服文化節主持詞

漢服文化節主持詞:女:中華大地自古以來流傳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當你仰望夜空,在銀河兩岸,有一對恩愛夫妻,年年等相聚 日日盼七夕。他們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牛郎織女。男:神州大地自古代代傳承著 華夏衣冠,但我們美麗的漢服在三百多年前,隨著滿清入關推行野蠻的「剃發易服」政策而被斬斷撕碎„„女:今時今日,在現代忙碌的生活中,在經濟大潮滾滾的時代背景下,你是否還會仰望星空?在少數民族姑娘穿著民族服裝翩翩起舞時,你是否想過漢族人為什麼總是穿著洋裝? 男:我們自稱華夏。你可知 何謂華夏?古書有雲:「有服章之美是為華。有禮儀之大謂之夏.」合:今天就讓我們穿上漢服,共同感受華夏的精神氣度!男:下面就先讓我們來通過各位模特的展示,來近距離的了解,究竟什麼是漢服。

㈧ 2021北京漢服文化節如何退票

2021年,北京漢服文化節如何退票?文化節,你買的票你就不去了,那票是不可能退的,因為這個票賣出去就不能退,所以不像火車票,火車票是法律允許的,這個票是觀賞的票,所以不能退還了

㈨ idea的協會簡稱

一、 協會簡介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發展交流協會(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ExchangeAssociation,RUC)簡稱IDEA,成立於2000年4 月23 日,是中國人民大學第一個學生自己創辦,自己運作的具有國際交流性質的學生社團。
自協會成立起,我們一直與包括各國大使館、知名企業、兄弟院校、社會團體、留學生群體等在內的校內外各相關團體保持緊密聯系,積極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在學生和社會之間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國際化平台。我們的定位是,以「交流」與「發展」為主題,以「促進國際文化交流,提升學生商業素質」為目標,以文化交流活動和國際商業大賽為主要活動內容。
我們的使命(Mission):促進國際文化交流,提升學生商業素質
我們的願景(Vision):充分交流思想,相互促進發展。
Ideas,Fully Exchanged; People,Mutually Developed.
二、 組織結構
IDEA自建會起,一直採用部門(Division)和項目組(Organization Committee,OC)
相結合的組織架構,力圖組織的高效和靈活。
在IDEA,會長(Association President,AP)、財務總監(Financial Director,FD)和負責各部門的副會長(Vice President,VP)聯合組成了執行委員會(Executive Board,EB),共同決策協會的日常工作事務。顧問團(Board of Advisors,BA)由老會員和離任的部長、會長組成。顧問以其豐富的組織經驗對協會活動給予關心和幫助,出謀劃策。在各部門,還設有Officer,協助各副會長負責各部門工作的開展,並成為一些常規活動的OCP(Organization Committee President)。
各EB的分工如下:
會長(Association President),對內、對外代表協會行使職權,從決策和理念上總體把握IDEA的發展方向,制定工作計劃概要,定期召開內部會議,總負責全會規模的活動。同時也負責定期和校內外機構進行溝通聯系。
財務總監(Finance Director),專門負責協會財務審計,並在各項活動中負責經費的預算和監管;
人力資源部(Human Resource Division),主要負責會員資料的歸集,每次活動人員的調配與安排,通過組織會員的培訓增進會員之間的感情、團隊合作精神。
校內活動部(Internal Division),負責同校內相關活動的組織,協會承辦的校內機構的各類型活動項目,進行與校級機構之間的溝通聯系,以及和留學生群體的聯系和交流。
校外關系部(External Relations Division),負責協會和外部各種組織的聯系,是協會對外的一個窗口,通過活動將企業的經營理念、管理機制、企業文化等引進校園,並逐步建立一些較為穩定的社會關系,同時負責協會活動經費的籌集工作,為IDEA的長遠發展作好人力物力上的准備團,並定期與使館聯系舉辦活動,以及拓展新的項目等等。
推廣部 (Promotion Division) (原技術部 Technology Division),主要負責協會各項活動使用的平面材料的設計,DV片的製作,網站建設和維護和信息更新。
其中有一些長期運作的項目成立了長期OC,同時有限度的吸納會外成員加入OC,如OVAL China OC 和SIFE.RUC OC 等。
三、 IDEA在人大
國際發展交流協會(IDEA)在校團委注冊,並接受校國際交流處的指導。2007年11月,IDEA得到陳雨露副校長的寄語(見附件2)。
與校團委和校社團聯合會:
自成立之日起,IDEA就積極同校團委保持良好的溝通關系,為提高學生活動質量,擴大學生活動影響力貢獻著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代鵬、鄭品石等歷任團委書記都對IDEA的組織和活動贊譽有加,遲強、王建等歷任團委分管副書記都向我們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劉暘、盧柯帆等歷任團委社團部部長都曾受邀參與我們的活動,並曾先後出任SIFE.RUC項目團隊的核心成員。我們感謝多年來團委的老師們對我們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幫助。
2004年3月社團聯合會成立,當時的03屆IDEA會長盧珊出任第一屆社團聯合會會長,此後,04屆會長徐怡平、05屆ISVP李崢等IDEA的骨幹們都曾出任社聯的常委,為社團聯合會的建立和發展作出了不小的貢獻。我們和社團聯合會也一直保持了充分的互動,很多社聯的同學加入了IDEA,很多IDEAer也投身於社聯的工作中。我們同樣感謝對我們的組織和活動不斷支持和幫助的社團聯合會,社團社聯一家親。
與國際交流處:
自成立之日起,IDEA就接受國際交流處的指導,一方面在國際交流處老師的支持下,積極拓展校內外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自主活動;一方面也憑借著專業的工作態度踏實嚴謹的作風和高素質的成員,承擔力所能及的來自於國際交流處的接待和交流活動。
已經長期成功運作的活動有:
1.2006、2007、2008、2009年全權負責組織留學生入學考試監考工作
2.2006、2007、2008、2009年全權負責組織留學生入學面試工作
3.2006、2007、2008、2009年全權負責組織留學生入學注冊和導覽工作
4.2004年第二期「香港領袖生獎勵計劃:國情教育課程班」的全權組織工作,此後各期國情班均有IDEA成員參與
5.2006年起各期全國台聯、學校組織的對台交流活動,均有IDEA成員參加。
6.2003年起,多期美國「海上大學」大學生的接待和交流組織任務
此外,遵循IDEA「Ideas,fully exchanged; people,mutually developed」的願景,針對人大中外學生的實際需要,從2006年5月起,IDEA設計並運作了ILMPIS項目(IDEA』s Language Mat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為愛好國際語言文化交流的中外人大學子提供了一個結識朋友,開拓眼界的平台,並為初來人大的國際交流生提供了夥伴。
IDEA在校外
此外,我們還承辦了一些國際商業比賽如YBD,SIFE,OVAL等,並加入了ALICE北京高校學生社團聯盟,可以說在社會上也造成了影響,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四、 主要活動
2007、2008年,國際發展交流協會(IDEA)通過策劃舉行了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動和承接支持多項大型國際商業創意活動,在人民大學打開了一扇擁抱世界文化、開闊國際視野的窗口,並為人民大學的同學們搭建了一個提升自我、促進發展的平台。
中韓文化節
2007年5月14、15日,中國人民大學第二屆中韓文化節本次文化節在人大校內成功舉辦。該屆中韓文化節,由中國人民大學韓國留學生會,中國人民大學國際發展交流協會,中國人民大學中韓交流協會共同主辦,秉承第一屆文化節「交流、學習、共進」的精神,使中國人民大學中韓學生的交流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
本次文化節是以中國和韓國兩國為中心,分為風情展、電影聯播、友誼比賽和文藝晚會四部分。此次文化節大大增進了中韓大學生之間的友好關系,加深了對彼此文化的理解,為推動中韓兩國的關系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通過文化節的舉辦,我們希望中韓兩國的大學生之間能夠建立長久的友誼,並形成不斷交流學習的傳統,將兩國人民的世代友誼在青年學生一代得到繼承和發揚。
國際文化節ICF (International Culture Festival)
早在2000年建會之初,我們就在學校國際交流處的支持下,積極同各國使館和國際組織進行聯系,並在2001 年在人大校內舉辦了第一屆「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文化交流節」(International Culture Festival a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簡稱ICF),在每一屆IDEAer 的不斷努力下,國際文化交流節逐漸成為了人大校內最有特色、影響最大的學生國際文化交流活動。而2007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文化節更是借70年校慶達到了一個新高度。國際文化節以「七十年的榮耀,跨世紀的友誼」為主題,包括活動開幕式、寰球文化風情展、「手拉手」專場演出三項大型活動。
為期一天的寰球風情展上,來自五大洲 40 多個國家的人大留學生精心裝飾了各國展台。展品形式多樣,有風情圖片、民族服飾、特色食物、宣傳片等等。越南學生在展台前立起了漂亮的門樓;土耳其藝術家現場表演神奇的水中畫;蒙古學生將美食美酒堆成小山供大家免費品嘗;東南亞的同學身著民族服裝在展台前載歌載舞……風情展,還特別設置了大中華區展台,將國際文化節真正打造成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風情展的同時,紅地毯上穿插著歡快熱情的互動表演,獨具民族風情的舞蹈與音樂博得觀眾陣陣掌聲,將節日氣氛不斷推向高潮。
2008年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文化節在2007年高度的基礎上更創新高,活動持續一周,包括開幕式、寰球美食展、各國籃球足球賽、午後電影展、圖片文化展、異域晚會等大型活動,深受參與者以及校領導好評。
2009年ICF立足於「交流」的宗旨更加趨於專業化多元化。我們很榮幸地邀請到土耳其、瑞士、加拿大三國大使來到人民大學演講;在風情展上,不少各國外交官員也參與其中。09國際文化節最後在精彩紛呈的閉幕晚會中完美落幕。
中日韓大學生商業創意大賽 OVAL (Our Vision for Asian Leadership
OVAL是由中日韓三國大學生共同發起的非盈利性學生組織,旨在通過商業創意比賽的方式為三國的青年精英提供一個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平台,使他們在比賽的過程中學會相互尊重與信賴,磨練並提高自己的跨文化協作能力,並為亞洲未來共同的發展與繁榮提供擁有亞細亞意識的領袖人才。OVAL 在中日韓三國由平等的OVAL China、OVAL Japan 和OVAL Korea來組織,通過嚴格選拔由中日韓三國各挑選出 30 名選手(共 90 名)參加決賽,決賽將分為30 個小組,每一組由中日韓選手各一名組成。在 7 天的比賽過程中各國選手將就與社會密切相關的問題展開調研、研究與探討,並在相關專家的指導下提出解決的方案,並一較高下。我們通過外聯部人員的努力,於2004年4 月開始參與到OVAL China的活動組織中,成為OVAL China的高校支持社團之一。我們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OVALer們一起主辦了2005年8月的OVAL Beijing 2005決賽,以及隨後的OVAL Seoul和OVAL Tokyo,2007 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交流處的支持下,於8月期間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了OVAL Beijing 2007決賽。2008年8月8日,OVAL組委會共赴日韓,參與到08OVAL Seoul、08OVAL Tokyo決賽。
國際大學生企業家聯盟SIFE (Students in Free Enterprise)
SIFE(Student In Free Enterprise,國際大學生企業家聯盟) 是一個全球性的非盈利大學生組織,成立於1975 年,總部設在美國。SIFE 成立於1975 年,是一個全球的非盈利性大學生組織。它致力於塑造全球未來經理人,培養其「市場經濟、企業家精神、個人成功技能培訓、商業倫理」理念。學生通過主導策劃社會實踐項目,幫助社區中需要幫助的人創新思維,改變生活,從而「改變世界」。SIFE 已經在全球46 個國家的2000 多所大學擁有了獨立運作的學生團隊。SIFE 帶動學生的熱情,激勵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成長,讓學生在學習中進步,在交流中獲益,在實踐中提高領導能力,團隊精神和溝通能力。SIFE 搭建全球中外著名僱主與學生面對面交流的橋梁,為僱主提供發掘企業人才的廣闊平台。每年國際SIFE 都會組織全球范圍的大型比賽,比賽的裁判主要由各大贊助公司的CEO 擔任。SIFE 首先通過各個國家的分賽區選拔國家冠軍伍,再由他們參加SIFE 「World Cup」 全球總決賽。
2005 年11 月,在IDEA外聯部的不懈努力下,經過SIFE 總部的批准,我們正式負責
2008年9月IDEA旗下的SIFE開展了新項目「藝傳」。
SIFE 項目在人大的運作以及以後每屆SIFE.RUC 代表隊的組建。SIFE.RUC 的負責人由協會成員擔任,項目在全校范圍內招募選手和志願者。在2006 年,剛剛成立的第一屆SIFE.RUC成功運作了主題為「風襲漢香」——漢服文化與漢服市場的良性互動的項目,幫助身陷經濟困境的裁縫師傅開發了新思路。6月的北京區決賽中,SIFE.RUC 獲得了北京區四強,殺入全國決賽,但不幸無緣前三。2007年,SIFE.RUC 又展開了「編織溫暖」和「妙手仁心」兩大社會公益項目,分別幫助下崗職工和盲人師傅改善了經濟狀況。但在北京區決賽的「死亡之組」中一分惜敗,遺憾地告別全國決賽,但是SIFE.RUC 的優秀還是贏得了評委的普遍認可。
牛津國際青年創業大賽YBD (Oxford International Youth Business Development Competition)
牛津國際青年創業大賽是由牛津賽德商學院的學生創辦的青年商業發展競賽,是一個旨在為青年提供寶貴的生活技能和商業知識學習的社會性事業,為世界各地的青年朋友們提供了一次在發展他們本身才能的同時促進社會變化的機會,競賽通過讓參賽者與工商管理碩士和金融工程碩士學生團體提供的智力資本和個人人際網路建立連接,將關鍵價值傳遞給參賽者這是一個給中國青年人提供創業,增強社會性意識,促進國際交流的機會。我們在2007 年通過努力,獲得了YBD 中國區組委會的組織權,並聯合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高校組成了YBD 中國區高校聯盟。
2007年、2008年,YBD在大中華地區舉辦了中華區創業大賽並帶領獲勝選手參與到總決賽中。2008年,全球32支參與到總決賽的隊伍中有14支來自大中華地區,並且最終獲獎的三支隊伍中有兩支來自大中華地區。
其他活動
此外,為了能給IDEA的成員以及其他熱心於國際交流的人大同學一個鍛煉和展示自己的平台,使同學們近距離接觸國際交流的機會,也向世界更好地展示中國學子的風采,我們協會自2000年正式成立起承接了學校近百場的高規格接待任務和學術文化交流活動,曾經整體運作過如「第二期香港領袖生培訓計劃」等大型活動,協助國際交流處留學生辦公室進行了數次留學生入學考試監考工作和入學注冊工作,並同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外高校學生組織建立了密切的聯系。同時通過系列的講座,座談會,BBS等多種形式,向同學傳遞有關國際交流,商業競賽等信息,分享前人經驗。
五、主要榮譽
自協會2000年創建以來,在社團聯合會年度表彰會上,IDEA被連續四次評選為校「十佳社團」,並兩次榮獲「最佳人氣獎」。2005 年評為「首都高校優秀學生社團」。2007年,IDEA被評為人大首屆三大品牌社團之一。2009年及2010年,IDEA均高票當選為人大十佳社團。
2010級人大新生群已經成立,歡迎各位新生加入:121429505

㈩ 想請大家幫忙想一下關於漢服文化節的活動,跪謝~~

具體活動么,可以以漢服為切入點,展示一下中國傳統文化。
比如穿漢服猜燈謎。。。穿漢服知識競答。。穿漢服做糕點。。。穿漢服書法繪畫下棋樂器比賽。。。穿漢服等等,這樣發散思維就可以

閱讀全文

與北京石景山漢服文化節怎麼參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