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舉例說明不同的文化孕育不同的親子關系
比如西方教育和東方教育的區別吧!孩子成長不僅需要良好的教育,也需要培養孩子良好的思考思維,這樣孩子才能真正的成長,很多家長一味的追求孩子單方面的成績結果,卻忽略了孩子心理成長和孩子思維邏輯的培養,這也是現代中國教育和國外教育存在的差別,希望家長在培育孩子方面多思考這方面的問題。樓主重視孩子的全面發展是很理智,但是如何培養孩子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建議您有時間可以親臨NLP親子課堂現場,不僅可以感受氛圍,也可以和其他家長交流教育孩子的經驗,更重要的是帶著您的問題可以當時請教老師,獲得更精湛的家庭教育學識!教育孩子的第一步應該從自身開始,從成為一個好父母開始,孩子的成長,父母不能缺席,孩子的未來你更耽擱不起!可以聯系中國NLP知心姐姐共同探討親子教育問題!
Ⅱ 優秀的企業文化孕育優秀的員工,同時,優秀的企業文化也是企業效益提升最有利的保證,您如何理解企業文化
關於企業文化與企業業績或者是企業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實際上美國的大學教授約翰科特早已經通過11年的專業研究並得出了結論:企業文化對企業業績的作用是直接的提升!其中做企業文化的企業比不做企業文化的企業業績增長高200多倍。這是國外教授的研究,國內新優勢咨詢也認為企業文化本身就是企業經營哲學,做企業文化就是做經營管理,做經營管理就是做企業文化,因此,企業文化做好了,經營管理自然就好了,當然業績也就好了!
Ⅲ 培育文化還是孕育文化
孕育文化。
培育的是人才,孕育的才是文化。
培育:1.培養幼小生物,使其發育成長。2.指使某種情感得到發展。3.培養教育。
孕育:其本意是使哺乳動物得以在體內孕育其後代。也指一樣事物衍生,及幫助了另一樣事物的發展生長。文化,廣義指人類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所獲得的物質、精神的生產能力和創造的物質、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指精神生產能力和精神產品,包括一切社會意識形式: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社會意識形態,有時又專指教育、科學、藝術等方面的知識與設施。
Ⅳ 智慧文化 孕育智慧教育
——蕨溪鎮小學「親育文化」解讀
一所學校如何能產生強大的育人力量?這種力量既是學生勤學求知、修身養性的成長向上力,又是老師孜孜求索,蠟炬成灰的教育凝聚力。這種力量應學校的文化,它是學生成長的沃土,是學生成長的甘露,也是老師發展的引領,是老師追尋的方向。智慧的文化才能孕育出智慧的教育。
教育的三角世界在如今看來是失衡的,大部分家長把教育問題都一股腦的拋給了老師,「老師,他不聽你就罰他!」、「老師,他回家就貪玩,作業又沒寫完……」,諸如此類的話語數不勝數,家長們漸漸褪去了自己「第一任老師」的身份,忽視了自身的家庭教育,但原生家庭的教育對於孩子的成長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家庭教育的力量是深遠的,這種力量是日夜相伴而來,是耳濡目染而來,為今後孩子的諸多方面就塗抹下了不可磨滅的底色,可美可丑,將家庭教育拉回教育之中,讓家庭教育合力學校教育,這樣的教育才是有力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是當前農村教育的重大問題之一,同時教育的目標的誤解也是當前教育的一大難題。常言「靜待花開」,但部分老師總想「拔苗助長」,更恐差生太多,分數不僅成了學生的命根,也成了老師的命根,於是「以成績定天下」成了教育「功利化」的表現之一。家長們也似懂非懂,高舉著「讀書時最好的出路」,誤讓孩子們讀死書、死讀書,減少玩耍時間,一頭扎進書海,他們的眼眶濕潤了,他們知識漲了,但什麼少了呢?每一位教育人都應該思考,時代在進步,在今天,社會需要的人才是多樣的,不應該把學生固封在書本之中,更應該讓他們與書本相伴,探尋大千世界,或放聲高歌唱童年,或舞姿翩翩秀風采,或書法繪畫傳經典,或籃球乒乓健體魄,在多彩的生活中放飛自己童真的夢。
時代里總有新問卷,教育中總有新疑惑,在不斷地真真切切的教育實踐中尋找答案,路漫漫兮其修遠,吾將上下求索,以問題為導向,立足實際,仰望星空,探索前行。
一、親子文化之「三親」教育
愛在左,情在右,一路播種一路開花,讓行走於荊棘之上的人不覺苦痛。在孩子成長中父母的愛是無法替代的,家庭教育是無法缺失的,在農村學校的教育中,更應時刻點醒家長,關注孩子成長,走進孩子心靈,於是在蕨溪鎮家校文化實踐中就提出「三親」教育——親子共讀、親子活動、親子展示。
親子共讀,陪伴參與成長,閱讀開啟精神世界。親子陪讀給繁忙的父母一個走進孩子、了解孩子的機會,也讓父母親手為他們播下這粒文學的種子,培養其讀書的興趣。在蕨溪鎮小學校讀書節里,親子共讀好書,見多彩故事,品千人人生,能讀能寫,共談心得。他們會認識桑桑、皮皮、小豆豆,甚至在書中遊玩了世界各地,探索了中華上下五千年,這些在孩子心靈中跳躍、翻騰的只言片語,隨時光一同沉澱,在未來的生命中定會迸發出絢爛的火光,渲染一抹亮麗的精神色彩。
親子體驗,陪伴見證成長,活動盪漾歡樂童年。一次牽手奔跑,一次接力傳球,一次團隊拔河,讓不善言語的父母與不知表達的兒女,心心相連。在蕨溪鎮鎮小學校體育節里,親子間的竭力合作,親子間的彼此信任,那一刻血濃於水的深情,血脈相承的感動,悄然而生;在鎮小感恩節,手制感恩卡片,傾聽父母的往年故事,為父母洗洗腳捏捏肩……他們學會了堅持,學會了努力,學會了感恩,學會了付出,這就是成長。
親子展示,陪伴分享成長,展示放飛少年夢想。呵護孩子美麗的心靈,讓每件小事激勵他們的成才成德,親子展示,讓默默付出的父母從幕後來到台前,同孩子一起年少,一起歡歌。在蕨溪鎮鎮小學校的各種節日中,親子節目、親子作品數不勝數,各有亮點,但是這歌、這舞、這字、這畫卻又了滿滿的親情與自豪,這是成長的一筆。孩子成長是瞬息萬變的,是短暫珍貴的,父母的陪伴何其重要,關乎孩子一生,關注孩子,關心孩子,重回孩子的生活,這就是鎮小的「三親」特色教育之本意。
這些點滴的改變,這些日常的融入,都是將來孩子的無價之寶,天將降大任,其能受心志之苦,能餓其體膚,能空乏其身……面對漫漫黑夜能昂首靜待破曉,這些雖一朝難為,但朝朝暮暮中定會潤物無聲。
二、校本文化之「三聲」教育
成長不應該被定義,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擁有自己最獨特的色彩,為他們的全面發展創造機會,搭建舞台,便成了教育者們義不容辭的事情,蕨溪鎮小學校創設「三聲」教育——讀書聲、絲竹聲、歡呼聲,讓學生發於外,而受於內,在心中播下關於奉獻,關於堅強,關於慈悲的種子。
讀書之聲,聲聲嘹亮,書開書合,豁達自在。「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孩子們迫不及待的翻開一本書,隨著風聲雨聲一同讀了起來。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里,各處總寫著讀書二字,清晨放聲大讀,午休自由默讀,語文課有感情朗讀,讀書聲縈繞著整個校園,心口共讀,讓一字一語一句浸潤心靈,洗滌靈魂,胸中自有天地,也滿懷溫情。以書中文為例,開拓更為廣大的天地,也以文為本,遠載其道,讓學生在不斷地閱讀中塑造自身精氣。
絲竹之聲,聲聲悠揚,音起音落,怡情益智。「音樂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面」,孩子們踏著美妙的音符,綻放著童真的笑容,音樂總能把人們隱秘的情感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音樂里有那身後的善良、對愛與被愛的嚮往、對美好生活的期待。鎮小的音節節、課後音樂興趣班等等,給孩子們學習的機會,展示的舞台,讓音樂成為他們空氣里的詩歌,讓音樂成為他們耳朵的眼睛,讓音樂成為他們生命的彩色。音樂的魅力是無窮,用音符搭建一條通往心靈與未來的橋梁,讓他們有自己獨特聲音,更有「動聽」的未來。
歡呼之聲,聲聲悅耳,呼高呼低,樂觀積極。「陽光明媚的活著,幸福便能觸手可及」,童年應該是多彩的,被賦予快樂的,在學習、生活中讓孩子找到快樂,發現身邊的美好,培養其主動能力,不斷地贊揚、鼓勵,塑造其積極樂觀的性格、培養其健康的心理。鎮小的籃球賽、繪畫比賽、運動節中此起彼伏的歡呼聲里一個個羞澀的孩子打開心扉,自我激勵,取得成功,他們含笑流淚,這是他們的快樂,也是他們自我的突破與成長。「三聲」特色教育,有睿智的書本,有動聽的音樂,還有兒童歡聲笑語,這是一個學校最美的風景,也是一個學校最好的當下與未來。
三、生命文化之「三命」教育
智慧的文化首先一定是面向一個個鮮活生命的文化,生命是萬事萬物的起源,關注生命,便是對於一切事物投以最原始,也是最崇高的敬意。我校秉持捍衛生命尊嚴、激發生命潛能、提升生命品質、實現生命價值的生命理念,孕育了擁抱生命、感恩生命、實現生命的生命文化,我校的生命文化分為三個部分——性命為本、生命為源、使命為首。
(一)生命文化基本理念
性命為本即是關注、尊重、熱愛自己的生命,只有珍視愛護自己的生命,才是一切可能的根本。生命為源即是飲水思源、感恩回報,生命的源頭是父母,是親人,不忘人本才能成才。使命為首即是走出自我,走進他人,發憤圖強,奉獻社會,實現人生的價值。三者統一與人,始終將人放在學校中間,正確認識學生是完整的,正在發展中的人,完善生命文化體系,營造生命文化氛圍,合力具有強大生命引領功能的教育資源,以構建學生健全人格、堅毅生命。
性命為本、生命為源、使命為首,三者不可分割,相輔相成,關注自我生命是生命文化教育的基礎、前提,感恩父母之情是生命文化教育不可缺少的、貫穿始終的重要環節,使命為首是生命文化教育實現自我,立德成才的最終結果,三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做好三者間的融合,是每一位家長、每一位老師的職責,也是每一位孩子必須面對的關於「人」與「才」的終生課題。
(2) 生命文化實踐探索
以人為本,關注學生發展,促進學生成長,鋪墊幸福人生這是我校生命文化的立足點,育人遠在成績之前,優良的品格,良好的習慣,才是一個孩子成才之根本,我校在生命文化教育的踐行中有如下的探索。
1.綠色活力的生命環境文化
走進校園處處可以感受「生命」的氣息,學校關注學生,以生命文化為切入點,打造了操場、教室、走廊、食堂、辦公室、圖書角的「五地一角」的生命文化建設。操場上有供學生運動的各式各樣的運動設施,操場圍牆上有安全活動注意事項提醒,最為亮眼的還是以《弟子規》手繪畫為載體的「生命為源」的感恩教育。目光來到教室外的走廊,隨處可見生機勃勃的綠植,還有牆上布置的精美的學生掛畫以及名家名言,走進教室,以小組為單位整齊擺放的書桌上放著各異的花草,教室的後方還有家長自願製作的圖書櫃台,上面整整齊齊排列著書籍,各班還按照自己的班級文化風格置辦教室,一片朝氣勃勃。跟隨學生來到食堂,食堂干凈整潔,牆面上掛著珍惜糧食、講究衛生的名言,飯後的食堂也十分干凈,最後是無處不在的圖書角,教室、走廊有圖書角,還有統一規劃的圖書角與特置的圖書室,這是學生們的讀書天地,也是萌發他們對生命認識的最初天堂。
學校的每地每處都彰顯著對生命的引導,對生命的珍視,對生命的尊重,在這樣的校園生命文化的隱形教育中,學生潛移默化地被影響、被熏陶、被教育,他們愛護自己、珍視家人、懂得感恩、努力學習。
2.朝氣蓬勃的生命課堂文化
我校的生命文化貫穿於每一堂課程之中,首先從學生課堂而言,我校推行「2H」課堂,將互聯網課堂與小組交互學習相結合,讓學生在課堂中回歸主體,回歸自我思維,關注他人想法,老師由扶到放,學生由易到難。學生利用互聯網與導學進行課前學習,提前自主掌握學習重點、難點,老師利用學習平板,實時將學生端與教師端聯系在一起,教師即時對教學情況進行分析,在結合小組合作,學生不僅僅在自我思考,還在分享想法,關注他人,生本化、生命化在課程師生間的一問一答,一導一入間深入學生內心,知曉「我是個體,我還是離不開集體的個體「、「我們要相互幫助,我要學會回報。」、「我要在小組中交流、合作,實現我在小組中的價值。」我校推行的特色課堂,在我校的任何一門課中都賦予了生命文化,每一門課都以文載生命之道。同時學校將課堂的范圍擴大,提出給「家長上三堂課」——通過「家長學校」給年輕的父母上一堂課,如何當一個合格的父母,如何時刻關注學生不同時期的生命狀態。通過「家長教師」給年輕的父母上第二堂課,如何引導學生學習,養成良好的習慣,在學習中收獲成長的能量。通過「家長學生」給年輕的父母上第三堂課,如何和孩子一起共同學習、共同成長,關注身心,關注彼此。
3.豐富多彩的生命活動文化
生命文化不僅僅蘊藏在豐富的課程之中,生命文化還在多彩的藝術活動,在廣闊的課外世界裡。我校開展了讀書節,在廣闊無垠的閱讀世界裡,我們感動於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博大胸襟和偉大理想;我們沉醉於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怡然自得;我們遺憾於林黛玉「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的香消玉殞……文字向來是有感情有溫度的。一行一行的文字,是在表達,是在述說,每一個漢字都長著一張訴說生命的臉,透過文字,學生每時每刻都在感悟生命,同時還有閱讀分享,包括書簽製作、讀書筆記、詩歌吟誦、課本劇、晨日一讀等等,每一個活動都充滿活力。還開展了感恩節,活動中有為父母做一件小事、記錄感動的美文、手抄小報分享感恩等以及陽光運動會,每一次奔跑、每一次跳動、每一次呼吸都是生命的呼喊,都源於生命的力量。學校還積極組織家校遊玩活動、校外義行活動,以及鼓勵學生參加校外的比賽,山水間心胸坦盪,胸懷豁達;善行中,愛心滋養,善良慈悲;競賽中,堅強勇敢,堅毅不屈。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每一位師生都在其中感受生命的力量,感受生活的樂趣。
四、教師文化之「三懷」教育
教師是學校建設和發展的核心力量,教師文化在學校文化構成中占據重要地位,教師文化與學校的發展息息相關。教師文化包括教師人際交往方式、教師課堂教學行為、價值觀等方面,它不僅影響教師的曰常教學活動和人際交往方式,同時也對學校、學生以及教師自身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我校將教師文化總結為「三懷」——情懷、胸懷、釋懷。情懷是對教育的熱愛,胸懷是對教育的包容,釋懷是對教育的創新(放下)。
(1) 教師文化之情懷
教育中有許許多多的困難,面對這些困難,教師如何能堅守崗位,堅守初心,這里就談到教師情懷,教師情懷即是對教育的熱愛。我校將教師文化建設中,將教師情懷放於首位,其中包括對教育工作的熱愛、對學生的熱愛。
教師對工作的熱愛,表現在對每一堂課的精心研究,包括課前對學情的准確掌握,對課本的仔細研讀,對重難點的有的放矢,課堂中對於課堂的流暢把握,有效組織,語言表達的機智流暢,以及課後對教學的反思,對學生的輔導。教師對於工作的熱愛不僅僅表現在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還利用業余時間拓充自己的知識量,擴大自己的知識面,也就是自己的綜合知識。教師面對紛繁復雜的工作時,要有扎實的學科知識、豐富的教育知識、廣泛的綜合知識以及實踐性知識。
教師對於學生的熱愛,表現在關注每一位學生,愛護每一位學生,呵護每一位學生。用自己的知識教導學生,做自己的真情懷感化學生,當學生有困難時,老師第一時間站出來幫助學生;當學生有進步時,老師第一時間為他喝彩,每一個細微的變化,都在老師的眼裡,都在老師心裡。老師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不隨意評判學生,不隨意定義學生、不隨意否定學生,在這樣情懷的老師的教育下,學生會感恩、會奮斗、會堅持。
(2) 教師文化之胸懷
教師文化中的教師胸懷,是指教師對於教育的包容,即對在面對教育工作時的廣泛學習,以及對於學生的包容。教師對於教育工作的包容,不僅僅體現在教師本身,在面對教育時能有格局觀,與時俱進,面對許多新的教育形態能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在教育中能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的學習,開拓自己的視野,轉變自己的教育觀念,這在教育改革盛行的今天,是必須要有職業素質要求。同時教師胸懷還體現在由上到下的學校各級的教師文化的有效推行,學校積極推行教育新嘗試,積極進行「2H」課堂模式,積進行課程改革培訓等,以求建設學習型校園,包括學生、家長、教師三方。教師對於學生的包容,是包含在教師對於學生的熱愛之中,認識到學生的發展性、差異性、完整性,認識到學生學習的循序漸進性、反復性,我校教師積極思考,面對不同的學段、根據不同的學習要求,制定了不同的課型,如語文低段的繪本課,中段的課內外共讀課程,以及高段的古詩詞共讀共寫課程等。教師的胸懷,決定了教育世界的大小,決定學生未來世界的邊界。
(3) 教師文化之釋懷
教師文化中的教師釋懷,即是放下,放下陳規,舍棄糟糠,學會獨立思考,敢於俱進創新。高速發展的今天,教師也必須著眼於當下,關注於眼前,跟緊時代步伐,跟上學生節奏,去發現,去改革,去創新,這樣的教育才能不斷注入鮮血,才能生機勃勃,充滿活力。教師文化之釋然要求教師轉變觀念、善於學習、敢於質疑。學校轉變教師傳統的教育觀念,樹立創新意識。學校定時舉行教研會,不同學科進行教育研討,對新的教育理念,對新的教育方法進行研討以及教師定期被派外出學習,進行課堂觀摩、教材培訓……形式多樣,多級多面的學習,讓教師轉變自己的教育觀念,一次創新抵過上千次的墨守陳規。一次創新的熱情,一次創新的活力,會在課堂上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在擁有創新意識的老師的教育下,學生定然充滿朝氣與活力。
教師創新意識要求教師必須擁有吸納新知的開放意識,尋根究底的問題意識,堅持真理的獨立意識和不怕權威的民主意識,善於學習,敢於質疑。學生回歸課堂,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學習的主體,轉變了以前教學中「填鴨式」、滿堂灌、一刀切的教育方式,對老師的要求更高。在開放的時代中,教師必須及時的捕捉到最新、最前沿的教育信息,加以篩選,系統化傳授給學生,讓學生跟上時代的步伐,在時代的浪潮中找到自我。面對新知識,作為老師不能只知一二,還要刨根問底,才能求思解惑、傳道授業。文化有傳承、有發展、有融合,教師還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多思考去辨別去質疑,故而,教師之創新,關乎祖國之未來,關乎民族的興旺。
立德樹人,教會學生做人是教育的第一要義,寓教於樂,讓學生在學校課程之外的大生活中去探索、去發現、去總結,樹立正確的自我意識,並在這樣的過程中發現自我、肯定自我,最後實現自身的價值。孩子開始知道人最重要的是善良,其次是誠實,最後永遠不要互相遺忘。
孩子的未來是祖國的未來,培養創新人才、多元人才,任重而道遠,觀察教育中出現的各種現象,思考教育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實踐中探求解決之道,讓各類學科綻放出美麗的花朵,讓學科課程的學習延伸至生活,讓生活檢驗知識,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質疑、學會獨立、學會審美。在學校教育之外,家庭也將目光從田間,從手機、從麻將桌轉移到孩子身上,陪伴成長,關注孩子的身心發展,與孩子共樂共悲,再度童年,再歷青春,其間定有不一樣的體味。
Ⅳ 文化屬性決定了人的命運!強勢文化造就強者 弱勢文化造就弱者【轉】
(注意:以下文章中所引用的個別詞彙只是為了方便說明主題思想,例如:「強者」並非是指那些自強、堅強的人,在此文中多有貶義,「弱者」並非是歧視那些真正的弱者,而是指弱勢文化中相對意義上的弱者,可能有不當之處,望讀者自行體會個中含義,勿要生疑,也請別誤解)
「透視社會依次有三個層面:技術、制度和文化。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以做人、對事的誠實支配自己的價值取捨,尊重客觀規律,做一個懂得尊重自己內心、尊重客觀規律的覺者。文化屬性決定了命運,一個人對任何知識和理論,只有自己用心地覺到、悟到,才能有所為;對於個人來說,文化屬性就是認知態度、價值觀、人生觀、思辨能力。
一、弱勢文化
什麼是弱勢文化?自我麻木的文化就是弱勢文化,其特點為:服從、依賴、麻木。
弱勢文化的形成需經歷四個階段,分別是:失望階段、對抗階段、妥協階段、麻木階段
1、失望階段
失望階段是在經歷初次失敗以後,無視於規律,再次進取不成,最終失望,這個階段提供了弱勢文化孕育的土壤。
失敗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對於剛剛進入社會的人尤為正常,那時的我們還不知道這個世界原來還有規律這種東西。因此這個階段還看不出來個體最終是走向弱勢文化還是走向強勢文化,一切都只是盡情的體驗而已。這個階段幾乎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
2、對抗階段
對抗階段是在經歷多次失望以後,對抗於規律,多次對抗不成,最終絕望,這個階段推動了弱勢文化的最終形成。
這個階段的對抗其實也是無奈的事情,對於我們個人而言,失敗得多了就會有些懊惱,這一懊惱就極有可能會產生消極情緒,我們在潛意識中會想著去對抗規律,這是很自然的事情,我寧願把這種行為叫做「上進心」,因為渴望成功是人的天性,此時的對抗不妨是一種積極的行為,這也是大多數人會經歷的階段。
當然會有一部分人,我們姑且叫他「聰明人」吧,這部分人會跳過這個階段,直接進入下一個階段。這部分人裡面又分為兩撥,一撥跳入了妥協階段,另一撥跳入了覺醒階段。後者我們可以理解為比較有先知先覺的人。
我特別想要強調的是,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是會長期停留或永遠停留在這個階段的人,尤其是後者可以說是特別不幸福的人生。受西方文化的影響以及中國的「人定勝天」的曲解,總有不少的人以為自己可以戰勝大自然,可以征服高山、海浪、地震,可以控制別人、控制一個群體,等等等等,無限的高估自己的能力,無限的看高自己的價值,這便是「妄」了。「虛妄之心」一起,便「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失去本真,便少了誠、少了信,「靈性」也漸漸消磨,最後如同機器一般,只有機械似的邏輯應變,而無靈性般的生生不息。
「人定勝天」之本義是說人能認知自然的規律,最能學會如何順應這些規律,運用這些規律來使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今天的我們其實最缺的就是對自然的敬畏之心,何謂敬畏?敬是對自然造化的認知,進而內心升起尊敬之情,因為這般造化上達宇宙,下至一個星球、一個社會、甚至是一個人的命運,怎能不令人尊敬?畏是當認知了自然的造化之道,知「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知萬靈之生死無非一瞬間,知「滄海桑田」、知「海枯石爛」,怎能不令人畏懼?
故而,有了敬畏之心,自然知道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也自然能在這個階段少些時間停留,因為停留在這個階段的時間長短決定著一個人所受痛苦的多少。至於為什麼要停留那麼久,大概是因為當事人覺得自己能夠控制一個人、控制一個團體、或征服一座高山、征服一個社會吧
3、妥協階段
妥協階段是在經歷多次絕望以後,妥協於強者,多次妥協成性,最終服從,這個階段滋養了弱勢文化的生存生長。
人世間,最容易做到的事情莫過於「妥協」二字,因為這不需要任何的付出、也無需承受心靈的恐懼,只需低下頭來便好,所以這是最為「省事」的做法。但這種做法「省事」卻不「省心」,為什麼不「省心」?因為這得需要你忍受著心靈的不愉快,承受著無邊無盡的痛苦,這種痛苦不像是失戀那般心如刀割,更像是一個人買不起房的「長久的隱痛」,一個人不會因為買不起房而想要輕生,只會因為買不起房而不停的懊惱、嘆息,偶爾看到別人都有房住的時候,或者因為自己租的房房租漲了而又不得不搬的時候,那是種隱隱的痛,是一種陣痛,但痛過便好,好了又痛,正如租好了新房,慢慢的開始忘掉自己之前因沒房而傷感,過了一段時間,房租又漲了,便又開始了新的陣痛。
妥協本質上講是「低估了自己的智慧」,以為自己沒有能力認知和運用規律。但實際上,人之為人,俱有靈性,只要有靈性,則不缺乏智慧及增長智慧的能力。這個社會在無形中教導了我們「強者更強,弱者更弱。強者可改天換地,弱者則賤如螻蟻」,因此強者可「為所欲為」,弱者則「苟延殘喘」。我無意挑起「強者」與「弱者」之間的矛盾與沖突,這樣於兩者都沒什麼益處,但這種「強者」與「弱者」之間的對抗與成見是我們需要深思的地方:是誰界定了「強者」與「弱者」之間的定義?是誰發揚了「強者」與「弱者」之間必須要對抗的文化?又是誰揭示了「強者」與「弱者」之間不能互為轉化、互為提攜、互為融合?仔細想想,好像是我們自己。因為誰也不是一生下來就被貼上了「卑賤」或「高貴」的標簽。很多時候,一種身份的自我認同要比社會給他的定義更為殘酷、更為悲哀,我們老是喜歡給自己貼上各種標簽,卻忘了貼標簽的人,忘了我們也有撕標簽的能力,忘了那些標簽背後的那個「我」。
這個階段與強勢文化的「覺醒」階段看起來相似,但卻有著本質的不同。妥協本質上是「放棄自己的信仰,接受強者的信仰」,而覺醒本質上是「堅守自己的信仰,增加新的信仰」。放棄信仰是為逃避內心的良知,接受強者是為了利用強者的力量繼續對抗;堅守信仰是為堅守自己的良知,增加信仰是為了根據天道改善自己的信仰。因為不是所有的信仰都是好的,便有了改善一說。
所以這個階段本質上還是一種變相的對抗,找一個強者,討好他,利用他的力量為己所用。到達這個階段,弱勢文化基本上就形成了,因為只要妥協了就意味著「低估了自己的智慧」 ,給自己貼上了「弱者」的標簽。當這樣的人變得越來越多的時候,開始相互傳遞「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觀念,慢慢的便形成了一種文化,我們姑且將這種文化稱為「弱勢文化」
4、麻木階段
麻木階段是在經歷多次服從以後,依賴於強者,多次依賴成性,最終麻木,這個階段將弱勢文化推向了新的頂峰。
一旦經歷過妥協階段,到達這個階段幾乎是毫無懸念的事情,因為妥協得久了,便麻木了。當然,也有人從妥協階段飛躍到覺醒階段,這部分人是幸運的。
麻木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來網路一下「麻木,指身體某部分感覺發麻甚至喪失感覺;比喻對外界事物反應不靈敏」。這個解釋是合理的,但不全面,麻木是「對已知邏輯之外的事物反應不靈敏,對已知邏輯之內的事物反應靈敏」,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機械式的反應」,就是一切的反應都是有規律的、都是被提前設定好的,不管是 5 年還是 10 年,他的反應都不會有太大的變化,真是「十年如一日」。這樣的生活很單調,單調到沒有任何的樂趣,單調到為了生存而生活,而忽視了生存之外的意義。
「機械式的反應」有一個最大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當他碰到一個在邏輯習慣之外的事物時,即便這事物關繫到自己的良知,關繫到自己的榮辱,他也不會採取任何行動,甚至在心理上都不會有任何的起伏。例如:有人看到老人在馬路中摔倒,他第一意識是會想到如果我去扶他,萬一他訛我怎麼辦。這個時候,邏輯機械性的利益權衡反應會戰勝內心的良知。可是,你能說這個人沒有良知嗎?你能僅根據這個人就判定他是個壞人嗎?不一定。每個人都是有良知的,即使是十惡的人,只是人一旦麻木了良知就會被埋葬起來,顯現出來的只有利益的計較,只有內心的偏私,只有日漸的貪、痴、妄。
在如今盛產麻木的社會中,每一個人都有必要找回原本屬於自己的良知,找回自己的靈性,根本之法就在於「戒貪弱念,消痴療心,去妄存慧」,走出認知障,脫離執守礙,進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如實的瞭然萬事萬物的本真,如實的觀照自己的內心,概言之為「返璞歸真」。試想一個人如果沒有了靈性,生活該有多麼的無聊,總不能讓一個機器去觀月賞花、看雪聽雨,還要傻傻的問它「你覺得美嗎?」,然後它很「聰明」的回了句「你說美就美」。
這個階段要飛躍到覺醒階段是有可能的,但要比上一個階段難得多,這取決於個人的決心,也取決於對的機緣。
麻木可是說是弱勢文化發展的頂峰,就是說已經發展到極致了。如果再發展下去,可能就是滄海桑田了,這一點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意識到。
二、強勢文化
什麼是強勢文化?自我覺醒的文化就是強勢文化,其特點為:覺醒、順應、應用。
強勢文化的形成需經歷四個階段,分別是:失望階段、對抗階段、覺醒階段、應用階段
1、失望階段
失望階段是在經歷初次失敗以後,無視於規律,再次進取不成,最終失望,這個階段提供了強勢文化孕育的土壤。
和弱勢文化一樣,強勢文化也需經歷這個階段,並且在這個階段看不出與弱勢文化有任何的區別。由此可見,就這一點而言,無論是強勢文化還是弱勢文化,他們的起點都是一樣的,不存在誰比誰條件更優的情況。
有人反駁說:有的人一生下來就比別人有錢,這些人豈不是擁有更好的條件來向強勢文化方向發展?
恩,這個問題提得好,並且也是很多人的困惑,金錢與地位的高低、財富的多少基本成正比關系,並且也只是大概率的可能,不排除有變數的情況。但是金錢與文化卻構不成正比的關系,有關聯,但是關聯性不大,更與強勢文化的形成關系更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記。如果你認真的讀完此文,便會明白為什麼關聯性不大了。這里的文化不是指諸如學歷、證書、文化水平之類的東西,如果非要這樣理解下面的文章便沒有必要再看了。
2、對抗階段
對抗階段是在經歷多次失望以後,對抗於規律,多次對抗不成,最終反省,這個階段推動了強勢文化的最終形成。
這一階段與弱勢文化的對抗階段也是一樣的,同樣看不出來個體在這一階段到底是屬於強勢文化還是弱勢文化。但是一般性而言,強勢文化在這個階段的對抗性反而更強一些,也就是說那些屬於強勢文化的人在這個階段更具有反抗性,這源於堅韌不拔的毅力和無所畏懼的勇氣。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經常看見一些特別叛逆的孩子往往長大以後反而比較有成就。但這並非屬於普遍性的情況,不要被誤導。換句話講,這些品質在弱勢文化的這個階段里也是存在的。
值得一提的時,有相當一部分人是不會經歷這個階段就直接跳到下一個階段的,這部分人可能有條件的使然、也可能有悟性的使然,不一而足。
但在這一階段與弱勢文化有一點不同的是,強勢文化在對抗階段的中後期會有一個不斷反思、反省的過程,會總結自己為什麼總是失敗,會改進對抗的方式,這種改進的過程便有可能會促使自己向覺醒階段發展,為什麼這樣講?很顯然的即便是改進了對抗的方式,仍是不可能打破規律的,因為在這個階段他連規律是什麼都不知道,如何打破?但是他在不斷改進、不斷對抗的過程中會磨礪自己的心性,磨平自己的稜角,會建立起基本的道德和信仰基礎,因為這種基本的道德和信仰基礎是在最艱苦的環境下建立的,所以穩定性更好,更不容易被外界所影響,這些都為自己向覺醒階段的發展提供了可能。
但請注意此時也僅僅是可能,如果最終無法過渡到覺醒階段則極大可能會向弱勢文化方向退化。有時候進退就在毫釐之間,但就是這毫釐之差便高下立判。
一般情況下,我建議不要在這個階段停留太長的時間,因為停留的時間越長越容易讓人耳聾目盲,無法本真的看待事物,迷失在困頓與痛苦中,最後產生的只能是憤怒,憤怒越強,退化到弱勢文化的可能性則越大。
3、覺醒階段
覺醒階段是在經歷多次反省以後,覺察於規律,多次覺察體悟,最終覺醒,這個階段滋養了強勢文化的生存生長。
上一階段的對抗對這一階段有著非常重要的鋪墊作用,往往對抗越是強烈覺醒的程度也就越高。這是因為在對抗階段,人的性格、意識都有了極大的轉變,少了幾分戾氣,多了幾分和氣,這都是為人處事必要的一些條件。有很多事為什麼做不成,而別人卻做成了?基於相似的條件之下,旨在有些人一直在變通,而有些人只會窮極,還美其名曰「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如果一定要說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有什麼最明顯的區別,我覺得應該是在於「學習」這兩個字,前者專注於「學」變通於「習」,概括之:修正自己的一言一行;後者專注於「苦」窮極於「靠」,概括之:上天為什麼對我不公。當然,學習的方向也應與天道規律相近,否則也會退化到弱勢文化。
這一階段也有反省,只不過反省的程度更強,且此時的反省已經脫離了對抗,進入了「靜思」,說是「靜思」其實就是個體意識到自身是無法與規律抗衡的,無論採用什麼樣的方式,也無論對抗的時間有多長,規律就是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因此對抗沒有任何的意義,只能退下來,進入「靜」,而有了這個「靜」才能更好的「思」。
所以,覺醒是有兩方面的意義的:
一是認識自己: 分析自己以往的行為所存在的一些問題,總結自己的性格、能力所存在的優勢和缺陷,就是反省自身。
二是認識規律: 根據自己的經歷、學識總結和發現來自人性的、社會的、自然的規律,需要說明的是這部分規律的總結因為是來源於自己的親身經歷,所以印象最為深刻,很有可能就奠定了每個人獨特的個性。這就意味著一個人的經歷越豐富,覺醒的程度則越高,對強勢文化的掌握也就越好,但這些都是建立在覺醒的基礎之上的,也有經歷豐富卻發展為弱勢文化的人,那是因此缺乏了覺醒的過程或覺醒的程度還不夠。
以上內容是屬於「覺」的,分為自覺和覺他。那什麼是「醒」呢?「醒」就是根據自己的「覺」去改善自我、提升自我,也分為兩部分:
一是自醒: 就是改善自己性格上的缺陷,發揮自己性格上的優勢,培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比如人際交往的能力、為人處事的能力等等,改造自己,是為「有德」。
二是醒他: 就是更進一步的系統的學習人性的、社會的、自然的規律,這里的學習可以是從書本中、從能人中、從社會中去學習,去覺察這些規律,並深刻的體悟,這種學習體悟的最終目的是能夠將這些規律容納成自身內在的一部分,成為自己獨特的個性,是為「有道」。
所以這個覺醒的階段最終使自己變成了一個有「道德」的人,「道」為自然、社會、人性的規律,「德」為順應、運用這些規律的能力。
這個階段的意義非常之重大,最終的成果也許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卻會決定一個人未來的格局、命運。每個人在這個階段覺醒的內容、程度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才使得不同的人對強勢文化的運用有所不同,其成就也會不同。這與每個人不同的境遇和性格有關。
那是不是經歷了這個階段就一定會過渡到下一階段呢?不一定的,這也是值得我們特別注意的地方,就是覺醒了不一定就能應用。這里有兩種原因,一種是覺醒的程度或者方向還不夠,尚不能很好的應用,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自我感覺良好卻失敗的原因;另一種是覺醒了卻無法承受,什麼意思呢?例如當有些人知道了「人性本惡」的人性特徵以後,顛覆了之前他對「人性本善」的認知,他接受不了這樣殘酷的事實,對規律的應用便無從談起。
覺醒階段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功晉級,有走火入魔的,有偏激執泥的,有自甘墮落的,有心靈脆弱的,有自視甚高的。。。等等等等,難以概全,所以有一段豐富但不極端的經歷,有一個正常但不偏激的性格,對於覺醒階段的晉級就有比較大的幫助的,可以達到有效的避險。當然,這些條件並不絕對。
那麼,什麼時候標志著自己可以過渡到應用的階段呢?那就是自己成為了一個有道德的人,這里沒有一個標准去量化什麼情況下算是成為了一個有道德的人。如果有,那這個標准只會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
4、應用階段
應用階段是在經歷多次覺醒以後,順應於規律,多次順應學習,最終運用,這個階段將強勢文化推向了新的頂峰。
能走到這個階段的人來說是非常幸運的,也是非常難得的。世間之人,「知道易,行道難」,要做到「知言易行」、「言行如一」是非常困難的事情,需要突破自己的知見障,需要突破自己的執守礙,還需要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不同的人其道德、智慧的層次不同所能應用的程度也不同。
我們前面所經歷的所有的階段,所有的付出都是為了這一階段的應用。應用不同於對抗、妥協,也不同於覺醒,但依賴於覺醒階段的歷練,應用是在掌握了規律以後利用規律達成自己的目標。重在「應」和「用」,「應」是分析現狀制定相應的策略,並且策略應隨著規律的變動而調整;「用」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實現最初的目標。最難的是「策略」、「調整」、「資源」、「可利用」,有策略就有高低,有調整就有適與不適、宜與不宜,資源有多少、優劣,利用有能利用和不能利用、有該利用與不該利用,這些條件的把握稍有不當則前功盡棄。
應用之道自古被視為高深、神秘的學說,其實沒有必要,小到一個家庭的維系,大到一個國家的治理,無不是對規律的應用,故而每個人成就有高低,能找到自己的應用之道,快樂的生活,就是最大的「道」了。但如今快樂反倒成了奢侈品,這多與「無道」相關,此處的「無道」可不是大家理解的「無道」,而是指違背基本規律的生存方式,大家不要誤解了我的意思。
應用之道涉及到對規律的應變、對規律的預測,甚至是對規律的引導,為免有人誤入歧途就不細說了。但這些應變啊、預測啊、引導啊,這些方式方法又是通過了解規律本身學習到的。例如我們根據 24 節氣的規律就可以知道,當我們還年輕的時候就應該多學習、多實踐、多積累,而不能太貪圖享受、太注重交際關系。這就像一棵樹如果在春天發芽過早,受寒氣的侵略則會影響樹的發育;太過於貪圖陽光,則會導致樹的根系不發達,不利於夏天的成長。
這個階段同時也是一個試錯的過程,一開始可能對有些規律的認知出現誤差,在應用的過程中誤差必然會有所反饋,可能還會出現失敗,這就需要調整自己的應用策略,通過調整,對規律的應用也就變得越來越完善。
可是即便是到了這個階段,就一定會走向強勢文化了么?同樣是未必然。這得看對規律的運用如何。也有人因為無法應用規律而走向了一個極端,這個極端似魔、似邪,是弱勢文化里的強者,但卻不屬於強勢文化。
以上,我們通過這四個階段徹底了解了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的異同,及產生的根源,對個體的影響。
Ⅵ 為什麼世界上那麼多不同的文化,都會孕育出酒這樣東西有什麼必然性在其中嗎
不是文化孕育了酒,就是自然產物,是糧食水果自然發酵產生的,不是人為發明的。酒的存在就像水的存在一樣自然。只是不同國家的背景,地理環境,信仰而造成了酒文化的不同。同時也影響了後世人釀酒方式的不同,酒的種類也就千變萬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