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文明和原始文化哪個好

文明和原始文化哪個好

發布時間:2023-02-22 02:14:05

❶ 文明與文化的區別是什麼

文明與文化的區別

關於文明與文化的關系,學術界主要有如下3種意見:
其一,文化和文明沒有多大差別,甚至可以說,兩者是同義的。
不少人類學家和民族學家持這種意見,尤其是在19世紀的法國和英國,兩者的意義幾乎等同,「文明」這一詞的「意義精確地或幾乎精確地等同於『文化」』。[12]如英國人類學之父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書把文化與文明連在一起,他說:「就廣義的民族學意義來說,文化或文明,是一個復合的叢體,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一分子所獲得的全部能力和習慣。」[13]
其二,文化包括文明,即文化所包含的概念要比文明更加廣泛。
不少學者認為,文明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文明是在文字出現、城市形成和社會分工之後形成的。尤其在歷史學和考古學界,普遍認為文明是較高的文化發展階段。如英國考古學家柴爾德(Vere Gordon Childe)的《社會進化》(Social Evolution,1951)和克拉克(G. Clark)的《從野蠻到文明》(From Savagery to Civilization,1946)均持這一觀點。
美國學者巴格比也認為,在19世紀,英法兩國把「文化」與「文明」視為同義詞。「然而,總的來說,在最近幾十年裡,在英法這兩個國家——盡管英國更甚於法國,有以『文化』取代『文明』的傾向。」文明「似乎指一種較高級的,較發達的文化形態,或者較特殊地指城市文化。」[14]在英法等國,比較喜歡使用「文化」一詞,雖然他們也曾經使用「文明」一詞。
其三,文化和文明是屬性不同的兩個部分。
有些學者認為,文明是物質文化,文化是精神文化和社會文化。在20世紀之前,德國傳統的看法普遍認為,文化包括人的價值、信仰、道德、理想、藝術等因素;而文明僅包括技術、技巧和物質的因素。如德國文化社會學家艾爾夫雷德.韋伯(Alfred Weber,1868—1958)認為:「文化與文明的分別,便是文明是『發明』出來的,而文化是『創造』出來的。發明的東西可以傳授,可以從一個民族傳授到另一個民族,而不失其特性;可以從這一代傳到那一代,而依然保存其用途。凡自然科學及物質的工具等等,都可目為文明。」「文化既是創造的,所以它是一個地方一個時代的民族性的表現,只有在一定時間與空間內,能保存其原有的意義,別個地方的人,如抄襲過去,總會把原意失去的。凡宗教、哲學、藝術等,都是屬於文化一類的。」[15]他所說的文明即是科學技術及其發明物,而文化則是倫理、道德和藝術等。
日本一些學者也持這一觀點。如伊東俊太郎認為,文明是物質的,文化是精神的。兩者應結合起來,物質豐富與精神充實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文明具有擴散的性質,文化具有凝聚的性質。[16]
以上三種觀點中,第二種較為符合事實,即廣義的文化概念包括文明,兩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如下幾方面:
(1)文化通常與自然相對應,而文明一般與野蠻相對應。
(2)從時間上來看,文化的產生早於文明的產生,可以說,文明是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中形成的。在原始時代,只有文化,而沒有文明,一般稱原始時代的文化為「原始文化」,而不說「原始文明」。因此,學術界往往把文明看作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
(3)從空間上來看,文明沒有明確的邊界,它是跨民族的,跨國界的;而廣義的文化泛指全人類的文化,相對性的文化概念是指某一個民族或社群的文化。
(4)從形態上來看,文化偏重於精神和規范,而文明偏重於物質和技術。文明較容易比較和衡量,較易區分高低,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中國的長城、秦代的兵馬俑等,因而,文明在考古學使用最為普遍;而文化則難以比較,因為各民族的價值觀念不同,而價值是相對的。作為物質文化的文明是累積的和擴散的,如交通工具,不同時期先後發明的馬車、汽車、火車、飛機等直到現在仍存在。而且,一項發明一旦公諸於世,便會迅速傳播到世界各地;而作為精神文化的文化(規范、價值觀念等行為模式和思維模式)是非累積和凝聚的。
(5)從承載者的角度來看,文化的承載者是民族或族群,每個民族或族群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化。而文明卻不同,承載者是一個地域,一個文明地域可能包含若干個民族或多個國家,如西方文明,包括眾多的信奉基督教的國家。我們可以說「中國文明」,但一般不說「漢族文明」,而說「漢族文化」。這也說明「文明」具有國家或地區性,「文化」具有民族性。另外,一個國家也可以包含多個文明。例如中國,並不僅僅有一個儒教文明,而是有三個主要文明:儒教文明、伊斯蘭文明和藏傳佛教文明。
(6)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一種文明的形成與國家的形成密切相關,一般是歷史上建立過國家的民族才有可能創造自己的文明,而未建立過國家的民族通常只有文化,未能形成自己的獨立文明。
(7)文明的動態性較為明顯,隨著歷史的發展而發展進步,如物質文明,變化最大;而表現在規范、倫理、道德方面的文化則不盡然,變化緩慢。
(8)從詞義來看,「文化」是中性的,使用范圍很廣;而文明是褒性的,使用范圍較窄。例如,可以說酒文化、食文化、服飾文化,但一般不說「酒文明」、「食文明」和「服飾文明」。
據上,文明屬於廣義的文化范疇之內,「文明」與「文化」在詞義上有些區別,在有些條件下可以替換,在有些條件下不能替換。

五、文明本身不會沖突

文化或文明是否會沖突,這是學術界和政界均感興趣的問題。深入探討這一問題,有助於正確對待國內外各種文明之間的關系問題。
近十年來,在有關「文明」的論著中,影響最大的當是美國著名政治學家塞繆爾·亨廷頓撰寫的論著。1993年夏,他在美國《外交》雜志(夏季號)上發表了題為《文明的沖突?》一文,引起國際學術界普遍關注和爭論。隨後,他又發表了一系列文章,並於1996年結集成為一部專著,書名為《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17]亨廷頓認為,在冷戰後的世界,沖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識形態,而是文化或文明方面的差異。世界新格局的決定因素在於七大文明或八大文明,即中華文明(1993年亨氏稱「儒教文明」,1996年改稱「中華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西方文明、東正教文明、拉美文明,還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文明的差異是人類各種差異中最具根本性的差異,而且基本上是不可消除的。具有相似文化的人民和國家正在聚合,具有不同文化的人民和國家正在分離。由意識形態和超級大國關系界定的聯盟正在讓位於由文化和文明界定的聯盟。因此,一個以文明為基礎的世界秩序正在形成。未來主宰世界的沖突主要是「文明的沖突」。
在亨廷頓看來,冷戰後,世界將形成西方文明與非西方文明的對抗局面。西方文明正在衰落,與其他文明相比,它在世界政治、經濟、軍事力量中所佔有比重正日益縮小。相反,亞洲文明正在發展壯大它們的經濟、軍事和政治力量;伊斯蘭文明的人口正在激增,打破了穆斯林國家與其他國家的平衡關系。一般來說,非西方文明都在重新肯定它們自身的文化價值。在21世紀初期,人類將經歷非西方權力與文化的復興,經歷非西方文明內部相互之間以及與西方文明之間的沖突。
亨廷頓還認為,在21世紀,西方文明與非西方各種文明的關系及其對抗程度有相當大的差別。按其程度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屬於挑戰者的文明,即與西方文明傳統最遠的中華文明與伊斯蘭文明,這兩種文明可能會聯合起來,向西方挑戰。第二類是屬於中間文明或搖擺文明,即俄羅斯、日本和印度三國的文明,這些文明與西方文明既有合作也有沖突,有時與挑戰者(中國和伊斯蘭)站在一起,有時又與西方站在一起。第三類是弱勢文明,即拉丁美洲文明與非洲文明,這兩種文明相當程度上依賴於西方,與西方文明的沖突將會很少。[18]
亨廷頓特別強調西方文明的主要挑戰者將是中華文明和伊斯蘭文明。他說:「伊斯蘭國家和中國擁有與西方極為不同的偉大的文化傳統,並自認其傳統遠較西方的優越。」「21世紀的全球體制、權力分配以及各國的政治和經濟」,或主要反映西方的價值和利益,或主要反映伊斯蘭國家和中國的價值和利益。[19]他還認為,「在最近的將來,反西方的全面聯盟似乎還不會形成。伊斯蘭文明和中華文明在宗教、文化、社會結構、傳統、政治和植根於其生活方式的基本觀念上,存在著根本的不同。從根本上來說,這兩者之間具有的共性可能還不及它們各自與西方文明之間的共性。但是,在政治上,共同的敵人將產生共同的利益。伊斯蘭社會和華人社會都視西方為對手,因此它們有理由彼此合作來反對西方,甚至會像同盟國和斯大林聯手對付希特勒一般行事。」[20]
亨廷頓認為,文明間的沖突主要表現在斷層線沖突或斷層線戰爭。「斷層線沖突是屬於不同文明的國家或集團間的社會群體的沖突。斷層線戰爭是發展成暴力的沖突。」[21]斷層線沖突一般有兩種形式:一是國際間的斷層線沖突,即國家間、非政府集團間或國家和非政府集團之間的沖突;二是國家內部的斷層線沖突,即同一國家內的不同文明的集團。斷層線沖突具有持久性、特定性(即特定的集團)等。[22]
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在世界上引起極大的反響,美國一些著名的政治家贊賞他的理論,說它是20世紀40年代以來最富爭議的國際關系理論。不過,在世界學術界,文明沖突論受到普遍的批判。多數學者均認為,國家利益仍將是今後國家之間沖突的主要原因。[23]
文明之間真的會自動沖突嗎?筆者認為,文明本身不會沖突,因為文明不是有機體,文明是半有機、半無機的第三界。

六、文明不是有機體

亨廷頓在《文化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中所說的「文明」無疑是廣義的文明,亦即與「文化」概念相當。因為狹義的「文明」主要是指物質文明,而物質文明是無機體,其本身根本不可能沖突。
探討文明是否會沖突,不僅要明了文明的概念,還應探討文明的性質。文明究竟是有機體,還是無機體?或是其他機體?如果文明或文化是有機體,則文明將會自動沖突;如果文明或文化不是有機體,則其本身不會自動沖突。只有明了這一點,才有可能得出正確的結論。以往的批判亨廷頓文明沖突論的學者,沒有從文明或文化的性質的角度進行分析和批判。
文化或文明有機論源於19世紀下半葉「社會有機論」。其代表人物法國哲學家A. 孔德、英國哲學家H. 斯賓塞和德國哲學家A. 舍費爾(1831—1908)等。孔德最早提出社會是高級的生物有機體,其實體大於各個相互依存的部分之和。斯賓塞認為,社會只是一種高級的生物有機體。生物有機體的不同器官有不同的機能,彼此互相協調,從而維持有機體的穩定。與此相似,一個社會也有不同的階級,從事生產的階級與主持調節(支配)的階級職能不同;各個不同社會職能的階級之間協調、均衡才會使社會穩定。例如,在資本主義社會里,工人擔負「營養職能」,商人擔負「分配和交換職能」,工業資本家「調節社會生產」,而政府則「代表神經系統」。在這種復雜社會里,一個部門的功能若失效,其他部門無法代替,因此復雜社會較易瓦解。舍費爾認為,社會是意志的有機體。他把階級社會中的軍隊、警察、文教機關、技術機構等各種組織比作人體的各種器官,認為它們之間構成了不可分割的、有機的聯系。[24]
最早明確提出文化或文明是有機體的學者可能是德國的傳播學派的代表人物弗羅貝紐斯(Leo Frobenius)。他在1898年出版的《非洲文化的起源》一書中認為文化是一種活生生的有機體,經歷著誕生、童年、成年、老年和死亡等各個階段。作為有機體,文化還可以移植到新的基礎之上,在新的條件下朝另一個方向發展,形成新的文化。他說:「我斷言,每一種文化都是作為一種活生生的機體在發展,因此,它經歷著誕生、童年、成年和老年等各個時期,最後,歸於死亡。」[25]文化與有機體一樣,「文化在生活、分娩和死亡,這是一種活生生的本質。」文化絕不是人們創造的,人與其說是文化的創造者,不如說是文化的產物或客體。「文化發展的全部過程表現出自己對於人的真正獨立性……文化是自身發展的,與人無關,與人民無關。」 [26]弗羅貝紐斯認為,人民不創造文化,文化是自己從自然條件中誕生的。在地理環境相同的條件下,產生相同的文化。同任何機體一樣,文化需要營養:它的食物就是狩獵業、漁業、畜牧業、農業等,一句話,就是人類的經濟。作為一種機體,文化可以移植於新的基礎之上,而且在那裡,在另一種自然條件下,它會朝另一個方面發展。新文化產生於老文化的接觸和相互影響,雖然文化不是由人民創造的,但它不能繞過人們,因為沒有人們,它就無法轉移,因為「文化沒有腳」。因此,人或者人們是文化的體現者和搬運工,而不是文化的創造者。[27]
法國社會學的創始人杜爾干(Emile Durkheim,又譯「迪爾凱姆」、「杜爾凱姆」)受斯賓塞社會有機論的影響,也提出「文化有機觀」。他認為,社會或文化正如一個有機體,其組成部分按一定的結構組織起來,相互間有密不可分的聯系,每個部分都有不可缺少的功能,它們之間的協調作用構成了有機體的順利運作。在杜爾干看來,社會「是一個整體,具有自己特別的性質,它雖然是由各分子結合而成,卻不是各分子簡單相加的總和。」[28]『社會現象像物質事物那樣,也是一種客觀事物,不過,它是另一種形式的事物。」 [29]他還認為,社會文化現象獨立於個人之外,「存在於社會,卻不存在於社會的各個部分,即不存在於構成社會的各個成員中。從這個意義上,社會現象是外在於個人意識的,如同生命的不同屬性外在於構成生命的礦物質一樣。」[30]
德國歷史哲學家斯賓格勒(Spengler)在1918年出版的《西方的沒落》(The Decline of the West)一書中認為,文化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人類文化是由一些相互獨立的高級文化有機體組成的。每一種高級文化都是一個完整的存在,是一個文化有機體,各有其獨有的特徵,各有其自然與歷史。各種文化有機體如花卉一般,有萌發、盛放、凋謝、衰亡的時期。文化也像人一樣,有其精神和靈魂。英國歷史哲學家湯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在其名著《歷史研究》一書中也持此說,認為文化或文明是有機體,其生存、發展規律是輪回的。
人類學功能學派的代表人物馬林諾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等人也認為社會和文化是有機體,他們認為各種文化要素和復合要素並非零散的,而是相互作用,有機結合的,正像一個機體的各種器官,各自發生功能,共同維持一個整體的存在。他們主張重視文化的整體性,重視整體對部分、部分對整體的相互影響。馬氏認為每一個文化就像一個有機體一樣,如不從整體的關系去研究,則對任何部分的文化元素都不能明了。而布朗也以為一個社會像一個機體,各部分互相關聯,互倚互賴。一個社會的習俗制度正像一個機體的各種器官,個個發生功能,共同維持一個整體的存在。[31]馬林諾夫斯基曾說:「顯然,文化是一個統合的整體(integral whole),它包括工具和消費品及各種社會群體的典章制度、觀念和技藝、信仰和習俗。無論我們考察的文化是非常簡單或原始的,還是極端復雜或發達的,我們都要面對包含有一部分是物質、一部分是人、一部分是精神構成的龐大機體(apparatus),人們通過它處理種種實際的具體問題。」[32]他還說:「文化理論必須建立在生物學事實基礎之上。人類是一個動物物種,受各種基本條件的制約。為了個體的生存,種族的延續,以及為了保持有機體全部活動所需要的正常狀態,必須滿足制約他們的各種條件。」[33]他認為,「文化是某種生物現象,文化是建築在生物基礎之上的。」[34]
中國一些學者也持文化有機觀。例如,在20世紀30年代,主張全盤西化的學者均持這一觀點,他們提出的「全盤西化論」理論基礎便是西方學者所持的文化有機論和文化不可分論。他們認為文化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是不可分的,要輸入西方文化就必須全盤接受,絕沒有選擇的自由。如全盤西化論的主要代表人物陳序經在《東西文化觀》一文中說:「文化本身是不可分的,所以他表現出的各方面,都有連帶及密切的關系。設使因了內部或外來的勢力沖動或變更任何一方面,則他方面也受其影響。它並不像一間房子,房頂壞了,可購買新瓦來補好。……所以我們要格外努力去採納西洋的文化,誠心誠意的全盤接受它,因為它自己本身上是一種系統,而它的趨勢是全部的,而非部分的。」[35]後來他又在《再談〈全盤西化〉》一文中說:「因為文化的各方面,都有連帶關系,所以我們不能隨意的取長去短。何況一談到長短的問題,總免不去主觀的成分。」[36]他認為文化是一個整體,是一個單位,各種文化也就是各個不同的單位,「因為這些不同的單位,有了連帶關系和時勢的趨向,以及西洋文化優勝的地位,所以取其一端,應當取其整體,牽其一發,往往會動到我們全身。」[37]
文明或文化是不是有機整體?它是不是不可分的?科學的回答是否定的,下面從文化的可分性和後天習得性來說明文化不是有機體。
其一,從文化或文明的可分性看文明不是有機體。
在一個文化體系中,雖然各部分相互關聯,但並不是鐵板一塊,是可以分開來的。反對全盤西化論的主要代表人物吳景超批駁陳序經的「文化有機觀」和「文化不可分論」,他在《建設問題與東西文化》一文中說:「『文化本身上是分開不得』的說法只含有部分的真理。我們可以承認火車頭與軌道兩種文化單位是分不開的,男女同學與社交公開兩種文化單位是分不開的。我們決不能採納西洋的火車頭,一方面還保留中國的土路;也不能一方面採納西洋的男女同學,而一方面還保留中國男女授受不親的禮教。但是,整個文化的各部,是否都像上面所說的那樣,分不開呢?我們採納了西洋的電燈,是否便非採納西洋的跳舞不可呢?採納了西洋的科學,是否便非採納西洋的基督教不可呢?我們的答案,恐怕不會是肯定的。文化的各部分,有的是分不開的,有的是分得開的。別國的文化,有的我們很容易採納,有的是無從採納。」[38]後來他在《答陳序經先生的全盤西化論》一文中又說:「假如文化各部分是分不開的,有如陳先生所說,那麼全盤西化論說便可成立,便可無討論之餘地。因為我們早已採納了西洋文化中的許多部分,而這些部分與其餘的部分是分不開的,那麼中國的全盤西化,只是時間上的問題了。可惜這種文化分不開的理論,還沒有一個學者能夠證明它。……我們都知道生產方法,是文化的一部分。現在我們要問陳先生,漁獵的文化與那種政治的文化,那種家庭的文化是分不開的?畜牧、農業等文化,又與那種政治的文化,那種家庭的文化是分不開的?……我們主張文化各部分有分不開的,也有分得開的,所以在西化的過程中,我們還可以有選擇之餘地。」[39]
張熙若先生也批判全盤西化論,他在《全盤西化與中國本位》一文中說:「全盤西化論者,在理論上,我認為有兩個極不妥的地方。第一,全盤西化論者,至少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所以提倡全盤西化的主要理由,據他們自己說,是因為什麼『文化單位是分不開的』。因為分不開,所以要接受便全盤接受,要拒絕便全盤拒絕。選擇是不可能的,取捨是辦不到的,這種理論我們可以叫做『單位定命論』。」他認為:「文化是多方面的,是很復雜的東西,它有的地方誠然是分不開的,但是有的地方卻是分得開的。若是舉列是必需的話,我們可以說現代工業與現代科學是分不開的,因為這其間有因果關系,沒有現代科學就沒有現代工業。」「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文化在這方面是分不開的,就斷定它在任何方面都是分不開的。如果你一定要那樣顢頇,就有許多不看面子的事實使你臉紅。」「學了西人的精確的治學方法,不再去學他們見了女人就脫帽子,不見得有壞處。」「吃飯的決不能都改吃番菜,用筷子的決不能都全用刀叉。」[40]
黃文山也曾指出「文化不可分說」在客觀上是「站不住的」。他說:「全盤西化論者往往以有機體『牽一發而動全身』,來比附『文化的分不開』。」又說:「在一切經驗的文化體系中,其中的元素或『單位』,也有較重要的與較不重要的部分,較重要的部分,如果發生變更,其影響大。反之,其影響小。」他還說:「從聯系性來看,有些部分,可說是基本的或中心的,有些部分可說是次要的或邊緣的。中心改變,可以引起整個體系在結構上產生空前的革命,至於邊緣變改,則其影響,有時簡直微微不足道。」[41]
據上,文化或文明是可分的,不是有機的整體。在一個文化體系中,其中的若幹部分是難以分開的,如一種先進的設備必須有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才能會產生應有效率。一輛高速列車必須有相應的軌道和管理,否則就會發生事故。中國改革開放20多年來,物質文化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中國人的基本觀念如倫理道德觀、價值觀念、審美觀念等仍變化不大。總之,與有機體相似的不可分的文化,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
其二,從文化或文明的後天習得性看其文明不是有機體。
動物和植物等生物有機體的本能、反射等特性是先天性的,是靠遺傳得來的。而文化卻不同,是非遺傳性的。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在其《論靈魂》一書中認為,靈魂如同蠟塊一樣,從外物接受印紋。17世紀英國哲學家和政治思想家約翰.洛克(1632—1704)繼承和發展了這個思想,批判了天賦觀念說,提出「白板說」(theory of tabula rasa)。白板,拉丁文是tabula rasa,原指一種潔白無瑕的狀態。西方哲學家用它比喻人類心靈的本來狀態像白紙一樣沒有任何印跡。洛克認為,新生嬰兒出生時心靈就像一塊白紙或白板,對任何事物均無印象;人的一切觀念和知識都是外界事物在白板上留下的痕跡,最終都導源於經驗。也就是說,所有人出生時的本能和特性,從生物角度看是相同的,而他們成年時所獲得的知識和能力等全是後天通過學習獲得的。[42]嬰兒初生時基本上只是一個不具備知識的自然的機體,不存在任何社會和文化意識。無論是外顯的還是內隱的文化,無論是可觀察的文化還是不可觀察的文化,都是後天習得的。每個人都需要吃飯,但飲食的方法,各民族均有所不同,如中國人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人需要吃飯是由生理決定的,但飲食的方法是由各民族的文化決定的。如果沒有社會和文化環境的影響,兒童的心理發展是不可想像的。我們也可以狼孩的事例來反證文化的後天習得性。從小被狼攫取並由狼撫育起來的人類幼童,其行為和生活與狼相似,並不具有正常兒童的心理。世界上已知由狼哺育的幼童有10多個,其中最著名的是印度發現的兩個狼孩。就目前所發現的狼孩來看,沒有任何文化,其生活習性與狼一樣,他們回到人類社會以後,有的還繼續生活了幾年,也未能恢復正常兒童的心理發展。狼孩的事例說明:人類的知識與才能不是天賦的,直立行走和言語也並非天生的本能。所有這些都是後天社會實踐和勞動的產物。
1917年,美國著名人類學家克羅伯(A.L. Kroeber)在《美國人類學家》雜志上發表《超有機體》(「The Superorganic」,一譯《超機論》)一文,提出「文化超機體論」(cultural superorganism),認為文化是「超有機現象」(Superorganic phenomena),提出文化是「超生物性」或「超有機體性」的概念。[43]克羅伯在該文中首先批評了把社會和文化視為有機體的說法,並指出這一理論完全是受生物科學的影響,因而「將有機體發展規律的原理應用到文化的發展事實上」。[44]他認為文明或文化不是遺傳的,而是後天獲得的;而生物有機體的能力主要是靠遺傳。他說:「有機體的進化必然與遺傳相關聯;而社會的進化即文明的進步則不必與遺傳相關聯。」[45]他的超有機論,主要批判文化有機論和先天說,認為文化是人類獨有的,「人與動物的區別不在於體質與智力,這僅僅是程度的差異;兩者的區別主要在於有機體與社會」。生物有機體與「社會事物」(文化)的差別是本質上的差別。[46]作為一種物種,動物「沒有社會,也因此而沒有歷史。然而人由兩部分組成:他是有機實體,可以被視為實物,同時也是能夠在其上書寫的紙板。」[47]文化是自成一體的不同於生命物體的超機體。文化是超生命的、超心理的超有機體。文化包括語言、社會組織、宗教信仰、婚姻制度、風俗習慣等,而這些都不是與生俱來的,具有「超生物」、「超有機體」的性質,同時也是「超個人」的和「超心理」的。文化有其自身發展的軌跡和規律,每一種文化都不屬於生物的范疇,與個人無關。
綜上所述,文明或文化是可分的,不是有機的整體。文化或文明是後天習得的,並且是逐步習得的。根據這兩點,我們可以認為,文明或文化不是生命有機體,因而其本身也就不可能自動發生沖突。

❷ 文明與文化有何區別與聯系

區別:

1、屬性不同:文化包括人的價值、信仰、道德、理想、藝術等因素;而文明僅包括技術、技巧和物質的因素。

2、形成時間不同:文明是有史以來長期沉澱下來的,文化是廣泛的符合人的生活形態的統稱。

3、形態不同:文化偏重於精神和規范,而文明偏重於物質和技術。文明較容易比較和衡量,較易區分高低,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中國的長城、秦代的兵馬俑等。

聯系:

1、文明和文化的主體都是人。文明和文化都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他的核心都是人,他們都是作為人類在認識和改造自然以及認識和改造人類自身的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社會財富的表徵。

2、文明和文化都是社會實踐的產物。文明和文化都是人類為了適應和改造自己的生存環境而活動的結果,他們包含著物質的和精神的財富。

3、文明是文化的內在價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表現形式。一般說來,文明的內在價值通過文化的外在形式表現出來,而文化的外在形式藉助於文化的內在價值而有意義。文明是文化的歷史積淀,而文化則是文明的外在表現形式。

(2)文明和原始文化哪個好擴展閱讀

文明的范圍包括符合人類精神追求、能被大多數人認可的人文精神、發明創造以及公序良俗的總和。文化是地區人類的生活要素形態的統稱:即衣、冠、文、物、食、住、行等。綜上,文明和文化在某種情況下可互換詞義,如中華文化、中華文明;但是在某些情況下不可以,例如在特製培養素質時需用「文明」,不能用「文化」。

❸ 簡述文化與文明的異同,並舉例說明

文化是人類征服自然、社會及人類自身的活動、過程、成果等多方面內容的總和,而文明則主要是指文化成果中的精華部分。

舉例:中國早起有很多原始文化,比如仰韶文化、紅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等,他們共同構成了中華文明的原始社會時代。

❹ 文明與文化的區別和聯系是什麼

文化和文明是社會發展過程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二者的區別表現在:

  1. 從內容上看,文化是人類征服自然、社會及人類自身的活動、過程、成果等多方面內容的總和,而文明則主要是指文化成果中的精華部分。

  2. 從時間上看,文化存在於人類生存的始終,人類在文明社會之前便已產生原始文化,文明則是人類文化發展的一定階段。

  3. 從表現形態上看,文化是動態的漸進的不間斷的發展過程,文明則是相對穩定的靜態的跳躍式發展過程。

  4. 文化是中性概念,文明是褒義概念。人類征服自然和社會過程中化物化人的活動、過程和結果是一種客觀存在,其中既包括優秀成果,也有糟粕,既有有益於人類的內容,也有不利於人類的因素,但它們都是文化。文明則和某種價值觀相聯系,是指文化的積極成果和進步方面,作為一種價值判斷,是一個褒義概念。


文化與文明的概念與聯系:

  1. 文化作為人類的知識體系,可以分為科學知識體系和非科學知識體系,兩者都是很有用的,但前者可以跨越國界、世代相傳,可以證實和證偽,人們自然會形成統一認識,而無須說服、宣傳、灌輸。非科學知識則恰恰相反。

  2. 從時間上來看,文化的產生早於文明的產生,可以說,文明是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中形成的。在原始時代,只有文化,而沒有文明,一般稱原始時代的文化為「原始文化」,而不說「原始文明」。因此,學術界往往把文明看作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

  3. 從空間上來看,文明沒有明確的邊界,它是跨民族的,跨國界的;而廣義的文化泛指全人類的文化,相對性的文化概念是指某一個民族或社群的文化。

  4. 從形態上來看,文化偏重於精神和規范,而文明偏重於物質和技術。文明容易比較和衡量,較易區分高低,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中國的長城、秦代的兵馬俑等,因而,文明在考古學使用最為普遍。文化則難以比較,因為各民族的價值觀念不同,而價值是相對的。

  5. 作為物質文化的文明是累積的和擴散的,如交通工具,不同時期先後發明的馬車、汽車、火車、飛機等,直到現在仍存在。而且,一項發明一旦公諸於世,便會迅速傳播到世界各地;而作為精神文化的文化(規范、價值觀念、行為模式和思維模式)是非累積和凝聚的。

  6. 從承載者的角度來看,文化的承載者是民族或族群,每個民族或族群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化。而文明卻不同,承載者是一個地域,一個文明地域可能包含若干個民族或多個國家,如西方文明,包括眾多的信奉基督教的國家。我們可以說「中國文明」,但一般不說「漢族文明」,而說「漢族文化」。這也說明「文明」具有國家或地區性,「文化」具有民族性。

  7.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一種文明的形成與國家的形成密切相關,一般是歷史上建立過國

    家的民族才有可能創造自己的文明,而未建立過國家的民族通常只有文化,未能形成自己的獨立文明。

  8. 文明的動態性較為明顯,隨著歷史的發展而進步,如物質文明,變化最大;而表現在規范、倫理、道德方面的文化則不盡然,變化緩慢。

  9. 從詞義來看,「文化」是中性的,使用范圍很廣;而文明是褒性的,使用范圍較窄。例如,可以說酒文化、食文化、服飾文化,但一般不說「酒文明」、「食文明」和「服飾文明」。

  10. 廣義的文化范疇包含文明,「文明」與「文化」在詞義上有區別,在一些條件下可以替換,但在許多條件下不能替換。

❺ 文明與文化的區別和聯系是什麼

1、文化與文明的概念與關系:
(1)文化作為人類的知識體系,可以分為科學知識體系和非科學知識體系,兩者都是很有用的,但前者可以跨越國界、世代相傳,可以證實和證偽,人們自然會形成統一認識,而無須說服、宣傳、灌輸。非科學知識則恰恰相反。
(2)從時間上來看,文化的產生早於文明的產生,可以說,文明是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中形成的。在原始時代,只有文化,而沒有文明,一般稱原始時代的文化為「原始文化」,而不說「原始文明」。因此,學術界往往把文明看作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
(3)從空間上來看,文明沒有明確的邊界,它是跨民族的,跨國界的;而廣義的文化泛指全人類的文化,相對性的文化概念是指某一個民族或社群的文化。
(4)從形態上來看,文化偏重於精神和規范,而文明偏重於物質和技術。文明容易比較和衡量,較易區分高低,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中國的長城、秦代的兵馬俑等,因而,文明在考古學使用最為普遍。文化則難以比較,因為各民族的價值觀念不同,而價值是相對的。
(5)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一種文明的形成與國家的形成密切相關,一般是歷史上建立過國家的民族才有可能創造自己的文明,而未建立過國家的民族通常只有文化,未能形成自己的獨立文明。 (6)從承載者的角度來看,文化的承載者是民族或族群,每個民族或族群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化。而文明卻不同,承載者是一個地域,一個文明地域可能包含若干個民族或多個國家,如西方文明,包括眾多的信奉基督教的國家。我們可以說「中國文明」,但一般不說「漢族文明」,而說「漢族文化」。這也說明「文明」具有國家或地區性,「文化」具有民族性。

2、區別:
1)文化是一個屬於石器時代范疇的概念,用於專指石器時代特別是新石器時代包括金石並用時代的原始部落人類遺跡;
2)文明是屬於青銅時代范疇的概念,專指人類進入青銅時代以後的國家階段。

❻ 文化與文明辨析。

以下是本人對文化與文明之區別的研究,希望對你有幫助。

【文化與文明的區別】文化通常與自然相對應,而文明一般與野蠻相對應。從時間上來看,文化的產生早於文明的產生,可以說,文明是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中形成的。在原始時代,只有文化,而沒有文明,一般稱原始時代的文化為「原始文化」,而不說「原始文明」。因此,學術界往往把文明看作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文明的動態性較為明顯,隨著歷史的發展而發展進步,如物質文明,變化最大;而表現在規范、倫理、道德方面的文化則不盡然,變化緩慢。

其實,從「文化(culture)」和「文明(civilization)」這兩個英文單詞的詞源上我們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兩者的區別。「文化 (culture)」這個單詞的詞根「cult-」的原始意義是「耕作」,這很清楚地表明了「文化」這個概念的本義是屬於與「農耕」相聯系的原始部落時代 的范疇的;而「文明(civilization)」這個單詞的詞根「civ-」的原始意義是「市民」,這也同樣清晰的表明了「文明」這個概念的本義是伴隨著「市民」的出現而同時產生的「城市」及工商業相聯系的青銅時代的范疇的。

從空間上來看,文明沒有明確的邊界,它是跨民族的,跨國界的;而廣義的文化泛指全人類的文化,相對性的文化概念是指某一個民族或社群的文化。

從形態上來看,文化偏重於精神和規范,而文明偏重於物質和技術。文明較容易比較和衡量,較易區分高低,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中國的長城、秦代的兵馬俑等,因而,文明在考古學使用最為普遍;而文化則難以比較,因為各民族的價值觀念不同,而價值是相對的。作為物質文化的文明是累積的和擴散的,如交通工具,不同時期先後發明的馬車、汽車、火車、飛機等直到現在仍存在。而且,一項發明一旦公諸於世,便會迅速傳播到世界各地;而作為精神文化的文化(規范、價值觀念等行為模式和思維模式)是非累積和凝聚的。

從詞義來看,「文化」是中性的,使用范圍很廣;而文明是褒性的,使用范圍較窄。例如,可以說酒文化、食文化、服飾文化,但一般不說「酒文明」、「食文明」和「服飾文明」。

❼ 文化與文明的區別與聯系

文化作為一個概念,學術界定義很多,但大體上可概括為廣義文化和狹義文化兩種。 ①廣義指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作為意識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作用於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隨著民族的產生和發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種社會形態都有與其相適應的文化,每一種文化都隨著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而發展。社會物質生產發展的連續性,決定文化的發展也具有連續性和歷史繼承性。②泛指文字能力和一般知識:學習文化|文化水平。「文明」是人類社會的進步狀態和理性社會體系。文明內涵具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文明」涵義是文化發展積極成果的總和,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風尚,表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達到較高的水平。狹義的文明是指與野蠻相對的理性的社會體系。文明①同「文化①」:古代文明|商業文明。②社會發展水平較高的有文化的狀態:文明社會|避草昧而致文明。③舊時指時新的、現代的:文明戲。區別,文化多指群體意識,即人群中每一個體都具有的是非標准、審美取向、價值觀念、辦事方法的主流部分;文明則多指人類的某一可以用文化、血源或地域來界定的群體,在一定時期內的社會實踐所創造的政治、經濟、文化及軍事等方面的成就,具體表現如典章制度、經濟政治措施與成果、學術思想、軍事勝利等。簡單地說,文化常指觀念,文明常指受文化支配下所產生的實踐成果。文化是文明的基礎,文明是文化的物質及精神方面的表現,但非所有的文化都能結出文明之果,而任何文明都有文化的背景和基礎。文化可以決定文明的命運,文明的程度可以影響文化的改變。文明與文化的區別

文化和文明是社會發展過程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二者的區別表現在:

①從內容上看,文化是人類征服自然、社會及人類自身的活動、過程、成果等多方面內容的總和,而文明則主要是指文化成果中的精華部分。

②從時間上看,文化存在於人類生存的始終,人類在文明社會之前便已產生原始文化,文明則是人類文化發展的一定階段。

③從表現形態上看,文化是動態的漸進的不間斷的發展過程,文明則是相對穩定的靜態的跳躍式發展過程。

④文化是中性概念,文明是褒義概念。人類征服自然和社會過程中化物化人的活動、過程和結果是一種客觀存在,其中既包括優秀成果,也有糟粕,既有有益於人類的內容,也有不利於人類的因素,但它們都是文化。文明則和某種價值觀相聯系,是指文化的積極成果和進步方面,作為一種價值判斷,是一個褒義概念。

❽ 文明和文化的區別與聯系

文明是文化的內在價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文明是一元的,是以人類基本需求和全面發展的滿足程度為共同尺度的;文化是多元的,是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時代的不同條件為依據的。
(1)文化通常與自然相對應,而文明一般與野蠻相對應.
(2)從時間上來看,文化的產生早於文明的產生,可以說,文明是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中形成的.在原始時代,只有文化,而沒有文明,一般稱原始時代的文化為 「原始文化」,而不說「原始文明」.因此,學術界往往把文明看作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
(3)從空間上來看,文明沒有明確的邊界,它是跨民族的,跨國界的;而廣義的文化泛指全人類的文化,相對性的文化概念是指某一個民族或社群的文化.
(4)從形態上來看,文化偏重於精神和規范,而文明偏重於物質和技術.文明較容易比較和衡量,較易區分高低,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中國的長城、秦代的兵馬俑等,因而,文明在考古學使用最為普遍;而文化則難以比較,因為各民族的價值觀念不同,而價值是相對的.作為物質文化的文明是累積的和擴散的,如交通工具,不同時期先後發明的馬車、汽車、火車、飛機等直到現在仍存在.而且,一項發明一旦公諸於世,便會迅速傳播到世界各地;而作為精神文化的文化(規范、價值觀念等行為模式和思維模式)是非累積和凝聚的.
(5)從承載者的角度來看,文化的承載者是民族或族群,每個民族或族群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化.而文明卻不同,承載者是一個地域,一個文明地域可能包含若干個民族或多個國家,如西方文明,包括眾多的信奉基督教的國家.我們可以說「中國文明」,但一般不說「漢族文明」,而說「漢族文化」.這也說明「文明」具有國家或地區性,「文化」具有民族性.另外,一個國家也可以包含多個文明.例如中國,並不僅僅有一個儒教文明,而是有三個主要文明:儒教文明、伊斯蘭文明和藏傳佛教文明.
(6)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一種文明的形成與國家的形成密切相關,一般是歷史上建立過國家的民族才有可能創造自己的文明,而未建立過國家的民族通常只有文化,未能形成自己的獨立文明.
(7)文明的動態性較為明顯,隨著歷史的發展而發展進步,如物質文明,變化最大;而表現在規范、倫理、道德方面的文化則不盡然,變化緩慢.
(8)從詞義來看,「文化」是中性的,使用范圍很廣;而文明是褒性的,使用范圍較窄.例如,可以說酒文化、食文化、服飾文化,但一般不說「酒文明」、「食文明」和「服飾文明」.

閱讀全文

與文明和原始文化哪個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7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7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5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1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5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0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5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6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6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