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兒園園所文化是什麼
正好也在看這方面的資料,這篇文獻很好,雖然沒有直接回答幼兒園的園所文化,但是與實踐結合,思路很好。你可以參考下。 淺談幼兒園園所文化建設的誤區 一、幼兒園文化建設的誤區 人們對於幼兒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並沒有什麼爭議,沒有哪位管理者會懷疑或否定幼兒園文化建設的意義。但對於「什麼是幼兒園文化」,管理者們的理解不同甚至出現了不小的偏差,從而使幼兒園文化建設走入誤區。 誤區一:將幼兒園文化建設片面理解為幼兒園文藝活動的組織 許多幼兒園的管理者們將幼兒園文化建設片面理解為幼兒園文藝活動的組織與開展。當你問他們幼兒園文化建設得怎麼樣?他們會熱情地向你介紹幼兒園成功地開展了各種各樣的文藝活動,如組織了青年教師知識競賽、歌唱大賽、舞蹈比賽,成功舉辦了「六一」文藝晚會,組織全園教師暑期游覽了名勝古跡等等,並且將這些活動以照片、錄像的形式精心保存下來,作為幼兒園文化建設取得成效的憑證。 誤區二:將幼兒園文化建設只是停留於動人標語的提出 我們通常會在幼兒園的主建築物上看到這樣醒目的標語:「一切為了孩子」「以人為本…團結、奉獻.求實、創新「等等,或者在幼兒園漂亮的櫥窗里工整地寫著諸如「對待孩子要有愛心、對待家長要熱心、對待工作要有責任心」等字眼。在部分幼兒園的管理者捫看來,幼兒園的文化建設正是這些抽象的美好標語的提出。似乎只要這些標語提得越是精彩,越是標新立異,越是能夠表明幼兒園文化建設的品位。 誤區三:將幼兒園文化建設盲目視為幼兒園的形象設計 受市場經濟「包裝文化」的影響,許多幼兒園的管理者們深受企業形象塑造的「啟發」,將幼兒園文化建設盲目視為幼兒園的形象沒計。當你問及幼兒園如何進行自身的文化建設時,他們會自豪地向你介紹幼兒園如何為教職員工提供了統一的園服上崗,如何改造裝修幼兒園的建築,如何設計幼兒園的網頁,如何運用電視、報紙等傳播媒體包裝宣傳幼兒園的形象,如何提高幼兒園的知名度等等。有些幼兒園的宣傳手段近乎到了「作秀」的程度。 誤區四:將幼兒園文化建設僅僅等同於幼兒園規章制度的制定 不少幼兒園的管理者們在談瘦幼兒園的文化建設時,會滔滔不絕地向你介紹他們幼兒園制定了哪些規章制度,為什麼要制定這些規章制度,這些規章制度是多麼完善;至於如何貫徹執行這些制度.採取了哪些獎懲措施,收到了哪些效果卻避而不淡。在他們看來,幼兒園的規章制度制定得越是完善具體,幼兒園的文化建設越是取得了成效。 誤區五.將幼兒園文化建設與教育教學工作割裂 在與部分幼兒園管理者的交談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語:過去,我們幼兒園僅僅注重教育教學工作,忽視了幼兒園的文化建設,現在看來.只有既重視教育教學工作,又重視幼兒園的文化建設,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乍聽起來,這似乎很有道理,可仔細分析,你就會發現許多幼兒園的管理者不經意間又將幼兒園的文化建設與教育教學工作割裂開來.似乎幼兒園的文化建設需要另闢蹊徑,而不是滲透在教育教學工作之中。 二、幼兒園文化概念的澄清 顯然,以上幾種誤區都是因為人們對幼兒園文化這一概念的認識存在偏差所致。所以.「什麼是幼兒園文化」無疑需要在這里作出澄清。要弄明白幼兒園文化這個子概念,首先要搞清楚文化這個母概念。 如果我們把文化這個詞彙輸入計算機檢索,會出現各種不同的定義。但目前人們比較認同的還是西方著名人類學家馬林諾斯基給文化所作的界定:文化是「一個有機整體」,它「包括工具和消費品、各種社會群體的制度憲綱,人們的觀念和技藝、信仰和習俗」,它也「是一個部分由物質、部分由人群、部分由精神構成的龐大裝置」。 可見,這個對文化的定義相對比較全面,涵蓋了一切人類生活,被各研究領域的學者們所認同。在馬林諾斯基這一文化定義的基礎上,人們又給這一定義作進一步分析,將文化分為五個層面:器物、技術、制度、風俗習慣、信仰與理念。進而又將器物層面與技術層面的文化統稱為物質文化,將制度層面的文化稱為制度文化,將風俗習慣層面和信仰理念層面的文化統稱為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即特定社會和群體的人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以及形成的風俗習慣,是文化的核心,起決定作用。有什麼樣的價值觀念和風俗習慣,某種意義上也決定了有什,厶樣的制度、技術和器物。為此,有學者直接將文化界定為人們的價值觀念和風俗習慣。 在分析了文化概念的基礎上,再給勘兒園文化作出界定就相對容易得多。幼兒園文化理所當然也包括幼兒園的物質文化(物質環境)、制度文化(園規園紀)、精神文化(價值觀念和風俗習慣)。其申幼兒園的精神文化,即幼兒園在長期的辦園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特有的價值觀念,以及承載這些價值觀念的行巍模式,是幼兒園文化的最高層,是幼兒園文化的內涵,它處在意識的、最深層;是幼兒園文化建設的關鍵。幼兒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在於幼兒園精神文化的培育,不僅要使全體教職員工持有先進的價值觀念使他們發自內心地認同這些價值觀念,並且將這些共同認定的價值觀落實到自己與孩子日常接觸的言行舉止中去。 三、結語 偏離幼兒園精神文化的建設無疑會使幼兒園文化建設捨本逐末,走人誤區。幼兒園的文藝活動開展得再豐富也不能保證幼兒教師能夠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念、建立正確的行為模式;幼兒園的標語提得再動人.也只不過是主觀願望,不等於教師已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幼兒園的形象設計得再完美.而不注重教師自身正確的價值觀念和行為的培育,其結果也只能是曇花一現;幼兒園的規章制度制定得再完善,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能貫徹和執行,不能被教職員工所認同和自覺遵守,也只能是自欺欺人的死的條文;將幼兒園的文化建設脫離教育教學工作,其後果更是不可思議,正如前面所述,幼兒園文化建設的核心是教師觀念和行為模式的確立,然而對幼兒教師而言,其本職工作就是教育教學,如若脫離了教育教學,其觀念和行為又談何確立呢?幼兒園的文化建設豈不是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嗎? 可見,幼兒園的文化建設首先應對幼兒國、的文化內涵有正確的認識,文化建沒的本質在於其精神文化的培育,不可本末倒置;其次應當意識到幼兒園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進程,房子易建,標語好提.外形易塑,制度好定,可改變人的觀念和行為實屬不易,不可急功近利,不是一蹴而就。
B. 園所文化
當代著名作家梁曉聲曾說:文化是植根於內心的修養,是無需提醒的自覺,是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是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園所文化體現教育的形象、品質與靈魂。是幼兒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一所幼兒園長久發展的立足之本。
我在億童幼教裝備讀到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原副所長,中國「學校新文化運動」發起人和標桿人物沈曙虹這樣解釋園所文化的:
通過文獻檢索發現,如今對園所文化的理解及其建設普遍採用「三分法」,即認為園所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質文化;也有的採用「四分法」,即在三分法的基礎上加上行為文化。
眾所周知,對任何一所幼兒園來說,從它建成之初文化就逐漸形成了,就已經客觀存在了。我們今天來建設園所文化,並非是從「無」到「有」地去建設精神文化、行為文化等本身,而是按照社會的需要和辦學者的意志,將原有文化向更具時代性、先進性、園本化的方向加以優化完善,使文化更能體現出對幼兒園發展的核心推動作用,更能體現育人的功能。
園所文化力有它自己的結構,這個結構要從園所文化的內涵說起。所謂園所文化,是指幼兒園長期以來所形成並信守的價值觀和幼兒園及其主體成員共同的行為方式與物化形態。作為價值觀的園所文化,它往往體現於辦園理念,這個辦園理念必然會產生精神力;作為行為方式的園所文化,它往往體現於辦園行為,這個辦園行為必然會產生行動力;作為物化形態的園所文化,它往往體現於辦園環境,這個辦園環境必然會產生形象力。
為了直觀地理解它們的關系與結構,我用下面這幅圖來表示:
如圖所示: 在內容結構上,園所文化力主要表現為 精神力、行動力和形象力 。
精神力 是指幼兒園的文化性格和精神理念對幼兒園發展的內在驅動力及對社會公眾所產生的影響力。精神力主要通過辦園理念等表現出來,其內容載體大致包含核心理念、園所定位、園所精神、培養目標、園所願景、園訓、教育理念等。
需要強調的是,辦園理念本身不等於精神力。園所文化精神力的提升,不僅僅是對上述項目的填充,即不僅僅回答辦園理念「說什麼」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致力於「怎麼說」。
只有「說」得准、「說」得精、「說」得美、「說」得富有個性,才易於讓人識別並建立印象,才更有可能感染人、鼓舞人甚至震撼人,使其效力充分體現。其中尤其要指出的是,核心理念是園所文化的「魂」,園所精神力的提升,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提煉出具有高度哲學性、適切性、差異性、統領性與前瞻性的核心理念,並以此為邏輯起點展開其它辦園理念的設計,使整個理念系統形成「價值鏈」,從而整體性地發揮效益。
行動力 是指對幼兒園各種資源進行有效整合而形成的成功實現園所戰略、充分體現園所組織程度與社會效益的綜合能力。它的載體包括行政機構設置、制度體系、課程規劃、教師手冊、品牌管理策略、公共關系策略、人力資源管理策略、課程實施策略、教育儀式與禮儀等。
必須強調,行動力是在辦園的過程中體現出來的,由於辦園行為直接踐行和展示幼兒園的精神理念,也是社會公眾認識幼兒園、評價幼兒園的主要依據,因而健全、優化辦園行為(即提升行動力)對園所文化整體建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提升行動力,必須在著眼於「做什麼」的基礎上尤其關注「怎麼做」,需要幼兒園對辦園行為進行戰略規劃、系統整合、個性強化和規范運作,需要不拘一格地、有針對性地改革教育教學,使辦園行為在核心理念的統領下充分具備科學性、規范性、適用性、操作性。
形象力 特指幼兒園物化環境(訴諸視、聽感官)所產生的內在張力,也即幼兒園成員與社會公眾對幼兒園外在形象的感受程度。其中視覺形象包括:
物質環境 ,如園所布局、綠化、景觀小品、建築物外形與風格及內部裝潢、教育生活設施設備;
人文環境 ,如幼兒園的宣傳櫥窗、網站、張貼畫、標語、建築物命名;
視覺識別體系 ,如園標、園名標准字、標准色等基礎視覺要素,及其這些要素在教育系統、導示系統、辦公系統、傳播系統中的具體運用。
聽覺形象 包括園歌、幼兒園標志音樂、園名語音識別、行為識別音樂規范、園內電子媒體音樂使用規范等。
在園所文化力的內容結構及其功能中,精神力、行動力、形象力雖各有指向,但又相互聯系和制約:如果園所文化建設的精神力薄弱,那麼園所文化的行動力和形象力將會沒有「根」,沒有「魂」,沒有內在統整性,其力度自然也會大大降低;而如果沒有強大的行動力與形象力作支撐,幼兒園辦學理念的精神力也無以轉化為現實的效益。所以說, 園所文化力的內容結構應是「一體兩翼」,即以精神力為主體,以行動力、形象力為兩翼,三者組成不可或缺的完整系統。
我們一個十八級小縣市幼兒園園所文化是什麼?值得細想一下!
C. 我要做一個幼兒園的園所文化,該從何入手
園所文化首先可以包括一所幼兒園的歷史文化,建院時間,曾任院長的介紹,建院的規模,師資力量和生源情況。 其次可以介紹些幼兒園里的活動的開展情況,比如藝術節,在藝術節中獲得了哪些好成績,還可以展出比賽啊中的照片。孩子在哪些比賽中獲得了哪些好成績都可以展示。 然後可以介紹些院里的老師的豐功偉業。 最後可以介紹院里的特色活動。
D. 簡述園所文化構建的具體內容
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是幼兒園文化建設的三個方面。三者協同發展,才能充分發揮幼兒園文化的導向、規范、激勵、凝聚作用,使幼兒園成為教職員工快樂進步的精神家園,成為幼兒和諧全面發展的樂園。但是,到底該從何入手呢?我們不妨借鑒一下別人的成功經驗。
1.營造健康優美的物質文化
校園環境是幼兒園的重要隱形教育者,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走進來的每一位幼兒。我園環境優美,設施完備。在校園環境的規劃布局上,追求校園環境的文化品位,努力營造優美的育人環境,使師幼身心得到愉悅,獲得美的情感體驗。園內擁有草坪200平方米,長青樹20餘種, 200餘株,綠化率達70%。雪松、桂花樹、玉蘭樹、柏樹、樟樹、石榴樹、棕櫚樹、鐵樹、月季花、菊花等各種花草樹木有致分布園內,形成春開花、夏成蔭、秋結果、冬有青的校園綠化景觀。活動場軟質地800平方米、大型娛樂運動玩具、動植物園、迷你游戲屋、戲水池、沙池等設施完備;室內環境寬敞舒適,鋼琴、彩電、影碟機、視頻展示台、空調等教學、生活設備齊全,為幼兒提供了游戲、學習、鍛煉、生活的良好場所。
在積極完善設施設備的同時,我們還利用每一個空間和角落創設富有教育意義的環境。外牆的牆面上鑲嵌著幼兒很熟悉的卡通圖案,過道上、走廊裡布置著孩子美術作品,盡最大可能讓孩子參與到環境中來,給予他們小主人的感覺。大幅的彩色圖案:又給人以無限遐想空間的空中城堡;有體現小朋友團結友愛、開動腦筋、熱愛勞動的畫面,還有愛祖國、愛科學、講衛生等德育教育方面的圖案。教師和孩子們動手在牆面上創作設計,一幅幅畫面栩栩如生。活動室設置的閱讀角、音樂角、科學角、氣象角、體育角等,讓幼兒的日常活動變得豐富多彩。游戲區內,許多廢舊材料的運用更為幼兒提供了表現、創作、施展才華、模仿生活的機會。在這些小空間中,孩子們無拘無束,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充分感受發現的樂趣,提高了觀察力、想像力,激發了孩子的求知慾望,為創新思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幼兒園加強校園物質文化建設,不斷提升校園環境的文化品位,實現環境育人的價值功能,有助於推動幼兒園的可持續發展。
2.營造積極向上的精神文化
在物質文化逐步發達的今天,教師們更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幼兒園從以下幾點入手,培養幼兒園團隊精礻電完善教師師德行為,展示市幼兒園教職工整體精神風貌。
(1)以園為基,塑造良好形象。
幼兒園是教職工共同的家園,是教職工事業的根基,要樹立「園榮成榮,園恥我恥」的思想,教育職工隨時隨地自覺維護幼兒園的聲譽,積極為幼兒園園的發展出謀劃策,勁往一處使,把個人目標和團隊目標合二為一,精誠團結,謀求幼兒園的穩步快速發展。
(2)以德為先,嚴以律己強師德。
作為社會人,我們要講社會公德;作為教師,我們要重師德。我園不斷強化教職工的角色意識:站在工作的崗位上,我們不是普通人,而是教師。面對家長: 的合理要求,我們要滿足;面對家長的疑惑,我們要耐心解答;面對家長的誤會,我們要冷靜解釋、真誠的溝通。平等對待每一位家長和幼兒,尊重互敬。
(3)以愛為本,以愛心換取放心。
面對幼兒園的強勢競爭,人心的偏向,愛是最得力的砝碼。愛事業,愛孩子,把愛留在心底,付諸於行動,生活上細心照顧幼兒,學習上耐心引導,不得體罰幼兒,用我們的愛心換來家長的放心和幼兒的開心。
( 4 )教職工積極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明確自身的責任,追求卓越,「知道自己每天要干什麼,把它做出創意來」。 以向上的態度體驗作為教師的樂趣,享受教育工作的快樂。
(5)管理工作中以人為本,以真心贏得信賴。
我們尊重廣大教職工,充分重視教職工在推進民主管理進程的重要作用同。認: 真履行教代會制度,嚴格政務公開、園務公開,保障教職工主人翁地位。開設專門的職工活動室,購買音響、彩電、跑步機、籃球、羽毛球等文體用品,開展豐富多彩的職工娛樂活動,豐富職工業余文化生活,不斷增強教職工的凝聚力。
3.營造嚴格規范的制度文化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制度的制定對幼兒園完成各項任務,建立正常秩序,提高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義。在貫徹執行制度的過程中,各類人員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將外部規范逐步內化為自覺責任意識,並在一定的規則范圍內開展、創新工作。我園規章制度依據《教育法》、《教師法》、《幼兒園管理規程》、《幼兒園工作條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等國家法規而制定,包括全國性制度、部門性制度以及教職工崗位職責、教職工考核評價細則等。我們在管理工作中逐步健全完善制度,做到有章可依,確保有章必循。通過嚴格規范的教職工考核評價細則,對各部門工作人員的工作狀況和執行制度履行職責情況進行考評,優質優酬,與評先掛鉤,充分調動廣大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
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者共同構成園所文化,三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作用,共同約束、規范、引導著幼兒園教職員工、幼兒的行為,影響著家長以及社會人士對幼兒園的認識與評價。
E. 如果你是幼兒園教師,你會希望工作單位的文化是什麼
以辦園理念文化引領園所特色發展,以品牌視覺宣傳打造品牌形象專業服務。
「園所文化」是指幼兒園園所文化。園所文化的構建是通過園長、教師、家長等作為載體,對文化進行傳承、積累和創新,氛圍可見的物質形態和不可見的觀念形態。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是幼兒園文化建設的三個方面。」
幼兒園文化是在長期的黨政管理、保教後勤等一切活動中積淀下來的幼兒園全體教職員工共同遵循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的總和。優秀的幼兒園文化孕育著團隊精神,它能凝聚人心,形成合力,引領著師幼意氣風發地前進;優秀的幼兒園文化是最寶貴的教育資源,它熏陶浸染,潤物無聲,是幼兒成才、教師成長、園所發展的肥沃土壤;優秀的幼兒園文化更是幼兒園的一種整體形象,一種內在氣質,一種獨特個性,一種教育品牌。有高品味文化的幼兒園,必定是有活力、講民主、知人本、有魅力、成果卓越的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