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茶道公司簡介範文有什麼
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靈魂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茶道公司簡介範文,一起來看看。
客上居茶文化有限公司簡介
重慶市客上居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由西南大學蒲德倫副教授和周霞高級經濟師共同創辦的休閑文化企業。公司致力於弘揚茶道文化,打造重慶市高端商務休閑會所,為有品位講究生活質量的成功人士提供健康養生茗茶和茶具。
公司位於聞名遐邇的重慶版清明上河圖--榮昌縣昌州故里,背靠幽靜如畫的海棠公園,面向柳樹飄逸的瀨溪河,與卡斯特納風情建築--紅城小區遙相呼應,同青翠欲滴的香國公園相映成趣。門外古樹成蔭,寬敞明亮,交通便利,停車方便。公司大樓屬於明清建築,雕樓畫閣。步入茶藝館大廳,庭院流水,或泥雕,或石刻,到處琴棋書畫,優雅文靜。進入雅間,典雅寬卓,橡木桌,圈椅,實木沙發,浙江木雕,配置液晶電視,移動電腦,中央空調,紅花地毯,名人字畫,趣味盆景。茗茶配甘泉,佳人有琴韻。好一個休閑去處!
洞天茗人游後作賦一首:客上居賦
半壁海棠,濱河龍灣,悠然客上居。明清美景,典雅寬卓;佳人琴韻,茶道千年;甘泉沁心田,茗茶有餘興。且看棋牌茶藝字畫,毫無塵寰勢利,清凈似洞天;再來淺斟漫飲閑聊,不問煩惱憂絲,風雅無凡人。客上天然居兮,居然天上客;仙品一醉茶兮,茶醉一品仙。
廣州恆福茶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簡介
廣州恆福茶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恆福股份,證券代碼:832453),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特色文化產業重點項目,廣東省著名商標,主營茶具、茶葉及茶文化相關項目,旗下擁有“恆福”、“東道”兩大品牌。恆福創立於1998年,以賞、品、玩為核心理念,專注於茶具、茶葉和文創產品的研發設計,為人們創造健康、快樂、品位的美好生活。
作為國家特色文化產業重點項目,恆福以茶、陶產業為基點,跨產業合作,弘揚中華茶陶文化,打造科技化、國際化、藝術化的文創企業。恆福人有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氣魄,將中華茶陶文化打造成世界名片!
廣州茶道仁心茶業有限公司
廣州茶道仁心茶業有限公司是一間綜合性經營植物茶品的公司,包括雲南勐海茶道仁心有限公司及廣東省廣州市茶道仁心茶業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的經營產品包括:各種名牌普洱、普洱散茶,七子餅、OEM代客貼牌加工。
在中國傳統茶方面,公司採取批發貿易及零售茶店的經營模式。
茶道仁心的普洱品種豐富,不但擁有眾多珍貴舊普,也到雲南西雙版納六大茶山之首的攸樂、易武、南糯等久負盛名的古茶山進行選料,指定專門加工廠壓制新普。為各界普洱收藏愛好者提供了質地優良、製作純正、帶有充足的活性、陳化後勁良好的放心茶,為新茶的升值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茶道仁心本著“以茶會友”的原則,致力於將中國傳統茶文化發揚光大。公司的經營定位是專業的茶業公司,集生產、開發、貿易、連鎖於一身,公司秉持踏實、誠信、嚴謹、專業的宗旨,不斷進取,樹立商譽,力求不斷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成為中國茶業經營的優秀品牌。
創世紀茶葉有限公司
創世紀茶葉有限公司,座落於鐵觀音的發源地、中國茶都——福建省安溪縣,是一家集茶園基地、生產加工、連鎖銷售、科學研究及茶文化傳播為一體,擁有數千畝生態茶園基地和現代化生產加工廠的綜合型茶葉企業。
創世紀茶葉有限公司,在“共心 共創 共贏”思想指導下,以“成為中國茶行業的領軍品牌”為目標,發揚“創新 創業 創造”的企業精神,借鑒葡萄酒庄園模式,將茶園基地、茶廠設於最負盛名的鐵觀音原產地——安溪縣感德鎮,依託原產地優勢,建立綠色生態茶葉基地,組建大型茶葉合作社。公司擁有一批國家高級的評茶師、評茶員和專業的制茶專家、制茶能手組成的研發隊伍,堅持“清、正、香、純、韻”的產品風格,建立產品可追溯體系,嚴格貫徹茶葉生產的安全化、標准化、規范化,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產品。
公司以專業化的科學的發展眼光,專注品牌建設,嚴格執行國家系列標准規范,通過了國家QS質量體系認證、安溪鐵觀音中國馳名商標授權使用,鐵觀音原產地地理保護標志授權使用、綠色食品認證等;並多次在大型茶事中獲得大獎,贏得眾多好評。
“世紀茶道”是創世紀茶葉有限公司旗下的茶葉品牌,基本圖形由太陽、茶葉、"S"型道路構成主題聯想,從“世紀茶道”的首字母“S”的字型結構出發,運用太極透視手法。將“道”的代表“八卦”抽象融入太陽,代表企業遵循自然規律,發揮“道”之精神,企業猶如升起的太陽,充滿活力,富有朝氣,蓬勃發展;
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水墨感的“S”代表道路,一片綠色、飽滿的茶葉灑落在寬廣的道路上,寓意企業在傳播中華茶文化、弘揚茶道精神的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創新、開拓進取;
整個圖形紅色為主體,紅色代表吉祥、喜氣、熱烈、奔放、激情、鬥志,象徵在同一個太陽下企業攜手員工、合作者,共同創造美好的明天。座落於鐵觀音的發源地、中國茶都——福建省安溪縣,是一家集茶園基地、生產加工、連鎖銷售、科學研究及茶文化傳播為一體,擁有數千畝生態茶園基地和現代化生產加工廠的綜合型茶葉企業。
2. 關於茶文化的問題
1.茶葉的起源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巴蜀常被稱為中國茶業和茶文化的搖籃。六朝以前的茶史資料表明,中國的茶業最初興起於巴蜀。茶葉文化的形成,與巴蜀地區早期的政治、風俗及茶葉飲用有著密切的關系。
① 三國以前的茶文化啟蒙
很多書籍把茶的發現時間定為公元前2737-2697年,其歷史可推到三皇五帝。東漢華佗《食經》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記錄了茶的醫學價值。西漢以將茶的產地縣命名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國魏代《廣雅》中已最早記載了餅茶的製法和飲用:荊巴間采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質形式出現而滲透至其他人文科學而形成茶文化。
② 晉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隨著文人飲茶之興起,有關茶的詩詞歌賦日漸問世,茶已經脫離作為一般形態的飲食走入文化圈,起著一定的?瘛⑸緇嶙饔謾?br> ③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新茶。」中唐時,陸羽《茶經》的問世使茶文化發展到一個空前的高度,標志著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茶經》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學雙重內容,探討了飲茶藝術,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飲茶中,首創中國茶道精神。以後又出現大量茶書、茶詩,有《茶述》、《煎茶水記》、《採茶記》、《十六湯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與禪教的興起有關,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廟崇尚飲茶,在寺院周圍植茶樹,制定茶禮、設茶堂、選茶頭,專呈茶事活動。在唐代形成的中國茶道分宮廷茶道、寺院茶禮、文人茶道。《茶經》是個里程碑。干百年來,歷代茶人對茶文化的各個方面進行了無數次的嘗試和探索,直至《茶經》誕生後茶方大行其道,因此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④ 宋代茶文化的興盛
宋代茶業已有很大發展,推動了茶葉文化的發展,在文人中出現了專業品茶社團,有官員組成的「湯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 。宋太祖趙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宮庭中設立茶事機關,宮廷用茶已分等級。茶儀已成禮制,賜茶已成皇帝籠絡大臣、眷懷親族的重要手段,還賜給國外使節。至於下層社會,茶文化更是生機活潑,有人遷徙,鄰里要「獻茶」、有客來,要敬「元寶茶」,定婚時要:「下茶」,結婚時要「定茶」,同房時要「合茶」。民間鬥茶風起,帶來了採制烹點的一系列變化。
⑤ 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時已出現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類,茶的飲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傳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畫卷》、《品茶圖》,文徵明的《惠山茶會記》、《陸羽烹茶圖》、《品茶圖》等。茶類的增多,泡茶的技藝有別,茶具的款式、質地、花紋千姿百態。晚明時期,文士們對品飲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講究「至精至美「之境。
在那些文人墨客看來,事物的至精至美的極至最後之境就是「道」,「道」就存在於事物之中。張源首先在其《茶錄》一書中提出了自己的「茶道」之說:「造時精,藏時燥,泡時潔。精、燥、潔茶道盡矣。」他認為茶中有「內蘊之神」即「元神」,發抒於外者叫做「元體」,兩者互依互存,互為表裡,不可分割。元神是茶的精氣,元體是精粹外觀的色、香、味。只要在事茶的過程中,做到淳樸自然,質朴求真,玄微適度,中正沖和,便能求得茶之真諦。張源的茶道追求茶湯之美、茶味之真,力求進入目視茶色、口嘗茶味、鼻聞茶香、耳聽茶濤、手摩茶器的完美之境。
張大復則此基礎上更進一層,他說:「世人品茶而不味其性,愛山水而不會其情,讀書而不得其意,學佛而不破其宗。」他想告訴我們的是,品茶不必斤斤於其水其味之表象,而要求得其真諦,即通過飲茶達到一種精神上的愉快,一種清心悅神、超凡脫俗的心境,以此達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潔的仙境,一種天、地、人融通一體的境界。這可以說是明人對中國茶道精神的發展與超越。到清朝時,茶葉出口已成一種正規行業,茶書、茶事、茶詩不計其數。
⑥現代茶文化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茶葉從1949的年產7500T發展到1998年的60餘萬T。茶物質財富的大量增加為我國茶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個以弘揚茶文化為宗旨的社會團體---「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陸羽茶文化研究會」,1990年「中國茶人聯誼會」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國茶葉博物館在杭州西湖鄉正式開放。1998年中國國際和平茶文化交流館建成。隨著茶文化的興起,各地茶藝館越辦越多。國際茶文化研討會已開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韓、美、斯及港台地區紛紛參加。各省各市及主產茶縣紛紛主辦「茶葉節」,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節,雲南的普洱茶節,浙江新昌、泰順和湖北英山及河南信陽的茶葉節不勝枚舉,都以茶為載體,促進全面的經濟貿易發展。
2、飲茶的發源時間
(1)神農時期: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歸到這里以後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為如此,神農才成為農之神。
(2)西周時期: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他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並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了。
(3)秦漢時期:西漢。王褒《僮約》:「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近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陪葬清冊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查證"?"即"檟"的異體字,說明當時湖南飲茶頗廣。 我們現在還飲用著與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飲料,確實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夠給我們很多的遐想。
3、飲茶發源地點的考證
對這一點的探求往往集中在茶樹的發源地的研究上來。關於茶樹的發源地,有這么幾種說法:
1.西南:「我國西南部是茶樹的原產地和茶葉發源地。」這一說法所指的范圍很大,所以正確性就較高了。
2.四川:清·顧炎武《日知錄》:「自秦人取蜀以後,始有茗飲之事。」言下之意,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帶已知飲茶。其實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說成立,那麼西南說就成立了。四川說要比西南說「精密」一些,但是正確的風險性會大些。
3.雲南:認為雲南的西雙版納一代是茶樹的發源地,這一帶是植物的王國,有原生的茶樹種類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這一說法具有「人文」方面的風險,因為茶樹是可以原生的,而茶則是活化勞動的成果。
4.川東鄂西:陸羽《茶經》:「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巴山峽川即今川東鄂西。該地有如此出眾的茶樹,是否就有人將其利用成為了茶葉,沒有見到證據。
5.江浙:最近有人提出始於以河姆渡文化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江浙一帶目前是我國茶葉行業最為發達的地區,歷史若能夠在此生根,倒是很有意義的話題。其實我認為在遠古時期肯定不只一個地方有自然起源的茶樹存在。有茶樹的地方也不一定就能夠發展出飲茶的習俗來。前面說到茶是神農發明的,那麼它在哪一帶活動?如果我們求得「茶樹原生地」與「神農活動地」的交集,也許就有答案了,至少是縮小了答案的「值域」。
4、發明飲茶的方式
人類是怎樣發明飲茶習慣的?或者說茶是怎樣起源的?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始終是茶學的一個「基本問題」。因為做為任何一個茶學學者或茶學工作者,如果連「茶是怎樣來的」都不能解釋的話,那就太不夠了。而現在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有多種答案:
1.祭品:這一說法認為茶與一些其他的植物最早是做為祭品用的,後來有人償食之發現食而無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葯用」,最終成為飲料。
2.葯物:這一說法認為茶「最初是作為葯用進入人類社會的。」《神農百草經》中寫到:「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3.食物:「古者民茹草飲水」,「民以食為天」,食在先符合人類社會的進化規律。
4.同步:「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為烤煮的食物,同時也逐漸為葯料飲用。」這幾種方式的比較和積累最終就發展成為「飲茶」是最好的方式。
以上這幾種說法中最無用的就是第四種,它把前面的三種說法加在一起,就成為了自己「萬無一失」的解釋了。也許這種解釋就是最恰當的了。
現在我們可以論證茶在中國被很早就有認識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樹的種植和茶葉的採制。但是也可以考證,茶在社會中各階層被廣泛普及品飲,大致還是在唐代陸羽的《茶經》傳世以後。所以宋代有詩雲「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也就是說,茶發明以後,有一千年以上的時間並不為大眾所熟知。
5、茶樹的起源
中國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樹的國家,被稱為茶的祖國,文字記載表明,我們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經開始栽培和利用茶樹。然而,同任何物種的起源一樣,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類發現茶樹和利用茶樹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後,才為人們發現和利用。人類的用茶經驗,也是經過代代相傳,從局部地區慢慢擴大開了,又隔了很久很久,才逐漸見諸文字記載。
茶樹的起源問題,歷來爭論較多,隨著考證技術的發展和新發現,才逐漸達成共識,即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並確認中國西南地區,包括雲南、貴州、四川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由於地質變遷及人為栽培,茶樹開始由此普及全國,並逐漸傳播至世界各地。
一.起源及原產地
茶樹起源於何時?必是遠遠早於有文字記載的3000多年前。歷史學家無從考證的問題,最後由植物學家解決了。他們按植物分類學方法來追根溯源,經一系列分析研究,認為茶樹起源至今已有6000萬年至7000萬年歷史了。
茶樹原產於中國,自古以來,一向為世界所公認。只是在1824年之後,印度發現有野生茶樹,國外學者中有人對中國是茶樹原產地提出異議,在國際學術界引發了爭論。這些持異議者,均以印度野生茶樹為依據,同時認為中國沒有野生茶樹。其實中國在公元200年左右,《爾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樹,且現今的資料表明,全國有10個省區198處發現野生大茶樹,其中雲南的一株,樹齡已達1700年左右,僅是雲南省內樹干直徑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有的地區,甚至野生茶樹群落大至數千畝。所以自古至今,我國已發現的野生大茶樹,時間之早,樹體之大,數量之多,分布之廣,性狀之異,堪稱世界之最。此外,又經考證,印度發現的野生茶樹與從中國引入印度的茶樹同屬中國茶樹之變種。由此,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遂成定論。近幾十年來,茶學和植物學研究相結合,從樹種及地質變遷氣候變化等不同角度出發,對茶樹原產地作了更加細致深入的分析和論證,進一步證明我國西南地區是茶樹原產地。主要論據,簡單地講,
有三個方面:
1.從茶樹的自然分布來看
目前所發現的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屬,380餘種,而我國就有15屬,260餘種,且大部分分布在雲南、貴州和四川一帶。已發現的山茶屬有100多種,雲貴高原就有60多種,其中以茶樹種占最重要的地位。從植物學的角度,許多屬的起源中心在某一個地區集中,即表明該地區是這一植物區系的發源中心。山茶科、山茶屬植物在我國西南地區的高度集中,說明了我國西南地區就是山茶屬植物的發源中心,當屬茶的發源地。
2.從地質變遷來看
西南地區群山起伏,河谷縱橫交錯,地形變化多端,以致形成許許多多的小地貌區和小氣候區,在低緯度和海拔高低相差懸殊的情況下,導致氣候差異大,使原來生長在這里的茶樹,慢慢分置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不同的氣候中,從而導致茶樹種內變異,發展成了熱帶型和亞熱帶型的大葉種和中葉種茶樹,以及溫帶的中葉種及小葉種茶樹。植物學家認為,某種物種變異最多的地方,就是該物種起源的中心地。我國西南三省,是我國茶樹變異最多、資源最豐富的地方,當是茶樹起源的中心地。
3.從茶樹的進化類型來看
茶樹在其系統發育的歷史長河中,總是趨於不斷進化之中。因此,凡是原始型茶樹比較集中的地區,當屬茶樹的原產地。我國西南三省及其毗鄰地區的野生大茶樹,具有原始茶樹的形態特徵和生化特性,也證明了我國的西南地區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地帶。
3. 盧志學的畫家近況
「濃墨重彩」關東畫家盧志學作品邀請展圓滿舉辦
2013年9月14日至16日,臻紀簽約藝術家盧志學老師在重慶·臻紀的四場藏家見面會華彩舉辦,數百藏家趨之若鶩。 2013年9月17日,我司再次協同周順愷美術館為藝術家隆重舉辦《「濃墨重彩」關東畫家盧志學作品邀請展》。獲悉本次畫展舉辦,重慶市渝中區文廣新局、重慶市經紀人協會、重慶市中國畫學會、重慶市國畫界代表、重慶市主流媒體給予了極大關注。出席的有:渝中區文廣新局副局長吳輝先生、重慶市經紀人協會會長黃天緣先生、重慶市中國畫學會副會長於湘華先生、黃靜女士、紅岩藝術村唐世民先生、重慶國畫家傑出代表熊顯林、陳起先生等。在畫展現場,重慶晨報、重慶商報、渝中報也分別派出記者進行專訪。而我司近80位藏家朋友們也有幸一睹盧志學老師風采並欣賞觀摩參展作品。可以說,今日的現場,翰墨飄香,高朋雲集。上午10:00時,周順愷美術館副館長周煒先生代表周順愷先生發表致辭,熱情歡迎盧志學先生在周順愷美術館舉辦個展;隨後,臻紀總經理馬永同先生發表激情洋溢的致辭,感謝盧志學先生為重慶的藏家朋友們帶來這么多優秀的書畫藝術作品。而重慶市中國畫學會副會長於湘華先生站在同業的角度,高度贊揚了盧志學老師作品具備極高的藝術性和學術價值。面對贊譽,盧志學老師以謙遜的態度表示,本次重慶的藝術之旅帶給自己強烈的震撼,為能夠在周順愷美術館舉辦個展,向重慶的廣大市民展示關東畫派的藝術精髓感到非常榮幸。最後,隨著吳輝局長的發言完畢,本次邀請展正式拉開序幕。 隨著作品解讀、揮毫潑墨環節的一一展開,盧志學老師堅持傳統中國畫「師造化」的理念,作品中明顯的關東地域特色及大膽吸收西畫寫實造型和強烈的色彩表現,均深深的吸引了觀展的各界嘉賓和重慶的藏友們。在我們眼前展開、延伸的是一條不同於文人畫套路的盧志學先生特有的藝術之路。本次畫展意義深刻,不僅架設起了重慶國畫界與東北畫家學習、交流的橋梁,也因為盧志學老師親自挑選的精品力作帶給了我們一場多樣、豐富的藝術體驗。為讓更多的重慶市民有機會一飽眼福,本次畫展將從今日一直持續到26日。在不遠的未來,重慶·臻紀還將繼續推動來自全國的優秀藝術家來渝辦展,為提升重慶市民審美素養,為活躍重慶的書畫藝術市場、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做出不懈的努力! 盧志學重慶·臻紀九龍分公司藏家見面會,華彩收尾
2013年9月16日下午,盧志學老師重慶·臻紀藏家見面會的最後一站,在九龍分公司華彩收尾。獲悉盧老師將親到現場,剛過兩點,九龍的同仁和藏家朋友們就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站在入口處迎接藝術家。在兩個小時的面對面中,現場時而掌聲雷動,時而笑聲連連。九龍分公司大總監也是重慶·臻紀業務副總江思源女士對盧老師的蒞臨致歡迎辭。在隨後的進程中,盧老師通過作品解讀、墨寶創作等環節向重慶的藏家朋友們展示了自己深厚的藝術造詣和不凡的人格魅力。面對九龍藏家的熱情,盧老師深受感染,並主動交流。截止到今日,盧志學老師在我司的四場藏家見面會圓滿結束。重慶藏家的熱情、專業,重慶·臻紀人的嚴謹、誠信帶給藝術家強烈震撼。盧老師對我司能夠舉辦如此大型、參與人數眾多的藝術推廣活動表達了高度贊揚,並表示希望以後能有更多機會與重慶的藏家溝通交流。 盧志學重慶·臻紀藝術之旅第二站(南坪分公司與江北分公司)
2013年9月15日,中國著名畫家盧志學老師前往我司南坪分公司、江北分公司與公司同仁及眾多藏家朋友們見面。與昨日一樣,兩家職場的藏家見面會人潮湧動、氛圍熱烈。現場活動通過訪談、作品解析、藏家與藝術家互動、墨寶創作等環節,生動的展示了盧志學老師的大家之風。藏家們不僅對盧老師的其人其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幸運者還獲得了老師創作的墨寶。連續參加我司三家分公司的藏家見面會,盧志學老師一直興致高漲,贊揚我司在重慶市場的積極作為。中國書畫藝術的傳播傳承,就是需要為藝術家和市場架設溝通的梁橋,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感受、體驗。重慶·臻紀作為重慶首家大型書畫經紀機構,我們責無旁貸。 9月16日,盧志學老師將前往九龍分公司,與等待已久的更多藏家朋友們共敘水墨情緣。 重慶·臻紀沙坪壩分公司——盧志學見面會報道
2013年9月13日,中國著名國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關東畫派代表人物之一的盧志學先生蒞臨山城重慶,正式拉開本次「臻紀藝術之旅「的行程。2013年9月14日上午,盧老師不顧舟車勞頓趕赴江北分公司參加由企劃部和藝術部為其准備的「藝術人生」訪談。9月14日下午,又與夫人一道應邀參加沙坪壩分公司的首場見面會,與員工及藏家朋友們分享自己的創作心得和藝術歷程。沙坪壩職場作為首場見面會的主辦者,精心准備,現場氛圍熱烈。藏家朋友們為能夠與藝術家零距離接觸激動不已,而正因為現場的氛圍影響,盧老師也顯興致高漲。他以質朴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將自己的藝術之路娓娓道來。在現場,老師還與藏家朋友們親密互動,不僅解析作品,還揮筆創作了三幅墨寶。9月15日、16日,盧志學老師還將延續臻紀文化之旅,與江北、南坪、九龍、渝中四家職場的家人及藏家朋友們見面,讓我們拭目以待未來的精彩! 重慶·臻紀 「2013中國當代書畫名家茶話座談會」
2013年1月10日,由我司主辦的「2013年中國當代書畫名家茶話座談會」於北京藝術交流中心隆重舉行。蒞臨本次座談會的嘉賓們既有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也有年富力強的後起之秀。其中有中國畫院副院長劉彥瑞、原中國美術家協會書記處常務書記雷正民、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原北京畫院院長吳休、中國潑墨寫鹿第一人陳雄立、著名國畫家李秀峰、許麗、王彩虹、蘇銅、蘇繼海、康衛中、師恩釗、盧志學、陳浩、辛守慶、陳葆棣、魏明和著名國畫家崔俊恆共17位享譽國內外的國畫家出席現場。座談會上,重慶·臻紀(北京)藝術交流中心負責人、著名國畫家杜容生先生作為活動主持人,首先進行了開場致辭,他代表公司領導向前來參加本次座談會的各位嘉賓和藝術家們致以誠摯的謝意和問候,並提前致以春節祝福,隨後簡要介紹了2012年重慶·臻紀的發展概況以及2013年公司制定的發展規劃。在聽取了杜容生先生的介紹之後,與會藝術家們根據對公司的了解又結合目前書畫藝術市場的發展現狀紛紛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看法。陳雄立:難得的敬業精神作為座談會的第一位發言人,陳老認為,臻紀公司最難得是它的敬業精神,臻紀是一個有思路、肯做實事的文化公司,對文化產業發展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雷正民:站在全方位的角度,負責任的服務雷老說,臻紀公司是站在一個全方位的高度,比如說它所聯系的畫家,有東北的、北京的、嶺南的,匯聚了全國各地的知名畫家,它從很高的角度視野來幫助畫家進行藝術推廣、將畫家及畫作推向市場。而且他們的工作人員藝術修養、學識各方面也比較高。臻紀不是單純的賣畫,而是以展覽等各種形式推廣畫家、推廣中國畫。從經營角度來講,作為一個文化企業,臻紀是一個很講誠信的企業,畫作賣出後,都會按照原定的合約與畫家進行落實,是一個大的文化企業,比社會上一些畫廊和小企業講誠信很多,也只有這樣才能做到雙贏。雖然公司成立時間並不長,但他們的畫作銷售成功率很高,遠高於一般畫廊。這家公司擁有新的操作模式,推出的都是畫家好的畫作,他們向收藏家負責,不是說賣出去就完了,還要考慮到以後的收藏升值空間。可以說無論是對畫家還是對藏家,臻紀的服務都很完善。我相信隨著外埠市場的不斷開發,臻紀必將在全國各地藝術領域新的品牌,前途很遠大。吳休:認識臻紀是一個信任感不斷遞增的過程年過八旬的吳老這樣總結對臻紀的感受,他說:「認識臻紀是一個信任感不斷遞增的過程。我記得去年我曾在這里參加過一個筆會活動,那是我參加的臻紀的第一個活動,上次的重慶之行,我親眼看到臻紀公司是怎麼在運作,感受到領導層和員工的素質都很高,它不簡簡單單的賣畫賺錢,我覺得它是在做文化,而且它的方向很正確,著眼於大眾化,著眼於中國廣大群眾,不是只針對高端的畫家、大老闆那些最有錢的,搞天價。而是為廣大群眾服務,負責任的服務,路子是很正確的。毛主席在延安座談會上明確指出,我們的服務是為廣大群眾服務的。臻紀走的是廣大群眾的收藏,而不是少數人搞天價收藏,這是非常好的。這是符合黨的文藝方向,實踐了毛主席的文藝思想。」在談到公司對吳老最深的感觸時,吳老說:「很感謝臻紀,他們對畫家的接待是很誠懇的。最讓我感動的是我上次的一個展覽,臻紀總經理馬總親自帶隊,帶領80多人來到現場祝賀,這裡麵包括收藏愛好者和臻紀員工,給我的印象很深。」同時,吳老也闡述了對當今書畫市場發展的看法,「我感覺現在的書畫市場指導思想不正確,大多數進入書畫市場的人和作品來說都是圖財力,所以就炒作,價值和價格完全脫離。一幅畫首先要有藝術價值,然後根據藝術價值來定位它的價格,但現在不是,現在的價格完全是通過炒作來把價格升上來,這對畫家及其創作是有害的,畫家就會想怎麼讓我的畫賣高價,怎麼來突破這個價格,這樣就被市場牽著鼻子尋求著一條捷路,做著發財夢,而這就脫離了畫家應該具有的修養、品格和初衷。搞藝術之前的初衷是什麼?現在成了為錢而畫畫、創作。藝術離開了錢字,根本沒有自由,那是對資本主義社會而言的。我們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藝術家,這一點要有清醒的頭腦。臻紀就非常好,它是要滿足廣大群眾對藝術欣賞的要求,不進行炒作,給畫家一個合適的定位,提供一個舞台展現自己。」師恩釗:臻紀是書畫市場的一股新風師恩釗老師說,「現在的書畫市場還是很亂的,我曾不止一次的遇見過像土匪一樣的經紀人,代理你的畫還沒怎麼樣,就要你給他幾張,想不給他留幾張畫,門都沒有,簡直就跟搶畫一樣。再有一個就是現在究竟是看畫還是聽畫?原來有一個畫廊老闆和我是很熟的,後來和我說他就只代理推廣理事、副主席以上的,理事以下的不考慮,完全是按照你在美術界的職務來看你的畫。藝術市場究竟以什麼為標准,究竟是你看這幅畫能看懂,知道它是一幅好畫,還是說看這人名頭大,當什麼官?太很亂了。臻紀這個公司是正正規規的,很誠信,作為畫家的朋友,是書畫市場的一股新風,是一個表率,一個品牌。畫家是朋友、收藏家是朋友,互惠互利,我相信以後一定會發展更強大。」盧志學:臻紀就是書畫界的星光大道從我目前了解的臻紀公司和從事書畫這么多年的經驗,用我的話說臻紀就是書畫界的星光大道,中國的畫界,在目前的情況下,市場上官本位的情況還是很嚴重的,有些人包裝很厲害,可能他的職務很高,他的市場就非常好。而像是我們這些沒有那麼高職務的畫家來說,就適合走臻紀這條星光大道。我在沈陽,一提盧志學,畫界都知道,我當了30多年的美協主席誰不知道,一到北京一說盧志學,誰都不知道。我覺得臻紀公司的運作相當不錯,像我們這些70多歲的人就想潛心下來作畫,市場運作著實做不起來,看了你們的資料,我對臻紀相當的有信心,我相信臻紀完全能把市場運作這方面做得很好。我們並不在乎畫能賣多少,而是希望自己的這份事業能夠被更多的人熟知,我一輩子基本都在畫畫,結果賣不出去,誰也不認識我,我也太可憐了,起碼也要有一些人知道我們。所以我希望咱們能同心同德合作,我創作好的作品,臻紀運作好的市場,大家一同提高品位,提高人生價值。陳浩:臻紀發展五化階段作為此次座談會的最後總結者,陳好老師總結出臻紀發展的五化階段。他說:「臻紀在文化大發展契機下成立並發展,打造了一個平台,我覺得臻紀有幾點做的事非常好的。一是藝術的普及化。在以往的藝術推廣中,國畫的價位已經被抬的比較高,老百姓已經接觸不到,更不要說收藏,臻紀能把名家的作品推介個社會,讓更多人去賞識,並在一定經濟條件下去收藏作品,做到了書畫的普及化。普及化後就是平民化,平民階層都可以接觸到、了解到,這對藝術的推廣很重要。再有在社會主義國家,藝術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臻紀這個平台就兼顧了這種民族特色,極具民族化。所謂藝術的高端化,就是臻紀溝通了藝術收藏者、受眾和畫家之間的關系,使藝術家能夠脫離開這個充當經紀人的角色,更能專心專注於創作及藝術研究。從臻紀現在的發展規模和規劃來看,不斷輻射向武漢、長沙、上海等重點城市,將來也有可能走向國外,我們能看到它國際化發展的這個趨勢。作為青年藝術家,我很幸運能夠接觸到臻紀這個公司,得到臻紀的幫助,深表感謝。」座談會上,藝術家們對重慶·臻紀能夠舉辦這樣的活動予以了高度評價,紛紛肯定我司在重慶、武漢、北京等城市中為推動書畫經濟產業發展所作出的突出的貢獻。同時贊揚重慶·臻紀在以實際行動為中國的書畫藝術的傳播繁榮做了實事,不僅為廣大藏家朋友提供責任服務,還以謙虛務實的態度與對每位簽約藝術家共塑藝術推廣平台,實現共贏。同時就行業內熱點事件、發展趨勢等進行了專業探討和良好互動。中國畫院副院長劉彥瑞這樣評價道:「臻紀在重慶總部做的不錯,又即將輻射到全國重點城市,把藝術發展根據國家文化產業政策推向一個新的高端,很多藝術家在社會上沒有一個良好的藝術平台,默默進行創作。臻紀將成為書畫藝術領域的正能量,帶動全國藝術推廣的發展。」本次座談會在京成功舉辦,是北京書畫界的一件盛事。在時值2013年春節來臨之際,還能匯聚這么多大家相聚一堂難能可貴,也是我司品牌影響力提升的卓越證明。藝術家們不僅了解了臻紀,也增進了友誼,為未來的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們有理由相信,重慶·臻紀在不久將來,會與更多的藝術家們結緣,走「共贏」之路,一起推動中國文化產業不斷向前。
4. 司馬光警枕勵志的啟示
韓信(?—前196),漢初軍事家。淮陰(今屬江蘇)人。年少時父母雙亡,家道貧寒,卻刻苦讀書,熟演兵法,懷安邦定國之抱負。苦於生計無著,於不得已時,在熟人家裡吃口閑飯,有時也到淮水邊上釣魚換錢,屢屢遭到周圍人的歧視和冷遇。一次,一群惡少當眾羞辱韓信。有一個屠夫對韓信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配劍,其時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你敢用劍你的配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自知形隻影單,硬拼肯定吃虧。於是,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面,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史書上稱「跨下之辱」。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揭竿而起。韓信配劍從軍,投身項梁的西楚軍。項梁戰死後,繼隨項羽,但未受項羽重用,只是充當一名執戟衛士。他多次向項羽獻策,均不被採納。於是他憤然逃出楚營,投奔漢王劉邦。劉邦初始也沒把他當將才使用,只任命他為治粟都尉。韓信見劉邦不肯重用,決意離漢營而去。丞相蕭何素知韓信之才,聞訊即刻騎馬月夜苦追,將他勸回,由此留下了「蕭何月下追韓信」的美談。後來,劉邦在蕭何的屢次勸說下,親自與韓信討論軍國大事,確信韓信為稀世之才,遂舉行儀式,拜為大將。
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五月,韓信派人修復劉邦進入漢中時燒毀的棧道,迷惑雍王章邯,自己卻率軍悄悄沿南鄭故道東出陳倉,大敗章邯軍,一舉拿下了關中地區,使劉邦得以還定三秦。
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二月,韓信引兵出函谷關,將兵鋒逼至洛陽,韓王鄭昌、殷王司馬邛等項羽所屬的封國,先後歸降。然後便與齊趙聯合共謀擊楚,四月,大軍就已進至楚都彭城。攻勢之凌厲,令人贊嘆。未想劉邦進入彭城後就把防務丟在一邊,遍搜寶貨美人。正在與齊軍鏖戰的項羽聽說彭城失守,急率三萬精騎星夜趕回,一戰將劉邦擊敗。韓信聞訊即刻趕來收集潰敗的部隊,和劉邦在洛陽地區會師,又成功地進行了阻擊戰,在京縣、索亭之間把楚軍打得大敗,使項羽西進的兵鋒頓挫。戰線最後在滎陽穩定了下來。
劉邦兵敗彭城,齊、趙、魏等重又倒戈向楚。八月,劉邦封韓信為左丞相,領兵攻魏。魏王豹陳重兵於黃河東岸的蒲坂,韓信針對魏軍部署,將大量船隻集中在蒲坂對面的臨晉,佯作正面渡河之勢,暗用木框架綁扎瓦罐做成臨時渡河器才,從上游夏陽渡河奇襲安邑,突然出現在魏軍背後,大破魏軍,俘獲魏王豹。
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年九月,韓信又引兵東向閼與,活捉代相夏說,收復了代郡。這時,劉邦卻命韓信急調其力主至滎陽加強該地守備,故韓信只帶了萬余部隊東下井陘攻趙。趙王歇和趙軍統帥成安君陳余集中二十萬兵力於太行山區的井陘口,占據有利地形,准備與韓信決戰。韓信先以兩千輕騎,乘夜迂迴到趙軍大營的側後方埋伏。天明後親率主力前出到河邊背水列陣,誘使趙軍出營攻擊。漢軍背河而戰,無路可退,人人拚死作戰。預先伏下的兩千輕騎乘機攻入趙軍空營,遍插漢軍紅旗,趙軍見狀,軍心大亂。韓信揮軍趁勢反擊,大破二十萬趙軍,斬殺趙軍統帥陳余,生擒趙王歇。接著,韓信用「上兵伐謀」辦法降服了燕。
漢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十一月,韓信又用重兵急襲的辦法攻破了齊都臨淄。楚將龍且急領二十萬人馬來援,與敗退的齊軍會師於高密,然後與漢軍隔淮水對峙。韓信秘密派人用一萬多個沙袋,乘暗夜在上游把淮水堵住。天明後派部分軍隊渡過淮水,在側後攻擊楚軍,繼而佯裝潰敗。龍且誤以為漢軍膽怯,率主力渡淮水追擊。韓信命部屬掘開上游堤壩,將楚軍沖成兩段,漢軍運用半渡而擊的辦法,把已渡水的楚軍全殲,龍且被殺。未渡水的齊楚聯軍不戰自潰。韓信趁勢揮軍追殲逃敵,俘虜齊王田廣,全部平定了齊地。
韓信攻佔齊地後,項羽恐慌萬分,連忙派人去游說韓信,以三分天下為條件,希望韓信反漢聯楚,被韓信所拒絕。韓信的謀士蒯通勸他:「將軍難道沒有聽說過勇略震主者身危,功蓋天下者不賞的道理嗎?……將軍如今既有震主的威名,又挾難賞的大功,歸楚,楚不信;歸漢,漢王震恐。若不自立為王,何處是你的歸宿呢?」韓信聽了連連擺手道:「請不要再說了,漢王待我十分厚恩,把他的車給我乘,把他的衣給我穿,把他的飯給我吃。古人說過:乘人家的車,要替人分擔憂患;穿人家的衣,也應替人分擔憂患;吃人家的飯,就應該為人家賣命。我怎麼能見利忘義呢?」於是,謝絕了蒯通的建議。可是齊地初定,需立王掌政以安民心。所以韓信已遣使修書請求劉邦立他為假齊王(代理齊王)。當時,劉邦正被項羽困在滎陽,自顧不暇,看罷來書後勃然大怒,本不想應允。後來,聽取了張良和陳平的意見後,又說:「大丈夫平定了諸侯就是真王,當假王干什麼!」於是,立韓信為齊王,並征調他的部隊攻楚。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楚漢兩軍在垓下(今安徽靈璧南)展開決戰。劉邦以韓信為主將,統一指揮各路大軍。項羽指揮十萬楚軍,從正面向漢軍陣地猛攻。韓信採用典型的側翼攻擊戰法,令漢軍中軍稍稍後退,避開楚軍銳氣,而將兩翼展開,實行側擊,然後再令中軍推進,一下子完成了合圍。入夜,韓信令漢軍四面唱起楚歌,終使楚軍喪失鬥志,被漢軍一舉聚殲於亥下。項羽眼見大勢已去,慷慨自刎於烏江邊。歷時五年的楚漢戰爭以漢王劉邦奪得天下而告終。
韓信以項羽帳下執戟衛士的低微身份,幾年內登壇拜將,屢建奇勛,終至成為左右楚漢戰爭的一方諸候。蒯通以「略不世出」來贊譽這位叱吒風雲的軍事人物。其用兵之道,為後世兵家所推崇。據《漢書·藝文志》記載,他曾著有《韓信兵法》三章,可惜已經失傳。韓信的軍事才能令劉邦極度不安,故在項羽敗亡後,即奪其兵權,徙為楚王,繼又黜為淮陰侯,軟禁於劉邦身邊。一天,劉邦問韓信:「你看我能帶多少兵?」韓信答「陛下不過能帶十萬之軍。」劉邦又問:「那末你呢?」韓信怔了一下,突然狂傲的大笑:「我是多多益善啊!」 韓信的絕世軍功和才華終於招來了殺身之禍,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呂後和蕭何誘韓信至長樂宮的鍾室,以謀反罪名殺之。一代名將,死非其所,實堪哀傷。
勵志故事 天道酬勤 自學成才-勵志故事 天道酬勤 自學成才-勵志故事 天道酬勤 自學成才
王寵惠
法學家王寵惠在倫敦時,有一次參加外交界的宴席。席間有位英國貴婦人問王寵惠:"聽說貴國的男女都是憑媒妁之言,雙方沒經過戀愛就結成夫妻,那多不對勁啊! 像我們,都是經過長期的戀愛,彼此有深刻的了解後才結婚,這樣多麼美滿!"王寵惠笑著回答:"這好比兩壺水,我們的一壺是冷水,放在爐子上逐漸熱起來,到後來沸騰了,所以中國夫妻間的感情,起初很冷淡,而後慢慢就好起來,因此很少有離婚後事件。而你們就像一壺沸騰的水.結婚後就逐漸冷卻下來。聽說英國的離婚案件比較多,莫非就是這個原因嗎?
楊小樓
楊小樓(1877-1937年)在北京第一舞台演京劇《青石山》時,扮關平。演周倉的老搭檔有事告假,臨時由一位別的花臉代替。這位花臉喝了點酒,到上場時,昏頭昏腦地登了台,竟忘記帶不可少的道具--鬍子。揚小樓一看要壞事,心想演員出錯,觀眾喝倒彩可就糟了。靈機一動,臨時加了一句台詞:"咳! 面前站的何人。"飾演周倉的花臉納悶了,不知怎麼回事。"俺是周倉--"這時,學員得做一個動作:理鬍子。這一理,把這個演員給嚇清醒了,可是心中一轉, 中說道"--的兒子!"揚小樓接過去說:"咳,要你無用,趕緊下去,喚你爹爹前來!""領法旨!"那演員趕緊下去戴好了鬍子, 又上台來了。
胡 適
中國現代著名學者胡適(1891--1962年)是屬兔子的,他的夫人江冬秀是屬老虎的,胡適常開玩笑說:"兔子怕老虎。"當時就流傳了胡適怕老婆的笑話。有一次,巴黎的朋友寄給胡適十幾個法國的古銅幣,因錢有"PTT"三個字母,讀起來諧音正巧為"怕太太"。胡適與幾個怕太太的朋友開玩笑說:"如果成立一個怕太太協會\',這些銅幣正好用來做會員的證章。"胡適經常到大學里去講演。有一次,在某大學,講演中他常引用孔子、孟子、孫中山先生的話。引用時,他就在黑板上寫:"孔說","孟說","孫說"。最後,他發表自己的意見時,竟引起了鬨堂大笑,原來他寫的是:"胡說"。
郭沫若
1945年,我國著名漫畫家廖冰兄在重慶展出漫畫《貓國春秋》,當時在渝的許多文化名人如郭沫若(1892一1978年)、宋雲彬、王琦都應邀前往,參加首展剪綵儀式。席間,郭沫若問廖冰兄:"你的名字為什麼這么古怪, 自稱為兄?"版畫家王琦搶過話頭代為解釋說:"他妹妹名冰,所以他名叫冰兄。"郭沫若聽後,哈哈大笑,說:"噢,我明白了,郁達夫的妻子一定叫郁達,邵力子的父親一定叫邵力。"一句話引得滿堂賓客捧腹大笑。
勵志故事 天道酬勤 自學成才-勵志故事 天道酬勤 自學成才-勵志故事 天道酬勤 自學成才
機遇與眼光愛因斯坦的故事-機遇與眼光愛因斯坦的故事-勵志故事 天道酬勤 自學成才-機遇與眼光愛因斯坦的故事
愛因斯坦極其幸運:他出生於合適的時代,當物理學界面臨著重重危機時,他的創造力正處於巔峰。換句話說,他有機會改寫物理學的進程,這也許是自從牛頓時代以來獨一無二的機遇。這種機遇少之又少。這個機會當然也對同時代的科學家們開放。可是他們都錯失其重點,因為他們死守著舊觀念。愛因斯坦沒有錯失重點是因為他對於時空有更自由的眼光。孤持、距離、自由眼光是互相聯系的特徵,是所有科學、藝術與文學創造活動中一個必要因素。
一、更自由的眼光使他抓住了時代的機遇
26歲的愛因斯坦敢於質疑人類關於時間的原始觀念,從而打開了通向微觀世界的新物理之門。
1905年通常稱為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奇跡年」。在那一年,愛因斯坦引發了人類關於物理世界的基本概念(時間、空間、能量、光和物質)的三大革命。一個26歲、默默無聞的專利局職員如何能引起如此深遠的觀念變革,因而打開了通往現代科技時代之門?當然沒有人能夠回答這個問題。可是,我們也許可以分析他成為這一歷史性人物的一些必要因素。
首先,愛因斯坦極其幸運:他出生於合適的時代,當物理學界面臨著重重危機時,他的創造力正處於巔峰。換句話說,他有機會改寫物理學的進程,這也許是自從牛頓時代以來獨一無二的機遇。這種機遇少之又少。E.T.貝爾(Bell)的《數學精英》引用了拉格朗日(J.L.Lagrange,1736-1813)的話:
雖然牛頓確實是傑出的天才,但是我們必需承認他也是最幸運的人:人類只有一次機會去建立世界的體系。
這里,拉格朗日引用的是牛頓的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第三卷即最後一卷前言中的話:
現在我要演示世界體系的框架。
拉格朗日顯然非常嫉妒牛頓的機遇。可是愛因斯坦對牛頓的公開評價給我們不一樣的感覺:
幸運的牛頓,幸福的科學童年……他既融合實驗者、理論家、機械師為一體,又是闡釋的藝術家。他屹立在我們面前,堅強、自信、獨一無二。
愛因斯坦有機會修正200多年前牛頓所創建的體系。可是這個機會當然也對同時代的科學家們開放。的確,自從1881年麥克爾遜-莫雷(Michelson-Morley)首次實驗以及1887年第二次實驗以來,運動系統中的電動力學一直是許多人在鑽研的熱門課題。令人驚奇的是,當愛因斯坦仍在蘇黎世念書時,他已經對這個題目發生了濃厚的興趣。1899年他曾寫信給他後來的太太米列娃:
我還了赫姆霍茲的書,現正在非常仔細地重讀赫茲的電力傳播工作,因為我以前沒能明白赫姆霍茲關於電動力學中最小作用量原理的論述。我越來越相信今天所了解的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與實際並不相符,而且可能有更簡單的理解方式。
他追尋此更簡單的理解方式,六年以後引導出了狹義相對論。
當時許多科學家對這個科目也極感興趣。龐加萊(L.H.Poincaré,1854-1912)是當時兩位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他也正在鑽研同一個問題。事實上,相對性(relativity)這一名詞的發明者並不是愛因斯坦,而是龐加萊。龐加萊在1905年的前一年的演講《新世紀的物理學》中有這樣一段:
根據相對性原則,物理現象的規律應該是同樣的,無論是對於固定不動的觀察者,或是對於作勻速運動的觀察者。這樣我們不能,也不可能,辨別我們是否正處於這樣一個運動狀態。
這一段不僅介紹了相對性這個概念,而且顯示出了異常的哲學洞察力。然而,龐加萊沒有完全理解這段話在物理上的意義:同一演講的後幾段證明他沒有抓住同時性的相對性(relativity of simultaneity)這個關鍵性、革命性的思想。
愛因斯坦也不是首位寫下偉大的轉換公式的人:
之前,洛倫茲(H.A.Lorentz,1853-1928)曾寫出這個公式,所以當時這個公式以洛倫茲命名,現在仍然是這樣。可是洛倫茲也沒能抓住同時性的相對性這個革命性思想。1915年他寫道:
我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我死守一個觀念:只有變數t才能作為真正的時間,而我的當地時間t'僅能作為輔助的數學量。
這就是說,洛倫茲有數學,但沒有物理學;龐加萊有哲學,但也沒有物理學。正是26歲的愛因斯坦敢於質疑人類關於時間的原始觀念,堅持同時性是相對的,才能從而打開了通向微觀世界的新物理之門。
幾乎今天所有的物理學家都同意是愛因斯坦創建了狹義相對論。這對龐加萊和洛倫茲是否公平?要討論這個問題,讓我們先引用懷特海(A.N.Whitehead)的話:
科學的歷史告訴我們:非常接近真理和真正懂得它的意義是兩回事。每一個重要的理論都被它的發現者之前的人說過。
洛倫茲和龐加萊都沒有抓住那個時代的機遇。他們致力於當時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即運動系統中的電動力學。可是他們都錯失其重點,因為他們死守著舊觀念,正如洛倫茲自己後來所說的一樣。愛因斯坦沒有錯失重點是因為他對於時空有更自由的眼光。
要有自由的眼光(free perception),必須能夠同時近觀和遠看同一課題。遠距離眼光(distant perception)這一常用詞就顯示了保持一定距離在任何研究工作中的必要性。可是只有遠距離眼光還不夠,必須與近距離的探索相結合。正是這種能自由調節、評價與比較遠近觀察的結果的能力形成了自由的眼光。按照這一比喻,我們可以說洛倫茲失敗了是因為他只有近距離眼光,而龐加萊失敗了是因為他只有遠距離眼光。
中國偉大的美學家朱光潛(1897-1986)強調過「心理距離」在藝術和文學創作上的重要性。我認為他的觀念與上述的遠距離眼光是一致的,只是在不同的學術領域而已。在最權威的愛因斯坦的科學傳記Subtle Is the Lord中,作者選擇這樣一個詞來描寫愛因斯坦的性格:孤持(apartness),並且在第三章開始時引述道:
與其他人保持距離;單獨地、孤立地、獨自地。(《牛津英文詞典》)
的確,孤持、距離、自由眼光是互相聯系的特徵,是所有科學、藝術與文學創造活動中一個必要因素。
1905年愛因斯坦另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成果是他於3月間寫的論文「關於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啟發性觀點」。這篇文章首次提出了光是帶分立能量hv的量子。常數h由普朗克於1900年在其大膽的關於黑體輻射的理論研究中提出。然而,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普朗克變得膽怯,開始退縮。1905年愛因斯坦不僅沒有退縮,還勇敢地提出關於光量子的「啟發性觀點」。這一大膽的觀點當時完全沒有受到人們的贊賞,從以下的幾句話就可以看出這一點:八年後,當普朗克、能斯特(W.H.Nernst)、魯本斯(Heinrich Rubens)、瓦爾堡(O.H.Warburg)提名愛因斯坦為普魯士科學院院士時,推薦書上說:
總之,我們可以說幾乎沒有一個現代物理學的重要問題是愛因斯坦沒有做過巨大貢獻的。當然他有時在創新思維中會錯過目標,例如,他對光-量子的假設。可是我們不應該過分批評他,因為即使在最准確的科學里,要提出真正新的觀點而不冒任何風險是不可能的。
這封推薦書寫於1913年,其中被嘲笑的光-量子假設(hypothesis of light-quanta)指的就是上述愛因斯坦於1905年大膽提出的想法。可是愛因斯坦不理這些嘲笑,繼續把他的想法向前推進,於19 16至1917年確定了光量子的動量,進而發展為1924年對康普頓效應(Compton effect)的劃時代的認識。
光量子這一革命性之觀點產生的歷史可以總結為:
1905年,愛因斯坦關於E=hv的論文
1916年,愛因斯坦關於P=E/c的論文
1924年,康普頓效應
在那些年裡,在1924年康普頓效應確立之前,愛因斯坦完全孤立,因為他對光量子的深邃眼光不被物理學界所接受。
二、廣義相對論是他的一次純粹的創造
關於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沒有抓住什麼機遇:他創造了這個機遇。這是一次純粹的創造。
在1905年至1924年之間,愛因斯坦的研究興趣主要在廣義相對論。作為科學革命,廣義相對論在人類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其設想宏偉、美妙、廣邃,催生了令人敬畏的宇宙學,而且它是一個人獨自孕育並完成的,這一切讓我想起《舊約》里的創世篇(不知愛因斯坦本人是否曾想起這個比較)。
當然,我們很自然也會想起其他的科學革命,例如牛頓的巨著、狹義相對論、量子力學。不同之處:牛頓的工作確實是宏偉、美妙、廣邃的。對。可是在他之前有伽利略(Galileo)、開普勒(Kepler),還有更早的數學家和哲學家們的成果。他也不是當時唯一在尋求萬有引力定律的人。狹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也都是影響深遠的革命。可是它們是當時許多人研究的熱門課題,都不是由一個人所創建的。
關於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沒有抓住什麼機遇:他創造了這個機遇。他獨自一人通過深邃的眼光,宏偉的設想,經過七八年孤獨的奮斗,建立起一個難以想像的美妙體系。這是一次純粹的創造。
三、他的新眼光改寫了基礎物理的發展進程
愛因斯坦逝世50年來,他的追求已經滲透了理論物理基礎研究的靈魂,這是他的勇敢、獨立、倔強和深邃眼光的永久證明。
廣義相對論代表引力場的幾何化。自然而然它使愛因斯坦接著提出電磁場的幾何化。從而又產生了將所有自然力幾何化的想法,即統一場論。此發展成為他後半生的研究重點。例如,1949年至1950年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中心他最後的研討會上,他嘗試著把電磁場Fμν合並成不對稱的度量gμν。他這個嘗試和他先前在同一方向所做出的努力一樣,都沒能成功。
由於沒有成功,也由於自20世紀20年代初,愛因斯坦將其注意力幾乎全部放在這項研究上而忽略了像固體物理和核子物理這些新發展的領域,他經常遭受批評,甚至被嘲笑。他對於統一場論的投入被描述為著魔(obsession)。這種批評的一個例子是拉比(I.I.Rabi,1898-1988)於1979年在普林斯頓舉行的愛因斯坦百年紀念上所講的話:
當你想起愛因斯坦於1903或1902年至1917年的工作時,那是極其多彩的,非常有創造力、非常接近物理,有非常驚人的洞察力;然而,在他不得不學習數學,特別是各種形式的微分幾何的時期以後,他就改變了。
他改變了他的想法。他的那種對物理學的偉大創意也隨之改變了。
拉比是否正確呢?愛因斯坦有沒有改變呢?
答案是:愛因斯坦的確改變了。改變的證據可以在他1933年的斯賓塞演講《關於理論物理的方法》中找到:
……理論物理的公理基礎不可能夠從經驗中提取,而是必須自由地創造出來……經驗可能提示適當的數學觀念,可是它們絕對不能從經驗中演繹而出……
但是創造源泉屬於數學。因此,在某種意義上,我認為單純的思考可以抓住現實,正如古人夢想的一樣。
雖然你可以同意或反對這些非常簡要的論點,但是你必須同意它們強有力地描述了愛因斯坦在1933年關於如何做基礎理論物理的想法,而且此想法相對於他早年的想法有極大的變化。
愛因斯坦自己對這一變化非常清楚。在他70歲出版的《自述》里,我們看到:
……我作為一個學生並不懂得獲取物理學基本原理的深奧知識的方法是與最復雜的數學方法緊密相連的。在許多年獨立的科學工作以後,我才漸漸明白了這一點。
很明顯,在這一段里,「獨立的科學工作」指的是他於1908年至1915年期間創建廣義相對論的長期奮斗。長期奮斗改變了他。是否朝更好的方向改變了呢?拉比說:不是,他的新眼光變成徒勞無益的走火入魔。我們說:他的新眼光改寫了基礎物理日後的發展進程。
愛因斯坦逝世50年來,他的追求已經滲透了理論物理基礎研究的靈魂,這是他的勇敢、獨立、倔強和深邃眼光的永久證明。
(本文是楊振寧先生2005年7月24日在第22屆國際科學史大會上所作的大會報告,演講稿為英文,中文稿系翁帆女士翻譯。小標題為編者所加。全文刊於《科學文化評論》第2卷第4期<2005 >。)
勵志故事 天道酬勤 自學成才-勵志故事 天道酬勤 自學成才-勵志故事 天道酬勤 自學成才
-----------------------------------------------
幾則名人的簡短故事-幾則名人的簡短故事-勵志故事 天道酬勤 自學成才-幾則名人的簡短故事
1.里根是作為美國第四十任總統而為世人所熟知的,但他最初只是一個電台播音員和一位好萊塢電影演員。在他首次入主白宮後不久,便遭到瘋狂的朱迪。福斯特影迷的刺殺,而刺客刺殺總統的惟一理由,僅僅是希望引起朱迪。福斯特的注意。逃過一劫後,里根開始全力對付蘇聯。有人認為,正是里根的「星球大戰計劃」,使蘇聯被軍備競賽所拖垮,最終導致了冷戰結束。在美國逐漸轉向重商主義的年代後,里根一直試圖向世界表明:美國就是世界的中心.
2.海明威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做過救護車司機,還是西班牙內戰和二戰期間的戰地記者。他的幾部著作描寫了自己作為一個美國人在20世紀二十年代流亡的經歷、在非洲打獵的體驗以及在古巴海邊釣魚的感受。精煉直截的文學風格成為他的商標。海明威的作品贏得過普利策獎和諾貝爾文學獎。他最終選擇用自殺結束生命。他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文學巨匠之一。
3.詹姆斯·迪恩在加利福尼亞學習表演和法律時,偶然在一個電視節目中表演了一次,便走紅起來,隨後他離開加利福尼亞去了紐約,在百老匯名聲大噪。他輕柔自然的表演打動了華納兄弟娛樂公司,他們與迪恩簽了拍電影的協議。到1955年車禍去世之前,他一共演出了3部影片,其中兩部是在迪恩死後才開始放映。《伊甸園以東》、《沒有動機的叛變》和《巨人》贏得了廣泛的好評,讓美國人首次看到了「另一種風格」的表演。藝術家沃赫爾·安迪稱,迪恩「是我們那個年代被損壞卻又美麗心靈的代表」。
4.成為邁克爾·喬丹式的人物,是所有美國人的夢想。邁克爾·喬丹來自紐約的布魯克林區,後來進入北卡羅萊納大學學習,在那裡,他的籃球天賦開始顯現。加盟芝加哥公牛隊後,喬丹率隊6次獲得NBA總冠軍,5次贏得最有價值球員(MVP)的稱號。兩度宣布退役,又兩度宣布復出,最終於2003年從華盛頓奇才隊退役。據估計,截止2002年,飛人喬丹的財產總數為4億200萬美元。喬丹是美國最偉大的籃球運動員。
5. 咖啡師前景怎麼樣希望是實話!謝謝!
我復制了一段話,希望對你有幫助:
2010-2015年,咖啡消費市場進入高速發展期。咖啡消費在中國城市裡,平均每人每年的咖啡消費量是4杯,即使是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每人每年的消費量也僅有20杯。而在日本和英國,平均每人每天就要喝一杯咖啡。日本和英國都是世界著名的咖啡文化國家,目前已經發展成了巨大的咖啡市場。擁有強大茶文化的中國具有廣闊的咖啡消費潛力,正在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消費市場。在國內許多大中城市咖啡專業場所數量每年在以25%左右的速度增長。正因為中國咖啡市場處於起步階段,中國咖啡消費增速驚人,這意味著一個巨大的機遇已經降臨,意味著有更多的機會,更大的利潤回報空間。而這無疑給眾多計劃開一家充滿情調、浪漫、溫馨的咖啡館的有識之士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目前中國咖啡銷售每年只有700億元的市場,缺口達到9300億元之多。因此,該產業潛力無限。
目前國內咖啡師人才緊缺,一般的咖啡師的月薪大概在1500元至3000元不等,手藝精湛的咖啡師月薪則在3000元以上。就國外的情況而言,義大利咖啡師的待遇在1000-3000歐元之間,相當於義大利銀行里的中層管理人員的工資待遇,而且義大利的咖啡師在社會上也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受到人們的尊敬。因為大家都知道,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好咖啡的。而就義大利本土市場而言,好的咖啡師也是不夠用的,因此根本見不到有義大利的咖啡師到外國去工作。非常不錯的。咖啡師的發展方向是很多的,空間也很大。學習咖啡師技術後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展。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職業規劃。
A、技術型。你可以專注於咖啡技術,往技術型咖啡師發展,成長為吧台長、吧台主管、技術總監等等,這類咖啡師呢,技術隨時間的累積而更加精湛,綜合月收入多都在3000以上。
B、管理型。你如果覺得自己的綜合素質、文化修養都不錯,有組織能力、帶領團隊,做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管理型咖啡師,做到企業的店長、經理、總經理等等。這是咖啡行業非常緊缺的人才,很多企業都願意高薪禮聘。其收入大多在3000-4000以上,而且還不包括績效獎勵。如果成為股東,還可以獲得紅利。
C、貿易型。咖啡是貿易品,如果你喜歡挑戰自我,銷售型咖啡師也是不錯的選擇。可以成長為銷售經理、總經理,做咖啡產品的代理商,組建自己的咖啡貿易公司。這類咖啡師收入浮動比較大,隨個人銷售業績的好壞,來決定收入。象中央電視台、《重慶日報》、《華西都市報》等等很多媒體對咖啡師收入的報道上所說的2000-10000元的月收入,在銷售型的咖啡師身上體現非常明顯。
D、創業型。還有就是創業型咖啡師,咖啡行業是很多投資者所看好的行業,利潤好,投資回報快。咖啡師經過專門學習,在行業中成長一段時間,有了從業經驗、有了一定的人脈資源和一定的資金,再投資開一家咖啡店的話,成功率是很高的。
E、雲游型。咖啡師是具有核心技能的,一技在手,走遍天下不愁!可以運用咖啡師技能,周遊全國,在年輕時增加自己的閱歷,終身無憾!做個熱愛生活、享受生活的旅遊咖啡師。
F、其它。當然,咖啡師的發展方向還有很多。比如說進入教育行業,從事咖啡師教師工作;以咖啡師為跳板,利用身邊顧客這種便利的優質人際關系圈,進入其他行業,而把咖啡當成人生樂趣;參加國際、國內咖啡師大賽,做一名咖啡文化傳播的使者;還可以在咖啡產業鏈上從事咖啡烘焙、品鑒、種植技術、設備維護保養等等,舉不勝舉。
6. 投資一個茶樓需要多少錢~面積在150個平米~!
自助式茶樓最早成形於蘇杭一帶,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茶同江南精緻的小吃結合在一起,藉助於蘇杭的旅遊市場已讓全國的人們接受了這種消費形式,並被其裝修和文化所吸引,擁有一大批的擁護者。更是產生了一批品牌茶樓如杭州的青藤,蘇州的錢塘茶人等一批成功的自助式茶樓. 建立一個茶樓根據不同的面積與裝修風格需要的投資也相應的不同,一般的投入為150至200萬左右,即可創建一個面積在1000左右的茶樓,其本身文化內容使得在裝修上並不需要有太多的投入,只要符合文化的特色便可。在蘇杭一帶,生意最火,最受歡迎的休閑場所不是酒吧,也不是咖啡館,而是一種規模很大的自助式茶樓.自助的不光是茶水,還有各種主食.菜品和小吃.當地的人,不分男女老少.閑來無事時,經常會叫上三五玩伴,從清早便相約聚在茶樓,每人花上幾十塊錢,一邊享用茶水小吃,一邊聊天或打牌.以此為樂,消磨時光.能耗的人往往會呆到晚上宵夜時分,早中晚加夜宵,四頓飯全給家裡省了,而這樣的花費在酒吧里卻能買到一兩杯普通的酒水.相比之下,北京的茶館顯得沒那實惠了,就算你花錢再多,也無法在茶館時填飽肚皮. 值得高興的是,蘇杭一帶小有名氣的太和茶館已於近日落戶京城.它不光帶來了這種在南方十分流行的茶樓經營模式.同時還通過精心的設計打造,使一個獨具時尚感的新派茶館脫穎而出. 如果不是從頭到尾轉過一遍,你很難相信太和茶館的面積有1300平方米,如此之規模在北京堪為首屈一指.這里包括前廳,酒吧區,表演區.兩個公共廳.取餐區.小網吧.洗手間和二十四間包房,每個區域的功能不同,且相對獨立,保證客人之間互不幹擾.極具現代感的酒吧區是為少數需要飲酒的客人准備的,提供一些簡單的啤酒便宜,但客人需在點茶之後才可點酒.酒吧區和公共廳的所有座位都為客人設置了寬頻上網介面,如果自己沒有電腦,茶館單獨設置的小網吧也是不錯的選擇.商務活動還可選擇商務套房,這里有傳真機.電腦.獨立音像和投影設備,非常適合十幾個人的小型會議. 總的來說,無論是私人聯聚會,商務活動,還是休閑品茗.情侶小酌,在太和茶館都能找到屬於你的一片天地. 注:茶館以茶位收費,茶食免費自助. 早場續場加收50%茶位費.入座半小時未點茶按茶價收取茶位費,1.1米以下兒童半價收費.茶葉可免費更換兩次.(同檔價位)茶葉可免費 當您決定要開一個茶樓時,您是否首先會考慮這個茶樓究竟用何種經營模式?如何管理?以下我們針對常見的茶樓經營模式,給您作個大概的介紹,也許對您有所幫助。一. 全國茶樓經營模式簡介:(1) 茶藝館:特點: 此類茶樓以傳統飲茶習俗為經營主導,突出濃郁的茶文化氛圍,消費對象瞄準經濟收入、文化層次都較高的群體,消費也較高,對員工素質要求高,尤其要精通茶藝、茶道。優點:不需要太大的經營場所,茶樓以小而精緻為上策,管理也較輕松,利潤率較高,總投資量也較小。具有文化氣息,能使經營者自身顯得高雅。缺點:客戶群單一而且客戶總量較少,利潤率雖高,但客流量卻很難把握,要靠經營者的社會公關能力來拓展客戶群,對經營者自身素質要求也高,所處城市消費群體的文化水平以及消費觀念,對此類茶樓影響較大。(此類茶樓流行於北京、福建、中原等地區。)(2) 社會綜合茶樓特點:此類茶樓最大的特點是「隨意」;「一碗茶」、「一壺茶」、「一杯茶」不限;客戶年齡老少、文化高低、收入好差無妨,消費三元五元、十元百元皆可。茶樓經營手段也多樣化,客人可以在茶樓內聽聽戲,吃碗面,擦擦鞋,甚至可以理理發,打打牌,可以說是個休閑小社會。優點:民俗休閑味濃,適合大部分中國人。客戶群落廣,裝修投入不必過高,從而節約成本,經營管理也較粗放,如果地處大城市鬧市區,生意不會太差,經營風險小。缺點:場地面積要求大,經營環境嘈雜,客戶層次參差不齊,容易引起矛盾,需要有較好的協調能力,與公共管理部門的關系也需要較好,盡管營業額不會過低,但利潤率卻不高,經營者往往因為項目不夠高雅而缺乏成就感。(此類以重慶、成都一些茶樓為代表)(3) 自助式茶樓特點:自主式茶樓借鑒了唐朝傳統茶道的形式,以飲茶為媒介,席間輔以各種乾果、水果及地方小吃,擺放在茶樓廳中,自由選取,按位論價,有的茶樓還供應一些素潔的主食,使客戶即吃飽肚子,又喝到好茶。優點:客戶群龐大,雅俗共賞,即使不愛喝茶的客戶也有可能因為喜歡吃小吃或水果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