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面對人口日益流失的農村地區,在鄉村振興中,怎樣才能把人留住
分田單干後,中、青年人大都流入外地打工掙錢,農村剩下老人種田,種多種少無所謂,使之土地荒廢,農村冷清,這樣無法振興鄉村。怎樣才能把人留住,我認為:
一、必須大辦鄉村工副企業。如大寨、南街村、周家莊等許多農村,每村都有十幾個企業,全村勞動力在夲村企業上班,無一人外出打工。
二、要興辦工副業,必須集體經濟強大,這些年許多農村,隨著分田到戶後,集體企業有的承包給個人,有的破產,鄉村經濟成了空殼。集體經濟歸零。
三、要興辦鄉村企業,必須走集體合作化道路,土地實行統一規模化、機械化、科學化大生產,以農為主,多種經營,盤話當地資源,開拓項目,招商引資,農民投資入股等多種措施,建好工副業生產場區,讓農民各盡所能,在村辦企業和副業單位上班掙錢。
只有合作起來,走集體化道路,留住勞動力,
不斷壯大集體經濟,才能振興鄉村,建設 社會 主義新農村。
最近有些人在網上提很多農村問題,我也是農婦,我認為農村不是什麼好大的問題。國家大片種糧基地沒有荒,農村水源好的大塊田沒有荒,荒的是個別地方,傍上不好耕種的地。如果深入農村調查,一個生產隊才好多畝田土,留一半的勞力耕種就夠了,剩餘勞力不進城務工又去做啥。況且農民工不可能長期能在外混,不可能人人都優秀都能長期待在城市。優勝劣汰,遲早會有一批人回農村種地。我覺得有點杞人憂天,根本不影響大局,時局的發展,國家重視農業,還會出現新的種糧大戶。人們都不傻,那樣掙錢就有人跟風,這是我觀點。
這是一種矛盾的問題,如果象在生產隊時把所有的人都留在農村請問,國家的工業怎麼辦?在國家的工業振興中有多少農村人參與其中?可以說沒有農民工的參與就無從談起工業的振興。而鄉村振興就預示著同城市搶奪工人,而人才是不可能去農村的。我們現在要保證的是農村的地不拋荒,有源源不斷的糧食產出,能做到這點應該也是千難萬難了。如果把東北,河南等產糧大省規劃為糧食供應基地,以保障國家糧食的穩定性。加大補貼力度,比喻,每賣一斤糧食再補貼一斤糧食的錢,以提高種糧人的積極性。其它丘陵地區可以自由發揮,能種什麼就種什麼,可以保障國內瓜果蔬菜的供應,也就是說各地區都有各自的任務與目標,這樣的話農村想不振興都難。
沒有產業沒有工作就沒有受業,沒有受業就是三無人員,這經濟 社會 沒收入拿什麼留人?喝農村新鮮空氣能活嗎?能應付上有老下有小,中間還要自保嗎?拿什麼應付住房,教育,醫療,養老,如果空氣可解決這四座大山,農村當然可留住人才。
面對人口日益流失的農村地區,在鄉村振興中,把人留住的途徑有:
(1)待遇留人。如果農村地區的收入能達到或者超過城鎮地區,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人自然就留下來了。
(2)事業留人。凡是在農村地區生活工作過一點時間的,例如30年以上,授予榮譽勛章並在職稱、收入以及 社會 地位上給予優待,例如有榮譽勛章的坐飛機可以麻煩頭等艙、全國A級以上景區免費、坐公共交通免檢等。
(3)基礎投入留人。均衡教育、衛生、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讓農村居民和城鎮居民享有平等的公共服務。
總之,要想留人並不難,關鍵就是多投錢。
鄉村要振興,必須留住人?
面對農村在家務農與外出打工的農民,比較收入差距的拉大,導致了農村人囗日益流失的現狀。所以,在鄉村振興中, 怎樣把人留住 就成了一個越來越突出的問題。
一、為什麼要留住人?
為什麼要把留住人視為鄉村振興中的突岀問題呢?
因為 人是鄉村振興的主體。也鄉村振興的力量源泉。
鄉村振興的總要求是: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產業興旺離不開人的參與。生態宜居離不開人的建設。鄉風文明離不開人的創建。治理有效離不開人的科學化管理。
生活富裕離不開人的創造和分享。
也就是說,在貫徹落實鄉村振興總要求的「20字方針」的過程中, 人始終是鄉村振興的主體。以人為本,是鄉村振興的根本宗旨。
從各地涌現出來的各類鄉村振興的典型看,一個普遍的事實就是:因為有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帶頭人。他們或是縣委書記,或是鄉鎮黨委書記,或是村支部書記,或是返鄉創業的家鄉人。他們有鄉土情懷,同時又掌握了鄉村發展的基本特點。
所以說,鄉村振興,必須培養、吸引、留住鄉村振興所需要的各種人才。
二、留住哪些人?
鄉村振興必須留住人。究竟應該留住哪些人呢?
1、留住村幹部人才
這是鄉振興中 最關鍵 的一類人才!俗話說:要想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農村的快速發展,首先就需要留住一批敢幹敢為、有思想、有闖勁,有智慧、有能力,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的村幹部人才。但是,這類人才也是比較稀缺的。
目前,有一部分農村還是以年紀大的村支書為核心。近年來也漸漸出現了年輕人村支書的身影。那麼將來可能會有更多的大學生隊伍來接任村官!
近年來的農村,村委存在的問題不少,急需一批正能量的村幹部人才,帶領村民向前邁!現在國家出台了不少關於村幹部福利的政策,比如可以參與公務員考試、增加養老金待遇等。希望各大農村換一批真心實意且有一身本事的村幹部。
2、留住農業技術人才
農業、農村發展過程中的重中之重,是提高農民專業素質、引進專業技術人才。未來的農業正在朝著機械化、現代化邁進,如果沒有一批專業的農業技術人才,農業何以發展?
3 、留住 返鄉創業人才
浙江省德清縣西部有一個仙潭村,過去偏僻的窮山溝,近幾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洋家樂」的帶動效應下,山清水秀的仙潭村迅速成為 民宿經濟 的集聚區。現在仙潭村共有民宿120家,其中 80%是由返鄉創業人員開辦的 。他們一年當中能夠為村裡村民帶來各類收入近千萬元。2017年仙潭村人均收入已經突破3.4萬元,比五年前翻了一番。
這批返鄉人員中,有的是在打工企業中學到了實用技術,掌握了一門或幾門技術專業技能。
三、怎樣留住人?
怎樣才能留住人呢?
1、產業留人
產業留人,就是讓留住的人要有事做。
想實現鄉村振興, 產業 興旺是 基石 。
發展現代農業屬於產業興旺最重要的內容,重點是通過產品、技術、制度、組織與管理創新,提升良種化、機械化、 科技 化、信息化、標准化、制度化以及組織化水平,推進農業、林業、牧業、漁業和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
為此,一方面,大力發展以 新型職業農民 、適度經營規模、作業外包服務與綠色農業為主要內容的 現代農業 。另一方面,推動農村三大產業融合發展,推動農業產業鏈延伸,給農民創造更多就業與增收機會。
3、比較效益留人
如果農村地區的收入能達到或者接近城鎮地區,就會增強鄉村留住人才的吸引力。
目前,農村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還是農村勞動力的比較效益低於城市造成的。
農村雖然空間很大,但是基礎設施等環節太薄弱。比如說,發展電商產業,農村特產非常豐富,但就是賣不出好價錢,甚至賣不不去。很多人發現這一點,於是有些年輕人回家做起電商,理想是美好的,但是現實很殘酷。
有的人回到農村做電商,想著不僅能掙到錢還能帶動村民,一舉兩得。結果有的沒干滿一年就走了。原因在於農村產品分散,收集有難度,發快遞需要開車到鎮上,而且成本還高。比較效益低,比較收入少。致使一些想回農村做電商的人,只好放棄農村,又回到城市。
3、鄉村設施留人
農村留不住人才的主要原因是: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的發展嚴重不均衡,基礎設施和 社會 公共服務差異懸殊,導致人才從農村向城市、從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向東部發達地區的單向流動。
所以,要留住農村人寸,必須均衡教育、衛生、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讓農村居民和城鎮居民享有平等的公共服務。
鄉村振興,真的需要更多人才 迴流 ,建設自己的家鄉。有一個地區,聘請團隊來打造農村,有好幾十個團隊報名,也有很多知名團隊。其中,一個很有名的大學,他們有20多人的博士團隊,在鄉村規劃、 旅遊 、產業等各方面都有獨到的見解。但是,沒有合作成功。原因在於錢和政策。沒辦法,這個團隊去了別的省,發展的特別好。
4、鄉村特色文化、鄉村 旅遊 留人
以位於陝西關中平原的袁家村為例,說明為何振興鄉村一定要振興文化。
袁家村原本只是一個貧瘠的小村子,全村的人口不到300人,多數還都是留在村子裡的老人和小孩。而現在,有1000多人在袁家村投資、開店、做生意,吸納了周邊村民及外地約3000多人就業,人均純收入為7.5萬元。這主要得益於袁家村大力發展 旅遊 。
現在,這個村子裡每年接納500萬以上的遊客。並且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衣、食、住、行各項產業都得到迅速發展。
在這個基礎上來說, 文化 振興就是鄉村振興的 魂 。
現代化農業是鄉村振興一個主要的發展趨勢,時代走到今天,互聯網也已經深入農村的千百戶人家,「互聯網+農業」的模式蓬勃發展,植保無人機、雲端管理等應用層出不窮,農業逐漸趨於技術化、智能化。
(圖片源於網路)
首先,我們應該弄清楚農村出現人口日愈流失的原因。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農村人口流失根本到底是城鄉差別,生活環境和條件有差別,有差別就會有失流。在鄉村振興中,要把人留住,至少解決好兩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宜居留人。通過人居環境整治、鄉村風貌改造,全面地加強生產和生活基礎設施的改善,盡可能實現城鄉一體化融合發展,縮小城鄉差別,使農村美麗宜居,自然會吸人,讓人安居樂業。值得注意的是如何解決教育均衡發展問題,讓農村孩子在家門就能上好的學校,享有好的教育。現實生活中,不少農村家長為了孩子讀書,到縣城租房買房陪讀,顧頭不及尾,只能忍痛割愛,離土離鄉。
第二,產業留人。在農村,小農戶只做種植養殖,規模小、成本高、收入低,人口流失主要是為了增加收入長期在外務工。要留得住人,就要大力發展產業,除了農業要增產增收,還是想辦法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讓農民不需離土離鄉就可找到更多的就業機會,在家門口務工,增加非農收入。曾經農村種養殖結合起來,可以增加收入,農閑的時候可以就近廠務工。現在種養殖有不少條條框框,甚至「一刀切」,鄉村越來越城鎮化了,可是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景象少了。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既要鄉村美麗整潔,也要鄉村富足殷實,有鄉村味。只要產業發展了,生活富裕了,就會有更多的人願意留在鄉村,振興鄉村。
這就是我的理解和回答,感謝您的閱讀,歡迎評論留言。
首先要說農村人口日益流失的原因。農村人口之所以日益流失,主要原因是在農村不能養家糊口,其次是教育,醫療資源的欠缺。至於農村的環境衛生的較差並不是太重要。農村人很現實,注重實際不注意表面。
要讓農村人留在農村,也就是讓農村人在農村安居。漢語中說到「安居」往往和樂業連帶在一起,安居能樂業,樂業才能安居。換成通俗的說法就是農村人留在農村,就要有乾的事業,並能從乾的事業中有足夠生活的收益。如果農村人都留在農村,只種家庭的幾畝田地,只勉強維持個溫飽,實際上是「居」而不「安」。
在「鄉村振興」中,要把農村人留住,就是要針對農村人流失的起因,解決農村人在農村留住的收入問題。農村是農業的主場,解決農村人留住農村的經濟收入問題,除了在農村多業並舉外,在農村土地種植的本身也有潛力可挖。現在農村人流失,是以流失年輕農民為主的農業勞動力主體為標志的全面流失。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包產到戶體制把農村土地零碎分到各家各戶,農村家庭因為土地面積少而碎片化,種地無利可圖才使農村家庭的年輕勞動力出外謀生。但如果把農村的有限土地以一種合理方式集中到一部分農村家庭規模化種植,種地農戶的種地效益會大幅上升,也會有很多年輕勞動力留在農村。
在農村理順了種地這塊,也就是穩定了農村經濟大局。在這個基礎上,國家鼓勵主導發展一批鄉村企業,農村家庭養殖,使留住農村的人有事做有錢賺,自然會有更多的人留在農村。農村只有有人,才能有事業,才能有鄉村振興。
因為人是群居動物,所以人口具有聚集效應。大家都去了城市,城市又有比較好的環境,特別是好的教育和工作。
誰還會繼續留在鄉下的農村?不為自己著想,也不為後輩兒孫著想?
把人留住?憑什麼?是糧價高嗎?還是是農村有好的工作?還是農村有好的學校?還是農村有好的醫院?你什麼都沒有怎麼留住人?
2. 鄉村學校該有的鄉土氣息
鄉村學校該有的鄉土氣息
——讀湯勇局長的文章有感
(2020年9月1日讓第348篇)
滑縣小規模學校聯盟小田小學杜冠鵬
今晚有幸閱讀了關於湯勇局長給韓校長溝通的文章,讓我和韓校長一同也聆聽了湯局長的高見。
湯局長說:「隨著城鎮化的發展進程,鄉村小規模學校有可能是未來鄉村教育的常態,鄉村學校生源日益流失嚴重,教師流動也非常大。鄉村小規模學校規模小,學生少,這不是劣勢,而是優勢,不少城市學校正在為大班額犯愁,人數少,就已經實現了他們羨慕的小班化,可以讓我們有充分的條件,充足的精力因材施教,實施個性化教學,做個性化教育。這多好啊!
當然,其前提是必須找准學校的發展定位。因為鄉村小規模學校不僅學生少,生源質量也相對差,對於農村地區,留守兒童還多,而且優秀年輕教師往往被縣城學校割韭菜,教師隊伍都比較弱。」
第一是創辦學校特色。文章中湯局長強調:鄉村小規模學校應該跳出應試的窠臼,立足辦學特色,辦小而美、小而優的學校。如果學校仍然拼分數,仍然只是就課本教課本,就知識傳知識,如果教育的全部手段和家當還是反復考、反復講、反復練,老師就永遠收獲不到職業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孩子就永遠感受不到學習的趣味和校園生活的快樂,學校便會成為一潭死水,永遠生機盎然不起來,甚至,更會加劇沉淪與沒落。我非常認同湯局長的看法,近幾年的工作中也做了大量嘗試與創新,可是,家長們就是不認可,他們只看眼前,就要分數,看不到將來會怎樣。
這幾年我一直踐行著「讓孩子先喜歡學校,進而再喜歡學習」的辦學目標,一個孩子連自己的校園都不喜歡,他是很難喜歡上學習的。
第二是創建書香校園。通過強化書香校園建設,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讓書香滋養鄉村孩子,讓書香助力教師專業成長,讓書香改變師生的形象氣質,讓書香改變鄉村學校的教育生態。
第三是學校一定要開設一些孩子們喜歡的社團活動。如果一個學校沒有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校園生活就會顯得單調乏味,枯燥無聊,校園對學生來說,就沒有吸引力。我說,除了這些,鄉村小規模學校還要抓住兩個方面。一是聚焦於鄉村「鄉土味」課程的挖掘。一個人,一定要先認同自己的鄉土,才會認同自己,認同自己的家鄉,才會走得更遠,走得更好,將來才有可能在農村「混」個文憑。比如想辦法弄些閑置土地,建開心農場、勞動實踐基地、農耕博物院,讓孩子們參與勞動實踐,學習農耕,讓他們在勞動與農耕中樹德、增智、健體、益美。孩子們將來也許不一定要從事農耕,但是能讓他們在學校里有成長感,對鄉土有認同感,相信對未來的人生更會帶去幸福感。
二是立足於鄉村課堂的變革與開放。盡管課堂是孩子們學習的天堂,但是對於鄉村孩子的課堂,不一定要把孩子蜷在教室,我們要學會開放課堂,把課堂搬到室外,搬到田間地頭,搬到鄉村社區,搬到美麗的大自然,開展體驗式、參與式、探究式、活動式和情境化、游戲化的教學。這更適合鄉村孩子的認知特點,一定會激發鄉村孩子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3. 中國東北地區的文化
東北地區人類活動的遺址相當多,舊石器早期遺址遍布遼河、松花江流域,遺址文化類型與北京猿人、山頂洞人的基本特質完全一致。到了周代,東北各地的原始部族經過融和、遷徙,逐漸形成了很多分支。從原始社會(約前170萬年——公元前21世紀)一些部族的共同生活到現代(21世紀);
東北文明起源100萬年前吉林前郭王府遺址,而後4、50萬年前的廟後山文化、2、30萬年前的金牛山、鴿子洞文化,5至1萬年前的青頭山人、榆樹人、安圖人、哈爾濱人、前陽人等古人類,9000年前的海拉爾扎拉諾爾人,7000年前沈陽新樂下層文化,6000至7000年前的吉林大安縣長新南山遺址、遼東半島小珠山文化,6000年前的海拉爾西沙崗文化、昂昂溪文化、密山新開流文化、饒河小南山文化,5000至6000年前的長春氏族部落、奈曼旗大沁他拉遺址、霍林河下游新石器時代遺址、西遼河紅山文化,東北文化薪火相傳,是後來形成的商族、肅慎、東胡、穢貊(扶余、高句麗)等東北各民族、部落共同的文明起源。
東北地區各民族文化區劃分為:1.漢滿農耕文化區;2.蒙古草原游牧文化區;3.北方漁獵文化帶(區);朝鮮族丘陵稻作文化區。
漢滿農耕文化區位於東北地區南部到北部的廣大區域內,包括黑、吉、遼三省大部及內蒙古東北部,是東北地區最大的民族文化區。蒙古草原游牧文化區位於東北地區西部,包括內蒙古東部的大部分地區及黑、吉、遼三省西部的部分地區.是東北地區第二大民族文化區北方漁獵文化區位於漢滿農耕文化區和蒙古草原游牧文化區之間,沿嫩江、大興安嶺由南向北延伸.在大興安嶺最北端折向東南,沿黑龍江、小興安嶺一直到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三江匯合處。越過中俄兩國的邊界.這個文化區一直延伸到俄羅斯從貝加爾湖到鄂霍次克海的廣大地區,包括說通古斯語和古亞細亞語的各民族。朝鮮族丘陵稻作文化主要分布在吉林省東部地區.並且以這一地區為中心呈扇形向北、東、南三面擴散;
發源於東北鄉土的戲曲有二人轉、秧歌等。其中踩高蹺在古代文獻有關渤海國的記述中就有描繪。東北搖籃曲(月兒明風兒靜)是有代表意義的一首東北民歌。
東北話包括東北百姓廣泛使用的東北官話和大連、丹東等少數地區使用的膠遼官話。其中東北官話細分可分為吉沈片、哈阜片、黑松片,每片又可分為幾小片。
根據中國語言地圖集的調查,1988年中國大陸的東北官話使用者為8200萬人,如果使用者的數量增長與人口增長相當,那麼截至2010年,大陸的東北官話使用者超過1.2億人。
4. 探討東北文化(急!!!)
二人轉:史稱小秧歌、雙玩藝、蹦蹦,又稱過口、雙條邊曲、風柳、春歌、半班戲、東北地方戲等。表現形式為:一男一女,服飾鮮艷,手拿扇子、手絹,邊走邊唱邊舞,表現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獷,唱詞詼諧風趣。
二人轉植根於民間文化,表演台詞具有濃厚的鄉村特色,俗,色,酸是其最大特點,由名演員趙本山凈化為綠色版本之後始得以上檯面.由趙本山先生在2000年提出,並以《劉老根大舞台》為基地發揚光大。有人對此表示贊賞,也有人認為其失去了田間地頭二人轉的鄉土味道。
二人轉是在東北大秧歌的基礎上,吸取了河北的蓮花落,並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場等演變而成。 二人轉自草創至今,大約有近300年的歷史,藝人師承關系可上溯到清朝嘉慶末年。 二人轉在歷史曾形成東、西、南、北四個流派。 東路以吉林市為重點,舞彩棒,有武打成分。 西路以遼寧黑山縣為重點,受河北蓮花落影響較多,講究板頭。 南路以遼寧營口市為重點,受大秧歌影響較大,歌舞並重。 北路以黑龍江北大荒為重點,受當地民歌影響,唱腔優美。 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講板頭,東要棒」的諺語。後來各流派取長補短,互相融洽,形成了今天的二人轉。二人轉的根,扎在東北農民的心裡。有的農民說「寧舍一頓飯,不舍二人轉」。今天,不但在東北的廣大農村和城鎮中流傳著,在河北、內蒙的部分地區,也有二人轉的演出活動。
5. 東北的民風民俗的資料
飲食:特色—酸菜。這個是別的地方沒有的。就是在入冬的時候買許多白菜(也有大頭菜,但不如白菜好吃~),洗趕緊,放進缸里,撒上鹽,密封。一直到一個月左右。東北人愛吃燉菜。因為天氣冷。還有人參,鹿茸。這是特色嘛~東北菜量大,味道重。還有蘑菇,野菜。東北人喜歡吃面條,生蔬菜蘸大醬。最喜歡餃子。各種餡的。還有殺豬菜。比如血腸。殺豬菜都要用剛剛殺死的豬做。
房舍:東北有句俗話 「口袋房,萬字炕,煙囪出在地面上」,說的就是滿族的傳統居室特點。滿族老屋一般是三間或五間,房頂用草苫,土牆,坐北朝南,大多東邊開門,形如口袋,便於取暖,俗稱「口袋房」。一進門就是廚房,稱為「外屋」或「外屋地」。西側是卧室,稱為「裡屋」。裡屋築有南、北、西三面構成的「匚」型火炕,稱為「萬字炕」,或稱「轉圈炕」、「拐子炕」、「蔓枝炕」等。西炕為窄炕,下通煙道,不住人。如:「地窨子」、「馬架子」。
(5)東北農村如何保持鄉土文化氣息擴展閱讀
東北地區發現的最古老的第一人是本溪「廟後山人」,距今4、50萬年前。2、30萬年前的金牛山、鴿子洞文化,5至1萬年前的青頭山人、榆樹人、安圖人、哈爾濱人、前陽人等古人類,9000年前的海拉爾扎拉諾爾人,7000年前沈陽新樂下層文化。
6000至7000年前的吉林大安縣長新南山遺址、遼東半島小珠山文化,6000年前的海拉爾西沙崗文化、昂昂溪文化、密山新開流文化、饒河小南山文化,5000至6000年前的長春氏族部落、奈曼旗大沁他拉遺址、霍林河下游新石器時代遺址、西遼河紅山文化,東北文化薪火相傳,是後來形成的商族、肅慎、東胡、穢貊(扶余、高句麗)等東北各民族、部落共同的文明起源。
東北民族體系由四大古族構成,東胡鮮卑室韋蒙古族、穢貘夫余高句麗百濟朝鮮、肅慎挹婁靺鞨女真、商族古燕族漢族,奠定了四大民族政權行政區布局變遷對東北歷史的影響,春秋時期東北西部東胡、北部穢貊、東北部肅慎、南部古燕族,逐步演變為漢晉時期東北西部鮮卑柔然、中部夫余高句麗沃沮、東北部挹婁勿吉、南部幽州遼西遼東郡。
隋唐時期東北西部室韋契丹、東北部靺鞨渤海、東南部高句麗百濟、南部安東都護府,由於東北共同的地理環境和文化交流背景,從唐朝河北道開始,遼、金、元、清、民國北洋奉系、東北人民政府到東北經濟區,東北從四大民族體系各自為政,發展到輪流坐莊形成統一的東北歷史沿革,為東北各族民族政權7次入主中原打下基礎,形成東北共同的文化地理歷史沿革。
6. 鄉村旅遊如何規劃設計更吸引遊客
城市中的人們沒有青山綠水的好生態,嚮往著鄉村的生活以及鄉村特有的鄉土味道,成為人們休閑度假、放鬆心情的好地方。那麼鄉村 旅遊 怎樣才能吸引人呢?
1、要具有特色的鄉村自然風光。現在很多記憶中的鄉村印象都在逐步消失,要保護好鄉村的鄉土味。自然風光資源優的地方,特別要保護好生態環境,古鎮粉牆黛瓦的古民居建築,要保護修繕。
2、鄉村的民俗風情要豐富。我國民族眾多,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風俗人情等各不相同,春遊踏青、賽馬、龍舟、對歌等都具有 旅遊 開放價值。
3、要有鄉土的文化藝術。我國地大物博,古老的藝術源遠流長,文化藝術要有基礎和底蘊,也就是通常說的要有靈魂,東北二人轉、舞獅子、大秧歌、農家樂、新疆的羊肉串、刷羊肉等這些文化藝術和美味佳餚具有強烈的吸引力,讓遊客感受不同的鄉村味道。
4、要有鄉村的人情味。城市中的人生活壓力大,缺少人情味。鄉村人純真笑容、質朴的言語是獨有的人情味,在鄉村發展中一定要保護好,切記不要為了賺錢而失去這份寶貴的財富。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相關設施齊全、服務到位
1著重宣傳和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民居、民俗。
2最好多加入能體驗到鄉村生活的項目。
只有口碑和實際體驗好了,才能越做越好
鄉村 旅遊 應該堅持以農為本,以農業為基礎,以農民為經營主體,以民俗文化為靈魂。
鄉村游的幾個共性
鄉村游的客群:主要針對的是城市及周邊城鎮居民市場,因此旅行的距離較短,不同於一般性的中長線休閑度假;
鄉村游產品的價格:可能與現在鄉村游市場還不是太成熟有關,鄉村游一般距離近, 旅遊 時間短,遊客對鄉村游的產品心裡期望值普遍偏低,相對而言散客游和家庭游,單位集體出遊產品對價格敏感度不高;
鄉村游的市場定位:市民活動和農民活動基本是大眾化的 旅遊 ,屬於比較低檔的消費。
基於對鄉村游的基本屬性的分析,發展鄉村游應該從這幾個方面多作規劃來吸引遊客
1、彰顯多彩的鄉村風俗民情吸引遊客;我國有56個民族,如雲南的傣鄉、貴州的苗鄉、廣西的壯鄉、湖南的瑤鄉、海南的黎鄉、新疆的維鄉、浙江的畲鄉、西藏的藏鄉等都具有引人入勝的民俗風情景觀。
2、通過各自特有的鄉村自然風光吸引遊客,由於鄉村所處地理位置及自然地理環境的不同,我國的鄉村具有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自然風光。
3、充滿情趣的鄉土文化藝術,我國的鄉土文化藝術古老、朴實、神奇,深受中外遊人的歡迎。如盛行於我國鄉村的舞龍燈、舞獅子,陝北農村的大秧歌,東北的二人轉,西南的蘆笙盛會,廣西的「唱哈」會,里下河水鄉的「盪湖船」等膾炙人口。
4、風格迥異鄉村民居建築
鄉村民居建築,不但能給遊人以奇趣,而且還可為遊客提借憩息的場所。不同風格的民居,給遊客以不同的精神感受。由於受地形、氣候、建築材料、 歷史 、文化、 社會 、經濟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國鄉村民居可謂千姿百態,風格迥異。
4、富有特色的鄉村傳統勞作,鄉村傳統勞作是鄉村人文景觀中精彩的一筆,尤其是在邊遠偏僻的鄉村,仍保留有古老的耕作、勞動方式,有些地區甚至還處於原始勞作階段。正因為如此,它們會使當今現代文明影響下的 旅遊 者產生新奇感,並為之吸引。這些勞作諸如水車灌溉、驢馬拉磨、老牛碾谷、木機織布、手推小車、石臼舂米、漁鷹捕魚、摘新茶、采菱藕、做豆腐、捉螃蟹、趕鴨群、牧牛羊等等,充滿了生活氣息,富有詩情畫意,使人陶醉留連。
發展鄉村 旅遊 ,首先要發掘鄉村文化。文化是鄉村 旅遊 的靈魂,沒有文化的鄉村 旅遊 很難長期的發展。鄉村曾經是中國文化傳承數千年的重要載體,鄉村文化是傳統文化的生命家園,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是維持鄉村秩序、加強鄉村治理的重要基礎。
十九大報告指明鄉村振興的總要求: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通過鄉村文化建設,為鄉村振興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道德滋養,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不斷提振農民的精氣神,增強農村凝聚力。
深入發掘 歷史 文化資源,推動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既有利於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又有利於促進文化的傳承傳播,提高文化自信。在此過程中,非遺等傳統文化資源的「活化」,關鍵在於創新,注重打造 歷史 文化體驗,讓 歷史 文化融入生活、走進現實,使人們在實踐體驗中進一步認識 歷史 、傳承智慧,以推動沉澱在文物保護中的文化資源真正留下來、活起來,變得靈動。
同時,要重視鄉村優秀傳統文化作為獨有的 歷史 記憶和思想表達,充分發掘鄉村傳統文化的底蘊、精神和價值,並賦予其時代內涵,發揮其在凝聚人心、引導村民、淳化民風中的作用,使之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精神支撐和道德引領。
鄉村文化做好了,鄉村的 旅遊 也會自動帶起來,更多的城市人群將會到鄉村 旅遊 ,體驗鄉村的獨特文化。
你好,我是小張還是那個小張的小張,一個 旅遊 領域創作者。同時也是個熱愛鄉村 旅遊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同也也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鄉村 旅遊 應該發揮當地優勢,因地制宜。就拿我家鄉來說吧,我那裡最大的優勢是就水。我家鄉村是靠近贛江,沿江而建的村莊,這就是最大的優勢。同時我們那裡在贛江中心有個近萬畝的綠洲,以前是用於種植用地。
最近十幾年農村搞種植的越來越少了,這塊地也荒廢在那裡。正好可以,利用起來做一個農場,而通過農場帶動為主線帶動同邊的 旅遊 業。農場可以養殖一些牛、馬、羊等動物,通過它們來帶動家民收益。
搞鄉村 旅遊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住宿的解決。這幾個新農村的建設,有一大片老屋荒廢在那裡。荒廢老屋利用起來就可以解決住宿問題了,這也解決了大面荒村的問題。
同時也有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通過誰來解決老屋的二次改建的問題?是通過村民自己的改建?還是通過 旅遊 公司的發展來改建?無論是哪一種都有不小的困難?解決方法還是要當地政府的幫助。
鄉村 旅遊 開發 旅遊 項目也是個很重要的環節,怎麼樣的 旅遊 項目才能吸引人來遊玩?鄉村 旅遊 的項目開發可以根據當地情況,例如發展鄉村的耕種,採摘,捕魚,垂釣等,都是可以很好的利用起來。如果當種有傳統文藝哪就更好了。
我家鄉是在江邊,我就想發展起漁業,水上項目、耕種、養殖等,都是可以做這方便的延伸項目。
這是個比較客、嚴俊的問題,一個項目做的再好,如果沒有人過來,人家不知道這里,也是一樣的產生不了經濟價值。
現在自媒體發展已經很成熟了,可以通過自媒體來擴大自己家鄉的宣傳。現在各大自媒體平台都在大力發展、支持三農版塊,正好利用這個風口大力宣傳自己的家鄉 旅遊 項目。
鄉村 旅遊 設計的三層面:
一,鄉村 旅遊 規劃設計鄉村和周邊自然環境最大限度保持原貌,改善消費者活動區域舒適性,便利性,觀賞性。
二,鄉村 旅遊 定位明確,圍繞主題延伸產品線(農旅產品系列,體驗活動系列,民藝表演系列等),四季和節慶節點活動豐富,運營的思維來經營鄉村 旅遊 。
三,服務人員的培訓,鄉村 旅遊 服務者是場景體驗關鍵點,連接鄉村與客戶重要環節,與服務的滿意度和活動的設計決定二次傳播,建立鄉村 旅遊 粉絲群體。
好的鄉村 旅遊 規劃是與長期運營不可分裂,許多鄉村 旅遊 只重視硬體投入,忽視從業人員的培養,把運營看成是一蹴而去思維,結果是最好的規劃也不可能搞好鄉村 旅遊 。
鄉村如何更好的吸引遊客,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交通便利;鄉村本來就是鄉下,道路是關鍵,道路下雨就坑坑窪窪的肯定不行,遊客來玩一趟,完了回去身上沾滿泥……心情也好不了。
消費項目;盡量做到全村不宰客,不坑人消費,遊客來 旅遊 ,如何讓遊客花更少的錢,體驗更好的服務?這是必須要重視的。
態度;村裡人的態度,這個至關重要,遊客來 旅遊 ,需要一定的安全感,而良好的態度,會給遊客一定的安全感。
衛生條件;這個必須是重中之重,道路,房間,廁所,一些角落,必須要干凈整潔,看著就很舒服。
鄉村特色;特色這東西全靠宣傳,只要服務好,一條小溪也是特色。
這是我曾經騎行,見過最干凈的地方……宣傳一下。
打造鄉村成為 旅遊 景點,吸引更多遊客,首先要揣摩現在遊客的心裡,及景點的定位,既然是鄉村打造景點,我們就要以鄉村的優勢打造景點,利用鄉村的生態環境,古典建築,鄉情民俗等,使鄉村更美,現在城裡老年人,生活越來越好了,加上空氣霧霾,他們老一代也越來越懷舊,對鄉村更有感情,鄉村再建一些大棚,種一些水果蔬菜,供遊客採摘,還有鄉村的石滾,磨,農村種地的一些工具,聚在一起,也是一道不錯的風景,住宿,農家樂都要一條龍,真正的叫遊客有到家的感覺,如果在建一些年輕人喜歡的冒險刺激項目,會更好。
要整改
7. 從小培養孩子的鄉土情懷,家長要如何做
在愛國愛家中培養孩子的鄉土情懷。常言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在城鎮化、城市化的今天,無數個鄉下人都由農村走向了城市,無數個鄉下人從國內走向世界各地,他們都在從事著自己的一份工作,在節假日有時間的時候,除了可以帶孩子去大城市大景區見世面,也可帶孩子去到周邊的鄉村,體會鄉村的生活與風景。
而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觀看愛國影視作品,因為影視作品利用圖象和聲響技術的優勢,很容易對人們造成聽視覺上的沖擊。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每一個孩子都肩負著建設祖國的重任,他們是民族未來的希望,從小培養他們的愛國之情,培養他們不怕困難,不怕苦不怕累,勇敢向上的精神是必不可少的教程,
8. 關於東北的民俗文化
一、服飾文化民俗
東北地區少數民族的服裝服飾色彩豐富,受自然崇拜和信仰的影響人們對色彩的喜愛各不相同。另一方面,東北民俗文化又是豪放不羈的,也比較喜歡顏色形成強烈對比的服飾。
二、冬捕民俗
東北冬捕的祭祀儀式上,盛裝的蒙古族姑娘為漁工們獻上奶干。喇嘛將懷抱的供品逐個遞給「漁把頭」, 「漁把頭」按次序將供品擺放在供桌上,然後將九炷香分別插在三個香爐內點燃並誦經。之後「漁把頭」站到場地中間端起酒碗,雙手舉過頭,開始朗誦祭湖詞。
三、粘豆包慣俗
滿族喜愛吃粟米,喜粘食。得益於這樣的的飲食習慣,也導致東北傳統的這一類食物種類豐富。同時也形成了春做豆面餑餑,夏做蘇葉餑餑,秋冬做粘糕餑餑的慣俗。
四、凍梨飲食民俗
在東北凍梨還是解酒的佳品,凍梨一般是選用秋梨放在紙箱子或者絲袋子裡面封好,在陰涼乾燥的地方存放或是埋在外面的雪地里。
五、酸菜飲食民俗
以前東北人不是不吃鮮菜,是吃不上鮮菜。冬天,人們為了備足越冬蔬菜,除了在地窖里藏白菜、蘿卜外,家家都漬酸菜。
9. 東北過年喜歡「踩高蹺」,這個習俗是怎麼形成的
東北人在過年或過節時,為什麼要“踩高蹺”?這個習俗大有來頭
大多數出生於東北農村地區的小孩,在很小的時候都曾經感受過,非常濃郁的東北地方文化習俗。
尤其是在春節或其他重要傳統節日時,各地都會舉辦十分隆重的大秧歌表演。而在這種極具地域特色的習俗中,“踩高蹺”才是最令大家無法忘懷的美好記憶。
相信很多來過東北出差或旅遊的人,對東北人的第一印象都不會太差。因為那種源於骨子裡的熱情好客,總會給人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無論大姑娘還是小夥子只要一張嘴說話,就會讓人們感受到積極富感染力的東北話。
3. 踩高蹺習俗的傳承與發展
從春秋時期開始踩高蹺習俗就不斷流傳於後世,漢魏六朝時高蹺被稱為“蹺技”,而到了宋代高蹺又被叫做“踏橋”。直到100多年前的清朝時期才最終定名為“高蹺”。表演者不僅可以踩著高蹺行走而且還能跳躍和舞劍。
高蹺一般都用1-3尺長的條木製成上有木托,分高蹺、中蹺和跑蹺三種,其中最高者差不多一丈多高。
表演者可以將雙腳分別綁在木棍上,然後表演有趣的動作或其他節目。技藝比較高的高蹺藝人還可以一邊踩高蹺,一邊在高蹺上扮演各種人物或雜技。
雖然大多數情況下都會一個人表演踩高蹺,但是在一些比較隆重的團體節目中,就會出現多人踩高蹺逗舞的場面。在北方地區一般多與扭秧歌隊伍一起表演,或者在廟會或集市上單獨表演踩高蹺,這種形式的表演一般都被稱為“高蹺會”。
結 語
踩高蹺作為一種發源於古代社會的民間習俗,最主要的起源方式其實就是勞動人民,在閑暇之時於田間壟頭所表演的一種娛樂方式。
雖然在最開始時並沒有任何體系或者章法,但是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最終演變成了一種民俗。
筆者認為踩高蹺作為北方地區的特殊習俗,其實真實的反映出了北方勞動人民,最朴實的日常生活以及思想內容。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之餘也需要有休閑方式,而扭秧歌和踩高蹺就是在這些休閑娛樂活動中,經過不斷發展和完善而演化出來的民間習俗。
10. 10大鄉村建築,彰顯鄉韻,留住鄉愁
從美麗鄉村建設,到如今奔赴共同富裕,鄉村建築已經不再滿足於原本的生產生活功能,而是越來越注重其美觀性、文化性和藝術性。新生代的鄉村建築承載的不僅僅只是「鄉愁」,更是彰顯「鄉韻」的一種全新存在。
鄉村建築是鄉土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在地的勞動人民傳承千年的智慧結晶,是鄉村傳統美學的延續。如今,隨著鄉村振興進一步開展,各地的美麗鄉村建設也都因地制宜,融入了更多對於當下空間功能的應用與思考,並通過當代的美學語言,喚醒了鄉村的生命力,重燃了村民們的文化自信。
時代下的鄉村建築,並非簡單復制的城市建築的模式復制。 越來越多的優秀建築沒有華麗的外衣,它們根植於本土,簡單低調卻溫暖質朴,再次散發出鄉村獨有的活力,呈現出迷人的鄉土風貌。 這些建築以其展現出的獨特魅力,讓幾近被遺忘的鄉村,再次回歸到大眾的眼前,成為鄉村 旅遊 目的地中的重要打卡地標。
浙江溫州
山根之花
01
山根村位於溫州南部,由於新農村建設,村民搬遷新居,老村幾近空置。不過令人可喜的是,那些代表浙南「僑村」 歷史 的民居建築,在新一輪的開發建設中得以完整地保留,並 將山根村規劃建設為古今相融、鄉愁與藝術結合的綜合文旅區 。
「山根之花」正是由於這樣的契機得以誕生。在山根中心橋的一端,這個具有開放性的小品建築,成為了山根村的鄉村集合點。
建築形體呈螺旋上升狀,目的是為了完成建築與橋頭的對接。在地面一層以上,設計有一處平台,實現與橋頭的對望,並且與現有建築組團相連。
建築通過倒錐體結構,將雨水引入內部。在錐體底部形成一個小型池塘,並於外部的生態池相連,實現了消解內部與外部、景觀與建築的邊界感。
河北保定
田崗藝術中心
02
田崗藝術中心的前身是一座爛尾樓。在轉型升級後,它將作為藝術振興鄉村的聚集點,承載著藝術館、酒店、餐飲等復合功能。 而這一座圓形的美術館,正是作為「引線」串聯起了田崗村的變革之旅 。
改造後的建築作為藝術家和藝術事件的匯聚地,吸引藝術的「駐留」,同時與重型投資形成聯動,使鄉村振興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建築採用混凝土結構呈現出半圓形,帶狀的坡道延弧形盤旋而上,構成了建築的主體。建築外表選用了白色顆粒塗料,保持顏色純粹的同時,又作為一個亮眼的標志,存在在山野之中。建立起建築與自然場域的強聯系,括大了建築的張力。
部分外牆選用U型玻璃,白天引入自然光線,夜晚透出燈光,讓整座建築變得朦朧含蓄。
上海崇明島
光明花博邨東風會客廳
03
作為花博會配套設施的水上會議中心坐落在一處廢棄魚塘的東北角。由於水池通過壩口與市政水系相連,有效維持水面高度的穩定性,使得 建築擁有較高的親水性,營造建築漂浮在水面上的視覺感受 。
建築設計充分利用周邊的景觀資源,打造特色型、生態型、景觀化的特色會議中心。採用一個向心型的結構形成容納150人的大空間,利用最小的佔地,擁有最大的使用面積。同時,為了融入整體環境,採取弱化主次立面的設計方式,塑造了多個與周圍場所互動的機會。
VIP室延半徑方向向外延伸,具有獨立觀景平台,保證了舒適度與私密性。向心型的形態也使得其在最小佔地的情況小擁有最大的使用面積。
江蘇興化
唐堡書院
04
唐堡書院坐落於陳堡鎮唐庄村,這里擁有濃厚的「人文氣息」。設計師 以傳統地域文化為發展母體,通過建造一個村民書院,讓建築紮根於傳統、服務於當代 。營造一個寓教於樂、文化交流的鄉村活動場所,使得悠久的文化氛圍在當代鄉鄰生活中生根萌芽。
為了詮釋中國田園山水畫般詩意的訴求,在保持村莊特有標志與肌理的基礎上,提煉唐堡村內「村落」與「水田」兩種物質空間形態置入到村民生活之中。將原本組合形態單一的原始村落布局,形成相互穿插、聯動互通的整體建築布局,勾勒出一幅「山水田園繞城郭,人居美景入畫來」的極致村落景象。
建築中縱橫交錯的灰空間設計,如院落、村落、連廊,模糊了不同單體建築空間的邊界。空間之間被賦予相互延伸相互滲透的能力,既是流動的交通空間,也是村民聊天、遊客休憩的公共場所,從而使建築與人的互動收放自如。
陝西漢中
百米食堂
05
營盤村在秦嶺深處,這個海拔1500米的小山村,炊煙裊裊,恍若世外桃源。陝西留壩縣,人口不足五萬,卻連續出了幾個現役青少年國腳。營盤村就是這些少年的馳騁之地,因此開始營建足球和滑雪學校。村莊的第一個設計任務,就是建設一座可以同時容納四五百人就餐的「學生食堂」。
項目選址在村後的一片廢棄馬廄,背倚峻峭的山峰,在農耕時代,這是一片無法耕種的荒地。這一溜狹長的馬廄,前方是路,後面是山,十來米的進深,幾乎沒有騰挪的空間。 根據因地制宜設計的長達133米的「百米食堂」,在薄暮時分,遠看這棟透著暖光的建築,就像諸葛亮布下的一字長蛇陣,和星漢遙相呼應。
食堂空間均分,並開了五扇大門,用以疏導人流。10米的進深被分割成前後兩部分。前面是就餐區,可拼成百米長桌,也可以分區使用,被定義為「百米空間」。通過坡屋頂的不對稱造型,使孩子們身在其中便能夠望見屋脊,在心中勾勒出尖頂小屋的「家」的模樣。
食堂後一半,則被設為功能區,簡稱為「百米房間」。從兩側往裡分別是洗手間、包廂、取餐區和後廚,一字排列。包廂供工作人員、教練、裁判使用,也可用作宴會空間。
福建建寧
都團村
公共服務中心
06
項目位於村口外約500米,是路邊毗鄰荷塘的一塊用地。場地中有一組烤煙房(用於烘烤煙草的生產建築),因為工藝技術的改變,已經長期閑置。都團村的公共服務中心旨在補充村莊公共服務設施的不足,為本地居民和外來者提供公共休憩空間。
公共服務中心保留了兩座小型傳統烤煙房,設計則主要針對大型烤煙房展開。新建築在老建築的基地上建設,借用了原建築的空間邏輯,並加以藝術化演繹。
新建築的空間邏輯沿用了老烤煙房的空間模式:建築也分為兩層,首層由多個體塊組成,分別是社區中心、展廳、會議室和廚房。一層空間朝向荷塘的立面為通高的木板,可以完全打開,人可以從建築西南側進入區域,並以一種自由的方式進入室內。這里室內外的界限是模糊的,希望形成一種自由空間。
新建築的重要視覺元素是誇張的大屋頂:超尺度、不對稱、甚至是「浮誇」的。它將建築籠罩,為建築提供了舒適的檐下空間,回應了當地多雨、濕熱的氣候。同時,它也是原建築雨蓬的一種戲劇性的衍化。
屋頂使用了鮮艷的釉面瓦,這是對中國鄉村1990年代後新民居大量使用釉面瓦的一種藝術化挪用。 審美的分歧使建築師喜歡的樸素、傳統材料並不被普通鄉村所接受,而村民因為功能需要和展示富足需要所選擇的「閃耀」材料也很難得到學術界的認可。釉面瓦是否可以登上大雅之堂,成為既滿足村民對「閃耀」材料的追求,又具有當代美學的材料?項目成為一次釉面瓦在現代鄉村建築中當代審美性可能性的實驗和探討。
安徽六安
太陽村財神廟
07
項目位於一處山坳中,三面背山,面朝廣場。周圍環境獨立幽靜,最適合設置精神信仰場所。財神廟是村莊的信仰之地,更是人們祈福的地方。 此設計不僅僅滿足了人們精神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為人們提供了一處戶外休閑、互動的場所。
對比於以前較為封閉的神廟空間,新的設計將之以「亭」的概念改為了四面通透,有更多的檐下空間,以更開放的姿態面對村民及遊客。
民俗元素的引入,使得財神廟建築頗具特色,文化底蘊也更為豐富。村廟的空心磚牆,除了視覺的美感,更重要的是賦予了它獨特的功能——祈福。將磚牆作為祈福設施,用來收藏大家的祈福簽,大大促進了建築與人之間的互動性。下方設置敲鍾活動,激發村民們活動意識的同時,也讓村民對該建築的設計更加感興趣。
為了貼合鄉村文化,設計師選擇了最容易控制的混凝土澆築建築整體框架,邀請當地篾匠手編了竹席作為模板內襯,使混凝土有了竹席的肌理,原本冰冷現代的混凝土材料上留下了手藝的溫度。
通常會採用當地的鄉土材料。但是財神廟的設計不拘一格的採用了混凝土新材料,以及手編竹席作為內襯,使得整個設計更加有趣。
安徽祁門
三聯書店
黃山桃源店
08
安徽祁門桃源村距離徽州核心文化區約有100公里的距離,已逐步成為徽州文化 旅遊 的熱點地區。書店由一個已經被荒廢了的村宅重新復建而來。建築佔地70 ,都是兩層高。 在這樣一個巷窄牆高的徽州古村落里,雖然是原址復建,但作為書店,需要以一種新的姿態進行演繹。
橋廊的空間原型來自於徽州廊橋。橋廊的一層,開向村中巷道和院落,一個視線可貫穿的動勢空間,作為選書購書之用。二層閱讀區,是一個相對封閉的橫向靜態空間,開口一面對著老牆,另一面望向田野。一層跟二層通過一個天梯進行垂直貫通,形成了橋下水流和橋上行人的某種戲劇性聯系。
整個建築是一個簡支單跨結構,所有彎曲的樓板以一種「曲板彎疊」的方式,形成一個微微向上拱起的弧度完成橫跨。縱向上彎,橫向下撓,結構呈現著某種對仗關系。屋頂板跟著二層空間的方向同樣向下彎曲,將空間向開口方向擠壓,另外,而沿牆體的兩側天窗,用以彌補內部的採光,也是弧面開口。
因「曲板彎疊」的結構,使得一層的空間彷彿有了被重力擠壓向外溢出的動勢,強化了廊橋的空間原型。而二層的空間則自然形成了高低錯落的台板,既符合身體垂坐的尺度,又有了圍攏之勢,連同天梯一起,暗示了某種精神性。
貴州遵義
秘境方舟
09
秘境方舟是一座驛站,處於貴州遵義的小十二背後景區。秘境的入口,無法從陸地到達,乘坐快艇再經過一段徒步後,是一處別樣天地。
在被群山環抱的環境里,秘境方舟像是一種外來文明,在行程終點看到一個不像此處應有的一種物質,會令遊客瞬間獲得的興奮感,因此設計師 選用了白色織物去塑造秘境方舟,以形成異質感。
方舟的主要功能是廁所和浴室,以及供遊客休息的一處平台,底層內部功能組件,形成一座小迷宮,如遺跡一般。
秘境方舟是一個沒有樹的樹院。陽光穿過蠶絲打在院子里,雨水可以從洞口中滴落進這個一方庭院內。在小十二背後的這個終點,人和自然變成了夥伴,成為了大自然這個院里的那棵樹。
江西鷹潭
周塘公共
藝術空間
10
周塘公共藝術空間坐落於江西鷹潭周塘村,整個村莊有大量的不同時間段的建築,無序、風格雜亂。但基於整個村落形成的 歷史 性及周圍自然風貌,考慮到大量原住民的鄉情原因,當地政府沒有採用簡單的拆遷賣地原則,而是用個很大的力量加以保護。改造方式就是 讓這個區域保留了本地的同時植入新的視覺表現與業態內容。
設計團隊採用聚落的設計手法,讓初始的五幢建築由分散變聚落,用連廊的設計手法去連接現有建築。連廊除平等了建築主體外,還圍合形成了功能型庭院,增加功能使用性。
當新建築與周邊環境的關系具有一定不協調性的時候,通過一定的視覺遮擋與視覺切片的方式讓周邊環境與內視覺產生協調性。如窗框設計,一面窗看兩面景,窗里看到的是滿堂綠意,窗外看到的是適意生活。
為了有效控製成本,設計團隊採用光形性與原材料就地使用、及低成本材料的使用的原則。主體室內保留了原始建築的木結構,採用鋼架植入的方式對老建築加固、預設兩污排水系統化、空調外機的包裹性等等,讓空間盡可能的更有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