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的「文化斷層」是指什麼.
中國的「文化斷層」是指文化斷層是期望的文化准則和價值觀與現實的文化准則和價值觀之間所存在的差異。絕大部分人都看不懂中國古代的文化典籍,無法學習傳統文化。
20世紀早期中國文化界中,一群受過西方教育(當時稱為新式教育)的人發起了一次革新運動。文言文原是古人口語的摘要,早在先秦時代就已經出現。到西漢,封建統治者獨尊儒家學派,記載這些經典的文言文也就成了不可更改的萬古楷模。越到後世,文言文同實際口語的距離越遠。
這種情況是不能適應社會和語言的發展的。從唐宋以來,白話文書面語逐漸興了起來。1919年5月4日前夕,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刊載文章,發出提倡科學和民主、打倒孔家店的號召。思想的解放帶來文體的解放,覺醒了的廣大人民群眾,掀起了民主主義的浪潮,為白話文運動打下了群眾基礎。
由於新文化運動提倡打倒孔家店,全盤否定了中國傳統文化,導致了後來對國學的忽視,國學開始衰落。以至於現在的絕大部分人都看不懂中國古代的文化典籍。現代人在閱讀和學習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時必須藉助專業人員的翻譯才能了解一些。這就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第三個斷層。
(1)什麼叫文化中斷擴展閱讀:
中華文化斷層的問題,兩岸都存在,但也有所不同。大家可能知道,大陸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曾經有過「文革」的「破四舊」,這個「破四舊」指的是所謂破除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實際上,當年的「文革」也就是「文化大革命」是大革文化的命,造成文物古跡、書畫古籍的大破壞,造成中華文化的大浩劫。
可以說,「破四舊」在大陸對中華文化產生過很大的負面沖擊和影響,導致出現中華文化斷層的問題,教訓深刻,記憶猶新。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大陸進行了大力度的「撥亂反正」。比如全民閱讀活動。從十多年前,大陸開展了全民閱讀活動。現在,有四百多個省區和城市開展經常性的全民閱讀活動,產生了深圳讀書月、北京閱讀季、蘇州閱讀節等一批很有影響力的全民閱讀活動品牌。
再比如,2007年開始實行的農家書屋工程初步解決了8億農民群眾讀書難、看報難的問題,促進了城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豐富了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多年來,大陸特別重視對青少年加強中華文化的傳統教育,舉辦了各種形式的中小學生中華文化傳統經典誦讀活動,在普及中華文化的活動中還出現了「國學熱」現象。
② 為什麼說自1949中華文化中斷了
1949年新中國成立,是一個劃時代的標志。我們永遠的告別了過去,而一同告別的,還有文化。其實硬說中華文化從那一天中斷有些不合理。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華文化的中斷自新文化運動,全民的探索即開始一點點的斬斷了。在中國最內憂外患的時候,中國的飽學之士也在探索著救國之路。他們開始接受國外的思潮,開始尋求創新的方式,希望能找到救國救民的方法。然而那是國將不國之時,人們的一切做法皆為了中國走出困境。他們在學習,被逼著成長與思考。是的,他們找到了,發現了方法。他們一心撲到了救國上,努力地去吸納新的東西。在這一過程中,他們也無法考慮周全。許許多多的東西,也許阻礙了新文化的傳播,或者使得國民能由此而想到更多。。。總之,被拋棄了。就如白話文的誕生,那是劃時代的創舉,卻也使得在中國盛行千年的古言而被頂替,走向了衰落。也許古文並非適於時代的發展,卻也是中華文化,他的衰落亦是文化的一種中斷。當然,這只是中斷的其中一種,還有數不清的文化也被中斷了。有的是因為被共同拋棄,太多的學者致力於新文化,創新救國,沒有一個新舊文化的很好過度,使得這些古老文化驟然丟失,卻也無力顧及,這是悲哀卻也無可奈何的。另有一些卻是為了給未來讓步。並不見得那些文化就不好,卻是適於和平時期而不適於動盪的年代,也許並不是糟粕,卻為了政治而被抹殺。。。。。。。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無論是無奈還是故意為之,在那段動盪不安,尋求出路,奮勇抗爭的時期,我們的確迎來了新生,告別了千年的封建,卻也丟失了太多文化。非常過度時期文化必然遭到了破壞,被逼著成長的學者也不得不無奈棄之。。。。。。。
所以在這一段時間內,文化出現斷層。而說成自1949年,則是新中國成立了,標志著過渡期的結束,而因國家動盪導致的文化的中斷也至此告一段落。所以1949年是一個節點,之前是中斷過程中,至1949中華文化可稱為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