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中國的醬文化是什麼

中國的醬文化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2-28 15:48:26

㈠ 中國醬缸文化的含義是什麼

中國醬缸文化的含義: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都象長江大河,滔滔不絕的流下去,但因為時間久了,長江大河裡的許多污穢骯臟的東西,象死魚、死貓、死耗子,開始沉澱,使這個水不能流動變成一潭死水,愈沉愈多,愈久愈腐,就成了一個醬缸,一個污泥坑,發酸發臭。
「醬缸文化」的形成:
幾千年來,整個中國文化沉澱了不少東西,善的、惡的都保留下來,當然,有些是應該保留的,但有些是不能保留的,我們也保留了,這是很奇怪的現象,有太多沒有經過淘汰,有太多沒揚棄掉。這種現象可以從《資治通鑒》看出來,幾千年以前政治的斗爭,人性的醜陋,和現在沒有什麼分別。沉澱啊沉澱,久而久之就發臭、腐爛,像泥沼一樣,發出一股沼氣,把善的也通通腐蝕了,一塊鮮肉掉到這個醬缸里,不久就變成一個臭蛆了。當然有好的東西,但是好的非常少,所以才形成今天這種很嚴重的局面。實際上幾乎沒有一個民族像我們有這么深遠的文化,卻又面對這樣嚴重的文化問題。中國人對自己的國人不善,對外國人倒很親切。這就是我們前面提到過的,在自己的小圈圈裡面,對人善的不得了,照顧得不得了,我們的人情味就只在這里,超乎這圈圈,誰也不理誰,中國的人情味只發生在自己的圈圈,也就是所謂的友情、親情。
醬缸文化的影響:
醬缸文化對中國人最大的影響,就是把中國人都醬得一模一樣,當然不是每個人面孔都皺紋滿面的一樣,而是中國人沒有自己的個性,並且還盡量消除個性,假如你要表現自己的個性的話,會感覺不妥,而且一般人也會批評,甚至鏟除你這種「獨特」的個性。所以你只好跟一般人一樣。現在是好多了,像穿衣服,愛怎麼穿就怎麼穿,表現自己的個性,但這只是外在,內在的思想觀念,還不是改變得很小,像「你這樣做,別人會怎麼說?」「我這樣做的話,爸爸媽媽怎麼說?」,我們還是不敢在思想、觀念、行為上與別人有太大的不同,因為,害怕「他們會怎麼說?」美國有個電視劇,一個太太帶著孩子,觀賞一場賽車,她的丈夫也在那場賽車中,忽然間出了車禍,她先生當場死亡。她哭了,但是她對兒子說:「好,他死得值得,因為他死在自己喜歡的工作上。」真是不得了,要是我們這里,那這位太太準是又哭又罵:「看看吧,叫你不要賽車,你偏要賽車,現在死了吧!」文化背景不同反應也不同,西方的文化是尊重個人的選擇喜好,我們卻是不尊重個人的嗜好。所以,我們只有亡命之徒,沒有冒險家。四十年前,我在救國團做事,有位仲先生要搭帆船到美國去,做一趟冒險的旅行,同事們就在海邊開個歡送會,好不熱鬧,但是他們一回到辦公室就罵這位仲先生是個傻瓜,准半路淹死。這種態度,當時我不能接受,我就說:「我們可以不在乎仲先生這種精神,但不要詛咒他。為什麼剛剛在台上,你們還誇贊他的冒險精神,現在回到辦公室卻講這種話?害羞不害羞?」

㈡ 醬缸文化是什麼

柏楊:中國的文化就是"醬缸"文化

歷史大課
04月19日
我們在提起中國文化時,多是感到自豪。畢竟我們歷史悠久,文化多元,多少外國人因為沉醉中國文化而來到這片土地進行研究學習。但是柏楊先生在自己的《醜陋的中國人》中提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概念:中國文化是"醬缸"文化。

對於"醬缸文化"柏楊先生是這樣說的:中國人在醬缸醬太久了,沒有一點應變能力,且僵得刺蝟一樣。國人沒有一種應變的能力,中國人有一種恐怕感,所以事情一發生之後,只會呆在那兒。在遇到有小孩摔倒但是家長不方便扶起的時候,很多中國人會選擇獃獃的看著。

醬缸文化的形成基礎是什麼?

"幾千年來,整個中國文化沉澱了不少東西,善的、惡的都保留下來,當然,有些是應該保留的,但有些是不能保留的,我們也保留了。

這是很奇怪的現象,有太多沒有經過淘汰,有太多沒揚棄掉。這種現象可以從《資治通鑒》看出來,幾千年以前政治的斗爭,人性的醜陋,和現在沒有什麼分別。"柏楊先生如此說道。

這種文化氛圍通過沉澱,時間久了就發臭、腐爛發出一股沼氣,把善的也通通腐蝕了,一塊鮮肉掉到這個醬缸里,不久就也變成了臭的。

當然有好的東西,但是好的非常少,所以才形成今天這種很嚴重的局面。正因為沒有一個民族像我們一樣有這么深遠的文化,所以也沒有哪個民族像我們一樣,要面臨這么多需要篩除的東西。

這種文化最能夠得到體現的就在中國的官場之中,科舉制度形成之後,讀書人一旦進入官場,就與民間成為對立狀態而與統治階級一派。

那個制度之下的讀書人,唯一的追求目的,就是做官,所謂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可以做官,自己就飛黃騰達,事業就蒸蒸日上了。

封建社會一切都以做官的人的利益為前提。

封建社會控制中國這么久,發生這么大的影響和力量,雖然經濟上的變化比較小,但是在政治上卻使我們長期處在醬缸文化之中,特徵之一就是以官的標准為標准,以官的利益為利益,使我們的醬缸文化更加深、更加濃。

因此在柏楊先生看來,所謂的醬缸文化大概是指中國文化中,傳統的、與現代社會不相適應的文化。因為歲月的流失,在歷史中這種就"醬缸"文化仍然有殘留。

所以我們應當警惕這種文化殘留,以免污染我們的優良傳統。

㈢ 為何很多人稱中國文化為醬缸文化

醬缸的意思,用柏楊的話來說,是一個民族的文化,在經歷過一個長時期的沉澱後,其中無用,有害的東西沉澱下來,構成屬於糟粕的部分。 中國歷代政府中多有保守,不思進取者。歸根到底是由中國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的,我希望樓主能明白這一點。而所謂儒家的保守思想(崇古),也是導致政府固步自封的原因之一。 而從鴉片戰爭結束,清政府閉關之門被打破後,西方各種先進的思想和文化便洶涌而至,國人的思想也在逐步發生變化。而後才會有孫文先生的民國政府,才會有李大釗,魯迅一批先者,才會有新中國的成立。 這一切,豈非已從令一個角度說明 ——中國已經開始慢慢走出5000年的文化醬缸。 歷史中每一次燦爛的時期莫不是文化發展時期,不管是中華大地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唐朝宋朝(宋朝指民間文化)的高度發展,四大發明,或者是歐洲的文藝復興。無不如此。 漫長的歷史會產生醬缸,但醬缸也會有被打破的一天。沉澱在醬缸里的糟粕,或者慢慢被清除,或者被分解。同時,也會有新的糟粕沉澱,這是一個歷史過程。 至於樓主所論現在絕大多數人無法脫離醬缸,一方面是由於文化傳統強大慣性力,但也有其他方面的因素。 看樓主的言論,應該和我一樣都是年輕人,你是否曾見過周圍的同學有不知道秦皇漢武為何人的情況? 是否問過那些滿頭黃發,滿口粗語的人會文言文? 是否認為那些所謂的新新人類還會惦記著在他們眼中看來老久不堪的傳統文化? 答案自然是否定。 鴉片戰爭到現在也不到200年,而傳統文化醬缸的形成則在千年以上(個人認為從宋朝開始大規模形成),並不容易更改。 而現今急速發展的社會,物質方面的極度膨脹,很容易蒙蔽世人的雙眼。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劣根性,而經濟,法制觀念的深入人心(換句話說,就是整個國民素質的拔高),則在控制,制約人們的行為方面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盡自己過於國家,社會的一份力,我想這正是柏楊寫醬缸的理由。

採納哦

㈣ 中國醬缸文化的含義是什麼

醬缸文化是指人們面對許多問題時,都會受到醬缸文化的影響。面對問題時,一群人都有可能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可能各有各的說法,就會產生柏楊先說所言的「這種(高)智商在單槍匹馬時尤為顯著,可是三個智商加在一起,就起了很大的變化,互相抵消」。

柏楊先生的這段文字深刻的揭示了古代中國許多知識分子的困境,時至今日,許多地方也依然阻礙著現今知識分子的思考——比如高考制度中的許多考題答案及考題固化,讓廣大考生只能通過考官得頂的思路來思考,那麼時間一久,人們的思想也就缺乏想像力、逐漸失去鑒賞力。

縱觀歷史長河,每一個朝代鼎盛時期,都是人們思想較為開放的時候——思想的開放,就會讓人的創造力與能動性得到極大的提升。

(4)中國的醬文化是什麼擴展閱讀:

來源

說到醬缸,也許年輕朋友不能了解。我是生長在北方的,我們家鄉就有很多這種東西,我不能確切知道它是用什麼原料做的,但各位在中國飯館吃烤鴨的那種作料就是醬。醬是不暢通的,不像黃河之水天上來那樣澎湃。

中國文化中最能代表這種特色的是「官場」。過去知識分子讀書的目的,就在做官。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場」,是由科舉制度形成,一旦讀書人進入官場之後,就與民間成為對立狀態。那個制度之下的讀書人,唯一的追求目的,就是做官,所謂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讀書可以做官,做了官就有美女和金錢。從前人說,行行出狀元,其實除了讀書人里有狀元,其他人仍是不值一文的工匠。那時候對其他階層的人,有很多制度,不能穿某種衣服,不能乘某種車子。封建社會一切都以做官的人的利益為前提。

封建社會控制中國這么久,發生這么大的影響和力量,在經濟上的變化比較小,在政治上卻使我們長期處在醬缸文化之中,特徵之一就是以官的標准為標准,以官的利益為利益,使我們的醬缸文化更加深、更加濃。

㈤ 在漫長的歷史中,古都老醬經歷數代而不衰,上千年的制醬精華與特色是什麼

中國醬文化,源遠流長,古韻悠悠。這是我在細細品味古都老醬一番後,得出的感悟。
元代劇作家武漢臣,在《玉壺春·第一折》中寫道:「早晨起來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後口口相傳,醬便也成為「居家七件事」之一。我在小時候曾親眼目睹過母親自製醬,且至今喜吃醬,尤其是老醬。

醬不像酒,被常人所念念不忘,為文人所津津樂道。古往今來,單是帶「酒」的詩句就不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遙知湖上一樽酒,能憶天涯萬里人。」......即便是大字不識幾個的人,也知道「李白斗酒詩百篇」「酒好不怕巷子深」「酒逢知己千杯少」「借酒澆愁愁更愁」之類的說辭。反觀帶「醬」的詩句,卻寥寥無幾。唐代王維的「蔗[zhè]漿菰[gū] 米飯,蒟醬露葵羹」;杜甫的「藉[jiè] 糟[zāo] 分汁滓[zǐ] ,瓮醬落提攜[xié] 」;顏真卿的「蕪荑[wú yí]醬醋吃煮葵,縫靴蠟線油塗錐[zhuī] 」,大概稱得上代表作了。

醬的釀造,始於西漢。早在漢代,就有「醬,以豆合面而為之」的文字。成書於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的《齊民要術》中,也有關於製作醬的記載。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在漫長的歷史中,制醬工藝,同樣並非一成不變。古都老醬由洛陽市文化產業促進會發掘監制,讓醬文化傳承得以延續,「牡丹新食尚,古都老醬香「,唐末的《四時纂要》一書,就記錄了《齊民要術》之後老醬生產工藝的新變化。及至元代,傑出的農學家魯明善,在《農桑衣食撮要》中,也對制老醬工藝做了詳細記錄。
「何以解愁,唯有杜康。」據史料記載,杜康是公認的釀酒始祖。

醬與酒不同,雖然歷史更悠久,范蠡是醬的始祖卻少有人知。
范蠡[fàn lǐ](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中國早期商業理論家,被後人尊稱為「商聖」,"南陽五聖"之一。

公元前536年,范蠡出生宛地(河南南陽)三戶邑。雖出身貧賤,但博學多才、文武雙全。因范蠡一生艱苦創業、善於經營理財、三致千金, 又能廣散錢財救濟貧民且淡泊名利的商人形象,以及巨大的經商思想理論的影響力,在范蠡去世後,逐漸被後世尊稱為財神、商聖、商祖,許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畫像。

相傳,公元前529年,范蠡17歲入宮為姬晉貼身侍從(姬晉,姬姓,名晉,字子喬,生於洛邑,為周靈王之子),那時因大雨連綿,谷、洛二水泛濫,危及王宮。王宮的廚房剩餘的飯菜時間長了,便會發酸或變餿。為倡導勤儉節約,范蠡將這些食物放在儲藏室里。天長日久自然發酵,曬干炒熟後,加些許溫水,攪拌成糊。一次,姬晉與范蠡嬉玩,將一些「糊」拌進面條。不曾想,面條吃出特有好味道。范蠡吃後,尋根問底,姬晉道出個中原委。受此啟發,范蠡用這種酸餿酵藏的食物,創制出了美味可口的醬。
醬名字的由來。劉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

《史記·淮陰侯列傳》中記載,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韓信這里說的「將將」,指善於使用和統率將領的意思。因「將將」與「醬醬」諧音,自漢代以來便奉劉邦為醬園業的業祖與師神。醬,所以與「將」相提並論,除了諧音,在古代鹽、梅、醯、醢[xiān hǎi]等調味品中,醬居於主導地位。古人雲:「醬者,百味之將帥。帥百味而行。」《論語》也說:「不是其醬不食」。生活實踐表明,醬,就像將軍平暴除惡那樣,可以抑制各種食物之毒。「醬」的大名,因此而生。

在延續的古都老醬文化中,還有一些實物,看似其貌不揚,卻是「凝固」的醬文化。比如,補缸工藝。在我國,制陶歷史悠久。考古發現,早在七八千年前,華北、華南等地就大規模生產和使用陶製品。陶製品,好用不耐用,稍有不慎,就會破裂,或者破碎。民諺曰,「新缸沒有舊缸光」。正因此,便衍生出補缸這一行當。在河圖洛書發源地愛和三彩小鎮收藏了9999口陶缸,令我過目不忘,留下深刻印象。在技藝高超的補缸師傅手中,補缸如同補衣衫,想怎麼補,就怎麼補。不單手法不盡相同,就連「補丁」也可「信手拈來」——用甲缸的碎片,補乙缸的破洞。補出了水平,補出了文化。

懷念家鄉味——古都老醬

厚道洛陽人,古都有老醬

天下好食材,融進一壇醬

牡丹新食尚,古都老醬香

大醬風范,自然不同凡響

雒之坊在探索發掘古都老醬工藝中,穿越時空隧道將醬文化作為歷史文化事件。詮釋醬文化的由來,又領略了醬發展的艱辛,還感悟到醬文化傳承的意義。由此得出一個結論:看似平凡、少被吟誦的醬,卻是深厚文化的積淀、先人智慧的結晶。

國人當自信,國貨當自強!

我們有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它能「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是我們文化發展的母體,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中國傳統文化的斷代,已經360多年。以往積極地學習西方文化那些先進成果,結果反過來損害了我民族傳統文化現代化進程。

文以化人、文以載道,讓中華民族的文化理念走出國門,讓文化自身說話,使其成為不同語種、不同地域、不同國家和平交流溝通的媒介。

㈥ 什麼是醬缸文化

醬缸文化是指人們面對許多問題時,都會受到醬缸文化的影響。面對問題時,一群人都有可能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可能各有各的說法,就會產生柏楊先說所言的「這種(高)智商在單槍匹馬時尤為顯著,可是三個智商加在一起,就起了很大的變化,互相抵消」。

醬缸的意思,用柏楊的話來說,是一個民族的文化,在經歷過一個長時期的沉澱後,其中無用,有害的東西沉澱下來,構成屬於糟粕的部分。柏楊先生曾說:「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滔滔不絕的流下去,許多污穢骯臟的東西,使這個水不能流動變成一潭死水。」

柏楊自言:「中國人是一個受傷很深的民族,沒有培養出贊美和欣賞別人的能力,卻發展成自斗或阿諛別人的兩極化動物。更由於在醬缸里醬得太久,思想和判斷以及視野都受到醬缸的污染,很難跳出醬缸的范疇。」

(6)中國的醬文化是什麼擴展閱讀

「醬缸文化」出自《醜陋的中國人》,作者中國台灣作家柏楊。該書1985年出版於中國台灣,當年即評為台灣年度暢銷書。

該書結集作者的數十篇雜文,主要內容是批判中國人的劣根性。作者以「恨鐵不成鋼」的態度,將傳統文化種種弊端喻之為「醬缸文化」,指出中國傳統文化有一種濾過性疾病,子孫後輩永遠受感染,且持續不斷。

在文中,柏楊對被保守觀念禁錮的中國人進行了辛辣的嘲諷,大膽剖析中國國民的「劣根性」,自揭家醜,曝露惡習。小到窩里斗、臟、亂、吵、不能團結、死不認錯、自私不顧及別人,無秩序,不會講「對不起,謝謝,沒關系」,喜歡講大話.喜歡講空話,喜歡講假話,喜歡講謊話,更喜歡講毒話——惡毒的話,這些國人的不良積習;大到造成中國官場腐敗的科舉,奴性媚骨的宦官制度,愚昧無知的裹腳惡俗等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醜陋的中國人

閱讀全文

與中國的醬文化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