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山西的文化和歷史有哪些

山西的文化和歷史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3-01 06:20:57

❶ 山西的文化底蘊

山西的文化底蘊如下:

1、戲曲

山西民間麵塑主要是對天、地、神的祭祀和祈禱,是生活理想的體現。麵塑在造型意識上,大多是抽象性的、信仰性的、理想性的。供奉天地的叫棗山,祭供灶神的叫飯山、花糕,形制都較大,謂之米面成山。

❷ 山西的歷史文化遺產都有哪些

❸ 山西的歷史文化特色

山西大部地區使用晉語,晉南大部地區使用中原官話,廣靈縣使用冀魯官話。晉語是中國北方的唯一一個非官話方言。晉語別於官話的最大特點就是保留入聲。多數晉語有五個聲調。晉語的聲調有極復雜的連續變調現象。晉語古濁音今讀塞音、塞擦音的字平聲不送氣。晉語保留諸多古漢語特徵。

山西是中國戲曲藝術的發祥地之一,被稱為「戲曲搖籃」。漢代時山西大地就出現了戲曲萌芽;北宋年間,山西各地活躍多種土戲——這些土戲是中國戲曲的雛形;元代時山西成了全國戲曲藝術的中心,全國所發現的元代戲台基本都在山西。

山西是歲時節日民俗最早出現的地區之一。中國歷史上長期奉行夏歷,而夏歷是歷史上夏王朝使用的歷法。山西省的南部地區是夏代的發祥地之一,北部地區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胡漢雜居,形成了地方特色節令民俗。

(3)山西的文化和歷史有哪些擴展閱讀

山西被稱為「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博物館」,境內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築物佔全國的70%以上。古人類文化遺址、帝都古城、寶剎禪院、石窟碑碣、雕塑壁畫、古塔古墓、佛道聖地、險堡關隘以及革命文物、史跡等,從北到南,構成了山西古今兼備的人文景觀。

至2013年底,山西省存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52處。忻州五台山為四大佛教聖地之一;大同雲岡石窟是三大佛教石窟之一;大同北嶽恆山為中國五嶽之一;懸空寺為國內僅存的「儒、釋、道」三教合一寺廟;晉中平遙古城是現存三座古城之一;運城解州關帝廟是規模最大的武廟。

皇城相府、喬家大院、渠家大院、王家大院、李家大院、太谷三多堂、常家莊園、申家大院、孟門古鎮、孔祥熙故居等為山西的民居代表。

❹ 山西有那些傳統文化

1、戲曲

山西是中國戲曲藝術的發祥地之一,被稱為「戲曲搖籃」。漢代時山西大地就出現了戲曲萌芽;元代時山西成了全國戲曲藝術的中心,全國所發現的元代戲台基本都在山西(晉南);1980年晉查顯示,山西地方劇種達54個,佔300多個劇種的六分之一。

2、添倉節

每年農歷正月的二十五日,山西的講究是喜進厭出:囤里要添糧,缸里要添水,門口放些煤炭以鎮宅;上了年紀的居民習慣在添倉日購米買面,以兆全年豐衣足食。

3、山西鑼鼓

威風鑼鼓是流行在霍州、洪洞、汾西、臨汾一帶的民間廣場藝術,特色是「威風」:從鑼鼓的配置打法,演奏隊的組織、表演、著裝,都在展示威風。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李世民在霍州大戰劉武周部,擊鼓迎戰,鳴鑼收兵,取得勝利,於是流傳下威風鑼鼓。

4、麵塑

山西民間麵塑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手工藝品,在民間叫面花,是作為儀禮、歲時等民俗節日中饋贈、祭祀、喜慶、裝飾的信物或標志,是一種由風俗習慣久而積淀成的極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

5、旺火

生旺火是中國北方地區的一種歷史悠久的風俗習慣,主要以山西為主,有說法認為,山西煤炭資源比較豐富,而根據煤炭開發使用的歷史推斷,現代形制的旺火最早可以上溯至漢代,並在古代就已滲透到風俗民情之中,故山西北部地區形成了一種生旺火的風俗習慣。

在春節除夕和元宵節時進行。家家戶戶院落門前都要用大塊煤炭壘成塔狀,稱之為旺火,以圖吉利,祝賀全年興旺。

❺ 山西的文化特色總結 山西的文化特色有哪些

1、山西歷史文化的完整性、先進性和藝術性,對中華民族的形成發揮重要作用。山西文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先進思想流傳幾千年而不枯,藝術精神播撒千萬里而不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成果結晶,是先祖賜給後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財富。千年文明產生巨大影響,也使山西成為地方文化特色最濃厚的地區之一。

2、三晉文化是華夏文化中山西地區的文化。因該地在春秋時是晉國的所在地,到戰國時則分成韓、趙、魏三國,故稱稱為三晉。當時的晉或三晉疆域都遠超過山西。後世所用的晉或三晉則指山西省。戰國時分成韓、趙、魏三國,故稱之為三晉。當時的晉或三晉疆域都遠超過山西。後世所用的晉或三晉則指山西省。西侯度文化,經匼河文化、丁村文化、許家窯文化、崎峪文化,直到14000多年前的下丁川文化,成為中國舊石器時期原始文化發展的完整序列。晉是黃河流域文化的中心,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民族融合帶來佛教在三晉的發展,它為山西留下雲岡石窟與五台寺廟群,成為佛教建築、石刻、雕塑上的藝術寶庫。山西的戲曲歷史悠久,宋金的社戲、元的雜劇,明清梆子都是主要劇種,影響深遠。另外山西的醋、黃土窯洞、民間剪紙亦都表現了三晉文化的特色。

❻ 山西晉中歷史文化

1.晉中有哪些人文特色

晉中是典型的少數民族散雜居地區,基本特點是大分散、小集中。

有回、滿、蒙、彝、土、俄羅斯、鄂倫春、藏、 *** 爾、壯族、錫伯、哈尼、土家等26個少數民族。 晉商文化是以整個山西為背景,以商貿為中心形成的一種文化形態。

它以晉商在中國市場上發跡、稱雄為起點,以明、清兩代,以致延續到民國時期,以商業為紐帶的一系列文化現象。 從歷史根由上講,晉商最早並不產生於晉中。

它有一個從晉南向北的依次推進。到清初,晉中商幫取代了晉南、晉東南商人在晉商中的主導地位,成為晉商最傑出的代表。

晉商的商業活動創造了晉中的商業文化。從經商理念、價值取向、職業道德到經營方式、組織管理手段乃至簿記、珠算、密押等技術方法,形成一整套倫理文化和制度文化。

這是最本質涵義上的晉商文化。此外,由於晉商活動在各行各業中的主流地位,晉商的生存和發展帶動了一系列的文化現象。

從平遙古城1997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到平遙國際攝影大展一年勝過一年的國際影響;從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的走紅,到電視劇《喬家大院》的熱播和話劇《立秋》的轟動;承載著晉商文化豐富內涵的「四大城」(太谷城,平遙古城、祁縣歷史文化名城和榆次老城)「六院」(榆次常家莊園、祁縣喬家大院、渠家大院、靈石王家大院、太谷曹家大院、太谷孔祥熙宅院)。 晉中也是民間文化和非物質文化的集散地:「寒食節」發源於介休,牛郎織女的傳說發源於和順,壽陽傳說是壽星的故鄉,左權小花戲、祁太秧歌、榆社霸王鞭等民間文化滋養著在這片土地上生活,勞作的人們。

每年農歷清明節前二日古稱寒食節,這是源於晉中而傳遍全國的節日之一。起因是春秋時期晉國功臣介子推在綿上邑(今介休)被焚而死,晉文公深感悲痛,下令全國在這一天不準生火做飯,用干糧或冷食充飢。

秦漢以後,逐步成為地方風俗並向外擴散。唐宋時期,有許多文人學士利用寒食節來謳歌介子推「不言祿」的高風亮節。

同時,因清明節前二日正好與「一百五」(冬至後的105天)相吻合,故民間又把寒食節作為冥婚配干喪或暫厝合葬的鬼節日。唐代詩人姚合曾在《寒食》中寫道:「今朝一百五,出戶雨初晴」。

直至明清時期,各地仍延續寒食節餐飲冷食的習慣,用以追念介子推。再是,這一天可以隨便興工動土,民間拆房建房或修橋鋪路時,都要事先在這一天挖挖土地、鏟鏟牆,以示工程已經開始,待日後正式興工時,別的神靈也不會干預。

2.山西晉中有什麼歷史

歷史沿革 晉中市春秋屬晉,戰國屬趙。

秦、漢以後屬太原郡、太原府管轄。晉中地區建於1949年,稱榆次專區,1958年改稱晉中專區。

1970年改為晉中地區。1999年設立地級晉中市。

榆次專區、晉中專區、晉中地區 1949年設榆次專區,專署駐榆次縣。轄榆次、平定、盂縣、壽陽、祁縣、太谷、介休、靈石、平遙、昔陽、和順、左權(原遼縣)、榆社等13縣及陽泉工礦區。

1951年原陽泉工礦區改設陽泉市,由省直轄。原汾陽專區所屬孝義、汾陽、文水、交城、清源、徐溝等6縣劃入榆次專區。

轄19縣。 1952年將清源、徐溝2縣合並設清徐縣(駐清源縣城)。

原興縣專區所屬方山、離石、臨縣、中陽等4縣劃入榆次專區。方山縣遷駐圪洞。

榆次專區轄22縣。 1954年將榆次縣城關區改設榆次市,由省直轄。

離石、方山2縣合並,改名為離山縣(駐原離石縣城)。榆次專區轄21縣。

1958年榆次專區改為晉中專區。原由省直轄的榆次、陽泉2市劃歸晉中專署領導。

撤銷榆次、壽陽2縣,並入榆次市;撤銷清徐、交城、文水3縣,將清徐縣並入太原市;交城縣並入太原市和汾陽縣;文水縣並入汾陽縣。撤銷平定、昔陽、盂縣3縣,並入陽泉市。

撤銷左權縣,並入和順縣。撤銷祁縣,並入太谷縣。

撤銷靈石、孝義2縣,並入介休縣。撤銷離山、中陽2縣,合並設立離石縣(駐原離石縣城)。

撤銷榆社縣,並入晉東南專區的武鄉縣。晉中專區轄2市、7縣。

1960年恢復昔陽、盂縣、壽陽、中陽、文水、交城、左權、榆社8縣。晉中專區轄2市、15縣。

1961年陽泉市改由省直轄。恢復平定、祁縣、靈石、孝義4縣。

晉中專區轄1市、19縣。 1963年撤銷榆次市,恢復榆次縣。

晉中專區轄20縣。 1970年晉中專區改稱晉中地區。

陽泉市改由晉中地區領導。晉中地區駐榆次縣。

轄陽泉市及榆次、壽陽、盂縣、平定、昔陽、和順、左權、榆社、太谷、祁縣、平遙、介休、靈石、孝義、汾陽、文水、交城、中陽、離石、臨縣等20縣。 1971年恢復榆次市,榆次縣遷駐長凝。

將臨縣、交城、離石、汾陽、文水、孝義、中陽等7縣劃歸呂梁地區。晉中地區轄2市、13縣。

1972年陽泉市改由省直轄。晉中地區轄1市、13縣。

1975年榆次縣遷駐榆次市。晉中地區轄1市、13縣。

汾陽專區 1949年設汾陽專區,專署駐汾陽縣。轄汾陽、交城、文水、清源、晉源(駐太原市)、徐溝、孝義、中陽、石樓等9縣。

1951年撤銷汾陽專區,將靈石、孝義、汾陽、文水、交城、清源、徐溝等7縣劃歸榆次專區;石樓縣劃歸臨汾專區;中陽縣劃歸興縣專區;晉源縣撤銷並入太原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沿革(1949-1979)》史為樂編) 1999年9月24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9]124號):(1)撤銷晉中地區和縣級榆次市,設立地級晉中市。

市人民 *** 駐新設立的榆次區。(2)晉中市設立榆次區,以原縣級榆次市的行政區域為榆次區的行政區域。

區人民 *** 駐東順城街。(3)晉中市轄原晉中地區的太谷縣、祁縣、平遙縣、靈石縣、榆社縣、左權縣、和順縣、昔陽縣、壽陽縣和新設立的榆次區。

原晉中地區的介休市由山西省直轄。 位於山西省中部, 地理座標為東經111°23′— 114°28′,北緯36°39′—38°06′。

全地區轄2市9縣,總面積16376平方公里。經過48年開發與建設,晉中地區經濟社會實力不斷增強,城區發展水平有很大提高。

現已逐步形成以紡織、煤炭、機械、化工、食品等專門類較為齊全的工業體系。 晉中地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季風乾燥, 夏季溫度 偏高,秋季天高氣爽,冬季相對寒冷,一年四季氣候分明,晝夜溫 差大。

該區旅遊資源豐富多樣,種類齊全。境內自然、人文旅遊資源 素麗多姿、精巧珍奇。

傳統土特名優產品馳名中外,享譽華夏。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平遙古城就座落在該區域內。

就人文旅遊資源: 祁縣民俗博物館、孔祥熙舊居、「天下第一票號」的平遙,「日升昌」票號、平遙鎮國寺、榆次城隍廟、太谷白塔等精巧獨特,聞名中外。自然旅遊資源有介休綿山、靈石石膏山、和順雲龍山、左權 麻田風光、和順合山奇泉、被視為「種石」的靈石等自然景觀雄偉 磅礴,山光水色,鳥語花香,風光宜人。

此外如晉中剪紙、平遙 牛肉、太谷餅、太谷西爪、平遙推光漆品、洪山陶瓷、祁縣玻璃器皿、榆社阿膠、「龜齡集」酒等名優特產都為晉中旅遊業的發展增添了光彩。

3.山西的歷史文化特色

山西大部地區使用晉語,晉南大部地區使用中原官話,廣靈縣使用冀魯官話。晉語是中國北方的唯一一個非官話方言。晉語別於官話的最大特點就是保留入聲。多數晉語有五個聲調。晉語的聲調有極復雜的連續變調現象。晉語古濁音今讀塞音、塞擦音的字平聲不送氣。晉語保留諸多古漢語特徵。

山西是中國戲曲藝術的發祥地之一,被稱為「戲曲搖籃」。漢代時山西大地就出現了戲曲萌芽;北宋年間,山西各地活躍多種土戲——這些土戲是中國戲曲的雛形;元代時山西成了全國戲曲藝術的中心,全國所發現的元代戲台基本都在山西。

山西是歲時節日民俗最早出現的地區之一。中國歷史上長期奉行夏歷,而夏歷是歷史上夏王朝使用的歷法。山西省的南部地區是夏代的發祥地之一,北部地區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胡漢雜居,形成了地方特色節令民俗。

(6)山西的文化和歷史有哪些擴展閱讀

山西被稱為「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博物館」,境內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築物佔全國的70%以上。古人類文化遺址、帝都古城、寶剎禪院、石窟碑碣、雕塑壁畫、古塔古墓、佛道聖地、險堡關隘以及革命文物、史跡等,從北到南,構成了山西古今兼備的人文景觀。

至2013年底,山西省存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52處。忻州五台山為四大佛教聖地之一;大同雲岡石窟是三大佛教石窟之一;大同北嶽恆山為中國五嶽之一;懸空寺為國內僅存的「儒、釋、道」三教合一寺廟;晉中平遙古城是現存三座古城之一;運城解州關帝廟是規模最大的武廟。

皇城相府、喬家大院、渠家大院、王家大院、李家大院、太谷三多堂、常家莊園、申家大院、孟門古鎮、孔祥熙故居等為山西的民居代表。

閱讀全文

與山西的文化和歷史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