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文化素養
文化是一個內涵十分豐富的概念。泛指一般知識、禮儀、習俗。它包括知識、科學、品德、情感、方式、方法、作風、文風、學風、紀律、機構、制度、傳統、習 俗、 生活、飲食、娛樂、休閑等。包括人類所創造的全部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包括意識形態:政治、法律、道德、哲學、藝術、宗教等;包括國家和社會的組織機構和規章制度;包括人際關系、國際關系以及各種交往、交換、交流關系,還有人與自然的關系;包括人的文性、理性、修養、本質、形象等;
包括人的文化品味。
素養是平時經常有意識的學習、實踐和修養,以及社會輿論、環境暗示的影響,從而使自己的知識、能力、作風、品德、胸懷、境界達到了一定的水平。
素養的養成,是在素質的基礎上不斷積累和沉澱的過程,不斷理解和深悟的過程,不斷提高和豐富的過程,不斷完善和完美的過程。
素養,不可能一蹴而就。
積極的素養,是綜合性的,既是知識,又是能力,還是品德作風,又是胸懷境界
什麼是文化素養?
一、文化品味
(1)、一身正義、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始終一貫、實事求是,有智者的純真;
(2)、對人真誠、講誠信、講原則、無虛偽、無欺詐、有時尚之新風;
(3)、創造性強,有新鮮味;
(4)、思維方式奇特,有哲理味;
(5)、人品正直廉潔,無腐敗味;
(6)、講樸素、講簡潔、講清淡、講透明,無貴族味;
(7)、有文學藝術修養、舉止高雅,言談能勵志壯行,有新儒之風;
(8) 心理健康、形象得體、方式靈活、謹慎;氣質自然、性格穩健,得不狂,遷變不驚,見難不怕,臨險無畏,決策果敢幹練,對人有禮有節,凡而不凡,有光有色。保持平常心,只求社會功利,不求個人功利,有高境界的坦盪之志。
(9) 情真、心善、愛美、好學,有人氣、有骨氣、有志氣,無氣、惡闊氣、忌俗氣,形象清晰;
(10) 風格成熟,有情與才的結合,朴實與高雅的結合,自然與修養的結合。能強化自己的長處,能轉化自己的短處。敢於直面問題,敢於追求完美。風度從容,格調高雅,趣味高雅,追求凈化,愛好時尚,傾向凈化,敢斗困難,敢闖禁區,熱愛自然,人生淡澄。能把物質利益、經濟關系,人格化、高雅化,形象不俗。
二、知識視野
(1)、基本知識豐富;涉獵領域多、寬、新;
(2)、有系統知識;有規律性知識;
(3)、能解釋常見的現象;能從常見現象中看出問題的症結;
(4)、生活誤區少;不是井底蛙。
三、情感態度、人文情懷、生命觀:
情感的表現形式是感受和體驗。通過感受和體驗,如果符合自己的需要,就會產生積極傾向和態度;如果不符合自己的需要,就會產生消極傾向和態度。其靈魂雖是心理,實是文化素養。
人文情懷,是對人報以充滿人性人道的情意。
符合情理的生命觀:任何生命,都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都有生存、遺傳、發展的要求和權利;都是人類的夥伴;人類有責任保護他們;人類的文化,不容加害他們;人類的覺悟,要善待他們與他們和諧共處。也就是說:
(1)、對先進事務和先進文化,要抱以滿腔熱情。
(2)、自己能內化情緒,控制欲求,適應社會需要和限制。
(3)、力求自己的情感是德、智、體、美的完善結合,泛化、凈化、單純化,深刻穩定,對自己的追求,能天天堅持,終身不懈。
(4)、識美醜,明是非,辨,知榮辱;有責任感、義務感和犧牲精神;愛真理、學英雄、爭先進。
(5)、不被浪漫、低級、膚淺、粗糙、貧乏、庸俗的縱情所左右。
四、審美情趣
(1)、追求真、善、美,反感假、惡、丑;
(2)、對詩、書、畫有基本修養;
(3)、實踐哲理與人生的結合;
(4)、不求物趣,愛而無欲,只求理解與溝通,樹立無私有光的形象;
(5)情審理勝;不粗、不俗、不迷、不狂;
(6)、崇敬英雄、羨慕義舉、見賢思齊、造福創美。
五、思想觀念
(1)、頭腦清醒、冷靜、理智;
(2)、概念明確、准確、正確,認識符合客觀實際;
(3)、意識凈化、現代化、有限進行;
(4)、追求理想,關注社會;
(5)、價值觀凈化,有社會性;
(6)、尊土愛鄉,保家衛國,盡心盡力,不辱使命;
(7)、講學習,講勞動,講實踐,講服務,講創造,講奉獻;
不比地位,不比財富,不比享受。
六、道德修養,規則意識,誠信做人
道德修養,是知識文化的淀積。
社會是復雜的,必須要有一定的規范。為了立足社會,為了做一個符合自己理想的人,必須要有修養。
當今,規則意識,游戲規則特別熱,這是道德的發展。
人,無誠不真,無信不立。人,要真誠可信和誠實守信,要推誠樹信和竭誠置信,要開誠見信和坦誠取信。這既是傳統美德,又是時尚規范,還受法律約束。
誠信能創造友誼,創造聲譽,創造資本,創造成功,創造人生。
無論你有多能、多強,只要無誠信,以票就否決了,就不再受歡迎了。
七、胸懷境界
(1)胸懷狹窄,境界低俗,必然自私自利,唯利是圖,損人利己。抒展的胸懷,上升的境界——變小為大,敢負歷史使命,有限生命可爭無限風光;
(2)、變求存為奉獻,敢負社會責任,平凡人生能創非凡價值;
(3)、識大體,顧大局,順大勢,求大同。
(4)大胸懷、高境界,必養大德,揚大志,為大同,為大成;理解一切,包容一切,承受一切,成全一切;自然,充實,樂觀,滿足。
八、傳統習俗:
(1)、人生態度,老成持重;
(2)、文學藝術,成熟多采;
(3)、科學技術,既要講分析,重個例,又要講綜合,重整體;
(4)、家的倫理觀:講溫靜,講溫和敦厚;
(5)、道家的自然觀:講虛靜,求純真無為;
(6)、佛家的人生觀:講寂靜,求了悟超晚;
(7)、馬列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8)、人民群眾的審美意識:講真求佳,樹德揚善,獻愛創美。
(9)、民間風俗習慣:(衣、食、住、行、樂、游、手工工藝等)
(10)、經濟適用,得體、合格、美觀、安全、熱烈、朴實。
九、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然觀,發展觀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然觀,發展觀是傳統文化和先進文化的凝結。
價值觀:在價值取向和價值認定中,要堅持勞動的凝結,要堅持真理,要堅持實踐標准;不能強調金錢、利益、權益、私交、實惠的凝結;要以勞動、服務、創造、奉獻論價值;強調社會價值、凈化價值。堅持理性的是非觀、公私觀、幸福觀、生死觀、審美觀、利益觀。只有勞動才能創造利;只有利他,才能實現義。
自然觀:適應自然——改造自然——善待自然,保護自然,實現自然的生態平衡。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建設美好家園。
發展觀:人的全面發展和終身可持續性發展;資源利用和可持續發展;再也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這是無知識,無文化,無覺悟的表現;要搞知識經濟,高優化配置,搞均衡發展;真正明確發展是硬道理。
B. 什麼是「文化素養」
文化素養指人們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較為穩定的,內在的基本品質,表明人們在這些知識及與之相適應的能力行為,情感等綜合發展的質量,水平和個性特點。
素養是指一個人的修養,與素質同義,(素養與素質同義,這一說有待商榷吧)從廣義上講,包括道德品質、外表形象、知識水平與能力等各個方面。在知識經濟的今天,人的素養的含意大為擴展,它包括思想政治素養、文化素養、業務素養、身心素養等各個方面。
素質其本源為溝通的層次和傳達的印象品位,分專業素質和社會素質.。
人與人溝通又分同層次溝通、跨層次溝通;單向交流、單對群交流;發展性交流、傾蓋之交、利益之交;泛泛而談,群起攻之;鴻儒之口、威逼利誘等更多 。
(2)文化素養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文化素養不只是學校教給你的科學技術方面的知識,更多的是指你所接受的人文社科類的知識,包括哲學、歷史、文學、社會學等等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通過你的語言或文字的表達體現出來、通過你的舉手投足反映出來的綜合氣質或整體素質。
所以有知識的人不一定有文化,不一定有思想,因為科學技術方面的知識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現在學校教育傳授的技術方面的知識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
素養是後天形成的。我們並不是生來就具備某些素養(盡管我們相信能力和學習的潛能是先天的),而是我們後天漸漸習得的。它們是循環往復的模式, 不是單一的事件或技能。我們能加以左右,能有意識地、有意地選擇素養的實踐,而不是依賴自動駕駛儀的「無腦運動」。
C. 文化素養包括那些
文化素養指人們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較為穩定的,內在的基本品質,表明人們在這些知識及與之相適應的能力行為,情感等綜合發展的質量,水平和個性特點。
素養是指一個人的修養,與素質同義,(素養與素質同義,這一說有待商榷吧)從廣義上講,包括道德品質、外表形象、知識水平與能力等各個方面。在知識經濟的今天,人的素養的含意大為擴展,它包括思想政治素養、文化素養、業務素養、身心素養等各個方面。
素質其本源為溝通的層次和傳達的印象品位,分專業素質和社會素質.。
人與人溝通又分同層次溝通、跨層次溝通;單向交流、單對群交流;發展性交流、傾蓋之交、利益之交;泛泛而談,群起攻之;鴻儒之口、威逼利誘等更多 。
(3)文化素養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文化素養不只是學校教給你的科學技術方面的知識,更多的是指你所接受的人文社科類的知識,包括哲學、歷史、文學、社會學等等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通過你的語言或文字的表達體現出來、通過你的舉手投足反映出來的綜合氣質或整體素質。
所以有知識的人不一定有文化,不一定有思想,因為科學技術方面的知識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現在學校教育傳授的技術方面的知識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
素養是後天形成的。我們並不是生來就具備某些素養(盡管我們相信能力和學習的潛能是先天的),而是我們後天漸漸習得的。它們是循環往復的模式, 不是單一的事件或技能。我們能加以左右,能有意識地、有意地選擇素養的實踐,而不是依賴自動駕駛儀的「無腦運動」。
5
D. 素養包括哪些方面
素養包括思想政治素養、道德素養、文化素養、業務素養、身心素養。
素養,讀音sù yǎng,漢語詞語,指平日的修養。
解釋
平日的修養。
修習涵養。
平素所供養。
出處
《後漢書.卷七四下.劉表傳》:「越有所素養者,使人示之以利,必持眾來。」
《漢書·李尋傳》:「馬不伏歷,不可以趨道;士不素養,不可以重國。」
宋·陸游 《上殿札子》:「氣不素養,臨事惶遽。」
元·劉祁《歸潛志》卷七:「士氣不可不素養。如 明昌 、 泰和 間,崇文養士,故一時士大夫,爭以敢說敢為相尚。」
郭沫若《洪波曲》第八章六:「他雖然是一位經濟學專家,而對於國學卻有深湛的素養。」
《後漢書·劉表傳》:「 越 有所素養者,使人示之以利,必持眾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素養
E. 文化素養的具體表現
文化素養包括人的個人的才智,能力,道德素養,道德素養,道德,社會意識形態之一,人們行為的准則和規范,素養及修養個人在道德上的自我鍛煉以及由此達到的較高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在不同的社會和諧集中。
人們的道德素養有不同的目的,內容和途徑,材質才能和智慧能力是完成一項目標和任務做起現出來的素質,文化素質是人們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教育穩定的,內在的基礎品質表明,人們在這些知識與之相應為行為,情感和綜合發展素質水平和個性特點,文化素質不只是學校交給的科學技術方面的知識,更多的是指所接受的人文化文社科類的知識,包括哲學,歷史,文學社會等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通過個人的語言或文字的表達,體現出來,通過個人的舉手投足,反映出來,綜合氣質和整體素質,所以有知識的人不一定有文化,不一定有思想,因為科學技術方面的知識有更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先學校教育傳授的技術方面的知識區有局限性和片面性
F. 成才要有文學知識,作者說的文化素養包括哪些內容
文化素養:
包括欣賞水平,知識儲備,鑒賞能力,生平簡介,文學貢獻。
G. 文化素質是什麼意思
文化素質指人們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較為穩定的,內在的基本品質,表明人們在這些知識及與之相適應的能力行為,情感等綜合發展的質量,水平和個性特點。
另外文化素養不只是學校教給你的科學技術方面的知識,更多的是指你所接受的人文社科類的知識,包括哲學、歷史、文學、社會學等等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通過你的語言或文字的表達體現出來、通過你的舉手投足反映出來的綜合氣質或整體素質。
提高文化素質的方法:
文化素質的提升需要實踐的錘煉。文化素質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在人們認識、改造自然和社會的過程中逐步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文化素質的提升需要依託物質載體。只有在意識到知識儲備匱乏的同時,藉助參加文體活動,讀書特別是經典型的書籍,多閱讀瀏覽新聞來增加社會閱歷,才能提高文化修養。多看書,多思考。文化素質不是一個月兩個月可以改變的,是需要一年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H. 文化素養什麼意思
文化素養是指人們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較為穩定的,內在的基本品質,表明人們在這些知識及與之相適應的能力行為,情感等綜合發展的質量、水平和個性特點。
素養是指一個人的修養,與素質同義,從廣義上講,包括道德品質、外表形象、知識水平與能力等各個方面。在知識經濟的今天,人的素養的含意大為擴展,它包括思想政治素養、文化素養、業務素養、身心素養等各個方面。
I. 文化素養包括:知識素養、、政治素養、、以及多種其他學科知識修養
人們對文化修養的理解,多數人把對漢語言掌握的多少、漢語言使用的靈活程度、書面語言的使用能力和技巧看做是文化修養的高低的標准,實際是把文化修養和文學修養等量齊觀了,可以說這是一種狹義文化修養的界定和理解。這是對文化修養的片面理解。其實,文化修養是指人的綜合素質,不但包括對哲學、歷史、文學、法律等等社會科學的汲取量,也包括道德修養、藝術鑒賞能力,還包括對自然科學知識的理解、掌握、運用,乃至包括宗教信仰、情感世界。文化修養是認知世界、感悟世界、創造生活、駕馭生活的綜合素質。
公民文化素養的高低是衡量一個民族和一個國家智力水平和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公民文化修養的提高,是一個民族和一個國家能否強盛的基礎所在。從最基礎生活增面,公民的文化修養水平關涉到每個公民的生活質量。沒有好的文化修養的公民,生活是單純的,是純粹物質的享受,領略不到精神享受的愉悅,不會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