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齊魯文化即齊魯精神,包含哪些
齊魯文化即齊魯精神,包含的有以姜太公為代表的思想學說和當地的土著文化。
齊魯文化是「齊文化」和「魯文化」的合稱。東臨濱海的齊國產生了以姜太公為代表的思想學說又吸收了當地土著文化並加以發展兩種古老文化存在差異。
相對來說,齊文化尚功利,魯文化重倫理;齊文化講求革新,魯文化尊重傳統。兩種文化在發展中逐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豐富歷史內涵的齊魯文化。
齊魯文化的地位:
在中國上古時期,由於山川阻隔,交通極為不便。西周以來,以各個重要的諸侯封國為中心,逐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在眾多的區域文化中,魯國的文化居於一種領先的、中心的地位。
在區域文化的研究中,人們往往將魯文化與齊文化相互比較,這是很有道理的。齊、魯兩國地域相鄰,在文化方面具有很多的可比之處。就先秦時期兩國的文化而言,它們有同有異。從實質上說,崇周禮、重教化、尚德義、重節操等等都是兩地人民共有的風尚。
Ⅱ 齊魯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
齊魯文化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正宗,在中國古代文化發展過程中起核心作用和主體作用,其凝聚力和生命力來自其基本精神.齊魯文化的基本精神,我們大體歸納如下幾點:自強不息的剛健精神、崇尚氣節的愛國精神、經世致用的救世精神、人定勝天的能動精神、民貴君輕的民本精神、厚德仁民的人道精神、大公無私的群體精神、勤謹睿智的創造精神等.這些,對我們民族優秀傳統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齊文化的源頭是尊賢上(尚)攻,是一種比較開放的思想.主要分為在軍事是富國強兵,思路上不拘一格,注重經濟的發展,在禮儀方面將就簡單實用.是一種重利的文化.
魯文化的源頭是親親尚恩,是一種比較保守的思想文化.注重禮節,是儒家文化的前身.更注重與社會禮儀.是一種尊禮的文化.但是實用性不強.傳統的文化是仁,禮.注重人倫,綱常,宗法,秩序穩定.
齊國兵學獨樹一幟,其他各國無與倫比.孫子集其大成,著成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影響的兵典——《孫子兵法》.
在科學技術方面,春秋戰國時代的主要成就也多出齊魯.魯班不僅是能工巧匠,被尊為土木工匠的祖師,他也是一位發明家.傳說鋸、傘等是他發明的.
在天文學方面,齊人甘德在全國是首屈一指的.他的天文著作與魏人石申的著作合為一本,叫《甘石星經》.二人各有所長,但總的看甘氏早於也高於石氏.
在地理學方面,鄒衍的大九州說,雖是由近及遠、「由小推大」地推測加想像推出來的,但征諸後來的地理發現,不能說他不是一項科學的推測.同時,他深觀陰陽的變化,作「五德終始」論,也是有天文學深厚基礎的.
在醫學方面,神醫匾鵲——秦越人出於齊地鄭陽,在當時也是無人可與他比肩的.
五嶽獨尊;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孔子故裏--曲阜;台兒庄大戰紀念館;鐵道游擊隊影視城等等.
Ⅲ 齊魯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徵體現在哪些方面
一、文學
2011年8月,莫言創作的長篇小說《蛙》獲得第8屆茅盾文學獎。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為其「以幻覺現實主義融合了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首位獲得該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籍作家。
二、藝術
山東民歌代表作有漢代的《梁父吟》、清代的白雪遺音,以及現代的《沂蒙山小調》等。地方曲藝形式有山東梆子、山東快書、呂劇等。
三、宗教
山東省現在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五種宗教。
四、語言
山東地區存在不同的山東話方言,在語音、詞彙、語法方面有所差異。錢增怡等學者將山東方言分成兩大區和四小區,而李榮則分成冀魯官話、中原官話和膠遼官話三個區。
五、民俗
山東民俗有齊、魯兩種不同的風格。齊俗繼承東夷文化傳統,較少受宗周禮制的束縛,帶有商品經濟的色彩。魯俗則試圖用周禮來替代原有的文化傳統,更帶有自然經濟的色彩。
其中,魯中平原以農耕文化為特色,濰坊風箏、楊家埠年畫散發著濃郁的泥土氣息;膠東沿海漁家風情濃郁,粗獷奔放;魯西地區傳統深重,是孔孟之鄉。
(3)齊魯文化領域有哪些擴展閱讀
形成融合
自遠古時代,以齊魯為代表的山東地區就確立了堂室、欄廄、宅院為結構的家庭居住模式,孟子稱作「五畝之宅」。數千年來,以家庭副業、樹藝木果、飼養六畜為內容的庭院經濟在自給自足的家庭經濟中佔有相當大的成份。
山東地區庭院經濟的開發始於齊魯立國,姜尚、管子、晏子、墨子、孟子的富國思想中都有發展庭院經濟的主張,反映著鮮明的庭院創收的富民意識。管子認為,「養桑麻,育六畜,則民富」,「六畜育於家,瓜瓠葷菜具備,國之富也」,「一樹一獲者,谷也;一樹十獲者,木也」。很顯然,管仲已把庭院經濟納入他治齊的經濟政策之中。
孟子把庭院經濟納入其「仁政」措施。他向梁惠王構畫了一個田宅、農桑、禽畜相結合的自給自足的小農家庭經濟藍圖:「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
孟子不像孔子那樣不關心耕稼園圃。孟母三遷的故事,說明孟子特別留意四鄰的生業。東鄰殺豬,也要問個為什麼。孟母失口說了個「啖汝」,只好當真從東鄰買肉以明不欺。再聯系孟母斷織的故事,這買肉的錢應為紡織所得。所以,上述主張來自孟子對鄒魯庭院經濟的經驗,帶有向梁惠王交流的性質。
Ⅳ 齊魯文化的資料
齊魯文化是先秦時期在今山東省境內形成和發展的一種地域文化。進入秦漢以後,在政治大一統的背景下,隨著法家學說、陰陽五行學說、黃老之學、儒學相繼登上統治階級的政治舞台,齊魯文化逐漸由地域文化演變為一種官方文化。齊魯文化既是一個歷史范疇,又是一個文化范疇。作為歷史范疇,自有其歷史的局限性;但作為文化范疇,又有其歷史超越性,齊魯文化的現代價值就是這種歷史超越性的表現。 一早在遠古時代,黃河下游地區就是當時文化發達之區,生活在這一地區的炎帝氏族及其後裔創造了東夷文化。考古資料表明,發源於黃河下游的以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為代表的東夷文化一度處於當時文化發展的領先地位。而當時生活在黃河中上游地區的黃帝氏族及其後裔則創造了以仰韶文化為代表的華夏文化。東夷文化和華夏文化共同創造了早期的黃河文明。經過夏、商、周三代,文化代代相因,漸次融合,最終形成了中華文明的兩個主幹——夷夏文化,而齊魯文化正是夷夏文化融合而產生的一種地域文化。 自西周初年齊魯建國至春秋,是齊魯文化兩大文化體系的形成時期。隨著西周的建立,來自西方的周文化逐漸沿黃河東下,到達下游地區。周文化和東夷文化在接觸過程中,由於齊、魯兩國人文環境、地理條件的不同和建國方略的差異,造成兩種風格迥異的文化體系:齊文化和魯文化。在西周和春秋長達六七百年的時間里,齊文化和魯文化沿著各自獨特的道路發展,使黃河下游地區的文化格局呈現出多元化狀態。齊文化是以東夷文化為主、以周文化為輔而形成的一種文化系統。經濟上,從齊地靠海、土地瘠薄的實際情況出發,除了繼承周的「重農」傳統外,又實行「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的政策,以農業為主,農、工、商並舉;政治上,不囿於周之「尊尊而親親」的宗法原則,而是「舉賢而尚功」;文化上,主張寬松自由,兼容並包,「因其俗,簡其禮」。齊文化最終成為一種合時俗,務實際,具有革新性、開放性和包容性的功利型文化傳統。魯文化則是以周文化為主、以東夷文化為輔而形成的一種文化系統。經濟上,由於魯的封地位於泰山以南的平原,肥沃的土地適於農耕,這就使魯文化一開始就具有一種農業文化的特徵。政治上,魯國統治者強調周的宗法制度,主張「尊尊而親親」;文化上,則採取「變其俗,革其禮」的方針,用周文化強行改造土著文化,其所講求的禮樂仁義即是重禮的周文化和重仁的東夷文化結合的產物。魯文化逐漸發展成為一種重仁義、尊傳統、尚倫理、貴人和的道德型文化傳統。 戰國秦漢時期,是齊魯文化的綜合發展時期。進入戰國,由於齊國對魯國的兼並,造成黃河下游地區政治上的局部統一。而學術文化界興起的百家爭鳴,則促進了區域間的文化交流。在這個背景下,齊、魯兩大文化傳統的交融日益發展,逐漸走上了一體化的道路。戰國時期,齊、魯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響,表現在思想領域,主要是孟子對齊學的批判吸收,鄒衍陰陽五行說對魯學的滲透以及管子學派和荀子對齊學和魯學的揉合。特別是《管子》、《荀子》的出現,反映了齊魯兩大學派走向統一的歷史趨向。秦及漢初,齊學盛極一時,主要表現在黃老學和陰陽五行學的盛行。這一歷史時期齊學與魯學的融合,為其後董仲舒以陰陽五行說構築新的儒學體系作了理論准備;同時也為漢代儒學內部的齊學與魯學以及今古文經學之爭埋下了伏線。經過東漢今古文經學的學術之爭,雙方相互批判又互相滲透,至東漢末年,一代經學大師鄭玄會通古、今文經學,最終完成了齊魯文化一體化的過程。 齊魯文化是一種混合型文化。它不僅融合了齊文化和魯文化,而且兼收並蓄,廣泛吸收了其他地域文化的長處,逐漸形成了一種具有完備的自我調節和更新功能、再生能力很強的文化。特別是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齊魯文化實際獲得了在政治和文化上的支配地位,成為一種政治大一統背景下的官方文化,最終融入到統一的中國傳統文化之中,並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
Ⅳ 齊魯的文化特點
齊魯文化的特點。
齊魯文化也是齊國與魯國合並而成的文化代表。本期地區文化簡述齊魯文化的特點。
齊魯文化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發揮重要作用,其凝聚力和生命力來自其基本精神。齊魯文化的基本精神,我們大體歸納如下幾點:自強不息的剛健精神、崇尚氣節的愛國精神、經世致用的救世精神、人定勝天的能動精神、民貴君輕的民本精神、厚德仁民的人道精神、大公無私的群體精神、勤謹睿智的創造精神等。這些,對我們民族優秀傳統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四種文化學說既各有區別,又共存於一個統一體中,有著內在聯系,形成一種有特色的地域文化。一般來說在戰國晚期魯文里奇,有以下的特點。
其一,多元性。齊國、魯國在初建國時,既有西周文化,又注意吸收當地文化,所以從文化的淵源和基礎來看,既有周人的傳統文化,又融合了當地土著文化和部分殷文化,所以齊魯文化的基礎是多元的。在以後的長期發展中,齊魯文化不斷吸收和融合各種文化成分,繼續沿著多元化的方向。戰國時形成的諸子百家中,許多學派與齊魯文化都有淵源關系。
其二,自由開放。西周時期,齊魯是東方大國,遠離成周,有相對的獨立性,文化形成各自的特色,其發展有較大的自由。春秋戰國各諸侯國割據一方,周天子失去權威,思想文化的載體士人知識群體正式形成,這些拉文化的發展是一個更廣泛的基礎。
尤其是士人階層在這個時期有相對的獨立人格和自由認識自然與社會的權力,形成各自的價值判斷。他們可以把一切客體作為認識對象,自由地研究和解釋,形成不同的學說理論。下學宮建立後更是如齊國孟荀列傳此。
正如《史記》所說:「自鄒衍與齊之稷下先生,如果淳於髡,沈島,前年底,當時的兒子,片田,鄒家華,信徒錫,各著書言治亂之事,以干世主,豈可勝道哉!」魯國文化以儒學為主,以厚重著稱,但儒學本身是一種開放的文化。
孔子、孟子、荀子諸位儒學大師一方面吸收各種思想學說的有益成分,一方面又到各國游歷,宣揚和傳播儒家學說,使魯文化在保持其特色的同時,機會跨越,文化和其他領域,施肥相互影響,促進了魯文化的進步和發展。
其三,駁雜宏富。先秦時期由於交通不發達,小農經濟佔主導地位,商品經濟落後,形成許多特色的地域文化,各地域文化往往在封閉或半封閉的狀態中發展,因而使一些地區的文化形成保守、內容單一的特點,而齊魯則不同。
如,在平原位於原流量的不同文化又長期具有自由開放的特點,因此到春秋戰國時期形成駁雜宏富的特點。這主要表現在齊魯區文化內容的多樣性上。儒家、黃老道家、法家、陰陽家、兵家、墨家等都在此地形成,有深厚的基礎,在各自的流傳發展中,又互相融合吸收,更顯示出駁雜宏富、內容充實的特點。
Ⅵ 你所不知的山東齊魯文化
齊魯文化,確切地說,齊魯文化是齊文化和魯文化的統稱,春秋時期的魯國,產生了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學說,而東臨濱海的齊國卻吸收了當地土著文化(東夷文化)並加以發展。兩種古老文化存在差異,相對來說,齊文化尚功利,魯文化重倫理;齊文化講求革新,魯文化尊重傳統。兩種文化在發展中逐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豐富歷史內涵的齊魯文化。
自強不息的剛健精神
剛健自強是齊魯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其發展的內在動力。它像源頭活水,給齊魯文化以無窮的生命活力。齊魯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姜太公、管仲、晏嬰、孔子、孫子、墨子、孟子等,以他們為代表的儒、墨、管、兵等家學派,都是積極入世、救也,充滿剛健進取、自強不息精神的。管仲重功名,尚有為,不拘小節,富國強兵,相齊桓公,霸諸侯,成就了齊桓公的首霸事業。
孔子重「剛」,把「剛」作為仁的德目之一,積極進取,「為之不厭」,「好古敏求」,「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論語,述而》)孔子的這些思想,在《易傳》中有所發展。《彖傳》提出「剛健」觀念,贊揚剛健』精神雲:「剛健而文明」(《大有》),「剛健篤實輝光」(《大畜》)。
《象傳》提出「自強不息」原則。雲:「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乾卦》)。孫子兵家,為安定天下,統一天下,主張用正義的戰爭制止不義之戰。墨家比儒家在進取有為方面有過之而無:不及。為了救世救民,推行其兼相愛、交相利的主張,「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莊子,天下》),「牽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孟子,盡心》)。其他齊魯諸子,雖觀點不同,但在剛健進取方面,則是一致的,齊魯文化這一基本精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得到充分發揚,成為我們民族的基本精神,對我們民族的自強、自立、發展、壯大,獨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起了巨大的積極作用。
崇尚氣節的愛國精神
氣節即志氣和節操,指的是為堅持正義和真理,寧死不向邪惡屈服的品質。氣節之中,民族氣節為重。民族氣節是愛國主義的道德基礎,它以維護民族、國家利益為最高原則,表現出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和強烈的憂國憂民意識。在這一點上齊魯諸子是有共同特點的,是他們共同鑄就了齊魯文化尚氣節的愛國精神,但是最突出的還是儒家。兒子有「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的名言,孟子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公孫丑》)的壯語。孔、盂是說到做到的。孔子周遊列國,到處碰壁,窮於宋、困於鄭、呃於陳蔡之間。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靈公》),繼續彈琴唱歌。在強暴面前,孔干表現出大無畏的精神,如公元前500年,齊魯夾谷之會。齊有司黎彌以獻舞樂為名,欲劫持魯君(定公)。在千鈞一發之際,孔子「歷階而登,不盡一等,舉袂而言」,以禮嚴辭痛斥齊國君臣,挫敗了齊人的陰謀,保衛了魯君安全,維護了魯國的尊嚴。
(見《史記,孔子世家》)在真理面前孔子是「學而不厭」,「敏以行之」。他創辦私學授徒三干,整理文化遺產,進行思想文化的創建,為我們民族文化的建設,作出了永不磨滅的貢獻。孔子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其思想永遠閃爍著愛國主義的光輝。
孟子則善養「浩然正氣」,以充塞天地的氣概,推行其王道主義,把治理天下作為己任,提出「樂以天下,憂以天下」(《孟子,梁惠五下》)的主張,為追求真理,維護正義,可以捨生忘死。管仲,自古有爭議。他與召忽輔佐公子糾,公子糾死難後,召忽死之,管仲不,反事其仇公子小白,也就是齊桓公。因此,有人非議他。孔子的學生子路、子貢就提出管仲「非仁乎?」的問題。孔子對管仲以仁許之,說:「如其仁!如其仁!」又說,「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如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豈若匹夫匹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論語憲問》)管仲自己解釋這件事,不死於公子糾之難,是因為他「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史記,管晏列傳》)管仲的「功名」是與治天下連在一起的。他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尊王攘夷,救邢,存衛,立曹,北逐戎狄,扞衛了中原和平和文明。這與死於一人、一姓的主人相比,是大局,是民族國家的大節。孔子以仁許之,正是對他這種大節的肯定,故管仲的愛國主義是深層的,一般具有忠君忠主思想的人是不能理解的。
Ⅶ 山東有什麼文化
齊魯文化是先秦時期齊魯國地盤對照至今山東形成和發展的一種地域文化,包括道家文化、兵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以及陰陽、縱橫、方術、刑、名、農、醫等。其中最核心是儒家文化。據當代作家田茂泉說,進入秦漢以後,齊魯文化逐漸由地域文化演變為一種官方文化和主流文化。 齊魯文化的淵源,應追溯到距今5000年以前聚居在齊魯之地的古老民族——東夷族的發展。這個在傳說中曾以後羿和大舜為榮的民族。自20世紀以來,大量史前考古挖掘出的文物和數千遺址證明這是一個文化發達早、文明程度高的民族。在齊魯之地上,不僅存在著從8000年前的後李文化到北辛、大汶口文化,再到龍山文化直至距今4000年左右的岳石文化這樣一個在文化傳統演變上一脈相承又相對獨立的文化譜系,而且發現了距今5000年左右眾多的城堡遺址和標志著文明發展程度很高的圖像文字、陶文以及生產的大量精妙絕倫的蛋殼黑陶及各種手工飾品。在戰國時期,儒學實際上已經占據了魯國、齊國兩個國家,實現了儒學齊魯化。秦漢時期,董仲舒吸收了齊國和魯國的新的思想,形成了新儒學體系,得到統治階級認可,儒學從此由「齊魯之學」發展到「獨尊儒術」。 根據《中國語言地圖集》的漢語方言分區資料,山東一百多個縣市的方言均屬於官話大區(也叫北方方言)。參考古代清聲母入聲字和次濁聲母入聲字在今天各地的分化規律,山東各地方言又分別劃歸三個不同的官話小區:冀魯官話、中原官話、膠遼官話。
冀魯官話:指通行於河北省、天津市以及山東省濟南、聊城、德州、濱州、淄博、泰安等40餘縣市在內的方言。
中原官話:指分布在河南省、陝西省、安徽北部、江蘇北部及山東魯南、魯西南30個縣市在內的方言。
膠遼官話:分布在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其中山東青島、煙台、威海,大致相當於人們常說的「膠東方言」的范圍。 山東省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五種宗教。
佛教和道教在山東有千年以上歷史,伊斯蘭教主要自13世紀隨回族穆斯林徙居山東後發展的。天主教和基督教主要是在鴉片戰爭後迅速傳播起來的。
1990年,全山東省信教群眾120萬人,宗教活動場所3040處,宗教教職人員2578人。 山東是中國較早有戲劇活動的地區之一。隋代齊倡名動全國,到了唐代參軍戲在山東流行。可以說長期流行的歌舞百戲,俳優活動,是戲曲孕育發展所必不可缺的重要過程。宋雜劇形成後亦波及山東,金末元初產生用北曲演唱的戲曲形式即元雜劇,山東是主要流行地區之一,元人鍾嗣成的《錄鬼簿》和明初賈仲明的《錄鬼簿續篇》中記載的山東籍戲曲作家共28人,能歌擅唱者4人。戲曲最盛之地是東平,單東平籍元曲作家就有高文秀、張時起等10人,最突出的當推高文秀,所作《黑旋風雙獻頭》深得人民的喜愛。戲曲到明清時進入蓬勃發展時期。李開先的《寶劍記》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成就突出。
現代戲曲劇30多種,可分為梆子腔系、弦索腔系、肘鼓子腔系和民間歌舞及說唱形成的戲曲劇種等。 山東流行的梆子腔劇種,有豫劇、山東梆子、萊蕪梆子、棗梆、兩夾弦、東路梆子、河北梆子等多種。獲得梅花獎的豫劇演員章蘭、朱桂琴、李新花等還活躍在山東各地的舞台上。
弦索腔由民間流傳的俗曲小令,主要有柳子戲、大弦子戲、羅子戲。號稱「東柳」的柳子戲是弦索腔劇種中流傳較廣。
肘鼓子腔,以「娘娘腔」為其主要腔調逐漸演化而成的戲曲聲腔。所包含的劇種有柳琴戲、五音戲、茂腔、柳腔、燈腔、東路肘鼓子等。
由說唱發展而來的戲曲劇種有:呂劇、墜劇、漁鼓戲、東路大鼓、八仙戲、藍關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