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常州文化都有哪些

常州文化都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3-03 08:28:06

① 常州的飲食文化和常州的特產及介紹

1、常州大麻糕

10.常州梳篦

② 常州非物質文化遺產

有常州吟誦、《董永傳說》、常州梳篦、錫劇、留青竹刻等。

1、常州吟誦

常州吟誦,又名吟誦調,是常州的傳統音樂形式,用吳語-太湖片-毗陵小片-常州話吟誦。介於唱和讀之間的吟唱古典詩詞文章的藝術。它橫跨文學、音樂、語言三門學科。

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一員,在國內外具有較高知名度。吟誦藝術屬「小眾文化」,與古琴、崑曲相仿,標志著民族文化的最高水準,具有文學、音樂、語言學等多學科的研究價值。

常州吟誦的基本內容相當豐富和全面,,主要有吟詩的音調(包括吟七律、七絕、五律、五絕等「近體詩」的音調和吟「詩經」、「樂府」、「楚辭」、雜言詩等「古體詩」的音調),吟詞的音調以及吟文言文的音調等。

常州吟誦是中國古代詩歌吟唱形式流傳於今的重要見證,它不僅展現了歷史上文人階層吟誦音樂的風貌,也很好地保存了吳語的音韻特色,為我們今天了解中古時期南方詩歌的演唱特點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具有很高的歷史與文化價值。

2、《董永傳說》

董永傳說是中國古代第五大愛情傳奇,第五大民間傳說。最早載於西漢劉向的《孝子傳(圖)》。此後三國曹植的《靈芝篇》和東晉干寶的《搜神記》也都有相關記載。

干寶的記載因主題突出(行孝)、情節完整("鹿車載父"、"賣身葬父"與天女適嫁"助君償債")而在我國農村地區廣泛流傳,成為兩千多年來故事嬗變和文學移植的母本,對後世影響深遠。

2006年董永傳說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萬榮縣文化館、東台市文化館、常州市金壇區文化館 獲得「董永傳說」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3、常州梳篦

梳篦,又稱櫛,中國古代八大發飾之一。是江蘇省常州市歷史悠久的地方傳統手工藝品。古代婦女常把精美的篦箕插在發髻上當作發飾。

梳篦製作是精湛的傳統技藝,用料精良,製作過程頗為講究。製作梳篦的主要材料為毛竹、木材、獸骨等。

制篦業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其始祖是陳七子,常州篦梳其製作技藝形成於魏晉時期,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常州梳篦聲名之盛,在於選材嚴格,工藝獨特,製作精良。

篦箕和木梳從原料到成品,分別需經過72道半和28道工序方可完成。傳承單位為常州梳篦廠。常州還有著名的篦箕巷。

2008年6月7日,常州梳篦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4、錫劇

錫劇,流行於滬寧沿線以及杭、嘉、湖地區和皖南城鄉的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錫劇舊稱灘簧,起源於清乾隆、嘉慶年間無錫、常州一帶的敘事山歌「東鄉調」。太平天國前後,「東鄉調」與道情、唱春、宣卷相融合,逐漸發展成曲藝形式的「灘簧」。

錫劇以唱為主,曲調優雅抒情,生活氣息濃厚,別具江南水鄉風韻,為江南地方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2008年6月7日,錫劇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Ⅳ-103。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江蘇常州市錫劇院、江蘇省演藝集團有限公司、無錫市錫劇院有限責任公司獲得錫劇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5、留青竹刻

留青竹刻又稱平雕,皮雕等,是中國傳統的雕刻藝術。即是用竹子表面一層青皮雕刻圖案,是以竹子表面一層薄薄的竹青為雕刻圖案對象,鏟去圖案以外的竹青,露出竹青下面的竹肌,讓整個雕刻圖形產生圖底變化的竹刻藝術。

留青竹刻是江蘇常州三寶(常州梳篦、留青竹刻、亂針綉)之一。留青竹刻是常州非物質文化遺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留青竹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錫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常州梳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董永傳說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常州吟誦

③ 常州自然、文化遺產有哪些

常州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董永傳說
2.常州吟誦
3.天寧寺梵唄唱誦
4.乾元觀道教音樂
5.泓口絲弦
6.太平軍鑼鼓
7.跳幡神
8.談庄秧歌燈
9.巨村舞龍
10.溧陽竹馬燈
淹城遺址;淹城建於春秋晚期,距今有2500餘年歷史。現存遺址總面積約65萬平方米,從里到外,由子城、子城河,內城、內城河,外城、外城河三城三河相套組成,這種建築形制,在我國的城池遺存中,絕無僅有。1935年,我國考古學者首次對淹城進行了實地調查,確認淹城為一處古代居民活動遺存,引起學術界的關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在淹城內河出土了3條獨木舟和一批青銅器、陶器,這批成組文物的出土,首次展示了淹城遺址獨特的文化面貌和內涵,引起社會和學術界的轟動。這之後,對淹城的研究一直不斷。1986年,江蘇省淹城遺址考古發掘隊首次對淹城遺址進行了為期6年的考古發掘,解決了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作為當年考古發掘隊隊員之一,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員陸建芳經過多年研究後認為:「淹城是吳國的一個軍事城堡,是目前已發現的,世界上春秋時期唯一保存完好,三道城河、三道城牆形制的軍事設施。」

④ 常州有哪些獨特的文化習俗和豐富的地方特產

常州梳篦(簡稱櫛)是我國古代八大發飾之一,自南北朝流行,至今已有一千五百餘年歷史,曾享有"宮梳名篦"之稱。
常州梳篦系天然材料製成,技術精湛,造型美觀,經常使用,有緩解頭痛、治療失眠、提腦、聰耳、明目之保健功效,既是生活必需品,又是玲瓏精緻的工藝欣賞品。
常州梳篦馳名中外,近百年來,多次獲得國際、國內金銀質獎,1915年獲巴拿馬國際和平展覽會銀質獎,1926年獲美國費城博覽會金質獎,1979年獲我國輕工部優質產品銀質獎,91年鋒國家銀質獎,90年長壽相拼梳獲得國家專利權,91年獲第二屆北京國際博覽金質獎,並被評為常州市十大名牌產品。梳篦產品遠銷東南亞、西歐及非洲等國,美譽交加,深受國內外各界人士的喜愛和歡迎。
還有以下特產:
3:景泰藍掐絲工藝畫
景泰藍--古代稱金屬胎琺琅器、金屬胎掐絲琺琅器,是全世界工藝美術作品寶庫中最珍貴的財富之一。
金屬胎掐絲工藝畫是採用傳統的純手工掐絲工藝,在金屬材料底面上構制畫面,畫面主色調與底色採用現代新技術及配色技巧,畫面清晰、新穎,色彩豐富、艷麗,晶瑩剔透,立體感強;在底色襯映下,主題突出,寓意更為深刻,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4:磚刻屏
磚刻屏是一種用篆刻藝術的刀法,將漢碑文字、漢畫圖象刻在明清時期的古磚上,再配上用紅木雕花精緻而成的座屏和掛屏。磚刻屏重量輕、體積小、攜帶方便,其外觀古樸典雅,圖象既有漢代碑刻和畫像石的雄強陽剛之氣,又有古代碑刻的金石之氣,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觀者能從中感受到漢朝文化藝術的博大精深,得到美的享受。
5:亂針綉
由我國著名刺綉藝術家楊守玉教授首創,將繪畫藝術與刺綉技法相結合,打破傳統"密接其針,排比其線"的框架,以針代筆,以線代色,運用長短交叉的線條,來表現物體的深度和廣度。作品具有獨特的藝術效果,宛如油畫或近似藝術攝影。
6:留青竹刻
是一種在竹子表面極簿的一層青筠上進行鐫刻的傳統藝術。竹刻藝人在竹筠上巧施全留、微留、不留、多留、少留的功夫,使作品展示層次、明暗、濃淡、透出較強的立體感;又因竹皮為黃色,竹肌為紅色,年深日久,竹皮竹肌的色澤反差很大,竹肌顏色漸呈紫紅,猶如初熟櫻桃、拋光琥珀,令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
7:天寧寺素齋
天寧寺素齋是有歷史傳統的,各地香客到此朝山進香,遊客來瞻仰游覽,每每喜歡在此用膳,一是趁做佛事之際,宴請親朋好友、品嘗佛門齋味,以表歡聚之情,也是虔誠祝願之意;二來變換口味,或合家共餐,或親朋相聚,不失為一種流行時尚。尤其是酷熱暑天,人們厭煩葷腥油膩,而素齋多數是豆製品,鮮蔬瓜果和香菇、木耳、發菜等山珍海藻,佐以香油烹制,入口清淡,香味可口,加上佛地清凈庄嚴,環境雅緻,一年光顧幾次,調劑生活情趣,滿足好奇心理,確是一件賞心樂事。
為順應經濟發展,改善消費格局,促進旅遊事業,充實飲食文化,增強寺廟創收自養能力,天寧寺於1988年恢復開設了「如意素齋館」,館址廟在山門東側,既有寺廟建築的古樸莊重,又具現代裝修的時代氣派,館內一副抱柱聯描繪得令人神往:「金碧耀琳宮,習靜清齋,入門如意;寬閑臨福地,延年益壽,到此加餐」。聯為邑人著名書法家、詩人錢小山撰題情景交融,對仗工整,僧俗共賞,讀來心曠神怡。館內餐室可分可隔,可同時接待百餘人就餐。素食有宮素、民素、佛素之分,宮素是古代帝王將相聚宴時的素膳;現代民素、佛素中許多品種已躋身名菜之列,這里的廚師大多是在上海玉佛寺和鎮江金山寺素菜館培訓的,能烹調40多種具有傳統特色的佛門素齋和常州地方風味的佳餚。這里的素齋具有佛門色彩的如「佛光普照」,以金黃的粟子為主,象徵佛光,盤周配以碧綠鮮嫩的菜心,赭色的香菇,黃色的杏仁,色彩紛呈,入口酥軟鮮美,香味撲鼻;還有「延年益壽」、「招財納寶」、「恭喜發財」、「五穀豐登」等祝頌吉祥康樂的各色菜餚;精心製作的元寶、佛手、壽桃、色、香、形俱佳,被人們視為精巧的「工藝品」而深受中外賓客的喜愛。
8:金錢菜
常州傳統特產——烏塌菜。由於它的菜片狀如金錢,植株蔥綠而富有生氣,因而習慣上叫它「金錢菜」,以遂四季順利,吉祥如意的心願,舊時天寧寺主持素齋膳堂的當家人,當使人們三伏酷暑季節也能吃到這種「金錢菜」,他認真學習,使「金錢菜」成為他的拿手好菜,他們與一河之隔的桃園村(今桃園新村地段)的菜農,有一個無須簽訂合同的「君子協定」——每年寒冬臘月,要為寺里提供幾千斤烏塌菜,由炊事員洗凈晾乾後,存進裝滿大半「七石缸」豆油的大容器里,不讓烏塌菜「透氣」,到第二年大伏天拿出來,供香客施主來寺做佛事,或宴請客人吃素齋時,作為一道稀有名菜。「伏缺」季節的炎炎盛暑,葉菜並不多,竟能吃到「金錢菜」,清涼爽口之餘,使人自然聯想到那白雪皓皓的冬日景象,自覺涼意頓生,情趣倍增。
9:銀絲面
銀絲面是常州特色品種,有30多年歷史。配料講究,操作工序嚴格,具有面細如絲,色白似銀,柔軟滑爽,富有韌性,下鍋不糊等特點,為《中國小吃譜》收輯品種之一。
10:大麻糕
在清咸豐年間,由仁育橋畔的長樂茶社王長生點心師傅創制,已有140餘年歷史。其特點:色呈金黃,香脆松軟,皮薄酥重,甜餡醇厚,咸餡味鮮,蔥香撲鼻,肥而不膩。為《中國小吃譜》收輯品種之一,1983年被評為江蘇省名特食品。1985年獲市優質產品稱號。
11:茅尖花紅
據傳乾隆皇帝下江南,問到溧陽的風土特產時,大學士史貽直(溧陽下壓人)曾回答說:「茅尖花紅棠下瓜。」可見茅尖花紅是溧陽傳統的土特產之一。茅尖產花紅已有近六年的歷史。花紅樹的老家,在太湖邊的東洞庭山上。那裡湖光山色,環境優美,盛產果木,有「東山枇杷」,「西山楊梅」之說,花紅也是其中的產品之一。
12:南式麻糖
南式麻糖系列產品是常州傳統的土特產品,主要品種有芝麻糖、寸金糖、銃管糖、花生糖、澆切片等。芝麻糖色澤光亮,口味甜、香、松、脆,1984年被評為江蘇省優質食品;寸金糖又稱董糖,內含酥心,外粘白芝麻,具有香、甜、松、酥的特點,1985年被評為江蘇省優質食品;食品澆切片是常州人長期來喜愛的食品之一,具有香、甜、松、脆的特點,1985年被評為江蘇省優質食品
1:天目湖"砂鍋魚頭"
天目湖"砂鍋魚頭"始創於江蘇省天目湖賓館,經江蘇省特級名廚朱順才近三十年的精心烹制,現已被譽為江蘇最佳傳統名菜,成為中國美食天地的一枝奇葩。烹制天目湖砂鍋魚頭,選用天目湖水體中天然生養的大花鰱魚頭作原料,純天然天目湖水為湯基,加上特有的烹調工藝加工而成,由於山青水秀的天目湖不僅周圍山體綠色植被過濾了湖水,而且湖底為沙質而非淤泥,這一獨特的自然環境造就了天目湖水清澈甘甜,纖塵不染,故其中生長的魚類也絕沒有土腥味。因而,"天目湖"砂鍋魚頭以其成品 "鮮而不腥 ,肥而不膩"的優良品質倍受廣大美食愛好者的贊譽。

閱讀全文

與常州文化都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7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7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1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8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0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5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6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