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白族的簡要介紹
白族是中國第15大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貴州、湖南等省。據文獻記載,白族是一個聚居程度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馬三大支系,受漢文化影響較深。
白族先民是洱海周邊的土著昆明人、河蠻人與青藏高原南下的氐人、羌人,以及部分叟人、巂人、爨人、僰人、哀牢人、滇人、漢人等多種族群融合形成的民族。
白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是白族的族源地、祖居地和主要聚居地,約有80%的全國白族聚居於此。此外,雲南昆明、麗江、怒江、迪慶、保山、玉溪、楚雄、文山、臨滄等州市都有白族聚居區。
(1)白族文化內涵有哪些擴展閱讀
白族節日
1、三月街
三月街亦稱「觀音市」、「觀音街」;「祭觀音街」,白族傳統盛大節日,也是白族傳統的民間物資交流和文娛活動的盛會,流行於雲南大理等地。
三月街每年農歷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在大理城西的點蒼山腳下舉行。最初它帶有宗教活動色彩,後來逐漸變為一個盛大的物資交流會。明清時期,四川、西藏、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貿易。它不僅是個交換場所,還是表演各種舞蹈和賽馬、競技的園地。
2、火把節
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
不同的民族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也不同,大多是在農歷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動有鬥牛、斗羊、斗雞、賽馬、摔跤、歌舞表演、選美等。在新時代,火把節被賦予了新的民俗功能,產生了新的形式。
3、繞三靈
白族繞三靈,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傳統節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白族繞三靈是大理白族的一個盛大的傳統節日,也是一種富有生活氣息的白族群眾性歌舞。
白族繞三靈起源於唐南詔時期,清代白族學者楊瓊《滇中瑣記》也有所記載。繞三靈屬農閑季節白族民間的自娛性迎神賽會,流傳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蒼山洱海周邊地區的白族村寨,是當地白族人民農忙前游春歌舞盛大集會。
㈡ 獨具特色的雲南少數民族文化
雲南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居住著4000萬以上的少數民族,其中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納西族、景頗族等10多個民族為雲南省獨有。各民族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也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白族
白族,共有人口160萬人,其中雲南有134萬,而在這134萬人中,又有80%以上的居住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其餘20%不到的白族,散居昆明、元江、麗江、蘭坪等地。
白族自稱百子、白尼、白伙、白人。白族的歷史悠久,經濟文化發達,公元前二世紀就與中原漢族有較為密切的經濟文化聯系,受其影響較深,現在習俗部分與漢族相同。
白族使用漢字書寫,但也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藝術豐富多彩。如優美動人的民間傳說《望夫雲》、《蛇骨塔》等;音樂舞蹈有《大本曲》、《白族調》、《霸王鞭》等。白族的文化水準較高,各種人才輩出,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雕龍畫棟、鳳翥龍翔,具有很深的文化內涵,遠近聞名。
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大理地區的白族男子多穿白色對襟衣,外套黑領褂,海東地區的白族男子則外套皮領褂,或皮質,或綢緞,俗稱「三滴小」,腰系皮帶或綉花肚兜,下著藍色或黑色長褲。女子服飾則各地不一,大理地區多穿白上衣、紅坎肩,或是淺色上衣,外套黑絲絨領褂,腰系綉花短圍腰,下著藍色寬褲,足穿綉花「白節鞋」。
哈尼族
哈尼族共有125萬多人,其中雲南有124.8萬多人。哈尼族是雲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紅河和瀾滄江的中間地帶的哀牢山區。其族源和隋唐時期的「和蠻」有關系,有「哈尼」、「和尼」、「布都」、「碧約」、「卡多」、「雅尼」等自稱。他稱有20多種,建國後統稱為哈尼族。哈尼族的歷史悠久,早期與彝族、拉祜族等同源於古代的羌人。隋唐時代,哈尼族與彝族的先民又同被稱為「烏蠻」。哈尼族有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至今仍在村村寨寨蔚然成風。
哈尼族的服飾多為黑色、藍色鑲彩色花邊。男子多穿對襟上衣和長褲,以黑布或白布包頭,老人喜戴帽。女青年愛用銀鏈、銀幣、銀泡為胸飾。哈尼族民間口頭文學豐富多彩,但由於有語言無文字,有的已失傳。哈尼族喜愛音樂,男女老少能歌善舞,平時都喜歡隨身攜帶樂器。
在盛大的傳統節日里,哈尼族男女唱歌跳舞、打摔跤、磨秋、射弩,熱鬧異常。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把宴席擺到街心,飯桌相連成長龍,進行長街宴,同喝「街心酒」,共慶新春佳節。表現了哈尼族相親相愛,團結互助的精神。
傣族
傣族人口162萬多人,其中雲南有101.4萬。傣族是雲南特有的民族,世代生活在熱帶、亞熱帶氣候的肥沃富饒的壩子,主要聚居在西雙版納、德宏兩州和耿馬、孟連、新平、元江的河谷壩區,小部分居住在景谷、景東、金平、雙江等30多個縣區。傣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傣族歷史悠久,文化豐富多彩,並以豐富的民族民間文學藝術著稱於世。音樂、舞蹈、民歌、民間傳說故事等富有民族特色,影響甚廣。
傣族村寨多臨江河湖泊,住宅通常每戶一座竹樓,竹籬環繞,果樹、翠竹掩映,環境十分優美。傣族人民性格溫和,喜愛歌舞。有人說,傣族婦女的穿著打扮,是全世界最美麗的,它就像孔雀開屏一樣,五彩繽紛,美不勝收,令人嘆為觀止。傣族婦女一般喜歡穿著窄袖短衣和統裙,把他們那修長苗條的身材充分展示出來。上面穿一件百色或緋色內衣,外面是緊身短上衣,圓頸窄袖,有大襟,也有對襟,有淡黃、淺綠、雪白、天藍等多種色彩。有不少人還喜歡用肉色就料縫制,若不仔細看,還看不出袖管,前後衣襟剛好齊腰,緊緊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銀腰帶系著短袖衫和統裙口,下著長至腳背的統裙,腰身纖巧細小,下擺寬大。
傣族婦女的這種裝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圍」之美,加上所採用的布料輕柔,鮮艷明快,會給人一種婀娜多姿,瀟灑飄逸的感覺。傣族男子一般都穿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長管褲,用白布、青布或緋布包頭,有的戴呢禮刷帽,顯得瀟灑大方。傣族無論男女,出門總喜歡在肩上挎上一個用織錦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調鮮艷,風格淳樸,具有濃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圖案多種多樣,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種圖案都含有具體的內容,如:紅、綠色是為了紀念祖先;孔雀圖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圖案象徵著五穀豐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現了傣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傈僳族
傈僳族自稱「傈僳」,「傈」是這個民族的族名,含有「高貴」之意,「僳」一般是指人或族漢文中籍記載的栗粟、栗漱、傈呰、傈蠻、呰蠻都是傈僳族。「傈僳」族名的來歷,據傈僳族老人解釋,「傈」是「四」的意思,「僳」是「人」的意思,「傈僳」即「老四」。「傈僳」二字是傈僳語的音譯。傳說古時候有七兄弟,老大是漢族,老二是彝族,老三是藏族,傈僳族是老四……
僳僳族服飾典雅、美觀、大方。不同地區的僳僳族婦女因服飾顏色的差異而被稱為白僳僳、黑僳僳、花僳僳。白僳僳婦女普遍穿右衽上衣、素白麻布長裙,戴白色料珠;黑僳僳婦女多是右衽上衣配長褲,腰系小圍腰,纏黑布包頭,戴小珊瑚之類的耳飾;花僳僳婦女喜穿鑲彩邊的對襟坎肩,搭配綴有彩色貝殼的及地長裙,纏花布頭巾,耳墜大銅環或銀環,搖曳多姿,風情萬種。
僳僳族男子服飾最早模擬喜鵲的顏色與樣式,稱喜鵲服。上衣是麻布短衫,下穿及膝黑褲,纏黑布包頭。僳僳族男子多喜歡在腰間系一條羊毛綵帶,肩背革制箭包、砍刀等物。
佤族
佤族共有人口35.1萬人,其中雲南有34.7萬之多。佤族是雲南特有民族,主要分布在滄源、西盟、孟連、瀾滄、耿馬縣、鎮康、雙江等縣。佤族的先民在先秦時期便是「白濮」族群的一支,唐代稱為「望蠻」、「望苴子」、「望外喻」;明代稱「吉刺」、「哈刺」;清初稱「卡佤」等。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崩語支,有四種方言。佤族民間文學豐富而優美,滄源岩畫十分有名,是佤族藝術的珍品。
佤族善於雕刻。在佤族村寨中,處處可見雕刻有人物或動物的圖案。佤族崇善紅色和黑色,服飾多數以黑為質,以紅為飾,基本上還保留著古老的山地民族特色。西盟地區的男子用黑布或紅布纏頭,上身穿無領短衣,褲子短而寬,喜歡赤足。青年男子身佩長刀,勁帶竹藤圈,頭戴銀箍,身挎背帶,顯得威風凜凜。他們喜愛裝飾品,耳朵穿孔戴大圓耳環,手戴銀鐲銀鏈。
佤族女子多留長發,飾以銀質發箍,披肩的長發上常用馬尾製作的發網網住,發網上飾有銀珠。女子著黑衣、紅裙,上衣十分短小,蓋胸露腹,無領、對襟、短袖。裙子過膝,常以紅色為底,間有黑白綠條紋。耳懸銀質大耳環,銀環一至三個不等,項帶兩三個銀質項圈和若干彩色珠料,再配上兩三個鳥骨或貝殼製成的項鏈,五光十色,特別耀眼。裸露的腰部纏繞若干竹圈藤圈,染成紅或黑色,有的還雕飾有很多花紋。手臂戴兩三個竹圈銀圈,手腕配銀鐲兩只,小腿纏竹藤圈數圍。
佤族熱情好客,客至以水酒相敬。佤族男女普遍紋身,男子多在勁下、胸前、脊背和四肢繪刺花鳥、牛虎圖案,女子則在勁下、胳膊和腿上繪刺各種形狀的花草。佤族人還喜愛歌舞,常見的舞蹈有「圓圈舞」、「甩發舞」、「春米舞」等。逢年過節,佤族群眾會自主的聚到一起歌舞三天,他們唱的調子很多,主要有以《木鼓調》為主的哀歌,以《賀新房》為主的喜歌,以《蘆笙調》為主的歡歌,根據不同的場合唱不同的調子。
拉祜族
拉祜族歷史源遠流長,有豐富的歷史傳說。傳說拉祜族祖先原來是過著狩獵的生活,為了追逐竄入南方密林中的一匹馬鹿,發現了水草茂盛的草原,而開始從北向南遷徙。其服飾兼具早期北方游牧文化和近現代南方農耕文化雙重風格的特點,也反映了這種歷史和文化的變遷。據考,拉祜族應源於古氐羌系統,屬於古氐羌遺裔之一,生活在青海湖流域一帶,早期過著游牧生活,約在春秋戰國時期,舉族遷入雲南。有人認為,遠在二千年前的西漢時代,游牧於滇西洱海地區的「昆明」或「昆明之屬」,可能就是包括拉祜族在內的彝語支某些民族的先民。當時的「昆明」人還處在「無君長」的原始社會,過著以氏族為單位的狩獵生活。歷史上拉祜族以擅於獵虎而聞名。在巍峨的哀牢山和無量山區,無數碧綠如茵的草坪坡地,便是他們馳騁游牧的場所。
拉祜族的服飾美觀、寬松、大方,極富民族特色。衣尚黑色是拉祜族服飾的一個突出特點,服裝大都以黑布襯底,用綵線和色布綴上各種花邊圖案,再嵌上潔白的銀泡,使整個色彩既深沉而又對比鮮明,給人以無限的美感。拉祜族男子穿無領右開襟上衣和褲管寬大的長褲,裹黑色頭巾。青年男子還要配上一件黑面白里的褂子。頭上有的戴帽子,有的包黑布包頭。帽子用6-8片三角形的藍、黑布拼縫而成,下沿鑲藍布或黑邊,帽頂綴一彩色線穗。婦女的服飾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右襟黑色長衫,兩側於齊腰部位開叉口,衣腳直齊腳面,在長衫叉口及衣邊、袖口,鑲綴紅、白、黃等色的幾何圖紋花邊,沿衣領及開襟鑲嵌數十個銀泡,下穿斜拼襠黑色長褲。另一種是開襟很小的短衫,幾乎像對襟,衣邊鑲有花布條紋,無領,小袖口,衣長齊腰間,下著筒裙。上身內襯一白色汗衫,短衫露在筒裙上面。頭裹黑布包頭或綴有線穗的各色頭巾。穿長褲的婦女,冬季多在小腿部套上綉有花紋的護腿。婦女都慣戴銀耳環和手鐲。同漢族、傣族接觸比較多的地方,拉祜族男女也喜歡穿漢式和傣式服裝。
納西族
納西族是雲南特有的民族之一,絕大部分居住在滇西北的麗江市,其餘分布在雲南其他縣市和四川鹽源、鹽邊、木里等縣,也有少數分布在西藏芒康縣。納西族有本民族語言,納西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納西族在文藝方面獨樹一幟,其詩文、繪畫、雕塑、樂舞藝術名揚古今中外。納西族中家族組織普遍存在,是一個聚居程度較高的民族,瀘沽湖地區納日人的親族組織保持著比較古老的特徵,納西文化受漢文化影響較深。
景頗族
景頗族現有人口12萬人,雲南有11.8萬人。景頗族是雲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各縣的山區及怒江州瀘水縣的片古崗地區,少數散居在騰沖、耿馬、瀾滄等縣。景頗族中有景頗、高日、蒙友等支系,主要使用景頗和載佤兩種方言。據本民族歷史傳說,景頗族先民最早居於青藏高原,約在一千多年前沿金沙江,怒江南遷,到十七世紀以後才逐步定居在緬甸北部和德宏等地。景頗族人以驍勇彪悍、頑強剛毅著稱。他們十分重視本民族的團結。
景頗族男子喜穿白色或黑色對襟圓領上衣,包頭巾,上綴有花邊圖案和彩色小絨珠,外出時常佩帶腰刀和筒帕。婦女穿黑色對襟、下著黑、紅色織成的統裙,腿上帶裹腿。盛裝時的婦女上衣前後及肩上都綴有許多銀泡泡、銀片,頸上掛七個銀項圈或一串銀鏈子或銀鈴,耳朵上戴比手指還長的銀耳筒,手上戴一對或兩對粗大刻花的銀手鐲。婦女戴銀手飾越多表示越能幹、越富有。
㈢ 白族的文化有哪些
白族人民主要節慶活動有「大過年」、「三月街」、「繞三靈」、「火把節」、「耍海會」、「拜日望」等。同漢族相同,也過清明、端午、中秋等。其中「三月街」、「火把節」饒有特色,遠近聞名。�
年節
居住在雲南碧江的白族,有自己的獨特的年歷。他們根據樹木的生長來確定時令。當桃花發苞時就是他們的三月,漆樹葉發到五寸時,就是五月……這樣,他們視一年不是十二個月,而是十三個月。
在一年中,三月和十三月是他們的休息月。三月為三月節,十三月為過年月。但是,過年月只有一天為新年,這一天又不固定,它是由寨中各宗族的老人在每年來商定的。新年確定後,這天清晨,全寨成員在有威望的老人的率領下,帶著自釀的米酒和糯米粑,一齊到寨頭的大樹下舉行祭樹儀式,預祝來年風調雨順,六畜興旺,五穀豐登。祭奠完備,人們將帶來的年禮,先贈給老人一份,然後互敬年酒、粑粑……
祭奠活動結束後,大家回去殺年豬。如果商定這天要合夥煮肉吃,殺豬人家就要拿出十分之一的肉來大家煮吃;如果不合夥吃,殺豬人家也要向沒有養豬的人家贈送豬肉,以示團結友愛。
三月街
三月街:古代亦稱觀音市或觀音會,據載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每年夏歷三月舉行,地點在大理城西蒼山中和峰腳下。節日內容原是佛教廟會,舉辦隆重的講經拜佛活動。是白族人民的傳統佳節,每年在大理古城的中和峰麓,中溪河畔的空曠地上舉行。每到「三月街」期間,遠至千里,近到鄰縣的商人群眾,從四面八方趕來參加交易。市場商品,從葯材到食品、傢具、牲畜,應有盡有,它是滇西商品交易的最大聚集地。
據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暴君,奢望長生不老,聽信一個侍從的話,每天吃一對人的眼球,這給當地白族人帶來深重的災難。當時有個充滿神奇威力的勇士,為了給白族人民除魔滅害,在三月的一天,巧施妙計,把暴君騙到蒼山的中和峰麓,喚來神狗咬斷了暴君的咽喉,喝乾了他的血液,消滅了這個魔王,為白族人民除了禍害。為了紀念這個勇士和白族人民得救的大好日子,人們每年在農歷三月十五——二十日,聚集在蒼山腳下,歡歌樂舞。年復一年,便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三月街」。現在「三月街」期間,除了交流物資,還表演民族歌舞、體育等活動。特別是參加賽馬會的各族騎手,雲集蒼山腳下,揚鞭策馬,騰雲駕霧似的向洱海邊奔去,其情景煞是壯觀。
火把節
每年夏歷六月二十五日舉行,是白族人最隆重、最盛大的節日。這天,每個村寨都要豎立高大火把,各家立起小火把。夜幕降臨,大小火把一齊點燃,猶如千萬條火龍在 漫山遍野賓士,人們遊行田間,捕蟲滅害。剛生嬰兒的家庭,在大火把下請鄉親們喝「喜酒」,祝賀母子平安。
繞三靈
每年農歷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舉行。屆時白族群眾朝拜金龜寺、聖源寺、崇聖寺,同時在寺廟前的草地上通宵盡情歌舞。
搶頭水
大年三十,是大理白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搶頭水」的佳節。夜幕降臨的時候,姑娘小夥子個個忙著梳妝打扮。他們穿上艷麗的民族服裝,手上拎著一串鞭炮,肩上挑著一擔水桶,笑逐顏開地行進在村頭巷尾,來到水井邊。到了午夜零時,只聽鞭炮齊鳴,只見大家爭先恐後的「搶頭水」。每家每戶把「搶」來的「頭水」挑回家去後,便用它趕做湯丸、面條等食物,煮好後裝在碗里或盤里,恭恭敬敬地挨家挨戶送到老年人手裡,祝賀老人新年快樂,幸福健康。老人收下禮物後,在還碗盤時,在碗盤中放幾分錢,以示壓歲。祝年輕的一代健康成長,美好幸福……「搶頭水」活動充分體現了白族人民敬老愛幼的民族傳統。
耍海會
雲南洱海沿岸的白族人民,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日都要舉辦一次傳統的耍海盛會。相傳過去洱海里有條兇殘的大黑龍,年年興風作浪,塗炭人民。聰明智慧的白族人民雕一條黃木龍,放進洱海去同黑龍決斗。兩條龍在洱海中展開了惡戰,白族人民聚集在岸上為黃龍吶喊助威。黃龍斗累了伸出頭來,大家一齊扔去饅頭:黑龍伸出頭來,大夥丟下石頭。於是黃龍越斗越強,黑龍又飢又乏,被咬得遍體是傷,慌忙逃往漾濞江。從此,海水外泄,風平波靜。為了紀念這一勝利,每年到了這一天,白族人民身穿盛裝,撐起花傘,從四面八方乘船或步行趕來耍海。
在耍海的日子裡,洱海里白帆點點,岸上人山人海。人們只起嗩吶,唱著《大本曲》,對著調子,舞著霸王鞭,跳起仙鶴舞,盡情歡樂。同時,舉行一年一度的「賽龍舟」活動,龍舟一般用洱海里大型的木船改裝而成,在長約十米,寬約三米的風帆上,披紅掛綠、張燈結綵。桅桿上扎有五顏六色的「連升三級」的大斗,並拴上銅鑼,尾舵上豎有松枝,船舷上畫著叱吒風雲的「黃龍」和「黑龍」,中間鑲嵌一面圓「寶鏡」。隨著一聲號令,各村寨的龍舟競發,人們唱著賽舟調,祝願風調雨順,五穀豐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