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發現了什麼三國文化有關元素

發現了什麼三國文化有關元素

發布時間:2023-03-04 20:44:29

① 三國演義體現了我國傳統文化的哪些重要元素

《三國演義》英文名:<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該小說描寫了公元3世紀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在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上,展示出那個時代尖銳復雜又極具特色的政治軍事沖突,在政治、軍事謀略方面,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

在《三國演義》全書出現以前,中國各類小說一般都篇幅短小,有些甚至只有幾十個字。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小說,中國小說如何由短篇發展至長篇,這點我們要注意。原來宋代講故事的風氣盛行,說書成為一種職業,說書人喜歡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為題材來敷演,而陳壽《三國志》裡面的人物眾多,事件紛繁,正是敷演故事的最好素材。三國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來在民間也已流傳,加上說書人長期取材,內容越來越豐富,人物形象越來越飽滿,最後由許多獨立的故事逐漸組合而成長篇巨著。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會上經過漫長時間口耳相傳,最後得到輾轉加工,集合成書,成為中國第一部長篇小說,這是一種了不起的集體創造。與由單一作者撰寫完成的小說在形態上有所不同,很值得我們注意。這種源出眾手的小說,後來還有神魔小說《西遊記》和另一講史小說《水滸傳》。三國演義對後來的小說相信有一定的啟導作用。講史文學的源流,這部巨著本身的文學價值,以及它對後世的影響,都值得我們深入討論。

三國故事在我國古代民間頗為流行。宋元時代即被搬上舞台,金、元演出的三國劇目達30多種。元代至治年間出現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國志平話》。元末明初羅貫中綜合民間傳說和戲曲、話本,結合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據他個人對社會人生的體悟,創作了《三國志通俗演義》,現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稱「嘉靖本」,本書24卷。清康熙年間,毛綸毛宗崗父子辨正史事、增刪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雲。全書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斗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吒叱風雲的英雄人物。在對三國歷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現出明顯的擁劉反曹傾向,以劉備集團作為描寫的中心,對劉備集團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頌,對曹操則極力揭露鞭撻。今天我們對於作者的這種擁劉反曹的傾向應有辯證的認識。尊劉反曹是民間傳說的主要傾向,在羅貫中時代隱含著人民對漢族復興的希望。

《三國演義》以東漢末年及魏、蜀、吳三國歷史為題材。作者在民間傳說和民間藝人創作的話本、戲曲的基礎上,運用了陳壽的《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結合自己豐富的生活經驗,寫成了《三國志通俗演義》。這部書版本很多,現存的最早刊本是明嘉靖本。全書24卷,240則,題「晉平陽侯陳壽史傳,後學羅本貫中編次」。它集中了宋元講史話本和戲曲中的精彩部分,將元代的《全相三國志平話》全部加以改寫(刪去了荒誕的故事,增加了史實,擴充了篇幅),成為一部長篇巨著。此後,新刊本大量出現,但它們都只是在嘉靖本的基礎上,作了一些增刪、整理的工作,沒有大的改變。最流行的本子,是清初毛綸、毛宗崗父子增刪、評點過的120回《三國演義》。書約成於康熙初年,比嘉靖本更加緊湊完整。現在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版本,即根據這個本子重印,刪去了評點。

《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賢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風亮節,具有近世濟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而且作者還賦予他呼風喚雨、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條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殘暴奸詐,是一個政治野心家陰謀家這與歷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關羽「威猛剛毅」、「義重如山」。但他的義氣是以個人恩怨為前提的,並非國家民族之大義。劉備被作者塑造成為仁民愛物、視賢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三國演義》描寫了大大小小的戰爭,構思宏偉,手法多樣,使我們清晰地看到了一場場刀光血影的戰爭場面。其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戰爭的描寫波瀾起伏、跌宕跳躍,讀來驚心動魄。

全書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簡潔明快,氣勢充沛,生動活潑。

《三國演義》帶來我國歷史小說創作的熱潮,它所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在我國已家喻戶曉,婦而皆知。

《三國演義》的版本很多,主要有:明弘治刻本《三國志通俗演義》,文字粗朴,內容平易;《三國志演義》,清毛宗崗增刪評點本,約成書於康熙初年,該本在社會上流傳最為廣泛。人民文學出版社多次重印出版。

梗概

《三國演義》以各統治集團之間的政治斗爭和軍事斗爭為內容;以蜀和魏的矛盾為主要線索開展全書情節,塑造了一大批王侯將相和政治、軍事、外交上的英傑人物。其中主要的人物是諸葛亮、曹操和關羽。

諸葛亮是《三國演義》中一個極為重要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在民間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有這樣一句俗話:「三個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足見他影響之深廣。自諸葛亮初出茅廬之始,便立刻成為蜀漢——劉備集團中的核心人物。劉備曾說,得到諸葛亮「如魚得水」,不僅對他言聽計從,而且付以幾乎全部的軍中大事,在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實際上上成為蜀國的最高決策人。諸葛亮為報答劉備三顧茅廬之恩,也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諸葛亮身上,集聚了許多政治家的美德和超人的智慧。他的智多謀更為人們津津樂道。像博望坡用兵,草船借箭。不僅如此,他還能隨機應變,如「空城計」的運用。總之,諸葛亮是中國老百姓人人喜愛的人物。

《三國演義》全書通過錯綜復雜的預選斗爭,提示了宮遷內部、集團與集團之間,同一集團的不同勢力之間,以權術和機變為手段的政治斗爭,以利慾和霸權為目標的軍事爭奪,再現了三國時期動盪不安的現實。書中描寫了數百次大大小小的戰爭,描寫的特點是側重於表現人的主觀能動性和戰略戰術的運用。赤壁之戰是該書描寫的十分出色的一次戰爭。

在赤壁之戰中,周瑜、諸葛亮等人正確地分析了敵我雙方形勢,通過反間計、連環計、苦肉計等一系列有步驟、有計劃的行動、,將己方的優勢予以充分發揮,同時又巧妙而正確地確定和運用火力攻等戰術,最終以弱勝強擊敗了強大之敵。反觀曹操一方,自恃兵力雄厚,目空一切,驕代表性自大,盲目輕敵,決策指揮一錯再錯,使自己的優勢逐步喪失,最終遭致慘敗。

《三國演義》還描寫了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的不同集團和派別,為達到一己私利,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使盡陰謀詭計,廣泛地運用謀略權術,進行了激烈復雜的政治、軍事斗爭。這,貫穿全書的始終。

孫權為從劉備手中取回荊州,不惜以自己的親妹妹為誘餌,使用「招親」把戲,企圖將劉備「賺來南徐……幽囚於獄中,卻使人去討荊州抽劉備」。此計被識破後,又謊稱「國太病重」,欺騙孫夫人攜帶劉備幼子阿斗返回東吳,企圖以阿斗為人質交換荊州。在關羽失荊州死亡之後,孫劉聯盟破裂,孫權惟恐劉備起兵報復,遂派使臣送一封信給曹操,孫權在信中奉承曹操說:「臣孫權久知天命已歸王上,伏望早正大位,遣將剿滅劉備,掃平兩川,臣即率群下納土歸降矣。」孫權勸曹操廢漢稱帝的企圖有二:一是可以引起劉備及其他擁護漢室勢力群起反對曹操;二是轉移劉備對東吳奪荊州、殺關羽一事的注意,用心十分險惡。難怪曹操說:「這小子想把我放在火爐上燒烤嗎?」卻使以仁義取天下的劉備也極善於玩弄謀略,當呂布被曹操俘獲時,曹操詢問劉備如何處置,劉備幫作沉思,隨後提醒曹操說:「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致使劉關張三人合力方可擊敗的呂布頓時殞命。曹操煮酒論英雄時,他假託聞雷失箸,以掩飾自己的失態,竟然瞞過了一代奸雄曹操。趙子龍大戰長坂坡,奮力救回幼主阿斗,劉備竟當趙子龍面擲阿斗於地,正如民間歇後語所說:「劉備摔阿斗——收買人心。」

鑒賞與評析

《三國演義》不僅是較早的一部歷史小說,而且代表著古代歷史小說的最高成就。小說採用淺近的文言,明快流暢,雅俗共賞;筆法富於變化,對比映襯,旁冗側出,波瀾曲折,搖曳多姿。又以宏偉的結構,把百年左右頭緒紛繁、錯綜復雜的事件和眾多的人物組織得完整嚴密,敘述得有條不紊、前後呼應,彼此關聯,環環緊扣,層層推進。

《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戰爭描寫和人物塑造上。小說最擅長描寫戰爭,並能寫出每次戰爭的特點。注意描寫在具體條件下不同戰略戰術的運用,指導作戰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而不把主要筆墨花在單純的實力和武藝較量上。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等,每次戰爭的寫法也隨戰爭特點發生變化,在寫戰爭的同時,兼寫其他活動,作為戰爭的前奏、餘波,或者戰爭的輔助手段,使緊張激烈、驚心動魄力的戰爭表現得有張有弛,疾緩相間。如在赤壁之戰前描寫孫、劉兩家的合作、諸葛亮、周瑜之間的矛盾,曹操的試探,孫、劉聯軍誘敵深入的准備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說特別注意把人物放在現實斗爭的尖銳矛盾中,通過各自的言行或周圍環境,表現其思想性格。如曹操的奸詐,一舉一動都似隱伏著陰謀詭計;張飛心直口快,無外不帶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諸葛亮神機妙算,臨事總可以得心應手,從容不迫。著名的關羽「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張飛「威震長坂橋」、趙雲「單騎救幼主」、諸葛亮「七擒孟獲」、「空城計嚇退司馬懿」等更是流傳極廣的篇章。

《三國演義》雖以歷史為題材,但它畢竟不是史書而是文學作品。因為它經過了藝術加工,有不少虛構。《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是多方面的。1.它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人物形象。全書寫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鮮明、形象生動的藝術典型。各類人物各有共性;同類人物各有個性。作者描寫人物,善於抓住基本特徵,突出某個方面,加以誇張,並用對比、襯托的方法,使人物個性鮮明生動。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條基本原則。小說中運用這一原則的最好說明,就是向來人們所謂的「三絕」,即曹操的「奸絕」——奸詐過人;關羽的「義絕」——「義重如山」;孔明的「智絕」——機智過人。小說刻畫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驚心動魄的軍事、政治斗爭中,放在尖銳復雜的矛盾沖突中來塑造。對於主要人物,往往通過一系列的故事情節和人物語言表現其復雜的性格。2.它長於描述戰爭。全書共寫大小戰爭四十多次,展現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最為出色。對於決定三國興亡的幾次關鍵性的大戰役,作者總是著力描寫,並以人物為中心,寫出戰爭的各個方面,如雙方的戰略戰術、力量對比、地位轉化等等,寫得豐富多彩,千變萬化,各具特色,充分體現了戰爭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既寫出了戰爭的激烈、緊張、驚險,而又不顯得凄慘,一般具有昂揚的格調,有的還表現得從容不迫,動中有靜,有張有弛。3.它的結構,既宏偉壯闊而又嚴密精巧。時間長達百年,人物多至數百,事件錯綜,頭緒紛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實,又要注意藝術情節的連貫。因此,在結構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難的。可是作者卻能寫得井井有條,脈絡分明,各回能獨立成篇,全書又是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這主要得力於作者構思的宏偉而嚴密。他以蜀漢為中心,以三國的矛盾斗爭為主線,來組織全書的故事情節,既寫得曲折多變,而又前後連貫;既有主有從,而又主從密切配合。4.語言精練暢達,明白如話。今天看來,這種語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當時它卻近於白話;用這種語言來寫長篇小說,是一種創舉,和過去某些小說粗糙蕪雜的語言相比,是一個明顯的進步。《三國演義》在藝術上的最大缺點,一是人物性格固定化,缺少發展變化。這可能是受了民間傳說人物定型化的影響和歷史材料的局限。二是想像、誇張有時不合情理。魯迅先生說:「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這批評是很中肯的。

《三國演義》是古代歷史小說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一部作品,它廣泛流傳,魅力無窮,在中國文學史上和人民生活中都有著難以估量的深影響。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性格與《三國志》中的人物真實性格也是有很大差距的。現舉幾個人物說明。
諸葛亮:諸葛亮治國治軍的才能,濟世愛民、謙虛謹慎的品格為後世各種傑出的歷史人物樹立了榜樣。歷代君臣、知識分子、人民群眾都從不同的角度稱贊他,歌頌他,熱愛他。可以說,諸葛亮在歷史上的巨大影響已超過了他在三國歷史上的政治軍事實踐。《三國演義》雖然突出了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業等的積極方面,但又把它無限誇大,把他描寫成智慧的化身、忠貞的代表,並將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魯迅評論說:「狀諸葛亮之智而近於妖。」因此,《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不是真實的歷史人物,而是歷史小說人物。

劉備:陳壽對劉備的評價是:「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二,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但他「折而不撓,終不為下」。在《三國演義》中,作者把劉備描寫成「仁」的代表,漢室皇權正統的繼承者,因而對劉備的仁愛、寬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徵著力描畫,極盡誇張,但在突出其「仁愛」時卻又落入了「無能」一面,給人以「無能」和「虛偽」的感覺。電視劇中的劉備常常以淚洗面,哭與淚雖然表現了劉備的「仁」,但又給人以劉備的天下是哭出來的印象,扭曲了劉備是「梟雄」、「人傑」的真實形象。

關羽:歷史上的關羽為「萬人之敵」一虎將,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義著稱,但「剛而自矜」,勇猛有餘,智略不足。馬超投降劉備後,封為平西將軍。時關羽督荊州,修書與諸葛亮,「問超人才可誰比類」,諸葛亮答信時,稱馬超雖為一世之傑,但不如關羽的「絕倫逸群」,關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這是典型的有勇少謀的武將性格。但在《三國演義》中,因為他是劉備陣營中的人,又有講信義的特點,所以,就被塑造成「義」的化身。他跟隨劉備,不避艱險。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劉備,只是有感於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離曹歸劉前為曹操殺了袁紹的大將顏良,解白馬之圍。但是《三國演義》中寫關羽下邳投降時相約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禮待他等卻是子虛烏有。總之,在《三國演義》中,作者是不惜筆墨,把關羽刻畫成「義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嚴重的扭曲了。

曹操:歷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復雜,陳壽認為曹操在三國歷史上「明略最優」,「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曹操御軍三十餘年,但手不釋卷,登高必賦,長於詩文、草書、圍棋。生活節儉,不好華服。與人議論,談笑風生。「勛勞宜賞,不吝千金;無功望施,分毫不與」。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但是,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性格品德中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對他殘忍、奸詐的一面又誇大了。因此,羅貫中筆下的曹操是奸詐、殘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周瑜:歷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謙讓服人,有「雅量高致」。劉備稱他「文武籌略,萬人之英」。孫權則贊他有「王佐之資」。但在《三國演義》中,周瑜成了諸葛亮的墊底人物。寫周瑜,是為了抬高諸葛亮。因此,《三國演義》中的周瑜氣量狹小,智謀也總是遜諸葛亮一籌,根本不像蘇軾所歌頌的周瑜「雄姿英發」,是「千古風流人物」。
魯肅:如果說在《三國演義》中,曹操、劉備、諸葛亮、關羽等人的性格、形象雖被扭曲,但多少還有些根據的話,那麼,魯肅這個人在《三國演義》中除了名字外幾乎就全是杜撰了。歷史上的魯肅「雖在軍陣,手不釋卷」,「思度宏遠」,「有過人之明」。他初見孫權,就提出了建國方針:鼎足江東,北拒曹操,待機剿除黃祖,進發劉表,竟長江而有之,然後建號稱帝以圖天下。這與諸葛亮的《隆中對》有相似之處。曹操大軍南征荊州時,孫權部屬都主降,唯獨魯肅主張抗曹,勸孫權召回周瑜,共商戰守大計。赤壁戰後,他又力主扶劉抗曹。在東吳歷史上,魯肅實為諸葛亮式人物,孫權對他也極為欣賞。吳國的建立和發展基本上是按照魯肅提出的政略、戰略方針進行的。但在《三國演義》中,魯肅成了諸葛亮與周瑜兩人智斗的犧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

品評歷史演義,感受三國風雲——《三國演義》讀後感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提起這首詞,人們都會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全名是《三國志通俗演義》,是明代文學家羅貫中編著而成的。由題目可知,這部小說是依據《三國志》寫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樣莊重,而是古代的白話文小說。與《三國志》相比,《三國演義》變得藝術性更強了。下面,我就從幾個方面來點評一下這部66萬字的名著。

一、真實與虛構
演義與正史的最大區別就是,演義不是全部真實的,演義是小說。人人都說《三國演義》是七分史實,三分虛構,的確是這樣。但是虛構,使用藝術的手法進行虛構,而不是隨便那段史實就可以拿來虛構的。比如,關公溫酒斬華雄,史書上並沒有寫這件事。又如,關於單刀赴會見魯肅,史書上寫的是魯肅單刀赴會見關羽。類似的例子當然是數不勝數。讀過之後,稍做分析,可知這些虛構的情節,大部分是為小說描述的一個個人物作鋪墊的。因為,如果僅僅是象正史中所說的塑造真實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觀相違背了。而且,作者在虛構的同時,還注意到了情節的合理性、連貫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虛構,這也就是為什麼讀過之後,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總之,作者在這方面的寫作是相當成功的,而且這些情節也表現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觀願望。

二、神化與醜化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並不完全是真實人物,而是正史經過加工後的人物,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醜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諸葛亮和關羽了。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關羽被神化的地方則是「忠」「義」。下面,我想簡單比較一下作者為什麼著重的神化這兩個人。
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朱熹,認為三國之中蜀漢是正統。而朱熹以前的觀點,從陳壽開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為正統。自朱熹之後,君王、大臣、百姓也開始接受朱熹的觀點,原因就是這種觀點是符合儒家思想,並能被統治階級所接受的。羅貫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觀點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於「漢室」的。這其中,作者又把諸葛亮寫成了「智」的化身,把關羽寫成了「忠」「義」的化身。這也就是為什麼受《三國演義》的影響,道光年間的統治者曾給關羽長達三十餘字的謚號了。
至於醜化,基本是對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歷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國演義》卻把他描述成了一個嫉賢妒能的人。醜化大部分都是為神化作映襯的。

三、人物與線索
《三國演義》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義膽忠肝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忠厚老實的劉備、勇謀兼備的趙雲、狡詐多疑的曹操、忌賢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禰衡等等。而作者正是用對細節的刻畫,來體現人物鮮明的特點。如,寫張飛,第七十回中,作者對張飛使了一個小心眼智敗張郃的戰例進行了細致入微的刻畫與描寫,與此同時又加入了一段諸葛亮與劉備的對話,更顯出了諸葛亮的智謀高超。
《三國演義》能夠把繁多的人物以及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處理的恰到好處,就是因為作者在用筆上不僅有實寫、虛寫、詳寫、略寫、插敘、倒敘,還有作者採用了沿線索來記敘的文學手法。《三國演義》的主線索就是蜀漢政權的建立以及滅亡直至三分歸晉的過程,其中有穿插有支線索。如,赤壁之戰時期,作者是從劉備、孫權、曹操三條線索來展開敘述的。而這三條線索有互有聯系,不會在一個章節之中只敘述一條或兩條線索,這樣交織進行,就會讓讀者感到很連貫,而不是只讀一條線索的冗長與乏味。

四、封建與王道
《三國演義》中表現的一個政治思想觀就是倡導典型的儒家思想——王道與仁政。《三國演義》中的一大部分虛構故事情節都是為了表現這種思想。正是如此,作者才大膽的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忠」「義」的藝術形象。
首先是諸葛亮。《三國演義》中描寫的諸葛亮,是「忠貞」和「智慧」的化身,特別是作者對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盡筆力,大肆渲染。
諸葛亮在當時的地主階級統治集團中,是一個看問題比較敏銳、處事比較有膽識謀略、能隨機應變的人。然而,他之所以具有這些優勢,就是因為它重視實踐。如,在曹操攻佔荊州,領兵南下時,諸葛亮曾向孫權分析當時形勢,預計到曹操必敗,正是因為諸葛亮在戰爭之前就已經對敵我雙方的優勢和弱點作了比較的緣故。又如,諸葛亮敢於使「空城計」,就是因為他對敵我將領的情況作了分析,料知司馬懿了解自己「生平謹慎,必不弄險」,從而利用司馬懿對自己長期形成的認識,採用了十分「弄險」的疑兵之計,解除了危機。然而,在更多的章節中,作者卻把諸葛亮寫成了「先知先覺」的人物。如,諸葛亮的幾次「夜觀天相」,幾次「錦囊妙計」。而在「七星壇祭風」,更是荒誕不經的描寫。類似的問題,還可以在「巧布八陣圖」「班師祭瀘水」「五丈原禳星」「定軍山顯聖」中看到。
關羽也是《三國演義》中著力描寫的人物。在作者的筆下,關羽也從《三國志》中的一名與趙雲、黃忠地位相同的武將,變成了《三國演義》中勇猛忠義的大英雄。《三國演義》如此美化關羽,完全是為了提倡封建的「忠」「義」思想。《三國演義》後,關羽就成為完全符合封建統治階級理想的人物,關羽在民間的影響也就越來越廣。明、清的統治者曾經幾次封其為「大帝」,到處為其立廟。這就清楚的說明,通過關羽鼓吹「忠」「義」的這種描寫,是多麼適合封建統治者的需要。
此外,也是為了提倡為封建主子賣命,《三國演義》還塑造了一系列所謂「忠臣」形象,如董承、王子服、吉平等等,他們為了盡忠漢獻帝誅除「國賊」曹操,「雖滅九族,亦無後悔」。作者把這些人吹捧為流芳千古的模範人物。此外,寫姜維等人物時,鼓吹了封建的「孝道」,寫孫夫人等人物時,鼓吹了封建的「節烈」。由此可知,《三國演義》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貫穿了作者的社會政治觀點的。

五、詩詞與歌賦
《三國演義》的另一大成功便是引入了大量的詩詞歌賦,雖然數量比《紅樓夢》中要少,但是其中不乏精品之作。一部分詩詞是為了表達情感而引入的,另一部分則是出現在人物的吟唱中或筆下。如,「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第三十七回),此乃文中諸葛亮所作。又如,「曹操奸雄不可當,一時詭計中周郎……」(第四十五回),此乃後人嘆曹操中計誤殺蔡瑁、張允之事。篇頭詞「臨江仙」,氣勢磅礴,讓讀者感到一股浩然之氣;讀過之後,更有一種意猶未盡、引人入勝的感覺。篇尾詩「古風」,則把三國一個世紀的興衰成敗、長達66萬字的文字概括成僅300餘字的長篇敘事詩。雖然沒有華麗的詞藻,但是它卻像一片押韻的後記一般,帶領讀者重溫三國風雲。其最後幾句,更是引發了作者對歷史的思考與認識:「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夢,後人憑吊空牢騷。」留給讀者無限的遐想。
總而言之,《三國演義》可以說是四大名著中僅次於《紅樓夢》的精品小說。雖然其中有些思想值得我們去探討,但是它留給中華民族的意義是深遠的。

《三國演義》取材於三國歷史,這是沒有疑問的。但歷史在這里只不過是一個故事框架,一個時空斷限。歷史人物已被重新塑造,歷史事件已被重新安排。它不再像歷史典籍那樣去真實地記錄歷史、敘述歷史,而是根據作者的創作意圖去塑造歷史、虛構歷史,把作者對歷史人物的愛憎、對歷史規律的把握和對歷史精神的闡釋全都融合到一起,將三國歷史加以演義、虛構、渲染,或者改頭換面。由於小說藝術本身的局限,在《三國演義》中作者只是選取了三國歷史上最具藝術效果的方面棗軍事斗爭,而對同樣具有重大歷史價值的政治改革和經濟措施則沒有涉及。
具體而論《三國演義》的歷史真實性,有人開了個七分真三分假的單子。我個人傾向於認為,小說是小說,歷史是歷史,不好用派比例的辦法來區別真假。如果要派個比例,我認為從歷史科學的角度嚴格要求,《三國演義》最多隻有五分真。
與三國歷史的真實相比,《三國演義》中的史事經過、典章制度、生活習俗、人物功過、人物性格、官制、禮儀、時間、地域等或是不準確,或是弄錯,或是有意虛構,或是過分渲染,因而似真非真,真假並存。尤其是書中所記典章制度、生活習俗等,大量是作者生活在其中的元明時代的,與三國的實際情形相差很遠。譬如坐姿,在《三國演義》中人物都垂腳高坐凳椅,而歷史研究表明,三國時期人們普遍跪坐,即使是婦女梳妝,也都是跪坐進行,到了唐末五代以後,由於胡床的傳入,坐姿和坐具才開始發生根本的變化。在拍攝電視劇《三國演義》時,總導演採納了我提出的跪坐的建議,增加了時代感。下面,我舉幾個典型人物的例子,更能清楚地辨明《三國演義》和三國歷史的差別:

一是與諸葛亮有關的「空城計」和「死諸葛走生仲達」。「空

② 三國時期蜀漢的文化是什麼樣的為什麼呢

三國時期的蜀漢文化是什麼?諸葛亮的《出師表》幾乎無人知曉,但也被選入課本教材。劉備墓,即漢惠陵,是三國蜀國建築的典型代表。三國蜀漢文化是以三國時期蜀國的地域文化為基礎,其發源地和集中地在蜀國首都成都。武侯祠是三國時期唯一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因此成為三國蜀漢文化的主要載體。

漢惠陵,歷史上被稱為 "惠陵",位於成都市武侯祠內。陵墓佔地2000平方米,高12米,周圍有180米長的磚牆。陵墓前有漢昭烈帝碑,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立碑。據史料記載,223年4月,劉備在白帝城病逝,被運回成都安葬。該墓還埋葬了劉備死去的甘、武二位夫人。劉備墓現存匾額為 "漢昭烈陵""千秋敬畏 "聯。"一杯酒土尚巍峨,到他銅雀荒台何處尋張合疑墓;三尺鼎爐本安在,剩此石鱗古道似漢朝宮"。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③ 談談對三國文化的認識

一、《三國演義》的傳播要素 中國古代小說特別是通俗小說,大都有一個由素材積累、逐漸加工和最後形成較高質量小說文本的過程。如《三國演義》就是由說話人的底本演化而來,再經由一些文人加以潤飾、考證、整理而成的。[1]作為一部優秀的古典小說,《三國演義》被後人爭相傳抄、傳閱、出版、評點、評論、傳世,有其獨特的傳播要素。 傳播學四大先驅之一的拉斯韋爾於1948年發表的《社會傳播的結構和功能》一文因為提出了著名的五W模式而被視為傳播學的獨立宣言。拉斯韋爾認為,一個傳播過程包含五大要素:誰(Who)、說什麼(What)、通過什麼渠道(In Which Channel)、對誰說(To Whom)、產生什麼效果(With What Effect)。所以叫五W,是因為五大要素的英文表述中都各有一個以W開頭的詞。這個模式十分簡明,勾勒出任何一個傳播過程的共同特徵,那就是都由五個部分組成:傳播主體(即傳播者)、傳播內容(即訊息)、傳播渠道(即媒介)、傳播對象(即接收者)和傳播效果(即效果)。[2]一言以概之,即誰在傳播,他傳播什麼,他怎樣傳播,他對誰傳播,傳播的效果如何。在分析了傳播的五個要素之後,拉斯韋爾又提出五種與之相對應的傳播研究:對應著誰即傳播主體的研究稱為「控制分析」,對應著說什麼即傳播內容的研究稱為「內容分析」,對應著通過什麼渠道即傳播媒介的研究稱為「媒介分析」,對應著對誰說即傳播對象的研究稱為「受眾分析」,對應著產生什麼效果即傳播效果的研究稱為「效果分析」。 傳播者,指傳播內容的發送者,是信息傳播鏈條的第一個環節,也是傳播活動的第一要素和最活躍的要素。傳播者主要解決「傳播什幺」和「如何傳播」的問題。因此,傳播者不僅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傳播過程的存在與發展,而且決定著信息內容的質量、數量和流向。傳播者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一個組織。在《三國演義》源遠流長的傳播長廊中,主要的傳播者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隊伍,既有不知名的群眾作者,如宋代專說「三分」的藝人霍四究;也有很知名文人作家,如西晉的陳壽、劉宋時的裴松之;更有眾多文人有意無意間參與了「三國故事」的傳播,如宋劉義慶、唐代的李商隱、宋蘇軾等。《三國演義》的博大精深也吸引了西方傳教士、外籍華人、留學生、商人等的注意,並通過他們廣泛傳播到世界各地。如明清時期赴泰商人在漫長的海上旅途中,常以《三國演義》作為消遣的話題,引起泰人極大興趣,曼谷王朝建立者拉馬一世因而指示當時負責貿易與對外關系的本隆大臣把《三國演義》譯成了泰文從而豐富了秦國的文化。至於三國演義的作者,一般認為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明代的高儒在《百川書志》中提到羅貫中在寫作三國演義時:「據正史,采小說,證文辭……陳敘百年,概括萬事。」由此可知,羅貫中根據長期以來累積的三國故事,並依據晉朝陳壽的正史《三國志》以及裴松之的注,加上自己的所學以及對生活的體驗,將有關三國的故事加以整理熔鑄,編成了這部歷史小說巨著──《三國演義》。至於現今通行的三國演義,大部分是依據毛宗崗本為底本,毛宗崗依據明代版本加以修訂成通行本,現在流行的一百二十回本《三國演義》,就是毛宗崗修訂的版本。由於毛本流傳已久,文字亦有許多優點,較便於一般大眾閱讀。因此成為目前最為通行的版本,盡管毛本亦有一些缺失,但是仍不減其影響力。 傳播內容的通俗化、傳達精神的平民化是《三國演義》廣泛傳播的基礎。作為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小說,《三國演義》的偉大成就在於具體地、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會內部的尖銳復雜的政治斗爭。中國古代許多優秀的現實主義作品,曾經在不同程度上揭露過這種斗爭的尖銳性和殘酷性,但是,沒有任何一部作品,能比得上《三國演義》這樣鮮明、這樣深刻、而又這樣廣泛地揭露出這種斗爭的復雜面貌。就是在世界各國的文學作品裡,這樣的書也是很少見到的。它通過對三國時期社會動盪分裂狀況的描寫,特別是通過對曹操、董卓等暴虐統治者的形象的揭露和批判,反映了當時人民的悲慘生活及其對於統治階級不共戴天的仇恨。《三國演義》劉、關、張之間團結、平等和義氣的關系及其處處流露的正統思想和忠義精神,是《三國演義》最為人們喜愛,對人們思想影響最大的地方,一直成為封建社會中廣大人民加強團結、相互援助的榜樣,成為人和人的正直關系的榜樣,為廣大人民長期傳誦和學習。如在明、清兩代,農民起義軍普遍地把「桃園結義」故事當作組織自己隊伍的典範,就證明了這一點。[3]也正是其傳達精神的平民化這一點,為我們探究現代香港黑社會爭拜「關二爺」的文化底蘊,打開了一個研究的窗口。 傳播語言的口語化、傳播載體的多元化是《三國演義》廣泛傳播的前提。《三國演義》是中國最早的歷史演義,歷史演義是中國文學的特色,說書人透過講史吸引聽眾,將歷史上發生過的事件加以發揮,加上一些誇大的想像,創造出虛實相參的故事。《三國演義》從口傳文學到話本雜劇,再到小說成書,是多重文化因

閱讀全文

與發現了什麼三國文化有關元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2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8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9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