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長沙有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產
湘綉與蘇綉、蜀綉、粵綉齊名,是中國四大名綉之一,是勤勞智慧的湖南當地勞動人民在漫長的人類文明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精心創造的一種具有湘楚文化特色的民間工藝。湘綉也是長沙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⑵ 湘潭的文化藝術
湘潭話
湘潭方言,又稱為湘潭話,屬於湘方言新湘語的一支。狹義的湘潭方言指湘潭市區的方言,湘潭市區的方言與湘潭縣話有所區別。
湘潭話屬於典型的湘方言,但內部存在差異。大體而言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市區話為代表,入聲獨立,陽低調讀濁音。本片包括湘潭市區,湘潭縣除青山橋鄉以外的鄉鎮以及韶山的銀田,永義,如意,楊林鄉,另一種是以湘鄉話為代表,屬於湘方言婁邵片,入聲歸派,古全濁聲母今大多數讀濁音。湘潭方言有6個聲調,入聲獨立,去分陰陽,基本與長沙方言一致。
湘鄉話
湘鄉方言,又稱為湘鄉話,屬於湘方言老湘語的一支,是最具代表性的老湘語之一。
湘鄉話通行於古湘鄉地區,包括今天的湘鄉市,雙峰縣,婁星區以及漣源的一部分(1952年以前一直是一個縣)。據查證,湘鄉話話是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兩個古語之一,湘鄉話屬古楚語。 在中國正在發生的的社會變遷的大環境下,城市裡富有地方個性的傳統自發性民俗漸趨少見,例如春節期間的舞龍舞獅表演,端午節期間在湘江舉行的眾多隊伍參賽的並吸引大量觀眾的龍舟比賽等等。傳統的湘潭花鼓戲、湘潭湘劇、皮影戲在電視電影的時代面臨著生存的威脅。湘潭地區民間的傳統音樂主要包括嗩吶演奏和山歌。湘潭縣青山橋的民間嗩吶2006年被列入湖南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也是湘潭市唯一的入選項目。
現依然盛行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三月三、清明節、端午節、七月半、中秋節、小年等。春節時盛行送春、接春和送財神、接財神。三月三保存上巳節「地菜子煮雞蛋」的傳統;七月半(即中元節)農村接老祖宗的魂魄回家,貢品侍奉,燒錢紙,俗稱「七月半接老客」。
麻將、撲克為城鄉居民所喜好,除此之外,大眾娛樂活動主要由大眾傳媒或者歌舞廳等娛樂場所提供。李清德等人所表演的湘潭方言脫口秀是通過傳媒引起廣泛關注的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藝術形式,它以較「土」的湘潭方言為形式,以農村或城市中下階層的生活趣聞和自嘲性的社會觀察為內容,體現了新世俗文化的一種復甦。
⑶ 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湖南有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的是中國各民族人代代傳承的,與我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像是各種傳統節日,傳統的表演藝術,傳統的知識技能,包含的范圍很廣,項目也很多像是手工藝品,民俗舞蹈,戲曲,雜技,節慶等等都是的。
⑷ 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你知道幾個
湖南是中國西南少數民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悠久的歷史,多元的民族和文化,獨特的自然資源給湖南留下了豐厚的非物質 文化遺產 。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是 湖南文化 的一筆寶貴財富,也是我國非物質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非物質文化遺產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傳統的文化表現形式,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知識和技能等;另一類是文化空間,即定期舉行傳統文化活動或集中展現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的場所,兼具空間性和時間性。它的形式包括語言、音樂、舞蹈、游戲、神話、禮儀、手工藝、建築藝術及其他藝術等。
湖南作為一個歷史悠久且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異常豐富。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少數民族遺存的土著巫儺文化遺產和秦漢以後本土文化融入中原文化形成的漢文化遺產兩大部分構成。其種類歸納起來主要有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傳統戲曲、民間美術與傳統手工技藝、民族絕技與民間知識、民俗等。
(一)、民間文學
湖南這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有:苗族古老話、苗族歌謠、土家族梯瑪神歌、土家族山歌、土家族哭嫁歌、土家族挖土鑼鼓歌、蘇仙傳說、劉海砍樵傳說、嘉山孟姜女的傳說、桃花源傳說、民間故事、民間諺語、謎語、民間小調等。這些民間文化遺產包羅萬象,涵蓋了豐富的社會生產、生活內容,蘊藏著傳統文化的深厚根源,包含著難以言傳的意義和不可估量的價值,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大量的民歌、民間故事反映了湖南人崇尚正義、熱愛自由、追求平等的樸素的人生觀、社會價值觀、審美觀,表達了湖南人世代祈求幸福、平安、財富和健康的美好願望。在一定程度上,也幫助人們形成了淳樸、友善、熱情的民風。這些民間口頭文學表述形象生動,且多帶有一些傳奇與幻想的浪漫色彩。其中苗族古老話是湘西苗族著名的長篇古歌,也是苗族特有的口碑文獻。
其形成歷史悠久,內容極其豐富,涵蓋了苗族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社會各個方面內容。形式上採用了對仗句的韻文體句式,通過歷代苗老司(苗巫師)的口碑相傳一直流傳至今,充分證明了苗族是一個古老而有極大創造力的民族。古歌篇幅巨大、內容浩瀚、形式獨特,對研究苗族古代歷史文化、社會政治、宗教信仰、語言文字以及苗族生存哲學等方面的發展演變都有重要的價值。
土家族梯瑪神歌是由土家族巫師「梯瑪」在祭祀活動中傳唱的祭祀古歌,也是一部土家族珍貴的民族史詩。它不僅有大量的祭祀內容,還傳唱開天闢地、人類來源、民族遷徙以及社會生產生活等,內容極其豐富。在表現形式上獨特多樣,有講有吟、有歌有舞,還有各種服裝、道具、法器的配合使用,形成詩、歌、舞、樂相結合的龐大藝術載體。
(二)、民間音樂
湖南這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有:桑植民歌、靖州苗族歌鼟、澧水船工號子、土家族打溜子、湘西苗族民歌、麻山鑼鼓、新化山歌等,還包括土家族和苗族的民歌、器樂、舞蹈音樂、戲曲音樂、曲藝音樂、宗教音樂等。其中嘉禾民歌具有代表性。嘉禾民歌其獨特的歷史背景,以反映婦女婚嫁習俗為主要內容。
其旋律優美,地域風格鮮明,調式、調性變化巧妙,曲式結構靈活多樣。節拍交替自由而自然,有一套完整的演唱形式,無論在音樂、文學等方面都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和研究價值。是漢族民歌中研究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等特別是研究女性歷史文化方面具有特殊意義的民歌。
(三)、民間舞蹈
湖南這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有:土家族擺手舞、湘西苗族鼓舞、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江華瑤族長鼓舞、南縣地花鼓、張家界高花燈等,還包括生活習俗舞蹈、人生禮儀舞蹈、宗教信仰舞蹈、生產習俗舞蹈等。
其中湘西土家族擺手舞是最具土家族民族特色及古老風俗的舞蹈。它產生於土家族祭祀儀式中,集歌、舞、樂、劇於一體,表現開天闢地、人類繁衍、民族遷徙、狩獵捕魚、刀耕火種、古代戰事、神話傳說等廣泛而豐富的社會生活內容。土家族毛古斯舞是最古老的舞蹈,中外專家稱「是中國民族舞蹈的最遠源頭」。它產生於土家族祭祀儀式中,是一種具有人物、對白、簡單的故事情節和一定的表演程式的原始戲劇舞蹈。
江華瑤族長鼓舞是瑤族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動作屈膝、穩健有力。在整個長鼓舞動作之中,不論是高樁、矮樁,還是行進、跳躍,動作都必須在兩膝彎曲的情況下進行。瑤族長鼓舞是瑤族人民寶貴的藝術遺產,是瑤族千年歷史的活化石,是瑤族人民智慧的結晶。
⑸ 截止2021年,長沙市已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有哪些
長沙湘劇是湖南地方大戲中的一個主要劇種,其腔調最初以江西弋陽腔與長沙等地的民間宗教音樂結合而形成,舊稱「人戲」、「大戲」。由高腔、低牌子、崑腔、彈腔4種聲腔構成,用長沙方言演唱。其風格或粗獷、奔放,或委婉。當今湘劇缺乏青少年群眾為主的市場,逐漸走向沒落。
長沙花鼓戲是長沙地區流傳最廣的一個劇種,唱遍大江南北,風靡海內外的花鼓戲名劇《劉海砍樵》其膾炙人口的「比古調」唱段,深受全國各地的人民群眾所喜愛。
長沙彈詞是長沙城市曲藝的一種,它源於道情,因用長沙方言說唱,也稱長沙道情,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