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大運河運輸了哪些文化

大運河運輸了哪些文化

發布時間:2023-03-07 23:13:19

1. 京杭大運河的文化遺產內涵包括哪些方面

大運河文化遺產內涵宏富,概括起來主要包括

運河河道以及運河上的船閘、橋梁、堤壩等基礎設施;

運河沿岸地下遺存的古遺址、古墓葬和歷代沉船等;

沿岸的衙署、鈔關、官倉、會館和商鋪等相關設施;

依託運河發展起來的城鎮鄉村,以及古街、古寺、古塔、古窯、古驛館等眾多歷史人文景觀;

與運河有關聯的各種文化遺產。

京杭大運河

2. 京杭大運河的水利文化內涵體現在哪些方面

作為古代人工運河的大運河,充分利用了自然水域發展航運。在開挖運河之前,先根據地形來設計運河線路,巧妙地把天然的大小河道湖泊窪地串聯起來。

這樣,不僅節省工程量,同時使運河水源也有了保證。邗溝、鴻溝、通濟渠、京杭運河等人工運河都充分體現了這個特點。

運河水源系統多元化,也是它的水文化內涵之一。邗溝的水源來自於長江和淮河。鴻溝的水源來源,除了黃河與淮河外,黃淮之間的許多湖泊和支流河道,都是鴻溝的水源。

淮河流域段的京杭運河水源更為復雜,山東省濟寧境內因地勢高運河水靠閘控制,所以稱「閘漕」,水源除引汶、泗兩條河水外,還有145個山泉供水。

蘇魯兩省邊境段運河稱「河漕」。因運河是借黃河行運的。蘇北南段運河稱「湖漕」,因為該段運河靠湖泊供水。

運河水利工程技術先進,主要項目包括河道、閘壩、護岸與供水等項工程。在秦漢時期,是用斗門來調解水位。

至唐代,除了斗門還在使用外,在運河上出現了堰、埭建築物。唐代後期,斗門又逐步向簡單船閘演變。

至宋代,再用水力、人力或畜力拖船過堰的辦法,已不能適應宋代航運事業發展的需要,於是,勞動人民就在運河上創建了復閘和澳閘。

復閘即船閘,創建於984年,這座船閘,史稱「西河閘」。宋代人用船閘代替堰、埭,這不能不說是運河工程技術史上的一大創舉。

澳閘就是在船閘旁開辟一個蓄水池,將船閘過船時流出的水或雨水,儲入水澳,當運河供水不足時,再將水澳里的水提供給船閘使用。澳閘解決了船閘水源不足的問題,也是運河工程技術的完善與進步。

元明清三代對京杭運河的開鑿與整治工程作出巨大貢獻的人有,科學家郭守敬,名臣宋禮、潘季馴、靳輔等人,以及汶上縣老人白英。

尤其是明代永樂年間,工部尚書宋禮,採用白英的建議,引汶泗水濟運,創建南旺運河水南北分流樞紐工程,解決了南旺運河水源不足的問題,受到後人的稱頌。

創建運河南旺分水樞紐工程,使明清兩代會通河保持勃勃生機,它是我國運河天人合一治水模式的一個典型示範,客觀上符合水資源循環利用規律。

蘇北黃淮運交匯的清口河道曲折成「之」字形運河,是明清兩代人民精心治理演變,逐步創造而成的一項偉大的航運科技成就。

江南漕船北上要翻過黃河進入中運河,必須通過清口盤山公路式的「之」字形運河,行程10千米,平均需要三四天時間,逆行需要人拉纖,走得很慢,下行如同坐滑梯,異常驚險。

在古代,我國人民巧妙地運用各種擋水的閘壩工程調控,創造出「之」字形河道,延長行程來減緩河水流速,保障航行安全,這是我國航運史上又一大創舉。

3. 什麼是京杭大運河文化

感謝邀請
京杭大運河北起通州,南終杭州,全長1797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河,距今有2480多年的歷史,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之一。
京杭運河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在運河文化區域中,出現了北京、通州、天津、滄州、德州、臨清、聊城、濟寧、棗庄、淮安、揚州、鎮江、無錫、蘇州、嘉興、杭州等許多文化名城。

運河文化屬帶狀形地域文化,涵蓋了文化教育、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建築藝術、工藝美術、民俗風情、飲食文化、遺跡遺物等多方面內容,是南北區域文化長期交流融合的結果,更是運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產物。
歷史上的運河吸納了當時中國文化最發達、經濟最具活力的東部地區的文化,如吳越文化、荊楚文化、齊魯文化、秦晉文化和燕趙文化等地域文化的精華,促進了運河流域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新時期,依託運河多種文化在新的歷史時期煥發新魅力。
歷史上,京杭大運河依據南北中國各地的民族文化,醞釀創作出長篇小說《水滸》、《金瓶梅》。另外,台兒庄沿運碼頭在歷史演進中形成了獨特的都市文化區,融演戲、說書、雜耍和游戲於一體,形成了運河地區戲曲發展以及會館文化和商幫文化的重頭戲,並助推了市井文化的發展。
再有,大運河吸納古今中外文化精華,形成如濟寧煮茶焙茗獨取運河水,德州人把「燕翅席」作為高級享受,天津居民飲食亦「皆汲於運河水」。

每年春節,龍燈、旱船、高蹺、秧歌、獅子舞走街串巷,表達豐年賀歲、祈求風調雨順的願望。戲曲方面也有山東梆子、山東大鼓、山東快書等流傳於沿運河城市,形成獨特的曲藝文化種類。
在新時期,運河文化的開發更被當地所重視。如今開展特色旅遊,弘揚運河文化,也給當地經濟帶來好的收益。在京杭運河山東段有棗庄榴花節、山亭梨花節、濱湖蘆花節、微山湖荷花節等特色旅遊,運河文化如今已耳目一新,成為運河沿岸發展的主要視覺。
京杭運河(杭州段)北起餘杭塘棲,南至錢塘江,全長約39公里,貫穿杭州餘杭、拱墅、下城、江干四個區,水質、橋梁、景觀、道路、古街、古建築大幅提升,形成京杭運河杭州段以自然景觀為核心主軸,以歷史街區、文化園區、博物館群、寺廟庵堂遺產遺跡為主要節點的文化休閑水上游精彩紛呈。

4. 京杭大運河的漕運文化內涵體現在哪些方面

漕運文化是我國古代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發展水平的集中體現。運河是活著的文化遺產,漕運文化是運河文化的內涵之一。

漕運興於秦而亡於清。漕運對我國歷代政權的存在和延續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因此,發展漕運歷來被為歷代的統治者所重視。

宋代人承認,漕運為「立國之本」,明代學者將運河與漕運喻之為人之咽喉,清代思想家康有為說:「古代漕運之制,為中國大政。」

京城是封建王朝的國都,這里人口密集,經濟繁榮,如何保證京城皇宗和顯貴,以及社會上不同人們的生活需求供應,是國家的一件大事。

唐代初期,每年漕運糧食只有20萬石左右,至天寶時期,每年漕運增至400萬石。安史之亂以後,因地方割據勢力劫取漕糧,歲運漕糧不過40萬石,能進陝渭糧倉的十三四萬石。

唐德宗建中年間,淮南節度使李希烈攻陷汴州,使唐朝朝廷失去了汴渠漕運的控制權,因物資供應不上,使得京城陷入絕境,唐帝國處在風雨飄搖之中。

789年,有一次長安城發生糧荒時,恰好江淮的鎮海軍節度使韓晃把3000石米運到關中,皇帝大喜,對太子說道:「米已至陝,我父子得生矣!」

這個典型事例,生動地說明了漕運與國家命運的密切關系。

至宋朝,對漕運非常重視,宋太祖曾對向他獻寶的大臣說過:「朕有三件寶帶與此不同……汴河一條,惠民河一條,五丈河一條。」

明清兩代除了重視京杭大運河的整治和運河航運工程建設外,也非常重視漕運的管理工作。

明代永樂皇帝遷都北京後,為了保證把漕糧如數運達北京,明朝朝廷設置了專門的軍管和政府管兩套班子,制定了許多漕運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

漕運總兵和總督一職的官員級別一般是正二品或三品,朝廷還派5名戶部主持官充任監總官,往返巡查,以監督兌運。地方衙門還設置趲運官和押運官,負責漕糧進京准時到達。

為了及時處理漕運途中出現的刑事案件,明朝朝廷又設置了巡漕御史,理刑主事等官職。在基層漕官中還設置衛守備,統管本衛各幫人船。衛守備之下有千總,千總之下設把總和外委等下級軍官,協助千總管理本幫漕務。

漕運沿途還有各種役夫,分為閘夫、溜夫,即挽船、壩夫,即挽船過壩、淺夫,即護堤、泉夫、湖夫、塘夫,即供水、撈沙夫、挑港夫等,從北京通州至江蘇瓜州的京杭運河,共設各種役夫47004人。

清代京杭運河管理機構及漕務管理辦法沿襲明制。漕運總督官銜為二品,參將為正三品,均屬於位高權重的大吏。

各代封建王朝,在繁盛時期,一靠強大的中央集權政治統治;二靠龐大的漕運管理組織,把全國各地的糧食和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京城,維護著封建王朝的繁華局面。

當王朝統治者出現腐敗無能,地方出現割據,諸侯各霸一方的時候,國家的漕運也就難以維持了。

閱讀全文

與大運河運輸了哪些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