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仰韶文化的特點有哪些

仰韶文化的特點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3-09 15:44:49

① 仰韶文化有什麼特點如何區別於其他文化

仰韶文化
中國黃河中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最早發掘的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遺址而得名。其分布,以渭、汾、洛諸黃河支流匯集的中原地區為中心,北到長城沿線及河套地區,南達鄂西北,東至豫東一帶,西到甘、青接壤地帶。共發現遺址約1000多處,經較大規模發掘的典型遺址有10餘處。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為公元前5000~前3000年。仰韶文化的前身是老官台、李家村、磁山、裴李崗諸文化(有人統稱為「前仰韶」時期新石器文化),在中原地區發展為廟底溝二期文化。仰韶文化以其分布之廣泛,延續之久長,內涵之豐富,影響之深遠,而成為中國諸新石器文化中的一支主幹,它展現了中國母系氏族制繁榮至衰落時期的社會結構和文化成就。

發現和研究 仰韶村遺址位於澠池縣城北,包含仰韶文化、廟底溝二期文化、河南龍山文化和東周文化等不同遺存。1921年,瑞典學者安特生發掘了該遺址。後來又在黃河中、上游調查發現了若干類似的文化遺址。由於這些遺存均含有一定數量的彩陶,曾被統稱為「彩陶文化」。1926年起,中國學者先後發掘了山西夏縣西陰村、萬泉(今萬榮)荊村、河南安陽後岡、浚縣大賚店等遺址。1931年梁思永在後岡第一次發現了商代文化、龍山文化、仰韶文化上下依次堆積的「三疊層」,從而明確了仰韶文化的相對年代。自仰韶文化發現至40年代,學術界還初步探討了該文化的特徵和性質等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仰韶文化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有了新的收獲。進行了廣泛的考古調查,比較大規模地發掘了一批重要遺址,如陝西西安半坡、臨潼姜寨、寶雞北首嶺、華縣元君廟和泉護村、華陰橫陣,河南陝縣廟底溝、洛陽王灣、鄭州大河村等。在田野工作的基礎上,以若干典型遺址為代表,考古界分析了仰韶文化的面貌,並對其分區、類型、分期及相互關系等問題,結合放射性碳素斷代測定的絕對年代,進行討論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還對其彩陶紋飾、制陶工藝、生產工具、建築技術、埋葬習俗等,作了專題研究。又通過研究村落布局、住房形式、埋葬制度、工具用品等實物資料,綜合探討了仰韶文化的生產、生活和社會狀況,以期復原當時的社會歷史,其中主要對半坡類型的社會結構有了較多的認識。

② 仰韶文化時期和龍山文化時期建築布局各有什麼特點

一、仰韶文化時期的建築布局特點

仰韶文化時期的聚落建築的布局整齊有序,半坡聚落保存較完整,居住區在中心,外圍繞一周大壕溝,溝外北部為墓葬區,東邊設窯場。共揭露出40多座房屋遺跡,有一座大房子為公共活動的場所,其它幾十座中小型房子面向大房子,形成半月形布局。

聚落房子朝向中心廣場的統一布局,表明當時維系氏族團結的血緣紐帶根深蒂固。這些與母系氏族社會組織的特徵是相吻合的。也有學者認為,仰韶文化向人們展示了中國母系氏族制度衰落期到父系社會早期的社會結構和文化成就,它主要是一個父系社會。

二、龍山文化時期的建築布局特點

龍山文化的房屋建築和仰韶文化的相居室相比,有很大改進和變化。氏族村落的布局同過去基本一樣,住房和窯穴交錯地分布在一起,公共基地設在居住區附近,但是過去居住區中心那種大型房屋沒有了。這時多數房屋的面積有所縮小,大約是同父系氏族公社出現一夫一妻制有關。

有的遺址出現雙室相連的房屋,有一個雙室房屋,內室的中部有橢圓形凹入地下的小灶,外室北牆有一個較大的壁爐,壁爐附近還有幾個小姓和窯穴,兩室之間的通道很窄,只能容一人通過,門開在外室的南邊。

這一時期的落葬也充分顯示了父系氏族公社制下的各種社會關系,成年男女合葬墓已相當普遍。如甘肅臨夏秦魏家一處墓地,有合葬基24座,其中成人合葬墓16座,都是男在右方仰身直肢,女在左方側身屈肢,婦女的社會地位下降,男尊女卑的觀念已經形成。

(2)仰韶文化的特點有哪些擴展閱讀:

仰韶文化穴居特點:其村落或大或小,比較大的村落的房屋有一定的布局,周圍有一條圍溝,村落外有墓地和窯場,村落內的房屋主要有圓形或方形兩種,早期的房屋以圓形單間為多,後期以方形多間為多。

房屋是泥草混合形式,房屋的牆壁是泥做的,有用草混在裡面的,也有用木頭做骨架的。牆的外部多被裹草後點燃燒過,來加強其堅固度和耐水性。選址一般在河流兩岸經長期侵蝕而形成的階地上,或在兩河匯流處較高而平坦的地方,這里土地肥美,有利於農業、畜牧,取水和交通也很方便。

龍山文化穴居特點:平面圓形,半地下式屋,屋內地面用火燒烤後塗抹一層白灰面。在陝西周原地區發現的半穴居,平面正圓形,直徑4.4米,屋內有火灶,向下挖入,上部開口以備上下的出入。屋高1.8米,與仰韶時期比較體量很小,這和小家庭的需要是一致的。

同類型的房屋發現共計十幾個,從南到北順序排列。其中有高有低,有大有小。上部開口處距離地面1米左右。此次發現主要是在龍山文化房子中心區,在修建鐵路開辟道槽時露出來的,切開剖面十分整齊清晰。將那些穴居的房屋從中暴露出來成為明顯的橫剖面,這樣,看到的穴居房屋特別清楚。

③ 仰韶文化的彩陶分類及特點

一、半坡型

半坡類型集中分布在渭河中下游地區,南達漢水中上游,北及河套,東至豫西、晉南,西到隴東。具有類型特徵的陶器有直口弧壁圜底或平底缽、卷唇斜弧腹或折腹圜底盆、平唇淺腹平底盆、直口尖底瓶、蒜頭細頸壺、侈口鼓腹平底罐、小口細頸大腹壺、短唇斂口斜直腹或鼓腹小平底瓮等。

特點:紋飾主要有繩紋、線紋、弦紋、錐刺紋、指甲紋和彩紋等。彩陶紋樣簡單樸素,以紅地黑彩為主,少數為紅彩,母題有魚、鹿(或羊)、蛙、人面等動物紋,少量植物枝葉紋,以及由直線、橫條、三角、圓點、波折等組成的幾何圖案花紋。

二、馬家窯型

出現於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時間晚期,歷經了三千多年的發展。有馬家窯、半山、馬廠等類型。馬家窯類型產生於距今5800年至4800年之間,半山類型產生於距今4800年至3800年之間,馬廠類型產生於距今3800年至2800年之間。

特點:馬家窯文化彩陶的繪制中以毛筆作為繪畫工具、以線條作為造型手段、以黑色(同於墨)作為主要基調,奠定了中國畫發展的歷史基礎與以線描為特徵的基本形式。

三、廟底溝型

廟底溝類型存在的時間長達1000年,以豫、陝、晉三省為中心,分布在東至泰岱,西至湟水,北至河套,南至淮漢,對周邊地區文化的影響非常大,尤其是它富有特點的彩陶的傳播,更是掀起了中國史前非常壯闊的一次藝術大潮。

特點:彩陶數量較多,顏色黑多紅少,全為外彩而無內彩,紋飾主要有花瓣紋、鉤葉紋、渦紋、三角渦紋、條紋、網紋和圓點紋等,亦有動物紋飾。這些紋飾交互組成,並不均勻周整,也無一定規律。磨製石器以石鏟較多,骨器出土較少,種類也顯得簡單。

四、史家類型陶器

陝西渭南史家類型遺址出土的仰韶文化陶器。史家類型遺址分布地區與半坡類型相同,在半坡、姜寨(二期)、北首嶺等均有其遺存。陶器的特徵與半坡類型大體相同,代表性器形有斂口圈底或平底缽、卷唇圈底或平底盆、溜肩尖底瓶、葫蘆瓶、細頸壺、鼓腹平底罐、瓮等。

特點:紋飾亦同於半坡類型,但彩紋中增添了弧線、圓點構成的圖案花紋和鳥魚合璧的動物圖像。

五、石嶺下類型

石嶺下類型的基本文化面貌接近於馬家窯類型,同時又清晰地表現出與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的淵源關系,是承上啟下的一個重要階段,存在類似地層關系的還有多處,在臨洮縣的馬家窯遺址、天水巾的羅家溝遺址等均有發現。

特點:石嶺下類型陶器以較渾圓造型的泥質橙黃陶彩陶罐、壺、瓶為典型,彩繪圖案由變體鳥紋演變而來,以圓點為中心配以旋形分散的線條構圖,出現圓形、圓圈和線條構成的格局。

④ 紅山文化和仰韶文化哪個早各有什麼特徵

仰韶文化 是黃河中游地區一種重要的新石器時代彩陶文化,而 紅山文化 則是發源於 內蒙古 中南部至東北西部一帶玉石文化,它們對我們的歷史研究有著深遠的意義。那麼本期 民族文化 帶大家了解一下,紅山文化和仰韶文化哪個早吧。

紅山文化和仰韶文化哪個早
仰韶文化持續時間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持續時長2000年左右,而紅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所以仰韶文化要比紅山文化早。

紅山文化和仰韶文化各有什麼特徵
紅山文化的社會形態初期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的全盛時期,主要社會結構是以女性血緣群體為紐帶的部落集團,晚期逐漸向父系氏族過渡。經濟形態以農業為主,兼以牧、漁、獵並存。它的遺存以獨具特徵的彩陶與之字型紋陶器共存、且兼有細石器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而仰韶文化則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文化,其村落或大或小,比較大的村落的房屋有一定的布局,周圍有一條圍溝,村落外有墓地和窯場。村落內的房屋主要有圓形或方形兩種,早期的房屋以圓形單間為多,後期以方形多間為多。房屋的牆壁是泥做的,有用草混在裡面的,也有用木頭做骨架的。牆的外部多被裹草後點燃燒過,來加強其堅固度和耐水性。
仰韶文化的農耕石器包括石斧、石鏟、磨盤等,除此之外還有骨器。除農耕外仰韶文化的人顯然還進行漁獵。在出土的文物中有骨制的魚鉤、魚叉、箭頭等。仰韶文化前期的陶器多是手制的,中期開始出現輪制的。一些陶器上留有布和編織物印下來的紋路,由此可見仰韶文化有編織和織布的手工業。在發掘的動物骨頭中除獵取的野生動物外還有大量狗和豬的骨格,羊比較少。

⑤ 仰韶文化的制陶工藝有哪些特點

仰韶文化的制陶工藝還有磨光、拍印等裝飾手法。

彩陶的造型的種類有杯、缽、碗、盆、罐、瓮、盂、瓶、甑、釜、灶、鼎、器蓋和器座等,最為突出的是雙耳尖底瓶,線條流暢、勻稱,極具藝術美感。

馬家窯文化制陶業非常發達,其彩陶繼承了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爽朗的風格,但表現更為精細,形成了絢麗而又典雅的藝術風格,比仰韶文化有進一步發展,藝術成就達到了登峰造極的高度。

陶器大多以泥條盤築法成型,陶質呈橙黃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細膩。許多馬家窯文化遺存中,有窯場和陶窯、顏料以及研磨顏料的石板、調色陶碟等。

馬家窯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純黑彩繪花紋為主;中期使用純黑彩和黑、紅二彩相間繪制花紋;晚期多以黑、紅二彩並用繪制花紋。馬家窯文化的制陶工藝已開始使用慢輪修坯,並利用轉輪繪制同心圓紋、弦紋和平行線等紋飾,表現出了嫻熟的繪畫技巧。

彩陶的大量生產,說明這一時期制陶的社會分工早已專業化,出現了專門的制陶工匠師。彩陶的發達是馬家窯文化顯著的特點,馬家窯彩陶的內彩特別發達,圖案的時代特點十分鮮明。

半山型馬家窯文化陶器是在馬家窯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比馬家窯更豐富。她的繁榮昌盛、雍容華貴的風格是由飽滿器型上的旋動結構的紋飾,黑紅相間的色彩,線條的粗細變化,以及鋸齒紋、三角紋的配合,大圖案里套小圖案形成的。

旋轉而連續的結構,使幾個大圓圈一反一正,互相背靠,互相鏈接,有前呼後應、魚貫而行、連綿不斷的效果,顯示一種融合、纏綿的氣勢。與器型共同構成一種雄偉宏大的氣勢。在半山期,是我國彩陶文化的高峰階段,顯示了博大、成熟和完美的特色。

仰韶文化中期以廟底溝文化類型為代表,最引人注目的是陶缸上繪制《鸛鳥石斧圖》的鸛魚石斧圖彩陶缸。

鸛魚石斧圖彩陶缸高47厘米,口徑32.7厘米,底徑20.1厘米,為新石器時代前期仰韶文化的葬具。敞口、圓唇、深腹、平底,沿下有四個對稱的鼻鈕,腹部一側有一幅高37厘米的、寬44厘米的《鸛魚石斧》彩陶飾圖。

整幅圖內容分為兩組:右邊畫的是一把豎立的裝有木柄的石斧。石斧上的孔眼、符號和緊纏的繩子,都被真實、細致地用黑線條勾勒出來。左邊畫的是一隻圓眸、長喙、兩腿直撐地面的水鳥。它昂著頭,身軀稍微向後傾,顯得非常健美,嘴上銜著一條大魚,面對豎立的石斧。

該圖已經表現出了我國繪畫傳統藝術表現手法中的兩種基本形式勾勒和沒骨,標志著我國史前的繪畫藝術由裝飾性的紋飾繪畫向物象繪畫的發展。

廟底溝文化體現出了繪畫性彩陶與幾何紋彩陶的分離,甚至可以說繪畫與陶器的分離,正是美術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人們的審美觀念、創作思想以及繪畫技巧開始向更高階段演進,繪畫藝術的獨立時代到來了。

⑥ 仰韶文化最主要的特徵是絢麗的彩陶

仰韶文化最主要的特徵就是絢麗的彩陶,因此也被稱為「彩陶文化」。

仰韶文化的主要印象,就是精美的彩陶文物,這些器物線條流暢、色彩絢麗,閃爍著人類智慧的光芒。而仰韶酒業對「彩陶」精髓的融匯傳承,對「深入研究仰韶彩陶上的圖形、符號,不斷豐富人們對中華文明的認知」的貫徹落實,是由外而內,全方位的。

繼承古老的傳統釀造工藝,獨創「陶屋制曲,陶泥發酵,陶甑蒸餾,陶壇儲存」的四陶釀酒法,並結合現代高新生物技術,精選高粱、小麥、大米等九種糧食作為原料,釀就了別具一格的「醹,雅,融」風格,樹立起陶融香品牌大旗。

仰韶文化的特點

仰韶文化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文化,其村落或大或小,比較大的村落的房屋有一定的布局,周圍有一條圍溝,村落外有墓地和窯場。村落內的房屋主要有圓形或方形兩種,早期的房屋以圓形單間腔閉為多,後期以方形多間為多。

房屋的牆壁是泥做的,有伍純裂用草混在裡面的,也有用木頭做骨架的。牆的外部多被裹草後點燃燒過,來加強其堅固度和耐水性。

⑦ 仰韶文化的特點,原始農業的出現改變歷史

仰韶文化 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文化,其村落或大或小,比較大的村落的房屋有一定的布局,周圍有一條圍溝,村落外有墓地和窯場。村落內的房屋主要有圓形或方形兩種……接下來,跟隨我一起來仰韶文化詳細了解清楚吧!


可能感興趣》》 仰韶文化是哪個時期

仰韶文化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文化,其村落或大或小,比較大的村落的房屋有一定的布局,周圍有一條圍溝,村落外有墓地和窯場。村落內的房屋主要有圓形或方形兩種,早期的房屋以圓形單間為多,後期以方形多間為多。

房屋的牆壁是泥做的,有用草混在裡面的,也有用木頭做骨架的。牆的外部多被裹草後點燃燒過,來加強其堅固度和耐水性。選址一般在河流兩岸經長期侵蝕而形成的階地上,或在兩河匯流處較高而平坦的地方,這里土地肥美,有利於農業、畜牧,取水和交通也很方便。

甘肅仰韶文化主要特點
聚落建築的布局整齊有序。半坡聚落保存較完整,居住區在中心,外圍繞一周大壕溝,溝外北部為墓葬區,東邊設窯場。共揭露出40多座房屋遺跡,有一座大房子為公共活動的場所,其他幾十座中小型房子面向大房子,形成半月形布局。仰韶文化居民死後按一定的葬俗埋葬,多長方形土坑墓,墓中有陶器等隨葬品,小孩實行瓮棺葬。盛行單人仰身的直肢葬,但合葬墓佔一定比例。合葬的人數不等,多的達80人。葬制中實行女性厚葬和母子合葬,反映了以女性為中心的特點。聚落房子朝向中心廣場的統一布局,則表明當時維系氏族團結的血緣紐帶根深蒂固。這些與母系氏族社會組織的特徵是相吻合的。

仰韶中期的發掘相對早、晚期顯得單薄一些,但仍可初步確立甘肅仰韶中期的界定標准,提供了一定的研究空間。它的主要文化特徵歸納如下:
(1)遺址大多位於山谷中的河邊台地,隴東黃土塬的塬邊及溝壑也被先民選作居住地,對環境條件的適應生存能力比早期有所提高,海拔較高的甘南臨潭發現的此類遺存就是明證。已經發掘的三個重要遺址都是在早期遺存的原址之上擴展而成,調查發現的中期遺址往往含有早期遺存,顯示出早、中期一脈相承的親緣關系。聚落布局因資料所限不甚清晰,但大地灣遺址表明,聚落內已存在多個處於相等地位的中心,社會組織呈現出多級分化的趨勢。

⑧ 仰韶文化的特點

仰韶文化是黃河中游地區重要的新石期時代文化。它的持續時間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它的分布在整個黃河中游從今天的甘肅省到河南省之間。今天在中國已發現上千處仰韶文化的遺址,其中以陝西省為最多,是仰韶文化的中心。仰韶文化的名稱來源於其第一個發掘地—河南省澠池仰韶村。 仰韶文化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文化,其村落或大或小,比較大的村落的房屋有一定的布局,周圍有一條圍溝,村落外有墓地和窯場。村落內的房屋主要有圓形或方形兩種,早期的房屋以圓形單間為多,後期以方形多間為多。房屋的牆壁是泥做的,有用草混在裡面的,也有用木頭做骨架的。牆的外部多被裹草後點燃燒過,來加強其堅固度和耐水性。 仰韶文化的農耕石器包括石斧、石鏟、磨盤等,除此之外還有骨器。除農耕外仰韶文化的人顯然還進行漁獵。在出土的文物中有骨制的魚鉤、魚叉、箭頭等。仰韶文化前期的陶器多是手制的,中期開始出現輪制的。一些陶器上留有布和編織物印下來的紋路,由此可見仰韶文化有編織和織布的手工業。在發掘的動物骨頭中除獵取的野生動物外還有大量狗和豬的骨格,羊比較少。 對仰韶文化墓地的發掘為對它的認識帶來了許多貢獻。墓地的隨葬品和下葬的方式為當時的生活方式、信仰、生活條件帶來了許多啟發。 對於仰韶文化的內部分類、時間上的分類以及各個遺址之間的相互關系在學術界還有爭論。對仰韶文化的社會結構也還有不同的看法。大多數學者今天認為它主要是一個父系社會,早期的母系社會的論點現在只有比較少的人支持了。仰韶文化向人們展示了中國母系氏族制度繁榮至衰落時期的社會結構和文化成就。 早期有仰韶文化來自西方的論點。1960年左右在陝西的考古發掘對這個論點提出疑義。現在一般認為陝西地區的仰韶文化是繼老官台文化之後發展起來的,按時代順序可以分為半坡類型、廟底類型和半坡晚期類型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龍山文化被看做它的繼承文化。

⑨ 什麼是仰韶文化

我國華北地區新石器時代的文化。
仰韶文化,是指黃河中游地區一種重要的新石器時代彩陶文化,其持續時間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持續時長2000年左右),分布在整個黃河中游從甘肅省到河南省之間。
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發現,故按照考古慣例,將此文化稱之為仰韶文化。其以渭、汾、洛諸黃河支流匯集的關中豫西晉南為中心,北到長城沿線及河套地區,南達鄂西北,東至豫東一帶,西到甘、青接壤地帶。
仰韶文化的源頭可追溯至距今八九千年的賈湖文化。
仰韶文化是中國分布地域最大的史前文化,涉及河南、陝西、山西、河北、甘肅、青海、湖北、寧夏等地。
作為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文化,它向外具有較大輻射力。尤其是彩陶的大范圍傳播,被考古學家認為是代表了史前第一次藝術浪潮,波及周邊地區,達到史前藝術的高峰。
2020年9月,研究人員對河南澠池丁村等6處仰韶文化遺址採集的小口尖底瓶陶片樣本進行分析檢測,在陶片內側發現了平紋織物印痕,以及手紋,為仰韶時代紡織技術及制陶工藝研究提供了重要物證。

閱讀全文

與仰韶文化的特點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