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寧安市民風民俗
〔民風民俗〕
寧安市是一個集漢族、滿族、朝鮮族、回族等多個民族的聚居地,民間文學也體現出多民族的特點,各族人民都有自己的民間文化。
順治十年以後,寧古塔時滿族就和漢族等各民族共同生活在這里。由於長期雜處,各民族文化互相影響,因而形成了寧古塔滿族文化的既有「山野之風」又有「中土之禮」的民族特色。
滿族的民間口頭文學比較典型地反映了這一古老民族的經濟生活、意識形態、信仰崇拜、性格素質、語言特點、風土民情等。
朝鮮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具有悠久的傳統。朝鮮族男人和老年婦女喜歡穿素白衣服,年輕婦女喜著色澤鮮艷的綢緞。服裝特點是短衣長褲,婦女短衣長裙。
回族兄弟不擅長歌舞,但在文娛活動上也有他獨特的藝術愛好。他們喜歡耍龍燈、舞獅子。男女以長衫為主。喜著藍、青、灰、白顏色。男人常戴白色圓布帽,婦女頭部愛蒙青紗。
風俗傳說是圍繞風俗習慣及節日活動而形成的。這些傳說以文學手法來說明某種風俗形成的原因,節日活動的構成,飲食起居的特別規定等等。這些傳說依靠風俗帶上了文化色彩。
⑵ 渤海文化知識 300字
渤海,舊稱勃海、北海。渤海是西太平洋的一部分,也是中國的內海。三面環陸,在遼寧、河北、山東、天津三省一市之間。遼東半島南端老鐵山角與山東半島北岸蓬萊遙相對峙,像一雙巨臂把渤海環抱起來,岸線所圍的形態好似一個葫蘆。渤海通過渤海海峽 與黃海相通。渤海海峽口寬59海里,有30多個島嶼,其中較大的有南長山島、砣磯島、欽島和皇城島等,總稱廟島群島或廟島列島。 渤海由北部遼東灣、西部渤海灣、南部萊州灣、中央淺海盆地和渤海海峽五部分組成
渤海是一個近封閉的內海,地處中國大陸東部北端,即北緯37°07′-41°,東經117°35′-122°15′的區域。它一面臨海,三面環陸,北,西,南三面分別與遼寧、河北、天津和山東三省一市毗鄰,東面經渤海海峽與黃海相通,遼東半島的老鐵山與山東半島北岸的蓬萊角間的連線即為渤海與黃海的分界線。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猶如伸出的雙臂將其合抱,構成首都北京的海上門戶。放眼眺望,渤海形如一東北—西南向微傾的葫蘆,側卧於華北大地,其底部兩側即為萊州灣和渤海灣 ,頂部為遼東灣。
渤海海域面積77284㎞²,大陸海岸線長2668千米,平均水深18米,最大水深85米,20米以下的海域面積佔一半以上。渤海地處北溫帶,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多年平均氣溫10.7℃,降水量500-600毫米,海水鹽度為30‰。
渤海海底平坦,多為泥沙和軟泥質,地勢呈由三灣向渤海海峽傾斜態勢。海岸分為粉沙淤泥質岸、沙質岸和基岩岸三種類型。渤海灣,黃河三角洲和遼東灣北岸等沿岸為粉沙淤泥質海岸,灤河口以北的渤海西岸屬沙礫質岸,山東半島北岸和遼東半島西岸主要為基岩海岸。
渤海基本上為陸地所環抱,僅東部以渤海海峽與黃海相通,沉積物以淤泥和粉沙淤泥為主。渤海周圍有三個主要海灣:北面的遼東灣,西面的渤海灣、南面的萊州灣。由於遼河,灤河,海河,黃河等帶來大量泥沙,海底平坦,餌料豐富,是中國大型海洋水產養殖基地。盛產對蝦,黃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