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人說《易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本源,有什麼依據嗎
《易經》確實可以說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根源,主要是由於易經裡面所包含的意思非常具有指導意義。只要對我國的傳統文化稍稍有一點了解的都知道,《易經》是我國群經之首,被譽為千古第一奇書,對我們中華民族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西方人也稱《易經》為宇宙算數學,這本書幾乎在我們生活或工作當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用得到,最主要是因為以下幾點原因:
3、功能繁多
易經的功能是非常多的,它不只可以幫助我們指導人生,如果深入研究的話,易經還有一種特別神奇的功能就是占卜,當然對於占卜這一說,很多人都抱有著保守的態度,不過真正懂得易經的人,並不是完全相信它的占卜,而是根據占卜的結果,對於一些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做預防,這才是最貼近科學的方法。
B. 描述一下中國文化的起源
漢唐以後,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儒釋道思想以及文字、繪畫、建築、雕刻等等,傳入了日本,譬如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在日本的傳播,形成了日本的朱子學、陽明學;唐鑒真東渡,中國的佛教文化以及雕塑等傳到日本,大量日本遣唐使如吉備真備、高僧空海、阿倍仲馬呂等到中國研習中國的文化。如此,使日本的文字、建築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現在我國難覓身影的十字亭,在日本還有完好的保存。在韓國,影響最大的是中國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和明清以後的實學思想,如果人們不知道李退溪、曹南冥、李栗谷、洪大容、丁若鏞等人是韓國哲學家,僅看他們的著作難以判斷作者的國籍。而中國文化中的禮教內容,在中國早已失傳,在韓國還保留的相當完整,因此,韓國被西方國家稱為是儒教國家的活化石。
中國文化不但對韓國、日本,對東南亞、南亞一些國家如菲律賓、新加坡、越南等國家和地區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鄭和七下西洋更是加深了這種影響。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認的以中國文化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特別是其中亞洲四小龍的經濟騰飛和崛起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和思考,焦點是它們與中國文化的關系問題。
中國傳統文化在明清之際,通過西方耶穌會士,通過東學西漸,還傳播到了歐洲一些國家。中國的四大發明(火葯、指南針、印刷術、造紙術)先後傳到西方後,對於促進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國傳統文化對法國的影響最大,法國成為當時歐洲中國文化熱的中心。從17世紀開始,中國的一些儒家經典如《論語》、《大學》等,就通過法國傳到了歐洲其他國家。法國18世紀的啟蒙思想家很少有不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如笛卡兒、盧梭、伏爾泰、孟德斯鳩、狄德羅、霍爾巴赫,他們對中國文化的推崇程度,讓我們現在都感到震驚。伏爾泰就在禮拜堂里供奉著孔子的畫像,把孔子奉為人類道德的楷模。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康德、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直到費爾巴哈以及大文豪歌德等人都研究過中國哲學,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過中國文化的影響。如萊布尼茨就認為,正是中國的發現,才使歐洲人從宗教的迷惘中覺醒過來。這種影響或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法國的啟蒙運動,影響了德國的辯證法思想。
那麼,中國文化對法國18世紀啟蒙運動的影響與西方現代化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從20世紀下半葉開始,西方學術界對西方現代文化進行了比較全面的反思,在反思中得到這樣一個共識,那就是,現代化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既不是始於16世紀的科學革命,也不是始於17世紀的工業革命,而是始於18世紀的啟蒙運動;因為啟蒙思想集中表現了現代文化的基本特徵,於是,就得出了這樣兩個基本命題和結論:第一個命題就是:中國文化對歐洲啟蒙思想發生過重要影響;第二個命題就是,「啟蒙思想是西方社會現代化進程中的必要條件」。結論就是:西方的現代化進程受到過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隨著中國國力的強盛,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國包括亞洲、歐洲在內的一些國家都對中國文化給予了高度的認同和重視。
我們知道,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韓國的現代化程度較高,但韓國的現代化不是在否定和拋棄傳統文化基礎上的現代化,而是在對傳統文化尊重、繼承和發展基礎上的現代化。到過韓國的人對韓國人的愛國精神和對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都深有感觸。譬如,韓國目前最著名的大學成均館大學,該校現在仍以儒家思想為宗旨,以仁義禮智為校訓。每年2月和8月,韓國人還會按照傳統方式到文廟去祭祀孔子,還有完全按照傳統儒家教學方式授課的學院,講授的主要課程就是儒家的經典《四書五經》。在中國幾乎已經消失殆盡的傳統縣學和書院,在韓國至今還有300多所。全球第一所孔子學院也在2004年底在韓國首都掛牌成立。韓國還將儒家文化的精神,通過電影、電視,各種媒體,向全社會廣泛宣傳。可以說,韓國是以儒家文化立國育民的成功範例,被西方很多學者稱作「儒教國家的活化石」、「典型的儒教國度」。韓國沒有拋棄和否定傳統文化,而是把傳統文化有機地融入到了現代社會和現代生活中。
新加坡則從1980年代,就開始推行以中國儒家傳統文化為中心內容的「文化再生」運動。1982年春節,李光耀總理號召新加坡人民保持和發揚中華民族儒家的傳統道德,並把「忠孝仁愛禮義廉恥」作為政府必須堅決貫徹執行的「治國之道」。1988年10月,第一副總理吳作棟又提議把儒家東方價值觀提升為國家意識,並使之成為每個公民的行動指南。1990年2月,新加坡政府發表了充滿儒家倫理精神的《共同價值白皮書》。該書提出了五大共同價值觀為:(1)國家至上,社會為先;(2)家庭為根,社會為本;(3)關懷扶持,同舟共濟;(4)求同存異,協商共識;(5)種族和諧,宗教寬容。
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重視傳統文化告訴我們:
第一、這些國家之所以都重視中國傳統文化,是因為儒家傳統文化中一部分價值觀、倫理觀已經積淀成為他們民族的道德規范和民族心理。如李光耀1978年在國慶獻辭中曾說:「也許我英語比華語好,因為我早年學會英語;但是即使再過一千個世代,我也不會變成英國人。我心中所信守的不是西方的價值體系,而是東方價值體系。」
第二.韓國的經驗告訴我們:實現現代化,不必以犧牲傳統文化為代價;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並不是矛盾對立的,而是可以相得益彰、並行不悖的。
C. 儒釋道哪個才是中華文化的源頭原因是什麼
這個問題太大了,只能簡單回答。我覺得儒釋道三家只能算中華文化的流,而不是源。
所以,易源生三流儒釋道。當然儒釋道三者之間互相滲透相互勾連,那是另一個話題。
D. 中國文化,或者說中華古典文化,根基是什麼
中華文化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中華古典文化,其實是立足於我們整個時代的發展歷程中的,我們如果想要對於中華文化進行全面的理解,其實是需要立足於對於這個時代進行分析的,而且在不同的時代,文化的基本內涵,其實也會加以改變。這其實也就體現出了,如果我們想要文化保持這樣興旺發展的態勢,一直傳承下去,其實是離不開融入時代特色這一過程的。
所以無論是文化的發展過程,還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學習過程,都是需要時間和努力的。如果一直保持原來的狀態,而不進行真正的理解與補充,我們是無法了解到文化的真諦的。所以這也體現出了我們想要理解一件新鮮事物的過程,是需要融入到生活中的。
E. 為什麼有些人說《易經》是中華文化的的本源易經的精神是什麼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為什麼有些人說《易經》是中華文化的的本源?易經的精神是什麼?
那麼學習《易經》的目的或者精神就是了解規律,了解道,進而去“合道”。
《易經》是古代先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通過觀察自然界和人類社會,而總結的經驗理論,它是一種哲學思想的概括,並且可以去指導現實的生產、生活。因為它本身就是從實踐中來的東西,是對客觀實際的高度總結和概括,是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事物。應用到哪個方面,就會根據哪個方面的具體情況產生具體的應用結果。比如醫療、農耕、天文、軍事等等。合乎客觀規律就叫做“合道”。這里有樸素的古代哲學思想在裡面,那些裝神弄鬼的說辭已經偏離了《易經》產生的基礎。只有尊重客觀實際的用科學的觀點去繼承和發展《易經》精神,才是對《易經》最好的傳承,要與時俱進,精華的要繼承和發展,糟粕的東西要摒棄和排除。否則就會弄出刻舟求劍的笑話,比如,我們現在的八卦是以乾卦開始,這是以我們中華大地的北半球做時空來看待的,如果在南半球,那麼以乾卦開始也許就會欠妥,生搬硬套就是沒有理解《易經》到底說的是什麼,也就會出現刻舟求劍的現象。
F. 中國文化起源於什麼
在五千年的文化長河裡,不論我們如何避諱這個話題,如何諱莫如深,談虎色變,但這個話題依然事實的存在著。那就是中國的「性」文化,性,畢竟是人類生活不可缺少的食色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於這個文化長河裡的又一支流,無論我們怎樣難於啟齒,但當我們在探尋中華文化源頭的時候,卻會驚奇的發現牽扯到「性」這個話題,也許有人會說,性怎麼會和中國的文化源頭扯上關系呢?只要我們認真的梳理一下,就會讓我們大吃一驚。說中國文明之源源於性,這聽起來似乎讓人難以接受,但我們都會接受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中國的《易經》是中國的文化之根。中國的文明之源,那麼《易經》的開篇就是以《乾》、《坤》兩卦開篇,講的是「一陰一陽之謂道」。
古人認為:天地之前只有一陰一陽的原動力,在一陰一陽的相互作用下,相推、相容、相摩、相盪、相易,之後形成天地、萬物、男女,這種作用被認為是一種永無休止的循環運動,陽衰歸陰,陰衰歸陽,男人和女人是這一宇宙概念里的人類形態,男人需要女人,女人也同樣需要男人,這是宇宙間萬物的定律,這就跟「性」有了一些瓜葛,陰與陽的關系,即謂男女關系,男女關系,性也。,《易經》里其中的第六十三卦「既濟」更加明確的表現了男女之間的完美交融,這種交融是雙方相互完成的,上為「坎」
,下為「離」,「坎」代表水、月、女。「離」代表火、日和男。坎和離象徵著男女元素的精美的平衡。
古人把男女關系定位於「合和」二字,陰陽關系中的男女關系除了一個合字,還是一個和字。前一個合字是相包、相容、相吸,後一個和字是平和,無前無後,無上無下,無高無低,無始無終,這是一個立體的太極,合起來就是元、亨、利、貞,這四個字蘊涵了陰陽、男女之間的均衡之意。
由此,我們會想到中國的太極圖,那相互包容在一起的圖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左半邊表示了陰的萌芽的陽,右半邊表示包含了陽的萌芽的陰。男人和女人是這一宇宙觀的人類形態,體現了這個定律中的男女都是陰陽兩氣的載體,陰陽交感生生無限,男女相交,繁衍子孫。畫家王濤有一幅畫叫《均衡》就是在太極圖中有兩個裸男裸女,相互包容在一起,糾纏在一起,看起來很美,我佩服畫家大膽的想像與構思,這幅畫形象地點出了中國文化本源,點出了人類生命的本源。
《周易》上有這樣的話:「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有了陰陽、男女才有了合和二字,萬物才能各正性命。《禮記》對陰陽之間的關系這樣定位:「天地之德,陰陽之交也」天地大自然的最高德性是陰陽之交,陰陽之交,男女交媾也,性事乃效法天地之德,非誨淫誨盜。《道德經》里有:「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為和」只有「負陰抱陽」才是天下合和,這是原動力。《黃帝內經》中說:「陰陽互根,陰陽平衡」互根,何也,男女之交,性也。
至此,就有了一個清晰的概念:陰陽永遠是相互運動的矛盾統一體,相對、相依、相互為根,和合平衡,不可隔離。一陰一陽之謂道,天、地、人為三才,古人講的是: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有禮儀《周禮》。我們不難從這個推論中看出,《易經》從始至終,一直把男女關系與天地的關系相等同,一直把男女的作用與天地的作用等同。至此,我們又清楚的認識到,自然界有序的進化,人文中的五倫關系,都源於天地萬物之間、男女之間,夫妻之間,而後演化的父子、君臣、尊卑、上下、人倫、道德,文化都起源於陰陽關系,源於男女關系。
因此,古人認為男女、夫妻關系的穩定是天下最大的事,一對夫妻的穩定合和,一對對夫妻的穩定合和,天下才能穩定和諧,因此說男女關系、夫妻關系是「天地之大義也」
,這樣看來,性這個話題,竟是那樣的嚴肅、那樣的聖潔、那樣的不可輕視、那樣的神聖不可侵犯。難怪古人們對性並不象我們現代人這樣淡化、這樣諱莫如深,古人對性的態度是非常童貞、是非常神聖、非常明確,甚至於要放上高高的祭壇,頂禮模拜。何也?因為這是天地之德,人類之根本,人類的一切,都源於此。古人為了把兩性說的更明白,強調兩性的吸引,常常把「陽」描述成「火」或「日」
,把「陰」描述成「水」或「月」
,房中書常常把男人的性體驗比作「火」
,把女人的性體驗比作「水」
。火易燃起,與易被水熄滅;而水要很長時間才能被火燒熱,但冷的卻很慢。無疑這是關於男女性事前後體驗的真實差異,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這種比喻。古人認為:性行為被認為是天地交感的再現,這種交感如雲興雨的自然現象,時至今日,「雲雨」一詞仍是使用最廣的性交隱語,還有「風月」一詞也是男女相愛的代名詞,你看我們祖先把「性」事這個俗事,是看成雅事,說成雅事的,甚至是神聖的事、嚴肅的事,為啥?因為它是人倫之本。
如果說一部《易經》一陰一陽,生生化化,還不足以論述性與中國文化的本源關系,因為《易經》可演化的事物、道理、所包含的、所象徵的太多太多,美國人不是從易經的六十四卦里演化出了計算機的原理嗎?那麼,中國的《詩經》,還可做一旁證,《詩經》中的開篇,第一部作品就是《關雉》,「關關雉鳩,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試問,今天做為任何一家報刊的總編,對頭版頭條都要認真對待的,要把最最重要、最最有份量的文章放在頭題的,這是綱領性的東西,連孔老夫子都如此重視男女之事,這說明古人對男女之事是極其看重的,何也?人類之根,天地之德也。
八十年代初,遼寧的朝陽牛河梁遺址出土了一尊紅山女神頭像,轟動了世界,中華文明提前了1000年,當今天我們揭去五千年蒙在紅山女神頭上的那神秘的面紗,抹去歷史的塵埃時,又會另我們大吃一驚,因為同樣牽扯到「性」這一話題。當我第一次看到紅山女神出土時的照片時,就產生這樣的聯想,女神頭像雖說殘缺不全,鼻子是後來找到的,耳朵少了一塊,額頭上方有缺損,但我注意到,在頭像的右下方卻棄放著一對女人的乳房,這乳房豐滿碩大,正是成熟女性所具有的。後來又找到盤腿座姿的殘缺的女神的腿,也是赤裸的,由此我們會得到一幅紅山女神的全貌:她長發披肩,赤裸全身,雙乳碩大,盤坐於祭壇之上,這很容易讓人想到「性」
,女人的乳房與生育有關,同樣與性有關,古時的「母」字和「爽」字是一個字「爽」字特別強調了女人的雙乳。很多人在發現女神頭像時,首先要研究的是頭像,這無可非議,但也不要忘記了這對乳房,也許這對乳房才是紅山女神更加具有研究考證的真正意義所在。因為我們又在牛河樑上看到的幾個較小的女人裸體雕像,其特點都是豐乳肥臀,對女人的性特徵上格外的強調。當然這里強調的是生育,是哺育,可這都與性有關,由此,更加證明:我們的先民們對此並不像我們現代人對其遮遮掩掩,而是非常童貞、大膽、毫無邪念的展示。而且紅山女神的全裸雕像要比西方的維納斯要早幾千年,並且是誇張的、變形的,由其對女人的性特徵做了合理的強調,這就用實物來證明中國的性文明性文化要比西方早幾千年,要比西方的性理念更加文明和開放。
因此,做為一個文化人,對自己民族的根本文化不甚了解,是難行其道的。可現代中國人對此加以深入研究的人卻少的可憐。卻是有一位外國人(荷蘭人)叫做高羅佩的,對中國的性文化做了一翻深入的研究和考證,其行其道令中國人感到汗顏。
中國古人對性的研究可謂是一個百花園中爭奇斗艷的一大景觀。這條文化長河中的支流九曲十八彎,每個歷史時期都各有不同、各顯風彩。從《易》論中的一陰一陽,生生化化,到漢代的《漢書•藝文志》都有名篇,而西漢對此道,視為醫術之一,絕不視為猥褻之行。這之後六朝、道家的「行房大論」、「御女登仙」說等等更是為人所誦習,不以為諱,隋唐之時,佛教密宗傳入中國,交媾覺悟之說,與道家的合氣成仙說融於一體,此類作品層出不窮,敦煌壁畫中有展示,《大樂賦》中有注有引,足備一隅,再其後趙宋王朝、程朱理學一興,中國馬上淪為如西方黑暗的中世紀的極端的禁慾,在官方有了男女有別、男尊女卑,一切房中之事均淪為誨淫誨盜。朱程理學將禮教禁慾推向極端,是對人的本性的異化,是人性發展桎梏,而在民間卻另有一番天地,文人雅士無所施展,便多放縱於酒色艷詞,構欄妓館,遍地開花,明渠受阻、暗流叢生。這也許是朱程理學者們沒有想到的。那時的詩詞、歌賦廣為傳唱,連妓女們個個都是寫詞的高手,「可謂此道不幸之幸也」
。遼金時代,散曲流行,男歡女愛之曲雜劇更甚,長調小令,民間口頭創作一宮二調,或婉約或豪放,火辣辣的互訴男女之情,互愛忠貞,這更反映出被理學禮教壓抑下的男女,為爭取自由而謳歌。元明之後,高人墨客在江南秀水風光中卻拼打出另一番天地,殫精幹燕閑雅趣,在《玄女》上大做文章,並加以推廣,頗盛極一時,而當時中國的畫家們、小說家們也各行其道,什麼唐伯虎、仇英之風流才子們,也性致勃勃的畫起了春宮圖,其形其色絕不遜色於西方的安格爾,中國的套色板畫更是春宮的精品。小說家們也不甘寂寞,一部部大部頭的艷情小說在民間廣為流傳,這些艷情小說的作用不可低估,從宮廷到民間的生活,無所不涉,在傳播文化上,在推動中國白話小說發展上,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對於中國的正統經典文化可謂是「亞文化」的形態,雖無理想性,但它更貼進百姓生活。滿清入主之後,雖頭發、服色為之變,但閨門之內,卻不亞於先朝,甚於先朝,而儒學之風更勝,宋學受到褒獎,因而對於一些艷情小說深藏不宣,甚至遭到毀禁厄運,乾隆、嘉慶之後所存的此類書已不到十分之一。十八、十九世紀,一些西方人來華要想考察中國的性文化,卻難找到這類書,問人又諱莫如深,都以為中國的性事淫污不堪呢,不可告人呢,發生這種誤會,當然不能怨外國人,他們哪裡知道,中國的房中事是非常健康的、文明的,甚至是精緻的具有養生意義、科學合理的,絕無放盪、絕無暴虐,荷蘭人高羅佩在對中國的性文化做了一番深入的研究之後感嘆到「中國房室,不涉放盪,抑亦符合衛生,且無暴虐之狂,詭異之行,可謂中華文明之榮譽也。」由此看來,中國的性文化連外國人都有如此贊譽之詞,而做為中國人為何不能去探究一番呢?過去,在許可研究領域:中國人都對性避而不談,搞醫學的不懂房術,研究宗教的不知有密教,寫小說的頂多提一下《金瓶梅》搞美術史研究的,不理春宮畫,致使一些問題成為被遺忘的角落,很多材料都在圖書館中塵封,無人知曉,如房中術與道家思想的關系,、春宮畫與艷情小說的關系和進步意義,中國古典詩詞中的性幻想、性描寫、中國房中術在中醫學中的意義等等,這一切都與中國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都有待於人們去探究、去挖掘,這難道不是中國文化人的責任嗎?更何況這也是中國文化其中的一項不可缺少失的部分,及其重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