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介紹河北民俗文化
河北位於北京、天津兩市的外圍, 是京城通往外地的門戶,自古即是京畿唧要地。作為清代皇室的 「郊遊」場所,河北省東北部的承德是我國最早命名的歷史文化 名城之一,這里有清代最大的皇 家古典園林承德避暑山莊,中國 最大的皇家寺廟群——「外八 廟」,清代皇家游獵的場所—— 木蘭圍場。同時,也擁有豐富的民俗文化:
1.戲劇藝術:
南辛庄木偶戲;新穎調弦子腔;河北梆子;當代京劇藝術家李萬春;四股弦;安國老調;哈哈腔;絲弦戲;壩上二人台;當代河北梆子表演藝術家賈桂蘭;海興南鑼;儺戲威縣亂彈;著名女武生裴艷玲;保定老調;橫歧調;當代京劇藝術家趙燕俠;唐劇;平調;河北戲曲;評劇;
(1)冀文化傳統知識是什麼擴展閱讀:
河北省,簡稱「冀」,因位於黃河以北而得名。地處華北平原,東臨渤海、內環京津,西為太行山,北為燕山,燕山以北為張北高原。
河北下轄石家莊、唐山、秦皇島、邯鄲、邢台、保定、張家口、承德、滄州、廊坊、衡水等11個地級市,省會為石家莊。全省常住總人口7519.52萬(2017年),總面積18.88萬平方千米,是中國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草原和海濱的省份,屬溫帶季風氣候。
河北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早在五千多年前,中華民族的三大始祖黃帝、炎帝和蚩尤就在河北由征戰到融合,開創了中華文明史。
春秋戰國時期河北地屬燕國和趙國,故有「燕趙大地」之稱,漢代屬幽州、冀州。唐代為河北道,宋代為河北路,元代為中書省。明清屬直隸省。解放戰爭時期,河北西柏坡為中共中央臨時所在地。
河北省擁有的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達930處,居全國第一位。擁有長城、承德避暑山莊、清東陵和清西陵3項世界文化遺產;邯鄲、保定、承德、正定、山海關、蔚縣6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河北是萬里長城途經距離最長、保存最完好的省份,境內長城遺存達2000多公里。
河北省高速公路總里程6531公里。唐山港、黃驊港、秦皇島港均躋身億噸大港行列。全省鐵路、公路貨物周轉量居中國大陸首位。2013年,京津冀一體化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2017年,河北省生產總值實現35964.0億元。
2. 河北傳統文化有哪些
1、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大約誕生於1820-1850年之間。河北梆子的音樂唱腔,高亢激越,悠揚婉轉,具有濃厚的抒情韻味。大慢板善於表現人物的抑鬱、愁煩、緬懷、沉思等情緒。正調二六板如行雲流水,從容舒展。而反調二六板則哀怨纏綿、凄楚悱惻。
河北梆子的演員中有一批全國知名的傑出的人士,如田際雲、魏連升、侯俊山、何景山,趙佩雲(筱香水)、王瑩仙(金剛鑽)都以唱腔高亢優美、變化多端而為廣大觀眾所熱愛。
這批演員是河北梆子舞台上的明珠,他們精湛的表演藝術給觀眾以美的享受,也使觀眾更加喜愛河北梆子這個劇種。
2、曲陽石雕
曲陽盛產質地優良的各色大理石,早在漢代,曲陽一帶的石雕藝人就用漢白玉大理石雕刻石果、碑文、龍鳳、雄獅、觀音、佛像等各種工藝品。到了元代,元世祖忽必烈興建大都(北京),召集各地能工巧匠。曲陽石雕藝人楊瓊因雕技精湛,被任命為總管。
據記載,天安門前的金水橋,就是由楊瓊設計監造的。清代,曲陽石雕曾在巴拿馬國際藝術博覽會上展出,榮獲世界石雕藝術第二名。
3、竹板書
竹板書產生於河北省中部平原。起源年代比較久遠。據老藝人馬蘭月、王來恩(藝名「捨命王」)等談,一百多年前,他們的師爺就是唱竹板書的。七、八十年前,南皮縣老藝人張福堂等初去山東,後來又有尹福盛、王來恩等到相繼而去,竹板書從此流入山東。
清末明初,又有潘福恆、王福義、余來榮等到在京津遼沈等地演唱,狄來珍去山西太原等地演唱,竹板書的活動區域逐年擴大。王來恩還到西安、揚州、香港等地演出過。
4、評書
流行在河北省的評書,是由唐代「變文」和宋代「說話」藝術演化而來的。一般由一人表演,只說不唱。演出時坐在案前,以一塊醒木為道具。表演中,既有娓娓的敘述,也有琅琅的朗誦。傳統書目大都是長篇,內容以歷史故事和武俠故事為主。
5、皮影人
是皮影戲的人物造型。流行於唐山、樂亭一帶。以驢皮刻染,吸收了當地民間剪紙的特點,更以雕鏤精細、造型誇張、富有裝飾性見稱。清代已在京津、東北一帶流傳。老藝人王玉宏刀法犀利多變,並對古法進行了改革。邯鄲有牛皮影人,線條蒼老古拙,意趣淳樸有力。
3. 河北省有什麼傳統文化
河北省傳統文化包括:民間文學、民間美術、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戲曲、曲藝、民間雜技等等。
1、民間文學:耿村民間故事(石家莊藁城市)、河間歌詩(滄州河間市)、孟姜女故事傳說(秦皇島山海關區)、邯鄲成語典故文化(邯鄲市)共5項;
2、民間美術:強木版年畫(衡水武強縣)、衡水內畫(衡水市)、蔚縣剪紙(張家口蔚縣)、豐寧滿族剪紙(承德豐寧滿族自治縣)等等共10項;
3、民間音樂:冀中笙管(樂保定淶水縣)、霸州笙管樂(廊坊霸州市)、河北鼓吹樂(邯鄲永年縣)、河北鼓吹樂(秦皇島撫寧縣)、固安笙管樂(廊坊固安縣)等等20項;
4、民間舞蹈:黎地秧歌(秦皇島昌黎縣)、井陘拉花(石家莊井陘縣)、徐水獅舞(保定徐水縣)、滄州落子(滄州南皮縣)等共20項;
5、 戲曲:河北梆子(河北省文化廳)、評劇(唐山灤南縣)、唐山皮影戲(唐山市)、石家莊絲弦(石家莊市)等共26項。
4. 提起河北,你會想到什麼傳統文化
河北是我國的一個省級行政區,地理位置在我國的華北地區,同時它也是中國唯一一個分布區內既有高原山地又有平原湖泊,海濱的城市。河北地區不僅有壯麗的大自然風貌,而且有豐富的動物資源,例如有名字的脊椎類動物就有500多種,在全國總量當中佔有29%。所以在這樣一塊地方也孕育了很多中國的傳統文化。例如魏縣的剪紙,衡水的內畫還有安新蘆葦畫等。
三、剪紙的歷史意義剪紙也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一部分,隨著現在網路視頻的發展,很多網友將這些傳統手藝製作工藝視頻發到網站上,引來了很多觀眾的尊崇。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傳統文化的復興。
5. 河北有哪些遺傳至今的傳統文化
河北流傳至今的傳統文化我認為有兩個,一個是蔚縣剪紙,一個是衡水內畫。
1、蔚縣剪紙
蔚縣剪紙是河北省傳統工藝之一,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產生於明代,已有200多年的歷史。蔚縣剪紙分為花鳥魚蟲,戲曲人物和戲曲臉譜三大類。在色彩、造型和圖案上都有自己獨有的風格。這項藝術流傳至今,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審美價值和社會價值,一些名人的作品得到珍藏,但這項藝術同樣面臨創新度低,手藝人少的問題。國家對此做出了一系列保護措施並開辦展會。
2、衡水內畫
衡水內畫作為河北省傳統民間藝術,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衡水內畫引入了國畫的一些技法,如擦、染、點、勾、撕等。衡水內畫工藝精美,寓意深長,構圖巧妙,色彩濃郁,被人們所喜愛。如圖是精妙的鼻煙壺,被後世稱贊,聞名世界。
6. 河北省三大傳統文化是什麼
河北省三大傳統文化:
1、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大約誕生於1820-1850年之間。河北梆子的音樂唱腔,高亢激越,悠揚婉轉,具有濃厚的抒情韻味。大慢板善於表現人物的抑鬱、愁煩、緬懷、沉思等情緒。正調二六板如行雲流水,從容舒展。而反調二六板則哀怨纏綿、凄楚悱惻。
河北梆子的演員中有一批全國知名的傑出的人士,如田際雲、魏連升、侯俊山、何景山,趙佩雲(筱香水)、王瑩仙(金剛鑽)都以唱腔高亢優美、變化多端而為廣大觀眾所熱愛。
這批演員是河北梆子舞台上的明珠,他們精湛的表演藝術給觀眾以美的享受,也使觀眾更加喜愛河北梆子這個劇種。
2、竹板書
竹板書產生於河北省中部平原。起源年代比較久遠。據老藝人馬蘭月、王來恩(藝名「捨命王」)等談,一百多年前,他們的師爺就是唱竹板書的。七、八十年前,南皮縣老藝人張福堂等初去山東,後來又有尹福盛、王來恩等到相繼而去,竹板書從此流入山東。
清末明初,又有潘福恆、王福義、余來榮等到在京津遼沈等地演唱,狄來珍去山西太原等地演唱,竹板書的活動區域逐年擴大。王來恩還到西安、揚州、香港等地演出過。
3、皮影人
是皮影戲的人物造型。流行於唐山、樂亭一帶。以驢皮刻染,吸收了當地民間剪紙的特點,更以雕鏤精細、造型誇張、富有裝飾性見稱。清代已在京津、東北一帶流傳。老藝人王玉宏刀法犀利多變,並對古法進行了改革。邯鄲有牛皮影人,線條蒼老古拙,意趣淳樸有力。
7. 京津冀非遺文化都有什麼
面人郎、花兒金、通州骨雕、通州風車等。
面人(北京面人郎),北京的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面人也稱「麵塑」、「江米人」,是以食用麵粉、糯米粉為主要原料的一種傳統塑作藝術,它流行於全國各地,深受百姓喜愛。面人藝術主要依靠走街串巷的遊方藝人即興創作,他們掌握了嫻熟的塑造技藝,題材、造型、配色等工藝程式瞭然於心,頃刻間就能將面團變成神采飛揚的藝術形象。
歷史淵源
北京面人郎這一民間麵塑藝術由郎紹安(1909—1992)所創,他曾跟從「面人大王」趙闊明學藝,後形成自己的麵塑藝術風格。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郎紹安練就了「眼明手快」、「看得准,拿得穩」的捏塑絕技,其作品手法簡潔,造型准確,形態逼真,裝飾洗練,在北京麵塑藝術中獨樹一幟。
1957年,郎紹安之女郎志麗開始隨父學習麵塑。從藝五十多年來,她繼承父親的技藝特點並加以創新,進一步發展了北京面人郎的麵塑藝術。與此同時,她還注意總結父親的藝術經驗,整理出版了《我的麵塑藝術生涯——郎紹安》一書。
8. 河北省有什麼有名的傳統的民俗文化嗎(急)
1、評書
流行在河北省的評書,是由唐代「變文」和宋代「說話」藝術演化而來的。多數由一人表演,只說不唱。演出時坐在案前,以一塊醒木為道具。表演中,既有娓娓的敘述,也有琅琅的朗誦。傳統書目大都是長篇,內容以歷史故事和武俠故事為主。
2、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又名「西河調」,是河北省流行地區最廣的一個地方曲種。它起源於冀中一帶農村,流行於河北、河南、山東、東北及京津等地。其特點是:演唱者右手執鼓犍子擊鼓,左手操鴛鴛板,用方言演唱;曲調靈活,語言大眾化,富於表現力。它說唱並重,長篇、中篇、短篇書目兼有。
3、絲弦戲
絲弦戲,是河北省一個古老的地方劇種。金元時代,北曲三大搖籃之一的真定,曾經出現過尚仲賢、侯正卿、李文蔚、戴善甫等著名雜劇作家。後來真定改名為正定,又成為河北絲弦戲—古名「弦索腔」的搖籃和發展中心。
4、曲陽石雕
河北省曲陽縣曲陽石雕藝術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曲陽盛產質地優良的各色大理石,早在漢代,曲陽一帶的石雕藝人就用漢白玉大理石雕刻石果、碑文、龍鳳、雄獅、觀音、佛像等各種工藝品。清代,曲陽石雕曾在巴拿馬國際藝術博覽會上展出,榮獲世界石雕藝術第二名。
5、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大約誕生於1820-1850年之間。它以北京、天津兩大城市和河北農村為基地,逐漸向鄰近省市傳播。
河北梆子的音樂唱腔,高亢激越,悠揚婉轉,具有濃厚的抒情韻味。大慢板善於表現人物的抑鬱、愁煩、緬懷、沉思等情緒。正調二六板如行雲流水,從容舒展。而反調二六板則哀怨纏綿、凄楚悱惻。
9. 河北省有什麼傳統文化
1、木板大鼓
木板大鼓又名「鼓子快書」,地方色彩濃厚,是河北省中部石家莊地區最流行的曲種。其產生年代尚無實據可查,據知近百年來就有了馳名藝人趙老萬(藝名「大老鴰」)。這種曲藝形式是吸收了冀中民歌及當地做買賣「吆喝」等曲調的特點而發展起來的。
2、梨花大鼓
梨花大鼓早期叫「犁鏵大鼓」,因演唱者手持犁鏵片伴奏而得名。在河北省南部一帶頗為流行,是中國曲壇上一枝別具風採的鮮花。
3、竹板書
竹板書又名毛竹板書、竹板快書,俗稱「大落子」、「京口落子」。是河北省流行較廣的曲種之一。竹板書形式簡單,表現力豐富,有頭板、大按板、二按板、苦相思、流星趕月、垛子板、花板、快板等到眾多板頭和俏腔,隨著故事情節的變化而靈活運用。
4、保定老調
保定老調作為一個特有的戲曲聲腔劇種,有著強烈的地方色彩和濃郁的鄉土氣息。它的唱腔質朴健朗,高亢而又清婉。老調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是當地群眾常在口頭哼唱的曲調。
5、泥玩具
泥玩具盛產於新城縣白溝河、玉田縣代家屯等地。它是半塑半畫、以畫為主的小型泥彩塑。造型單純,以品色敷彩、裝飾和繪畫結合的技藝而與眾不同。邢台、河間等地也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