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古代服飾的文化內涵
1、用服飾所劃分出的階層等級
用服飾來區分等級,來標識著裝者的社會地位,並建立與當時社會相適合的服飾制度。
在遠古時期,人們並有主客體的區別和意識,在這方面的意識是混沌不清的,事物的陰陽和人的陰陽是相同的。陽尊陰卑,天尊地卑,男尊女卑,這些都反映出了人的尊卑之分。
當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專職體系逐漸完善起來的時候,人們的尊卑意識,以及階級觀念就強烈起來,貫穿於整個封建專制社會。
但是任何觀點都有它的相對性,尊卑對於不同的對象有不同的定義,可能但針對某個對象是尊,但是換到另外一個對象上面又是卑了。在封建社會中,等級是一個分明的金字塔。
2、服飾與道德的統一
儒家將人們的穿著打扮與道德相結合,用道德准則來定義服飾的象徵意義。男性著裝中的深衣,它是上下相連的,它適用於等級金字架中的所有階層,它深受統治者的喜愛。在深衣的製作過程中,上下衣裳的背縫一定要連成一條直線,因為這條直線代表著著裝者品行方正。
3、「君權神授」思想。
天人之間可以感應,天子的意志就代表了「天意」。反過來,天也可以降祥瑞或災異來反映帝王施政的得失。由於對祥瑞的迷信,在服飾中就出現了不少人為的祥瑞。
4、衣冠「制度化」。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無論中國如何因改朝換代更年號、改正朔、易服色,但各朝代都遵循了對服飾制度做出詳盡規定的法令,使服飾制度成為當時人們社交、禮儀和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服飾制度的實施,是我國傳統文化中最突出的特點之一。
數千年來,中國歷代王朝都是通過嚴格的服飾制度的實施,建立教化和維系社會群體以達到祥和秩序與穩定節奏的,它對中國社會文明起到了應有的促進與制約作用。
5、儒家道德觀。
中國古代服飾的發展和變化,受儒家道德觀影響極為深刻,上層社會尤其深重。儒家的倫理觀作為「禮」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滲透到穿衣戴帽的諸多細節中。
B. 中國的服飾文化有哪些
人類作為智能化生命,一個重要特徵就在於其永無止境的進取性,以自身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來愉悅人世生活,促進每個人的充分自由發展,推動整個社……
人類作為智能化生命,一個重要特徵就在於其永無止境的進取性,以自身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來愉悅人世生活,促進每個人的充分自由發展,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這是一個承傳延續的生命演繹歷程。作為人類文明重要組成部分的當代服飾文化理應遵循這種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精神。服飾的文化意義在於適應自然環境以滿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體活動、美化身姿體態以娛悅身心健康、顯示社會身份以表徵社會角色等。作為人體的延伸,服飾還能夠表現出穿著者的長處和特點,極富魅力地表現個性、慾望和心理特徵。為此,服飾設計不僅要切合現時美觀大方的流行趨勢,使其富有突出的個性表現力,體認穿著者的心理特徵和觀賞者的趨同心態,而且應將傳統服飾文化融入其中,凸顯其生命蘊涵和審美意蘊,將傳統與時尚有機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營造出有底蘊的時尚服飾文化。
一、中國傳統服飾的文化內涵
服飾是人類生活要素和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滿足人們物質生活的需要,並代表著一定時期的文化。服裝的款式設計、面料選用、顏色組合等,均記錄著特定時期的生產力水平和社會狀況,反映著人們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審美觀念。
中國傳統服飾文化不是一種孤立存在的文化現象,它是物質與精神的統一體,也是附著於物質載體之上的主體美的物化形態,既主張象徵表意性又倡導審美愉悅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創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達,使內涵意義與表現形式完美統一,以情景交融、意象統一之美來展示民族美學的生命藝術品位。f」以中國傳統服飾文化中的顏色為例,其文化內涵亦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而演變,並呈現出鮮明的階段性、民族性和時代性審美特徵。中華傳統服飾文化的生活色彩濃郁,它以等級標識為主要體征,並被賦予特定的倫理意義,如商代將取於自然的青藍、赤紅、黃、白、黑五種顏色視作尊貴色彩,規定只有奴隸主和貴族階層的著裝才能使用這些顏色,且「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白與黑謂之髓,黑與青謂之獻,五彩備謂之綉」。此外,將五色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方式相結合,與五行等相對應,構成了所謂「五方正色」的圖式,並根據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推衍出「五德終始說」,將之與生命道德聯系在一起,如商以金德王、尚白色,周以火德王、尚紅色,秦以水德王、尚黑色等。先秦之後,到了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服飾色彩作為政治倫理的外在形態直接被用來「別上下、明貴賤」,成為統治階級等級差別的標志性象徵,而黃色和龍紋則成為皇帝的專用色和王權的象徵。在封建等級制度的高壓和儒家禮教思想的雙重作用下,色彩的應用已脫離自然的物質屬性及其本來意義而被賦予了濃厚的政治倫理色彩。可見,中國傳統服飾的文化內涵極其豐富,它出干對自然和生命的無限崇拜以及對等級標識的刻意表述而呈現出明快的色彩風格與和諧統一的心理追求,整體效果既賞心悅目又簡單大方,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五色體系和風格表現方式,成為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基調。
人類創造的世界是一個文化的王國,文化伴隨著人類生命的進程而發展,並在社會的進步中發揮著巨大作用。服飾文化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統一。一方面,服飾是文化重要的構成要素,文化的發展刺激著人們對服飾的需求;另一方面,人們對服飾的需求又豐富了文化的內涵,把文化對自然的改造與人的自身培養及生命審美聯系在了一起,最終促進了社會的發展。著名人類學家佛朗慈·波阿斯在《原始藝術》中指出:「追求藝術表現和優雅的外觀,是人類的共性。可以說,在古代社會中,許多人已經感覺到美化生活的必要,他們的意識,要比文明了的後代敏銳得多,強烈得多。在人類歷史的演變進程中,服裝對於人類已不僅僅限於遮體禦寒,還能滿足人們在其他方面的心理需要和生命體認,如中國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獵手用獵物的牙齒、蹄爪、羽毛或尾巴裝飾在自己衣物上,以顯示其英勇無敵或地位崇高。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衣服的質料、顏色、式樣及附屬裝飾越來越與整個社會心態和個性心理相呼應,服飾本身作為一種信息符號,能夠傳達時代風尚、文化特色以及個人的文化教養、知識水平、風度氣質與社會角色方面的信息。衣服被視為人的「第二皮膚」,它能夠反映出一個人尤其是女性的個性和心理狀態。美國服裝學家布蘭奇·佩尼在(世界服裝史》中寫道:「將一種鮮花戴在頭上,或者以酸梅果汁把雙唇染上紅色的第一位姑娘,必定有她自己的審美觀點……女性服裝的質料、色彩、縫制以及與服裝相匹配的佩飾能夠加強女性自身身份及在特定場合的自信心、風度、競爭力量。
二、中國傳統服飾的審美意蘊
1.適中、和諧的「情理美」
中國傳統服飾的含蓄婉約與中國人和平、知足、中庸的取向相一致。儒家「中庸」之「中」、華夏「中國」之「中」,皆強調「不過分而和諧」,這在中國傳統服飾文化中有明顯體現。中國傳統民族服裝既不像西服那般可精確勾勒人體,又不同於古希臘、古羅馬那樣用一塊布隨意地披掛或纏裹於身上,而是採取「半適體」的樣式,即倡導一種包藏又不局限人體的若即若離的含蓄美。究其原因,「平和性情」自古以來就作為一種美德為中華民族的先輩所推崇,所謂「人生但須果腹耳,此外盡屬奢靡」,追求幸福的真諦是「精神快樂休閑,勝干物質進步」。這反映在服飾文化中就是講究隨意、閑適、和諧,沒有過分的突出、誇張和刻意的造型,於恬淡之中給人一種含蓄、平和而神秘的美感。中國傳統服裝的製作者(裁縫)在設計和製作服裝的過程中憑借直覺與經驗,於「適體」中呈現的是一種含蓄的「情理美」,而非西方那種以數理為基礎的精確到尺寸的「理性美」。
2.追求意境的「含蓄美」
「含蓄」屬中國傳統文學藝術美的范疇,這一手法通常將作者的情感表達寓於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之中,以達到啟發聯想、耐人回味之藝術效果,彰顯「情中有景,景外含情」的藝術境界。這類似於中國畫中的寫意手法,即不豺著於對事物的客觀再現,而強調欣賞某種朦朧的含蓄美,在虛實關繫上偏重於對「虛」的張揚。引入到服飾文化的藝術創作中,就是設計者特別注重「不著跡象、超逸靈動」之美,不刻意追求數字上的精確性或純形式的客觀美感,而是崇尚用無窮的意象美含蓄地表現情感。如用寬衣大袍、中規中矩的樣式或寫實與變體相結合的動物、幾何紋樣、花草
枝、藤蔓紋等具有抽象和寓意的服飾圖案來傳達一種與政治或倫理的關聯意向。
漢初之「袍」被作為禮服,一般多為大袖,袖口部分收緊縮小,緊窄部分為「祛」,袖身寬大部分為「袂」,所謂「張袂成蔭」就是形象化的描述;而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其畫像人物皆穿著寬敞的衣衫,衫領敞開,袒露胸懷,或赤足,或散發,無羈放盪,張揚著崇尚虛無、輕蔑禮法的人生品性,給世人以高山流水般隨性自然的審美意境。中國傳統的女性服裝旗袍,是傳統服飾文化與現代時尚設計完美結合的典範,它造型完美、結構適體、內外和諧,是兼收並蓄中西服飾特色的近代中國女性的標准服裝,是中華服飾文化的代表,在女裝舞台上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旗袍的設計表面上不溫不火,實質上內涵豐富、意蘊幽遠,達到了形式與內容的完美融通。光滑的質感和簡潔的造型表現出流暢明快的線條與和諧一體的氣韻,展示出東方女子溫柔、典雅之美。這種氣韻不僅展於外表,而且沉於內心。穿上旗袍,既能襯托出東方女性優美的身段,又能顯示出其幽雅的心境和悠閑的生活節奏,充分展示出中國傳統服飾的含蓄美,呈現出一種宛若自然生命律動的朦朧佳境。
三、中國服飾文化的承傳拓展
1.繼承:拓展傳統服飾文化的基礎
中國素有「衣冠王國」的美譽。縱觀華夏服飾文明的發展史可知,「諧調」、「統一」是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真諦。自中國服飾文化誕生伊始,就遵循著理物取暖與審美表現、標識顯示與象徵表達、個性突出與喜慶吉祥相結合的製作原則,以最大限度地達到服飾與自然、服飾與社會、服飾與人群的和諧統一,而情景交融、意象統一更是中國傳統服飾文化最珍貴的審美品質。比如,作為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基本元素,「標示突出文化」同主要應用於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對等級尊卑、行業職別、年齡性別的標示和意念表達上,從原始部落首領與狩獵功臣的服飾標示到封建帝王的官服標示,從文官武官的服飾標示到現代軍裝、職業裝、晚禮服的服飾標示等,均彰顯著其「標示突出文化」的審美底蘊。當然,中國傳統服飾文化承載著傳統儒家中庸觀,受政治因素的影響頗深;而20世紀中期的「綠色」服裝覆蓋全國,「軍干裝」及其灰色基調也使中國服飾呈現簡單劃一的窘況。然而,中國傳統服飾文化中占數千年發展主流的是「諧調」、「統一」的服飾文化,理應將之發揚光大,諸如以原色表現為主的大氣而豪放的色彩文化,以追求內涵意義與表現形式圓滿統一並最大限度地達到服飾與自然、社會、人群協調一致的完美原則,以民俗吉祥意象為特徵的表現形式等,現代中國的服飾文化都應予以承傳拓展。
2.創新:傳統與時尚的完美融通
在當代中國,傳統服飾與時尚設計的審美融通對提高服裝的文化附加值、滿足時尚消費需求、締造民族特色品牌、開拓國內外市場具有特殊意義。全球化時代的服裝產業競爭日趨激烈,各國服裝設計師在服裝設計中都很注重對本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借用,以張揚本國服飾文化和民族特色。目前,中國現代服裝設計整體上還存在著設計理念落後、創意不夠、沒能把傳統服飾文化的精髓融入現代服裝設計之中等問題;加之國外品牌紛紛湧入,國內又缺乏與之抗衡的品牌,使中國的服裝設計在國內、國際競爭中均處於不利地位,嚴重影響了中國服裝業的進一步發展。所以,當務之急是在借鑒傳統文化符號的基礎上,將傳統與時尚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將之從表面符號的簡單借用提升到對服飾文化內涵的審美體認與表徵陰,創立自己的服裝品牌,發展中國傳統元素與現代時尚設計和諧融通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服飾文化。
實現傳統服飾文化與現代時尚設計的完美融通,實質就是一種在繼承傳統服飾文化基礎上的創新。這種創新首先須領會傳統文化,否則創新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即設計師要在精神文化層面上把握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精神理念,將我國傳統文化元素與各種時尚理念、理論資源加以整合,把傳統服飾文化中的實用價值、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創造性地融入現代服裝設計,豐富其文化蘊意,提升產品的文化附加值,防止對傳統元素符號化、表面化的簡單組合或圖解式、獵奇式的樣品展覽。好的服裝設計創意是設計師在把握了傳統服飾文化理念之後,結合時尚理念和設計原則,對傳統文化積累、消化並感悟的一種自然情感表述,而不是現買現賣、照貓畫虎。河南「丙戌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活動中展示的服裝就非常具有文化價值。拜祖服裝系列大多採用的是中性的流行色系列,顏色迥異、面料粗朴,以金色緞帶鑲邊;紐扣的設計則採用盤扣樣式,其金屬材質與服裝面料及服裝的金邊質地形成細膩的對比;袖口翻邊採用緞織紋路,既有古樸特點又有現代的工藝形式。整個設計將傳統元素與時尚設計完美結合,加之祭祖大典本身的特殊意義,可謂形式與內容完全融合在一起,取得了極佳的藝術效果。所以,當代中國的時尚服飾設計應該分析研究傳統服飾的配色及製作規律,理解、感悟傳統服飾文化的深厚、博大與凝重,並使之巧妙地運用到現代服裝設計中來,加之挑花、刺綉、蠟染、扎染、手繪、編織、織花、抽紗等現代工藝,並結合時代流行趨勢與時代特徵,將繼承傳統與探索創新有機結合,這樣才能創造出既有時代感又有民族神韻的服裝。
四、結語
中國傳統文化包羅萬象、意蘊廣遠、情趣雋永,是當代中國服裝設計的精神源泉。設計師只有深入解讀傳統服飾文化,領略其審美意蘊,才能在時尚設計中傳達出深厚的文化意蘊,才能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發展創新。繼承傳統服飾文化的正確途徑是不斷地豐富它、發展它、超越它,而不能把目光只鎖定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形式上,形式與內涵的完美交融才是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精神的生命力所在。所以,設計師應把握傳統元素所傳遞的文化信息,秉承隱藏在形式背後的精神內核,將之巧妙地運用於時尚服裝的設計理念中,拋開傳統文化形式的束縛,從而建構出國人體認的富有民族特色的現代服裝體系。此外,中國的服飾文化要在國際競爭中凸顯自己的優勢和特色,必須在立足中國傳統文化、借鑒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結合傳統元素,把握時尚元素、時代脈搏和大眾需求,突破對中國服飾文化的淺層次應用,用國際通用的設計語言進行時尚設計,並融入中國的服飾文化元素,使傳統服飾文化與時尚服裝設計完美融合,使中國特色的服飾文化向縱深層次演進,從而提高本身的審美意識、應變思維和發展策略,拓展中國服飾文化的發展空間。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人們對服飾文化的追求也是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自由競爭、自由發展,集百家之長、揚千家之優,方能適應中國服飾文化發展的生命之旅。
C. 在當代社會 我們的服飾受到了哪些文化的影響
在當代社會,我們的服飾受到了中國服飾文化和外國服飾文化的共同影響。
中國服飾文化中,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絲、麻。由於紡織技術的進展,絲麻織物已佔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細織造極薄的綢子,提花幾何紋錦、綺,和絞織機的羅紗。
對於不同階級,如奴隸主和貴族,平時已穿色彩華美的絲綢衣服。衣料用色厚重,除使用丹砂等礦物顏料外,許多野生植物如槐花、梔子、櫟斗和種植的藍草、茜草、紫草等也已用作染料,為服飾材料和紋飾提供了空前的物質條件。奴隸、平民一般穿本色麻、葛布衣或粗毛布衣。
中國人的思想直接受傳統文化的影響,例如服飾的民族特色,形式上含蓄,精湛的做工,精美的裝飾,以及同儒家文化——中庸之道的契合,服飾大多呈現穩重的特點。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西方發達國家精神文明方面強調個體實現、推崇自由與民主,因此西方國家的股飾力圖表達個性訴求、敢於展示個性美。
在羅馬時期白色和紫色是最流行的顏色,不同的顏色象徵不同的精神,西方國家服飾的顏色非常鮮艷,如白色代表純潔和神聖,一般在教學舉行婚禮的場合,新娘身穿純白漂亮的婚紗。
(3)衣服的文化有哪些擴展閱讀
絲綢織物保養方法:
1、暴曬,以免降低堅牢度及引起褪色泛黃,色澤變劣。
2、忌與粗糙或酸、鹼物質接觸。
3、收藏前應洗凈、熨燙、晾乾,最好疊放,用布包好。
4、不宜放置樟腦丸,否則白色衣物會泛黃。
5、熨燙時墊布,避免極光。
D. 傳統服飾與傳統文化
傳統服飾與傳統文化
傳統服飾與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服飾與傳統文化 是對中華民族的繼承,除此之外,中國傳統服飾的一些創新也在代表著我國民族是在不斷的創新,以下分享傳統服飾與傳統文化。
從漢族服飾演變看中國傳統文化
郭沫若先生說過:「衣裳是文化的表徵,衣裳是思想的形象。」由此可以看出服飾與人類和社會的關系。服飾不僅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和審美情趣,對於一個民族來說,傳統服飾體現的則是一種社會文化。漢族文化博大精深,經過長時間的演變,漢族的傳統服飾成為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一系列服飾的集合。
春秋戰國時期,封建製取代奴隸制。與此同時,當時的諸子百家相互爭論,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在「百家爭鳴」中,也有對服飾制度的討論。如儒家提倡「憲章文武」,維護西周社會的等級制度,主張一切衣著裝束都必須「約之以禮」。
墨家則提倡「節用」,主張衣冠服飾只求「尚用」,不必過於拘泥於繁縟的等級制度。 到了漢代,服飾更為注重等級制度。但作為漢族人的傳統服飾,漢族越來越體現出鮮明的特色。與其他民族服裝相比,漢族服裝的最大特點就是寬大的衣袖。寬衣肥袖不僅看起來飄逸,也十分實用。漢服的另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沒有衣扣,而是用一根寬腰帶把衣服束住。
在當時,從一個人穿著的服飾就可以直接看出這個人的社會地位。直接從事體力勞動的普通百姓穿短衫,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才叫「裳」。而那些有錢有地位的人,或者不直接從事體力勞動的讀書人,則穿長衫。那是一種上下身的衣服連在一起的袍服。
從漢代起,一直到後來的唐、宋、明等各朝代,朝廷官員的正式服裝都是採用了這種典型的寬衣肥袖和沒有衣扣的典型的漢服款式。雖然由於官員的等級不同,服飾的細節方面有著更為繁復的區分,但是大致的發展方向就是這種右衽、寬袖、深衣的服裝制式,在這一點上,從西周到明代,都沒有根本上的變化。
寬大的漢族服裝,反映的其實是漢族人的生活觀和價值觀——追求閑適平淡的寧靜生活。這種衣服不適合動作幅度較大的激烈運動,比如騎馬或者打獵,但十分適合古代士子下棋賞花、吟詩作畫的安逸生活。
作為比較,我們可以看一下少數民族的傳統服飾。中原周圍的少數民族多穿窄袖緊身的衣服,因為這些少數民族喜歡騎射等動作幅度較大的活動。
到清朝的時候,漢族服飾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並不是由於漢族人的審美觀念突然的改變,而是由於社會文化與大背景的轉變。清兵入關之後,滿族入主中原,統治者開始強制推行剃發易服運動,強制推行滿族人的緊身長袍馬褂,禁止漢族男性穿戴傳統的寬大衣服。
從此之後,延續了兩千多年漢族的寬衣大袍傳統服飾徹底消失了,今天為人們所熟知的旗袍和馬褂等都是在以滿族服飾為主體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而漢族傳統的民族服飾已經很少見了。 這種強制性的由統治者站在政治的角度上進行的服飾轉換,在歷史上是十分少見的。
辛亥革命之後,漢族人又重新關注起自己的民族服飾來。人們需要不一樣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飾來表現新的社會景象。滿族人的長袍馬褂已經不適合了,可是全民都穿西裝又有些不倫不類。而清朝以前的漢族服飾已經沒人知道了,沒有辦法恢復從前的服裝式樣。
於是,清末民初的時候,漢族的服飾紛紜變化。維新派在變法中把改變衣冠也作為學習西方文明和推行新政的一項重要內容。雖然政治訴求不太相同,但是革命黨人對於傳統服飾弊端的認識與維新派是一致的。孫中山曾經提出服裝製作四原則,在「適於衛生,便於動作,宜於經濟,壯於觀瞻」的基礎上設計了中山裝。
其實在當時,傳統漢服在當時面臨著一個十分難得的復興機遇。在此之後,在復雜的社會歷史變化過程和近代西方文化的沖擊下,重新推行傳統漢服已經不可能實現了。
需要強調的是,復興漢服並不是一定要求每個人都身穿寬袍大袖的衣服,而是保留一種服裝的形式,以此來象徵著一個民族獨有的服裝特色。就好像人們一提起滿族,就會聯想到滿族女子的旗袍和梳起的旗頭。漢服是漢民族獨有的標志,顯示出區別於其他民族的不同的文化色彩。民族認同也是傳統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我們可以看出,漢族服飾的演變不僅直接反映了中國社會的政治變革、經濟發展和風俗變化,也折射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在中國文化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研究漢族服飾的變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也有助於我們更好的理解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繼承其風華。
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服飾
服飾分類
漢族男子服飾
華夏冠服之中,以帝王袞冕最為華麗。先秦袞冕之制,分上衣與下裳。衣多黑色(玄衣),以象天;裳多黃色(黃裳),以象地。也有淺絳色的。玄衣廣袖,上面用朱(赤紅)、白、蒼(青)、黃、玄(黑)五彩絲繪(綉或織)出日、月、星辰、山、龍、花蟲等圖畫。裳畫也用五彩絲綉出宗彝(禮器)、藻(水草)、火等圖案。
這些圖畫和圖案的花樣合稱為12章紋。裳前有皮製的芾,硃色。上面繪龍、火、山三章,系於腰間革帶,蔽之於裳面膝前,裳旁佩玉,裳後系組綬(寬絲帶做成的花樣垂飾),腰間還用大帶系束。
發束於頭頂,著冠(帽子),冠卷有紐,紐中貫以玉笄,扣緊冠與發。冠上加冕(一塊寬0.8尺、長1.6、前圓後方的平板,又稱冕延,板為木質,以玄布面上,赭布面里),冕延前後均勻地垂有12旒(用彩絲作繩,貫串五彩玉珠,稱為旒),每旒12玉,前後共24旒,共用玉珠228顆,稱為玉藻。冠冕旁懸玉,名"充耳"。
足著赤舄(厚底鞋,以木復於履底做成,舄前頭上,寬翹,寬而且高,足可以把垂地長裙的前裾緣挑起,以便向前邁步)。
男子頭為束發冠笄。冠的形制有高冠、弁、粱冠、籠冠、小冠、襆頭、幘、帽等。其細別的各種冠帽之名,如委貌冠、通天冠、遠游冠、進賢冠、大帽、圓帽、鵝帽、唐巾、席帽等,可達數十種。也有戴各式頭巾如四方頭巾、萬字巾、雲巾、軟巾、幅巾、葛巾、華陽巾等,還有的地區農民戴笠帽。
漢族女子服飾
婦女服裝,王後及貴婦的禮服多為深衣型,如《禮記》上列舉先秦的揄狄、闕翟、鞠衣、展衣、素紗都屬深衣類。揄狄、闕翟為祭禮服,上繪(綉或織)五色翟(錦雞)形圖畫。鞠衣色黃,為告桑(祈禱先王保佑採桑養蠶順利的儀式)之服;展衣白色,為賓禮服;素紗是穿在裡面的襯服。
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畫中貴婦衣屬深衣型,長沙仰天湖楚墓出土楚木俑婦人也服深衣。
漢以後王後及貴婦禮服皆承襲先秦制度。但又發展出半臂(半截袖子的長衫)、披帛(肩背間披一幅長畫帛)、霞帔(兩條從雙肩披下的寬幅有鳥禽綉文彩帛,寬約3寸余,前垂3尺余,左右合處下端有一玉墜,後垂2尺余,末端插入兜子內)、褙子(四開衩的長衫)、披風、圍腰、抱腰(長圍腰)、垂袖等服飾或服裝附件。
一般的婦女日常服裝則多為上衣下裳分開的裙服,也有外穿上衣下褲不系裙的。這些衣服都是漢民族傳統服裝的一種。
古代婦女頭發都挽成髻,髻形有雙髻、垂髻、偏髻、平髻、螺髻、高髻、飛天髻等類。具體名稱則有數十種,如叢梳百葉髻、雙環望仙髻、朝天髻、翻荷髻、寶髻、花髻等。發髻上的飾物則有梳、篦、釵、步搖、翠翹、珠翠、金銀寶鈿、搔頭、珠箍、珠冠、鳳冠,以及金銀珠玉精製的鸞鳳、要翟、珠滴、珠牌等。
鬢發兩側飾鬢,也有戴帷帽、蓋頭的。
民國服飾
民國初年受清朝和西方文化的雙重影響,出現了以廢除傳統服飾為中心內容的服飾改革。男子服出現了從長袍馬褂向中山裝和西裝逐步過渡的趨向,女子服飾變得日益豐富多彩,出現了普及旗袍的趨向。
旗袍歷經百年的演進,隨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的'變化,演繹出多姿多彩的樣式,讓人目不暇接。20世紀30、40年代旗袍發展的黃金時代,樣式變化多且非常豐富。旗袍的襟、領、袖、裙擺等部位風格別樣:襟有圓襟、方襟、長襟等;領有上海領、元寶領、低領等;
袖子有長袖、短袖,有挽大袖、套花袖,還有喇叭形的倒大袖,在袖口鑲、綉、滾、盪各種紋樣,十分別致;裙擺除了長短變化,還增加了魚尾形、波浪形等裙擺款式。
中山裝由於孫中山的提倡,也由於它的簡便,實用;自辛亥革命起便和西服一起開始流行,1912年民國政府通令將中山裝定為禮服,修改中山裝造型,並賦於了新的含義。
立翻領(最早是立領),對襟,前襟五粒扣,四個貼袋,袖口三粒扣。後片不破縫。這些形制其實是有講究的,根據《易經》周代禮儀等內容寓以意義。其一,衣服前臉四個兜各代表立法、司法、行政、考試權,衣服的內兜代表彈劾權(檢察權),而彈劾權是人民制衡權力集中的殺手鐧。
這就是五權分立。其二,門襟五粒紐扣代表五族共和,分別是漢、滿、蒙、回、藏。其三,左右袖口的三個紐扣則分別表示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和共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博愛)。其四,後背不破縫,表示國家和平統一之大義。
其五,衣領定為翻領封閉式,顯示嚴謹治國的理念。中山裝是因孫中山先生率先穿用而得名。在民國十八年制定國民黨憲法時,曾規定一定等級的文官宣誓就職時一律穿中山裝,以表示 遵奉先生之法。形制:立翻領,對襟,前襟五粒扣,四個貼袋,袖口三粒扣。後片不破縫。
旗袍和中山裝雖是中西合璧的結果,但其蘊含的豐富的傳統文化和中華民族的包容品質,使其在近代尤為盛行。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們也變成了傳統。旗袍和中山裝的注入,為中國傳統服飾增添了新的內容。
每個年代的服飾變化都代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應將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繼續傳承和發揚下去
中國傳統服飾的繼承和創新
春節歷來是中國人最重視的傳統節日,從我記事起,除了過生日,盼望「過年」是我生活中最最重要的事。回想記憶中的每一次「過年」,不禁感慨每年春節的變化,仔細回味,有滄海桑田,恍若隔世之感。過去,臨近春節,要辦年貨、掃房子、理發,置辦新衣裳……如今,經濟發展了,市場繁榮了,物資充足了。時裝設計學院。
由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的「香港時裝節秋冬系列2005」及「香港國際時尚薈萃2005」,於2005年1月18-21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落幕,它們作為香港業界推廣新產品的最佳平台,有效促進同業之間的市場信息交流。
在局部和細節上,裡布運用的變化,經過滾邊處理的無里上裝會更加流行。內里精緻的品袋設計會成為男士關注和決定消費的重點之一。墊肩開始變小變薄,更加趨向自然。結構上裁片分割線做出前移或後移的變化,省的角度變化也是設計在細節上的體現。
總體來說,2005春夏男裝會更趨向於功能性,實用性和細分性。品質突顯個性,個性決定價值觀、價值觀表現於品質,這是時尚男士選擇服裝的新准則。
倫敦的T台用跳動的音符敲動著時尚的旋律,拉開了又一個春夏的序幕。異彩紛呈的品牌發布接踵而至、撼人心弦。經歷了米蘭和巴黎時裝周之後,倫敦的風格則是更加概念化、多元化。
服裝審美是一種極為復雜的精神現象,服飾中所包含的美是沒有統一的標准和模式。時間地點、價值觀念等都會成為人們審美觀念變化的依據。而引導服飾審美觀念發生變化的卻主要是一些「幕後英雄」們——服裝設計師。
近日,蘭蔻色彩時尚創意大賽首度在中國北京隆重舉行。該項賽事於2001年首創於英國.由蘭蔻與著名的倫敦聖馬丁中央藝術和設計學院共同舉辦.至今已成為一項享有盛譽的國際時尚盛事。鑒於亞洲時尚領域超快速的發展和優秀時裝設計人才的不斷涌現.2005年這一賽事首度在亞洲舉行.中國、日本和韓國將成為首批舉行比賽的亞洲國家。
E. 中國傳統服飾歷史文化悠久,具體的來歷和特色是什麼
【由來】漢服,又稱漢衣冠,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約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紀中葉)這四千多年中,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歷代漢人王朝推崇周禮、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變的禮儀衣冠體系。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服已具基本形式,歷經周朝禮法的繼承,到了漢朝形成完善的衣冠體系並普及至民眾,還通過儒教和中華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漢人、漢服、漢語、漢俗由此得名。日本、朝鮮、越南均曾頒布法律效仿漢衣冠制度。
【特點】交領、右衽、系帶
【作用】漢服是漢民族傳承四千多年的傳統民族服裝,是四書五經中的冠服系統,以儒教聖經《詩經》、《尚書》、《周禮》、《禮記》、《易經》、《春秋》、大唐《開元禮》、二十四史輿服志和其他經史子集為基礎繼承下來的禮儀文化的必要組成。漢服體系展現了華夏文明的等級文化、親屬文化、政治文化、重嫡輕庶、重長輕幼以及儒家的仁義思想。在中國古代的宗法文化背景下,服飾具有昭名分、辨等威、別貴賤的作用,為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的禮服。除去國家大事的禮儀,普通漢人的家禮包括冠婚喪祭四禮。四書五經對漢服禮服有詳細的描述。
一、漢服的由來
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
在未有考古實物支持的年代之前,漢服最早的出現應該是殷商時期。
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就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開始用織成的麻布來做衣服,後又發明了飼蠶和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殷商以後,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時,服飾制度逐漸形成。周代後期,由於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都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特別是百家學說對服飾的完善有著一定的影響,諸侯國間的衣冠服飾及風俗習慣上都開始有著明顯的不同。並創造深衣。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范圍,成了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此中國的衣冠服制更加詳備。客觀上的漢族人某些歷史階段的民族服裝例如漢化旗裝/旗袍/馬褂等絕對不可以被稱作「漢服」,因為它們與真正的漢服沒有正常的演變銜接過程。
二、漢服的五大基本特點
(1)歷史性
雖然剃發易服的暴力強制已經消失,漢服趨向於復興,但已不可能成為常服。因為,為了減少交流阻力,落後民族習慣於按發達民族的習慣改變外貌。
(2)傳承性
傳承性即漢服歷史具有傳承性。在這漫長的時間中,漢服歷史的發展一直遵循著代代相傳,世世相襲的特點,這體現了漢服歷史發展的傳承性。
(3)多樣性與同一性
多樣性與同一性是指漢服款式的多樣性與漢服型制(或樣式)的同一性。作為一個擁有千年歷史的事物,漢服從來就不是一種款式,「上衣下裳」,「深衣」,「襦裙」等豐富多彩的款式體現了作為一種悠久的民族服飾應有的多樣性。雖然漢服歷來款式豐富,但漢服的基本形制(或樣式)「交領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繩帶系結」的特點卻是千古未便的,這就是漢服的同一性。同一性與多樣性的統一是漢服的一大特色。
(4)完備性
完備性是指漢服自身內部體系的完備性。經過千年的發展,漢服已經是一種成熟的服飾了,它不但內部種類豐富,工藝考究,而且漢服的配飾也非常繁多而豐富。
(5)相融性
相融性是指漢服與傳統文化的相融性,漢服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經被視為正宗傳統文化的象徵了,而且漢服本身就處處體現著傳統文化,漢服與傳統文化是和諧的一家。
三、漢服的作用:
漢服是服裝,還是漢族文化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