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從飲食文化視域看中國民族精神
飲食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第一要素,人類文明始於飲食。飲食文化隨著人類社會的形成而發展,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進步,飲食超越了單純的生理需要,不斷豐富著自身的自身內涵,成為社會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內容,是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個部分。中國飲食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也是中國旅遊開發中的寶貴旅遊資源。
飲食文化指的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飲食行為和習慣,主要包括食物本身的屬性,製作過程和儀式,用餐的器具、環境、禮儀和風俗等。
飲食文化從來就是民族文化中的瑰寶。名揚四海的中國美食,就包含了中華民族的豐富的食源、獨到的飲食加工技藝、蘊涵深厚的飲食美學和飲食民俗等文化內涵,它已成為歷代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檢驗這兩種文明發展程度的標尺之一。同時,中國美食也是一種色、香、味、形、器、健、意諸美俱全的藝術。它在色彩上,追求冷暖相配,濃淡相宜;在氣味上,崇尚香氣撲鼻,清醇誘人;在滋味上,重視五味調和,膾炙人口;在造型上,講究變化多端,精美和諧;在器皿上,力求質地精良,美觀舒適,相得益彰;在功能上,主張健康安全,補益身心;在飲食氛圍上,講究清靜幽雅,情趣盎然。
中國飲食文化歷史悠久,烹調技藝精湛,聞名寰宇,在世界上素有「飲食王國」之美譽。如同音樂、舞蹈、書法、繪畫、戲劇一樣,中國飲食文化是中國數千年燦爛的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種寶貴的旅遊資源。可以說,在今天的旅遊活動中,飲食早已超越了單純生物學意義上的目的,而是體現人們熱愛生活、彰顯自我、追求高雅、注重體驗、豐富情趣的文化載體和符號,是一項包含著豐富社會意義的重要文化活動。如今「食在中國」,品嘗中國大江南北風味佳餚,是成千上萬的海內外旅遊者到中國旅遊的動機之一。
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過程:
飲食文化是隨著人類社會的出現而產生的,又隨著人類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發展而不斷形成自己豐富的內涵。關於飲食文化的起源,目前說法不一。有人依據黃帝製造釜甑、教民建灶蒸谷的傳說,認為他是烹飪的始祖;有人認為燧人氏「鑽木取火,以化腥臊」,是他揭開了烹飪史的第一頁;還有人認為伏羲氏「結網罟,以教佃漁」,應為中國烹飪的始祖。其實,古籍中的這些記載都是後人追記的,而且常常塗上一層神話色彩,更難免把一個時代或者一個氏族部落的某些創舉集中到一個人身上。人類原始的採集野果、捕獲動物只是為了果腹,是為了充飢保體,古籍記載反映的也不過是從茹毛飲血到熟食的轉化,還談不上人類有意識的烹調的藝術。用科學眼光來看,飲食活動的產生應該是從人類吃熟食開始的。隨著人類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剩餘產品日漸豐富,社會分工日益擴大,飲食活動成了人類的一種有意識的行為,並逐步形成周期性的慣制,進而創造出了一系列與飲食相關的思想觀念和行為體系,從而漸漸演變成一種藝術、一種文化。
大約在1萬至4萬年前,人類發明了燒石傳熱熟物的石烹法,這是最原始的烹調方法。原始人類或把食物直接放在火上烤熟,或把食物放在石板上加熱石板烤熟而吃,這在北京周口店的考古中得到證明。到了新石器時代,中國社會進入了陶器時期,人們以陶器為炊具,或用陶鼎煮肉,或用陶鬲煮谷,或用陶甗汽蒸食物。陶制炊餐具的使用,促進了原始烹飪的發展,標志著人類正式進入了烹調時代。
夏、商、周三代到秦統一中國,是我國烹飪史上一個極其重要的階段。隨著生產力的飛躍,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中國自夏代以後,已進入青銅器時代。人們開始用銅制炊具,將原料改成小塊,使用動物油烹制菜餚,這就使烹飪又進步到油烹法。這時豪門貴族吃飯時要奏樂擊鍾,用鼎盛裝著各種珍饈美饌,即所謂的「鍾鳴鼎食」。我國飲食文化的基本程式,就是在這個時期初步定下的。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先秦時期的飲食和原始社會時期相比有了極大的進步,如食物范圍日益擴大,烹飪器具不斷發展,烹飪方法有所進步,烹飪制度、飲食文化初步形成,等等。
漢代的飲食品種和烹飪水平都較前朝有了長足的發展。漢代以後,鐵器逐漸取代銅器,植物油開始登灶入饌,已掌握了燉、煮、炒、煎、醬、腌、炙等烹調方法,對食品原料也十分講究,烹飪操作的技術分工已趨成熟,這可以從山東出土的《庖廚圖》、「廚夫俑」中得到證明。《庖廚圖》描繪了一套前後連貫的烹飪製作過程的宏大場面,圖中刻繪的人物個個忙碌,各司其職,從上到下有六個層次,概括了從原料准備到加工處理等各個環節,分工層次明確,是漢代烹飪文化的有力表現。「廚夫俑」則是關於廚師形象的造型,從衣著裝束看,幾乎與如今的廚師不相上下,這說明當時廚師已形成為一種職業。漢代張騫通西域後,大量引進了葡萄、西瓜、芝麻、菠菜、芹菜、大蒜、茴香等域外食品,使傳統飲食在數量、質量、結構等方面都發生了變化。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各族人民飲食文化大交流、大融合時期,加之受道教「長生不老」思想的影響,在食饌的內容和形式上多姿多彩,追求「醫食同源」、「葯食如一」的豐富多彩的烹飪方法。此時的食品種類幾乎包括了現代絕大部分常用食物,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反映了當時食文化發展的高度。另外,魏晉以後飲茶之風開始興起,南方吳國把茶作為宮廷飲料,貴族宴會,皆設茗飲。南朝時期,飲茶已經普及到貧民百姓家庭。北朝時期,士大夫把飲茶作為「華夏口味」。
唐宋時期是我國飲食文化的全盛時期。商業和手工業的蓬勃發展,水陸交通的發達和城市的興起促進了飲食業的發展。唐代是中國茶文化的形成時期,被後人稱為「茶聖」的陸羽所著的《茶經》的問世,使中國茶文化進到一個新的境界,即由飲用變為品飲,由一種習慣、愛好升華為一種修養、一種文化。到了宋代,茶更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特別是宋代的瓷器食具還以其精美絕倫滋潤著我國飲食文化。飲食文化生活成為文人士大夫重要的社交文化活動,文人們對飲食講究美食、美味、美器、美境,強化了飲食文化的審美性質。
明清時期,飲食文化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內容更為豐富多彩。無論是宮廷飲食、貴族飲食和官府飲食,還是民族飲食、地方飲食和民間飲食都出現了蓬勃發展的趨勢。特別是清朝統一全國後,飲食文化呈現出融南北美食於一爐的特徵,其典型代表是滿漢全席的出現。滿漢全席以其禮儀隆重、用料華貴、菜點浩繁、場面豪富而著稱,是能與享有盛名的法國大菜媲美的中國名菜之一。
三、中國飲食文化的基本特徵
中國飲食文化是建立在中國歷代先人廣泛的飲食實踐基礎上的,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反映,並與人們的物資生活和精神生活息息相關,具有鮮明的特色。
首先,中國飲食文化是一種古老而又年輕的文化,它具有生生不息的神韻和魅力。中國飲食文化歷史悠久,早在中國古代先人自己的飲食活動開始時就已經產生了,「它是人類生活的第一朵花」。與此同時,伴隨著中國古代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無論是飲食用具,還是飲食禮俗都在不斷的發展豐富。中國飲食文化是與人們的社會生活緊密相聯的,是生生不息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其次,中國飲食文化是一種自成體系的文化形態,獨具特色。飲食文化是跨越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許多領域,又具有自己獨特內涵和外延的一種文化形態,是自成網路又具有獨特神韻的一種文化形態。它的發展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國土開發和農業生產的進程息息相關,這些基礎因素的有機結合構成了它的母體,同時又規定了它的特性。中國飲食文化是在中國特定的物質環境以及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形成的,因此在中國飲食文化中便有了飲食搭配、禮節到位、四時有序、三餐合理、講究餐具、衛生可口的特有的文化基調和品味。
再次,中國飲食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標尺,也是中華民族特質的體現。民以食為天,飲食在人們的生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不僅能滿足人們的生理需要,而且是提高人類體質和促進智慧創造的重要物質手段,同時也因其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在一定程度上也滿足了人們精神層面的追求,是人類文明的一種重要標尺。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食物構成和飲食風尚,反映著該民族的自然物產、生產狀況、文化素養和創造才能,反映著利用自然、開發自然的成就和民族特質。中國飲食文化是中華民族悠久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標志著各個歷史時期的中華文明的發展進程和進步狀況,反映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熱愛生活、追求真善美的民族,從一個側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創造精神和獨特風采。
第二節 豐富多彩的食文化
中國食文化以其悠久的歷史淵源、廣泛的流傳地域、眾多的食用人口、卓越的烹調技藝、豐美的營養菜式、深蘊的文化內涵而享譽世界,成為人類飲食文化寶庫中的明珠。
一、食文化的成因
中國是個素來重視飲食的國度,在幾千年的文明演進中,形成了豐富多彩的食文化。中國飲食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積淀,使中國贏得了世界「烹飪王國」的美譽,中國菜餚也躋身於世界四大名菜之列。與其他國家或民族的烹飪藝術相比,中國烹飪無論是在食料選取、烹飪技法上,還是在菜餚設計、調味的處理上,以及菜點的釀名上,都有自己的特色。
首先就自然條件來看,中國地理環境優越,地大物博,氣候變化多樣,動植物品種繁多,為食料的選取提供了豐富多樣的來源。
其次就歷史條件來看,穩定、漫長的農業生活,重歷史、重家族和重傳統技藝(包括烹調、釀造等方面的技術)的傳統,使「祖傳」的烹飪手藝得以承繼和補充。中國不分食的合家共餐的傳統吃法,起著情感交流、維系家族家庭團結的重要作用。
再次就政治條件來看,古代中國大一統的集權力量,把各地的美味佳餚薈萃到帝王貴族的餐桌上來,構成富麗多彩的宴席。中國的飲食文化是以士大夫階級的生活為基礎,以封建專制下的王公貴族為中介,尤以宮廷的飲膳為集中代表積累、保存、流傳和發展而來的。中國帝王登峰造極的奢侈,也就是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最高體現。
最後就文化條件來看,中國農業文化主張「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認為食是人之「大欲」,「食為民天」,因此重食。中國傳統食文化是由極少數人享用的。眾多的人口、豐富的物產和緩慢的生活節奏,決定了時間是最不值錢的。為了整治一桌豐盛的山珍海味宴席,不惜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精雕細刻,力求達到完美無暇的地步,以供達官貴人享用。
中國的食文化如同音樂、舞蹈、書法、繪畫、戲劇一樣,是中國數千年燦爛的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寶貴的旅遊資源,具有重要的旅遊開發價值。
二、主要地方風味
長期以來,各地由於選用不同的原料、配料,採用不同的烹調方法,因而形成了各自的獨特風味和不同的菜系。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根據不同的分類標准,可將中國菜劃分為不同的流派。從原料性質來看,可將中國菜劃分為素菜(宮廷素菜、寺院素菜、民間素菜)和葷菜;從菜餚功用來看,可將中國菜劃分為普通菜和保健醫療菜;從地域角度來看,可將中國菜劃分為四大菜系,即魯菜、蘇菜、川菜和粵菜。它們都是在各個地域的內外經濟文化交流長河中形成的,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徵。這里對四大菜系作些簡單介紹。
1.魯菜
魯菜,又稱山東菜系 ,由膠東與濟南兩地地方菜發展而成。魯菜風味不僅擴大到京津,而且遠播至白山黑水之間,成為當時最有影響的一大菜系。明清兩代,魯菜成為宮廷御膳的主體,是我國北方菜的代表。其特點是:選料精細,精於制湯,以清香、鮮嫩、味純而著名,講究豐滿實惠。另外,山東曲阜的孔府菜,對魯菜的形成也具有影響。現在,曲阜根據《孔府檔案》記載的明清時期孔府向皇帝進貢的菜單和孔氏家族日常筵席食譜,進行仿製,深受國內外旅遊者的歡迎。
魯菜的代表名菜有:糖醋鯉魚、德州扒雞、鍋貼豆腐、九轉大腸、清氽赤鯉魚、紅燒大蝦、油爆海螺、孔府一品鍋等20餘味。其點心小吃有:周村酥燒餅、武城暄餅、荷葉餅、濰縣杠子頭火燒、煎餅、糖酥煎餅、鍋貼、高湯小餃、開花饅頭、煎包、金絲面、氽子面、蛋酥炒麵、福山拉麵、蓬萊小面、雞肉糝、甜沫等。
2.粵菜
粵菜, 又稱廣東菜, 是由潮州、廣州、東江(惠州)三大流派組成。廣東菜的特點是:選料廣博奇雜,配料較多,注重裝飾,講究鮮嫩爽滑;擅長小炒,善於掌握火候,油溫恰到好處;注意季節搭配,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濃醇。以廣州菜為代表的粵菜影響閩、台、瓊、桂諸地。
廣州菜特點是製作精細、花色繁多,重視蒸炸, 燒膾也很精湛,花色菜形態生動。在動物原料方面,除豬、牛、羊外,還有蛇、貓、鼠等,尤其是以蛇入菜,由來已久,西漢《淮南子》中就有「越人得蛇以為上餚」的記載,故民間有「食在廣州」之譽稱。18、19世紀,隨著對外通商和「下南洋」,粵菜也逐步走向世界。據稱,現在僅美國紐約就有粵菜館數千家。潮州菜以烹制海鮮見長,以菜湯最有特色,刀工精細,甜味較濃,注意保持主料原味。東江菜則下油重,味偏咸,主料突出,朴實大方,具有鄉土風味。
代表名菜有:脆皮乳豬、白雲豬手、龍虎鬥、烤鵝、蛇羹、太爺雞、杏元雞腳燉海狗、鼎湖上素、東江鹽焗雞、護國菜、脆皮炸雙鴿等20餘味。其點心小吃有:成珠雞仔餅、皮蛋酥、煎堆、冰肉千層酥、大良膏煎、酥皮蓮蓉包、叉燒包、粉果、倫教糕、馬蹄糕、腸粉、蜂巢芋角、松糕、蟹黃灌湯餃、薄皮鮮蝦餃、干蒸燒賣、沙河粉、荷葉飯、及第粥、艇仔粥、大良雙皮奶等。
3.川菜
川菜,又稱四川菜,以成都、重慶兩地菜餚為代表,在我國享有崇高的聲譽。川菜重視選料,規格講究一致,分色配菜主次分明、鮮艷協調,自古有「尚滋味」、「好辛辣」的飲食傳統。它的特點是: 麻辣、魚香、味濃、注重調味,離不開"三椒"( 即辣椒、胡椒、花椒 )和鮮姜, 以辣、酸、麻、香膾炙人口, 素來享有「一菜一格, 百菜百味」的美名,地方風味十分濃郁,有「食在中國,味在四川」的美譽。因此有人把川菜特點歸納為「清鮮見長, 麻辣見稱」。川菜對湘、鄂、黔、滇也有影響。川菜歷史悠久,秦末漢初就已顯露鋒芒,現今川菜館已遍布世界各地。
代表名菜有宮保雞丁、回鍋肉、魚香肉絲、夫妻肺片、麻婆豆腐、燈影牛肉、鴛鴦火鍋、干燒岩鯉、家常海參、鍋巴肉片、干煸冬筍等20多味。其點心小吃有:荷葉蒸餅、蒸蒸糕、蛋烘糕、雞蛋熨斗糕、青城白果糕、崇慶凍糕、鍋盔、宜賓燃面、龍抄手、紅油水餃、玻璃燒賣、擔擔面、賴湯圓、芝麻圓子、廣漢三和泥、川北涼粉、小籠蒸牛肉、順慶羊肉粉等。
中國食文化的特色
中國食文化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極為鮮明的民族特色,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五味調和是中國食文化最大的特色
中國食文化在烹調上無論是對品味的追求上,還是對菜餚的製作上都以五味調和為最高原則。五味調和的原則貫穿於中國食文化整體之中,是中國食文化的精髓。
五味調和首先是滿足人們飲食口味的需要和選擇食品原料的要求。五味,是指甜、酸、苦、辣、咸;五味調和是指這五種口味既有變化,又能搭配合理,保持和發揮食物的本味或真味。五味調和還要合乎時序,對食品原料的選擇,不同時令有不同側重,《禮記•內則》中就有「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調以滑甘」的說法,強調既要滿足人們的口感需要,又要與四時變化和人的生理需求和諧一致。五味調和也是對烹調過程的要求。《呂氏春秋•孝行覽第二》曾描述過這一過程和要求:五味誰先放後放,如何掌握時機,放多放少,如何調配才能合適,都很有講究。在烹調過程中,鍋中異常微妙的變化難以用語言說明白,關鍵在於烹飪者把握適當的 「度」,使菜餚具有「久而不弊,熟而不爛,甘而不噥,酸而不酷」的上乘特色,其宗旨是將諸味中和成一協調的有機體。
2.追求色、香、味、形、器、境有機統一的美食觀
中國食文化具有很強的審美功能,不僅僅追求五味調和之美,還有對色、香、味、形、器、境綜合之美的偏好,這是中國食文化的審美文化特性。中國烹飪素有「吃的藝術」、「吃的美學」之稱。在中國飲食中把色美放在首位,可見辨色對觸動食慾的重要,孔子就提出「色惡不食」,菜餚色彩搭配組合的優劣往往是筵席成功與否的關鍵。菜餚的香氣,能引發人們品評菜點的慾望和動機,同時香的感受能夠加深和促進人們對色與形的審美愉悅。飲食中的愉悅以「味」為主體,與色、香、形結合的美味是飲食審美感覺的高潮,「重味」是中國飲食文化區別於西方飲食文化的主要特徵之一。形美有助於飲食審美情調與氛圍的營造。美味配美食,猶如琴瑟和鳴,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境美,主要是指優雅和諧的飲食空間環境和情感環境,它能使宴飲錦上添花,令人暢神悅情。
色、香、味、形、器、境諸美的和諧統一,使飲食活動不僅僅是滿足生理需求的行為,而且具有明顯的審美欣賞、審美體驗的價值,而烹飪與宴飲的設計與安排則有著藝術創造的意義。
3.共食同餐的進食方式
中國人對待飲食,從來都不把它僅僅看作果腹的手段,而習慣於用它作為聯絡人與人感情的紐帶。在進食方式上,多喜「共食」的方式。西方人雖然也有同桌而食,卻是各吃各的「分餐」吃法,與中國人同吃一菜、共飲一湯不同。雖然「分餐」的吃法從衛生的角度而言是不科學的,但是中國人宴飲中的「共食」追求的則是一種人生境界。中國古代君王通過宴飲「以通上下之情」,藉以獲得國家的長治久安;民間宴飲則是通過吃喝聯絡感情、清除隔閡、和睦家庭、鄰居相親乃至民族團結。無論是文人墨客雅集宴飲的吟詠唱和,還是民間酒肆游戲的相互爭逐,在對不同口味菜餚的共同品嘗中,在詩情畫意的宴飲氛圍中,達到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和諧美的人生境界。
孔子在兩千多年前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話集中體現了中國人們熱情好客的傳統。中國現代旅遊飲食文化仍然遵循這一傳統,熱情接待來自各國的旅遊者,在宴飲中追求感情的融洽,氣氛的親切,主賓之間情感的交流與溝通。但在飲食中應充分尊重客人的飲食習慣,在「共食」的方式中運用公筷,或保持共食的形式而採用分餐的進食方式,使西方旅遊者既感受到我國飲食文化和諧的詩意氛圍,又能在心理和習慣上相適應,也使當代中國飲食文化適應現代人對生活的衛生質量追求。
博大精深的酒文化
中國酒已有5000年以上的悠久歷史,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孕育了光輝燦爛的中華酒文化。酒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幾乎滲透到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從酒中可以了解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政治、經濟、農業、商業、歷史文化等都可以在酒文化中找到可貴的資料。酒是飲食文化中一朵絢麗的花朵,是社會文明的標志。
一、酒文化的形成
酒是用高粱、麥、米、葡萄或其他水果等原料經過糖化、發酵製成的含有食用酒精(乙醇一度以上方能稱為酒)等成分的飲料。從釀造技術來看,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懂得釀酒技術的國家之一。早在新石器時代中期,我們的祖先就已懂得釀酒。但至今,人工釀酒濫觴於何時何人尚難確定。有儀狄釀酒說,也有杜康釀酒說,後世一直把儀狄、杜康奉為酒神。此外,還有「猿猴造酒」說、黃帝釀酒說等。雖然說法紛紜,但國內學者普遍認為我國釀酒在龍山文化時期是較為發達的行業。從其發展來看, 中國酒可分為啟蒙期、成長期、成熟期、發展期、繁榮期五個階段。
從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至夏朝初年為啟蒙期。這一時期為原始社會晚期,先民們用發霉但已發芽的穀物制酒。人工釀酒的先決條件是農業文明的發達和陶器的出現。在仰韶文化遺址中,既有陶罐,也有陶杯。由此可以推知,約在6000年前人工釀酒就開始了。
從夏王朝至秦王朝,大約1800年左右,為中國酒的成長期。這一時期,由於農業中已有五穀六畜, 釀酒業中發明了曲糵,使中國成為最早使用曲釀造酒的國家。同時,隨著釀酒工藝的迅速發展,加速了釀酒行業開始作為獨立手工部門與農業分離的步伐,朝廷開始設官治酒,以掌管重大的國事和王室的飲宴活動。酒官的設置,標志著釀酒已成為獨立的手工業部門,這對於規范和提高釀酒技術,總結和推廣釀酒經驗都具有重要作用。
周人以農為本,認為大量釀酒和酗酒會浪費很多糧食,是難以容忍的「罪惡 」。為了節約糧食,積蓄國力,西周初年頒布了我國歷史上的第一部禁酒法典——《酒誥》,它規定了十分嚴厲的禁酒措施。西周從設官治酒到以法禁酒,標志著酒文化與制度文化結伴運行,這對於幾千年來中國的酒政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在禮制文化的直接影響下,西周統治者還大力倡導酒德、酒禮,其目的除了分尊卑之外,主要還是為了禁止濫飲酒。西周倡導的「酒禮 」、「酒德」,後來同儒家的倫理道德思想融合,成為數千年來中國酒文化區別於西方酒文化的最大特色。西周酒業的發展狀況基本奠定了中國酒文化發展的兩個方向:一是用曲發酵,從古到今,這是中國的國酒——黃酒和白酒與用菌種發酵的洋酒生產工藝的根本區別;二是把釀酒、飲酒和用酒都納入法制化、禮制化、禮儀化的軌道,大大增加了酒的精神文化價值,減少了酒的負面作用。幾千年來,中國酒文化歷經無數次的發展變化,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它始終是沿著這樣兩個方向不斷變革,曲折發展,逐步完善的。另外,由於商、周時代均有酒色亂政、亡國的實例,秦漢之際又出現玩弄陰謀的「鴻門宴」, 所以人們對酒尚存有一定戒心,也給釀酒業的大發展帶來一定障礙。
從秦王朝至北宋,大約1200年左右,迎來中國酒的成熟期。這一時期有漢唐盛世,經濟貿易發展,中西文化交融, 李白、杜甫、杜牧、蘇東坡等酒豪文人輩出,加之東漢末至魏晉長達兩個世紀的戰亂,失意文人借酒澆愁,狂飲空談,從反面也促進酒業大興。飲酒風氣不僅限於上層,同時也廣泛傳播到民間。由於酒量需求大增,為中國白酒的發明、發展奠定了社會與物質基礎。在馬王堆西漢墓中出土的《養生方》和《雜療方》中,記載了人們對酒的葯用功能已有一定的認識深度。在東漢時的畫像石和畫像磚上,酒事是常見的題材。最引人注目的是山東諸城涼台出土的「庖廚圖」中的釀酒場景,它是對當時釀酒全過程的描畫。《齊民要術》等有關飲食及造酒的科學技術書籍的面世,為中國酒業的成熟提供了理論基礎。
從北宋到晚清,歷時800多年,是中國酒的發展期。這一時期,蒸餾器從西域傳入中國, 給中國白酒的發明提供了物質基礎。白酒也稱燒酒、白乾酒。《本草綱目》記載:「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起始創其法。」從這一時期出土的不少小型酒器判斷,度數較高的白酒已迅速普及到一般庶民百姓中。明中葉以後,以高粱為原料,以大麥制曲,用蒸餾方法製造的燒酒漸漸取代黃酒而占據主導地位,在北方發展很快。與蒸餾白酒發展提高的同時,黃酒、葡萄酒、果酒、葯酒也得以提高發展,使中國的酒文化迎來燦爛多彩的時代。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可謂中國酒發展的第五階段,堪稱繁榮期。中國傳統的釀造技術與西方先進的釀造技術相互影響,爭放異彩。威士忌、白蘭地、伏特加和日本清酒等都傳入中國,不僅促使中國傳統酒出現新品種,而且竹葉青、五加皮等老牌白酒也迅速發展,各顯優勢與特色。新中國成立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釀酒業迎來繁榮時代。90年代初,中國白酒年產量已達720餘萬噸,約佔世界烈性酒總產量的40%, 居第一位
㈡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內涵
中華飲食文化博大情深、源遠流長,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中國人講吃,不僅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飢,它往往蘊含著中國人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折理,一個小孩子生下來,親友要吃紅蛋表示喜慶。「蛋」表示著生命的延續,「吃蛋」寄寓著中國人傳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周歲時要「吃」,十八歲時要「吃」,結婚時要「吃」,到了六十大壽,更要觥籌交錯地慶賀一番。這種「吃」,表面上看是一種生理滿足,但實際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借吃這種形式表達了一種豐富的心理內涵。吃的文化已經超越了「吃」本身,獲得了更為深刻的社會意義。通過中西交流,我們的飲食文化又出現了新的時代特色。如於色、香、味、型外又講究營養,就是一種時代進步。十大碗八大盤的做法得到了改革,這也是十分可喜的。但是,中華飲食文化在與世界各國文化碰撞中,應該有一個堅固的支點,這樣它才能在博採眾長的過程中得到完善和發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我覺得,這個支點就是優秀傳統文化特質,也就是中華飲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內涵。因此,對於中華飲食文化基本內涵的考察,不僅有助於飲食文化理論的深化,而且對於中華飲食文化占據世界市場也有著深遠的積極意義。我認為,中華飲食文化就其深層內涵來廛,可以概括成四個字:精、美、情、禮。這四個字,反映了飲食活動過程中飲食品質、審美體驗、情感活動、社會功能等所包含的獨特文化意蘊,也反映了飲食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密切聯系。
精。是對中華飲食文化的內在品質的概括。孔子說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反映了先民對於飲食的精品意識。當然,這可能僅僅局限於某些貴族階層。但是,這種精品意識作為一種文化精神,卻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深入地滲透、貫徹到整個飲食活動過程中。選料、烹調、配伍乃至飲食環境,都體現著一個「精」字。
美,體現了飲食文化的審美特徵。中華飲食之所以能夠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於它美。這種美,是指中國飲食活動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是指它給人們所帶來的審美愉悅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孫中山先生講「辨味不精,則烹調之術不妙」,將對「味」的審美視作烹調的第一要義。《晏氏春秋》中說:「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焯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講的也是這個意思。
美作為飲食文化的一個基本內涵,它是中華飲食的魅力之所在,美貫穿在飲食活動過程的每一個環節中。
情,這是對中華飲食文化社會心理功能的概括。吃吃喝喝,不能簡單視之,它實際上是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種別開生面的社交活動。一邊吃飯,一邊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訪。朋友離合,送往迎來,人們都習慣於在飯桌上表達惜別或歡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風波,人們也往往借酒菜平息。這是飲食活動對於社會心理的調節功能。過去的茶館,大家坐下來喝茶、聽書、擺龍門陣或者發泄對朝廷的不滿,實在是一種極好的心理按摩。
中華飲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為「飲德食和、萬邦同樂」的哲學思想和由此而出現的具有民族特點的飲食方式。
對於飲食活動中的情感文化,有個引導和提升品位的問題。我們要提倡健康優美、奮發向上的文化情調,追求一種高尚的情操。
「禮」,是指飲食活動的禮儀性。中國飲食講究「禮,這與我們的傳統文化有很大關系。生老病死、送往迎來、祭神敬祖都是禮。《禮記·禮運》中說:「夫禮之初,始諸飲食。」「三禮」中幾科沒有一頁不曾提到祭祀中的酒和食物。禮指一種秩序和規范。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都體現著「禮」。
我們談「禮」,不要簡單地將它看作一種禮儀,而應該將它理解成一種精神,一種內在的倫理精神。這種「禮」的精神,貫穿在飲食活動過程中,從而構成中國飲食文明的邏輯起點。
精、美、情、禮,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華飲食文化的基本內涵,換言之,這四個方面有機地構成了中華飲食文化這個整體概念。精與美側重於飲食的形象和品質,而情與禮,則側重於飲食的心態、習俗和社會功能。但是,它們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為因果的。唯其「精」,才能有完整的「美」;唯其「美」才能激發「情」;唯有「情」,才能有合科時代風尚的「禮」。四者環環相生、完美統一,便形成中華飲食文化的最高境界。我們只有準確是把握「精、美、情、禮」,才能深刻地理解中華飲食文化,因則也才能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飲食文化。
㈢ 中國的美食里蘊含著哪些傳統文化
一、藝術
中國菜很早就講究色、香、味俱佳,《後漢書·邊讓傳》:「函牛之鼎以烹雞,多汁則淡而不可食,少汁則熬而不可熟。」中國菜的取名多彩多姿,以寫意手法命名的有「龍虎會」、「鳳爪龍衣」、「獅子頭」、「佛跳牆」,以人物命名的如「東坡肉」、「宋嫂魚羹」、「宮保雞丁」。
唐朝皇帝唐懿宗命皇宮內准備各種美味給同昌公主食用,其中「靈消炙」這道菜,是用喜鵲舌、羊心尖等材料調制而成。
二、文學
中國菜在文學作品中記錄了許多不同歷史時期中的著名菜餚,例如《紅樓夢》、《金瓶梅》等,現代美食家經常從這些作品中可以找到創新和恢復古代菜餚的方法。《紅樓夢》第六十回【牛奶茯苓霜】:「……只有昨兒有粵東的官兒來拜,送了上頭兩小簍子茯苓霜。
這地方千年松柏最多,所以單取了這茯苓的精液和了葯,不知怎麼弄出這怪俊的白霜兒來。說第一用人乳和著,每日早起吃一鍾,最補人的;第二用牛奶子;萬不得,滾白水也好。我們想著,正宜外甥女兒吃。……」。
三、哲學
中國的飲食文化在各個方面體現出來,古代的哲學家經常用烹飪方式來進行比喻,如《呂氏春秋·察今》載:「嘗一脟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
老子在《道德經》中也提到:「治大國,若烹小鮮」。孔子曾提到:「食不厭精,燴不厭細」和「肉不正不食」以比喻身正和嚴格要求自己。班固在《漢書》中也寫道:「王者以民為本,而民以食為天」,將飲食看成是治理國家首要的問題。
「庖丁解牛」出自《莊子》,講的是順其自然的養生之道。「君子遠庖廚」,來源於《禮記》。意為心胸廣大的人應該仁慈,不應進入廚房宰殺動物以備食用。中醫學家認為,飲食是健康之本。葯王孫思邈說過:「救急之道在於葯,安身之本在於食。」 而《本草綱目》作者李時珍也有「葯補不如食補」的說法。
(3)蘊藏在飲食文化中的精神有哪些擴展閱讀:
國家的歷史有長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實力有強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構成、宗教信仰、政權性質和經濟結構也有差異,故而各國的飲食文化是不一樣的。
從沿革看,中國飲食文化綿延上萬年(湖南陶器和水稻種的發現),分為生食、熟食、自然烹飪、科學烹飪4個發展階段,推出6萬多種傳統菜點、2萬多種工業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風味流派。
從內涵上看,中國飲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開發與利用、食具的運用與創新、食品的生產與消費、餐飲的服務與接待、餐飲業與食品業的經營與管理,以及飲食與國泰民安、飲食與文學藝術、飲食與人生境界的關系等,深厚廣博。
從外延看,中國飲食文化可以從時代與技法、地域與經濟、民族與宗教、食品與食具、消費與層次、民俗與功能等多種角度進行分類,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體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異彩紛呈。
從特質看,中國飲食文化突出養助益充的營衛論(素食為主,重視葯膳和進補),並且講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調和的境界說(風味鮮明,適口者珍,有「舌頭菜」之譽),奇正互變的烹調法(廚規為本,靈活變通),暢神怡情的美食觀(文質彬彬,寓教於食)等4大屬性,有著不同於海外各國飲食文化的天生麗質。
中國的飲食文化除了講究菜餚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畫外,還要搭配用餐的氛圍產生的一種情趣,它是中華民族的個性與傳統,更是中華民族傳統禮儀的凸現方式。
從影響看,中國飲食文化直接影響到日本、蒙古、朝鮮、韓國、泰國、新加坡等國家,是東方飲食文化圈的軸心;與此同時,它還間接影響到歐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國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醬醋、麵食、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數十億人。
總之,中國飲食文化是一種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區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在5000多年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在食源開發、食具研製、食品調理、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創造、積累並影響周邊國家和世界的物質財富及精神財富。
㈣ 飲食文化包括了哪些內容
飲食文化包括了哪些內容
飲食文化包括了哪些內容,中國有八大菜系,每個菜系的做法都是不一樣的,中國的飲食文化是非常多的,慢慢品嘗是對它最大的尊重,下面就和我一起來看一看飲食文化包括了哪些內容。
中國飲食文化主要內容時代與技法、地域與經濟、民族與宗教、食品與食具、消費與層次、民俗與功能。
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儒家倫理道德觀念、中醫營養攝生學說,還有文化藝術成就、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徵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中國烹飪技藝,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
(4)蘊藏在飲食文化中的精神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國飲食文化意義:
中國文化講究「體味」「體察」「體覺」「體證」,它說明要把你的整個身心投入才能吸取。也許這就是食物媒介獨特的傳播魅力,它既是物質的,又是文化的,更是情感的、道德的、美學的、心理的。
因為食物已融入血脈,留在心底,它不再僅僅是食物的味道、舌尖的味道,而更多的是歷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鄉的味道、記憶的味道以及彌漫在心頭的鄉愁的味道。
無疑,每種飲食傳統都代表了某地人們看問題的特定角度、思維的方法、生活的方式、態度及其世界觀。通過美食文化的傳播,感受到大家處在一個文化共同體中,而文化本身是共享它的一群人的行為模式或風格。在這一點上,飲食習慣可以當作一個重要的甚至決定性的標准來使用。
餐飲產品由於地域特徵、氣侯環境、風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會出現在原料、口味、烹調方法、飲食習慣上的不同程度的差異。正是因為這些差異,餐飲產品具有了強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造就了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而這種差異來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處世哲學。中國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為本」。
中國飲食文化豐富多彩、博大精深。中國飲食文化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幾項:飲食理論、飲食審美、飲食神髓、飲食風俗、飲食流通以及烹食歷史、風味流派、傳統特色、筵席文化、筷子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諸多方面的知識內容,此外對我國獨特的飲食文化遺產進行深入的梳理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主要內容。
中國菜餚在烹飪中有許多流派。其中最有影響和代表性的也為社會所公認的有:魯、川、粵、閩、蘇、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們常說的中國「八大菜系」。一個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歷史與獨到的烹飪特色分不開的。同時也受到這個地區的自然地理、氣候條件、資源特產、飲食習慣等影響。
有人把「八大菜系」用擬人化的手法描繪為:蘇、浙菜好比清秀素麗的江南美女;魯、皖菜猶如古拙樸實的北方健漢;粵、閩菜宛如風流典雅的公子;川、湘菜就像內涵豐富充實、才藝滿身的名士。中國「八大菜系」的烹調技藝各具風韻,其菜餚之特色也各有千秋。中原文化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中原菜是八大菜系的.根源。
從特質看,中國飲食文化突出養助益充的營衛論(素食為主,重視葯膳和進補),並且講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調和的境界說(風味鮮明,適口者珍,有「舌頭菜」之譽),奇正互變的烹調法(廚規為本,靈活變通),暢神怡情的美食觀(文質彬彬,寓教於食)等4大屬性,有著不同於海外各國飲食文化的天生麗質。
中國的飲食文化除了講究菜餚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畫外,還要搭配用餐的氛圍產生的一種情趣,它是中華民族的個性與傳統,更是中華民族傳統禮儀的凸現方式。
中國飲食不但講究「色、香、味」俱全,而且很注重「滋、養、補」。
中國人講吃,不僅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飢,它往往蘊含著中國人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一個小孩子生下來,親友要吃紅蛋表示喜慶。「蛋」表示著生命的延續,「吃蛋」寄寓著中國人傳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周歲時要「吃」,十八歲時要「吃」,結婚時要「吃」,到了六十大壽,更要觥籌交錯地慶賀一番。這種「吃」,表面上看是一種生理滿足,但實際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借吃這種形式表達了一種豐富的心理內涵。
吃的文化已經超越了「吃」本身,獲得了更為深刻的社會意義。通過中西交流,我們的飲食文化又出現了新的時代特色。如於色、香、味、型外又講究營養,就是一種時代進步。十大碗八大盤的做法得到了改革,這也是十分可喜的。但是,中華飲食文化在與世界各國文化碰撞中,應該有一個堅固的支點,這樣它才能在博採眾長的過程中得到完善和發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我覺得,這個支點就是優秀傳統文化特質,也就是中華飲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內涵。
中華飲食文化就其深層內涵來廛,可以概括成四個字:精、美、情、禮。這四個字,反映了飲食活動過程中飲食品質、審美體驗、情感活動、社會功能等所包含的獨特文化意蘊,也反映了飲食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密切聯系
中國飲食文化特點:
1、風味多樣
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都存在著差異,長期以來,在飲食上也就形成了許多風味。中國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說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東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齊魯、淮揚、粵閩四大風味。
2、四季有別
一年四季,按季節而吃,是中國烹飪又一大特徵。自古以來,中國一直按季節變化來調味、配菜,冬天味醇濃厚,夏天清淡涼爽;冬天多燉燜煨,夏天多涼拌冷凍。
3、講究美感
中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有講究菜餚美感的傳統,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對菜餚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無論是個紅蘿卜,還是一個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種造型,獨樹一幟,達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諧統一,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一的特殊享受。
4、注重情趣
中國烹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僅對飯菜點心的色、香、味有嚴格的要求,而且對它們的命名、品味的方式、進餐時的節奏、娛樂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國菜餚的名稱可以說出神入化、雅俗共賞。菜餚名稱既有根據主、輔、調料及烹調方法的寫實命名,也有根據歷史掌故、神話傳說、名人食趣、菜餚形象來命名的,如「全家福」、「將軍過橋」、「獅子頭」、「叫化雞」、「龍鳳呈祥」、「鴻門宴」、「東坡肉」。
5、食醫結合
中國的烹飪技術,與醫療保健有密切的聯系,在幾千年前有「醫食同源」和「葯膳同功」的說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葯用價值,做成各種美味佳餚,達到對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㈤ 我國古代就對飲食非常講究,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蘊含了哪些食養智慧
飲食搭配合理,適量都是傳統文化中的食養智慧。
二、飲食適量
攝入的飲食量適可而止,只要吃到似飽非飽的程度即可,不要貪得無厭,明明吃進去的東西已經把胃都撐大了卻還是滿足不了自己對美食的慾望,讓胃部持續高強度的工作,久而久之就會對胃部產生不可逆的傷害。吃飯除了有填飽肚子的功能之外,還可以讓人產生對美食的愉悅感,原本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卻偏偏被有些人弄成了大型受虐現場,體重的飆升讓人難堪,胃部的劇烈疼痛讓人難以承受。並不是食物攝入的越多,越能提供給身體充足的能量,我們人體每天消耗的熱量和能量都是有限的,攝入的元素過多隻會給臟腑造成壓力而已。
㈥ 你覺得中國烹飪文化的精髓是什麼
中國飲食文化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創造出來的,具有強烈的民族特徵,也形成了中國飲食文化的精髓,比如其區域性、社會層次性、審美性、養生性、傳承性、交流性等。以社會層次性和交流性來講,無論處於哪個階段,一般而言,一個食者社會,各層次間交互影響,高層次的輻射作用要大於低層次對高層次的影響。中國的飲食文化之花的根系雖然吸取著下層的營養,但其花朵大都綻放在上層,然後再一點點浸潤到下層。同時,中國飲食文化講究色香味俱全,即「烹」與「調」相濟,區別於西方的只烹不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