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京襄城的遺址原貌
走進京襄城村,舉目可見的是古壙磚,多而精美,大多呈長方型,空心結構,外表花紋圖案典雅別致。圖案中有古金錢、樹木花草、禽獸魚蟲等,莫不栩栩如生。站在村中街巷瀏覽,使人感到處處都像是亘古的壁畫。村中一位古收藏家張明鑒先生,他家收藏的這些漢磚古物,多達千餘種,並自辦了一個「京襄城博古齋」,可見京襄城村有多麼深厚的文化底蘊啊!
據村中老人講,村中原建有鄭桓公廟,建築十分宏偉壯觀,可惜被毀於「文革」之中。現存有長2.15米、寬0.90米的「鄭桓公廟石祭案」,安放在明嘉靖七年興建的「洪福寺」殿內。村中古磨、古瓦罐、古陶片、古大板瓦、古幣等更是隨處可見,無論身置何處,都讓人感受到京襄城村的古老氛圍。到京襄城村攬古尋勝,不僅能看到上述的古老景觀,還有鱉蓋城、京水故道、魁星樓、月亮洞、太平寨等。1981年,京襄城遺址就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村民集資在鄭桓公廟舊址重新興建了鄭桓公廟。2004年的首屆中國滎陽鄭氏文化節期間,來自海內外的3 000多位鄭氏子孫,前往京襄城遺址參觀懷古。如今,滎陽市政府又對北段城牆遺址進行了維護,增加了保護措施,並立碑刻文,供遊人參觀。
㈡ 舊孟津在孟津縣的什麼方位
不知你說的是哪個概念的舊孟津,
狹義的舊孟津是指會盟鎮,在孟津東部,距新孟津就是現在的孟津.會盟現在又叫做老城
資料:http://shaoli.hnta.cn/Info/zjzz/2006-2/28/173856617.html
科學確定黃河中下游分界線及對其旅遊開發的設想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信息中心
黃河中下游分界線,我國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地理》第三冊第五章第三節講到「黃河」時,把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線,確定為「舊孟津」(河南洛陽)。
河南省志第四卷《黃河志》第一章,在「河流特徵」部分寫到:「自河源至內蒙古的『托克托』,為黃河上游,自『托克托』至河南鄭州『桃花峪』,為黃河中游,自『桃花峪』以下至山東『墾利』河口為黃河下游。」把黃河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線確定為黃河南岸鄭州市滎陽「桃花峪」。
除此之外,地學界根據「區域地質環境和河谷地貌特徵」,有專家提出「鄭州花園口」是中下游的分界線。水利工作者也有人根據「河流特性」提出「三門峽」為中下游分界線。
近年來我們在從事河南省的旅遊規劃時,多次涉及到「黃河中下游分界線」的概念,在《黃河小浪底旅遊規劃》考察時,曾到過「黃河小浪底大壩」所在地孟津縣(中學課本上的黃河中下游分界線),可是「舊孟津」的范圍很大,沿黃河也有十幾公里,作為河南省「大黃河旅遊的亮點」——黃河中下游分界線,找不到直觀的旅遊景觀吸引物和明顯的標志。後來,在做鄭州「滎陽市旅遊規劃」時,又來到了鄭州黃河岸邊的「桃花峪」,這里又有「真正的黃河中下游分界線在桃花峪」的說法,而且在「桃花峪」已建起了「黃河中下游分界線界碑」。到底黃河中下游的分界線的准確位置應該在什麼地方?無論是從科學性的角度和旅遊開發上,有必要對這一問題進行科學論證。
一、確定黃河中下游分界線的劃分標尺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劃分黃河中下游分界線首先要確定劃分的標尺,我們認為應該依照以下四個標尺來進行科學劃分:
1、標尺一——地貌特徵變化明顯
按地貌特徵來進行中下游的劃分,主要是指地貌特徵發生大的變化,黃河可分為三大階梯,一是青海高原區(海拔4000米以上),二是黃土高原區(2000—1000米),第三是平原區(100米以下)。因此黃河上中下游分界線首先要從地貌特徵上進行劃分。比如,黃河上游和中游的劃分主要是由上游高原進入到內蒙古河套平原,由河套平原又轉了一個大彎進入晉陝峽谷區,出晉陝峽谷進入華北大平原。
2、標尺二—— 「懸河」起點
黃河出黃土高原,流入下游平原地區,由於河道變寬,坡度變緩,流速減慢,大量的泥沙沉積於河底,使河床逐漸抬高,成為「地上河」。黃河以泥沙多,善淤、頻徙、易決、多變著稱於世。黃河含沙量可稱世界之最,素有「一石水六斗泥」和「跳到黃河洗不清」之說。據觀測,黃河下遊河床現在仍以平均每年10厘米的速度向上升高。因此「懸河」從何處開始,可作為劃分中下游分界線的重要標尺。
3、標尺三——支流消失處
由於懸河的特徵,水在高處流,因此「懸河段」是不可能有支流匯入的,因此黃河的最後一條支流也是劃分黃河中下游分界線的參考標尺之一。
4、標尺四——第一條自流引渠出現
黃河「懸河」的特徵決定了在「懸河段」,從黃河可以自流引水,不需要進行人工提水,黃河中下游分界線應該是黃河上「自流灌溉興利的起點」。因此黃河上的第一條自流引水渠也可以作為劃分中下游分界線的參考標尺。
二、嘉應觀作為黃河中下游分界線的科學性
按照以上劃分黃河中下游分界線的標尺,目前中學《地理》課本中的「舊孟津」,顯然不夠准確,在河南省境內,黃河從靈寶至孟津,穿行於中條山與崤山之間,峽谷高岸,水流湍急。雖然孟津小浪底是黃河最後一道峽谷,自小浪底水庫以下進入河道較寬的地段,河流流速減慢,但小浪底孟津以下,還處在兩岸為黃土丘陵地區,黃河的「懸河」並沒有出現,並且在鄭州鞏義市南河渡段,黃河的一大支流伊洛河從此注入,再往東北岸還有沁河注入黃河,也就是說,懸河在此並沒有出現。顯然中學課本《地理》所說的「舊孟津」是一個泛指的區域概念,並不準確,也不夠科學。
桃花峪為黃河中下游分界線的說法,與舊孟津不同的是它不是一個區域概念,而已經是一個具體的地點。黃河自秦晉峽谷傾出後,河道漸寬,流至桃花峪時河面寬約3~5公里,是進入黃河中下游平原沖積扇之首。黃河在這里南岸有邙山,北岸為沁、漭河沖積平原。緊臨桃花峪的鄭州邙山風景區內,有鄭州市提黃供水工程,因為這里黃河懸河並沒有出現,黃河南岸桃花峪向東至花園口才逐漸進入平原地帶,懸河才顯現出來。雖然桃花峪以東黃河沒有大的支流匯入,但「懸河」在桃花峪這里並沒有出現。因此這里作為黃河中下游分界線也不夠准確。另外黃河花園口段雖然出現了懸河,但花園口並不是黃河最早出現懸河的地方。我們通過考察分析認為,黃河中下游分界線,無論是從科學性、知識性、歷史性、藝術性、觀賞性來考慮,應該確定在黃河北岸焦作市武陟縣「嘉應觀」,理由如下:
1、嘉應觀—— 「懸河」的起點
嘉應觀地處黃河與沁河的交匯處,為華北平原西南之邊陲,系黃、沁河沖積地帶,地勢平坦,自西南向東北略微傾斜,東西比降為1:2000,南北比降為1:2500,最高海拔106米,最低海拔81.3米,相對高差僅24.7米。
武陟自上古就是黃河險工段,也是黃河治水的關鍵所在。據傳,大禹治水「覃懷底(底音止,意為達到)績」,就是說最終取得成功是在「覃懷」這個地方。各條大河出山後,匯在覃懷,形成大澤。覃懷的水排下去,上游下游就免於受災了。據考證,「覃懷」就是今天的武陟一帶。黃河流至嘉應觀段,河道水勢平緩,寬淺散亂,河床很不穩定,主流經常擺動,泥沙淤積嚴重,河床逐年升高,易徙決,全靠大堤作為屏障。灘面一般高出堤北5~7米,成為著名的「懸河」。決口後,居高臨下,難以立即堵復,據《武陟縣志》記載,歷史上黃、沁河在武陟嘉應觀段決堤達100餘次。例如,康熙六十年(1721年)到雍正元年,兩年多的時間里黃河在武陟秦廠、詹店、馬營、魏庄四次決口。洪水淹沒焦作、新鄉、安陽後順地勢向北流去,經衛河入海河,直逼京津,危害華北。所以歷代設有系統的治黃機構和治黃專職人員,不少河臣及封疆大吏,坐陣指揮或長期駐扎於此。因此古時的嘉應觀也是「治河衙署」所在地,就相當於今天的「黃委會」。同時嘉應觀還是黃河上最大的龍王廟,由於黃河頻繁決口,古人建龍王廟祈求保佑,龍王廟一般都建在險工段。嘉應觀以其建築面積、建築藝術和歷史價值,當之無愧地成為黃河流域現存的最大龍王廟。與祭祀長江的成都江瀆廟、祭祀淮河的河南桐柏淮瀆廟以及祭祀濟水的河南濟源濟瀆廟這幾座全國著名的河神廟相比,嘉應觀不論是在歷史意義上還是在建築藝術上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2、黃河最後一條大的支流——沁河,從嘉應觀注入黃河
黃河上最後一條較大的支流沁河,從嘉應觀西側注入黃河。沁河,發源於山西,有「小黃河」之稱,沁河與黃河相似,河床逐漸高出地面2~4米,最高達7米。因為黃河自嘉應觀向東已經成為懸河,這里是懸河之頭,再向下游不再有支流匯入。如鄭州市緊靠黃河南岸,但鄭州屬於淮河流域,原因也是黃河自嘉應觀向東變成了地上河,發源於鄭州西北部的賈魯河,屬於淮河水系。因此黃河最後一條支流沁河,可作為嘉應觀懸河起點的佐證。
3、「懸河興利的開端」 —— 「人民勝利渠」緊臨嘉應觀
武陟的人民勝利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第一座引黃灌溉工程,總乾渠從嘉應觀西側淌過,也是黃河上第一處自流引黃水渠(說明懸河在此已經出現),人民勝利渠曾留下了兩代國家領導人的足跡。1951年3月破土興建,1952年初第一期工程竣工,同年4月12日啟閘放水,10月31日毛澤東主席親臨渠首視察。現勝利渠灌溉著武陟、獲嘉、新鄉、原陽、延津、衛輝市和新鄉市郊區的88萬畝農田。幾十年來,該渠從不淤積,這是因為當時的落差計算精確,創造了自然清淤條件。
4、懸河見證——嘉應觀御壩碑
御壩碑位於武陟縣嘉應觀鄉御壩村南,黃河大堤北側。清康熙六十年(1720年),黃沁河潰決成災,雍正元年(1723年),為治河堵口,雍正皇帝臨武陟縣搶險工地視察,決定在此修一堤壩,次年壩成,稱為御壩,雍正皇帝降旨立碑一通,碑首雕有盤龍圖案,碑身陽刻皇帝親書的「御壩」二字。「御壩碑」就是「懸河」的見證,古時此碑位於當時的大堤頂部,而現在低於灘面約7米,說明黃河懸河還在不斷增高。
5、嘉應觀——藝術價值高
嘉應觀是萬里黃河上一顆古代建築藝術的明珠,「宮、廟、衙」三位一體,是現今黃河流域祭祀和研究黃河的第一座廟觀,清雍正五年封黃河「四瀆稱宗」,為全國河神廟之首。其建築也是目前整個黃河流域現存規模最大、保護最完整、建築藝術與歷史文物價值最高的河神廟。其布局規整,構圖巧妙,裝飾富麗,工藝精湛,雍正皇帝撰文並書丹的「御碑」,字體瀟灑,書法流暢,內容翔實地記載了治理黃河水患的情況。尤其是「鐵胎銅面」,鑄藝精緻卓絕,這在我國近三百年前的冶金和鑄造史上,應是個了不起的奇跡,是我國罕見的稀世珍寶,堪稱「天下第一銅碑」。另外,觀內大鍾,不同方位擊打會出現不同的聲音,也屬一絕,這些都從另一面豐富了黃河中下游分界線的文化內涵,並增添了嘉應觀神秘誘人的色彩。
6、嘉應觀——「治河」大觀,教育基地
黃河,中華民族的搖籃,華夏文明的源地,其文化內涵和自然特徵具有世界影響力。而「嘉應觀」作為黃河中下游分界線,其精美珍貴的文物,包含著十分珍貴的黃河文化史料,是絕無僅有的歷代黃河水文資料及治河方略的寶庫,也是紀念表彰歷代治河功臣的場所,在歷史、藝術、科學、水利等方面都有極高的價值,這里的人民勝利渠,留下了兩代國家領導人的足跡,並且還有現代宏偉的黃河防洪設施,可謂黃河治理的「天然博物館」,具有很高的觀賞性和教育意義。199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命名為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7、嘉應觀——灘河相映,風光無限
嘉應觀地處黃河中下游分界線,河灘寬闊,地勢平坦,氣候宜人,空氣清新,土壤肥沃,水天一色,風光秀麗靜雅多姿。潔凈的生態環境,為黃河中下游分界線的旅遊開發提供了良好的生態條件。再加上灌渠曲折環回,道路、林網密布。並且每年盛夏多種禽鳥相會於此,穿梭於灘中的野雞、野鴨、野兔和各種飛鳥以及各種奇花野草,堪稱群芳斗艷,百鳥歡唱,令人心曠神怡。再加上千畝果園,萬頃良田,麥涌稻香,隨時可捕的黃河鯉魚,河灘區可口美味無公害的野菜,與這里獨有的內、外防洪大堤以及河岸的「控導工程」和滾滾黃河,共同組成了「黃河交響曲」。
三、黃河中下游分界線嘉應觀旅遊開發設想
1、旅遊開發指導思想
嘉應觀黃河中下游分界線旅遊開發,要充分發揮黃河自然和人文內涵優勢,以市場為導向,突出地處黃河中下游分界線的特點,使旅遊開發與黃河治理相統一;使治黃工程與旅遊開發相一致;樹立「大旅遊」觀念,「跳出旅遊談旅遊」,全方位開發,以優美的河灘風光為背景,以便捷的交通條件為依託(從鄭州到嘉應觀只需30分鍾),以嘉應觀豐富的文化內涵為基點,圍繞「中下游分界線」、「懸河頭」作文章,以花卉、園林造景及游樂為襯映,突出愛國主義教育,以觀覽「懸河」景觀、防洪工程、引水灌渠為熱點,以「兩個旅遊節日」為轟動(「嘉應觀文化節」,「懸河觀光節」),力求使「嘉應觀黃河中下游分界」成為高品位、高質量、高效益的黃河名勝旅遊景區,集科學性、知識性、藝術性、觀賞性於一體,並成為國際國內著名的以「懸河風光」為主的特色旅遊區。通過宣傳促銷,提高嘉應觀的知名度,以旅遊開發促進經濟的全面發展。
2、嘉應觀院內規劃設想
根據嘉應觀的性質及原貌,應將嘉應觀建成一個反映歷代治理黃河、龍文化為一體的文物旅遊聖地。在後院的有關建築內雕塑歷代治理黃河的著名人物的塑像,充實與辦好龍文化圖片展。要將嘉應觀的中國龍王廟之首的牌子打響,在收集資料的基礎上,把全國大型龍王或水神廟的分布情況製成沙盤,使遊客對中國龍王水神民俗文化有一個全面系統的了解。
目前嘉應觀院內文物建築較集中,應以文物保護為主,在維修時要嚴格遵循文物法規以及「修舊如舊」的原則,盡量保持文物的原有風貌。旅遊開發利用首先在文物部門的文物保護規劃的基礎上進行規劃。
3、嘉應觀院外規劃設想
A.嘉應觀門前風景池建設
在嘉應觀門前,沿中軸線兩側恢復原有風景池,左右對稱展布,用石料砌邊,並修東西對稱的兩個池邊涼亭,兩池之間修建拱型龍橋,使兩池水面相通,形成小橋流水的優美意境,此橋也是嘉應觀前中軸線上的點景物。池邊植垂柳,設遊人石凳,池中央人工建造小型假山,水中養殖各類珍奇觀賞魚類,既供遊人觀賞,又可作為旅遊商品銷售。
B.嘉應觀門前規劃設想
嘉應觀前的道路要封閉,原道路可繞行,以松柏為主進行綠化,使其門前形成肅穆、幽雅的環境氛圍。將院內有關近年集資的碑刻,移到院外門前,碑刻除反映捐資紀念外,盡可能具有更多的藝術性與觀賞性。另外恢復原嘉應觀前東西牌坊及旗桿。
4、中下游分界線標志——「懸河樓」規劃設想
懸河樓的選址要科學有據,初步定位在渠首東南側,但在建設之前,必須經黃委會同意,並對其地質、地層進行科學鑽探,同時不能影響黃河的防洪要求。
懸河樓主要有三種功能:
第一,她賦於文化內涵,位於黃河中下游的分界線,是黃河「懸河」的起點標志,也是黃河「懸河」特徵的象徵。通過宣傳可以吸引海內外
遊客來此看黃河,形成「看懸河,到懸河樓」的特有理念。
第二,她是「嘉應觀旅遊區」的制高點、「懸河頭」,無論是在黃河北岸或南岸皆可看到,起著招徠過路遊客的作用,也是整個旅遊區的標志性建築。
第三,她起著展覽館的作用,遊人可以登樓瞭望,黃河風光盡收眼底,是觀河覽勝的最佳地,在最頂層可以設望遠鏡,供遊人觀望。另外樓下層可以布置有關「懸河的沙盤模型」,以及有關黃河治理方面的內容展示,具有一定的知識性和教育意義。
其設計式樣上,要考慮黃河是母親河,孕育著中華五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不能在式樣上感覺為歐式化現代化建築,要有民族文化特色。要把黃河文明的歷史、黃河的今天與未來都顯示給遊人。
總之,我們認為,黃河中下游的分界線具體位置應該定在嘉應觀,無論是從科學性、知識性、歷史性、藝術性、觀賞性來考慮,黃河中下游分界線非嘉應觀莫屬,如果此觀點被學術界認同的話,建議教育部修改中學《地理》課本孟津說。
㈢ 滎陽市旅遊景點哪裡好
中原影視城,又名中原第一影視城,位於河南省鄭州市,是以影視拍攝服務為主,兼具娛樂休閑、旅遊觀光等功能的綜合性旅遊區。2012年,由河南電視台投入3000萬元興建而成。
中原影視城主要景點有三河鎮、風鈴寨、1號攝影棚和2號攝影棚等多餘處影視拍攝景觀組成,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是以民國時期文化為背景的仿古建築群。
在中原影視城取景的有電視劇《大河兒女》、《大刀記》、《無心法師》、電影《絕世高手》等作品。
㈣ 看了全球鄭氏代表在滎陽舉行的文化節,可見鄭氏是一個多麼團結,有優秀民族文化基因的一個家族,就不知道
鄭氏全球2000多萬人,中國1200萬,韓國300左右,泰國 馬來西亞,新加坡 美國等其他國家750萬左右,盤點一下海外最有影響的鄭氏家族:泰國的民族英雄鄭信,也就是泰國最有影響力的王帝,也就是中國華人屆唯一一個能夠在海外稱帝的第一個王帝,銀行家鄭午樓,首富鄭有英家族,馬來西亞的銀行老闆鄭鴻業,也是馬來西亞前幾名的富豪!越南歷史上也有鄭姓皇帝,台灣由於鄭成功的影響,鄭氏族會也叫國姓會,香港的四大家族之一鄭欲彤家族,韓國鄭氏人口有二百多萬,現代集團鄭氏家族有錢的很,影戲界的鄭氏姐妹也很岀多,鄭多燕也出名,明星很多鄭氏韓國明星。美國有鄭氏鄭華樹鄭氏企業業集團,鄭勤。鄭慶霖,美國鄭德祿名譽會長每年組織幾百人回福建懇親,美國鄭氏有幾萬人之多,2004年在紐約成立鄭氏宗親會。2004年世界首屆鄭氏文化節新聞數據顯示鄭氏在海外的經濟實力占華人總量的%49.7 ,《鄭氏規范》曾被明朝皇帝朱元章作為治理國家的範本,今年中紀委網站推薦學習。2015年11月11日全球鄭氏第二屆文化節在中國滎陽舉行,有全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二千多名代表參加,可見場面壯觀!亞洲八大家族首富之一鄭裕彤家族,從他們的文化和團結可以判斷他們是很有影響力的。
㈤ 贊美家鄉的文章
我愛家鄉
----作者:闡釋心靈
年齡大了,在外面久了,就很想家,想那裡的山,那裡的水,那裡的草木,那裡的親人,總想再回到那個生我養我的地方生活。
我小時候就喜歡爬山,七八歲的時候經常和大一些的夥伴去爬山,我喜歡到山裡采野花,到現在也喜歡。家鄉的春天在五月,五月的天是湛藍的,空氣是透明的,加上漫山遍野的映山紅,顯得格外動人。映山紅並不多姿,但極其爛漫,剛開的時候是粉紅色的,後來逐漸變淡粉的,離遠看,大片大片的,十分搶眼。近看,一簇簇,一叢叢,就象射鵰英雄傳里的桃花島一樣!在冬天裡,你也可以折回幾個干枝拿回家養在瓶子里,大約半個月,就會開出漂亮的粉紅色小花,等花謝了,還會長出嫩綠的、尖尖的小葉子,點綴著清冷的冬天,真是美麗極了。家鄉的山上最早開花的要屬我們俗稱的耗子花,它矮矮的從地上長出來,葉子和地面貼得很近,只長出大約4公分的莖就開花了,而且莖似乎無法承受花之重,所以花總是低垂著,紫色的、大大的、單層的花瓣,有些象罌粟,只不過比罌粟矮得多,也不象罌粟會害人!它的花期很短,只有一兩天時間,但它的生命力頑強,有時在石縫中也能發現它的身影,只是長得不那麼「健壯」!我最喜歡的要屬家鄉那野生的紅色百合、黃色百合、芍葯,紅、黃百合也許大家能想像出它的模樣,而芍葯卻未必。它的花是白色的,很端莊、大方、典雅,大大的葉子托著幾朵含苞的或綻放的花,一點都不張揚,就象極有修養的大家閨秀!而這花不但美麗,而且還能入葯。黃色百合俗名黃花菜,不但能入葯,還是餐桌上深受人們喜愛的野味。它們開在七月里,我經常和夥伴們跑很遠的路才能採到這些花,我也經常貪婪地采上一大把緊緊地抱在胸前,恐怕人搶了去。遺憾的是那時家裡窮,沒有相機,要不我一定會和這些野花多合幾張影!現在倒是有了條件,可回家的時候總趕不上花期,一直是件遺憾的事。
秋季來臨的時候,山裡的各種果子都熟透了,杜柿、稠李子、山丁子、紅豆(俗名雅格達)、面果,還有山珍:木耳、蘑菇、猴頭,還有榛子,松樹籽……人們開始結伴到深山裡去采野果子和山珍,很多人不是為了享用,也不是為了賣錢,而是為了那份採摘過程的快樂!
離家不遠的地方,有一條奔騰不息的小河,河水清澈見底,清晰可見河底的石頭和水中的魚。在不多雨的夏季,河水不過膝蓋,人們能趟到河對面去。我喜歡在河邊坐坐。去年回家的時候,我就和姐姐坐在河邊,回憶著小時候的故事,她怎樣偷偷帶我們上山,怎樣掏鳥窩,我又是怎樣把鞋子漩進了淤泥里,回來是怎樣挨媽媽的教訓。我又給姐姐講我曾去嘎仙洞(嘎仙洞是鮮卑族的遺址)的故事。其實我只去過一次,到裡面必須用火把,而且即使在夏天,洞里也很冷,我和夥伴們沒走多遠就無法再看到前面的路了,也不敢再深入了。不過還是過了一把癮——我們從洞的側壁爬到了洞頂,在最上面,我們脫下外衣,向下面的人揮舞著,以示我們的興奮和勝利!
再看看這里的人們,雖然過著並不富裕的生活,但在他們臉上都掛著微笑,寫著幸福。到我初中同學家裡做客,她和丈夫住在平房裡,看著他們養的十幾只雞,看著屋頂裊裊的炊煙,這些雖然平凡而簡單,但在我看來,是多麼有生活氣息,我好羨慕他們!他們在自己的天地里耕耘著,快樂著,收獲著……
我愛家鄉,愛它的山,愛它的水,愛它的草木,愛那裡的人們。無論我走到天之崖,海之角,我永遠不會忘記那個哺育我成長的、帶給我美好回憶的家鄉——大興安嶺林區
㈥ 請問2010年滎陽市石榴節時間與具體地點及攻略
我家在河陰石榴基地,2010年第六屆河陰石榴文化節將於9月16日開幕,地點在滎陽市高村鄉劉溝河陰石榴基地,很高興認識你(QQ1065755249),歡迎有時間到我們河陰石榴基地品嘗,採摘,遊玩,做客。
㈦ 鄭州性文化節開幕2011的時間地點在哪裡
今天開幕了,在鄭汴路和未來路交叉口中原博覽中心
㈧ 滎陽的經濟
滎陽市中心大教堂位於滎陽市京城路與汜河路向東100米
2009年10月19日上午,河南省滎陽市基督教堂舉辦了隆重的獻堂典禮。回顧兩年以來,從征地選址到繪圖建築,滎陽市基督教兩會領導班子以及廣大信徒付出很大的代價,宏偉的教堂以及神學培訓大樓於滎陽市東開發區拔地而起,又經過半年多的內部裝修以及附屬設施建設,終於迎來了10月19日的獻堂典禮,獻堂典禮受到當地政府宗教部門以及河南省基督教兩會的重視,中國基督教協會副會長兼河南省基督教協會會長唐衛民牧師出席並發表講話,河南省10多個地市基督教兩會的負責人應邀列席。 河陰石榴花文化旅遊節
2014年5月22日,由滎陽市河陰石榴風景區主辦的「2014年滎陽市首屆河陰石榴花文化旅遊節」活動及新聞發布會在鄭州舉行。
滎陽市河陰石榴風景區位於滎陽市高村鄉北部邙嶺,成立於2013年7月,隸屬高村鄉人民政府。高村鄉位於鄭州市西30公里,滎陽市北10公里,緊鄰連霍高速滎陽站下站口,S232、G314省道縱橫交錯,新修的沿黃快速通道穿境而過,區位優越,交通便利。 草帽
草帽有手工和機制兩種,成品分黃、白2色。農村製作多採用原色草帽辮,手工縫制,帽呈牙黃色,亦有巧婦以紅、綠、黃、紫顏色染辮,手工縫制花色童帽、女帽,頗受歡迎。 用機器製作草帽,始於二十世紀初,民國元年(1911年),王村鄉梁庄張之銘之子,曾赴山東學制機制草帽。機制草帽先用硫磺、漂白粉熏、漂草帽辮,然後用機器縫制,產品在當地供不應求。民國13年(1924年),滎陽、須水、二十里鋪、趙村、祥營、汪溝有草帽加工廠11家,年產草帽22.7萬頂。
河陰石榴
河陰石榴是產於今北邙鄉一帶的傳統優質產品,子粒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平均含糖量11.1%,含酸量0.4%。維生素C含量高出蘋果、梨的1-2倍,果汁含量36-61%,除鮮食外,還可製作清涼飲料。果皮中含有單寧,可作皮革鞣料和絲、麻、棉、毛等染料工業原料。根、葉、花、果均入葯:根皮能驅除絛蟲、蛔蟲;果皮止痢、澀腸,對傷寒、綠膿、結核等桿菌和皮膚真菌都有抑止作用,因此有「獸醫著了急,蒼術石榴皮」之說。
河陰石榴品種很多,以個體大小分,有弧一二、弧三四、魁貨、京貨四種;以果皮顏色分,有銅皮、鐵皮、花皮三種;以籽粒味道分,有甜、酸兩種;以花瓣分,有紅與白、單層與千層等。 鄭姓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7位。鄭姓源出姬姓,得姓始祖是鄭國第一代君主鄭桓公友。鄭國被韓國滅亡後,國人改姓為鄭。自三國始設滎陽郡之後,天下鄭姓言源流者,皆曰出自滎陽。鄭姓人中自古有「天下鄭姓出滎陽」或「滎陽鄭氏遍天下」的說法,所以,鄭姓的主要發源於今河南中部一帶。在戰國時因為韓國所滅,便散遷到河南東部及山東、安徽等地間。秦時,19世孫鄭襲遷司州河南洛陽。27世孫鄭其舉族遷回滎陽。秦漢以後,鄭姓已遷入鄰近地區,主要以今山東、安徽、陝西、山西等境為其分布的主要地區。其後29世孫鄭賓居山東高密。31世孫鄭眾之子安世遷居咸陽。因漢武帝令強宗大族,不得聚居,有24世孫南遷至浙江會稽山陰。鄭姓大舉南遷始於永嘉之亂之時。西晉永嘉二年,中原板盪,衣冠始入閩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為鄭姓。唐初,河南鄭氏又有隨陳政、陳元光父子移居福建者。唐末,又有河南故始鄭氏隨王潮、王審之入閩。明清之際著名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先祖既是此次入閩的。鄭氏移居台灣,始於鄭成功;播遷至海外,始於清朝,現分布於泰國、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等國家。
㈨ 河南省滎陽市鄭氏三公塑像,「三公」都是哪三公
是鄭桓公與兒子鄭武公、孫子鄭庄公。
滎陽城東南角檀山腳下、鄭上路與310國道交會處的三角地帶,鄭桓公與兒子鄭武公、孫子鄭庄公雕像目視東方,腳步沉穩,自關中走來中原,落腳在滎陽的大地上。河南滎陽是鄭氏發源地,全球目前有1200萬鄭氏後裔,分布在美國、馬來西亞、泰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鄭桓公、鄭武公、鄭庄公是鄭國開國後的三代君王,分別被鄭氏後裔稱為太始祖、二世祖、三世祖,被尊「鄭氏三公」。鄭氏三公紫銅雕像高28.1米,於2004年10月29日在滎陽在滎陽舉行的「中國·滎陽首屆鄭氏文化節暨紀念鄭桓公受封立國2810周年」慶典大會上宣告落成。
附:鄭氏三公碑(碑文)
夫世所以尋根求源,懷祖追宗者,蓋在崇本而報德,尤在承先啟後,發揚而光大也。我鄭氏一脈,肇自三公。始祖桓公,初封於鄭。見微如著,睹周室之將亂,未雨綢繆,寄孥於滎,遠避災琢,以保嗣胤。任職於朝,忠心不二,抵侵禦侮,以身殉職,上報君國,下保宗祧,可謂忠孝兼俱,聖哲睿智。雄哉!武公,保平王東遷,興滅國,存周祀,功莫大焉。建都開疆,奠鄭國四百年基業,雄才大略,謙儉恤民,國人感頌,獻以《緇衣》之章。智哉!庄公,深謀遠慮,見機而發,內平叛貳,外拓疆土,國富兵強,四鄰威服。泉壤會母,終以孝聞。
惟我三公,忠孝智勇,四德兼備;文治武功,彪炳汗青,可謂光照於前。而刑鼎之鑄,法制先河;鄉校之護,首重民生;鄭城亘空,長城鼻祖;鄭棉熒綢,蘊溫溢彩;《鄭語》《鄭風》,思深情切;「鄭聲」,「鄭舞」,搖魂盪魄,此皆我鄭人之榮。我鄭氏兩千八百年來,經國安邦之士不絕書,英傑俊奇之才前後接踵,或教化群倫,千秋為則;或萬里遠航,聲揚海外;或驅逐外寇,還我寶島;可謂根深葉茂,榮耀於後。我鄭氏同胞歷經戰亂災荒,懷土離鄉,或散於國內,或徙於域外,落地生根,繁衍生息,皆能追懷祖德,光大門楣,然無論窮達隱顯,「滎陽堂」匾高懸,人皆以鄭氏為榮;「滎陽衍派」為志,夢魂長系祖庭。而京襄城古,殘垣久歷風雨;廣武嶺壯,至今猶憶武公。大河長流,祖地根連四海;廣野無垠,父老長懷遊子。
念我滎陽,河嶽會聚,挾山懷原,襟連汴洛,向為東西之要沖,南北之重邑,曾有繁盛之往昔,今日幸沐改革開放之春風,正奮膂力以求發展,引雙臂以廣結善緣。我鄭氏同胞,一向崇祖報德,當重振鄭氏之雄風;光耀我祖,舍我鄭氏其誰人?同心協力,興旺祖地,以慰我祖三公在天之靈。
㈩ 關於 石榴節的開場白
一、開場:http://news.sina.com.cn/c/e/2008-10-07/161214539499s.shtml
http://www.wccdaily.com.cn/new/html/hxdsb/20070828/hxdsb42318.html
1、外拍。場景:黃河邊的黃河中、下游分界碑處
在黃昏落日的黃河邊,隨著「黃河船工號子」的一聲怒吼,鏡頭從黃河下游,搖向上游的落日。這時,近百人的紅色盤鼓隊雷響盤鼓。鏡頭逆光,由盤鼓隊雷鼓表演,搖向黃河「中、下游分界碑塔」。接著,拍下盤鼓隊雷鼓表演的各種鏡頭,後期切碎,與項羽雕像、楚河漢界遺址、鴻溝石刻、楚霸王鐵馬雕塑、虎牢關石碑、關帝廟、張飛絆呂布的絆馬鎖、古城牆等空鏡頭交替剪接(有可能還要剪進電視劇《三國演義》中「三英戰呂布」的鏡頭和電影《英雄》里的鏡頭)。這時,鼓聲驟停,一個男孩站在黃河邊,面對滔滔黃河喊出劉禹錫《竹枝詞》的前兩句,隨後,「吹歌」曲牌中《一盤龍》的音樂起,隨著音樂,近百名童聲齊誦、齊唱劉禹錫的《竹枝詞》(後期貼李商隱公園、李商隱雕像、劉禹錫公園、劉禹錫雕像的空鏡)。然後再接黃河邊盤鼓隊表演,用黃河邊盤鼓隊的表演,接回現場舞台上盤鼓隊的表演。(提前拍攝)
外拍開場詩:竹枝詞[劉禹錫](童聲、群聲。只要聲音)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頭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2、現場。場景:舞台
從黃河邊盤鼓隊的表演接回現場舞台盤鼓隊的表演。現場紅色盤鼓隊表演時在舞台二層台與三層台的台階上,80名身穿淡綠色服裝的學生手拿花束從舞台兩側歡呼著跑出S線條、跑向舞台微標,圍繞微標跑出太陽,然後由太陽為軸心再跑出四射的光芒。隨後鼓聲停,「吹歌」曲牌中《一盤龍》的音樂起,學生隨音樂誦、唱新創作的、歌頌改革開改三十年滎陽新風貌的詩歌。然後盤鼓再起,學生們歡呼,在盤鼓隊齊聲吶喊中,做最後的亮相動作。
這時,歌曲《為今天喝彩》前奏起,鏡頭轉向全場觀眾掌聲。隨音樂,盤鼓隊、生學退場,舞蹈先出,表演歌伴舞《為今天喝彩》。演唱者:林萍(學生伴舞)歌舞結束。起出場音樂,主持人出場,說開場白。
(開場現場舞台上學生誦、唱新創作的詩:
索水灣灣汜水平,
竹枝一曲唱新聲。
和諧滎陽豐收景,
文化圖強別有情。)
二、現場:
主持人開場白。(開場白要採用詩一般的語言。)談滎陽的歷史文化,談滎陽的詩歌文化傳統,談「滎陽·中國詩歌文化節」,談改革開放三十年給滎陽市帶來的巨大變化。然後,引出下面的節目:
1、女獨《祖國一片新面貌》(學生花束伴舞) 演唱者--------耿蓮鳳
2、詩朗誦,《走進滎陽》 作者:張同吾 朗誦者:(王慶祥)
3、歌伴舞《貓拳》 演唱者------------------------------劉羽琦
4、男獨《有事你就說》 演唱者------------------------------金 波
串聯詞提示:主持人說高山鎮沒水,說高山鎮的窮,說高山人要致富,說高山鎮搞閥門的艱辛,說現如今高山鎮的閥門行銷全國三十多個省市的大好局面。完成串聯詞後,把話題甩給台下訪談主持人,訪談主持人在觀眾嘉賓席訪談王文興。(因現場不放小片,這段串聯詞只做現場鏈接用)
小片一、閥門之鄉——高山鎮
汽車駛進高山鎮,鎮工委主任告訴記者:一進入高山鎮區域,就可以看到道路兩邊全是閥門廣告,高山鎮大小有閥門生產企業300多家,目前已經成為了滎陽市閥門的工業集群。高山閥門成為了高山鎮的一個名片,同時也成為滎陽市的名片之一了。
那麼高山鎮怎麼就想到生產閥門呢?工委主任告訴我們:七十年代,這里地處山區生活貧困,糧食不夠吃,喝水都是接雨水,這時,有幾個從外面出民工回來的人,看到閥門用處廣,可以掙到錢,並且說,只要有煙囪的地方就都需要閥門。就這樣,一個小紅爐,一個皮帶車床,四個人就做出了第一個鍋爐閥門。
作者:218.29.207.*2008-9-24 02:07 回復此發言
--------------------------------------------------------------------------------
3 「滎陽·中國詩歌文化節」台本--佛陀老邱
張五星是劉溝村最早種植新品種軟籽石榴的,從2003年種植以來,效益一年比一年好,家裡由平房變成了樓房,三輪車、農用車,摩托車具全,並連續三年在石榴節上獲獎,去年還獲得了石榴大王的稱號。今年他還是否能蟬聯石榴大王呢?
石榴送選的現場,一各個種植戶都拿著自己的最大石榴送來參賽了,各個信心十足。農民們告訴我們,自從種植了石榴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
石榴大王評比現場,我們沒有發現老張,他兒子告訴我們,由於家裡收石榴太忙,沒時間過來。
一個個大石榴紛紛登場,最後,一個軟籽石榴以987克獲得了本屆的石榴大王稱號,張五星家選取送的石榴落選了。
在石榴節上,在熱鬧的頒獎儀式上,我們發現了老張,我們問:今年沒有拿到大獎遺憾不遺憾?老張說:我不遺憾,因為這些年種植石榴的人越來越多了,石榴富了我們村、富了我們農民,這比我得什麼獎都高興。(編導:王阿麗)
(台下訪談主持人挎著一筐石榴上)
訪談詞提示:主持人說石榴,說劉溝村今年石榴大豐收,說劉溝村的由窮變富,說這一切都離不河南大學校友會,更離不開一個人,這個人的名字叫馬憲法章!此時馬憲章在嘉賓席站起來向大家問好,主持走過去開始訪談。
訪談對象:馬憲章(原河南省省委常委、組織部長、人大副主任)
訪談位置:台下嘉賓席前排。
訪談內容:「新農村建設的科學發展觀與社會參與性」。
互動:訪談結束,馬憲章說,如今的劉溝村不僅富了,而且還有了自己的鄉村文化,來,鄉親們,把你們的村歌唱起來!(二十位村民在嘉賓席後排站起來唱村歌。與此同時,二十位劉溝村婦女挎著二十筐石榴走向現場觀眾,把香甜的石榴送給大家品嘗)。這時主持人朗誦詩一首:
溝壑縱橫地不平,
劉溝窮村久聞名。
石榴今日遍山野,
建設新村花更紅。
(訪談主持人用串聯詞引領進入《祝酒歌》)
1、男獨《祝酒歌》(學生花束) 演唱者----------------------------李光羲
2、歌伴舞《放開吧》 演唱者------------------------------鄭 凡
3、詩朗誦,《滎陽的「滎」》 作者:王懷讓 朗誦者:(魏積安)
串聯詞提示:說黨中央改革開放的目的就是要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如今改革開放三十年了,黨和國家要讓廣大人民群眾到享受的成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滎陽市委、市政府為了貫徹國務院修訂的《農村五保供養條例》真正讓五保老人享受到改革開放的成果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五保老人得到了生活保障、精神保障、安全保障等,在第一時間建成了「滎陽市五保供養幸福園」。讓五保老人在這個幸福園里享受到了從未有過的生活待遇,感受到了家的溫暖。除此之外,五保老人們在幸福園里發生了愛情。(這段串聯詞用。)
小片三、幸福園里的幸福生活
幸福園的廣場上,氣球沖起,紅地毯鋪開,音樂在調試,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園區服務員小徐也在不停的忙碌中。
小徐告訴記者,今天園里要為8對老人舉辦婚禮,其中年齡最大的87歲,恰巧,她有幸成為這位老人的伴娘。於是她帶著記者去看望這位即將當新娘的鄒奶奶。
新房裡,鄒奶奶不在,她的姐妹們和園工正熱鬧的布置新房,有的在吹氣球,有的在掛拉花,有的在裝新被子。大紅的鴛鴦被面格外耀眼。
鄒奶奶的老姐妹告訴記者,今天真是太高興了,跟做夢一樣,以前在她們結婚的時候就是個破柴草床,現在住樓房,吃飯連飯碗都不用刷,有病都不用出園門,一年四季還發新衣服,真是太好了。……
記者問鄒奶奶哪裡去了,姐妹們說可能跟萇大爺(她的老伴)出去了。小徐又帶著記者在籃球場上找到了萇大爺。萇大爺告訴記者鄒奶奶在理發室,於是,帶著記者去理發室。在路上,萇大爺講述了他們的戀愛過程,說,他們都是苦命出身,在家裡無依無靠,是幸福園把他們聚在了一起,他們願意互相幫助,互相關心,所以才有了今天。
作者:218.29.207.*2008-9-24 02:07 回復此發言
--------------------------------------------------------------------------------
4 「滎陽·中國詩歌文化節」台本--佛陀老邱
理發室,鄒奶奶正在剪頭發,染指甲,見到記者高興地說,她太高興了,高興得都沒法說啊。老奶奶幸福的像朵花。鄒奶奶告訴記者,以前在家,病了沒有人管,生活可艱難了,來到了幸福園生活好了,又遇到了萇大爺,在生活上又有了幫助和關愛的人,園里領導,員工都對他們那麼好,不知道怎麼感謝才好。
園民的食堂里,大家在一起吃稀面條,寓意是喜面條,幸福園里的全體園民們都在為八對老人祝福。
婚禮現場,園民們高興地扭起了秧歌,說起了快板,園民說,從來都沒有見過這么熱鬧的場面。
婚禮上,新娘穿上婚紗,新郎穿著西裝幸福地走上了紅地毯。(編導:王阿麗)
訪談對象:新娘鄒奶奶、新郎萇大爺及八對新婚老人。
訪談位置:舞台上。
訪談內容:國務院修訂的《農村五保供養條例》給五保老人帶來的幸福生活。談沒來幸福園之前的苦,說在幸福園的甜,再對幸福婚姻進行展望。
互動:(現場音樂從小片結尾中的《婚禮進行曲》過渡到現場)。八對新婚老人隨著《婚禮進行曲》從上場口上。訪談後,然後由「滎陽·中國詩歌節」獲獎女詩人藍藍為八對老年新人獻上一首愛情詩;再由中學生為新娘老大娘們獻上鮮花、小學生為新郎老爺爺們獻上「按吻」小擺件。然後訪談主持人為八對新婚老人拍照,留下這幸福的一刻。
訪談主持人最後要用詩歌結束訪談:
一笑愁雲隨日落,
婚紗娓娓兄妹歌。
婦隨夫唱五保美,
共渡人生盛世河。
(訪談後,主持人用吉祥、祝福引出《吉祥三寶》)
1、組合《吉祥三寶》 演唱者---------------------布仁巴雅爾一家
(備用歌《 》《 》)
2、男獨《綻放》 演唱者---------------------------------高明俊
三、結束:
1、訪談(舞台上)市委書記楊福平談滎陽的十一、五規劃(後期貼滎陽未來滎陽的畫面)
2、大型舞蹈《鼓打五千年》 表演單位---------------------------歌舞團
六對舞獅 表演單位---------------滎陽蔣頭雄獅團
(舞蹈在台上。舞獅在台下。舞獅不另伴奏,按照舞蹈音樂走)
主持人結束語提示:(在大型舞蹈、舞獅中說結束語,要詩一般的語言)提示:談滎陽改革三十年所取得的成績;談滎陽人民的幸福生活;祝福滎陽的未來更美好!(說完結束語打彩花炮)
結束語最後用詩:
歷史車輪永向前,
楚河漢界跨雄關。
精心打造滎陽地,
無愧改革三十年。
CCTV-7《鄉村大世界》欄目組
導演:老 邱
(原文及圖片:佛陀老邱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2a5e8d0100aw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