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傳統文化中母文化指什麼

傳統文化中母文化指什麼

發布時間:2023-03-17 15:17:28

㈠ 中國傳統文化特點是什麼

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體現在中華漢字和史書典籍。漢字整潔優美,字形多樣,鏗鏘圓潤,故中國書法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承載者中華文化;中國從漢代開始就設立了史官,說明歷代皇室對歷史的重視,中國歷史之長、紀錄至今這些是外國怎麼都比不上的,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得益於其包容性。中國傳統文化還具有博大精深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其獨特性、區域性和民族性。獨特性:中國的傳統書目在世界文學藝術寶庫中獨樹一幟,如四大名著、資治通鑒、菜根譚,其2000多年的儒家思想文化也塑造了一個禮儀之邦的形象,讓炎黃子孫得以二世、三世至萬世延續下去,中國的戲曲國畫也是匠心獨具,如京劇、豫劇、越劇、山水畫、宮廷畫等等;中國古代科學技術以其整體性、實用性在明清之前走在世界最前沿。區域性:中國幅員遼闊。各地文化千差萬別,由於經濟、社會、歷史條件不同,各地相互借鑒、相互容納,形成了具有區域性的文化。民族性: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民族文化異彩紛呈,如雕刻建築藝術、各民族的語言文字等,這些都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是傳統文化的瑰寶。

㈡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其中的孝文化指的是什麼

感謝提問!

中國傳統文化確實是源遠流長的,經歷了幾千年不同時代的更迭和流傳的,也是影響世界近三分之一人口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有很多類別,幾乎都是中華歷史上的「璀璨明珠」。其中有一項是中華的孝文化。

在我國古代,有很多「盡孝道」的可歌可泣的人物和故事,虞舜孝感動天、王祥卧冰求鯉、漢文帝劉恆親嘗湯葯、郭巨埋兒奉母、朱壽昌棄官尋母……還有很多很多這樣的故事,無不從各個角度詮釋著中國的孝文化。

孝文化源遠流長,新時代的我們因為都工作或者求學在外地,和父母的聯系也就是在電話里或者微信里能夠噓寒問暖一下,因為社會形式的迫不得已,可能多多少少會缺少些對父母那份關心。古文化里,我們知道一句話:父母在不遠行,這是古時候的孝道;那麼現如今,我們不光要給父母物質上的孝順,更應該要給予的是精神上的撫慰。從我們呱呱墜地,到蹣跚學步,再到上學求名,然後事業有成,最後娶妻生子,無不承載著父母的愛,那麼我即使在忙,也不能忘了對父母的關愛,人生最大的悲痛就是「子欲孝而親不在」!

本文為吾天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㈢ 中國母親節的傳統文化有哪些

中華母親節是近年來專家學者提議的、為弘揚中華傳爛悄統文化、感念母愛而設立的節尺彎日,以前是沒有的,母親節可以給母親買禮物,聚餐,送花等等來表達自己對於母親的陵歷悶尊敬

㈣ 有"母文化"這個詞語嗎如果有, 是什麼意思

很少聽這個詞
像這樣的詞也可以有多種理解

像你提出的"本民族的文化"是可以的
因為以前也讀過一篇文章
叫<<帶著母文化走天下>>
裡面大體就這個意思

還有就是文化根基的意思
比如
現在韓國和日本的傳統文化的母文化就是中國傳統文化
它們都是對中國文化進行傳承和發展的子文化

㈤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媽媽二字有多少叫法

令堂,家母,家慈,娘親
口語中,母親有不少不同的稱呼,包括媽、媽媽、媽咪(來自英語「Mummy」的粵語發音)或顫纖阿媽,有些地區子女(特別是古代)對母親的稱呼是娘、阿娘或娘親,枯氏又有阿母、老媽子(粵語,北方話「老茄敗仿媽子」是指中年或老年女僕)、老母等稱呼,滿語稱額娘。對別人稱自己的母親有家母、家慈,稱已死去的母親為先妣,對別人母親的尊稱是令堂或令壽堂。要特別注意,有時候父親或母親的丈夫(繼父)也會用兒女對母親的稱呼(媽媽或孩子他媽)代表他的妻子。
子女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對其母親的稱呼也有所不同。幼兒及少兒時期,子女通常用一些較親切的稱呼,如媽媽等。青年之後,稱呼通常為媽等。而另一些稱呼,如媽咪、娘、阿媽等,可見於大多年齡階段。
在古代中國的漢族皇族中,皇後所出的皇子和公主稱母親為母後,嬪御所出的子女需認皇後為嫡母,稱皇後為母後,稱生母為母妃,皇子、親王的子女亦稱母親為母妃。清代的皇子和公主則稱母後作皇額娘。英語「母後」(Queen Mother)一詞是指現任國王或女王的母親,即王太後,但王太後包括並非現任君主母親的前任王後。
在中國的一夫多妻家庭中,父親的正妻相對於庶出子女而言是嫡母,庶出子女稱嫡母為「大媽」、「大娘」。父親的妾相對於正室或其他妾所生的子女而言是庶母,子女會把庶母稱為「小媽」、「X媽」(X為在妻妾中的排行)、「阿姨」、「姨娘」等,「阿姨」、「姨娘」的稱呼相信是源於一些地區對母親妹妹的稱呼

㈥ 為什麼說民間文化是母體文化

所謂「民間文化」是相對於「精英和典籍文化」而言的,是人民大眾用心靈和雙手創造的文化,是人民大眾自發創造、滿足自己的一種生活文化。它積淀深厚,博大燦爛,並且與人民的生活和理想深深相連。
由於民間文化是一種自發性的文化創造,基本處於自生自滅狀態,其口傳心授的傳承方式與精英文化相比相當脆弱。有些民間文化往往是在沒有傳承人的時候,就如斷線風箏,即刻消失,人去曲終了。有資料顯示,20世紀60年代中期,北京的工藝品有300種之多,而到20世紀末,只剩下30餘種。可以說,每一分鍾我們的山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間里,都有一些民間文化及其遺產消失,都有一些風情獨異的古村落轉眼不復存在。正是基於民間文化所面臨的巨大危機,國家社科基金才會啟動民間文化遺產搶救活動~

㈦ 中國文論的傳統是什麼

不對批評對象作過細的結構分析和系統論證,而是選擇一種直覺感性者和,重視對客觀世界和創作事象的感悟、領悟,通過形象化的語言將這份感悟生動地傳達出來,注重言語方式與所傳達對象的審美特性的合一。詩話、詞話這種乎擾文論形式,以其短小簡練、自由隨意並具備注釋、鑒賞、評述和分析等多種功能特點,歲嫌旦成為中國文論的傳統

㈧ 母親文化的內涵

①母親血壓居高不下,我懷疑是故鄉的寒冷氣候使然,勸她來哈爾濱住上一段,換換水土,她來了。說也怪,她到後的第二天,血壓就降了下來,恢復正常。她的氣色一天天好看起來,指甲透出玫瑰色的光澤。她在春光中恢復了健康,心境自然好了起來。她愛打扮了,喜歡吃了,愛玩了,甚至偶爾還會哼哼歌。每天她跟我出去散步,看待每一株花的眼神都是憐惜的。
②白天,我看書的時候,母親也會看書。她從我的書架上選了一摞書,《紅樓夢》《毛澤東的晚年生活》《慈禧與我》《》等。受父親影響,她不止一次讀過《紅樓夢》,然後熟知哪個丫鬟是哪一府的,哪個小廝的主子又是誰。大約一周後,她把《紅樓夢》放回去,對我說,後兩卷她看得不細。母親說《紅樓夢》好看的還是前兩卷,寫的都是吃呀喝呀玩呀的事情,耐看。而且,寶玉和黛玉那時天真著,哥哥妹妹鬥嘴斗氣是討人喜歡的。母親對高鶚的續文尤其不能容忍,說他不懂趣味,硬寫,把人都搞得那麼慘,讀來冷颼颼的。她對《紅樓夢》的理解令我吃驚,起碼,她強調了小說趣味性的重要。
③母親對歷史的理解也是直觀樸素的。那段時間,我正看關於康有為的一些書籍。然後有天晚飯同她聊起康有為。她說,這個人不好啊,他攛掇著光緒鬧變法,怎麼樣?變法失敗了,他跑了。要是不聽他的,光緒帝能死嗎?為了證明她的判斷是正確的,她拿來《慈禧與我》,說那裡面有件事涉及康有為,也能證明他的不仁義。母親翻來翻去,找不見那頁了,她撇下書,對我說: 不管怎麼著,連累了別人的人,不是好人啊。 康有為就這樣被她給定了性。
④ 劉老根大舞台 在哈爾濱每晚都有演出,場面很火爆。我約母親一同去看,她說: 那東西有什麼看頭?就是耍嘛! 她說她受不了這個。不過她沒有拗過我,有一天,我還是把她拉到劇場。雖然不是周末,但上座率還是很高。母親說的沒錯,演出一開始,演員就朝觀眾要掌聲,有的還蹦下台,在觀眾席中慫恿觀眾鼓掌。高分貝的音樂震耳欲聾,母親再次堵起了耳朵,一副痛苦狀。然後演出只到半程,當又一位演員出場後聳著肩膀嬉皮笑臉地要掌聲時,母親終於忍不住了,她幾乎是用命令的口氣大聲對我說: 咱走吧! 我也沒有料到演出是這樣,趕緊跟著她出來了。出了劇場,她長吁了一口氣,對我說: 怎麼樣?我說就是個 耍 嘛。再坐下去,我都要犯心臟病了!
⑤有一天,我和母親黃昏散步時路過文化宮,然後看見王全安導演的《圖雅的婚事》在上映,立刻買了兩張票。我知道這部電影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拿了獎。按照票上的時間,它應該開演5分鍾了,我正為不能看到開頭而懊惱呢,誰知到了小放映廳門口卻吃了閉門羹。原來,這場電影只賣出這兩張票,放映廳還沒開呢。我找來放映員,他打開門,為我和母親放了專場電影。然後故事很簡單,一個女人徵婚,要帶著 無用 的丈夫嫁人,而這個丈夫之所以 廢 了,是因為打井所致的。這背後透視出的是草原缺水的`嚴峻現實。影片拍得樸素、自然、蒼涼而又溫暖,我和母親被吸引住了,然後完整地把它看完了。出了影廳,只見大劇場里劉老根大舞台的演出正在高潮,演員在台上熱鬧地和觀眾做著互動,掌聲如潮。
⑥我和母親有些悵然地在夜色中歸家。快到家的時候,母親忽然嘆息了一聲對我說: 我明白了,你寫的那些書,就跟咱倆看的電影似的,沒多少人看啊。那些花里胡哨的書,就跟那個劉老根大舞台一樣,看的人多啊。
⑦母親的話,讓我感動,又讓我難過。我沒有想到,這場兩個人的電影,會給她那麼大的觸動。那一瞬間,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因為有母親在,我生命中的電影,就永遠不會是一個人的啊。

㈨ 中國傳統文化是什麼文化

中華傳統文化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道教文化、禪宗文化、飲食文化、孝賢文化、慈善文化、中醫文化等;傳統節日(均按農歷)有:正月初一春節(農歷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清明節、五月初五端午節、七月初七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種民俗等;包括傳統歷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區、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中國傳統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不同的文化形態來表示的各種民族文明,風俗,精神的總稱。

閱讀全文

與傳統文化中母文化指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8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